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安全 练习题

计算机安全 练习题

计算机安全 练习题
计算机安全 练习题

计算机安全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信息的泄露只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发生

B.信息的泄露只在信息的存储过程中发生

C.信息的泄露在信息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都会发生

D.信息的泄露在信息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都不会发生

【参考答案】 C

2.计算机安全在网络环境中,并不能提供安全保护的是__________。

A.信息的载体B.信息的处理、传输

C.信息的存储、访问D.信息语意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 D

3.下列不属于可用性服务的技术是__________。

A.备份B.身份鉴别

C.在线恢复D.灾难恢复

【参考答案】 B

4.信息安全并不涉及的领域是__________。

A.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B.法律制度

C.公共道德D.人身安全

【参考答案】 D

5.计算机病毒是__________。

A.一种有破坏性的程序B.使用计算机时容易感染的一种疾病

C.一种计算机硬件系统故障D.计算机软件系统故障

【参考答案】 A

6.信息安全属性不包括__________。

A.保密性B.可靠性

C.可审性D.透明性

【参考答案】 D

7.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__________。

A.发送被篡改的数据B.数据窃听

C.数据流分析D.截获数据包

【参考答案】 A

8.被动攻击其所以难以被发现,是因为__________。

A.它一旦盗窃成功,马上自行消失

B.它隐藏在计算机系统内部大部分时间是不活动的

C.它隐藏的手段更高明

D.它并不破坏数据流

【参考答案】 D

9.下面最难防范的网络攻击是__________。

A.计算机病毒B.假冒

C.修改数据D.窃听

【参考答案】 D

10.计算机病毒平时潜伏在__________。

A.内存B.外存

C.CPU D.I/O设备

【参考答案】 B

11.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都具有破坏性B.有些病毒无破坏性

C.都破坏EXE文件D.不破坏数据,只破坏文件

【参考答案】 A

12.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失误产生的

B.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

C.计算机病毒必须清除掉后,计算机才能使用,否则一定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D.计算机病毒是在编程时由于疏忽而造成的软件错误

【参考答案】 B

1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计算机病毒程序可以通过链接到Word的宏命令上去执行

B.计算机病毒程序可以链接到数据库文件上去执行

C.木马程序可以通过打开一个图片文件去传播

D.计算机病毒程序可以链接到可执行文件上去执行

【参考答案】 B

14.密码技术主要是用来__________。

A.实现信息的可用性B.实现信息的完整性

C.实现信息的可控性D.实现信息的保密性

【参考答案】 D

15.下列情况中,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的攻击是__________。

A.木马攻击B.不承认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

C.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窃听D.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篡改

【参考答案】 D

16.下面属于被动攻击的手段是__________。

A.假冒B.修改信息

C.流量分析D.拒绝服务

【参考答案】 C

17.下面关于防火墙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防火墙可以防止病毒通过网络传播

B.防火墙可以由路由器实现

C.所有进出网络的通信流都应该通过防火墙

D.防火墙可以过滤外网的访问

【参考答案】 A

18.认证技术包括__________。

A.消息认证和身份认证B.身份认证和DNA认证

C.压缩技术和身份认证D.数字签名和IP地址认证

【参考答案】 A

19.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新买的计算机也会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B.防病毒软件不会检查出压缩文件内部的病毒

C.任何防病毒软件都不会查出和杀掉所有的病毒

D.任何计算机病毒都有标志码

【参考答案】 B

20.下面,不属于计算机安全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

A.安全法规的建立B.要保证操作员人身安全

C.安全技术D.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 B

21.根据访问控制实现方法不同,下面,不属于访问控制技术的是__________。

A.强制访问控制B.自主访问控制

C.自由访问控制D.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参考答案】 C

22.下面,错误的说法是__________。

A.阳光直射计算机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操作

B.带电安装内存条可能导致计算机某些部件的损坏

C.灰尘可能导致计算机线路短路

D.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病毒传播

【参考答案】 A

23.计算机安全属性不包括__________。

A.信息不能暴露给未经授权的人

B.信息传输中不能被篡改

C.信息能被授权的人按要求所使用

D.信息的语义必须客观准确

【参考答案】 D

24.下列情况中,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的攻击是__________。

A.假冒他人地址发送数据B.不承认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

C.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篡改D.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窃听

【参考答案】 C

25.下列操作,可能使得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操作是__________。

A.强行拔掉u盘B.删除文件

C.强行关闭计算机D.拷贝他人U盘上的游戏

【参考答案】 D

26.使用大量垃圾信息,占用带宽(拒绝服务)的攻击,破坏了计算机安全中的__________。

A.保密性B.完整性

C.可用性D.可靠性

【参考答案】 C

27.下列情况中,破坏了数据的保密性的攻击是__________。

A.假冒他人发送数据B.不承认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

C.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篡改D.数据在传输中途被窃听

【参考答案】 D

28.流量分析是指通过对截获的信息量的统计来分析其中有用的信息,它

__________。

A.属于主动攻击,破坏信息的可用性

B.属于主动攻击,破坏信息的保密性

C.属于被动攻击,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D.属于被动攻击,破坏信息的保密性

【参考答案】 D

29.计算机病毒通常要破坏系统中的某些文件或数据,它__________。

A.属于主动攻击,破坏信息的可用性

B.属于主动攻击,破坏信息的可审性

C.属于被动攻击,破坏信息的可审性

D.属于被动攻击,破坏信息的可用性

【参考答案】 A

30.计算机安全中的实体安全主要是指__________。

A.计算机物理硬件实体的安全B.操作员人身实体的安全

C.数据库文件的安全D.应用程序的安全

【参考答案】 A

31.对计算机病毒,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有些病毒可能破坏硬件系统B.有些病毒无破坏性

C.都破坏操作系统D.不破坏数据,只破坏程序

【参考答案】 A

32.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

A.传染性和破坏性B.破坏性和突发性

C.欺骗性和偶发性D.变异性和周期性

【参考答案】 A

33.计算机染上病毒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

A.系统出现异常启动或经常“死机”

B.程序或数据无故丢失

C.磁盘空间变小

D.电源风扇的声音突然变大

【参考答案】 D

34.计算机病毒是指在计算机磁盘上进行自我复制的__________。

A.一段程序B.一条命令

C.一个标记D.一个文件

【参考答案】 A

35.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正版的操作系统也会受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B.网络病毒传播的唯一方式是通过发送邮件来传播

C.防病毒软件无法查出压缩文件中的病毒

D.一台计算机只要杀死了某种病毒,则该计算机不会再感染这种病毒

【参考答案】 A

36.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计算机病毒可以直接或间接执行

B.通过计算机杀毒软件可以找到计算机病毒的文件名

C.计算机病毒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隐藏自己

D.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有激发条件

【参考答案】 B

37.下列关于防火墙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防火墙既可以预防外部的非法访问,也可以预防内网对外网的非法访问

B.防火墙对大多数病毒无预防能力

C.防火墙可以抵抗最新的未设置策略的攻击

D.防火墙可以阻断攻击,但不能消灭攻击源

【参考答案】 C

38.针对计算机病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所谓良性病毒是指:虽叫做计算机病毒,但实际对计算机的运行无任何影响

B.任何计算机病毒都有清除的办法

C.计算机病毒具有周期性

D.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码是不会变化的

【参考答案】 B

39.360安全卫士可以有效保护各种系统账户安全的是__________。

A.清理垃圾B.木马查杀

C.系统修复D.系统升级

【参考答案】 B

40.下面不属于网络安全服务的是__________。

A.入侵检测技术B.防火墙技术

C.身份认证技术D.语义完整性技术

【参考答案】 D

41.下面不属于网络安全服务的是__________。

A.访问控制技术B.数据加密技术

C.身份认证技术D.数据统一性技术

【参考答案】 D

4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TCSEC系统评价准则是一个评估计算机系统安全性能的一个标准

B.TCSEC系统评价准则是一个评估计算机系统性能高低的一个标准

C.TCSEC系统评价准则是一个评估计算机系统稳定性高低的一个标准

D.TCSEC系统评价准则是一个评估计算机系统性价比的一个标准

【参考答案】 A

43.访问控制中的“授权”是用来__________。

A.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B.控制用户可否上网

C.控制操作系统是否可以启动D.控制是否有收发邮件的权限

【参考答案】 A

44.下面关于计算机认证技术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认证技术可以识别所访问的IP地址是否合法

B.DNA认证是目前计算机身份认证方式中最常用的认证方式

C.账户名和口令认证方式是计算机身份认证技术中最常用的认证方式

D.消息认证必须有专门的硬件支持才可以实现

【参考答案】 C

45.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保密性是指__________。

A.用户的身份要保密B.用户使用信息的时间要保密

C.用户使用的主机号要保密D.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经授权的实体

【参考答案】 D

46.针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

A.计算机病毒能传染给未感染此类病毒的计算机

B.计算机病毒能传染给使用该计算机的操作员

C.计算机病毒也能传染给已感染此类病毒的计算机

D.计算机病毒不能传染给安装了杀毒软件的计算机

【参考答案】 A

47.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可用性是指__________。

A.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能访问资源和得到服务

B.网络速度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C.软件必须功能完整

D.数据库的数据必须可靠

【参考答案】 A

48.下面,关于计算机安全属性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计算机的安全属性包括: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靠性等

B.计算机的安全属性包括: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用性等

C.计算机的安全属性包括: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正确性等

D.计算机的安全属性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等

【参考答案】 C

49.下列服务,不属于可用性服务的是__________。

A.备份B.防病毒技术

C.灾难恢复D.加密技术

【参考答案】 D

50.下面无法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做法是__________。

A.经常运行防病毒软件B.经常升级防病毒软件

C.经常改变计算机的口令D.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的邮件

【参考答案】 C

51.系统安全主要是指__________。

A.应用系统安全B.硬件系统安全

C.数据库系统安全D.操作系统安全

【参考答案】 D

52.计算机安全的属性并不包括__________。

A.要保证信息传送时,非授权方无法理解所发送信息的语义

B.要保证信息传送时,信息不被篡改和破坏

C.要保证合法的用户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D.要保证信息使用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D

53.消息认证技术不包括验证__________。

A.消息发送的时间B.发送的消息序号

C.信息传送中是否被窃听D.信息传送中是否被修改

【参考答案】 C

54.关于防火墙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所有进出网络的通信流必须经过防火墙

B.所有进出网络的通信流必须有安全策略的确认和授权

C.防火墙能保护站点不被任意连接

D.防火墙可以代替防病毒软件

【参考答案】 D

55.360安全卫士的功能不包括__________。

A.电脑体检B.图形、图像处理

C.木马查杀D.系统修复

【参考答案】 B

56.下面,针对360安全卫士软件,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360安全卫士可以检测出系统是否有漏洞

B.360安全卫士可以在下载时查出下载对象中是否有可疑的木马程序

C.360安全卫士可以自动进行碎片整理

D.360安全卫士可以通过“清理插件”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参考答案】 C

57.拥有查杀木马、清理插件、修复漏洞、电脑体检等多种功能,并独创了“木马防火墙”功能的软件是__________。

A.Office软件B.微软浏览器

C.360安全卫士D.迅雷

【参考答案】 C

58.下面,不属于360安全卫士的重要功能的是__________。

A.电脑体检B.文字处理

C.木马查杀D.清理插件

【参考答案】 B

59.Windows操作系统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者编写时产生的错误称为

__________。

A.系统垃圾B.系统漏洞

C.系统插件D.木马病毒

【参考答案】 B

60.下面对计算机“日志”文件,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日志文件通常不是.TXT类型的文件

B.日志文件是由系统管理的

C.用户可以任意修改日志文件

D.系统通常对日志文件有特殊的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 C

网络安全与防护—笔试题答案

网络安全与防护—笔试题答案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试题库 第一部分:理论题 一.选择题 学习情境1-任务1-基于Sniffer进行协议.模拟攻击分析(1/22) 1.ARP协议工作过程中,当一台主机A向另一台主机B发送ARP查询请求时,以太网帧封装的目的MAC地址是(D)。 A. 源主机A的MAC地址 B. 目标主机B的MAC地址 C. 任意地址: D02. 广播地址:FFFFFFFFFFFF 2.在下面的命令中,用来检查通信对方当前状态的命令是(B)。 A. telnet B. ping C. tcpdump D. traceroute 3.在进行协议分析时,为了捕获到网络有全部协议数据,能够在交换机上配置(A)功能。 A. 端口镜像 B. VLAN C. Trunk D. MAC地址绑定 4.在进行协议分析时,为了捕获到流经网卡的全部协议数据,要使网卡工作在(C)模式下?。 A. 广播模式 B. 单播模式 C. 混杂模式 D. 多播模式 5.在计算机中查看ARP缓存记录的命令是(A)。 A. “arp -a” B. “arp -d” C. “netstat -an” D. “ipconfig /all” 6.在计算机中清除ARP缓存记录的命令是(B)。 A. “arp -a” B. “arp -d” C. “netstat -an” D. “ipconfig /all” 7.一帧ARP协议数据中,如果其中显示操作代码(Opcode)值为1,表示此数据帧为ARP的什么帧?(D) A. 单播帧 B. 应答帧 C. 多播帧 D. 请求帧 8.在广播式网络中,发送报文分组的目的地址有(C)地址.多站(播)地址和广播地址三种。 A. 本地 B. 远程 C. 单一物理(单播) D. 逻辑 9.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是( B)。 A. 机密性 B. 其它三项均是 C. 完整性 D. 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是要保护网络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2、信息安全的大致内容包括三部分: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操作系统安全。 3、网络攻击的步骤是:隐藏IP、信息收集、控制或破坏目标系统、种植后门和在网络中隐身。 4、防火墙一般部署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 5、入侵检测系统一般由数据收集器、检测器、知识库和控制器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是(B。 A、黑客技术与网络病毒日益融合 B、攻击工具日益先进 C、病毒攻击 D、黑客攻击 2、拒绝服务攻击(A。 A、用超出被攻击目标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包消耗可用系统、带宽资源等方法的攻击 B、全称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C、拒绝来自一个服务器所发送回应请求的指令 D、入侵控制一个服务器后远程关机

3、HTTP默认端口号为(B。 A、21 B、80 C、8080 D、23 4、网络监听是(B。 A、远程观察一个用户的计算机 B、监视网络的状态、传输的数据流 C、监视PC系统的运行情况 D、监视一个网站的发展方向 5、下面不是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是(D。 A、DES B、AES C、IDEA D、RSA 6、在公开密钥体制中,加密密钥即(D。 A、解密密钥 B、私密密钥 C、私有密钥

D、公开密钥 7、DES算法的入口参数有3个:Key、Data和Mode。其中Key的实际长度为(D位,是DES算法的工作密钥。 A、64 B、7 C、8 D、56 8、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指(B。 A、网络中设备设置环境的安全 B、网络中信息的安全 C、网络中使用者的安全 D、网络中财产的安全 9、打电话请求密码属于(B攻击方式。 A、木马 B、社会工程学 C、电话系统漏洞 D、拒绝服务 10、安全套接层协议是(B。 A、SET

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模拟题及解析(1)

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模拟题及解析(1)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的第一个正式标准是 A)TCSEC B)COMPUSEC C)CTCPEC D) CC:ISO 15408 答案:A 2) IATF将信息系统的信息保障技术层面划分为四个技术框架焦点域。下列选项中,不包含在该四个焦点域中的是 A)本地计算环境 B)资产 C)域边界 D)支撑性基础设施 答案:B 3 )下列关于访问控制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TACACS+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而RADIUS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B) RADIUS从用户角度结合了认证和授权,而TACACS+分离了这两个操作 C) TACACS使用固定的密码进行认证,而TACACS+允许用户使用动态密码,这样可以提供更强大的保护 D) RADIUS将加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所有数据,而TACACS+仅需要加密传送的密码 答案:D 4)下列选项中,不能用于数字签名的算法是 A)RSA

B)Diffie-Hellman C)ElGamal D)ECC 答案:B 5)如果密钥丢失或其它原因在密钥未过期之前,需要将它从正常运行使用的集合中除去,称为密钥的 A)销毁 B)撤销 C)过期 D)更新 答案:B 6)下列关于消息认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称密码既可提供保密性又可提供认证 B)公钥密码既可提供认证又可提供签名 C)消息认证码是一种认证技术,它利用密钥来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块,并将该数据块附加在消息之后 D)消息认证码既可提供认证又可提供保密性 答案:D 7)防范计算机系统和资源被未授权访问,采取的第一道防线是 A)访问控制 B)授权 C)审计 D)加密 答案:A 8)下列关于强制访问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ell-LaPadula模型具有只允许向下读、向上写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防止机密信息向下级泄露 B) Biba 模型则具有不允许向下读、向上写的特点,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的完整性 C)强制访问控制通过分级的安全标签实现了信息的单向流通

计算机安全技术试题C

计算机安全技术试卷(3) (课程代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试题适用于函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它提供的服务之一是管理对话控制。 A.数据链路层 B. 应用层 C. 会话层 D. 表示层 2.()指令通过发送ICMP包来验证与别一台TCP/IP计算机的IP级连接 A.ping B. ipconfig C. net D. netstat 3.一次字典攻击能否成功,很大因素上决定于()。 A.字典文件 B. 计算机速度 C. 网络速度 D. 黑客学历 4.()是一种可以驻留在对方服务器系统中的一种程序。 A.后门 B. 跳板 C. 终端服务 D. 木马 5.登录系统以后,使用()可以得到管理员密码 A.GetAdmin.exe B. FindPass C. X_Scan D. GetNTUse 6.()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对所要攻击的目标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包括任何可得到的蛛丝马迹,但要确保信息的准确),确定攻击的时间和地点。 A. 扫描 B. 入侵 C. 踩点 D. 监听 7.字典攻击是最常见的一种()攻击。 A. 物理攻击 B. 暴力攻击 C. 缓冲区溢出攻击 D. 拒绝服务攻击8.GetNTUse是一种()工具。 A. 被动式策略扫描 B. 主动式策略扫描 C. 踩点 D. 监听 9.下列不属于拒绝服务攻击的是()。 A. Smurf攻击 B. Ping of Death C. Land攻击 D. TFN攻击 10.下列文件中不可能感染文件型病毒的是()。 A. A.EXE B. https://www.doczj.com/doc/a66388831.html, C. C.OVL D. D.DOC 11.在计算机病毒的结构中,()是病毒间差异最大的部分。 A. 引导部分 B. 传染部分 C. 表现部分 D. 触发部分 12.“美丽杀手”是一种典型的()病毒。 A. 宏病毒 B. 文件病毒 C. QQ病毒 D. 系统病毒 13.关于传统的加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位密码是用一组密文字母代替明文字母 B.变位密码中保持了明文的符号顺序 C.替换密码是用一组密文字母代替明文字母 D.替换密码需要对明文字母重新排序 14.IDEA密码系统的分组中明文和密文的长度均为() A.64bit B. 128bit C. 256bit D. 512bit 15.Windows 98的安全级别是()。 A.D级 B. C1级 C. C2级 D. B1级16.Linux是一种()的操作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 单用户多任务 C. 多用户单任务 D. 多用户多任务 17.()是对安全策略所表达的安全需求的简单、抽象和无歧义的描述,它为安全策略和安全策 略实现的关联提供了一种框架。 A.安全实现 B. 安全模型 C. 安全框架 D. 安全原则 18.纵观防火墙的发展,可将其分成4个阶段,其中第二代防火墙是指() A.包过滤防火墙 B. 代理防火墙 C. 状态监控防火墙 D. 全方位安全技术集成系统19.PGP是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基于()加密算法的邮件加密软件。 A.DES B. IDEA C. RSA D. 一次性加密 20.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法中,()可以识别病毒的名称。 A.特征代码法 B. 校验和法 C. 行为监测法 D. 奇偶校验法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已知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为172.18.25.110,子网掩码为255.255.224.0,该计算机所属的网络地址为()。 2.一次成功的攻击,可以归纳成基本的五个步骤,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随时调整。归纳起来来就是“黑客攻击五部典”,分别为:()、()、()、()和在网络中隐身。 3.后门的好坏取决于()。 4.本质上,木马和后门都是提供网络后门的功能,但是()的功能稍微强大一些,一般还有远程控制的功能,()功能比较单一。 5.木马程序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和()。 6.在计算机病毒所具有的众多特征中,()、()、()和破坏性是它的四大基本特征。 7.目前,计算机病毒的寄生对象主要有两种()和()。 8.已知明文为sorry,密钥为7,若利用循环移位密码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密文为() 9.包过滤防火墙作用在()层和()层,代理防火墙作用在()层 10.()通过使用对象和用户凭据的访问控制提供了对用户账户和组信息的保护存储。 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越宽松越好。() 2.寄生在可执行文件中的病毒的寄生方式一般为替代法。() 3.一台计算机可以监听同一网段所有的数据包,但不能监听不同网段的计算机传输的信息。()4.在IPV4的C类地址中,使用了24位表示主机地址,8位表示网络地址。() 5.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对数据加密时,使用私有密钥进行加密,公开密钥进行解密。()6.GetNTUser是一种主动式策略扫描工具,使用它可以破解用户的密码。() 7.防火墙就是所有保护计算机网络中敏感数据不被窃听和篡改的硬件的组合。() 8.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法中,特征代码法检测速度快,可识别病毒的名称,但不能检测未知病毒。()9.Windows 98提供的Microdoft友好登录可以对每一个登录计算机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避免非法用户的登录。() 10.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 四、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最新版精编计算机安全专业考核复习题库358题(答案)

2020年计算机安全专业考试复习题库888题【含答 案】 一、选择题 1.公司网络的终端设备允许通过方式以下方式接入:() A、 802.1X认证 B、安全网关认证 C、 MAC地址绑定 参考答案:ABC 2.在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对信息化系统划分不同的安全域,安全域根据保护等级不同分为:() A、公共区 B、半安全区 C、安全区 D、核心安全区 参考答案:ABCD 3.按照业务横向将支撑系统划分,可分为以下安全域:()。 A、业务支撑系统安全域、网管系统安全域、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域。 B、集团网管系统安全子域、省公司网管系统安全子域、地市分公司的网管系统安全子域。 C、互联接口区、核心生产区、日常维护管理区(维护终端)、第三方接入区(漫游区)、DMZ区。 参考答案:A 4.在确定安全域划分的原则后,需要对支撑的网络架构进行规划,分为()。 A、接入层 B、接口汇聚层 C、核心交换层 D、子系统层 参考答案:BCD 5.安全域边界的保护原则是:()。 A、应以通为主,以隔为辅 B、应以隔为主,以通为辅 C、重点防护、重兵把守

参考答案:A 6.设置安全域互访的原则为:()。 A、高保护等级访问低保护等级的安全域时只允许读,低保护等级访问高保护等级的安全域时只允许写。 B、高保护等级访问低保护等级的安全域时只允许写,低保护等级访问高保护等级的安全域时只允许读。 C、高保护等级访问低保护等级的安全域时不允许写,低保护等级访问高保护等级的安全域时不允许读。 参考答案:B 7.根据系统重要性以及安全事件对系统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的影响程度,安全事件可分为:()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 B、重大、较大和一般三个级别 C、重大、较大、紧急和一般四个级别 D、重大、紧急和一般三个级别 参考答案:A 8.终端安全管理目标:规范支撑系统中终端用户的行为,降低来自支撑系统终端的安全威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A、终端接入和配置管理;终端账号、秘密、漏洞补丁等系统安全管理;桌面及主机设置管理;终端防病毒管理 B、终端账号、秘密、漏洞补丁等系统安全管理;桌面及主机设置管理;终端防病毒管理 C、终端接入和配置管理;桌面及主机设置管理;终端防病毒管理 D、终端接入和配置管理;终端账号、秘密、漏洞补丁等系统安全管理;桌面及主机设置管理 9.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 A、识别网络和信息系统等信息资产的价值。 B、发现信息资产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脆弱性、威胁。 C、评估威胁发生概率、安全事件影响,计算安全风险。 D、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技术方案和管理要求。 参考答案:ABCD 10.因系统能力或者管理原因无法按用户创建帐号时,应采取如下管理措施:()。 A、明确共享帐号责任人,责任人负责按照上述流程要求提出共享帐号审批表,并在审批表中注明该共享帐号的所有用户名单。 B、限制共享帐号的使用人数,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保证系统的每项操作均可以对应到执行

计算机安全试题试题.doc

计算机安全单选题 1、下面不属于以密码技术为基础实现的技术是______。 A:防火墙技术 B:数字签名技术 C:身份认证技术 D:秘密分存技术 答案:A 2、关于盗版软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对于盗版软件,只要只使用,不做商业盈利,其使用并不违法B:拷贝、使用网上的应用软件都是违法的 C:对防病毒软件,可以使用盗版软件 D:不管何种情况,使用盗版软件都不合法 答案:D 3、关于防火墙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A:防火墙从本质上讲使用的是一种过滤技术 B:防火墙对大多数病毒有预防的能力 C:防火墙是为防止计算机过热起火 D:防火墙可以阻断攻击,也能消灭攻击源 答案:A 4、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保密性是指_______。 A:用户的身份要保密 B:用户使用信息的时间要保密 C:用户使用IP地址要保密 D: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经授权的实体 答案:D 5、下面无法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做法是______。 A:给计算机安装360安全卫士软件 B:经常升级防病毒软件 C:给计算机加上口令 D: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的邮件 答案:C 6、下面,不能有效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做法是______。 A:定期做"系统还原" B:定期用防病毒软件杀毒 C:定期升级防病毒软件 D: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答案:A 7、下面最可能是病毒引起的现象是______。 A:计算机运行的速度明显减慢 B:电源打开后指示灯不亮 C:鼠标使用随好随坏 D:计算机电源无法打开 答案:A 8、下面最可能是病毒引起的现象是______。 A:U盘无法正常打开

B:电源打开后指示灯不亮 C:鼠标使用随好随坏 D:邮电乱码 答案:A 9、杀毒完后,应及时给系统打上补丁,是因为______。 A:有些病毒就是针对系统的漏洞设计的,及时打上补丁,可使系统不再受到这种病毒的攻击 B:否则系统会崩溃 C:如果现在不打补丁,以后再无法再打补丁 D:不打补丁,病毒等于未杀掉 答案:A 10、下面,关于计算机安全属性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计算机的安全属性包括: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靠性 B:计算机的安全属性包括: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用性 C:计算机的安全属性包括: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完全性 D:计算机的安全属性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 答案:C 11、认证技术不包括_______。 A:消息认证 B:身份认证 C:IP认证 D:数字签名 答案:C 12、消息认证的内容不包括_______。 A:证实消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真实性 B:消息内容是否曾受到偶然或有意的篡改 C:消息语义的正确性 D:消息的序号和时间 答案:C 13、目前在企业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检查网络传送的数据是否会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设备是______。A:路由器 B:防火墙 C:交换机 D:网关 答案:B 14、以下四项中,______不属于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A:身份验证 B:查看访问者的身份证 C:设置访问权限 D:安装防火墙 答案:B 15、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外部的攻击所采用的常用技术称为______。 A:网络的容错技术 B:网络的防火墙技术 C:病毒的防治技术 D:网络信息加密技术 答案:B 16、关于计算机中使用的软件,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计算机网络安全》模拟试卷1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库1 第一部分选择题 1、TELNET协议主要应用于哪一层() A、应用层 B、传输层 C、Internet层 D、网络层 2、一个数据包过滤系统被设计成允许你要求服务的数据包进入,而过滤掉不必要的服务。这属于()基本原则。 A、最小特权 B、阻塞点 C、失效保护状态 D、防御多样化 3、不属于安全策略所涉及的方面是()。 A、物理安全策略 B、访问控制策略 C、信息加密策略 D、防火墙策略 4、对文件和对象的审核,错误的一项是() A、文件和对象访问成功和失败 B、用户及组管理的成功和失败 C、安全规则更改的成功和失败 D、文件名更改的成功和失败 5、WINDOWS主机推荐使用()格式 A、NTFS B、FAT32 C、FAT D、LINUX 6、UNIX系统的目录结构是一种()结构 A、树状 B、环状 C、星状 D、线状 7、在每天下午5点使用计算机结束时断开终端的连接属于() A、外部终端的物理安全 B、通信线的物理安全 C、窃听数据 D、网络地址欺骗 8、检查指定文件的存取能力是否符合指定的存取类型,参数3是指() A、检查文件是否存在 B、检查是否可写和执行 C、检查是否可读 D、检查是否可读和执行 9、()协议主要用于加密机制 A、HTTP B、FTP C、TELNET D、SSL 10、不属于WEB服务器的安全措施的是()

A、保证注册帐户的时效性 B、删除死帐户 C、强制用户使用不易被破解的密码 D、所有用户使用一次性密码 11、DNS客户机不包括所需程序的是() A、将一个主机名翻译成IP地址 B、将IP地址翻译成主机名 C、获得有关主机其他的一公布信息 D、接收邮件 12、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强DNS安全的是() A、使用最新的BIND工具 B、双反向查找 C、更改DNS的端口号 D、不要让HINFO记录被外界看到 13、为了防御网络监听,最常用的方法是() A、采用物理传输(非网络) B、信息加密 C、无线网 D、使用专线传输 14、监听的可能性比较低的是()数据链路。 A、Ethernet B、电话线 C、有线电视频道 D、无线电 15、NIS的实现是基于()的。 A、FTP B、TELNET C、RPC D、HTTP 16、NIS/RPC通信主要是使用的是()协议。 A、TCP B、UDP C、IP D、DNS 17、向有限的空间输入超长的字符串是()攻击手段。 A、缓冲区溢出 B、网络监听 C、端口扫描 D、IP欺骗 18、使网络服务器中充斥着大量要求回复的信息,消耗带宽,导致网络或系统停止正常服务,这属于()漏洞 A、拒绝服务 B、文件共享 C、BIND漏洞 D、远程过程调用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 (2)积极参加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和开发活动;(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竞赛、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2017年,因特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的文本文件被感染锁定,解锁需付费,这就是“勒索病毒”。 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的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 大家听说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掌握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教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它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生物病毒一样吗? 教师: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生物病毒的特点,如繁殖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等,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请个人学生谈谈感染计算机病毒的过程,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安全期末考试试题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数据容错是用来解决信息【】 A 可靠性 B 可用性 C 可控性 D 保密性 2、防止信息非法读取的特性是【】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有效性 D 可控性 3、下列加密协议属于非对称加密的是【】 A RSA B DES C 3DES D AES 4 、3DES加密协议密钥是()位【】 A 128 B 56 C 64 D 1024 5、下面哪条指令具有显示网络状态功能【】 A NETSTAT B PING C TRACERT D NET 6、下列不是身份认证的是【】 A 访问控制 B 智能卡 C 数学证书 D口令 7、PPDR安全模型不包括【】 A 策略 B 身份认证 C 保护 D 检测 E 响应 8、端口80提供的服务是【】 A DNS B WWW C FTP D BBS 9、安全扫描器是用来扫描系统【】 A 数据 B 漏洞 C 入侵 D使用 10、NAT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A 网络地址转换 B 加密 C 代理 D 重定向

答案 一:选择题 AAAAA ABBBA 二名词解释 1通过捕获数据包来发现入侵的行为 2 加密与解密的密码相同 3通过消耗目标系统资源使目标系统不能正常服务 4 分时连接内外网来实现安全数据传输的技术 5 未经对方许可,邮件内容与接收没有任何关系的邮件. 三简答题(共20分) 1长度娱乐城开户定期换口令不要用易猜的字符串 2安全拓扑结构加密 3权限认证过滤 4备份容错 四论述题 1 内网易接近,内网易了解结构 2制度\法律 五设计题 1服务器:漏洞访问控制客户机: 漏洞 2 加密访问控制防恶意软件防火墙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入侵检测 通过捕获数据包来发现入侵的行为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教学设计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2010-04-29 13:34:09 阅读3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王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依据及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上册)信息技术,第二章《管理计算机》第三节《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内容,本节内容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节是第二章《管理计算机》的最后一节,内容以理论知识形式呈现,较为枯燥,学生不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般会尽量采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非常同意这样的做法,但如果仅仅靠实例吸引学生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在本节课中主要有两个内容——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安全,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能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主动”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主动”形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所有的目标都围绕着“主动”两个字。 如何能让不同的学生更好地“主动”起来,这就是我在下面两个教学设计中即将展示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2)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3)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与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二、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本文中我将展示两种学情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其他老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在课堂中很容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中对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上还基于感性的经验,还不能进行较为系统的小结,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部分。 初一的学生,爱动爱玩,如果课堂教学拘泥于教师一板一眼的传授知识,可能不到一会学生的注意力就不集中,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很重要。 ◆学情一:学生家中多数有计算机,知识面较广,有一定的见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班级中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倾向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增加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只负责“穿针引线”。 ◆学情二:学生家中少数有计算机,知识面较窄,灵活性不大。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教师的引导与指导。 (二)教学指导思想

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 非法接收者在截获密文后试图从中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A A. 破译 B. 解密 C. 加密 D. 攻击 ) 2. 以下有关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的比较,不正确的是(B B. 硬件加密的兼容性比软件加密好 C. 硬件加密的安全性比软件加密好 D. 硬件加密的速度比软件加密快 3. 下面有关 3DES 的数学描述,正确的是(B A. C=E(E(E(P, K), K), K) C. C=E(D(E(P, K), K), K) 4. PKI 无法实现(D A. 身份认证 5. CA 的主要功能为(D A. 确认用户的身份 B. 为用户提供证书的申请、下载、查询、注销和恢复等操作 C. 定义了密码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原则 D. 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 6. 数字证书不包含( B A. 颁发机构的名称 C. 证书的有效期 A. 身份认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C. 网络应用中存在不严肃性 A. 用户名+密码A. 社会工程学 B. 卡+密钥 B. 搭线窃听 ) B. 让其他计算机知道自己的存在 D. 扰乱网络的正常运行 ) B. TCP 面向流的工作机制 D. TCP 连接终止时的 FIN 报文 ) C. 地址绑定技术 ) D. 报文摘要技术 ) B. 证书持有者的私有密钥信息 D. CA 签发证书时所使用的签名算法 ) B. 网络上所有的活动都是不可见的 D.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 D. 卡+指纹 ) C.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C. 窥探 D. 垃圾搜索 ) C. 数据的机密性 D. 权限分配 ) B. 数据的完整性 ) B. C=E(D(E(P, K), K), K) D. C=D(E(D(P, K), K), K) ) A. 硬件加密对用户是透明的,而软件加密需要在操作系统或软件中写入加密程序 7. “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个故事最能说明(A 8. 以下认证方式中,最为安全的是( D 9. 将通过在别人丢弃的废旧硬盘、U 盘等介质中获取他人有用信息的行为称为(D 10. ARP 欺骗的实质是(A A. 提供虚拟的 MAC 与 IP 地址的组合 C. 窃取用户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 11. TCP SYN 泛洪攻击的原理是利用了(A A. TCP 三次握手过程 C. TCP 数据传输中的窗口技术 12. DNSSEC 中并未采用( C A. 数字签名技术A. 格式化硬盘 B. 公钥加密技术 13. 当计算机上发现病毒时,最彻底的清除方法为(A B. 用防病毒软件清除病毒

计算机安全模拟题

《计算机安全》模拟题(补) 一.单项选择题 1.TEMPEST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计算机中信息的外泄 B. 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 C. 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免雷击和静电的危害 D. 防盗和防毁 2. 下列说法哪一条()不是非对称密码学的特点? A. 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 B. 系统的安全保障在于要从公开钥和密文推出明文或私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 C. 分发密钥简单 D. 系统的保密性取决于公钥的安全性 3. 下列不属于对称加密算法的是()。 A. DES B. RSA C. 3-DES D. AES 4. 下列哪项()不是数字签名的特点? A. 能与所签文件“绑定” B. 签名者不能否认自己的签名 C. 签名不能被伪造 D. 不需要考虑防止签名的复制、重用 5. 下面哪个不属于PKI提供的功能()? A. 证书申请和审批 B. 密钥的生成和分发 C. 终端用户的透明性 D. 交叉认证 6.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SSL协议通过数字证书来验证双方的身份 B. SSL协议对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认证都是必须的 C. SSL协议需要进行安全参数的协商 D. SSL协议是基于C/S模式的 7. 下列哪一软件()支持S/MIME协议? A. Word B. Excel C. Access D. Outlook 8.下列哪个病毒()既破坏软件又破坏硬件? A. Pakistan病毒 B.莫里斯蠕虫 C. CIH病毒 D. 熊猫烧香 9. 完全备份、差分备份、增量备份三种备份中备份恢复时间最短的是()。 A. 完全备份 B. 差分备份 C. 增量备份 D. 差分备份与增量备份 10. 下列关于杂凑函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杂凑函数是一个将不等长消息压缩为固定长度消息的确定性算法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课题: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主动防范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水平与操作能力,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热心参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2)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观点或使用他人成果。 (2)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教学资料光盘;“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将3~4名学生分为一组。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006年12月27日,互联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的文件.exe都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大家听过或见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以及关于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它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生物病毒一样吗?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总结以上问题;老师给予评价、鼓励。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

网络安全复习题一 一、单选题 1.各种通信网和TCP/IP之间的接口是TCP/IP分层结构中的(A )。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2. 下面不属于木马特征的是( D )。 A. 自动更换文件名,难于被发现 B. 程序执行时不占太多系统资源 C. 不需要服务端用户的允许就能获得系统的使用权 D. 造成缓冲区的溢出,破坏程序的堆栈 3. 下面不属于端口扫描技术的是(D )。 A. TCP connect()扫描 B. TCP FIN扫描 C. IP包分段扫描 D. Land扫描 4. 负责产生、分配并管理PKI结构下所有用户的证书的机构是( D )。 A. LDAP目录服务器 B. 业务受理点 C. 注册机构RA D. 认证中心CA 5.防火墙按自身的体系结构分为(B )。 A. 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 B.包过滤型防火墙和双宿网关 C. 百兆防火墙和千兆防火墙 D.主机防火墙和网络防火墙 6.下面关于代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能提供部分与传输有关的状态 B.能完全提供与应用相关的状态和部分传输方面的信息 C.能处理和管理信息 D.ABC都正确 7.下面关于ESP传输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并没有暴露子网内部拓扑 B.主机到主机安全 C.IPSEC的处理负荷被主机分担 D.两端的主机需使用公网IP 8.下面关于网络入侵检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占用资源少 B.攻击者不易转移证据 C.容易处理加密的会话过程 D.检测速度快 9.基于SET 协议的电子商务系统中对商家和持卡人进行认证的是( B )。 A.收单银行 B.支付网关 C.认证中心 D.发卡银行 10. 下面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模拟题计算机安全

模拟题计算机安全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1、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________。 A.截获数据包 B.数据窃听 C.数据流分析 D.修改数据 答案:D 2、下面关于系统更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系统更新之后,系统就不会再出现漏洞 B.系统更新包的下载需要付费 C.系统更新的存在,是因为系统存在漏洞 D.所有更新应及时下载,否则会立即被病毒感染 答案:C 3、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可用性是指_______。 A.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能访问资源和得到服务 B.网络速度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C.软件必须功能完整 D.数据库的数据必须可靠 答案:A 4、下面最难防范的网络攻击是______。 A.计算机病毒 B.假冒 C.操作失误 D.窃听 答案:D 5、下面最难防范的网络攻击是______。 A.修改数据 B.计算机病毒 C.修改注册表 D.窃听 答案:D 6、下面,关于信息泄露,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信息的泄露只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发生 B.信息的泄露只在信息的存储过程中发生 C.信息的泄露在信息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都会发生 D.当信息加密后,在信息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就不再会发生信息泄露答案:C 7、计算机病毒不可能潜伏在____。 A.外存

C.光盘 D.U盘 答案:B 8、下面关于防火墙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简单的防火墙可以不要专门的硬件支持来实现 B.防火墙只能防止内网攻击外网,而不能防止外网攻击内网 C.所有的防火墙都能准确的检测出攻击来自哪台计算机 D.防火墙可以预防大多数病毒的攻击 答案:A 9、以下不符合网络道德规范的是_________。 A.向朋友介绍防止某种病毒的做法 B.向朋友提供网上下载视频文件的做法 C.利用邮件对好友提出批评 D.出自好奇,利用网络窃听好友电话 答案:D 10、目前,影响计算机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 A.应用软件大多数不完善 B.网络攻击 C.操作系统的缺陷 D.用户操作不当 答案:B 11、计算机安全属性不包括______。 A.保密性和正确性 B.完整性和可靠性 C.可用性和可审性 D.不可抵赖性和可控性 答案:D 12、下面关于系统更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其所以系统需要更新是因为操作系统存在着漏洞 B.系统更新后,可以不再受病毒的攻击 C.即使计算机无法上网,系统更新也会自动进行 D.所有的更新应及时下载安装,否则系统会很快崩溃 答案:A 13、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的第一个正式标准是______。 A.美国制定的TCSEC B.中国信息产业部制定的CISEC C.IEEE/IEE D.以上全错

计算机安全与防范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政府、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由于计算机网络组成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广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致使网络信息容易受到来自黑客窃取、计算机系统容易受恶意软件攻击,因此,计算机的安全与保密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病毒是一段程序,它和生物病毒一样,具有复制和传播的能力。计算机病毒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破坏性,一旦工作环境达到病毒发作的要求,便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计算机病毒从广义上讲是指能够通过自身复制传染而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一种程序。自从第一个计算机病毒被检测出来后,计算机世界便笼罩在一片“病毒”的阴影中,几乎每位用户都曾经受到过病毒的袭击。通常发作的病毒能造成数据丢失、网络阻塞甚至硬件损伤。 病毒一般通过以下的途径传播。可携带磁盘:可携带磁盘如软盘、硬盘、磁带机、光盘等都是病毒传播的最佳途径。由于这些磁盘在不同的计算机中交叉使用,一旦其中一台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其他计算机则都不能幸免于难。互联网下载:随着Internet 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使用计算机的人们几乎每天都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有用的资料信息。同时,Internet 是个大舞台,也是那些病毒滋生的温床,当人们从Internet 下载各种资料软件的同时,无疑会给病毒的提供了良好的侵入通道。有时候病毒会附着在下载的程序中,当运行了下载程序时,病毒便会自动开始潜伏在计算机中了。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现在已经成为了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通常病毒文件会伪装成一个朋友发来的邮件,当用户打开邮件浏览时,病毒便会不知不觉的潜伏到计算机。因此当收发电子邮件时遇到不明主题或接收到不明的附件时,千万不要贸然打开。 如果用户的计算机联入互联网,则在日常的上网活动中,则可能有病毒安全、密码安全、电子邮件安全、网络黑客等潜在危险。对个人用户来说,来自网络的侵害主要包括病毒侵害、特洛伊木马程序、电子邮件病毒、不良站点等。除开病毒的影响外,在互联网上还活跃着一些搞破坏为目的的计算机用户,他们被称为黑客(Hacker),也称为“骇客”,它们以破坏数据、窃取资料、盗用密码为目的。“黑客”大都是一些精通计算机的程序员,他们对于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有着深刻的认识,乐于探索操作系统的奥秘,了解系统中的漏洞及其原因所在。他们近乎疯狂钻研更深入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并与他人共享成果。从信息安全这个角度来说,“黑客”的普遍含意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的非法侵入者。多数黑客痴迷计算机,他们毫无顾忌地非法闯入信息禁区或者重要网站,以窃取重要的信息资源、篡改网址信息或者删除内容为目的,于是黑客又成为入侵者、破坏者的代名词。 普通计算机用户要将黑客阻挡于自己的计算机之外,最简单的方法是安装一款防火墙软件。防火墙是一种类似于杀毒软件的反病毒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来自互联网的有害信息,当用户向互联网发送信息或者从互联网下载信息时,防火墙软件都会实时监测,一亘发现有害的信息,便会自动阻止该信息,并且给出提示。 文件和打印共享应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但在不需要它的时候,也是黑客入侵的很好的安全漏洞。所以在没有必要“文件和打印共享”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它关闭。有很多入侵都是通过这个账号进一步获得管理员密码或者权限的。如果不想把自己的计算机给别人当玩具,那还是禁止的好。在默认的情况下,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空连接连上服务器,枚举账号并猜测密码。因此,我们必须禁止建立空连接。黑客经常利用一些网络探测技术来查看我们的主机信息,主要目的就是得到网络中主机的IP地址。我们还应在电脑中安装并使用必要的防黑软件,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都是必备的。在上网时打开它们,这样即便有黑客进攻我们的安全也是有保证的.有些黑客可能会冒充某些正规网站的名义,然后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寄一封信给你要求你输入上网的用户名称与密码,如果按下“确定”,你的帐号和密码就进了黑客的邮箱。所以不要随便回陌生人的邮件,即使他说得再动听再诱人也不上当。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

一、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指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内部安全是在系统的软件、硬件及周围的设施中实现的,外部安全主要是人事安全,是对某人参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和工作人员接触到的敏感信息是否值得信赖的一种舍差过程。计算机网络的保密性是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保护的重要方法,又是对存储在各种媒体上的数据加以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系统安全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加密时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段。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内软件(程序)与数据不被非法删改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分为数据完整性和软件完整性。 (一)网络安全威胁的类型: 网络威胁是对网络安全缺陷的潜在利用,这些缺陷可能导致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资源耗尽、资源被盗或者被破坏等。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可以来自很多方面,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网络安全威胁的种类有:窃听、假冒、重放、流量分析、数据完整性破坏、拒绝服务、资源的非授权使用等。 (二) 网络安全机制应具有的功能: 采取措施对网络信息加以保护,以使受到攻击的威胁减到最小是必须的。一个网络安全系统应有如下的功能:身份识别、存取权限控制、数字签名、保护数据完整性、审计追踪、密钥管理等。 二、计算机网络受攻击的主要形式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为病毒、黑客和其他不轨的攻击提供机会,所以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以及防范措施是必要的,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六种形式。 (一)威胁系统漏洞: 由于任何一个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和错误,这就成为一种不安全的隐患,让不法者利用,一些恶意代码会通过漏洞很容易进入计算机系统对主机进行攻击或控制电脑。所以在使用电脑时,要及时安装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及时下载系统补丁来修复系统漏洞。 (二)欺骗技术攻击: 通过欺骗路由条目、IP地址、DNS解析地址,使服务器无法正常响应这些请求或无法辨别这些请求来攻击服务器,从而造成缓冲区资源阻塞或死机;或者通过将局域网中的某台计算机设置为网关IP地址,导致网络中数据包转发异常而使某一网段无法访问。例如局域网中ARP攻击包问题。 (三)“黑客”的侵犯: “黑客”就是一种在网络中具有破坏性、隐蔽性和非授权性的特性,通过网络利用系统漏洞等方式非法植入对方计算机系统,一旦进入计算机中,用户的主机就被黑客完全利用,成为黑客的超级用户,黑客程序可以被用来窃取密码、口令、帐号、阻塞用户、电子邮件骚扰、篡改网页、破坏程序等行为,对用户主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