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析牛奶蛋白纤维的基本性能及优点

解析牛奶蛋白纤维的基本性能及优点

解析牛奶蛋白纤维的基本性能及优点
解析牛奶蛋白纤维的基本性能及优点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a62072773.html,)解析牛奶蛋白纤维的基本性能及优点

一、牛奶蛋白纤维的基本性能

1、绿色环保特性

不使用甲醛偶氮类助剂或原料,纤维甲醛含量为零;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十八种氨基酸,能促进人体细胞新陈代谢,防止皮肤衰老、瘙痒,营养肌肤;具有天然保湿因子,因此能保持皮肤水份含量,使皮肤柔润光滑,减少皱纹,具有广谱抑菌功能,持久性强,天然抑菌功能达99%以上,抗菌率达80%以上。

2、在纤维舒适性

具有羊绒般的手感,其单丝纤度细,比重轻,断裂伸长率、卷曲弹性、卷曲回复率最接近羊绒和羊毛,纤维膨松细软,触感如羊绒般柔软、舒适、滑糯;纤维白皙,具有丝般的天然光泽,外观优雅,抗日晒牢度、抗汗渍牢度达4~3级。

3、吸湿导湿性

牛奶蛋白纤维断面为不规则圆型,断面中布满空隙,纵向有许多沟槽,蛋白质分子分布在纤维的表面,含有天然蛋白保湿因子和大量亲水基团,可迅速吸收人体汗液,通过沟槽快速导入空气中散发,使人的肌肤始终保持干爽状态,抗起毛、起球性达到3~4级。

4、吸热放热性

纤维立体多隙的微孔结构和纵向表面的沟槽结构决定了纤维有冬暖夏凉特性:夏季制成轻薄织物,能快速吸收皮肤散发的湿汽汗液,并快速扩散到空气中,保持皮肤干爽透气;冬制成厚实织物,微孔吸收入体散发的热量,有效阻隔空气流通,防止冷空气入侵,轻盈保暖。

5、理化性能

既有别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又与锦纶、腈纶、涤纶和丙纶等化纤不一样,因此其性能介于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之间。其物化指标检测值如下:干断裂强度≥2。5cn/dtex;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14%;干断裂伸长率16。0%~25。0%;干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12%;线密度偏差率±4。0%;线密度变异系数≤3。5%;染色均匀度(灰卡)≥3~4级;回潮率4%~6%;纤维抑菌率≥80%。

6、其他特性

常温常压下染色,颜色鲜艳、柔和有光泽,上染率高,色牢度在4~级,染色后仍保持该产品原有性能,具有极好的服用安全性;具有天然抑菌功能,比羊毛、羊绒防霉防蛀,强度高,耐穿耐洗,易贮藏;水洗后易干,洗涤后仍可保持产品永久性能等。

二、牛奶蛋白纤维的优点

1、透气、导湿性好、爽身;

2、保暖性接近羊绒,保暖性好;

3、柔软性、亲肤性等同或优于羊绒;

4、牛奶绒的耐磨性、抗起球性、着色性、强力均优于羊绒;

5、细柔嫩滑,具有优雅的自然光泽,是华贵时装的最佳拍档;

6、由于牛奶蛋白中含有氨基酸,皮肤不会排斥这种面料,相当与人的一层皮肤一样,而对皮肤有养护作用。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a62072773.html,/?qxb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生物质纤维

生物质纤维 生物质纤维是指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的一类纤维,包括天然动植物纤维、再生纤维及来源于生物质的合成纤维。大力发展生物质纤维可有效扩大纺织原料来源,弥补国内纺织资源的不足,同时也是应对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发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质纤维,也是推进化纤原料结构调整和建立化纤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任务。最近几年来,国内地区的大学教授、专家和企业领导们都特别关注生物质纤维,国内外的行业专家等都对此产品前景比较看好,认为“生物质纤维”将成为未来纺织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全球石油资源日趋匮乏,作为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我国化学纤维的产量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必须有相应的替代资源以满足生产发展和消费增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能替代石油的可再生、可降解的新型化纤原料的经济性日益显现,以生物质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绿色纤维及材料的快速发展,将成为引领化纤工业发展的新潮流。 生物质纤维的分类 生物质纤维基本可分为生物质原生纤维、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三大类。以棉、毛、麻、丝为代表的生物质原生纤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品种;竹浆、麻浆纤维、蛋白纤维、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直接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等生物质再生纤维迅速发展,能基本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及纺织工业发展的需求;PTT、PLA、PHA等生物质合成纤维已突破关键技术,部分产品产能世界领先。 1.竹浆纤维 以竹子为原料生产的竹浆纤维是近年来我国自行研发成功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具备良好的可纺性和服用性能,尤其是具有抗菌、抑菌、防紫外线和易于生物降解等特性,目前全国已形成5万吨左右的产能。竹浆纤维自2000年问世以来,平均每年保持了30%的增长速度。10年来,竹浆纤维真正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新型纺织原料。现在,国内已经推出了全竹、竹棉、竹麻、竹毛、竹真丝、竹天丝、竹莱卡、混纺丝、梭织、色织系列竹纤维产品,并初步形成了一些竹浆纤维产品品牌。目前,河北吉藁化纤的竹纤维产量至少占国内总产量的70%,纺纱生产企业有河北天纶、山东德棉、山东华源、

牛奶中部分成分的分析.

牛奶中部分成分的分析 1.实验目的 1.1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法来分析牛奶中蛋白质与钙的含量 1.2学习利用等电点沉淀法从牛奶中制备酪蛋白 1.3熟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1.4加强对沉淀、抽滤、溶液配制等基本操作的锻炼。 1.5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1.6掌握配位滴定法测定液体食品中钙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1.7通过与牛奶包装上注明的含量比较,学会对自己实验分析结果进行客观评价。 2. 实验原理 牛乳中的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1。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为4.7。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纯酪蛋白。 双缩脲(NH2CONHCONH2)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肽键在碱性溶液中也能与Cu2+反应产生紫红色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双缩脲法是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常用方法之一。操作简便、迅速、受蛋白质种类性质的影响较小,但灵敏度较差,而且特异性不高。除-CONH-有此反应外,-CONH2、-CH2NH2、-CS-NH2等基团也有此反应。 钙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钙除成骨以支撑身体外,还参与人体的代谢活动,它是细胞的主要阳离子,还是人体最活跃的元素之一,缺钙可导致儿童佝偻病,青少年发育迟缓,孕妇高血压,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缺钙还可引起神经病,糖尿病,外伤流血不止等多种过敏性疾病。补钙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牛奶中含有易被人体吸收得钙,有些牛奶产品中还特地加钙而成为钙奶。对于液体牛奶中钙的含量,可采用EDTA法进行直接测定。考虑到牛奶中含有Fe3+、Al3+等干扰离子,可以加入少量三乙醇胺以消除它们的,调节pH≈12~13,以铬蓝黑R作指示剂,指示剂与钙生成红色的络合物,当用EDTA 滴定至计量点时,游离出指示剂,溶液呈现蓝色。 3. 实验步骤

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22T10:13:32.9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6期作者:董军成刘建涛陈长胜 [导读] 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基础病多,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致残率、致死率高。 (河南大学淮河临床学院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 与对照组(40例) ,治疗组术中将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喷洒在脑组织渗血、出血创面及硬脑膜、肌肉表面上,而对照组手术中未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 观察两组术后24 h 术区引流量、72h内头颅CT血肿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24h 引流量、血肿再发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患者手术中使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可有效止血,减少术后引流量及术区再发出血。 【关键词】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 凝血功能障碍; 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47-02 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基础病多,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致残率、致死率高。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原因,造成手术失败甚至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Porcine Fibrin Sealant Kit)又称生物蛋白胶、纤维蛋白胶( fibrin glue,FG),主要起创面止血作用。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36例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急诊手术中使用 FG 喷洒在脑组织渗血创面及硬脑膜、肌肉表面上,止血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7±3.2)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伴脑出血16例,长期口服华法林伴脑出血4例,脑梗死溶栓出血8例,肾病综合征伴透析脑出血 5例,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3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1±4.1)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伴脑出血20例,长期口服华法林伴脑出血5例,脑梗死溶栓出血10例,肾病综合征伴透析脑出血3例,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2例。 1.2 方法 76例脑出血患者均在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等,其中血栓弹力图明确患者存在异常:低凝状态或高凝状态,术前常规对应不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应用血小板、冷沉淀、血浆、鱼精蛋白、维生素K等。观察组应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2.5mL,推液器上的注射器内分别注入摇匀溶解后的主体胶和催化剂。注意红、蓝注射器不可混用。推液器上2个注射器内液体在正常缓慢推送时能够保持等容量。根据术中渗血情况将FG喷洒在血肿腔、硬脑膜、肌肉渗血创面,使用前务必将创面渗血清理干净,可使用止血纱薄层覆盖后再使用FG。酒精或碘酒冲洗的创面应避免使用。喷洒后10s内可形成一层止血纤维层。对照组未使用FG,其余手术操作与治疗组相同。术后观察两组患者72小时内复查头颅CT术区渗血情况。 1.3 术后再出血的诊断 术后6h至72 h内复查颅脑16排螺旋CT,依据血肿清除程度,术区或原血肿附近幕上新发血肿量大于10mL或幕下大于5mL诊断为出血再发[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复查CT:治疗组术后6h~72h再出血10例,再出血率27.8%;对照组术后再出血18 例,再出血率47.5%;治疗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出血患者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导致手术失败甚至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各种原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死率达50%,目前无最佳治疗方法[3]。一方面,凝血功能障碍可继发于颅脑创伤或脑内出血;另一方面,由于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一旦发生颅内出血,病死率明显提高[4]。颅内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脑疝时需急诊手术干预,但凝血异常又使得术区止血困难。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凝血功能,选择合理、有效、快速的方案纠正异常的血小板功能和 (或) 凝血功能,是确保手术安全、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5]。研究提示血栓弹力图在监测血凝方面具有多方面优势,可以及时发现凝血功能障碍,对后续治疗起到关键作用[6]。尽管术前积极采取措施,但术后仍有较高的再发出血率[7]。对于凝血障碍脑出血患者,血肿腔及术区持续小渗血是术后发生再出血直接原因[8]。对此,在手术中掌握正确止血方法,合理、恰当使用止血材料如纤维蛋白粘合剂,是手术当中止血的关键[9]。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是由食用猪组织中提取的多种可凝性蛋白组成,含有ⅩⅢ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等。主体胶含有纤维蛋白原和ⅩⅢ因子,催化剂含有凝血酶,混合后模拟血液凝固的终末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单体,并在激活的ⅩⅢ因子、Ca2+作用下催化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能够确保FG喷洒创面3-5min后,形成一层半透明乳白色凝胶,从而达到对组织创面渗血和静脉出血的止血效果[10]。在除外过敏因素外,止血凝胶在组织愈合后 2 周左右可被组织吸收[11]。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急诊脑内血肿清除手术中,为止血及预防再出血,术中在无明显大血管出血情况下,使用 FG 喷涂于脑组织创面及渗血软组织上,能迅速达到止血效果。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术后术区再发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 FG在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术中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发出血,有利于提高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M].201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8-275. [2]魏林平,余冬平.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再出血临床防治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0):70-72..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分析

实验题目: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分析实验材料:牛奶 小组成员: 实验时间:

一:实验题目: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分析 二:报告撰写者 三、小组成员 实验仪器 温度计、布氏漏斗(*)、pH试纸(*)、抽滤瓶(*)水浴锅、烧杯、量筒、表面皿(*)、电子天平(*)、2个1000ml的容量瓶(*)、2张醋酸纤维薄膜(2cm×8cm 厚度120nm)成品(*)、培养皿9—10cm(*)、毛细管(*)、尺子、铅笔、单面刀片(*)、镊子、普通滤纸(*)、电泳槽、玻璃板8cm ×12cm(*)、752型分光光度计(*)、细布(*)、、、的移液管、试管、试管架、 四、实验材料 牛奶(蒙牛特仑苏和伊利金典) 五、实验试剂 特仑苏400ml、金典200ml、巴比妥(*)、巴比妥钠(*)、氨基黑10B(*)、50ml甲醇AR(*)、100ml冰醋酸AR(*)、95%的乙醇250ml(*)、95%的乙醚100ml(*)、L的乙酸100ml(*)、L的乙酸钠100ml(*)、25g氢氧化钠固体(*)标准酪蛋白、15mg五水硫酸铜(*)、60mg酒石酸钾钠(*)所需试剂配制方法: 乙醇乙醚混合液的配制: 10ml95%的乙醇 10ml95%的乙醚 乙醇钠缓冲液的配制: 配制乙醇乙醚1:1的混

L 的乙酸51ml L 的乙酸钠49ml 巴比妥钠缓冲液的配制: 巴比妥 巴比妥钠 染色液的配制: 氨基黑10B 50ml 甲醇AR 10ml 冰醋酸AR 漂洗液的配制: 45ml95%乙醇AR 5ml 冰醋酸AR 蒸馏水 透明液的配制: 25ml 的冰醋酸AR 75ml 的无水乙醇AR L 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 16g 的氢氧化钠固体定容至1000ml 10%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 5g 的氢氧化钠固体定容至50ml 双缩脲试剂的配制: 15mg 五水硫酸铜 配制巴比妥钠缓冲液(,./L ), 将上 +40ml 蒸馏水, 混匀既得染 配制的乙酸钠缓冲液(l ) 混匀得染色液 混匀得透明液 溶于5ml 蒸馏水,在搅拌情况下,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3ml ,用

平安证券--生物医药行业全景图·血制品篇_行业具稀缺性,疫情带来长期机遇

证券研究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全景图·血制品篇行业具稀缺性,疫情带来长期机遇 证券分析师 倪亦道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8070001 邮箱:NIYIDAO242@https://www.doczj.com/doc/a62072773.html, 叶寅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4100001 邮箱:YEYIN757@https://www.doczj.com/doc/a62072773.html, 2020年04月21日

投资要点 血制品主要来自血浆分离提取,在疾病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 血制品是一种用于治疗及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广义的血制品同时包括了人源血制品及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取得的血浆蛋白组分。 人源血液制品从血浆中提取而来,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凝血因子三大类,在临床急救、免疫增强、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血制品行业资源属性强,制造商规模效应突出。 血浆是血制品生产最核心的原材料,受到政策监管、民众观念等多重因素的限制,我国血制品行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属性,具体体现在: (1)浆站数量受管控;(2)采浆量及献浆意愿偏低;(3)完全使用单采血浆;(4)制造商存量竞争,进口受限。 与常规制造业相比,血制品制造商的规模效应更为明显,这种规模效应主要来自血浆的利用度: (1)浆站扩张能力强:因为政策因素,近年来新设浆站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的企业手中;(2)综合利用度高:能从血浆中分离出更多品种的产品,产品的收率越高,制造商的盈利能力也就越强。 全球血制品市场:持续稳健增长,寡头垄断,静丙为核心品种,主导市场供应。 2016年全球血制品市场规模(不含重组)达212亿美元,保持个位数增速的稳健增长。 CSL Behring、Baxalta、Grifols三巨头占据全球血制品市场(不含重组)60%以上,且地位难以撼动。行业主要通过并购提升集中度。 静丙(包括皮下注射)占全球血制品市场(不含重组)销售额40%以上。2008年后静丙临床需求快速增长,成为主导市场的核心品种。 中国血制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白蛋白是核心品种,静丙及凝血因子潜力大。 (1)2011-2019年间中国血制品市场整体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 (2)市场主要由人血白蛋白、静丙和各类凝血因子构成; (3)白蛋白是唯一允许进口的人源血制品,进口批签发量占比近60%,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是国内需求最大的血制品。受疫情影响,白蛋白供应趋于紧张,供需缺口再现,存在提价可能; (4)静丙适应症有待扩展,新冠疫情期间得到广泛使用,有助于提升临床认知度,预计产品需求会在中长期得到大幅提升;凝血因子在血友病常规预防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相关标的盘点: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双林生物、卫光生物、上海莱士。 风险提示:行业负面事件风险;原料供应受限风险;产品推广能力不足风险。

四大药企瓜分蛇毒血凝酶市场 促凝血止血酶类药物呈鼎足之势

四大药企瓜分蛇毒血凝酶市场促凝血止血酶类药物呈鼎足 之势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包括促凝血药、抗凝血药、抗贫血药、抗血小板药物、促进白细胞增生药物、血浆增容剂6个亚类。 蛇毒血凝酶可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如:内、外、妇产、眼、耳鼻喉、口腔科疾病并发的出血及出血性疾病;也可用于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本药更适用于传统止血药无效的出血患者。近期由于一篇网文,蛇毒血凝酶火了,网文将其定义为“神药”,原因是其原研产品未在原产国上市,不能证明有效性,存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被我国监管部门拒绝注册,然而临床验证与之无差异性的国产药品并未撤市,还进了医保乙类目录。让监管部门处在两难之中的这个药究竟有多“神”?否定它,国内就没有止血药可用了,只有猪血提取的粉剂低端产品。要知道,国外血源充分,可输血,而国内血源不足,在外科手术经常发生“血荒”的态势下,血凝酶是已成为手术中不可 缺少的药物。随着国家二胎政策推出,在“婴儿潮”的推波助 澜下,促凝血止血药市场更是得以迅猛发展。缓解手术输血

紧张,促凝血药功不可没2016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院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市场达到161.23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9.85%。据另一组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公立医院医疗机构(包括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市场为1040.63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7.82%,预计2017年中国公立医院医疗机构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超过1100亿市场,促凝血止血药物已达到100亿市场规模。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包括促凝血药、抗凝血药、抗贫血药、抗血小板药物、促进白细胞增生药物、血浆增容剂6个亚类。分析表明,促凝血止血药物仅占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市场的10%左右,但是,在天灾人祸、新生婴儿数量平稳增长、日益增量的外科手术、以及国内外对无偿献血观念有着较大差距的影响下,血液供应一直处于紧张态势。促凝血止血药有助于减少手术输血量,是一个有着刚性需求同时快速增长的药物品种。2008~2017年这10年间,促凝血止血药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35%。在我国,血凝酶、凝血酶、凝血酶原复合物、加压素、云南白药等药物占据促凝血止血药主要市场。临床上常用的促凝血药是通过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小动脉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或增强血小板功能,达到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或抑制血块溶解过程而产生止血作用。随着我国凝血、止血药物结构的逐渐完善,如今已形成由促凝血止血药物、垂体后叶激素类药物、人凝血因子类药物及中成药构

新型生物质纤维 Q..

新型生物质纤维 蛋白质纤维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Suchow university 【前言】 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及合成高分子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基于天然高分子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蛋白质纤维已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所谓蛋白质纤维是指基本组成物质为蛋白质的一类纤维,具体来说分为天然蛋白质纤维如动物毛和蚕丝,再生蛋白质纤维包括再生动物蛋白纤维、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等。 【关键词】:天然蛋白质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现状;发展趋势 一、天然蛋白质纤维 1、羊毛 天然蛋白质纤维中应用广泛的是动物毛,其中羊毛应用最为广泛。羊毛纤维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也是人类较早用于制作纺织品的一种原材料。人类大约在公元前4000一前3000年,即新石器时代,就已把羊毛纤维用作纺织材料了[1]。 羊毛特有的化学组分与结构形态决定了其许多优良性能如吸湿性优良、光泽柔和、悬垂性好、穿着舒适、而寸磨性好、不易玷污、保暖性好、手感丰满、富有弹性、抗皱性好等,是高档的纺织品原材料。羊毛的这些性能使得其产品具有质地丰厚、手感丰满、弹性好、光泽自然的特殊风格。此外,由羊毛制得的产品对人体友好,并且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这些均是合成纤维无法比拟的。 现阶段,除了人们常见的羊毛织物,如羊毛衣、羊毛围巾等,羊毛纤维已经逐渐渗入到其他各个领域中。 用于褥疮预防和护理的医用羊皮最近被成功地开发并投放使用。褥疮是因年

老、体弱、长期卧床、瘫痪以及不能自动翻身时患者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加上摩擦和潮湿而形成的溃疡。褥疮一旦发生不仅病人极端痛苦,而且如受感染会造成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羊皮上的羊毛密度高,柔软性好,具有独特的韧性和弹性回复能力。羊毛的摩擦系数小.毛纤维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和变形,因此,羊毛纤维可提供柔软、光滑的界面从而减少患者的皮肤张力和皮下组织的剪切力。作这种医用羊皮置于病人与床褥之间,毛丛接触皮肤起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小摩擦、增加吸湿能力等作用[2]。 羊毛空气静电过滤器空气静电过滤器是一种带静电荷的过滤器。静电荷能够有效地吸附微尘.因此吸尘效果比传统的不带静电荷的过滤器要好。羊毛静电过滤器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价格大约为1 000澳元/kg。羊毛的静电效果要比化纤持久,长久的静电效果是过滤器良好的过滤性能的保证。另外,羊毛的某些特征,如生态降解性等是合成纤维所不能比的。因此羊毛静电过滤器应该比化纤静电过滤器更有优势。为挽救失去的羊毛过滤器市场,科研人员正在开发羊毛过滤器的制造新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将能与毛产生静电效果的新型纤维与毛纤维混合加工,从而消除了化工树脂粉末的影响。该项研究正在进行,估计在两年内会有新发展[3]。 2012年,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发起羊毛运动,旨在将羊毛纤维独特的天然性和环保优势传达给消费者,并继续号召更多的国家参与到羊毛运动中。羊毛纤维虽然早已被开发利用,但其研究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空间。据悉,中国和澳大利亚有关院校参与并已立项的研究课题有:1)人民解放军军服用洗可穿羊毛混纺织物的开发;2)利用纳米和溶胶胶化技术进行毛织物防缩整理:3)运动服装用纯毛织物;4)澳毛与中国产纤维混纺产品的环保染色[4]。 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消费者的购买力日趋增强,对羊毛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羊毛资源丰富,养殖业增产节支是保证羊毛工业发展的基础。不断了解国外在发展羊毛产业中的研究动向,对促进中国羊毛产业的发展、繁荣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十分必要。 2、兔毛 动物毛中除了羊毛,兔毛的发展和研究也具有较大的空间。我国是重要的兔毛生产国,而兔毛纤维是一种高级天然动物纤维,其质地洁白、柔软、滑爽,具

牛奶中蛋白质的测定分析

牛奶中蛋白质的测定分析蛋白质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发现蛋白质后一直没有停下过研究得脚步。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食物中的蛋白质是人体中氮的惟一来源, 具有糖类和脂肪不可替代的作用。蛋白质与营养代谢、细胞结构、酶、激素、病毒、免疫、物质运转和遗传等密切相关, 其分离与定性、定量分析是生物化学和其他生物学科、食品检验、临床检验、诊断疾病、生物药物分离提纯和质量检验中最重要的工作。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进步, 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也正向准确和快速的方向发展。在实验室提取蛋白质的过程中,目标蛋白质的来源是广泛的,而不同的样品中目标蛋白质的含量是不同的,为了得到更多的目标蛋白,就需要了解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在实际的生活中也需要运用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例如牛奶、奶粉中蛋白质含量。记得前几年轰动一时三聚氰胺事件,国家的标准蛋白质检测方法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通过蛋白质检测方法的缺陷来谋取暴利。目前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方法有五种:凯式定氮法、福林-酚法、考马斯亮蓝法、紫外法、双缩脲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 一、双缩脲法 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肽键在碱性溶液中也能与

Cu2+反应产生紫红色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双缩脲法是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常用方法之一。操作简便、迅速、受蛋白质种类性质的影响较小,但灵敏度较差,而且特异性不高。除-CONH-有此反应外,-CONH2、-CH2NH2、-CS-NH2等基团也有此反应。 二、考马斯亮蓝法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与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测定微量蛋白浓度的方法。这种蛋白质测定法快速、灵敏、优点突出,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考马斯亮蓝法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蛋白质定量方法。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 ma )位置由465 nm变为595 nm,溶液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兰色。通过测定595 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研究发现,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结合。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的突出优点是: (1)灵敏度高,据估计比Lowry法约高四倍,其最低蛋白质检测量可达1 mg。这是因为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后产生的颜色变化很大,蛋白质-染料复合物有更高的消光系数,因而光吸收值随蛋白质浓度的变化比Lowry法要大得多。 (2)测定快速、简便,只需加一种试剂。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只需要5分钟左右。由于染料与蛋白质结合的过程,大约只要2分钟即

纤维蛋白封闭剂:重拾失落的时光

纤维蛋白封闭剂:重拾失落的时光 2013-03-18 来源:米内网专稿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纤维蛋白封闭剂,又称医用生物蛋白胶、纤维蛋白粘合剂。是一种新型安全、可靠的生物止血材料,广泛运用于各种外科手术。 纤维蛋白封闭剂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和抑肽酶,加上溶解液,一般分为四瓶。各成分混合后,用专用注射器喷洒于创面上,模拟体内凝血的最后阶段,在创面覆盖形成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有效起到止血、促愈合、填充缺损、防止粘连等作用。临床上主要分为人血源封闭剂和动物源封闭剂两类。 国内市场格局相对稳定 纤维蛋白封闭剂的研究,始于2O世纪初。80 年代,奥地利Immuno公司生产了一个可吸收性生物止血胶商品Tissuccol,自问世之初便在欧洲市场迅速推广。其后90年代,在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临床上也普及迅速。美国FDA至1998年批准第一个产品Tisseel上市。 现阶段海外市场上主要有德国Behring公司的Beriplast、法国CRTS公司的Biocol和Baxter公司(百特医疗)的Tisseel。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从人血中提取相关成分,研制出医用纤维蛋白粘合剂,并进行临床应用。但由于人血采集来源受限,成本高昂,并且存在人体血源性疾病的隐形威胁,未形成商品化。 1994年,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名广州倍特)以哺乳动物血液作为原料,研制出猪源纤维蛋白胶。原料来源丰富,经过处理既降低了成本,又排除了人体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机会。其于1998年获得器械上市许可后,国内先后有上海利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松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动物源封闭剂以医疗器械形式上市。 2003年后行业开始起步。从米内网—医疗器械注册批文数据库查询可见,在2006年之前,国内有5家企业获得Ⅲ类批文: 此外,国内市场上还有上海莱氏、华兰生物等血液制品企业按照生物制品生产的人血源冻干制剂,市场格局相对稳定。 市场机遇蕴育丰厚利润据卫生部统计,2012年我国有等级以上医院2万3千多家,年手术量在2千万台级别以上。即使适用范围、可负担人群等按10%的低比例来估算,市场容量也大约在200万套以上。而日渐火爆的美容手术,对这类新型材料也增添了一定的需求。

医用生物粘合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医用生物粘合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姚响 一.引言 医用粘合剂是一种生物医学特殊功能性粘合剂,具有通常的胶接功能和特殊的生物医学功能。医用粘合剂的种类很多,按其材料性质可分为医用化学合成粘合剂和医用生物粘合剂。医用粘合剂的使用历史悠久,但直到近几十年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36年德国的Kulzerr 公司上市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体的牙科粘合剂。1959年以α-氰基内烯酸甲酯为主体的快速粘合剂在美国问世,从而实现了外科手术由缝扎到直接粘合的革命。1960年Charnly首先将丙烯酸骨水泥用于人工髋关节的手术获得成功。自70年代开始,随着医用高分了材料学科的迅速发展,医用粘合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也不断扩展,单是以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体的医用胶,其临床应用病例便超过了100万例,80年代初,生物医用胶也开始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医用粘合剂的发展更为迅速,逐步实现了品种多元、功能专一的系列产品,在医疗上作为皮肤、血管、脏器和止血粘合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2。 按照医用粘合剂与人体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可将其分为:软组织用粘合剂、牙科用粘合剂、骨科粘合剂及皮肤用压敏胶等等3。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哪类理想的医用粘合剂都应该具备以下性质4:①安全、可靠、无毒性、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妨碍人体组织的自身愈合;③无菌且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无菌; ④在有血液和组织液的条件下可以使用;⑤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实现快速粘合;⑥具有良好的粘合强度及持久性,粘合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⑦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⑧达到使用效果后能够逐渐降解、吸收代谢;⑨具有良好的使用状态并易于保存。 然而目前普遍使用的医用粘合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点,完全达到理想状态并得以广泛应用的产品还没有问世。但根据使用部位、目的的不同,一些部分满足上述条件的粘合剂在应用和不断改进中也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按照材料性质进行分类的医用生物粘合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简述。 二.医用生物粘合剂 医用生物粘合剂是指蛋白类粘合剂,主要包括纤维蛋白粘合剂(FS)、天然粘蛋白及其遗传工程粘蛋白。目前已上市并应用于临床的品种只有纤维蛋白粘合剂(又称生物胶),分

牛奶蛋白纤维特点

天丝纤维 天丝纤维"是一种新型人造纤维素纤维,国际人造纤维局在1989年将其命名为"LYOCELL"。它来自树木内的纤维素,通过采用有机溶剂(NMMO)纺丝工艺,在物理作用下完成,整个制造过程无毒、无污染。故"天丝"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纤维"。 具有柔软悬垂、触感独特、飘逸动感、透气透湿、素雅光泽等特点,给人以满足、安全、充满质感、高贵大方的感觉.纳米天丝被采用高支纯棉面料填充天丝纤维舒适透气,防螨抗静电同时又具有耐用性强、弹性好、不易起皱、便于打理洗涤等优点。新一代的纳米天丝被现已成为市场上备受关注和推广的焦点。 绿色钻石天蚕丝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以"物以稀为贵"来形容珍稀的物品,用此成语来形容天蚕丝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天蚕丝珍稀,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售价高达3000~5000美元,高于桑蚕丝、柞蚕丝近百倍,经济效益令人咋舌。 天蚕又名"日本柞蚕"、"山蚕"。它是一种生活在天然柞林中吐丝作茧的一化生四眠五龄完全变态的昆虫,以卵越冬。幼虫的形态与柞蚕酷似,只能从柞蚕幼虫头部有黑斑,而天蚕没有黑斑这一点来加以区别。天蚕的幼虫体呈绿色,多瘤状突起,被刚毛,食山毛榉科栎属树叶上的野蚕,属于蚕的家族中一个成员,它适于生长在气温较温暖而半湿润的地区,但也能适应寒冷气候,能在北纬44度以北寒冷地带自然生息。主要产于中国、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的乌苏里等地区.天蚕丝是一种不需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绿色的野蚕丝。它的特有的淡绿色宝石般的光泽和高强度的耐拉性、韧性,常被人们誉之"纤维钻石"、"绿色金子"和"纤维皇后"。其经济价值极高,一般比桑蚕丝高出30倍,比柞蚕丝高50倍。其纤度比桑蚕丝稍粗,与柞蚕丝差不多。由于产量极低,仅于桑蚕丝织品中加入部分,作为点缀,用来制作服装面料,高雅庄重的饰品和绣品,是日本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的紧俏商品。 天蚕丝的性能 天蚕丝的丝胶含量比桑蚕丝和柞蚕丝多,约为30%,丝素含量约为70%。国外采用马赛皂15%、纯碱2%、油剂0. 5%,浴比1/45,在100℃下精练2.5小时,练出的天蚕丝织物闪烁着令人喜爱的果绿色宝石光。染色时,直接染料或酸性染料都不能使天蚕丝上染,而用部分经筛选的金属络合染料、盐基染料和活性染料,经长时间的染色,可使其上染。 天蚕丝纤维纤细(平均细度 5.5-6.6dtex),但粗细差异较大。纤维横截面呈扁平多棱三角形,如同钻石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折光性,其光犹如熠熠的宝石辉光,引人入胜。天蚕一旦成熟,蚕体就会呈现出亮丽的绿光,故在国际上被誉为"绿色钻石"。 天蚕丝长为90~600m,出丝率为50%~60%,1000粒茧产生丝量约为250g左右。强力31.2cN/tex ,伸长率在4 0%左右。天蚕丝富有光泽,色泽鲜艳,质地轻柔,具有较强的拉力和韧性,质量好于桑蚕丝和柞蚕丝,且无折痕,不用染色就能保持天然的绿宝石颜色,故享有"钻石纤维"和"金丝"之美称,是一种珍贵的蚕丝资源。采用天蚕丝制作的夜礼服,主要由皇家和贵族使用,在华灯的照耀下犹如珠翠满身,使穿着者显得格外雍容华贵,身价百倍,象征着穿着者的富有和地位。 牛奶蛋白纤维特点 1、柔软性、亲肤性等同或优于羊绒; 2、透气、导湿性好、爽身;

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原理 1、牛乳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5%)、脂类(4%)、蛋白质(3.5%)、维生素、微量元素(Ca、P等矿物质)、水(87%) 牛奶中的糖主要是乳糖。乳糖是一种二糖,它由D?半乳糖分子和D?葡萄糖分子通过P -1,4-糖昔键连接而成。乳糖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当乙醇混入乳糖水溶液中时,乳糖会结晶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其中酪蛋白占了牛乳蛋白质的80%。酪蛋白是白色、无味的物质,不溶于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但溶于碱溶液。而乳清蛋白水合能力强,分散性强,在牛乳中呈高分子状态。 2、等电点沉淀法: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此时蛋白质分子颗粒在溶液中因没有相同电荷的相互排斥,分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减弱,其颗粒极易碰撞、凝聚而产生沉淀,所以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其溶解度最小,最易形成沉淀物。酪蛋白的等电点为4.7左右(不同结构的酪蛋白等电点有所不同),本实验中将牛乳的pH调值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來。 市售牛奶通常会添加耐酸碱稳定剂來增加粘稠度,以致即使pH调至等电点酪蛋白也沉淀的很少,故实验时可将pH稍微调过多一点再调回等电点。同时,市售牛奶由于生产过程通常导致酪蛋白组分发生变化,因而使pl偏离了 4.7,通常偏酸。3、酪蛋白的提纯 根据乳糖、乳清蛋白等和酪蛋白的溶解性质差异,可以用纯水洗涤来除去乳糖、乳清蛋白等溶于水的杂质,再用乙醇除去脂类,然后过渡到用乙瞇洗涤,由于乙瞇很快挥发,最终得到纯粹的酪蛋白结晶。 4、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结合法) 考马斯亮蓝能与蛋白质的疏水微区结合,这种结合具有高敏感性。考马斯亮蓝G520的磷酸溶液呈棕红色,最大吸收峰在465nm o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呈蓝色,其最大吸收峰变为595nm o在一定范围内,考马斯亮蓝G520- 蛋白质复合物呈色后,在595nm下,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可以测定蛋白质浓度。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 1、器材:恒温水浴锅、离心机、抽滤装置、蒸发皿、精密pH试纸、旋涡混合器、紫外分光光度计、试管四、5mL吸管、50mL容量瓶、100mL ft筒、电子分析天平 2、试剂:鲜牛奶、pH4.7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乙醇■乙艇混合液(95%乙醇、无水乙瞇体积比1: 1)、0.9%NaCl溶液、标准蛋白液(0.1mg/mL牛血清蛋白)、考马斯亮蓝G520染液 三、实验操作记录 1、酪蛋白的制备 将20mL牛奶盛于100mL的烧杯中加热到40*C,在搅拌下慢慢加入预热至40?C、pH4.7的醋酸缓冲溶液20mLo用冰醋酸调节溶液pH至4.7,此时即有大量的酪蛋白沉淀析出。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离心Smin (4000r/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酪蛋白粗品。

外科手术器械介绍

常用器械 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血管钳、组织钳、巾钳、环钳、肠钳、牵开器、探针、刮匙、吸引器头、缝线、持针器 手术刀 (Scalpel,Surgical Blade) ?1、组成及作用:由刀片(Knife blade)和刀柄(Knife handle)两部分组成,用时将刀片安装在刀柄上。常用型号为20~24号大刀片,适用于大创口切割,9~17号属于小刀片,刀片的末端刻有号码,适用于眼科及耳鼻喉科,又根据刀刃的形状分为圆刀、弯刀、球头刀及三角刀。刀柄根据长短及大小分型,其末端刻有号码,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不同型号的刀片,常用为4号刀柄。如图1-1及表1-1。刀片宜用持针钳(或血管钳)夹持安装,避免割伤手指。 手术刀 手术刀 3#手术刀柄 表1~1 手术刀型号、刀柄、刀片用途表 手术刀 手术刀一般用于切开和剥离组织,目前已有同时具止血功能的手术刀、用于肝脾等实质性脏器或手术创面较大需反复止血的手术(如乳腺癌根治术),如各种电刀、激光刀、微波刀、等离子手术刀及高压水刀等。但这些刀具多需一套完整的设备及专业人员操作。另外还有一次性使用的手术刀、柄。操作方便,并可防止院内感染。 刀片的装卸 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四种:之一 1)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拇指在刀柄下,食指和中指在刀柄上,腕部用力。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的切

开等。如图。 正确执刀方法之二: 2)执笔式:动作的主要力在指部,为短距离精细换作,用于解剖血管、神经、腹膜切开和短小切口等。 如图 正确执刀方法之三: 3)抓持式:握持刀比较稳定。切割范围较广。用于使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如图 正确执刀方法之四: 4)反挑式:全靠在指端用力挑开,多用于脓肿切开,以防损伤深层组织。如图 错误的执刀方式: 注意 无论哪一种持刀法,都应以刀刃突出面与组织呈垂直方向,逐层切开组织,不要以刀尖部用力操作,执刀过高控制不稳,过低又妨碍视线,要适中。 刀的传递 正确持手术剪的姿势 正确持剪刀法为拇指和第四指分别插入剪刀柄的两环,中指放在第四指环的剪刀柄上,食指压在轴节处起稳定和向导作用,有利操作。如图 手术剪 传递与使用 血管钳

牛奶蛋白纤维

牛奶蛋白纤维纺织加工技术 纺材09 冯天卫学号092040105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消费意识和方式正在崇尚舒适性和绿色环保性,一些差别化的新型纤维也随之出现,牛奶蛋白纤维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从牛奶蛋白纤维的成品出发,具体讲述了牛奶蛋白纤维加工到纺织面料的种种流程,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工艺发展蓝图。 关键字:纺织、纤维、加工技术。 正文:牛奶蛋白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是液态牛奶在去水脱脂后加上揉和剂制成牛奶浆,然后再经干燥纺丝等新工艺处理而成。牛奶蛋白纤维具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优点,其强度高,防霉防蛀性能好。用牛奶蛋白纤维做成的纺织品手感柔软、吸水性和透气性能较好,用其做成的服饰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和保护作用,集舒适、美观、健康、保健于一体,特别适合于做高档服饰和内衣,因此牛奶蛋白纤维纱线的开发生产在纺织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牛奶纤维工艺流程 根据牛奶蛋白纤维的特性,在提高原料可纺性的同时,为保证纤维少受损伤,在开清棉工序采用较短工艺流程的生产方式,以开松混合为主,减少打击点,整个工艺流程采用少落多梳的工艺原则。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牛奶蛋白纤维(养生后)→FA002D自动抓棉机→SFA035C混开棉机→FA106B(梳针)开棉机→FA161B振动棉箱给棉机→076F单打手成卷机

→FA231A梳棉机→FA311F并条机(两道)→FA423A粗纱机→FA506细纱机→GA013络筒机→ASGA-221整经机→ASGA363-S浆纱机→(G177穿筘)→P7100片梭织机→检验整理→成包。 纺纱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措施 原料处理工序由于牛奶蛋白纤维比电阻大、静电现象严重,且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在纺纱过程中容易出现绕锡林、吸花等现象,故在投产前要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必要的养生处理,加入适量的抗静电剂和油剂等,这是做好牛奶蛋白纤维纱线的关键所在,同时确保牛奶蛋白纤维的上机回潮率在13%~15%为宜。另外要保证各生产工序的相对湿度,同时做好对各工序半成品的保湿防护工作,避免生产过程中半成品散湿后出现的静电现象给生产带来不便。 开清棉工序对于牛奶蛋白纤维具有整齐度好、杂质少、静电严重的特点,在开清棉工序,采用短流程、少抓勤抓、多松少打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各部打手速度,SFA035C混开棉机只使用平行打手,跳过其豪猪打手,同时FA106B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为减少棉卷中水分和油剂的挥发,成卷后棉卷要用塑料薄膜包卷袋包好,并且要求生产上做到先做先用。 梳棉工序由于牛奶蛋白纤维静电现象严重且纤维之间抱合力差,在梳棉工序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缠绕锡林、道夫、皮圈等现象,因此要偏低控制各部件运转速度,同时为提高纤维的转移、减少棉结,应合理优选各部隔距。由于牛奶蛋白纤维价格较为昂贵,梳棉机后部工艺以少落或不落为主,企业采用了全封闭式的后部工艺,同时降低盖板速度,以减少落棉提高制成率。生产该品种时梳棉的湿度应偏大控制,一般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为提高生条质量,采用“轻定量、慢速度、紧隔距”的工艺原则。另外,压辊压力要偏小控制,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并条工序为保证纤维混合均匀,并条采用两道均为8根并合的方式。由于牛奶蛋白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静电现象严重,故在并条工序应解决缠绕罗拉、胶辊等

概述世界智能纤维的发展起源与部分公司的开发实例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概述世界智能纤维地发展起源与部分公司地开发实例 【作者:赵春保】 一、前言 智能纤维是集感知、驱动和信息处理于一体,类似生物材料,具备自感知、自适应、自诊断、自修复等智能性功能地纤维.智能纺织品是指对环境有感知和反应功能地纺织品.智能纤维及其纺织品不仅具有对外界刺激(如机械、光、热、化学、应力、电磁等)感知和反应地能力,还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地能力.特别是纺织科技地进步将很快地使我们地衣物除了用来穿着以外,还具有各种不同地功能.它可以使我们更具活力,或是保护我们不受细菌地疾病地侵扰.虽然在这个星球上仍有成千上万地人因为贫穷而光着脚,但是纺织工业每年都将数百万美元用于研制开发更舒适、更美观以及更健康地织物.目前,每年都有2000多种新地织物被研究出来,而且很快地被用于制作服装.日本是各种新型纺织面料最大地生产国,也是新型织物开发研究地领头羊,它拥有世界上5-8个左右最重要地新型材料研发实验室.其次是美国和瑞士,阿根廷虽然没有雄厚地经济实力,但是在新织物地研究中也有一席之地.特别是智能面料(Smart textiles and interactive fabrics)品种国外行业人认为它将会陪伴我们终身,现有产品及即将开发地新品不仅能够使面料自我“打理”,同时还能“照料”着装者.而智能面料是一种新型面料,新科技地应用赋予了面料新地功能.新产品地问世及不断开发使智能服装有可能伴随穿着者从孩提时代一直到暮年.其实,智能面料能够开发出很多种类地服装,从防护衣到娱乐外套(entertainment jackets),一整套智能面料产品都已经问世了.如防护衣可以用来防止新生儿死于婴儿瘁死综合症;荧光服可以保证在校儿童安全;通讯及娱乐外套可以用于工作及休闲;监护衬衫可以监控重要身体数据,如心脏、肺、皮肤及体温,并利用这些数据来发现早期地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因此,智能面料服装已经与人们地生活息息相关了. 二、智能纤维材料地发展历史 早在20世纪50年代,Hirshbery发现了螺吡喃类化合物地变色现象,并将这种现象称为Poto.Chromism(光致变色).智能变色纤维是变色材料研究领域里一个小地分支,它最早应用于1970年地越南战争战场上,美国地CYANAMIDE为满足美军对作战服地要求而开发了一种可以吸收光线后改变颜色地织物.此后各种变色复合纤维,如绣花丝绒、针织纱、机织纱等,广泛应用于运动鞋、皮革、毛衣等,受到人们地广泛喜爱.“智能材料”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Craig Rogers博士最早提出来地.1989年日本人高木俊宜将信息科学融合于材料地物性和功能,也提出了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s)概念.尔后美国地R.E.Newnham教授提出了灵巧(smart)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