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在麻醉中的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27
盐酸右美托咪定的理化特性、药效学及临床应用(综述)摘要:盐酸右美托咪定是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作为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时的镇静药物。
临床应用中,为提升临床用药安全,发挥用药效果,需根据盐酸右美托咪定的理化特性、药效学调整药物应用,才可确保用药安全。
本文综述盐酸右美托咪定的理化特性、药效学及临床应用问题。
关键词:理化特性;临床;盐酸右美托咪定;药效学引言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麻醉辅助药,可明显减少麻醉药和阿片类药用量,减轻气管插管及外科手术刺激的血流动力学反应,降低眼内压,减少麻醉恢复期激动和恶心,发挥临床应用价值【1-4】。
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的理化特性、药效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安全性。
具体综述内容如下:1 盐酸右美托咪定药物临床中,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相对选择性 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动剂,可以发挥对人体的镇静、抗焦虑作用,同时也可以发挥催眠、镇痛的作用【5】。
故此,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常将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麻醉镇静。
2 盐酸右美托咪定的理化特性对于盐酸右美托咪定药物,在理化特性研究中证实,其属异吡唑亚类的激动剂,同可乐定相似,可以完全溶解于水。
盐酸右美托咪定也是美托咪定D-对映异构体, 盐酸右美托咪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36.7,化学分子式则为C13H16N2?HCI【6】。
并且,盐酸右美托咪定的酸度系数达到7.1 pKa;在pH7.4水中,盐酸右美托咪定的分配系数是2.89。
3 盐酸右美托咪定药效学3.1线性表现盐酸右美托咪定对 2-受体呈高特异性结合,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削弱对血管收缩【7】。
静脉注射后,盐酸右美托咪定的药动学参数,可表现出线性变化趋势,盐酸右美托咪定具有快速分布相,药物临床半衰期是6 min,终端消除的半衰期是2 h,血浆消除速率达到39 L?h-1。
3.2生物转化在临床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药物,几乎可以完全实现生物转化,能够直接实现葡萄糖醛酸化【8-11】。
盐酸右美托咪定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裴 皓(湖北省新华医院麻醉科,武汉 430015)[摘 要] 盐酸右美托咪定是一种相对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激动药,具有镇静、抗焦虑、催眠、镇痛和交感神经阻滞作用,可有效减少患者对阿片类药、苯二氮类药和丙泊酚的需要量。
该文对其理化特性、药动学、药效学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盐酸;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 R971.93;R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781(2010)12-1603-05 盐酸右美托咪定是一种相对选择性α2受体激动药,有镇静、抗焦虑、催眠、镇痛和交感神经阻滞作用。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1999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 DA)批准用于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 CU)机械通气患者短期镇静。
目前,美国和欧洲国家已开始将盐酸右美托咪定使用到I CU以外科室,包括神经外科、儿科、心血管外科纤维支气管镜和治疗肥胖手术等。
目前此药已在我国临床使用,笔者主要就盐酸右美托咪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理化特性 盐酸右美托咪定是美托咪定的D2对映异构体,相对分子质量236.7,化学分子式C13H16N2·HCl。
其酸度系数(pKa)为7.1,在pH7.4的水中其分配系数为2.89。
盐酸右美托咪定属于异吡唑亚类α2受体激动药,与可乐定相似,能完全溶解于水。
2 药动学 静脉注射后,盐酸右美托咪定的药动学参数如下:有一个快速分布相,半衰期约6m in,终端消除半衰期约2h,其稳态分布容积(VSS)约118L,血浆消除速率约为39L·h21。
盐酸右美托咪定以0.2~0.7μg·kg21·h21速率静脉用药24h呈线性药动学。
盐酸右美托咪定蛋白结合率在男性和女性相似,正常健康男女受试者血浆中,蛋白结合率平均为94%。
在肝损害受试者中盐酸右美托咪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健康人群明显下降。
儿科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关于右美托咪定在儿科应用的报道逐渐增多。
右美托咪定几乎不影响呼吸,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等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对缺血性和缺氧性损伤的组织有保护作用。
右美托咪定不仅应用于小儿麻醉,而且用于小儿术后镇痛、辅助检查的镇静等,但其具有引起心动过缓及影响血液循环等副作用。
本文对右美托咪定在儿科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儿科;麻醉;镇静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α2受体产生镇静、镇痛、抗焦虑、抑制交感神经活动的效应,其产生的镇静状态是可以被语言唤醒的,而且不会产生呼吸抑制[1-2]。
右美托咪定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双相调节的功能,可以引起血压短暂升高以及反射性心动减缓。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辅助用药,在成人围手术期应用较为广泛,而在儿科中的应用为超说明书用药,临床常用于对儿童患者进行镇静和抗焦虑。
本文就右美托咪定在儿科围手术期、术后及辅助检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该药物在儿科中的用途及相关不良反应。
1药理作用右美托咪定是比可乐定(clonidine)更具有特异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3]。
右美托咪定通过激活中枢和外周的α2受体,导致机体离子通道开放和细胞超极化,从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释放[4-5]。
α2受体遍布于全身不同组织,右美托咪定对α2受体的临床作用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右美托咪定还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产生类似于二期睡眠的作用[6-7]。
右美托咪定在快速推注时产生的双相血压,可能是由于药物最开始时刺激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和中枢缩血管作用的α2受体,导致血管收缩的结果,随着药物的不断作用之后使得中枢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和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8-10]。
2右美托咪定在儿科的应用2.1术前抗焦虑儿童患者在手术前,由于对环境陌生、与父母分离等因素,常常会因焦虑而强烈地哭闹,难以配合临床治疗,因此缓解小儿术前的焦虑是儿科围手术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2013)一、概述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中枢性抗交感和抗焦虑作用,能产生近似自然睡眠的镇静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镇痛、利尿作用,对呼吸无明显抑制,对心、肾和脑等器官功能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特性。
可用于气管内插管行呼吸机治疗患者的镇静,围术期麻醉合并用药及有创检查或治疗时的镇静。
二、药理特性右美托咪定与其他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可产生自然非动眼睡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机体的唤醒系统功能仍然存在。
接受右美托咪定患者Ramsay评分为3~5分或O AA/S≤4分受到刺激时可观察到觉醒反应。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后,分布半衰期(t1/2α)约6min,消除半衰期(t1/2β)约2h,时量相关半衰期(t1/2CS)随输注时间增加显著延长。
若持续输注10min,则t1/2CS为4min;若持续输注8h,则t1/2CS为250min。
静脉泵注负荷剂量1μg/kg(10min),右美托咪定的起效时间为10~15min(从刚给药算起);如果没有给予负荷剂量,那么其起效时间和达峰时间均会延长。
负荷剂量为1μg/kg(10min),以0.3μg·kg-1·h-1维持,Ramsay评分达4~5分,约需20~25min(从起始给药计算);以0.2μg·kg-1·h-1维持,Ramsay评分达4~5分,约需25~33min。
三、临床应用1、全身麻醉时镇静根据用药目的,右美托咪定既可单独用于全麻诱导期,也可单独用于全麻维持期,又可单独用于全麻苏醒期。
其中,全麻诱导期和全麻维持期可同时使用右美托咪定。
(1)全麻诱导期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1.0μg/kg(10~15min),可使麻醉诱导平稳,插管反应减轻。
特别对于高血压、甲亢、嗜铬细胞瘤及冠心病患者而言,效果更显著。
在给予右美托咪定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适当减少全麻诱导药物的用量。
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右美托咪定具有多种药理特性,在麻醉学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其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以及观察到其对术后寒战和谵妄等的明确治疗作用,有必要对《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2013)》进行补充和修订,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药理学特性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α2受体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
右美托咪定通过作用于蓝斑核α2受体及激动内源性促睡眠通路而产生镇静催眠作用,使患者维持非快动眼Ⅲ期自然睡眠状态,这种镇静催眠状态的特点是患者可以被刺激或语言唤醒,并且在镇静催眠过程中不会产生呼吸抑制。
右美托咪定还有抗焦虑、降低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镇痛、抑制唾液腺分泌、抗寒战和利尿等作用。
此外,右美托咪定与其他镇静镇痛药物联合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能显著减少其他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右美托咪定可经静脉内泵注、肌内注射、鼻腔点滴、颊黏膜或口服给药,然而右美托咪定有显著的肝脏首过消除作用,因此口服生物利用度仅有16%。
右美托咪定有较高蛋白结合率,在血浆中,94%的右美托咪定和白蛋白以及α1-糖蛋白结合,能容易地穿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非房室分析显示右美托咪定分布半衰期(t1/2α)为5-10min,稳态分布容积(Vss)约118L;消除半衰期(t1/2β)为2-3h,清除率约39L/h。
静脉输注合适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的起效时间为10-15min;如果没有给予负荷剂量,其起效时间和达峰时间均会延长。
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0.1~2.5 ug·kg-1·h-1呈现线性动力学特性,持续输注半衰期(t1/2CS)随输注时间增加显著延长,若持续输注10 min,t1/2CS为4min,若持续输注8h,t1/2CS为250min。
右美托咪定体内生物转化由肝内葡萄糖醛酸化和细胞色素P450(CYP2A6)所介导,95%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5%经粪便排泄。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老年人髋关节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对于髋关节疾病患者来说,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管理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的麻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其具有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等优势。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精确、可靠的麻醉技术。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可以准确麻醉患者的下肢,使其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镇痛效果,减少术中疼痛。
相比其他麻醉方式,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便、刺激小、无镇静副作用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常用的麻醉药物,具有快速起效、麻醉深度可控、镇痛效果显著的特点。
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的麻醉技术中,通过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术中对镇静药物的需求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同时能够持续释放药物,保持术中的镇痛效果。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还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缩短了康复时间。
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的麻醉技术具有一系列明显的临床优势。
首先,这种技术可以减轻术中和术后疼痛,提高手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其次,通过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和减小药物的副作用,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更好,早期康复效果显著。
此外,超声引导下的精确定位可以减少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风险,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然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的麻醉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术中对大量持续泵注的需求可能增加患者与设备的接触,增加术中感染的风险。
其次,技术操作对麻醉医生的要求较高,需要熟练的超声引导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因此,麻醉团队的专业水平与合作配合十分重要。
总结而言,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的麻醉技术在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右美托咪定。
化学名称:( + )-4-(S)-[1-(2,3-二甲基苯基)乙基]-1 H-咪唑盐酸盐。
分子式:C13H16N2·HCl,分子量:236.74,辅料:氯化钠。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的镇静。
【规格】2 mL:200 μg(右美托咪定)【用法用量】成人剂量:配成4 μg/ml 浓度以1 μg/kg 剂量缓慢滴注,滴注时间应超过10 分钟。
配制方法:本品在给药前必须用0.9%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达浓度4 μg/ml。
可取出2 mL 本品加入48ml0.9% 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形成总量50 ml 溶液,轻轻摇动使均匀混合。
操作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
静脉用药前应肉眼检查药品有无颗粒物质和颜色是否改变。
剂量调整:由于可能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当本品与其他麻醉剂、镇静剂、安眠药或阿片类药物同时给药时可能需要减少给药剂量(见药物相互作用)。
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减少给药剂量。
药品相容性:因为物理相容性尚不确定,本品不应与血液或血浆通过同一静脉导管同时给予。
当本品与以下药物同时给予时显示不相容:两性霉素B,地西泮。
当本品与以下注射液同时给予时已经显示了相容性:0.9% 的氯化钠注射液,5% 的葡萄糖注射液。
已经证实一些类型的天然橡胶可能吸收本品,建议使用合成的或有涂层的橡胶垫给药装置。
【不良反应】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多种不同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另一种药物进行直接比较,而且可能无法反映实际临床应用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情况。
国外研究报道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以下严重不良反应有关:●低血压、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见注意事项)●一过性高血压(见注意事项)国外研究报道与治疗相关的发生率大于2% 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