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49.96 KB
- 文档页数:3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40例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实行常规的手术清创、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及频繁的换药。
观察组20例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大幅度的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明显,加强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及观察,持续有效的冲洗,是取得满意的疗效的关键。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术;四肢软组织损伤;护理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多是由于创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创伤外科常见的疾病,常合并有慢性的感染,导致伤口延迟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传统的手术清创、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及频繁的换药是以往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手段[1]。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采用持续冲洗并VSD的方法,利用流动的无菌液体不断的冲洗创面,同时负压吸引不断的清除渗出物和坏死组织,以达到加快创面愈合的目的。
我科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利用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对在近2年内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组织坏死及感染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40例患者中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8-52岁,平均(34.5±6.5)岁。
2组在年龄,受伤部位及受伤程度和全身状况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方法对观察组20例患者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①认真清创,清除感染的坏死组织、脓液、渗液和异物。
②根据创面的大小设计修剪VSD 敷料,覆盖在受伤的创面上,使其覆盖严密,不留空隙,再把敷料与周围皮肤进行缝合固定。
③贴膜:采用“叠瓦法”覆盖生物半透明膜。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结合间歇负压吸引治疗手背皮肤撕脱伤目的研究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回植结合间歇负压吸引治疗手背皮肤撕脱伤的可行性。
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1年9月36例手背皮肤撕脱伤的患者,将撕脱的皮瓣修剪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一期原位缝合后联合VSD材料封闭创面,同时行间歇负压吸引。
结果7d后去除负压吸引材料后,36例皮瓣除1例发生极少部分坏死外,其余35例全部成活。
随访3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弹性好,皮瓣颜色与受区皮肤协调,无邹皱,溃疡及色素沉着。
有触觉及痛温觉,活动接近健手,无关节僵硬及肌腱粘连。
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回植结合间歇负压吸引是治疗手背皮肤撕脱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标签:真皮下血管网;皮瓣;间歇;负压吸引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的发展,手部皮肤撕脱伤逐渐增多,临床治疗困难。
2006年6月~2011年9月,我们采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间歇负压吸引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修复手背皮肤撕脱伤36 例,获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5岁。
其中右手25例,左手11例,损伤原因:电锯伤12例,大型切边刀割伤12例,木工电刨伤7例,滾胶机撕脱伤5例,皮瓣撕脱面积3.4cm×4.5cm~9.5cm×11cm。
本组术后36例皮瓣除1例发生极少部分坏死外,其余35例全部成活。
1.2方法将手背撕脱伤的创面行卷地毯式清创,清除失活组织,伤手有骨折者行克氏针固定,对于肌腱、血管、神经、掌骨外露者尽量使用周围软组织覆盖,修剪皮瓣,切除撕脱皮瓣下脂肪,保留真皮层下有光泽的健康脂肪约2~4mm,以隐约可见真皮下血管网为宜。
皮瓣蒂部修成斜坡形,观察皮瓣远端及边缘有渗血,毛细血管反应明显,皮瓣颜色红润即可。
一期原位缝合后,根据创面大小覆盖VSD覆盖皮瓣,周围缝合于健康皮肤,半透明膜封闭植皮区,多测孔硬质硅胶引流管引出接负压机或中心负压,24h间歇吸引,负压为40~50kPa,治疗时间为吸引5min,间歇2~3min。
急诊损伤感染创面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关键词四肢缺损;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护理体会
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术主要运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复杂感染创面处理,包括创伤、烧伤、骨髓炎等其他褥疮病症表现。
本研究通过对22例严重手外伤患者用VSD技术治疗,并实行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加强一般护理、故障处理和康复指导,未出现感染病例,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病症显示,患者术前均行创面彻底清创及清除腔隙中已经失活的组织、脓液、污染异物,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术主要运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软组织损伤,而针对性的病症主要是根据创伤面积选择大小相应的材料覆盖,封闭后负压7~14d,再根据具体情况Ⅱ期行植皮,配合全身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结果
手术后随访1~9个月,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好,创面愈合平整,康复后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无影响。
讨论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也是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技术。
在此基础上,这项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生长,让病症得到很好的治疗。
通过临床观察,VSD治疗期间患者无需换药,避免了开放换药时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大大缩短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疼痛与经济负担。
本研究通过实行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加强一般护理、故障处理和康复指导,未出现感染病例,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观察在烧伤护理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实际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2-12-15T01:57:52.16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4期作者:徐倩倩[导读] 对烧伤护理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徐倩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温州院区(温州医疗区) 325000【摘要】目的:对烧伤护理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通过随机双盲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100例作为探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
参照组接受常规烧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在烧伤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可切实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临床推广优势显著。
关键词:烧伤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临床疗效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in burn nursing. Methods: 100 burn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9 to Ma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y random double blind method,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reference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burn care,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on this basi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while receiving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for burn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promote their early recovery, and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burn nursing;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Clinical efficacy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引流方式,可获得非常显著的引流效果,可以切实预防病菌侵入,降低感染情况的出现,对临床治疗皮肤大面积缺损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1】。
压疮行负压封闭引流的观察及护理压疮是由于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如果没有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将导致褥疮感染,乃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是利用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高负压经过引流管传递到医用泡沫材料,且均匀分布在医用泡沫材料的表面,由于泡沫材料的高度可塑性,负压可以到达被引流区的每一点,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引流。
在这个高效引流系统中,被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将及时地被清除,被引流区内可达到”零积聚”,创面能够很快地获得清洁的环境。
高负压同时也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并刺激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的生长。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压疮护理;效果观察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由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俗称”人工皮”其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内含多侧孔引流管),及半透性粘贴膜组成。
1.1原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通过封闭创面与外界隔绝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并保证负压的持续存在。
持续负压使创面渗出物立即被吸走,从而有效保持创面清洁并抑制细菌生长。
在有较大的腔隙存在时,腔隙也将因高负压的存在而加速缩小。
對浅表创面,透性粘贴薄膜和泡沫材料组成复合型敷料,使局部环境更接近生理性的湿润状态。
高负压同时也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并刺激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的生长。
1.2安置方法①常规消毒清创处理后,清除坏死或感染组织,彻底止血,适当刮除创缘外侧皮肤3~5cm范围内毛发,确保符合适应证,无禁忌证;②将人工皮按创面大小剪贴于创面,从距创面2~3 cm正常皮肤处将多侧孔引流管引出创缘与人工皮间断缝合;③封闭、擦干周围皮肤,用生物半透膜黏贴密闭整个创面,避免空鼓皱褶使之封闭。
边缘覆盖应超过创缘皮肤3~5cm;④负压吸引,将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吸引。
调整好负压参数,将引流管接通负压即可。
需要冲洗者,将冲洗液接输液器与包埋的硅胶管无菌连接。
削痂植皮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观察削痂植皮术后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2008-08/2010-08收治的54例深度烧伤病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28 例(实验组)采用削痂植皮术后联合VSD 技术封闭创面,26例(对照组)采用削痂植皮术后普通敷料加压包扎封闭创面,对两组术后的平均换药次数、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此两种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平均换药次数、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平均住院时间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深度烧伤创面采用削痂植皮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削痂植皮后加压包扎相比,减少了平均换药次数,缩短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提高了植皮成活率,取得显著疗效。
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后的固定方法,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的存在是导致创面进行性加深及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性改变的根源, 应用手术方法去除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 并有效覆盖创面是救治深度烧伤的主要手段[1]。
削、切痂植皮术现在已经是深度烧伤创面早期修复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2],植皮术后的包扎和制动又是促进植皮成活的关键。
而传统的加压包扎方法存在压力不均匀,皮片制动不理想,敷料下积血积液,创面感染等不利于皮片成活的因素。
2008-08/2010-08,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采用削痂植皮术后联合VSD 技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对比传统加压包扎技术,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08-08/2010-08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共54例烧伤总面积为10%~30%TBSA、创面均分布于四肢,以深Ⅱ度及浅Ⅲ度混合创面[3]为主的患者入选本研究。
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