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练习题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练习题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练习题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练习题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练习题一

一、1.从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看,我国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

3.从北到南,我国濒临的近海依次是A.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B.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C.南海、黄海、东海和渤海D.渤海、黄海、南海和东海

4.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台湾海峡、东海B.南海、北部湾C.琼州海峡、渤海D.渤海、黄海

5.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A.12海里B.20海里C.120海里D.200海里6.就海陆分布而言,我国属于A.内陆国B.半岛国家C.海陆兼备之国D.岛国

7.当乌苏里江7点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

A.上夜校B.做早操C.收看午间新闻D.黑夜巡逻

8.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

9.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地不相邻的国家是A.巴基斯坦B.泰国C.尼泊尔D.哈萨克斯坦10.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海南岛B.崇明岛C.台湾岛D.舟山群岛

1.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我国东西端图上距离为10厘米,南北端图上距离为11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A.五千万分之一B.1:30000000 C.1:3000000 D.1:5000000

2.我国领土最东端经度为135°E,最西端经度为73°E,我国东西共跨时区为A.东4区至东8区的5个时区B.东5区至东9区的5个时区C.东6区至东10区的5个时区D.东5区至东8区的4个时区3.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也位于北半球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C.海陆兼备,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D.领土跨纬度近50度,寒带、温带、热带都有4.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A.巴基斯坦、越南B.俄罗斯、印度C.老挝、缅甸D.朝鲜、蒙古

5.我国在沿海分布的岛屿,自北向南顺序正确的是A.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B.舟山群岛、台湾岛、南海诸岛、海南岛C.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D.南海诸岛、海南岛、台湾岛、舟山群岛

二、选择

1、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不丹

D、阿富汗、巴基斯坦

2、我国领土最东端在()A、黑龙江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 、上海市

3、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黄海 B、渤海、琼州海峡C、黄海、东海

D、东海、琼州海峡

4、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国家共有()A、12个 B、13个 C、14个 D、15个

5、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我国东西共跨()A4个时区 B5个时区 C6个时区 D、7个时区

6、我国领海的宽度应是()A、200海里 B、 12海里 C、30海里 D、 212海里

7、有关我国邻国的正确叙述是 A、朝鲜是我国的海上邻国B、在海上邻国中,纬度最高

的是日本C、南邻越南、老挝和泰国D、与我国接壤的有蒙古、印度、俄罗斯、韩国等

8、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A、朝鲜、日本、菲律宾B、日本、菲律宾、新加坡C、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 D、越南、马来西亚、韩国

9、在世界各洲中与我国的陆地面积差不多的洲是()A、大洋洲B欧洲C南极洲D、南美洲

10、我国最东端附近的学生早晨8点上课时,若按世界标准时区计算,最西端附近的时间大

是约()A、3点钟B、4点钟C、5点钟 D、6点钟

1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

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C、从经度来看,我国全属东经度;从纬度来看,我国

全属低纬度 D、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12、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区()A、黑和粤 B、黑和琼 C、新和台 D、内蒙古和琼

13、与西藏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有()A、5个 B、4个 C、3个 D、6个

14、我国最新设立的直辖市重庆市的简称为()A、重 B、津 C 、渝 D、蜀

15、下列省区与省级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

A、江苏-----杭州

B、安徽----南京

C、江西-----福州

D、河南----郑州

16、下列我国行政区域划分,正确的是()

A、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B、我国有22个省,5

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 C、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

个特别行政区; D、我国有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7、下列省区具有两个简称的是()

A、黑龙江省

B、海南省

C、云南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18、下列省会城市按由高纬度到低纬度顺序排列的是()A哈尔滨、长春、沈阳、石家庄

B济南、郑州、南昌、武汉C、西安、兰州、太原、呼和浩特 D、杭州、福州、广州、南京

19、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A、滇、桂、粤、台

B、滇、桂、闽、台

C、台、粤、桂、滇

D、滇、粤、闽、台

20、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哪个不是位于边疆()A、辽 B、云 C、赣 D、甘

21、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纬度最高的是()A、桂 B、内蒙古 C、宁 D、新

22、我国第二大岛属于()A、台湾省 B、广东省 C、海南省 D、云南省

23、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临海的有()A、11个 B、12个 C、10个 D、14个

24、关于我国临海和领海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湾、海南两省都直接濒临太平洋

B、江苏省既临黄海又临东海

C、我国领海宽度为12千米

D、渤海和琼州海峡属我国内海

25、以上4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A、贵鄂辽晋 B、皖晋辽豫C、黔皖辽豫 D、贵皖豫辽

三、图表分析1、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描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的分界线,并说明我国的半球位置

(2)在图中描出地球五带的分界线,

并说明我国的纬度位置

线横穿我国的南部,使我国大部分领

土位于________带,小部分位于

_________ 带。我国南北跨纬度

_________,气候差异_________,有

利于_________生产。

(3)我国位于_________大陆的东部,

_________洋的西岸。来自海洋的湿润

空气使我国东部________充沛,水资

源也比较_________。沿海港湾

_________,便于发_________ 事业。海陆交通_________。

2、读"中国政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简称: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行政中心的名称:⑤ 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4)⑦⑧⑨中,东西跨经度最多的是___________,不是民族自治区的是___________,被北回归线穿越的是___________(写出省区的名称)。

(5)用字母A、B表示出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并在图中注明名称。

(6)请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入序号: C贵州省、D甘肃省

3、读“中国的邻国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岛屿:A__________

B__________

海峡:C__________

D__________

陆上邻国:E__________

F__________

海上邻国:G__________

H__________

(2)上海经济合作组织由六国组成:中国、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请你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标注出六国的名字。

4、读以下6省轮廓图,连线

1 湖北省滇

2 云南省粤

3 广东省鄂

4 黑龙江省秦

5 山东省黑

6 陕西省鲁

四、材料解析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到全国西部的12个省级行政区,总土地面积6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3。通过加大对西部的投入和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西部资源的开发步伐,带动西部经济的大发展,从而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

材料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围示意图

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各省区的全称

A , B__________ , C__________ ,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 F__________ , G__________ , H__________ ,I__________ , J__________ , K__________ , L__________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工程项目,它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能源紧缺的东部地区,最终到达上海市,全长大约4200千米,贯穿9个省、市、区。管道的铺设,对于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的对接,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加快全国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我国“西气东输”示意图

(1)图中的“西气东输”管道自西

向东依次经过的9个省区的简称为:

新、、宁、、

晋、、皖、和沪。

(2)我国共有个自治区。图

中的A、B两省与3个自治区相邻的

是(填字母),所邻的3个

自治区分别是。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人身保险各章思考题

更多资料请访问.(.....)

第一章思考题 1、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以人的生(生育)、老(衰老)、病(疾 病)、残(残疾)、亡(死亡)等为保险事故的一种保险。其基本内容是: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确立各自的权利义务,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在保险期限内,当被保险人发生死亡、残疾、疾病等保险事故,或被保险人生存到满期时,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给付一定数量的保险金。 其定义的三个要点:(1)、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2)人身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生、老、病、死、伤、残等各个方面,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受的意外伤害、疾病、衰老、死亡等各种不幸事故。(3)人身保险合同的履行:除个别情况外,由于标的的无价性,人身保险的责任履行一般不能称为补偿或赔付,而只能称为给付。 2、由于人身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即保险标的),而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无价的,不能以货币加以度量,因此,除个别情况外,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不能像财产保险那样有确定的标准,仅是就理论而言,是由保险双方当事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初按照投保方的需求度与可能性相一致的原则协商确定的。人身保险的责任履行一般不能称为补偿或赔付,而只能称为给付,所以人身保险不是补偿性质,而是给付性质的。 3、损失的分担、风险的同质性以及大数定理是保险理论的三大基础。人身保险作为保险的一种,其理论自然亦奠基于此。 (1).损失的分担“损失的分担”是保险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人身保险通过将众多面临人身危险的人集中起来,收缴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人身方面发生保险事故引起的经济责任实现分担。单就人寿保险而言,所谓损失的分担也就是死亡成本的分担。 (2).人身危险的同质性客观存在的各种危险在同样的境况、条件之下具有相同的发生或者不发生的可能性。危险对每一个人而言是平等的,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并不会偏爱或鄙视于谁,因此人们在分担损失之时也是平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性,人身危险可以成为保险危险,得到保险的保障。 (3).大数定律根据大数定律的原理,人身保险人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结合大量的特定的危险单位,依据以往长期的统计资料,运用概率论基本方法,即可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来预测未来损失可能发生的规律,从而合理地计算保险费率,建立保险基金,为保险经营建立科学基础。 4、长期的人身保险业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个基本原则,为各国保险法所共同认可并遵守。 (1).保险利益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1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可见,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是其生效的前提条件,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无论因何种利害关系而必须具有确定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使得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有关危险事故的发生而受损害因其不发生而继续拥有并受益。 (2).最大诚信原则诚信是指诚实、守信,是一般经济合同关系中双方当事人都应遵守的先决条件。人身保险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当事人一方的保险人对另一方投保人情况知之甚少,只能根据投保人的陈述来决定是否承保和如何承保。投保人陈述完整、准确,对保险人承担的义务意义重大,为了保护保险人的利益,必须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最大诚信;同时,保险合同尤其是保险条款是保险人单方面拟订的,比较复杂,又有较多的技术性要求,比如人寿保险中保险费率的确定,非一般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的,所以要求保险人从最大诚信原则出发,正确计算保费,认真履行保险合同的责任和义务。 所谓最大诚信,比较典型的是体现在保险实务中的告知和保证。 (3).近因原则一般来说,人身保险中不适用近因原则,但惟独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例外。近因原则是判断保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保险经营实务中是处理赔案所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保险人对其承保的危险所引起的保险标的损害承担责任,这就要求保险人承保危险的发生与保险标的损害之间必须存在着确定的因果关系,大多数国家的保险业以“近因原则”作为实务操作的基础。 5、从人身保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人身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人身保险就是将这些作为衡量危险事故发生的侵害程度的标准,进而确定给付的保险金额,以达到“保险”的目的。(2)由于人身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即保险标的),而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无价的,不能以货币加以度量,因此,除个别情况外,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不能像财产保险那样有确定的标准,是由保险双方当事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初按照投保方的需求度与可能性相一致的原则协商确定的。(3)人身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生、老、病、死、伤、残等各个方面,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受的意外伤害、疾病、衰老、死亡等各种不幸事故。(4)人身保险合同的履行:除个别情况外,由于标的的无价性,人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湘教版八年地理上册级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单位:柏山中学 姓名:郜克武 时间:2010年11月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柏山中学郜克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柏山中学的郜克武,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的地形》。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节是在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为以后章节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而本节课是本章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 (二)教学目标 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认真研读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状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订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出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 (2)能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上找出并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以及五岳的名称、分布、自然与文化特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运用地图进行地理学习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引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地理的态度。 (2)通过对我国地形山脉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山河的无限美好,让他们明白在感受美好的同时,不要忘了对环境的保护,增强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而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及走向,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是作用。而要记住这些内容又得需要时间来做保证。因此,我把中国地势的特征和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及走向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过了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等基本国情,尤其是在学习行政区划时,我让学生利用拼图游戏,进行个人赛、小组赛、自背、互背、抽查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以及在中国的大致分布,为本课高效记忆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分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对地理地图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的抽象思维虽不强,但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好奇、好动、好表现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扬长避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多观察,勤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法、学法 为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课标理念,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读图,绘图,引导、发现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不仅是如何“教”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学”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把如何“学”贯穿始终。为此,我专门设计了自学指导,在课堂中主要渗透“读图法”和“分组合作法”两种学法。这样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现阶段聪明、好动、听课易走神的实际情况,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四、教学媒体 为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高效;实现教学双边活动的最优化,我认真准备多媒体课件,同时也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地理书、地图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XX市XX第X中学的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秦统一中国》。 一、教材分析: (一)说地位:本课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中的第一课,“统一”是贯穿历史新教材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基时期,在整个中国古代史起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解局面,是中国大一统的开端。“统一”是秦汉时期重要的特征,是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做出的重大贡献,秦朝时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措施,不仅是两汉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而且对理解隋唐元明清的统一及其作用奠定了基础,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说内容:秦统一中国这课主要有三目知识组成: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三目知识共同围绕的也是“统一”这一主题,秦灭六国,初步建立统一国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都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说课标: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现的影响。

二、说学情: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的探究学习。学生在学习这课之前经过了两个单元的学习,特别是有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分裂造成战争,战争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沉重灾难的道理,并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但毕竟七年级学生刚升入初中,学习历史的时间还比较短,还不具备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再加上学生家长对所谓历史这个小学科的边缘化,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作用。(2)通过探讨归纳“秦统一的原因、意义及秦巩固统一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研读文字材料,《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图片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2)、通过小组讨论,表演情景剧《秦囧》,讲故事等方法,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理解本课的历史知识。(这些活动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的高效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

《中国近代史》试题

《中国近代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2、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购地建房的不平等条约是。 3、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占领的第一座州城是。 4、1856年,英法分别借口和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5、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首席军机大臣是。 6、冯桂芬在中明确提出了“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 7、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建的最大军事工业是。 8、戊戍变法时,作为维新派变法理论依据的两部书是康有为的和 。 9、1897年春,康有为到广西桂林讲学,与唐景崧、岑春煊组织“圣学会”,创办。 10、为进一步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905年11月,同盟会创办了机关报。 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是。 12、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旨在维护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 13、1905年,日本和俄国通过签定,结束了日俄战争。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有哪些属于“清末新政”的内容:()。 A、改革官制 B、整顿财政 C、改革学制奖励工商 D、改革兵制 2、袁世凯同五国银行签定《善后借款合同》,主要为了()。 A、弥补财政赤字 B、支付到期的外债 C、镇压国民党 D、复辟帝制 3、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因为()。 A、规模和延续时间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打击空前严重。 4、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主张()。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6、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是()。 A、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B、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 C、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7、中国近代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A、始终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 B、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己 C、以分散的封建经济为基础 D、以帝国主义为靠山 8、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A、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B、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冲击

中国的疆域(说课稿)

《疆域》说课稿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疆域》,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这四个角度展开。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疆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节。本章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区域,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而国土辽阔、疆界绵长是我国人文环境特点的地理基础。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深入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各地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因此,本节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二)说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和四至点,能说出我国的邻国、四海一洋。 2、根据材料,学生能总结出我国的海陆位置并能简单分析其优势。 能力目标 1、通过国土面积和四至点的学习,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得到锻炼。 2、通过海陆位置的学习,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进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认识我国的辽阔疆域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形成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国土面积、四至点、邻国、四海一洋。这是我国疆域辽阔的具体表现,是深入学习下文的基础。 教学难点:我国的海陆位置及其优势。因为分析角度比较多,表述较专业,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 二、说学情 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学情分析。关于初一学生的认识起点:通过前两单元的学习和个人的常识积累,对我国的国土面积和领国会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同时由于其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海陆位置及其优势的学习会有一定难度。本框的学习障碍主要由于大量的地图和地理名称,学生也许会有产生些许的烦躁感。 三、说教学方法

中国近代史基础知识填空

中国近代史基础知识强化(一) 重要时间汇编 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年至年 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年至年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4.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年至年 5. 八国联军开始侵华的时间:年月 6.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 7.戊戌变法的起止时间:年月至月 8.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年 9.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时间:年月日 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年月 11.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时间:年月 1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时间:年 1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年月 14.南昌起义的时间:年月日 15.湘赣边秋收起义的时间:年月 1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时间:年月 17.井冈山会师的时间:年月 18.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19.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年月 20.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时间:年月 2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年月日 22.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年月日 23.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24.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时间:年月日 25.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时间:年月 26.平型关大捷的时间:年月 27.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年月 28.百团大战开始的时间:年月 29.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年月日 30.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的时间:年月 31.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的时间:年月 3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时间:年 33.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的时间: 年月至年月 34.北平和平解放的时间: 35.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的时间:年月 36.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 37.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年月 38.《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年

中南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一到八章)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2)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2)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2)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 2、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3)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3)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 1、《一》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3)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3)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3)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 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 (3)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4) 3、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4)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4)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4) 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5)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 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5)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5)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5) 2、为什么说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6)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6)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6)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6) 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6)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6)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6)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6)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7)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7)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7)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7)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7)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7)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7)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8)

人身保险产品练习题 (1)

人身保险产品练习题 (1)第一章 1.人身保险的三要素是()。 ①保险主体②保险标的③保险利益④保险责任⑤给付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D.②④⑤教材第2页) 2.按照实施方式,人身保险可以分为()。 A.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B.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 C.个人人身保险、联生保险和团体人身保险 D.标准体保险和非标准体保险 (答案:B.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教材第10页) 3.人身保险的需求包括()。 ①个人保障需求②理财需求③企业需求④技术需求⑤社会经济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①②③⑤教材第13-14页) 4. 投保人王某购买了一份保险,该保险约定如果王某或王某妻子死亡,那么保险公司将给付保险金给其中生存的人,从投保方式上看,该保险属于()。 A.人寿保险 B. 个人人身保险 C. 联生保险 D. 终身寿险 (答案:C.联生保险;P10) 5.下列关于团体人身保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不需对团体内的成员逐一进行选择和核保 B.每一个成员均有一张保险单 C.以团体整体为承保对象 D.特定团体成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可以作为被保险人 (答案:B.每一个成员均有一张保单;P10) 6.下列关于人身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人身保险遵循自愿原则,社会保险通常是强制实施 B.人身保险保障基本生活,社会保险提供超过基本生活部分的保障 C.人身保险以营利为目的,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 D.人身保险保费由投保人个人承担,社会保险通常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 (答案:B.人身保险保障基本生活,社会保险提供超过基本生活部分的保障;P6,第1-15行) 7. 下列属于人身保险产品特点的是()。 ①需求面广 ②具有较强的补偿性质 ③保险金额不易确定 ④一般期限较长、产品较稳定 ⑤具有一定程度的储蓄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D.①③④⑤;P18) 8. 下列关于人身保险意义和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身保险可以为个人或家庭提供一定层次上的经济安全保障 ②人身保险是一种有价值和富有弹性的财务工具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人身保险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人身保险的定义及三个要点是什么? 2.简述人身保险的性质。 3.简述人身保险的原理。 4.简述人身保险的基本原则。 5.如何理解人身保险的特点? 6.简述人身保险的分类。 7.我国对人身保险是如何分类的? 8.试比较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的异同。 9.试比较人身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异同。 10.试析人身保险与储蓄及其它投资方式等行为的联系。 11.简述人身保险的一般功能。 12.人身保险具有哪些特殊效用? 答案: 1、答: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以人的生(生育)、老(衰老)、病(疾病)、残(残疾)、亡(死亡)等为保险事故的一种保险。其基本内容是: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确立各自的权利义务,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在保险期限内,当被保险人发生死亡、残疾、疾病等保险事故,或被保险人生存到满期时,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给付一定数量的保险金。 其定义的三个要点: (1)、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 (2)人身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生、老、病、死、伤、残等各个方面,即人们在日常生 活中可能遭受的意外伤害、疾病、衰老、死亡等各种不幸事故。 (3)人身保险合同的履行:除个别情况外,由于标的的无价性,人身保险的责任履行 一般不能称为补偿或赔付,而只能称为给付。 2、答: 由于人身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即保险标的),而人的生命和 身体是无价的,不能以货币加以度量,因此,除个别情况外,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不能像财

产保险那样有确定的标准,仅是就理论而言,是由保险双方当事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初按照投保方的需求度与可能性相一致的原则协商确定的。人身保险的责任履行一般不能称为补偿或赔付,而只能称为给付,所以人身保险不是补偿性质,而是给付性质的。 3、答: 损失的分担、风险的同质性以及大数定理是保险理论的三大基础。人身保险作为保险的 一种,其理论自然亦奠基于此。 (1).损失的分担 “损失的分担”是保险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人身保险通过将众多面临人身危险的人 集中起来,收缴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人身方面发生保险事故引起的经济责任实现分担。单就人寿保险而言,所谓损失的分担也就是死亡成本的分担。 (2).人身危险的同质性 客观存在的各种危险在同样的境况、条件之下具有相同的发生或者不发生的可能性。危 险对每一个人而言是平等的,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并不会偏爱或鄙视于谁,因此人们在分担损失之时也是平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性,人身危险可以成为保险危险,得到保险的保障。 (3).大数定律 根据大数定律的原理,人身保险人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结合大量的特定的危险单位, 依据以往长期的统计资料,运用概率论基本方法,即可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来预测未来损失可能发生的规律,从而合理地计算保险费率,建立保险基金,为保险经营建立科学基础。 4、答: 长期的人身保险业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个基本原则,为各国保险法所共同认可并 遵守。 (1).保险利益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1 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 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可见,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是其生效的前提条件,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无论因何种利害关系而必须具有确定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使得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有关危险事故的发生而受损害因其不发生而继续拥有并受益。 (2).最大诚信原则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是一般经济合同关系中双方当事人都应遵守的先决条件。人身保 险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当事人一方的保险人对另一方投保人情况知之甚少,只能根据投保人的陈述来决定是否承保和如何承保。投保人陈述完整、准确,对保险人承担的义务意义重大,为了保护保险人的利益,必须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最大诚信;同时,保险合同尤其是保险条款是保险人单方面拟订的,比较复杂,又有较多的技术性要求,比如人寿保险中保险费率的确定,非一般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的,所以要求保险人从最大诚信原则出发,正确计算保费,认真履行保险合同的责任和义务。所谓最大诚信,比较典型的是体现在保险实务中的告知和保证。 (3).近因原则

中国的疆域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桥梁。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又为本册书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材内容 (1)伟大的祖国 (2)辽阔的疆域 (3)众多的邻国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临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 (2)指导学生从图上归纳总结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师生感情,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4 教学重、难点 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本节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但地名多,活动多,掌握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就不易。 二 说教法 八年级学生的观察、析图能力和掌握的地理知识有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 启发学说课稿

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动手、动脑,交流讨论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图感直观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既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学法 根据本节地理教材内容的安排(活动较多),就要求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等加强直观教学。教学中,学生应多读图,多思考,多交流等,以提高学习效率。 主要学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活动探究法、发现法等 通过读图分析法来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讨论比较法、活动探究法、发现法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min) 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指导学生读图,并提出问题: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是怎样的呢?自然导入新课。(以提问的形式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读图分析,探索新知( 30min) (1)讲述?伟大的祖国? 由导入新课,采用图感直观法,让学生观察地图,找出我国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通过读图,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总结能力。 (2)讲述?辽阔的疆域? 第一步: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3,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课本第三页活动。让学生知道我国所跨经纬度之广,疆域之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小组讨论既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第二步:采用读图分析法,出示五带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位于哪个带,并启发学生思考其优越性。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第三步:让学生试着分析总结我国的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师评价并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第四步: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我国的临海,完成课本第四页活动。(增强学生读图和观察能力) (3)讲述?众多的邻国? 首先出示地图,并提出问题: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些?隔海相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 第一节疆域说课稿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说课 《中国的疆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教学内容。下面本人就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环节等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课程标准依据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二是海陆兼备的大国;三是行政区划。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必备的基础知识。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在中国地理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核心内容是我国的地理特点和省级行政区的划分。 本节教材的编写以事实材料说话,安排了较多的地图、图片及学生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祖国的疆域特征。教材通过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查阅地图(或地球仪)和资料、分析综合和比较的能力,以及用比例尺量算图上南北端、东西端的距离等技能,从而形成对我国地理位置和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观念,并强化了对我国辽阔疆域的感性认识。 据新课程标准及上述对本节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②能够识记我国陆上疆界、大陆海岸线的长度;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识记我国的海上和陆上邻国,知道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③知道我国的陆地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所临的海、主要内海及岛屿。 ④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省级行政区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名称、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学会收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陆地疆域和广袤的海洋国土,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史》试题 共六套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套)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2、鸦片战争后,————————————的矛盾乃是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3、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除加重捐税,广开捐输外,还实行制度进行搜刮。 4、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获利者。 5、在《校邠庐抗议》中明确提出了“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 6、洋务派在北洋设立的第一个兵工厂是由崇厚建立的。 7、19世纪70至90年代,以形式举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 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 8、1885年3月的镇南关大捷,导致了法国内阁的倒台。 9、是19世纪末年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10、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1、风潮在1911年演变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1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三部分内容。 13、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 14、中国话剧是由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淑同、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人于年开创的。 1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选多选少均不得分) 1、下面哪些属于“清未新政”的内容?() A、改革官制 B、整顿财政 C、改革学制、奖励工商 D、改革兵制 2、下列事件哪些发生在同一年?() ①清末新政②同盟会的成立③“成都血案”④《朴次茅斯条约》的签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中法签定的《天津条约》的内容有:() A、公使常驻北京 B、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D、废除公行制度 4、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那些历史性变化?() A、新式学堂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 B、废除科举 C、科学与经学并重 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5、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A、始终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 B、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已 C、以分散的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 D、以帝国主义为靠山 6、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芨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表述正确的内容是()。 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B、促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 C、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 D、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 7、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 A、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B、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C、“银贵钱贱”的现象更为严重 D、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 8、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的均衡发展 B、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C、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D、打破了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中国近代史填空题练习3

中国近代史填空题练习 1、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 2、18世纪中期起到鸦片战争前夕,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3、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是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40 ,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反抗,广州附近的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4、《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侵略本质的规定是:协定关税;最先在通商口岸规定“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的条约是中美《望厦条约》。 5、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6、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是广州联军委员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火烧圆明园体现了侵略者的残忍本性。 7、中国赔偿白银共达600万两的条约是《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北京条约》。 8、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9开放口岸最多、割地最多、赔款最多的条约分别《天津条约》、《瑷珲条约》、《辛丑条约》10、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政府。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太平天国兴起于:金田初步建成政权标志是:永安封王正式建政权标志是:定都天京。 1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领袖主张与各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并提出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资政新篇》 12、天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天京变乱;失败的标志是:天京的陷落。 太平天国的新特点和新功绩是:①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②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3、太平军西征时在鄱阳湖口大败曾国藩的湘军。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14、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极力提倡程朱理学压制进步思想,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发了。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5、“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款夷而作,。。。。。。。。”出自魏源的作品:《海国图志》。该书的作用是: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16、《资政新篇》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的迫切愿望。 17、洋务运动的内容是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18、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和地区分别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特点是:两面性(革命性;软弱性、妥协性)。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企业?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商企业。 19、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前,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西方列强对此的态度是:或纵容或默许。李鸿章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总结 综述 ....... ..风云变幻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基本特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科学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③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