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及逆作法施工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5.08 MB
- 文档页数:45
逆作(筑)法施工1.逆作(筑)法的工艺原理及其优点对于深度大的多层地下室结构,传统的方法是开敞式自下而上施工,即放坡开挖或支护结构围护后垂直开挖,挖土至设计标高后,浇筑混凝土底板,然后自下而上逐层施工各层地下室结构,出地面后再逐层进行地上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的工艺原理是:在土方开挖之前,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适用于两墙合一情况)或建筑物周围(地下连续墙只用作支护结构)浇筑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室的边墙或基坑支护结构的围护墙,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多为地下室结构的柱子或隔墙处,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柱(亦称中柱桩)。
然后开挖土方至地下一层顶面底标高处,浇筑该层的楼盖结构(留有部分工作孔),这样已完成的地下一层顶面楼盖结构即用作周围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
然后人和设备通过工作孔下去逐层向下施工各层地下室结构。
与此同时,由于地下-1层的顶面楼盖结构已完成,为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在向下施工各层地下室结构时可同时向上逐层施工地上结构,这样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但是在地下室浇筑混凝土底板之前,上部结构允许施工的层数要经计算确定。
“逆作法”施工,根据地下一层的顶板结构封闭还是敞开,分为“封闭式逆作法”和“敞开式逆作法”。
前者在地下一层的顶板结构完成后,上部结构和地下结构可以同时进行施工,有利于缩短总工期;后者上部结构和地下结构不能同时进行施工,只是地下结构自上而下的逆向逐层施工。
上海电信大楼地下室和南京地下商场即采用这种方法施工。
还有一种方法称为“半逆作法”,又称“局部逆作法”。
其施工特点是:开挖基坑时,先放坡开挖基坑中心部位的土体,靠近围护墙处留土以平衡坑外的土压力,待基坑中心部位开挖至坑底后,由下而上顺作施工基坑中心部位地下结构至地下一层顶,然后同时浇筑留土处和基坑中心部位地下一层的顶板,用作围护墙的水平支撑,而后进行周边地下结构的逆作施工,上部结构亦可同时施工。
逆作法施工技术一、概况(应用部位及工程量)逆作法是建筑基坑支护的一种施工技术,它通过合理利用建(构)筑物地下结构自身的抗力,达到支护基坑的目的。
逆作法的施工原理是:先沿建筑物地下室周边施工地下连续墙或桩等其他围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相关位置打下或浇筑中间支撑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到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
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顶部支撑。
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
与此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也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此技术应用部位:东扩配套地下室,共3层,面积为7418.03㎡。
二、施工方法及创新点1、配套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法及排水本工程场地标高-0.55m,基坑周长约202.6m,基坑面积约2526.36㎡,基坑开挖深度为15.1m,土方量约为38148.036立方。
土方开挖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区”的原则。
结合开挖区域的工程地质、施工场地情况,综合考虑施工总体安排、工期要求等各种因素,确定基坑主要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施工中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开挖过程中认真监测基坑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地面至地下一层梁板顶板底面的土方采用正作法常规的明挖方法,挖掘机由西往东分层开挖。
地下负一层顶板底面至地下室底板土方采用逆作法的暗挖方法,在地下室各楼板位置留置四个取土口,在地下室负一层顶板每个出土口配置一台长臂挖掘机,直接从出土口挖土装车,并在基坑内配置小挖掘机,将基坑内土方挖至出土口位置,便于长臂挖掘机进行取土装车外运。
基坑在已施工的挡土桩间有高压旋喷水泥浆止水帷幕,在基坑深度范围内除砂层为透水层外,其余土层均为弱透水层。
从主楼基坑挖土过程中,在止水帷幕无渗漏的情况下,坑内的水比较少,在挖土的过程中,在基坑外围设集水井和排水沟。
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入场地内的排水沟,流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道。
目录一、工程概况 .................................................................. - 4 -二、编制依据 .................................................................. - 6 -三、设计概况 .................................................................. - 7 -四、施工准备 .................................................................. - 9 -1、技术准备 (9)2、现场准备 (10)3、劳动力计划 (10)4、施工机具计划 (11)5、施工进度计划 (11)五、施工部署 ................................................................. - 12 -1、第一阶段:立柱施工 (12)2、第二阶段:栈桥施工 (13)3、第三阶段:后做结构施工 (13)4、第四阶段:顺做逆作双向施工 (14)5、第五阶段:顺作底板、B5、B4层 (15)6、第六阶段:地下室结构顺作 (15)六、工况分析及措施............................................................ - 16 -1、工况总览 (16)2、VB区工况分析 (17)3、VA区工况分析 (18)4、IVF、IVG区工况分析 (21)5、IVD区南侧、IVE区,IVB区、IVC北侧工况分析 (22)6、IVD区北侧工况分析 (23)7、IVA区南侧工况分析 (25)8、IVA区北侧工况分析 (26)9、IVC区南侧工况分析 (27)七、专项施工方案.............................................................. - 28 -1、立柱桩施工 (28)2、格构柱施工 (33)3、土方开及外运 (39)(1)、出土口及堆土场的布置 (42)(2)、各阶段土方开挖顺序及开挖线路 (42)(3)、各阶段、各出土口土方开挖典型界面工况 (43)(4)、各阶段、各出土口土方开挖典型界面工况(二) (46)5、外墙施工 (49)6、模板工程 (61)7、钢筋工程 (62)7、混凝土工程 (67)八、质量保证措施.............................................................. - 67 -1、工程质量自检组织 (67)2、质量检测手段 (68)3、质量保证措施 (68)九、基坑应急措施.............................................................. - 72 -十、安全、文明管理措施........................................................ - 74 -1、安全保证措施 (74)2、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82)十一、安全应急救援............................................................ - 85 -1、应急准备 (85)2、应急程序 (85)3、危险源识别分析 (87)4、应急措施 (89)5、应急响应 (102)一、工程概况1.1工作原理逆作法施工技术是在基坑开挖前首先沿建筑物地下室外墙施工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并进行桩基施工、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安装与混凝土柱或桩基对接的钢柱,然后施工首层楼板,通过首层楼板将地下连续墙、桩基与柱连在一起,作为施工期间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承结构。
逆作法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述 (2)二、施工条件分析 (2)1. 地理环境特点 (4)2. 工程技术条件分析 (4)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6)三、逆作法施工方案设计与实施计划 (7)1. 总体施工流程设计 (9)2. 逆作法施工段划分及工序安排 (9)3.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0)四、关键技术措施及施工流程 (11)1. 关键技术措施介绍 (13)2. 施工流程详解 (14)3. 质量安全控制要点 (16)五、结构设计与计算分析 (17)1. 结构设计原则及荷载分析 (18)2. 结构计算模型建立及分析 (19)3. 结构优化措施与建议 (21)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及实施步骤 (22)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目标分析 (23)2. 地下空间功能分区规划及布局设计 (24)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施步骤与措施保障 (25)一、工程概述本专项施工方案针对XX地区的一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旨在通过逆作法技术有效解决施工难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该工程位于XX市区,总占地面积约XXX万平方米,主要包括XX 座建筑物和XX条道路的建设。
项目总投资约为人民币XX亿元,计划于XXXX年XX月开工建设,预计XXXX年XX月完工。
逆作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适用于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较高、传统施工方法难以施工的场地条件。
通过预先设置的支撑结构,逆作法能够在不影响地面建筑的情况下,逐步挖掘地下空间,并实现各层结构的同步施工。
本方案的实施将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以缩短工程建设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项目部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可控。
本专项施工方案对于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条件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在施工前,应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壤成分、厚度、承载力等因素。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地下连续墙维护结构中逆作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是利用挖槽机械,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浇注适当的材料而形成的一道具有防渗(水),挡土。
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
一、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1.施工流程。
施工总流程。
分为两序施工,先施工圆形桩,后施工弧形桩(墙)。
2.孔壁支护。
灌注桩(墙)工艺简单、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质量易保证,适合于对施工环境要求高的工程,但是对人工挖孔桩(墙)而言,护壁的稳定性极为重要。
经计算并结合中实际经验,本工程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护壁如图三所示,每段护壁长0. 9~1. 0m,护壁混凝土搭接10cm,护壁φ10纵筋搭接250mm.实际施工中,由于残积土顶部局部土质含水量大,挖孔时土体向孔内涌入,采用了沿孔周预先打入φ********=1.0m的钢筋,并将单节护壁长度减为0. 5m的加固措施,顺利成孔。
3.钢筋预埋与连接。
由于逆作法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地下的各层梁、板则随挖土进展自上而下逐层浇筑,造成整体结构分开施工,因此地下结构的梁、板与地下连续墙的钢筋连接节点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难点。
逆作法的钢筋连接通常有:预埋筋法、预埋件焊接法、预埋筋机械连接法、钻孔植筋法等方法。
地下连续桩(墙)与地下室梁、板均采用预埋筋法,直径较大的钢筋(Φ20以上)采用套筒连接。
按前述施工程序成孔封底并支模后,放出预埋筋位置,在模板或孔护壁上用电钻钻孔,将预埋筋按设计长度穿过模板和护壁,并与桩(墙)主筋焊牢。
4.墙身支模与混凝土灌注。
由于地下连续墙也是地下室的外墙,为永久使用结构,因此对地下连续墙的设计要求必须满足地下室的要求,基坑内侧的地下连续墙墙面必须是平直的。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安装模板,该模板在孔内施工,高度>13. 0m,随水平荷载的最大值>300kpa,施工技术难度大。
经分析计算,采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护壁上的水平木方支撑和纵、横向木方+面板综合支护方法。
对于弧形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灌注,关键问题是在浇筑过程的速度控制,防止因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大产生较大水平力而导致胀模。
逆作法施工工艺逆作法是一种先进的施工工艺,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工程、桥梁等结构的施工中。
该方法主要利用地下室或地下工程的围护结构,在基坑内进行支撑和施工,同时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
逆作法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逆作法施工工艺的原理是利用地下室或地下工程的围护结构作为支撑,在基坑内进行支撑和施工,同时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
这种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基坑变形和沉降,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定位放线、安装支撑体系等。
地下连续墙施工:根据设计图纸,采用液压抓斗或振动沉桩机等设备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墙体的垂直度和连续性,确保墙体不出现断裂或渗漏等问题。
中间支撑柱施工: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中间支撑柱的施工。
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或预制桩作为中间支撑柱,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土方开挖:在中间支撑柱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土方开挖。
一般采用反铲挖掘机或人工开挖等方式进行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支撑体系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坍塌等问题。
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在土方开挖完成后,开始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一般采用钢筋加工厂加工好的钢筋进行绑扎,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上部结构施工:在地下室或地下工程的结构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
一般采用常规的施工方法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
验收和交付:在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验收和交付。
验收时需要注意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性和功能性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缩短施工周期:逆作法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因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施工可以同时进行,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
减少基坑变形和沉降:逆作法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减少基坑变形和沉降,因为围护结构和中间支撑柱共同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逆作法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_____,位于_____,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建筑结构形式为_____,基础类型为_____。
二、逆作法施工原理逆作法施工是一种先施工地下结构的顶板或中间楼层板,然后在其下部进行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下结构自身的承载能力,在地面以上部分结构施工的同时,逐步向下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从而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逆作法施工的特点1、缩短工期逆作法可以同时进行地上和地下结构的施工,减少了传统施工方法中地下结构施工对地上结构施工的等待时间,从而大大缩短了总工期。
2、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由于先施工顶板或中间楼层板,可以有效地控制地面沉降和周边建筑物的变形,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3、提高施工安全性地下结构在封闭的条件下施工,减少了露天作业的风险,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4、节约施工场地逆作法不需要在施工期间大面积开挖土方,减少了对施工场地的占用,特别适用于场地狭窄的工程。
四、逆作法施工工艺流程1、地下连续墙施工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结构的围护结构和止水帷幕,首先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包括导墙施工、槽段开挖、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等。
2、立柱桩施工立柱桩是支撑地下结构顶板和中间楼层板的竖向支撑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逆作法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
3、顶板或中间楼层板施工在地下连续墙和立柱桩施工完成后,进行顶板或中间楼层板的施工。
施工时要注意预留出土口、下料口和施工洞口等。
4、土方开挖从预留的出土口进行土方开挖,分层分段进行,每次开挖的深度和范围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工况进行控制。
5、地下结构施工在土方开挖的同时,依次进行地下各层结构的施工,包括墙柱、梁板等。
6、地下室封底当地下结构施工到基底标高后,进行地下室封底施工,确保地下室的防水和稳定性。
五、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1、地下连续墙施工要点(1)成槽质量控制:保证槽壁的垂直度和平整度,防止槽壁坍塌。
逆作法施工技术1.9.1 技术内容逆作法一般是先沿建筑物地下室外墙轴线施工地下连续墙,或沿基坑的周围施工其他临时围护墙,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承;然后施工逆作层的梁板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或其他围护墙的水平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逆作层的楼面结构先施工完成,为上部结构的施工创造了条件,因此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目前逆作法的新技术有:(1)框架逆作法。
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中先期浇筑的交叉格形肋梁,对围护结构形成框格式水平支撑,待土方开挖完成后再二次浇筑肋形楼板。
(2)跃层逆作法。
是在适当的地质环境条件下,根据设计计算结果,通过局部楼板加强以及适当的施工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跃层超挖,即跳过地下一层或两层结构梁板的施工,实现土方施工的大空间化,提高施工效率。
(3)踏步式逆作法。
该法是将周边若干跨楼板采用逆作法踏步式从上至下施工,余下的中心区域待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逐层向上顺作,并与周边逆作结构衔接完成整个地下室结构。
(4)一柱一桩调垂技术。
在逆作施工中,竖向支承桩柱的垂直精度要求是确保逆作工程质量、安全的核心要素,决定着逆作技术的深度和高度。
目前,钢立柱的调垂方法主要有气囊法、校正架法、调垂盘法、液压调垂盘法、孔下调垂机构法、孔下液压调垂法、HDC高精度液压调垂系统等。
1.9.2 技术指标(1)竖向支承结构宜采用一柱一桩的形式,立柱长细比不应大于25。
立柱采用格构柱时,其边长不宜小于420mm,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时,钢管直径不宜小于500mm。
立柱及立柱桩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10mm,立柱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300,立柱桩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200。
(2)主体结构底板施工前,立柱桩之间及立柱桩与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差异沉降不宜大于20mm,且不宜大于柱距的1/400。
环球西安中心项目一期工程逆作区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11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编制范围 (1)第二节编制依据 (1)1. 项目现有资料 (1)2. 相关标准规程 (1)第三节工程概况 (2)第四节临近地铁结构概况 (2)第五节基坑结构设计方案 (4)1. 地下结构 (4)2. 地下连续墙 (6)3. 支承立柱与立柱桩 (8)4. 逆做施工阶段结构梁板支承 (9)5. 地下水控制 (9)第六节工程地质和水文 (10)1. 工程地质 (10)2. 工程水文 (12)第二章项目施工对周边地铁结构影响及应对措施 (13)第一节工程特点 (13)第二节基坑施工对周边地铁结构的影响 (15)1. 地下连续墙对地铁施工的影响 (15)2. 基坑降水对地铁施工的影响 (15)3. 基坑侧壁渗漏对铁的影响 (15)4. 浅层土滑坡坍塌对地铁的影响 (15)5. 土方开挖对地铁的影响铁 (15)6. 拆撑换撑施工地铁的影响 (16)第三节针对风险影响的应对措施 (16)1. 地下连续墙对地铁施工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16)2. 基坑降水对地铁施工的影响应对措施 (17)3. 基坑侧壁渗漏对铁的影响应对措施 (17)4. 浅层土滑坡坍塌对地铁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17)5. 土方开挖对地铁影响的应对措施 (17)6. 拆撑换撑施工地铁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17)第三章总体部署 (18)第一节项目管理目标 (18)第二节总体安排及工序搭接 (18)1. 总体工序安排 (18)2. 地下连续墙施工 (19)3. 桩基础及格构柱施工 (21)4. 顺做区域结构施工 (24)5. B1层板面结构施工 (25)6. B1层至B3层间土方暗挖施工 (27)7. B3层结构板面施工 (29)8. B3层至基坑底面土方暗挖施工 (30)9. 逆做区结构顺做施工 (32)第三节工期安排及进度计划 (34)第四节劳动力及机械 (35)1. 劳动力计划 (35)2. 机械配置计划 (36)第四章施工方案 (37)第一节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37)1. 地下连续墙设计概况 (37)2. 地下连续墙施工原则及施工顺序 (38)3.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38)4.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40)第二节钻孔灌注桩及立柱桩施工方案 (77)1. 钻孔灌注桩及立柱桩成孔试验 (77)2.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78)3. 钢筋笼制作及吊运 (81)4. 钢格构柱的制作 (83)5. 钢筋笼及格构柱的安装 (84)6. 垂直度控制 (85)7. 水下混凝土施工 (88)8. 泥浆排放 (89)9. 立柱桩检测 (89)第三节土方暗挖施工方案 (90)1. 施工准备 (90)2. 进度安排 (92)3. B1层至B3层土方开挖 (92)4. B3层至基坑底面土方开挖 (94)5. 相关保障措施 (96)第四节降水方案 (97)1. 降水设计概述 (97)2. 降水井成井工艺 (98)3. 降水施工部署 (106)4. 主要分项工程技术保证措施 (107)5.2.4 孔底沉渣控制措施 (108)5. 质量保障措施 (109)6.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证措施 (110)7. 降水工程应急预案 (112)第五节基坑监测方案 (112)1. 监测依据 (112)2. 监测目的及技术要求 (112)3. 监测项目内容 (114)4. 监测频率及周期 (115)5. 监测方法 (116)6. 监测仪器设备及鉴定 (120)7.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21)8. 监测人员配置及安全保护措施 (121)9. 应急预案 (122)10. 基坑超过设计期限的处理措施 (127)第六节逆做区域模板支设方案 (127)1. 逆做区域支模概况 (127)2. 施工准备 (128)3. 高支模支撑体系: (130)4. 逆做区支模施工工艺 (134)5. 模板拆除 (135)6. 质量标准 (135)7.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 (137)第七节钢筋笼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方案 (138)1. 编制依据 (138)2. 工程概况 (138)3. 钢筋笼的数量与规格 (139)4. 吊装机械布置 (139)5. 安装流程 (139)6. 施工部署 (140)7.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防护 (145)8. 应急救援预案 (145)第五章资源配置 (148)第一节材料配置 (148)第二节机械配置 (149)第三节劳动力配置 (151)第六章质量保障措施 (151)第一节地下连续墙质量保障措施 (152)1. 质量控制程序 (152)2. 质量控制措施 (153)第二节钻孔灌注桩及钢格构质量保证措施 (155)1. 钻孔灌注桩质量保障措施 (155)2. 格构柱质量保证措施: (157)第三节基坑开挖质量保障措施 (157)1. 土方开挖过程中对基础桩、支护体系的保护措施 (158)2. 挖土注意事项 (158)3. 挖土异常情况处理 (159)第四节隐蔽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159)1. 健全各项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并切实予以执行,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广州市某展览公司地下室工程逆做法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广州市展览有限公司在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兴建的广州琶洲跨国采购中心工程,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临会展中心,由新港东路、双塔路、科韵路及会展东路围成,占地面积102788.537㎡,建筑基底面积61560㎡,地上建筑面积174823.1㎡(包括西区的三层展馆和东区四层裙楼和18层的商务办公大楼),地下建筑面积81000㎡(拟设置二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55823.1㎡,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基坑支护为“搅拌桩+旋喷桩+喷锚网+放坡”。
因本工程体量大、工期紧,为确保工程如期交付使用,同意建设单位提出地下室主体结构采用“逆做法”施工方案。
二、逆做法工艺原理逆作法施工是由多种工艺组合而成。
由地下连续墙或带止水的排桩墙构成的围护结构是逆作法施工的前提条件,墙式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及止水效果是逆作法施工的第一个关键。
在基坑内土方未完全开挖的情况下施工结构柱网,有效地解决结构竖向荷载的传递是第二个关键。
本工程是以人工挖孔桩中预埋钢柱作为中间逆作柱,利用逆作柱作各层面的支撑承重,由首层楼板作为水平分界层,同时向分界层上下各层组织施工,并把逆作柱逐层处理成原设计的结构柱,柱及逆作柱承受临时施工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至人工挖孔桩基础。
三、逆做法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四、工程重点与难点分析监测系统安装及降水场地挖填整结合本工程特点,下列工程为工程的重点或难点(1)降排水及水位监测(重点);(2)基坑周边支护(重点);(3)土方开挖(难点);(4)结构变形监测(重点、难点);(5)地下室逆做法施工(重点、难点)(6)地下室防水(重点、难点);(7)地下室结构的防裂、抗渗措施(重点、难点);(8)地下室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节点做法(重点、难点);(9)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重点);(10)安全防护(重点);(11)文明施工(重点)。
五、施工部署1、监测系统安装与降水土方开挖阶段基坑边坡土体及上部主体结构由业主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监测,以监测边坡土体稳定性及建筑物沉降,发现异常情况如变形速率突变、超过允许或设计变形量(沉降量)及其他突发情况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及时将情况向监理公司、建设单位汇报,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xxxxB#、C#栋地下室逆做法预留抗水板及挡墙施工方案编制单位:xxx编制时间:xxx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逆做法工艺原理: (1)第三章逆作法工艺特点: (3)第四章施工部署: (4)第五章施工要点: (4)第六章施工具体过程: (6)第七章施工机具: (18)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 (19)第九章施工组织机构与劳动力计划: (19)第十章安全措施: (19)第十一章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20)第一章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广元万融²盛世项目,建设地址在xxx,分两期进行修建。
一期有B#、C#两栋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住楼高层,建筑面积为约50000.00㎡,主楼地上30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99.6m,地上5层商业楼,层高分别为5.4米、4.4米、4.4米、4.4米、5.4米;地下负二层层高4.8米,地下负一层主楼5.7米,裙楼4.5米。
室内地坪正负零绝对标高477.00m,室外地坪绝对标高476.80m,地下室负二层相对基础底板标高覆土厚度4.8米,宽度平均约6.3米,基础抗水板500mm,地梁600*800(局部地梁400*800mm)。
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现状地面标高结合土建设计图纸基底埋深,本工程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4.8+0.8+0.1+0.05=5.75m,基坑支护桩为旋挖灌注桩,桩间采用钢筋网片加砼浆护壁(但负二层没有)。
该工程建设单位为XXX,设计单位为XXXX,监理单位为XXXX,勘察单位为XXXX,施工单位为XXXX.第二章逆做法工艺原理:逆作法施工是由多种工艺组合而成。
由地下连续墙或带止水的排桩墙构成的围护结构是逆作法施工的前提条件,墙式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及止水效果是逆作法施工的第一个关键。
在基坑内土方未完全开挖的情况下施工结构柱网,有效地解决结构竖向荷载的传递是第二个关键。
本工程是以主楼地下结构作为中间逆作支撑体系,利用主楼结构体系逆作作为各层面的支撑承重,由首层楼板作为水平分界层,同时向分界层上下各层同时进行组织施工,并把主楼地下结构体系逆作成原设计的结构柱及逆作柱承受临时施工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至基础,施工方法为:(1)、先沿地下室开挖线外设护壁桩一排,桩间采用网喷支护,在基坑四周设置降水管井进行降水作业,通过缓慢抽降,确保周边建筑物不因降水造成过大沉降变形。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
地下三层,地上五层,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下部分为停车场,地上部分为商业及办公区域。
逆作法施工主要针对地下三层部分。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安全措施等。
(2)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材料、设备准备:提前采购、验收施工所需材料、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工艺(1)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分层支护的方式,分层厚度控制在1.5米以内。
先进行地下三层土方开挖,再进行地下二层及地下一层土方开挖。
(2)支护结构施工: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采用C30混凝土,墙厚800mm,间距1.2米。
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先进行槽壁预加固,确保槽壁稳定。
(3)地下室结构施工:地下室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先进行地下三层主体结构施工,再进行地下二层及地下一层主体结构施工。
(4)地下室装饰装修:地下室装饰装修工程主要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的装修,以及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等系统的安装。
3. 施工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检测与验收: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施工现场安全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4)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三、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
地下连续墙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中间支承柱设计与工程施工1.中间支承柱设计中间支承柱是"逆作法"施工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地下室"逆作法"施工期间,地下室基础底板未封底之前,它要承受地下各层和地上的控制最多层数预加楼层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
基础底板封底后,又做为地下室钢制顶板承重结构(如框架柱等)的一部分,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地下室基础底板,中间支承柱应与底板联成整体。
量中间支承柱布置的位置和数量,要结合地下室结构特点与制定施工方案详细考虑后计算确定,要进行施工期间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计算,支承柱的长细比宜控制在25之内,计算时要考虑"逆作法"施工期间,由于围护结构受外侧压力不均匀性与不确定因素引起整体基坑围护结构偏移以及内支撑杆件(不带板的肋梁)轴向压缩变形位移,对支承柱产生发展水平推力。
所以。
支承柱要按偏心受压杆件设计。
支承柱需要进行基础应进行承载力与变形验算。
当支承柱采用打入式钢管混凝土型式或H型钢时。
其基础理论底板以下侧摩阻力和端阳力应足以承担施工期间支承柱传来的垂直荷载并保证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
中间支承柱-一般多采用H型钢或钢管混凝土柱,这样断面小,承载力大,又与地下室梁板与底板的钢筋和配件(如钢牛腿)焊接。
采用H型钢支承柱,需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17—88进行设计;采用钢架混凝土柱。
需按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进行设计。
中间所在位置支承柱位置一般选在柱位,地下室框架梁西缘与剪力墙交接处,剪力墙转角处,以及纵横墙交接处设置。
2.中同支承柱施工中间支承柱及其基础做法要结合地下室结构承重体系与基础类型进行选择;(1)当建筑物基础采用天然地基的箱型或筏板基础时。
可采用人工挖护壁井道至基础根基底板下,在底板下面做墩式独立理论指导,然后利用护壁井道安装小直径钢管柱(如φ400),并与桥头基预埋件固定。
管柱每隔一定高度用角钢与混凝土护壁预埋铁件焊连接做临时固定,减少支承柱计算长度,同时在钢管柱内浇筑微膨胀高强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