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的特点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11
透明微晶玻璃、黑色微晶玻璃、耐高温微晶玻璃耐高温玻璃——透明微晶玻璃、黑色微晶玻璃(英文名Glass Ceramic,也称玻璃陶瓷)材料提供:国产微晶玻璃,常规最大尺寸350*450*4mm,也可以选择进口微晶玻璃,常规最大尺寸1954*1100,2100*1266,厚度4\5。
透明微晶玻璃介绍:由于其极低的热膨胀度,透明微晶玻璃不会受高温(760℃)的影响,也不受显著温度变化或温度差异的影响,且十分优越的耐热冲击性能。
另外,透明微晶玻璃具有良好的热辐射,特别是短波红外辐射透过性。
而正是在为火炉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强烈热辐射为我们带了舒适暖意。
因此,微晶玻璃特别知合应用在既有高热能又需要良好透光性的场合,作为室内加热装置(如壁炉和火炉)的观察窗。
图 1 透明微晶玻璃 150 999 63668产品应用:◈室内加热/取暖器的视窗面板(燃油/燃气室内取暖器/炉、传统燃料的室内取暖器/炉)◈红外辐射加热/取暖器的面板◈加热电暖炉的盖板玻璃◈反光杯和高性能泛光照明灯的盖板◈红外烘干器的盖板◈投影仪的保护盖片◈隔紫外线护罩◈烤肉/烧烤设备的面板◈大功率泛光灯和反射器上耐高温的面板加工:①切割、②倒角、③钻孔、④丝印、⑤镀膜黑色微晶玻璃面板说明:由特殊微晶玻璃制成,该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可耐高达750℃的急剧升温。
微晶玻璃面板非常环保,不含砷、锑等有毒重金属。
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这种原料在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黑色微晶玻璃灶具面板非常坚固、耐受冲击,经久耐用。
灶具面板横向热传导低,靠近烹调区的地方温度相对较低,热量会直接传导至烹饪锅具。
图 2 黑色微晶玻璃 150 999 63668黑色微晶玻璃主要物理属性:◈热膨胀几乎为零;◈温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好;◈机械稳定性高;◈系统优化的红外透射率;◈热传导率低;◈抗热冲击能力强。
产品特点补充说明:•◈能连续承受600℃高温5000小时而不破裂;•◈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即使温度骤变高达750℃时也能坦然面对;•◈横向导热性低•◈智能化一根据要求提供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智能用户界面•◈容易清洗,可毫不费力地清除其表面的污溃。
透明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透明微晶玻璃是一种具有微米级晶体结构并具备高透明度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增加,透明微晶玻璃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透明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结构特点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透明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多样,常见的有溶胶-凝胶法、熔融法、气相法、磁控溅射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溶胶的形成和热处理以形成凝胶体,并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凝胶形成均匀的微晶结构,最终得到透明微晶玻璃。
熔融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将原料熔化并快速冷却形成非晶态的玻璃体,再通过热处理使其晶化并转化为透明微晶玻璃。
透明微晶玻璃与传统玻璃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结构特点。
首先,透明微晶玻璃的微晶具有典型的球形结构,晶粒尺寸通常在几十纳米到几微米之间,而晶界则表现出较高的能量。
其次,透明微晶玻璃中分布有大量的纳米尺寸的空隙,这些空隙对光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透明微晶玻璃的结构中包含许多有序的晶体和非晶体区域,这种有序性可以更好地调节材料的光学性能。
透明微晶玻璃在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透明微晶玻璃具有优良的光学透明性能,可用于高清晰度的显示器、触摸屏等光电子产品。
其次,透明微晶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光学镜片、镜头等高端光学元件。
此外,透明微晶玻璃还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光伏器件等新能源领域,由于其高透光率和低光散射性能,使得太阳能的转化效率更高。
然而,透明微晶玻璃的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通过控制制备工艺和添加适当的掺杂元素来改善透明微晶玻璃的质量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如何进一步提高透明微晶玻璃的硬度和耐磨性,以满足高端应用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此外,透明微晶玻璃的制备成本也需要进一步降低,以推动其商业化应用。
总之,透明微晶玻璃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制备方法日趋成熟,结构特点得到了深入研究,应用领域逐渐拓展。
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的纳米结构研究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其特点是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因此可以应用在高温设备和精密仪器中。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潜力,科学家们对其纳米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 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熔融法和凝胶法。
熔融法是将玻璃原料加热熔融后迅速冷却,形成非晶态的状态。
随后,通过热处理或者机械加工使其产生晶化转变,形成微晶结构。
凝胶法则是将玻璃原料通过溶胶-凝胶转化制备成凝胶,再通过烧结、热处理等工艺形成微晶玻璃材料。
2. 纳米结构对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性能的影响纳米结构是指材料的晶粒尺寸在纳米级别范围内,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研究表明,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的纳米结构不仅能够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膨胀性能,还可以改变其光学和磁学性质。
例如,纳米晶体的尺寸和分布可以影响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从而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此外,纳米结构还可以增加材料的表面积,并提高材料的氧化还原反应活性。
3. 纳米结构的调控方法为了实现对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纳米结构的精确调控,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方法。
其中包括调节熔融和凝胶工艺参数,如熔化温度、冷却速率、烧结温度等,来控制晶化速率和晶粒尺寸。
此外,采用外加场(如电场、磁场)和合金化等方法也可以对纳米结构进行调控。
这些方法在实验室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为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4. 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的应用前景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航空航天和精密仪器领域,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精度的光学设备和精密仪器,如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板等。
其次,在高温工艺领域,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可用于制造高温燃烧室和熔融炉,提高工艺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关于微晶玻璃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微晶玻璃(CRYSTOE and NEOPARIES)又称微晶玉石或陶瓷玻璃。
是综合玻璃,是一种外国刚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做玻璃水晶。
微晶玻璃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大不相同。
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没有规则的,这也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一。
而微晶玻璃象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也就是说,它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
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
微晶玻璃装饰板是一种由适当玻璃颗粒经烧结与晶化,制成的微晶体和玻璃的混合体。
其质地坚硬、密实均匀,且生产过程中污染,产品本身无放射性污染,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绿色材料。
微晶玻璃眼是采用德国劳莎地区产的冰晶石特种玻璃材料制作的义眼,其材料是一种功能性微晶玻璃材料,性能优于一般玻璃、陶瓷、天然石材,不带电荷的非离子中性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稳定,不释放任何有害物质,耐磨耐腐蚀,生物相溶性和生物活性很好,材料表明极为光滑,湿润性好,不引起人体组织过敏炎症反应,经过170多年的临床使用、充分验证了的、目前世界最佳性能的义眼材料。
此义眼产品于2004年7月由劳莎玻璃义眼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眼科合作首次引进中国,2005年5月正式投入中国市场。
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主要由组成和热处理工艺所决定,对于微晶玻璃的物理特性如机械强度、断裂韧性、透光性、抗热震性等有很大影响。
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主要有枝晶结构、超细颗粒、多孔膜、残余结构、积木结构、柱状互锁结构、孤岛结构、片状孪晶等。
枝晶结构是由晶体在某一晶格方向上加速生长造成的。
枝晶的总轮廓与通常晶体形貌相似,在枝晶结构中保留了很高比例的残余玻璃相。
枝晶在三维方向上连续贯通,形成骨架。
由于氢氟酸对亚硅酸锂的侵蚀速度要比铝硅酸盐玻璃相更快,亚硅酸锂枝晶有容易被银感光成核,可将复杂的图案转移到微晶玻璃上。
高度晶化微晶玻璃的晶粒尺寸可以控制在几十纳米以内,得到超细颗粒结构。
微晶玻璃的应用及其展望摘要:微晶玻璃作为一种具有显著应用优势,且在性能上的丰富性与灵活性上都较强的材质,其应用过程中的专业性也有非常高的实际要求。
在具体投入应用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微晶玻璃的各层面性质以及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把握,且由于这一原材料的应用研究仍然处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状态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更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以一种发展和更新的视角开展好研究工作。
本文站在微晶玻璃的实际应用及发展前景的角度上进行讨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关键词:组成;性能;生产制备工艺;应用1.引言微晶玻璃之所以在实践中具备较高应用广泛性,与其良好的应用性能紧密相关,且从性价比的角度上来讲,微晶玻璃由于已经获得的较为成熟的技术支持。
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这也能够为这种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提供一定的保障。
我校在利用固体废弃物,特别是是大型矿场所产生的矿渣废弃物所制成的矿渣微晶玻璃,不仅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而且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将有害的矿渣废弃物“变废为宝”,制作出具有非常优异性能的矿渣微晶玻璃。
同时也利用矿渣固体废弃物的原料成本低廉的特质,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具有这一系列优异性能的微晶玻璃其应用前景无比广泛。
1.微晶玻璃的性质要想充分发挥出微晶玻璃的重要作用,需要首先对这种材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种玻璃的基本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备较高的综合性能水平。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玻璃的熔融效果能够达到更高的均匀性要求,这里所指的均匀性是指玻璃结构的均匀性。
且在析晶的环节,整个的过程也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
这意味着具体的产品生产效果上俩将,微晶玻璃较之一般的陶瓷和玻璃制品具有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更强的优势,另外,微晶玻璃的色泽与质感也更高。
将其应用在建筑行业中时,能够取得更好的视觉呈现效果。
二是微晶玻璃在应用中可依托科学严谨的设计直接控制其应用性能,确保设计效果与后续的应用效果保持一致性。
微晶玻璃的发展范文
一、微晶玻璃的介绍
微晶玻璃是一种玻璃制品,其由一种由铝酸盐制成的无机玻璃粉末经
过特殊工艺制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紫外光线作用下易于抛光,有
良好的耐腐蚀性,可对腐蚀性介质或溶液抵抗很好,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
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以及无毒无味性。
它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轻质材料、激光光学器件等。
二、微晶玻璃的发展历程
微晶玻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航空航天
局(NASA)成功制作出第一种微晶玻璃,它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材料。
此后,微晶玻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医疗、消费品、船
舶等领域,成为各行各业的一种重要材料,并且不断被改进优化。
1、50年代:NASA研制第一种微晶玻璃,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2、70年代: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微晶玻璃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
建筑、医疗、消费品、船舶等领域;
3、80年代:微晶玻璃的研究和应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优良的性能
和性价比使其被广泛使用;
4、90年代:镀膜技术在微晶玻璃上的应用技术逐步成熟,优化了微
晶玻璃的性能;。
微晶玻璃热导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晶材料,具有结晶态晶体的形态特点,且具备玻璃的非晶性质。
相比于传统晶体和普通玻璃,微晶玻璃具有更高的热导率。
热导率是材料传导热能的能力指标,能够衡量材料导热的效率。
由于微晶玻璃的结构特点,其热导率相比其他材料更高,使得其在热传导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微晶玻璃的热导率以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微晶玻璃热导率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将介绍微晶玻璃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结晶态晶体形态和玻璃的非晶性质。
其次,我们将重点讨论微晶玻璃热导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晶体结构、成分组成、结晶度等。
通过对微晶玻璃热导率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微晶玻璃的热传导机制,并为合理设计微晶玻璃材料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微晶玻璃的高热导率还使其在热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用于导热散热材料、集成电路散热器等。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微晶玻璃的热导率特性,并开发出更高效的微晶玻璃材料,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科技领域对优质导热材料的需求。
因此,深入研究微晶玻璃的热导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将为材料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的发展带来重要的贡献。
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介绍微晶玻璃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热导率的影响因素,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微晶玻璃的热导率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使文章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概述部分是对文章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给出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说明各个章节的内容。
目的部分说明了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包括微晶玻璃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微晶玻璃的热导率影响因素。
微晶玻璃生产技术
无缺
1.微晶玻璃的定义
微晶玻璃,又称抛光玻璃,是一种用于公共建筑物,室内装饰,家居
用途的玻璃产品。
具有高光泽,优良的视觉效果,耐久耐磨,经久耐用的
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表面装饰。
2.微晶玻璃的原理
微晶玻璃的特殊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消除光泽差的现象,减少玻璃用户
使用时的反光现象,从而提高微晶玻璃的使用质量。
微晶玻璃的表面经过
抛光处理,由原来的小疤痕变成细小的坑洼,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泽度及视
觉效果。
3.微晶玻璃的制作方法
a.物料准备
使用玻璃原材料,例如浮法玻璃、夹胶玻璃、厚板玻璃,切割成符合
要求的尺寸大小。
b.抛光处理
将玻璃产品放入到抛光机中,进行抛光处理,手动和机械抛光均可,
能够去除表面的小疤痕、凹凸、微孔,使其视觉效果更佳。
c.清洗处理
抛光处理后的玻璃产品,需要进行清洗处理,以便减少污渍和清洁度,并可以增加玻璃的光泽度。
d.烘干处理
抛光处理后,玻璃产品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便去除产品表面的水份,并进行冷却,以免玻璃受热而损坏。
e.检验处理。
微晶玻璃可行性研究报告微晶玻璃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摘要:本文是对微晶玻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的玻璃材料,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和抗击打性能。
本文对微晶玻璃的制造工艺、市场需求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在特定领域中,微晶玻璃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力的结论。
1. 引言微晶玻璃是一种由微观晶粒组成的玻璃材料,其晶粒大小通常在纳米到亚微米的量级。
由于微晶玻璃具有比普通玻璃更高的透明度和强度,它在一些特定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微晶玻璃的可行性,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2. 微晶玻璃的制造工艺微晶玻璃的制造工艺是实现其透明度和抗击打性能的重要保证。
现阶段,微晶玻璃的制造主要通过熔融法、溶胶-凝胶法和热机械处理法等方法实现。
2.1 熔融法熔融法是制造微晶玻璃的传统方法。
通过将玻璃原料加热至熔点,然后迅速冷却,可以得到较小晶粒尺寸的微晶玻璃。
然而,熔融法制备的微晶玻璃在晶粒尺寸和分布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生产成本较高。
2.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采用溶胶的形式制备微晶玻璃。
通过溶解玻璃原料并得到凝胶状态,然后经过干燥、热处理等环节,最终得到微晶玻璃。
溶胶-凝胶法可以控制晶粒尺寸和分布,且制备过程较为简单,是目前制备微晶玻璃的主要方法之一。
2.3 热机械处理法热机械处理法通过热机械力学作用来制备微晶玻璃。
通过在玻璃材料中施加外力,例如拉伸或压缩,可以改变玻璃结构并得到微晶玻璃。
热机械处理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对于制备微晶玻璃的晶粒尺寸和分布控制有一定的挑战。
3. 微晶玻璃的市场需求微晶玻璃具有优异的透明度和抗击打性能,在一些特定领域中具备广阔的市场需求。
3.1 手机显示屏微晶玻璃可以应用于手机显示屏的保护层,可以提供更高的透明度和抗击打性能,提高用户体验,并有效保护显示屏不受外界物理损伤。
3.2 光学器件由于微晶玻璃的高透明度,它可以作为光学器件的基底材料,例如激光器的窗口、光学镜片等,可以提高光学器件的传输效率和使用寿命。
微晶玻璃简要概述刘帅聪(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1301班,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摘要微晶玻璃是通过基础玻璃或其它材料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控制晶化而得到的一种中含有大量微晶体和玻璃体的复合固体材料。
由于其机械强度高、热膨胀性可调、抗热震性好、耐化学腐蚀、介电损耗低、电绝缘性好等优越的综合性能,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微晶玻璃特点制备工艺应用发展Brief Introduction of Glass - CeramicsShuai Cong Liu(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1301class,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Materi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Hengyang 421002)Abstract:Crystalline glass is a composite solid material containing a large amount of microcrystals and vitreous bodies obtained by controlling crystallization during the heating process by the base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Because of its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adjustable thermal expansion, goo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chemical resistance, low dielectric loss, good electrical insulation properties such as superior performanc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Key words: glass - ceramics, characteristic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1 引言微晶玻璃又名玻璃陶瓷,它是指将加有形核剂(个别可不加)的特定组成的基础玻璃,通过控制结晶变成具有一种或多种微晶体和残余玻璃相的复合材料,即在非晶态的玻璃内均匀分布着大量(体积百分比约占95%~98%)的随机取向的微小陶瓷晶体(通常小于10μm)。
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应用及发展现状一、引言超低膨胀微晶玻璃作为一种新型的玻璃材料,近年来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它具有超低的热膨胀系数、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优良的光学性能,因此在光学、电子、医疗等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
本文将从不同领域对超低膨胀微晶玻璃的应用及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了解。
二、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在光学领域,超低膨胀微晶玻璃以其出色的光学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超低的热膨胀系数使其在制作光学元件时能够减小由热胀冷缩引起的光学偏差,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天文望远镜等高精密光学系统中。
在激光器中,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可以保证激光器的稳定性和精准度,更好地发挥激光器的功效。
在天文望远镜中,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的应用,则能够保证望远镜的高分辨率和稳定性,更好地观测天体。
三、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在电子领域的应用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在电子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超低膨胀微晶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制作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基板、半导体封装材料等。
在集成电路领域,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可以作为基板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集成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半导体封装材料方面,超低膨胀微晶玻璃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半导体封装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保护半导体元件。
四、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医疗领域,超低膨胀微晶玻璃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生物传感器等医疗设备中。
在医用光学设备中,超低膨胀微晶玻璃材料可以用于制作高清晰度的医疗显微镜、内窥镜等医疗器械,更好地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生物传感器中,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可以作为传感器材料,能够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更好地检测生物信息。
五、发展趋势及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高精密、高稳定性材料需求的提升,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必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未来,随着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超低膨胀微晶玻璃的性能将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