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实验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介绍_程轶群
- 格式:pdf
- 大小:121.55 KB
- 文档页数:4
G蛋白抑制肽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程轶群;李晓辉;张海港【期刊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年(卷),期】2006(14)9【摘要】目的观察G蛋白抑制肽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贴块法行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α-SM-ac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
以血管紧张素Ⅱ为刺激因子,并加入不同浓度的G蛋白抑制肽27,分别利用MTT法、Bradford法和直接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总蛋白含量、细胞数量的变化。
结果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吸光度)、细胞总蛋白含量和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加入浓度≥10μg/L的G蛋白抑制肽27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总蛋白含量和细胞数量均较血管紧张素Ⅱ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能被G蛋白抑制肽27所拮抗。
【总页数】4页(P763-766)【关键词】药理学;G蛋白抑制肽;细胞培养;血管紧张素Ⅱ;G蛋白;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者】程轶群;李晓辉;张海港【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相关文献】1.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CaN活性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的影响 [J], 郑红花;李映红;罗德生;屈伸2.内源性一氧化碳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J], 胡昌兴;马业新;付度关;任澎3.血管紧张素Ⅰ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J], 梁斌;杨志明;张娜娜;杨慧宇;康玉明;肖传实4.清达颗粒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J], 余娜;李琼瑜;陈友琴;Thomas Joseph SFERRA;褚剑锋;林珊;彭军5.血管紧张素-(1-7)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抑制剂U0126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右心室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J], 郭雯;刘文娴;张维君;马涵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技术方法・现代应激理论认为,应激是指个体面临或察觉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1]。
长期慢性应激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使机体处在亚健康状态,乃至发生应激性高血压、应激性溃疡、糖尿病和抑郁症[2]等。
复制理想的应激性疾病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应激性疾病的发病原理和防治的关键。
目前,各种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建立没有一定的规范,或是建立较复杂。
为此,近年以来,我们采用近似干扰人类的应激源的低频、低压交电电击足底或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复合刺激的的方法,成功地诱发慢性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1材料与方法1.1动物的选择与分组选用成年清洁2级SD大鼠60只,雌雄不拘,体重180~250g,购自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
混合饲料喂养。
以首次给予低频、低压电击刺激足底时动物表现为迅速的逃避、尖叫、竖尾为标准。
将动物分为对正常照组(21只)、电击应激组(18只);电击加噪声应激组(21只)。
1.2仪器MG-2型迷宫刺激器,LMS-2B两道生理记录仪(成都生产)。
YP100型压力换能器。
1.3实验条件把应激组大鼠分别放在MG-2型迷宫刺激器的分格箱中,用低频、低压交流电电击足底。
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持续2.5h,续4周。
单纯电击应激组刺激方法为第1周刺激强度30v,刺激频率2Hz,每隔30min刺激1min第2周改为每隔20min刺激30min;第3周为每隔30min刺激60min;第4周增大刺激强度为40v,其它参数与第3周相同。
电击加噪声应激组除与电击应激组上述应激条件相同外,电击过程中同时给予100dB工业噪声刺激。
噪声源置于刺激箱外,不与大鼠接触。
1.4大鼠血压和心率的测定用2096乌拉坦(5ml/kg腹腔注射麻醉,气管插管,采用左颈总动脉插管,连接LMS-2B二道生理记录仪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
实验数据用Excel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2.1慢性应激对大鼠血压的影响电击应激组与电击中噪声应激组共30只实验动物,经过28d应激后电击应激组收缩压平均为(17.80±1.83)kPa,舒张压平均为(13.23±2.32)kPa;电击加噪声应激组收缩压平均为(17.17±1.37)kPa,舒张压平均为(13.39±1.40)kPa;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收缩压平均为(13.49±1.82)kPa,舒张压平均为(9.23±1.68)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作者:孙兆峰王利张玲李大伟夏作理【摘要】目的制备与人类发病过程类似的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方法选择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28只,对照组以标准大鼠饲料饲喂,实验组以高脂高盐饲料喂养,两组均饮用大鼠专用去离子水,16 w进行正糖钳实验,确定胰岛素抵抗,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成2型糖尿病。
实验过程中每周测食量、水量和体重,每4 w测血糖和尾动脉血压,实验16 w时取血测空腹血浆胰岛素。
结果饲喂高脂高盐饲料16 w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尾动脉血压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葡萄糖输注速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Z注射后实验组血糖明显升高,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结论高脂高盐饮食配合STZ腹腔注射可成功诱导出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肪高盐饮食;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极为常见的共患病,总体上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病率约在20%~50%左右。
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单纯2型糖尿病或单纯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而后者的实验结论往往对临床则有更高的指导意义。
长期食用以脂肪为代表的高热量饮食可导致胰岛素抵抗(IR),而高盐饮食则和高血压的发生有关,新近已有学者〔1,2〕采用不同配比的高脂高盐饲料喂养建立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
本研究旨在以高脂肪高盐饮食诱导配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一种伴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选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 40只,体质量(140±20) g,购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SCXK(鲁)。
动物饲养于半透明IVC盒内,自由饮食进水,明暗周期12 h,单笼饲养。
动物房温度 22~26℃,湿度55%~65%。
恩格列净灌胃对高血压大鼠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姚卫杰1,2,3,4,于翔1,2,3,41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心内科,天津300134;2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3 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4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摘要:目的 观察恩格列净灌胃对高血压大鼠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25只雄性SD 大鼠,其中5只分离腹主动脉后关闭腹腔(假手术组),另2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高血压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模型(术后第8周末测量血压、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室结构及功能指标,评价模型是否成功,结果造模成功15只)。
15只高血压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 、B 、C 三组(各5只)并再次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给药前):A 组大鼠恩格列净10 mg /(kg ·d )灌胃,1次/天,连续灌胃4周(给药后);B 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1次/天,连续灌胃4周;C 组不做特殊处理。
A 组和B 组大鼠给药结束即刻超声心动图检查后、C 组同期脱颈处死并留取心肌组织,分别采用ELISA 法及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三组大鼠心肌组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胶原纤维指标。
结果 与B 组比较,A 组大鼠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 )短、左心室质量(LVM )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 )下降(P 均<0.05)。
与给药前比较,第28天时A 组大鼠IVRT 短、LVM 及LVIDs 下降(P 均<0.05)。
与B 组比较,给药后A 组心肌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丙二醛(MDA )、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含量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 )含量高,NOD 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相对表达量低(P 均<0.05)。
结论 恩格列净灌胃可减轻高血压大鼠的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为恩格列净降低心肌组织MDA 、TGF -β、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NLRP3表达,促进SOD 、GSH -PX 表达。
·博硕园地 ·福建中医药2023 年8 月第54 卷第8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August 2023,54(8)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异莲心碱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姚梦滢1,2,吴与伦1,2,吴美珠1,2,魏丽慧2,3,周钰婷1,2,彭军1,2,沈阿灵1,2,4,陈友琴4*(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122;2.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老年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122;3.福建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福建福州 350122;4.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俄亥俄州克利夫兰 44106)摘要:目的探讨异莲心碱治疗高血压病及改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方法①动物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异莲心碱组和缬沙坦组,每组6只。
模型组和给药组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皮下埋泵法建立高血压小鼠模型,持续4周,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即视为造模成功。
异莲心碱组按10.5 mL/(kg·d)予异莲心碱药液灌胃,缬沙坦组按15 mL/(kg·d)予缬沙坦药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双蒸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
小动物无创血压仪检测造模前1 d及造模后第1、2、3、4周小鼠血压;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小鼠腹主动脉脉冲波的传播速度和血管壁厚度;HE染色法观察小鼠腹主动脉病理情况。
②网络药理学:应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SymMa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异莲心碱对应的蛋白靶点,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高血压的疾病靶点,两者相映射,得到异莲心碱治疗高血压的作用靶点。
构建靶点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异莲心碱治疗高血压的核心靶标。
将预测的核心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异莲心碱治疗高血压的关键信号通路。
2006年5月第16卷 第5期中国比较医学杂志CHINESE J OURNAL OF COMPAR ATIVE MEDICINE May ,2006Vol .16 No .5综述与专论若干实验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介绍程轶群,李晓辉(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重庆 400038) 【摘要】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实验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在高血压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目前若干实验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高血压;大鼠;模型,动物【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56(2006)05-0305-04Introduction of Some Models of Hypertension in Experimental RatsC HE NG Yi -Qun ,LI Xiao -Hui(The Basic Depart ment of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 ing 400038,China )【Abstract 】 Hypertension is the most familia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rat hypertens ion mode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se studies .This text summarized the methods and characterics of some rat hypertension models .【Key words 】 Hypertension ;Rat ;Model ,ani mal[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攻关项目(No .20027537、No .20048256)[作者简介]程轶群(1979-),女,在读药理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
E -mail :chengyiqun269998@sina .com [通讯作者]李晓辉,教授,博导。
E -mail :xhl @mail .tmmu .com .cn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在成年人中高达20%,不仅发病因素复杂众多,并且常有许多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等。
为了更好的研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阐明各种药物的作用机理,并且开发出更多有效的药物,研究人员不断地努力尝试建立和应用各种高血压的动物模型,其中以大鼠模型最多,本文综述了目前若干实验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建立的进展,以及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应用。
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国际上常用的原发性高血压的大鼠模型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京都)、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SP ,京都)、新西兰遗传性高血压大鼠(GH ,达尼丁)、以色列高血压大鼠(SBH ,耶路撒冷)、米兰高血压大鼠(MHS ,米兰)、里昂高血压大鼠(L H ,里昂)等。
其中SHR 是最广泛应用的模型动物之一[1]。
SHR 是1963年东京Okamoto 用Wistar 大鼠培育而成的,其被毛呈白色。
此鼠高血压发生率高,在16周龄时高血压已形成,收缩压>21.28kPa ,无明显原发性肾脏或肾上腺损伤,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SHR 与人类原发性高血压形成机制有相似之处,血压的升高均与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有关,且对抗高血压药物有反应,因此,它是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及高血压药物筛选的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2]。
2 转基因高血压大鼠模型高血压病发病率高且病因复杂。
临床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性,因而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从基因水平研究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是揭示这一疾病病因的根本途径。
现已发现若干基因与发病有关,如肾素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心房利钠因子基因等。
目前,应用高血压相关基因制作转基因小鼠的报道已不胜枚举,而制作转基因大鼠的报道却屈指可数。
大鼠是实验高血压学中广泛应用的经典动物,制作转基因大鼠有着更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但同时也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
1990年,Mullin等[3]用显微注射法,将DB A2J 小鼠含侧翼序列的肾素-2(Ren-2)基因片段转入SD 大鼠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肾素基因的低肾素型高血压大鼠模型(TGR)。
TGR是第一个高血压转基因大鼠模型,其高血压的遗传性状是单基因Ren-2所致,血浆活性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水平正常或降低,肾脏的肾素合成明显受抑,但肾上腺等肾外组织的肾素合成却显著增强,它首次提供了局部血管紧张素系统(R AS)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作用的证据,是研究正常或低肾素型高血压以及研究组织RAS的极好模型。
TGR的高血压可能是其在肾上腺中大量肾素的局部作用下,由于甾体激素分泌增加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小鼠Ren-2所编码的肾素与SD大鼠内源性血管紧张素原之间的酶反应动力学增强所致;也可能与Ren-2在其血管组织中表达增强、血管紧张素首次增加有关[4]。
3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复制简便、动物来源充足,是高血压机制研究和药物实验的常用动物模型。
传统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即二肾一夹型动物模型是采用腹正中切口或左侧斜切口术式,在大鼠左肾动脉套一直径相当的U型银夹,复制成功存活率95%[5]。
王立文等[6]行左侧直切口于腹膜后缩窄肾动脉,成功存活率达100%。
采用健康3月龄Wistar 大鼠,体重180~220g,在触诊肾脏与脊柱之间沿与脊柱平行方向切开皮肤,切口1.5~2cm。
术后2周达到高血压标准后血压可继续升高,4周左右达高峰并保持在稳定水平。
相比之下,传统的腹正中切口长3~4c m,需翻转胃肠等腹内脏器显露后腹膜,破坏腹膜后方能暴露肾动脉,创伤大易造成腹腔感染;左侧斜切口与肋弓平行,显露肾脏后自肾蒂逆行分离肾动脉,易造成肾蒂牵拉伤,且肾门处动、静脉被同一血管鞘包被,解剖困难;而选择左侧直切口不入腹、切口小,且与右侧相比解剖关系更为单纯,因此选择左侧直切口更为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尹时华等[7]采用丝线缩窄方法代替银夹,直接在左肾用1号丝线缩窄肾动脉形成肾性高血压。
其中切口离正中线距离D(c m)=(大鼠体重×0.005)±0.01;银丝外径(mm)=(大鼠重量1000)±0.02,大鼠体质量为180~220g为佳。
应用此法制作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实验模型简单易行,实验成本低,成功率较高(83%),模型成后SBP于两周后即显著升高,且术后四周伴有左室肥厚的形成,是基础与临床医学科研工作者研究高血压及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等疾病较理想的试验动物模型。
4 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王秀卿等[8]选用12周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20~300g,选用刺激脉冲随机变动的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复合刺激。
刺激机以PC机为主体,产生控制电击及噪声信号。
刺激脉冲电源强度以不造成损伤,但引起强烈反应为准。
电流0.1~0.8mA,脉冲间隔为20~150ms,波宽2~20ms,刺激电压输出为75~150V可调,程序采用C语言设计,可满足不同刺激要求。
实验组大鼠每天上午、下午各接受1次应激刺激,共15d。
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为94%,高于同类型实验性应激源,而且所需应激刺激的时间短。
所形成的高血压在应激停止后的4~12d内,绝大多数能恢复正常,属于早期可逆性高血压,未伴有形态病理学变化,适合于早期神经元机制的探讨。
5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大鼠模型5.1 高血压阴虚模型造模时以银夹令大鼠左肾动脉狭窄,右肾完整,术后4~5周血压达到并稳定在高水平,此即二肾一夹Golblatt型高血压模型(2KIC型)。
用滋阴药物对此型血压无明显影响,而用助阳药物则能进一步升高血压,从而认为此类型属“阴虚”模型[9]。
5.2 高血压阳虚模型实验用大鼠,手术切除一侧肾上腺及肾脏,另一侧肾上腺挖去髓质和大部分皮质,术后饮用10g L 的食盐溶液,术后4~6周血压达到并稳定在较高水平,此即肾上腺皮质再生型高血压。
用滋阴药对此型血压无明显影响,而用助阳药则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从而认为此类型属“阳虚”模型[9]。
5.3 高血压阴阳两虚模型1961年日本的Oka motol[10-11]通过挑选血压高的大鼠进行选择交配培育出SHR,被认为是最接近人类高血压病发病情况的动物模型。
对SHR大鼠灌服中药桂附八味丸全方,能起到最好的纠正血压作用。
由于桂附八味丸属阴、阳双补的中药,因此认为此类模型属高血压阴阳两虚模型。
5.4 高血压实火型日本学者用Wistar系雄性大鼠为黄连解毒汤专门制作高血压动物模型。
通过预实验找出发生反应的热刺激(50℃,20min)和喂服美替拉酮盐水的方法,经15~20d实验鼠均发生了稳定的高血压(称MH型)。
随着血压的升高,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脑内多巴胺含量也升高。
用黄连解毒汤治疗本型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且脑内多巴胺含量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亦相应减少,从而反证出此类高血压属“实火”型[12]。
5.5 高血压肝阳上亢型用手术使SD大鼠双侧肾动脉狭窄(双肾双夹法),术后2周灌服附子汤(单味附子20g),6周后大鼠性情变化大,结膜充血及血压升高较明显,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均明显升高。
用潜阳方(石决明、钩藤、黄芬、桑寄生、葛根、川牛膝)后以上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用附子汤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身上也成功复制出了肝阳上亢模型。
在灌服附子汤4周后,实验动物的易激惹程度、结膜充血情况符合肝阳上亢表现。
用潜阳方治疗不仅其激惹程度、结膜充血情况明显改善,血压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3-15]。
6 其他相关高血压大鼠模型6.1 大鼠高血压血管性痴呆模型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中高血压已证实为VD的独立高危因素。
莫飞智等[16]建立了高血压-血管性痴呆(VD)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其机理及中医证型提供形态学和行为学依据。
先将SD大鼠制成肾性高血压(RHR),于第36~42天进行水迷宫测试。
将存活的RHR于第43天阻断双侧颈总脉造成脑反复缺血再灌注损害。
于第56天进行水迷宫测试,取假术组游到平台平均时间的95%上限值为标准,将超出上限值的缺血RHR确定为复合痴呆大鼠。
结果存活的缺血RHR大鼠痴呆率达87.18%(3439)。
至第83天,模型组仍处于痴呆的水平。
所建立的VD复合模型,可用于对VD进行较长时期的慢性研究;临床上治疗VD患者时必须动态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