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嘉积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无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337.00 KB
- 文档页数:4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年级历史考生注意:1.本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试卷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作答一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某思想家提出:“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仁政爱民B.无为而治C.人文主义D.与时俱进2.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孔子( ) A.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言传身教的教育原则D.培养君子的教育目标3.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4.王守仁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5.下列历史现象和事件中,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应该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B.梁祝化蝶相随C.商鞅变法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6.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叙述不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明夷待访录》B.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C.黄庭坚的书法艺术D.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7.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8.佛教在经新疆传人中原的过程中,沿途修建了许多石窟,形成了艺术史上独具特色的石窟艺术。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 I 卷一、选择题(共计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每个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有句谚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
”这种思想在政治上源于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C.赋税制度的改革,土地私有出现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3.明朝政府禁止民间织造龙凤、蟒、飞鱼、斗牛等图案,违者“工匠处斩,家口发充边军”:同时也禁止民谣“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违者首犯凌迟,籍其家产。
以上规定的目的主要是A.抑制民间手工生产B.维护专权统治权威C.确保外贸商品质量D.保证政府利益垄断4.唐太宗推崇道教,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
这主要反映了A.儒教地位受异教的冲击B.道教地位超过佛教C.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势D.佛教地位较为稳固5.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
在这一特殊时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经历到的是A.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B.争相传诵白居易的《卖炭翁》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战火,被火炮炸伤炸死者无数D.“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是对叛军行为的强烈控诉6.“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映的是A.法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儒家的思想2.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朱熹的这句话强调的是A.“理”是世界的本原B.“仁”的重要性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3.顾炎武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一。
他曾说:“炎武以管见为《日知录》一书,窃自幸其中所论,同于先生者十之六七。
”这里的“先生”最有可能是A.孔子B.黄宗羲 C.李贽D.朱熹4.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属于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6.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
”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A.“教随国定”B.“信仰得救”C.“信仰自由”D.“因信称义”7.在研究性学习中,某学生列出了下列表格,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它应该是对哪一历史概念的解释A. 人文主义B.民主主义C.理性主义D.人权主义8.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C. 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D.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2.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去世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刘贺,另立汉宣帝。
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
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
这实质上反映了A. 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B. 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 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 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3. 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
“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
由此可知唐朝A. 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B. 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C. 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D. 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4. 铜匦,武则天所创,类似于检举箱,惟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
初为朝廷接受臣民投书反映各方面问题的匣子,后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
铜匦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B. 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C. 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D.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5. 宋初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后来实际上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明初,朝廷派官员分巡各省督理税粮等,称为巡抚,后实际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这些变化说明A. 地方势力的扩大B. 中央集权的强化C. 监察体制的完善D. 封建吏治的腐败6. 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明代A. 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 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C. 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 政治环境的严重恶化7. 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与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016.1.22.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
每题2分。
)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C.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一现象表明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C.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D.文官阶层主导立法3.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A.理是否存在的问题B.穷理的方法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4.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
”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A.李贽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5.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6.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
”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A.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B.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C.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伦理之道D.书法尚韵,重表现自我追求风骨7.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8.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
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
【必答部分】26.(20分)(1)相同点:①都关注知识与教育,都主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2分)②都关注人及人类社会,重视人文精神的发展。
(2分)③都关注道德品质修养,重视伦理道德的培养。
(2分)(2)作者:黄宗羲、卢梭(2分)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2分)不同影响:①对中国:中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并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引发社会革命。
(2分)②对法国:法国启蒙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2分)原因:①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束缚。
(3分)②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人文主义的传播。
(3分)【选答部分】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内容:①制定法律,以法治国,不随意更改法律。
(3分)②重视土地问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广泛种植粮食。
(3分)③整顿官吏队伍,依据功劳、才能授官。
(3分)(2)影响:加强君主专制,稳定国内政局,增强军队战斗力。
(每点2分,共计6分)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主要问题:扩大公民权的范围。
(2分)影响:①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建设,并为进一步改革扫清障碍;(3分)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③极大地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
(2分)(2)弊端:仍然保留了财产资格的限制;未实现全面普选,妇女等仍被排斥在外。
(每点3分,共计6分)29.(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政治】(1)思想家:孟德斯鸠(2分)同时期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康德(每点2分,答出一点即可,共计2分)目的:防止出现专制政治,维护人的生命、自由等权利。
2015-2016学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SO2C.(NH4)2CO3D.Cl2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A.0.45mol/L B.0.50mol/L C.0.55mol/L D.0.60mol/L3.室温下,对于0.10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D.其溶液的pH=134.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①Br2+2e﹣=2Br﹣②2Br﹣﹣2e﹣=Br2③Zn﹣2e﹣=Zn2+④Zn2++2e﹣=Zn.A.②和③B.②和①C.③和①D.④和①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氨水应密闭保存,置低温处B.在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变质C.生产硝酸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的利用率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S(s)+2K(s)═K2S(s)△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则x为()A.3a+b﹣c B.c+3a﹣b C.a+b﹣c D.c+a﹣b7.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Ba2+、NO3﹣、CO32﹣B.Fe2+、CO32﹣、SO42﹣、MnO4﹣C.Na+、Fe3+、Cl﹣、AlO2﹣D.K+、Mg2+、NO3﹣、SO42﹣8.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全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多选得0分)9.向稀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的是()A.水B.氨气C.氢氧化钠固体D.氯化铵固体10.某温度时,一定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C.Z的体积分数变小D.X的转化率变大11.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N3﹣与CO2含相等电子数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C.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c(OH﹣)D.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c(OH﹣)>c(H+)1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 (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A.5% B.17% C.25% D.33%13.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B.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表成蓝黑色保护层C.镀锌铁表面锌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D.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14.根据如图可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2Ag+(aq)+Co (s)=2Ag(s)+Co2+(aq)15.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反应时间/min n(CO)/mol H2O/mol0 1.20 0.60t10.80t2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 molL﹣1mim﹣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mol 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通电一段时间后()A B C D通电一段时间后,搅拌均匀,溶液的pH增大甲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 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Cu2++2Fe2+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室温下,0.1mol/L NaClO溶液的pH0.1mol/L Na2SO3溶液的pH.(2015秋海南校级期末)在2mL0.1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2mL0.1mol/L的AgNO3溶液,可观察到,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将此混合液过滤,滤渣加入2mL0.1mol/L的KI溶液,搅拌,可观察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9.对于Ag2S(s)⇌2Ag++S2﹣,其K sp的表达式为.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物质的溶解都是吸热的C.对于Al(OH)3(s)⇌Al(OH)3(aq)⇌Al3++3OH﹣,前者为溶解平衡,后者为电离平衡D.除溶液中的Mg2+,用OH﹣沉淀Mg2+比用CO32﹣效果好,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大E.沉淀反应中常加过量的沉淀剂,其目的是使沉淀完全21.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Cu(s)+2Ag+(aq)=Cu2+(aq)+2Ag (s)(1)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不需标明盐桥种类),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图(标明所用电解质溶液化学式);(2)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3)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一);(+).22.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填“正极”或“负极”).(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质子即H+),该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则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式为.23.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1)A接的是电源的极,B是该装置极.(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3)电解后溶液的pH为;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其质量为.(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24.(12分)(2015秋海南校级期末)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a.Fe2O3b.NaCl c.Cu2S d.Al2O3(2)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当1mol 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向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3)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则b极上发生反应的类型是(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4)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将银器置于铝制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Ag2S 转化为Ag,食盐水的作用为.2015-2016学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SO2C.(NH4)2CO3D.Cl2【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非电解质是相对于电解质而言的一个概念.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非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也就是说,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自身都不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答】解:A.CH3COOH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有自由移动的乙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能导电,是化合物,所以是电解质,故A错误;B.SO2常温下为气体,只有SO2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导电,S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能够导电,但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SO2自身电离,SO2是化合物,所以SO2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C.(NH4)2CO3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是电解质,故C错误;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氯气的水溶液导电,氯气是非金属单质,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非电解质概念的辨析,关键注意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自身都不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题目难度不大.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A.0.45mol/L B.0.50mol/L C.0.55mol/L D.0.60mol/L【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NH3),再利用△c=v△t计算2s末NH3的浓度.【解答】解:发生反应N2+3H2⇌2NH3,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NH3),则v(NH3)=×ν(H2)=×0.45mol/(Ls)=0.3mol/(Ls),故2s末NH3的浓度为0.3mol/(Ls)×2s=0.6mol/L,故选D.【点评】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3.室温下,对于0.10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D.其溶液的pH=13【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弱电解质要写化学式,且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B.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减小;C.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氨水中部分电离.【解答】解: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B.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减小,所以c(NH4+)c (OH﹣)减小,故B错误;C.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谁强谁显性,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所以其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氨水中部分电离,所以0.10molL﹣1氨水的pH小于13,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类的水解等知识点,根据盐类水解特点、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中等.4.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①Br2+2e﹣=2Br﹣②2Br﹣﹣2e﹣=Br2③Zn﹣2e﹣=Zn2+④Zn2++2e﹣=Zn.A.②和③B.②和①C.③和①D.④和①【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充电时,阳极上溴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放电时,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放电时锌失电子作负极、另一电极为正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充电时,阳极上溴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正负极、阴阳极上得失电子是解本题关键,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为学习难点.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氨水应密闭保存,置低温处B.在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变质C.生产硝酸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的利用率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可以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解答】解:A、氨水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NH3+H2O⇌NH3H2O,过程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逆向进行,氨气挥发出,所以氨水应密闭保存,置低温处,和化学平衡有关,故A不符合;B、在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变质,是变质的铁离子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2Fe3++Fe=3Fe2+,和化学平衡无关,故B符合;C、生产硝酸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的利用率,4NH3+5O2⇌4NO+6H2O,氧气增多平衡正向进行,题干氨气的转化率,和平衡有关,故C不符合;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相当于对Cl2+H2O⇌H++Cl﹣+HClO加入NaCl,增大了Cl﹣的难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了氯气的溶解度,即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理论,比较灵活,要求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时要注意深化理解.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S(s)+2K(s)═K2S(s)△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则x为()A.3a+b﹣c B.c+3a﹣b C.a+b﹣c D.c+a﹣b【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S(s)+2K(s)═K2S(s)△H2=b kJmol﹣1②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③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其反应热进行相应的改变,据此计算反应热.【解答】解: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S(s)+2K(s)═K2S(s)△H2=b kJmol﹣1②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③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H=x kJmol﹣1=(3a+b﹣c)kJmol﹣1,所以x=3a+b﹣c,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明确目标方程式与已知方程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方程式可以进行加减,题目难度不大.7.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Ba2+、NO3﹣、CO32﹣B.Fe2+、CO32﹣、SO42﹣、MnO4﹣C.Na+、Fe3+、Cl﹣、AlO2﹣D.K+、Mg2+、NO3﹣、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pH=1的无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溶液中不存在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A.碳酸根离子能够与钡离子、氢离子发生反应;B.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亚铁离子能够与碳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发生反应;C.铁离子与偏铝酸根发生双水解反应、偏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D.K+、Mg2+、NO3﹣、SO42﹣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与氢离子反应.【解答】解:pH=1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无色溶液中不存在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A.CO32﹣能够与Ba2+、H+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O32﹣能够与Fe2+、H+发生反应,MnO4﹣为有色离子,且MnO4﹣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AlO2﹣能够与Fe3+、H+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K+、Mg2+、NO3﹣、SO42﹣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8.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以此解答.【解答】解: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反应的吸、放热无关.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全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多选得0分)9.向稀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的是()A.水B.氨气C.氢氧化钠固体D.氯化铵固体【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氨水中存在NH3+H2O⇌NH3.H2O⇌NH4++OH﹣,能使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说明加入的物质和铵根离子反应而促进NH3.H2O电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加水稀释促进NH3.H2O电离,但溶液中c(OH﹣)减小,溶液的pH减小,故A错误;B.通入氨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NH4+)增大,故B错误;C.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c(OH﹣)增大,抑制一水合氨电离,则c(NH4+)减小,故C正确;D.加入氯化铵固体,c(NH4+)增大,抑制一水合氨电离,c(OH﹣)减小,溶液的pH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加入物质引起氨水中哪些微粒浓度变化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0.某温度时,一定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C.Z的体积分数变小D.X的转化率变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假定平衡不移动,W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物质W的浓度是原来的1.8倍,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由a+b<c+d,据此解答.【解答】解: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假定平衡不移动,W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物质W的浓度是原来的1.8倍,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由a+b<c+d,A.由上述分析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A错误;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由a+b<c+d,故B正确;C.平衡向逆反应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变小,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用假定法判断,如果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根据实际W的浓度,判断平衡移动.11.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N3﹣与CO2含相等电子数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C.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c(OH﹣)D.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c(OH﹣)>c(H+)【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N3﹣与CO2含电子数都是22;B.叠氮酸铵是由离子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C.叠氮酸是弱酸,在水溶液中很少部分电离;D.叠氮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判断钠离子和叠氮酸根离子浓度大小.【解答】解:A.N3﹣与CO2含电子数都是22,所以它们所含电子数相等,故A正确;B.叠氮酸铵中钠离子和叠氮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所以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叠氮酸是弱酸,在水溶液中很少部分电离,水部分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HN3)>c(H+)>c(N3﹣)>c(OH﹣),故C正确;D.叠氮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N3﹣),叠氮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N3﹣)>c(OH﹣)>c(H+),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弱电解质的电离,会计算阴阳离子中电子数,注意C中氢离子和叠氮酸根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易错点.1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 (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A.5% B.17% C.25% D.33%【考点】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专题】压轴题;计算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则相同条件下HX分解的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然后设出HX分解的物质的量,利用化学平衡三段法来计算各物质平衡时的浓度,然后利用平衡常数为来计算解答.【解答】解:由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则相同条件下HX分解的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设HX分解的物质的量为x,则HX(g)⇌H2(g)+X2(g)开始 1.0mol/L 0 0转化mol/L mol/L mol/L平衡(1﹣x)mol/L mol/L mol/L故=,解得x=0.17mol,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为×100%=1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明确已知反应与HX分解反应的关键及化学平衡常数的关键是解答的关键,学生应熟悉化学平衡三段法计算的格式及步骤来解答.13.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B.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表成蓝黑色保护层C.镀锌铁表面锌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D.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属于原电池反应,说明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锌置换出铜,Zn、Cu、稀硫酸构成原电池,进而加快反应速率,与电化学有关,故A正确;B.红热的铁丝和水直接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不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属于化学腐蚀,故B错误;C.Zn、Fe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属于原电池反应,故C正确;D.铝是亲氧元素,在空气中,铝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薄膜,该反应中没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发生的不是原电池反应,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根据原电池构成条件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14.根据如图可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2Ag+(aq)+Co (s)=2Ag(s)+Co2+(aq)【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压轴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右图可知装置是原电池的构成装置,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解答】解: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以知道右图所示装置是原电池的构成装置,装置1中Cd为负极,发生Cd置换Co的反应,说明Cd的活泼性强于Co,故B正确,装置2中Co为负极,发生Co置换Ag的反应,说明Co的活泼性强于Ag,发生Co置换Ag的反应,故D正确,综上可知金属Cd活泼性强于Ag,所以Cd可以置换Ag,故C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设计新颖,难度不大.15.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反应时间/min n(CO)/mol H2O/mol0 1.20 0.60t10.80t2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 molL﹣1mim﹣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mol 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t1min内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为1.2mol﹣0.8mol=0.4mol,根据v=计算v(CO),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H2);B、CO与H2O按物质的量比1:1反应,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与充入1.20 mol CO和0.6mol H2O到达平衡时对应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相同;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降低;D、t1min时n(CO)=0.8mol,n(H2O)=0.6mol﹣0.4mol=0.2mol,20min时n(H2O)=0.2mol,说明10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计算原平衡常数,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可判断反应的吸放热.【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t1min内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为1.2mol﹣0.8mol=0.4mol,v(CO)==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H2)=v(CO)=mol/(Lmin),故A错误;B、CO与H2O按物质的量比1:1反应,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与充入1.20 mol CO和0.6mol H2O,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对应相同,t1min时n(CO)=0.8mol,n(H2O)=0.6mol﹣0.4mol=0.2mol,t2min时n(H2O)=0.2mol,说明t1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则生成的n(CO2)=0.4mol,故B正确;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转化率减小,H2O的体积分数会增大,故C正确;D、t1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CO)==0.4mol/L,c(H2O)==0.1mol/L,c(CO2)=c(H2)==0.2mol/L,则k==1,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是向左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是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等计算,注意B选项中的规律利用.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通电一段时间后()A B C D通电一段时间后,搅拌均匀,溶液的pH增大甲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 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Cu2++2Fe2+A.A B.B C.C D.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电解硫酸一段时间,相当于电解水,酸的浓度增加;B、电解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阳极,在阳极上是阴离子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金属的吸氧腐蚀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D、原电池的总反应是自发地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回答.【解答】解:A、电解硫酸一段时间,相当于电解水,酸的浓度增加,所以PH减小,故A 错误;B、电解池中,电子流出的甲电极是阳极,在阳极上是阴离子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2Cl﹣﹣2e﹣═Cl2↑,故B正确;C、该装置是金属Fe的吸氧腐蚀,在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O2+2H2O+4e﹣═4OH﹣,故C正确;D、原电池的总反应是自发地氧化还原反应2Fe3++Cu═Cu2++2Fe2+,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的构成以及工作原理的应用知识,注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关键,难度中等.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室温下,0.1mol/L NaClO溶液的pH大于0.1mol/L Na2SO3溶液的p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浓度均为0.1mol/L 的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SO32﹣、CO32﹣、HSO3﹣、HCO3﹣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SO32﹣)>c(CO32﹣)>c(HCO3﹣)>c(HSO3﹣).已知:H2SO3K i1=1.54×10﹣2 K i2=1.02×10﹣7HClO K i1=2.95×10﹣8H2CO3 K i1=4.3×10﹣7 K i2=5.6×10﹣11.【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其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的pH越高;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小顺序是:H2SO3>HSO3﹣>H2CO3>HCO3﹣,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小顺序是CO32﹣>HCO3﹣>SO32﹣>HSO3﹣,弱酸根离子都水解但程度都较小,据此判断各离子浓度大小.【解答】解:H2SO3 K i1=1.54×10﹣2,K i2=1.02×10﹣7,HClOK i1=2.95×10﹣8 ,说明ClO﹣水解程度大于SO32﹣,0.1mol/L NaClO溶液的pH大于0.1mol/L Na2SO3溶液的pH;。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4小题16分,25小题18分,26小题20分,共54分)24.(16分)(1)主张:君权神授。
(“大一统”思想)(2分)(2)努力: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
(4分,意思相近即可)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的发展。
(6分)(3)理由:李贽主张“理”对正统思想提出了挑战,威胁了封建专制统治。
(2分)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2分)25.(18分)(1)公元1~16世纪以前在世界的比例中占优势地位;16世纪至1840年明显落后于世界。
(4分)(2)差异:中国古代科技主要体现在应用技术,采用传统典籍整理和总结经验的方法;西方主要体现在理论科学,采取观察、实验以及逻辑推导的研究方法。
(4分) 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锁国政策;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解放运动迭起。
(4分,答出4点即得4分)(3)态度:守旧、轻视和反对。
(2分)原因:海外市场广阔,可获取高额利润;一些公司维护已取得的垄断地位。
(2分)(4)科技创新;重视人才;与时俱进。
(2分)26.(20分)(1)主题:反帝反封建。
(独立与民主)(2分)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分)(2)主张: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4分)(3)原因: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都担负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分)表现:完成了民主革命,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完成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
(4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4)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2.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A.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B.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C.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 D.儒家试图约束皇权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4.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
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
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B.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5.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
”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A.教随国定B.信仰自由C.反对宗教信仰D.因信称义6.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解读说: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朿下运用,不可有丝毫的任性。
下面启蒙思想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A .天赋人权B .三权分立C .自由平等D .社会契约7.下图所示的“孙、周、吴、郑”四个字是A .甲骨文B .隶书C .楷书D .行书8.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