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优质教学案例.doc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优质教学案例.doc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优质教学案例.doc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优质教学案例.doc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学

案例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

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345

2019-03-06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

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

板书一道题)师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345

2019-03-06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

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

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 (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345

2019-03-06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

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345

2019-03-06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

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345

2019-03-06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

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

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345

2019-03-06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

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

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345

2019-03-06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

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345

2019-03-06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

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345

2019-03-06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

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

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345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酚的性质和应用 晋江平山中学黄文姣 [案例课题]酚的性质和应用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安排在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的知识点后的一节内容,因此学生已对苯环、羟基这两种重要基团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再来学习苯酚已不是难题,而且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已经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苯酚的性质。但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理解苯酚和苯、醇的区别,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案例主题] 本节课是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酚类化合物,然后介绍最简单的酚类化合物---苯酚,由醇类作对比让学生分析苯酚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实验来学习苯酚的性质,通过比较苯和苯酚、以及醇和苯酚的性质来学习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本次探究实验,掌握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技巧。同时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联系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推测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相应的解释,达到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设计] 【引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醇是链烃的羟基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羟基与链烃基直接相连接。 【设问】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否也是醇呢? 【讲解】请同学们比较黑板上这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总结醇、酚的结构特点。 【小结】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 【板书】一、酚

1.概念:分子中的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物。 二、苯酚 1.苯酚的结构 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师】引导学生看P71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寻找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板书】2.苯酚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 P72 (实验1)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闻一闻苯酚的气味 生:观察,并闻药品的气味。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我观察到药品有一点红色?”讨论。师:苯酚部分被氧化时会呈红色。 追问:那苯酚应如何保存呢? 生: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渐加入苯酚晶体,不断振荡试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苯酚晶体至有较多量晶体不溶解,不断振荡试管,静置片刻。(提醒同学实验过程中接触苯酚一定要注意安全及出现情况的处理方法) (实验3)将上述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从热水浴中拿出试管,冷却静置。 师:清洗内壁沾有苯酚的试管用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 生:用高于65℃的热水,因为苯酚能与高于65℃的热水互溶。 (实验4)将苯酚晶体分别加入到苯和煤油中,并与实验2作比较。

教学案例,反思,故事

一年级上册音乐《过新年》教学案例 李自香 教学内容:教科书《过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的收集资料,开展探究性的学习。 2、通过多媒体的片段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相关民族风俗活 动。 3、学习秧歌舞感受到音乐的情绪。 4、在创作中培养学生与他们合作的成功体验。 5、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了解与音乐有关的民俗文化。 课前准备: :⑴道具:窗花、门联、红灯笼、绸带、“福”字 ⑵多媒题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感受《过新年》欢快、活泼的气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 化生活的情感。

2、学习秧歌舞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难点:创编秧歌舞的动作 教学过程: 复习歌曲《过新年》 学生在“过年啦”的欢呼声中,兴高采列地跟随着教师拍打铃鼓的节奏进音乐室。 X X | X X | XX XX | X 0|| 过新年啦快来唱唱歌(师边拍铃鼓边唱《过新年》的歌,直到学生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导入——感受——激趣 1、音乐室的布置 把桌椅围成五个圆圈似花形状。(圆圈为学生的桌椅,三角形是老师的) 每张桌上放着:窗花、灯笼、自制烟花、门联、红绸带等以及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过新年的物品。 2、了解中国新年的相关风俗学生观看课件《多彩的中国年》的音乐片段。 体验到不同地区过新年的民族风俗。其中有: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

贴窗花、挂灯笼、贴门联、放烟花、闹龙灯、狮子舞绣球、拜年祝福语等。

3、汇报资料,展示风采 请部分同学把自己收集到跟新年有关的资料展示出来,并简单地介绍各地方在过新年时不同的民俗活动。 师: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让老师很感动。老师也想送一幅门联给大家。 上联: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唱歌跳舞多欢畅; 横批:过新年 师: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布置过年的房间吧! 4、师播放《过新年》的音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把过新年的物品布置教室。 二、欣赏——发现——模仿 1、欣赏课件《扭秧歌》的片段 设疑: 师:在观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很热闹的场面啊!

《勾股定理》教学案例

《勾股定理》教学案例 《勾股定理》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大家易错的解答题第4题:一个长方体木块,长30厘米、宽24厘米、高18厘米,一只蚂蚁在木块表面从A点爬到B点,求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 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得出如下方案: (1)前、右两面展开,沿展开面的对角线爬行; (2)前、上两面展开,沿展开面的对角线爬行; (3)左、上两面展开,沿展开面的对角线爬行。 这三种方案通过计算对比得出,将前、右两面展开,小蚂蚁走展开面的对角线路线最短。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进行变式训练: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6厘米,高5厘米,蚂蚁沿外表面爬行,从左下角A点爬到相对的右上角B点,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 经同学们思考得到解题方法: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将此长方形纵切平分,沿平分后矩形的对角线

走路线最短。 为强化学生掌握解题方法王老师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变式题: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4厘米,高8厘米,蚂蚁沿外表面从圆柱体左下角A点爬到相对的右上角B点,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 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方法很快地求出了答案。 … … 教学探究: 王老师在出这道变式题时,我在想:蚂蚁若从A点沿着侧面的高线和上底面的直径爬到B点,这样走路线是否最短呢?以变式二为例我将两种方法对比计算,得出还是上述方法正确。 但这一想法促使我继续思考,假如圆柱体的地面直径和高变了,结果又怎样呢?我自己设计了一道变式题: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5厘米,高2厘米,蚂蚁从圆柱体左下脚A 点爬到相对的右上B点,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通过计算比较得到,蚂蚁蚂蚁沿着侧面的高线和上底面的直径爬,这样走路线是否最短。 引发我深层次地思考探究:在不同的情况下到底选用哪种方法? 课后,为探究这一问题,我编了三道变式题: (1)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2厘米,高5厘米,蚂蚁

教学案例的特点与获取

分层教学在批改数学作业中的改革尝试 王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巩固和应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反溃教学成功与否的信息有效途径。教师批改作业的目的在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以便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但目前少数数学教师对作业批改不够重视,操作草率,忽视了作业的评价功能,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一)忽视作业的评价功能。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往往只判断学生解题的正误,简单地划上“√”或“×”。对学生解题思路,方法、能力,思维品质不予以认真领会,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消极心理,把完成作业当作是“应尽义务”。 (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 部分教师在批改作业中过于细化,教师一包到底,哪错哪见红。这种包办做法教师既费力又费时,同时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积极性,不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针对上述存在的普遍现象,结合自己实践中的分层教学笔者探索出了以作业的布置——作业的要求——作业的批改——作业的纠错四方面加以分层要求,分步实施。 (一)作业布置的分层 作为一个班集体,学生个体在数学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惊人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切勿草率行事,千篇一律。在大面积布置书本作业外还要利用小黑板,教室一角布置1—2道题型新颖,探索性强,难度略有拔高的题供优生有作业可作,有事可行。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数学兴趣,开拓数学视野,强化培优意识。 (二)作业要求的分层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平时单元检测中的分数,对作业要求也应分层别类。作为优生通常情况下是对所布置的作业独立性全做。对大面积的中等生要求他们对课本作业题独立性全做,对附加在小黑板或教室一角的1—2道题可商讨性完成。对基础较差,能力较弱,平时单元检测中考分较低的少部分学生教师只对他们这样要求:课本上的作业题有选择性地,商讨性的完成,能做几道是几道,重生在发现学生闪光点,教师多鼓励。除此之外,尤其对优生还要大力提倡他们在平时作业中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找到解答的不同途径;或者是在多道类同的题中找到普遍的方法。 (三)作业批改的分层 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这样或那要的问题,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方法。对于优生通常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设置疑问,在学生解答错误的步骤或解答不完整的步骤处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弱电解质的电离 【案例课题】弱电解质的电离 【案例背景】 本章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课标要求主要是认识电解质的强弱和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本节理论性较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掌握方法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在具体的学习中,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增强知识的逻辑性,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指导,引出一系列新知识点;同时通过实验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加强能力和技能培养。 【案例描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 2.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能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移动。 教学重点: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启发引导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电解质: 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比较

①NaCl溶液②NaOH ③H2SO4④Cu ⑤CH3COOH ⑥NH3·H2O⑦SO2⑧乙醇⑨水⑩CaO ____________ 是电解质__________ 是非电解质_________ 两者都不是【思考】: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你能否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证实你的想法? 提示学生从生活情景题思考: 1).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酸,是用哪一种酸除铁钉的铁锈? 2).如果上述两种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除水垢,常用盐酸还是醋酸? [设计意图] 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中,从感性知识的认识中,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做好知识的铺垫。 新课引入: 活动与探究: 1.醋酸和盐酸是常见的两种酸,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是否一样呢?请说出你的理由。2.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请写出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 3.完成教材第40页实验3-1并记录实验现象。 (1)测量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的盐酸和醋酸的pH。 (2)如图3-1所示,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 的盐酸和醋酸,在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长度相同的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气球中的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比较气球鼓起的快慢等现象,将实验现象和你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填入表3-1。

我的教育故事案例—

我的教育故事案例— 信赖、尊重和鼓励学生 一位教师,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光靠自己仅有的热情,是不够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有在教育过程中,学会信赖、鼓励和尊重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由于遗传、性格、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存在很多差异。有的听话懂事,有的倔强顽皮;有的聪明伶俐,有的迟钝呆板。一位教师,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光靠自己仅有的热情,是源源不够的。教师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有在教育过程中,学会信赖、鼓励和尊重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一个事例。 2010年9月,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第十小学工作,当时的我心里充满了激动,觉得这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时候,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那年我接手了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当时在这个班上课有几个让我头疼的孩子,每每进教室,这几个学生总在教室嘻哈打闹迟迟回不到自己的座位,由于这几个人弄得教室一片嘈杂声。上课的时候不但不认真听讲还找其他学生讲话或搞小动作,导致我每节课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以为凭借我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风趣激励的谈吐,能够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于这几个不听话的学生每堂课后我都会弄倒办公室进行教育:批评、背书、写检讨、活动筋骨、找班主任等,我使尽了浑身解数,可一个月过去了,情况没有多大改变。原本笑脸的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有句话说得很好,“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于是,我从细节入手,我发现班上纪律不好主要是那几个爱随意讲话、搞小动作的同学在捣鬼,有一个叫不白伟的同学(他也属于那种爱随意讲话,或搞小动作的那种)在班上特别具有号召力,于是我决定从他入手,为了改变他的学习态度和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每次上课在做题时,我会走到他身边,他不会做时我会给予他提示,有时在他又想开小差的时候,用眼神提示他或走到他桌旁轻叩他的桌子,有时我也会提一些简单的他能回答出来的问题让他回答,让他找到一点自信和成就感等。记得有一次讲到“路线问题”,他回答了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对他的回答也作出肯定并表扬了他,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观察到他快速而又细微变化的眼神:高兴?感激?总之非常复杂,据同学们说,老师以前很少提问他,就因为他调皮捣蛋。后来我发现他渐渐地对地理产生了兴趣,

教学案例《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验证、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各位上数的和的含义 一、通过游戏,明确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谁能随便说一个数,这个数要能被3整除。(例如学生说3、6、9、33我板书)当学生说12时,老师说“停” 21,成不成,接着说,(学生说完两后,老师说)老师也说一个数,你能像老师那样快速跟着说吗?(板书:123)132、231、213、312、321这些数统统都能被3整除!不信请除一除看。 为什么会有如此结果呢?因为能被3整除的数也有一定的特征,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二、通过操作,共同探究特征 1、明确研究所借助的工具:(由老师介绍) 今天我们借助于数位表和小棒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怎样研究呢?拿起来看看,用小棒往数位表里摆,组成几位数都成,看一看摆出的数能不能被3整除,如果你们组有4根小棒,我就要提出新的要求,先用3根小棒摆数,再用4根摆数填表;如果你们组有6根小棒,我也要有新的要求,先用5根小棒摆数,再用6根摆数填表。如果摆出的数比较大,可以用计算器来算一算。要想快,就需要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看那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又准确又快的填好表。填完表的组想一想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开始。 2、汇报:哪一个组说一说你们组填的结果?其他组有摆的不一样的数吗? 3、提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大表,我们知道了用3根和6根小棒不管摆几位的数都能被3整除,而用4根和5根小棒不管摆几位的数都不能被3整除。那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 监控:引导时可以提问:这时的3、4、5、6除了表示摆的根数,还在表示什么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孙永平 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 2、了解学情底码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会过程与方法:通过Pb-CuSO 4 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 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 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 (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 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

(完整版)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如何以故事为载体,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案、组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而,不少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仅就文章细节和某些事实向学生提问,即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直接的或命令式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必要的;但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无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英语课堂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牛津英语教材的故事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意识的素材,从中挖掘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堂课的课题"Alittle,greenman"是一则故事,主要句型为动词过去式的结构。重点是故事的阅读理解,难点是动词过去式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质疑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以交际法为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运用多媒体声、色、形结合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活动情境,交际的空间,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案例实录 1、利用话题,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一开始,我就问学生What'syourfavouritething?这个话题学生比较熟悉,贴近他们的生活,纷纷举手发言。 S1:Myfavouritethingisdoll. S2:Ilikefootballbest. 随后,我让学生猜猜:What'smyfavouritething?学生非常感兴趣,一方面很想知道我的最爱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想表现出自己非常了解我,于是他们的思考热情和发言欲望得以初步激发。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S1:Yourfavouritethingismoney.(你最喜欢钱。) (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 S2:Yourfavouritethingisus.(你最喜欢我们。) (我点头说:Yes,Iloveyou.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用真诚的眼光望着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 这些书本上永远找不到的回答非常符合实际,表明学生的确了解我。这一话题的引出,通过教师的问,学生的答、猜,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又为师生间创造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语言交际性的特征。 在引出了spaceship,本故事中一个重要因素后,我又以spaceship为话题,提出以下问题: What'stheanothernamefor'spaceship'? S1:UFO. (原本我并没有百分百的肯定会有学生回答出这个问题的,可事实证明学生的知识面真广,教师不应该小看他们,一定要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立即翘起大拇指予以表扬,其他学生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随后我又问学生:

勾股定理教学案例

《勾股定理》教学案例 鱼窝头中学初三级何辉琼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 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2、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 3、能利用已知两边求直角三角形另一边的长。 数学思考: 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解决问题: 1、通过拼图活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形象思维。 2、在探索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索的结果。 情感与态度: 1、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对比介绍我国古代和西方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 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2、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结论的快乐,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 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用拼图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已初步形成。部分学生解题思维能力比较高,能够正确归纳所学知识,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现在

的学生已经厌倦教师单独的说教方式,希望教师设计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自己探索、发表自己见解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更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四、教学程序 地面图18.1-1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和一般步骤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和一般步骤 摘要:我们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安全技术培训,具体做法是把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实践性强。石化企业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员工安全培训重点应以提升安全操作技能为主。例如,对于危险化学品火灾的预防,我们通过结合教材中的理论阐述,通过对某厂曾发生的裂解碳四储罐冬季火灾事故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实现了如下教学目标:⑴碳四组份冬季脱水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⑵对于含有丁二烯的物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如何正确操作;⑶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都有哪些。这样的案例教学,非常有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2、激发了学员学习兴趣。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所选用的案例来源于生产工作实际,说服力较强。有些案例直接由学员讲述,然后通过分析讨论,大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学员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到较高的水平,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学员是主角,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并积极去探索,便于学员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相关问题,通过认真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首先教师必须搜集、整理合适的案例,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应有较深刻的认识。前面提到的案例,教师除了对火灾的预防知识、裂解碳四冬季储存操作法有全面的认识之外,同时对于碳四生产储存条件、丁二烯的性质等也要有较深刻的认识。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时机,组织协调好。最后,教师还应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在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和点评。 二、案例教学法一般步骤 1、准备案例。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案例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贴近生产实际。因此我们经常深入到生产一线收集素材,不断更新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在课前将准备好的案例告知学员,让学员了解案例内容,并要求学员查找一些必要的资料,做好发言准备。 2、讲解讨论案例。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设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引导学员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方式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讨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中,我们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仿真模拟事故发生的经过,使学员感到形象逼真,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案例。在学员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使学员加深对知识点的把握。对学员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做重点讲解。同时教师还要特别提出,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学员应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苯的性质和应用 个旧市第二中学何俊 [案例课题]苯的性质和应用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安排在烷烃及其同系物、乙烯的知识点后的一节内容,因此学生已对烃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再来学习苯已不是难题,而且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已经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苯酚的性质。但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分析苯的结构理解苯和乙烯的区别,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案例主题] 本节课是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然后介绍最简单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苯,由烯烃类作对比让学生分析苯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实验来学习苯的性质,通过比较苯和烷烃、以及乙烯和苯的性质来学习双键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本次探究实验,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技巧。同时通过分析苯的结构,联系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推测苯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相应的解释,达到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设计]

[师](说明)在苯与溴的取代反应中,影响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有①溴应为纯的液态溴,溴水不反应;②要用催化剂。另外苯分子中的六个氢原子是等同的,在上述条件下,一般是苯分子中的一个氢 [设疑]反应所需的55℃~60℃如何实现? [问]在往反应容器中添加反应物和催化剂时,顺序有无要

[师]从结构上不难看出,环己烷像烷烃一样饱和,故其化学性质与烷烃相似。至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归纳苯的化学性质: 2.苯的加成反应 教学反 有道是“实践出真知”对于苯的物理性质要靠教师讲述或学生自学印象都不会很深,所以在教学中将苯放入无色试剂瓶中,让同学们亲自观察:实践后得出苯的物理性质,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从能力上也得到发展。苯的化学性质没有要求做演示实验,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每一个性质前先给出相关信息,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案例结果] 按照设计的教学设想,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比较成功的地方是:能够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通过所学知识的回忆,能推导出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应该具有相似的性质,通过实验得出与推导结论不同的结论,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尊重实验事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教学案例:案例三故事

2019年五年级教学案例:案例三故事 教学目标: 1.能理解故事大意,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 2.能流利朗读故事。 3.能通过图片、举例以及上下文,理解文本中出现的重点短语。 4.能尝试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重点: 能准确理解故事大意,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资源: 词卡录音课件学生活动纸 教学过程: Pre-reading 1.教师播放The more we get together这首英文歌,并带领学生简单学唱。 2.教师可提些问题,与学生自由交流。 T: Who is your favourite friend in your class? What is he/she like? What do you often do with your favourite friend? Do you often go camping with your favourite friend? What do you do at camp? 设计意图:一首关于朋友的歌曲会放松学生的心情,尽快带着学生进入话题的学习。师生交流中,激活了学生的已有认知,复现了本单元的主要句型和相关词汇,对露营话题的谈论,引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相关活动短语的表达为学生理解故事做了语言上的准备。 While-reading 1.观察主题图,阅读故事起因 ⑴教师呈现故事的第一幅主题图,并提问:They are going camping.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Where are they?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人物和发生的地点等

基本信息。 ⑵阅读故事起因,理解核心词汇 ①教师出示第一幅主题图的文本,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camp,理解故事的起因。T: Please read it silently.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Where are they?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camp的含义,并学习其发音。T: If you go camping, you should take you big bag thermos tend and some food. You should go outside and find a beautiful field. At night, you can eat outside and sleep in the tend. 教师通过提问: Do you like camping? 激活学生对camp的相关背景知识,为更好的理解文本奠定基础。 ②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根据外貌的描写,找出故事的主人公Phil。 T: Please read the first passage and find: Who am I? Am I a boy or a girl? 设计意图:故事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构成的,学生在阅读第一幅主题图的文本后,了解了故事的基本人物、地点和故事的起因。抓住故事的核心camp 进行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其发音和含义,在和学生谈论是否喜爱露营的交流中加深对其理解。 2. 学生初读故事,了解大意 ⑴教师提问:Do you think they are happy at the camp? What do they do? 设计意图:边读边猜测能调动阅读者的兴趣,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他们在露营时是否快乐,以及所做的活动,在反馈学生猜测内容时,教师将学生说到的动词写在黑板上,为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梳理故事大意做好铺垫。 ⑵教师布置阅读任务1:学生默读故事,将文本中人物所做的活动填写在活动纸上。 ⑶同桌互相订正答案。 设计意图:有目的的阅读更能激起阅读者的兴趣,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默读文本,初读故事了解大意,在填写人物所做的活动中,检测了每个学生对故事主要事件的理解,在自主阅读、同桌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清晰地理解故事内容。 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印证猜测。教师根据之前学生猜测情况的板书提问: Do they…? What else do they do? 明确故事中不同人物所做的主要活动。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方案#(精选.)

教学设计(《勾股定理》为主题) 班级:2015级3班学号:2015060336 姓名:吴玲性别:女 序言: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学习和深入,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它不仅在数学领域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中也被广泛地应用,而说明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工具。 勾股定理知识是我国数学领域的璀璨明珠,代表着历代人民智慧和探索精神的结晶。通过学生亲身再次重温它的得来的过程从中感触我国数学知识源远流长和数学价值的伟大从中得到良好的思想的熏陶。

教学活动1 活动一:故事场景→发现新知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 形的三边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 地面 同学们,请你也来观察下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提问:1)上图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一般的的直 角三角形是否也满足这种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情景、提出问题: 你是怎样观察这个砖铺的现场的? (从基本砖铺材料、图形单元、位置形态进行观察:铺设材料是 正方形砖块,其中丰富的图案都是由等腰Rt△色块作为基本单元 构成。) A B 由于对角线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或者手工拼图可以发现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正方形的基本方法(充分展示出了等腰直 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结构关系)。

3)在课堂上开展分组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对正方形进行 剪切、拼贴然后再将它们关联(由正方形的边长关系到等腰直角 三角形)起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合围(以等腰直角三 角形的三边为边) 教学活动2 活动二、深入探究→网络信息 等腰Rt△有上述性质其它的Rt△是否也具有这个性质呢? 网格 提问: (1)你是如何计算那个建立在Rt△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的? 怎样探索“其它”的Rt△的三边关系呢? 目标体验:有区别的看待直角三角形(从地板上的等腰直角三角 形出发,构建“其它”直角三角形并且在它的三边建立正方形以 突出便利于探究性学习的网格图形)。 (2)要求学生画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2,3的直角三角形,并以它的三边为边长(根据定义法辅用以直尺)建立正方形。 (3)计算各正方形面积并验证这个Rt△的三边存在的关 系。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中,除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外,教师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而化学实验是最形象、生动、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之一。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1 一、案例背景 钠的性质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性质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知识,并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为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以学生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镁、铝、铁等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二、情境描述 学习钠与水反应内容时,我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好奇,议论纷纷,水可以灭火,怎么能生火?

然后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金属钠” 。学生很想知道钠是一种什么物质,接下来我让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再通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1.为什么钠需要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2.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3.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手直接拿钠?4.从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可以得出钠的哪些物理性质?5.“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6.如果钠燃烧起来,能否用水扑灭?7、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用相关习题进行巩固和拓展。 本节我采用了先引入“滴水生火”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由学生来完成演示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胆大心细,注意观察每一个操作细节,以便为后面的问题打好基础。从而真正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常用理念,为下节学习镁、铝、铁的性质做好铺垫。 三、案例结果 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演示实验。学生在学习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同时,认识了钠的结构特点决定钠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强的还原剂。 整节课学生也能自始至终积极地配合,踊跃回答问题,同时由于教师所提问题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使大部分同学感

教育教学故事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故事案例分析 教育学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学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而细致的,又是极具创意和挑战的。用真心换真情是班主任工作的精髓所在。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讲求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欣赏学生,真情互动,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狭隘的爱。班主任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不少老师把这一教育过程简单化了,以为对学生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几点要求就是进行了情感教育。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这种方式对认知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尚未完全觉醒的学生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如学生的学习用品掉在地上,碰巧经过时,不是旁若无人地走过去,而是帮他捡起来,让学生觉得这个班主任是容易亲近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从爱出发,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包容的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不是圣人,学生也不是圣人,班主任要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把育人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有一颗对学生宽容的心。面对学生反复犯错误的情况,暴风骤雨、劈头盖脸地来一通批评,痛快固然痛快,但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稳定情绪,留一点时间给自己思考,留一点余地给学生自我改进,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适当的放手,留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远比不信任学生,大包大揽,不留一丝空隙,效果要好;对学生教育目标的确定,不能主观臆断的采取高标准、严要求,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的感情。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赏识的爱。注重赏识教育,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运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品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 师出示3、4、5三个数 提问:你能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2的倍数和5的倍数三位数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谈话:你是怎么想的? 二、设疑探究 (一)设置教学“陷阱”。 谈话:如果仍用这三个数字,你能否组成是3的倍数的数呢?试一试。

学生尝试组数,并验证这两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师:从这两个能被3整除的数,你想到了什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生: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引导学生提出假设①)(二)制造认知矛盾。 师:刚才同学们是从个位上去寻找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那么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就一定能被3整除吗? 教师紧接着举出16、123、449等数让学生试除判断,由此引导学生推翻假设①。 师:这几个数个位上都是3的倍数,有的数能被3整除,而有的数却不能被3整除。我们能从个位上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吗?生:不能。 (三)设疑问激兴趣。 师:请同学们仍用3、4、5这三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看看它们能不能被3整除。 学生用3、4、5这三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通过试除发现:所组成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 师:能被3整除的数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能

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四)引导探究新知。 师:观察用3、4、5任意组成的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虽然它们的大小不相同,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组成的三位数的三个数字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三个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师:三个数字相同,那它们的什么也相同? 生:它们的和也相同。 师:和是多少? 生:这三个数字的和是12。 师:这三个数字的和与3有什么关系? 生:是3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它们的和能被什么整除? 生:它们的和能被3整除。 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提出假设②: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有的同学提出了能被 3 整除的数特征的假

教学案例的意义

作为一名老师如何写好一份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什么是教学案例 1、教学案例是真实,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是对教学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 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 2、教学案例的特征 (1)案例写作 案例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 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撰写教学案例的可行性分析 1、案例素材比较丰富 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 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 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教学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案例写作比较简单 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写事实,二写分析。 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师对事实比较熟悉。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写这样的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 撰写案例分析当然需要进行论述。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难度不大。 3、案例写作基础较好 教师具备写作教学案例的基础。只要教师认真研究,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只要认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撰写教学案例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