平菇栽培技术学术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7.23 KB
- 文档页数:5
食用菌栽培技术结课论文第一篇:食用菌栽培技术结课论文平菇栽培初步研究摘要:平菇是著名中外的食用菌之一。
它的栽培史很短,从本世纪初开始进行人工栽培的研究,以后种植日益增加。
为满总市场需要,平菇的高产技术成为继续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平菇扥营养价值、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高产栽培方法、管理技术、适时采收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字: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生产过程管理技术平菇,学名为侧耳,又称北风菌,天花菌等。
各又有不同名称,如:美味侧耳、鲍鱼菇、凤尾菇。
它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
经常食用平菇,对降低血压和减少胆固醇有显作用,对贫血、植物性神经紊乱、肝炎等有一定疗效。
由于平菇含有酸性多糖,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增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有独特的功效。
平菇栽培容易,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成为北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途径。
我国人工栽培的侧耳属食用菌种类繁多,达15种[1],俗称平菇的侧耳,狭义上仅糙皮侧耳(P.ostreatus)一种,广义上则包括分类学上称之为糙皮侧耳(P.ostreatus,俗称灰平菇)、紫抱侧耳(P.sapidus,俗称灰平菇)、佛罗里达侧耳(P.florida,俗称自平菇)、凤尾菇(P.sajorcaju,常俗称高温平菇)、肺形侧耳(P.pulmonarius,俗称珍珠菇)、黄自侧耳(P.corncopiae,俗称姬菇)的6个种。
平菇种植栽培是一项比较成热的技术,但怎样以低廉的成木、较小的劳动强度帮助菇农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价格普遍提高的今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栽培场所和原料环境空气清新,水源卫生、方便,场地周围清洁,远离(100m)畜禽圈舍、公路干线等污染源。
生产场地采用翻土、晒白、灌水等措施进行消毒。
1.2培养料选择无霉变、无雨淋、无害虫、不结团,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棉籽壳、玉米芯、黄豆秸等作主料,麸皮、玉米面作辅料。
平菇615毕业论文题目:平菇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摘要:平菇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在我国的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对平菇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了平菇的生长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分析了平菇的理化性质及其营养成分,总结了平菇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研究表明,对平菇的栽培,灌溉、通风、控制温度等环境调控技术非常重要,有效地提高了平菇的产量和质量,对于保障平菇产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平菇;栽培技术;环境调控1. 研究背景平菇是我国常见的雨伞菌类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餐桌之上。
平菇的栽培技术相对简单,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对于掌握其主要栽培技术具有较强的难度和操作要求。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平菇栽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平菇的生长特点及其适应能力,分析理化性质、营养成分以及对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促进平菇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2. 平菇的生长特点及适应能力平菇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等特点,在我国的栽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平菇的适宜生长环境相对比较宽松,但对其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很严格。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土壤和营养等要素。
栽培环境的调节对平菇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3. 平菇的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平菇的理化特性主要包括其形态、颜色、质感等性质。
而其营养成分则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经过分析和结合实验室数据,研究表明平菇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和食品营养价值。
4. 平菇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4.1 温度控制平菇生长适宜温度在20-24℃之间,若温度过低、过高则会导致生长缓慢或丧失表现力。
在平菇栽培的不同阶段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控制。
4.2 湿度控制平菇最适宜湿度是在85%-90%之间,对于干燥、潮湿或渗漏问题,影响最大的就是平菇的品质和提高产量。
4.3 通风通风是保证平菇正常生长的必要措施之一,主要有三个目的:提供新鲜空气、保持适宜湿度、排泄产生的二氧化碳。
平菇的栽培技术论文(2)平菇的栽培技术论文篇二夏季平菇栽培技术摘要结合生产经验,从菌种选择、场地选择及设施要求、原料配制及装袋、接种及发菌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及采后管理等6个重要环节总结了夏季平菇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平菇;夏季;栽培技术平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多适合于秋冬和春季栽培,夏季为平菇生产的淡季。
随着育种工作的进步,我国出现了高温型平菇菌株,并且在生产中逐步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夏季市场平菇的短缺状况,也为菇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杂菌容易繁殖,易感染菇体及培养料,而菇农往往采用正常季节的平菇栽培管理模式,导致原料污染,虫害发生严重,造成减产甚至绝产,经济损失严重,打击了菇农的生产积极性。
为此,笔者结合生产经验,总结了夏季平菇栽培技术,以期为夏季平菇生产提供参考。
1 菌种选择不同平菇菌株发菌期要求的温度条件相差不大,多以25 ℃合适,但是不同温型的品种出菇温度差异较大。
夏季栽培平菇时,应选择在23 ℃以上能正常出菇的高温型品种,而且耐旱、耐湿、抗杂,可选择P40、高平1号、夏王40、江都71、夏优l号等[1]。
2 场地选择及设施要求夏季平菇在室内外均可栽培,出菇场地应选择遮荫、通风良好、保湿及降温效果好的场所,如遮荫凉棚、半地下式菇房、防空洞、地下室均可。
栽培设施应以降温为主,同时要求能有效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湿性能好,出菇期相对湿度能保持在80%~90%,能控制一定的温差和散射光,有干净的水源及排水的条件,栽培地多撒些石灰粉,门窗和通风口处需安装纱窗防止害虫进入。
3 原料配制及装袋夏季栽培平菇,对原料配制及装袋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使用新鲜没有霉变的原料,拌料以前在阳光下曝晒3~5 d;二是氮素高容易引起杂菌污染,不应添加麦麸、玉米面、尿素等含氮量高的原料;三是培养料中适当提高生石灰的用量,以适当升高pH值,创造不利于杂菌生长的环境;四是培养料含水量要比秋冬季栽培的低些,以改善培养料的透气性;五是拌料后进行发酵处理(有条件的可进行湿热灭菌),既有杀菌、杀虫卵的作用,又有利于菌丝生长,播种前一天发酵料中可喷入多菌灵或克霉灵,另外要加入防虫杀螨剂,辛硫磷1份加杀螨醇2份,用量为0.10%~0.12%;六是由于小袋相对表面积较大利于散热降温,菌丝发满袋所用时间也较短,采用小菌袋较好,一般采用18 cm×22 cm的菌袋,每袋装干料1.00~1.25 kg。
《平菇栽培技术》contents •平菇的基本信息•平菇的栽培技术•平菇的病虫害防治•平菇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结论与建议目录01平菇的基本信息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平菇定义平菇包括多种品种,如糙皮侧耳、美味侧耳、佛罗里达侧耳等。
平菇分类平菇的定义与分类1平菇的营养价值23平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满足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
蛋白质平菇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钾、铁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维生素和矿物质平菇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降低胆固醇。
膳食纤维栽培历史平菇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四十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重要的食用菌之一。
栽培现状目前,平菇栽培多采用工厂化生产,实现了高效、高产和规模化生产,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平菇的栽培历史与现状02平菇的栽培技术菌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平菇品种。
菌种培育将平菇种子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获得足够的菌丝体。
平菇的菌种选择与培育选择环境清洁、通风良好、水源充足的场地,如温室、大棚等。
栽培场所根据平菇生长需要,配置适宜的栽培设施,如床架、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
栽培设施平菇的栽培场所与设施栽培管理定期浇水、施肥、调节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采收根据平菇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及时进行采收,采收时要注意保持平菇完整,避免损坏。
平菇的栽培管理与采收03平菇的病虫害防治也称平菇细菌性斑点病,由假单胞杆菌引起。
褐斑病主要通过带菌的灌溉水和泥土传播,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保持菇房卫生,做好消毒处理,发病初期用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病毒病主要由平菇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带菌的菇体、孢子和害虫传播。
高温、干燥的环境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无病毒的菌种,保持菇房通风降温,及时消灭害虫,发病初期可用病毒灵、病毒A等药剂进行防治。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高效平菇种植技术与实践指南》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高效平菇种植技术与实践指南》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高效平菇种植技术与实践指南》一、平菇种植概述平菇,学名Pleurotusostreatus,属于担子菌门、口蘑科、平菇属,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
平菇种植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平菇的种植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为农民增收提供一条途径。
本文将从平菇的分类与品种选择、生长习性与环境要求、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介绍。
平菇的分类与品种选择平菇按照生长方式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两大类:一生长期和二次生长。
一生长期的平菇菌丝体在一次生长周期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而二次生长的平菇菌丝体在一次生长周期结束后,还需进行二次发酵生长。
在品种选择上,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如我国常见的“小白”、“大黑”等。
平菇的生长习性与环境要求平菇生长过程中,菌丝体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
适宜的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60%70%。
平菇喜光,但不宜强光直射,室内种植可用散射光。
此外,平菇对空气质量有一定要求,应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在土壤选择上,以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宜。
平菇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营养价值和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平菇作为绿色、健康的食用菌,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据统计,我国平菇年消费量已超过1000万吨,且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平菇栽培技术学术论文(2)副标题#平菇栽培技术学术论文篇二平菇高效栽培的技术要点摘要:平菇类食用菌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所用原料廉价易得,管理较为简便,既可在温室、大棚内栽培,也可室外畦栽,与林木、农作物等间作、套种立体栽培,大大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并且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
本文介绍几种平菇高效栽培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平菇;高效栽培;管理方法中图分类号:S567.3+9 文献标识码:A1 生长发育条件1.1 营养平菇的营养物质分为4大类:即碳、氮、无机盐(矿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
碳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木质素,某些有机酸和某些有机醇类,通过锯木屑获得,要求阔叶硬木屑,无霉变。
氮源:主要通过麦麸、米糠获得。
无机盐类:硫、磷、钾、钙、镁、铁等微量元素。
1.2 温度菌丝在3~35℃范围内均能生长,以23~27℃最为适宜,子实体在5~22℃均可形成,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5~18℃。
1.3 水分(湿度)培养料含水量60%左右,子实体阶段空气相对湿度85%~95%。
1.4 空气平菇是一种好氧性真菌,二氧化碳浓度不应太高。
1.5 光照菌丝体阶段几乎不需光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应给予一定散射光。
1.6 酸碱度喜偏酸环境,pH为5.5~6.5最为适宜。
2 栽培技术2.1 栽培形式菌袋、菌袋立体墙式、菌袋阳畦出菇、地栽。
2.2 培养料配方木屑78kg、麦麸20kg、糖1kg、石膏1kg;玉米蕊50kg、稻糠5kg、玉米面2.5kg、豆饼粉1kg、白灰1kg、石膏1kg、磷肥1kg、尿素0.2kg;稻草粉50kg、麦麸或米糠7.5kg、白灰1kg、石膏1kg、磷肥1kg、尿素0.2kg。
2.3 栽培方式按照对培养料的处理可分为生料栽培、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
2.3.1 生料栽培指培养料未经高温灭菌或发酵处理,并在开放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接种的栽培方式。
2.3.2 熟料栽培指培养料配制后经蒸汽高温灭菌,并在控制的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的栽培方法。
《平菇栽培技术》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平菇概述•平菇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平菇的栽培技术•平菇病虫害防治技术•平菇的采收、保鲜与加工技术•平菇栽培的效益与前景分析目录01平菇概述平菇(Oyster Mushroom),学名为Pleurotus ostreatus,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
定义平菇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的食用菌。
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特点平菇的定义与特点分类平菇可根据子实体形态、菌丝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学特性等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形态特征,平菇可分为广温型、中温型和低温型三个生态型。
分布平菇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主要在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最为普遍。
中国的平菇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
平菇的分类与分布营养价值平菇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5%-3.0%,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平菇中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很好的效果。
药用价值平菇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防癌抗癌等功效。
在中医中,平菇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肺炎等症状。
此外,平菇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还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压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平菇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02平菇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平菇的生长发育过程平菇的菌丝体阶段是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吸收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菌丝体阶段原基形成子实体阶段孢子释放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形成原基,这是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原基形成后,经过一定的时间,会逐渐分化形成子实体。
当子实体成熟后,会产生孢子,通过空气传播,完成生命的循环。
温度平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不同,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
摘要:蘑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的食用菌,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从蘑菇种植的各个环节入手,详细探讨了蘑菇种植的管理技术,包括场地选择、基料制备、播种及发菌、覆土及出菇管理、病虫害控制等,旨在为蘑菇种植者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蘑菇产量和品质。
一、引言蘑菇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用菌,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蘑菇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蘑菇种植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然而,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蘑菇,必须掌握科学的管理技术。
二、蘑菇种植管理技术1. 场地选择选择合适的场地是蘑菇种植成功的关键。
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肥沃。
理想的场地为山坡地或平地,便于排水和通风。
2. 基料制备基料是蘑菇生长的基础,常用的基料有稻草、麦草、玉米芯、棉籽壳等。
制备基料时,需将原料粉碎、混合,加入适量的水、尿素、过磷酸钙等肥料,进行堆制发酵。
发酵过程中,注意翻堆、喷水,保持基料温度在60℃左右,持续发酵15天左右。
3. 播种及发菌播种前,将发酵好的基料整平,厚度约20厘米。
每平方米播入750毫升菌种,撒播后压实、喷水。
播种后,保持室温在22-25℃,湿度在60%-70%,促进菌丝生长。
4. 覆土及出菇管理当菌丝长至料层底部时,进行覆土。
覆土材料可用细泥、砻糠灰或河泥、砻糠灰等,比例为20:1。
覆土厚度3-4厘米,喷水保湿。
出菇期间,保持室温在15-18℃,湿度在85%-90%,适时通风、喷水,促进菇蕾形成。
5. 病虫害控制蘑菇病虫害主要包括杂菌、害虫等。
防治方法如下:(1)消毒:播种前,对菇房、床架、工具等进行消毒,可用漂白粉、甲醛等进行喷洒。
(2)防治害虫:使用黑光灯、防虫网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也可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控制杂菌:定期检查菇房,发现杂菌及时清除,可用生石灰、多菌灵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三、结论蘑菇种植管理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
毕业论文(设计)(10届毕业生)题目:平菇原料发酵栽培技术学生姓名学生学号:10103110院系名称: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系专业名称:生物技术及应用撰写论文起止日期:2012年12月7日毕业答辩通过日期:2012年12月25日指导老师:杨文斌2012年12月24日平菇熟料袋栽培技术摘要: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品,并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人们公认的营养保健食品。
以前人们采用短段木栽培平菇,但目前主要采用袋料栽培,在这主要介绍栽培中的熟料袋栽培,包括平菇的概述,熟料栽培的好处,孰料袋栽培技术(菌种准备,栽培季节的确定,培养料选择,确定栽培期,培养料的处理,培养料的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平菇;熟料袋栽培。
目录一、平菇的概述 (4)二、熟料栽培的好处 (4)三、熟料袋栽培技术 (4)1:菌种制备 (4)2:栽培季节的确定 (4)3:培养料选择 (5)4:培养料的处理 (5)5:培养料的配制 (5)6:装袋灭菌、接种、发菌 (6)6.1装袋灭菌 (6)6.2接种 (6)6.3发菌 (6)7:出菇期管理 (7)7.1催蕾分化阶段 (7)7.2原基期 (7)7.3桑椹期 (7)7.4珊瑚期 (7)7.5伸长期 (7)7.6成熟期 (7)7.7间歇期 (8)7.8后期埋土出菇 (8)主要参考文献: (8)一、平菇的概述平菇是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中可以栽培的一些种类。
同时人们习惯把侧耳属中一些可以栽培的种或品种统称为平菇。
平菇是全世界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之一,也是各种食用菌中总产量最的食用。
二、熟料栽培的好处熟料袋载是栽培平菇的基本方法。
熟料栽培是指培养料配制后先经高温灭菌处理,然后进行播种和发菌的栽培方法。
春夏、晚秋、冬季生料或发酵料袋栽不易播种时期以选用熟料方式较为理想。
熟料栽培还有下列好处:1、高温灭菌后的培养料排除了杂菌和害虫的干扰,促进了料内营养物的分解,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繁殖量大,对培养料的吸收利用率高,可以获得稳定高产。
平菇高墙式覆土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平菇高墙式覆土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高墙式覆土超高产栽培平菇,就是将出过1~2潮平菇的菌袋脱袋后,将菌袋块堆成高墙,并用无菌营养土连接菌袋块,使其再次连续多次出菇。
用此法栽培平菇,具有设施简单,保温性好,污染率低,出菇面大、出菇快而集中,生育期长,菇质优良、生物率高、管理方便等特点,能较好地解决平菇出菇阶段温、湿度不易控制,管理不便,尤其是三潮菇以后营养及水分亏缺导致的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可使平菇的生育期延长2个月左右,连续采收6~8茬菇,生物转化率达250%~300%,比常规栽培方式产量和效益提高1~2倍。
现特将其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配制培养料。
每100千克棉籽壳加其重量2%的石灰、1%的石膏、5%的.麦麸、0.2%的多菌灵及130~140千克水,混合拌匀后堆制覆盖发酵6~7天,其间翻堆2次,使料温稳定在60~70℃。
培养料发酵好后散堆摊晾。
二、配制营养土。
取肥沃的菜园表层土,加3~5草木灰,0.5%尿素,边翻拌边加入1%多菌灵,也可加入0.5%~1%的过磷酸钙,堆闷一周后备用。
三、配制营养液。
50千克水加硫酸镁0.5~1千克,磷酸二氢钾0.2~0.3千克喷施;也可用尿素0.5%、味精少许酿成溶液施用。
采完二潮菇后,菌袋内水分和养分会出现亏缺,可通过菌袋堆垛顶部的凹形槽补充营养液和水分。
四、制作菌袋块。
每100千克培养料用50克克霉灵消毒杀菌,堆闷24小时后装袋。
菌袋规格为17厘米×45厘米或22厘米×50厘米。
将装好料的菌袋两头用回形针夹紧后,进行3~4小时高压灭菌或8~10小时常压灭菌,再进行恒温接种,接种量为干料重量的8%~10%。
然后将接好种的菌袋整齐排放在阴暗处,保持菌袋温度在28℃左右,20~25天菌丝即可发好。
待采过1~2潮菇后即可进行高墙式覆土栽培。
五、高墙式覆土。
在大棚内,将脱袋后的菌袋块相互横叠堆放5~6层,层高90~110厘米,形成菌袋块墙。
平菇的栽培技术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平菇的栽培要点,产品质量的检查,并对其药理特性和使用价值作了相关介绍。
关键词:平菇;栽培;管理;检测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ushroom cultivation techniques,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value and made a presentation related.Key words: mushroom; cultivation;management;detection目录1优选场地和原料 (6)2技术规范 (6)3 药理特性 (9)4 使用价值 (10)5 参考文献 (11)平菇的栽培技术1 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1.1场所环境空气清新,水源卫生、方便,场地周围清洁,远离(100米)畜禽圈舍、公路干线等污染源。
生产场地采取翻土、晒白、灌水等措施进行消毒。
1.2培养料选择无霉变、无雨淋、无害虫、不结团,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棉籽壳、玉米芯、黄豆秸等作主料,麸皮、玉米面作辅料。
原料在收获前1个月不能施用高残毒农药,重金属含量不能超标。
2 技术规范2.1确定栽培期根据市场和当地气温条件,选温型适宜品种、播期。
秋冬栽培(8月下旬-9月上旬)选广温或低温型,夏季4月下旬栽选耐高温、抗病虫型品种。
2.2环境消毒栽培前3~6天覆菇棚,用敌敌畏100倍加多菌灵500倍液,棚内外喷雾,闭棚24小时以上。
2.3栽培袋选用厚0.010~0.015毫米、宽25~30厘米的聚乙烯塑料专用筒料,截成40~60厘米长的料筒备用。
2.4培养料配制及发酵2.4.1配方麦草糠81%、麸皮10%、玉米粉4%、钙镁磷肥2%,石膏粉1%、石灰2%;麦草糠40%、棉花壳52%、麸皮5%、钙镁磷肥1%、石灰2%;玉米芯80%、麸皮11%、玉米粉4%、钙镁磷肥2%、石膏粉1%、石灰2%。
平菇栽培技术论文(2)平菇栽培技术论文篇二平菇的熟料筒袋栽培技术【摘要】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是由其遗传性所决定的,但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二者形成特定的生态体系,只有了解、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才能在实际栽培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来满足平菇在不同阶段对各种因素的要求,确保取得高产、稳产和优质的产品,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介绍了平菇筒袋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平菇生长发育所需条件、菌种制备、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出菇与采收等内容。
【关键词】平菇栽培技术平菇的塑料筒袋栽指培养料经过高温灭菌的一种栽培方式。
这种栽培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很适合在平菇生产中推广应用。
一、平菇的塑料筒袋栽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菌种准备→确定栽培季节→培养料的选择、处理→拌料、扎口→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购→转潮管理→后期管理。
1.菌种的制备选择适合的优良品种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菌种的种性,如品质、产量、抗逆性、温型等;二是菌种的纯度;三是菌种的适应性。
要选用种性好、抗逆性强、纯度高、无虫无杂菌以及适合在稻草上生长的、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如高邮955、秋丰500等优良菌株。
2.确定栽培季节根据评估品种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情况来确定,秋栽时间为:8~12月,春栽时间为:2~4月。
3.培养料的选择、处理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壳、玉米芯、锯不屑、稻草、麦草等。
其中以棉籽壳为最好,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不管选择何种原料,要求培养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
常用配方有:①棉籽壳98%、糖1%、石膏粉1%②棉籽壳85 %、麸皮12%、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③稻草74%、麸皮或米糠24%、过磷酸钙1%、石膏粉1%④稻草74%、麸皮或米糠24%、过磷酸钙1%、石膏粉1%杂木屑使用前必须过筛,稻草使用前必须粉碎,玉米芯要粉碎成花生米大小的颗粒。
4.拌料4.1 按比例称取培养料。
4.2将主料和不溶于水的辅料搅拌均匀。
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摘要:在同一日光大棚,面积700平方米,连续三年种植平菇,通过选择不同品种,采取科学种植,达到生物效率140%---160%,亩产值20多万元。
纯收入10多万元关键词平菇栽培模式平菇是山东省种植量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食用菌,但大面积种植,产量不稳定。
主要原因种植时间安排不当,品种选择欠佳,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本人从事食用菌制种栽培20多年,通过对一农户三年指导,在一面积700平方米日光大棚内,投料8万斤,三年连续产值达20多万元,纯收入10多万元。
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母种制作配方:马铃薯(去皮)200克、葡头糖20克、蛋白胨2克、细玉米粉10克、琼脂18—20克。
灭菌后接种,一般7天长满。
2原种制作配方:棉籽壳89%、麦麸10%、生石灰1%。
用17x35cm塑料折角袋,每袋装料400克,套环和棉塞封口。
高压灭菌后接入母种,一般40天长满。
3栽培种制作配方;棉籽壳93%、麸皮5%、石灰2%、另外加入千分之一的多菌灵或克霉灵,常压灭菌,100摄氏度保持10小时,再闷一夜,晾凉后接种箱无菌接种。
一般25—30天长满。
4栽培时间:大规模栽培,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采用大袋栽培,一般用28x55cm 低压聚乙烯袋,所以播种时间很重要,过早,气温高,易造成焼袋,且污染严重;过晚,气温低发菌困难,岀菇延迟,降低产量。
我区一般8月10日开始做栽培种。
8万料需做9000斤干料栽培种。
分三次,每周3000斤,三周做完。
即9月5日前做完。
9月10日开始种植,每两天种植5000斤,35天全部种完,即10月15日前装完。
5品种选择因我区对黑灰色品种比较信赖,所以三批栽培种全部为黑灰色。
第一批为抗热,色黑品种:先锋7、8105、灰美2号,二批三批抗低温灰色品种:抗病2号、抗病3号。
6栽培方法采用的是半生料栽培即不经过发酵或灭菌而直接栽培的方法,此法在我区以大面积推广多年,具有方便、快捷、操作简便的特点,菇农易于接受。
平菇栽培技术范文平菇,也叫杏鲍菇、秀珍菇、雪白菇等,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
平菇栽培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菌种选择、菌袋制备、菌袋接种、养殖环境、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平菇的栽培技术。
一、菌种选择正确选择菌种是平菇栽培成功的重要基础。
优质菌种具有菌丝生长快、菌丝饱满、菌勾起菌罩不在滴水、菇卡耐水性好等特点。
菌种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合理添加营养物质,培养菌种。
二、菌袋制备菌袋制备是平菇栽培的第一步。
菌袋应选用优质透气、保湿性能好的材料制作,如麻布袋、气孔聚乙烯等。
菌袋尺寸一般为55×35厘米,包装密度不宜过大,以免菌种繁殖不良。
制袋时应先将材料浸泡于温水中,浸泡时间一般为3小时左右,然后用开水冲洗,使材料灭菌。
冲洗后应晾晒,使材料充分干燥。
三、菌袋接种菌袋接种是平菇培育的关键环节。
在接种前应对菌袋进行加热灭菌处理。
接种时,将菌种均匀撒在菌袋底部,撒菌量约为1%。
接种后,封口处应采取加气带、气孔等方式透气,保持适宜的湿度。
接种后的菌袋要放置在通风、透光的场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发菌期需保持温度在20-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待菌丝生长至菌袋表面,形成均匀的菌盖后,进入成菌期。
四、养殖环境平菇栽培的环境要求较高,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有严格要求。
温度:发菌期温度保持在20-26摄氏度,成菌期温度保持在10-15摄氏度。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菇柄长而菇盖小,而过低的温度会导致生长缓慢。
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
湿度过低会导致菇体表面粗糙、皱缩,湿度过高则容易出现霉菌。
光照:平菇对光照要求不高,喜欢暗处。
在生长过程中,避免直射阳光照射。
五、日常管理平菇的日常管理包括通风、浇水、施肥等。
通风:平菇喜欢通风环境,通风有利于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通风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平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栽培平菇要获得优质高产,并取得理想效益,具备原料优质、配方合理、处理科学的优质培养基是基础;选择适合当地栽培、市场销售、性状优良的品种并获得该品种的优良适龄菌种是前提;做好科学的季节安排、选择适宜的栽培设施是保障;采用合理的技术路线和灵活的栽培管理则是关键。
本文通过对平菇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平菇从制种到出菇及采收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叙述。
关键词平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Even mushroom of high-quality Gao Chan3 cultivation techniqueAbstract Educate the even mushroom wants to acquire high-quality Gao Chan3, and obtain an ideal performance, have the raw material superior quality, formula reasonable, processing science of the high-quality culture media be a foundation;The good and proper age germ which chooses the sale, sex form good species of the in keeping with region cultivation, market to also acquire that species' grow is alsoa premise;The feat cultivation facilities of the season arrangement, choice which works well science is a guarantee;The technique route of adoption reasonable with vivid of the cultivation manage a key then.This text passes to carry on analysis to the even mushroom bi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to even mushroom from make to grow a mushroom and adopted to accept process to carry on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Key words The even mushroom, superior quality, Gao Chan3, educates a technique引言平菇学名为侧耳,又称北风菌等。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论文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食用菌不仅成为了富含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还能够广泛用于医药等领域。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篇一:《食用菌(平菇)的温室栽培技术》摘要: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是由其生长习性和所处环境两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进而导致人们的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对于食物的要求也从原来追求的吃饱转向吃好,大都讲究营养均衡。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
生产食用菌的厂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也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由此开始采用温室栽培技术培育食用菌。
本文以平菇为代表,从平菇的基本情况、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的气候、地理位置条件出发,对食用菌温室栽培的技术要求和益处进行了综合论述。
1 平菇的基本情况1.1 类型平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1.2 品种类型多除了平菇之外,还可以栽种许多侧耳属科目的菌类,例如凤尾菇、红平菇等等。
1.3 营养丰富平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研究表明,平菇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食用后可以给人补充丰富的营养,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
1.4 药用价值高平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例如平菇可以抑制人体内癌细胞的产生和发展;降低血液中血脂、胆固醇等物质的浓度;促进人体肠胃蠕动,从而帮助消化;可以起到改善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
2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的概述2.1 地理位置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边、黄河中游地区的南岸部分,是“金三角”经济中心地带的中心处;并且当地所跨地形区域类型复杂,由此导致海拔相对高度差较大,进而使得温差较大,还有就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经济发达,综合下来可以很好地满足食用菌温室培养所需的温度、水源、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非常有利于食用菌的买卖流转。
平菇栽培技术学术论文
平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多适合于秋冬和春季栽培,夏季为平菇生产的淡季。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平菇栽培技术学术论文,大家快来跟一起欣赏吧。
夏季平菇栽培技术
摘要结合生产经验,从菌种选择、场地选择及设施要求、原料配制及装袋、接种及发菌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及采后管理等6个重要环节总结了夏季平菇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平菇;夏季;栽培技术
平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多适合于秋冬和春季栽培,夏季为平菇生产的淡季。
随着育种工作的进步,我国出现了高温型平菇菌株,并且在生产中逐步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夏季市场平菇的短缺状况,也为菇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杂菌容易繁殖,易感染菇体及培养料,而菇农往往采用正常季节的平菇栽培管理模式,导致原料污染,虫害发生严重,造成减产甚至绝产,经济损失严重,打击了菇农的生产积极性。
为此,笔者结合生产经验,总结了夏季平菇栽培技术,以期为夏季平菇生产提供参考。
1 菌种选择
不同平菇菌株发菌期要求的温度条件相差不大,多以25 ℃合适,但是不同温型的品种出菇温度差异较大。
夏季栽培平菇时,应选择在23 ℃以上能正常出菇的高温型品种,而且耐旱、耐湿、抗杂,可选择P40、高平1号、夏王40、江都71、夏优l号等[1]。
2 场地选择及设施要求
夏季平菇在室内外均可栽培,出菇场地应选择遮荫、通风良好、保湿及降温效果好的场所,如遮荫凉棚、半地下式菇房、防空洞、地下室均可。
栽培设施应以降温为主,同时要求能有效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湿性能好,出菇期相对湿度能保持在80%~90%,能控制一定的温差和散射光,有干净的水源及排水的条件,栽培地多撒些石灰粉,门窗和通风口处需安装纱窗防止害虫进入。
3 原料配制及装袋
夏季栽培平菇,对原料配制及装袋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使用新鲜没有霉变的原料,拌料以前在阳光下曝晒3~5 d;二是氮素高容易引起杂菌污染,不应添加麦麸、玉米面、尿素等含氮量高的原料;三是培养料中适当提高生石灰的用量,以适当升高pH值,
创造不利于杂菌生长的环境;四是培养料含水量要比秋冬季栽培的低些,以改善培养料的透气性;五是拌料后进行发酵处理(有条件的可进行湿热灭菌),既有杀菌、杀虫卵的作用,又有利于菌丝生长,播种前一天发酵料中可喷入多菌灵或克霉灵,另外要加入防虫杀螨剂,辛硫磷1份加杀螨醇2份,用量为0.10%~0.12%;六是由于小袋相对表面积较大利于散热降温,菌丝发满袋所用时间也较短,采用小菌袋较好,一般采用18 cm×22 cm的菌袋,每袋装干料1.00~1.25 kg。
4 接种及发菌管理
夏季栽培平菇接种时要适当加大接种量,以提高发菌速度,增强与杂菌的竞争力,减少污染概率。
发菌管理时要注意:一是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4~30 ℃,料内温度不超过32 ℃,杜绝烧菌情况发生。
温度过高时,室内可采取加强通风、空中喷雾或地面洒水等措施降温。
二是发菌期间菌袋一般采用“井”字形双层堆放,温度高时菌袋要单层摆放。
三是发菌期间要勤翻袋,每3~6 d翻1次,翻袋时检查杂菌感染情况,发现杂菌及时清除。
四是菌丝发满后加强通风、降温、增湿,以促进子实体原基发生。
5 出菇期管理
菌袋发满后再放5~7 d,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有少数菌袋出现子实体原基时则进入出菇管理,这一阶段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平菇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
在管理过程中应重点调节好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等环境条件。
一般要在菌丝长满后应给予降温和尽量大的温差刺激,以利于子实体原基形成。
子实体生长期间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菌盖薄脆、纤维多,品质下降;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子实体形成初期靠空间喷雾加湿为主,应少量多次,菌盖长到2 cm左右时,可直接喷水,但动作要轻柔;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否则子实体难以形成,但不能有直射阳光,菇房达到七阴三阳,大约能看报纸即可;子实体生长期间呼吸量加大,应加强通风。
原基产生初期不能进行大通风,随着菇体生长逐渐加大通风。
6 采收及采后管理
由于夏季气温高,子实体生长快,出菇管理后的3 d左右第1批菇即可开始采收。
子实体成熟后要及时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采收不及时会导致品质下降。
菇体采下以后要及时清理残留在料面上的菇柄及枯菇,掉在地面上碎菇也要清理干净,防止腐烂导致的病虫害发生。
头潮菇采完后,停水养菌3~5 d,让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
第2批菇在长到2 cm左右时,可喷洒营养液如增产素以增加产量[2-5]。
以后每采收1次均需补充1次营养液,可采收多潮菇。
7 参考文献
[1] 胡云峰.平菇夏季反季节栽培关键环节[J]. 农村新技
术,xx(7):14.
[2] 高巨,刘菊花,王彦伟.反季节平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xx(8):50.
[3] 曹京立.夏季平菇栽培技术要领[J].河北农业,xx(9):17.
[4] 赵岩.平菇夏季栽培技术[J].小康生活,xx(6):16.
[5] 刘桂玲,郭俊胜.平菇夏季栽培的关键技术[J].农业知
识,1999(11):13-14.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