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学期末复习1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发育生物学(原书第11版)(一)引言概述: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个体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个体的过程的科学领域。
它关注着细胞分化、组织建立、器官形成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本文将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层面探讨发育生物学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分子层面1. DNA信息的传递和表达2. 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学3. 蛋白质合成和修饰4. 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通讯5. 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二、细胞层面1. 细胞分裂和增殖2. 细胞分化和选择性死亡3. 移动和迁移的细胞行为4. 细胞粘附和细胞外基质5. 构建和维持细胞架构的细胞骨架三、组织层面1. 组织的形成和模式形成2. 组织发育中的细胞信号和调控3. 组织发生的细胞凋亡和增殖4. 组织发育的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5. 组织内细胞极性和细胞分布四、器官层面1. 器官的分化和发育2. 器官的成熟和功能3. 组织器官间的界限和协同作用4. 器官发育中的细胞迁移和定向生长5. 器官再生和修复的调控机制五、整体层面1. 发育过程的时空调控2. 发育过程的多层次调控网络3. 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4. 发育的遗传和进化5. 发育异常和疾病的发生机制总结:通过对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个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发育过程,探索其背后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层面的各种调控机制。
这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再生以及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将推动我们对生命奥秘的深入探索,为人类健康和生物科技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级《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人类生命周期是一个神奇而复杂的过程,人体不断发育、成长和衰老。
为了系统地研究和教授人体生长发育的知识,制定了《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一、课程简介《人体发育学》课程是一门涉及人体发育生理学、发育心理学和发育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成、发育和功能,并理解人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维护个体健康。
二、课程目标1. 理解人类生长发育的整体过程,包括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五个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2. 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发育过程,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
3. 了解人体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掌握预防和干预措施,提高保健意识和实践能力。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个体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计划,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三、课程内容1. 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包括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等概念的定义及其关系。
2. 婴幼儿发育:孕期发育、新生婴儿生长发育、婴幼儿各阶段的发育特点和需求。
3. 儿童发育:儿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体格发育、性别发育、智力发育及社会情感发展。
4. 青少年发育: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体发育、性征发育、心理变化、心理健康问题及青少年期教育。
5. 成人和老年人发育:成人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中年期保健、老年期生活质量和健康问题。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介绍发育学基本概念和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概念。
2. 实践操作:通过观察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案例或实物,加深学生对生理生长发育过程的认识。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特定主题,分享资料及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发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报告,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儿科护理学》期末复习题(第一至第六章)第一章1.关于《儿童护理学》的范围的描述,下列应除外A.健康、亚健康、患病儿童的护理B.疾病预防C.儿童保健D.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E.精神病学2.新生儿期是指A.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7天B.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28天C.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30天D.从出生后胎儿娩出到1周岁E.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3.婴儿期是指A.出生后到1岁B.出生后到2岁C.出生后到10个月D.出生后28天到10个月4.幼儿期是指A.从出生~1岁B.从出生~2岁C.1~3岁D.3~5岁E.4~6岁5.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是时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6.幼儿期的主要特点是A.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B.容易发生意外伤害C.容易患感染性疾病D.生长发育最快 E智力发育完善7.学龄前期的主要特点是A.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始增多B.除生殖系统外各器官发育接近成人C.容易患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D.营养完全依赖于母体E.出现第二性征8.儿童的自身机能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体格、智能处于不断发展中B.营养需要量相对较成人多C.免疫功能发育尚未成熟D.不同年龄儿童有不同的生理生化参考值E.不易出现腹泻等健康问题9.儿童患病的临床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起病急B.病情发展快C.病情变化快D.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E.不易发生并发症10.儿童护理工作中应具备的素质中,下列哪项不妥?A.高尚的道德品质B.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能力C.良好的沟通能力D.了解患儿的社会、心理和健康状况E.对患儿态度要严肃认真,使其合作11.某正常儿童,体格生长稳步增长,智能发育趋于成熟,是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
请判断该患儿属于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E.青春期12.患儿,女,4岁。
因病住院已经一周,护士不仅向她解释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同时向其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护士在这方面扮演的角色是?A.健康教育者B.健康咨询者C.健康协调者D.护理计划者E.患儿代言人13.8个月男孩,家长带儿童到社区门诊进行健康体检。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 种子植物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种子植物, 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定义: 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
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胚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 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胚乳遇碘变蓝, 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
三、裸子植物
1.定义: 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松球果不是果实。
2、常见的裸子植物: 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
四、被子植物
1.定义: 种子外面有果皮, 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的植物叫
被子植物。
2.果实的结构: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3、常见的被子植物: 刺槐、毛白杨、槟榔、玉米、小麦、水稻、牡丹、菊、玫瑰等
4.果实保护种子。
果实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以上就是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种子植物, 怎么样, 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 考试顺利!。
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学家在某二倍体的鱼中发现了“孤雄生殖”现象。
关干这种鱼类的“孤雄生殖”,科学家提出了下图中A、B、C三种可能的发生途径,甲、乙、丙分别代表这三种途径所得到的“孤雄生殖”后代的体细胞。
下列相关三种可能途径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甲、乙、丙中均只含有父方的遗传物质B.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精子”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形成的C.丙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可能完全相同D.甲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曾发生有丝分裂异常2.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该病毒是一种致病性、传染性很强的单链RNA 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新型冠状病毒只有基因突变这一种可遗传变异C.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全面的培养基上获得子代D.细胞由于感染病毒而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3.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因对钙、磷的吸收能力减弱而患病,下列有关该病的推测,合理的是A.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均患病C.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女儿均患病D.一对患病夫妇由于基因重组可生下正常子女4.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增加纤维的长度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用于降解某种农药的残留,基本流程如图。
多功能复混肥料:除养分外,还含有农药或生长素类物质的复混肥料有益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能产生有利的影响的元素土壤速效氮:可以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氮枸溶性磷肥:凡所含磷成分溶于弱酸的磷肥磷的固定:水溶性P在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下被固定复混肥料:肥料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养分的化学肥料生理酸性肥料: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闭蓄态磷:被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根外追肥:将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营养液借助喷雾器械喷洒于植物地上部的一种施肥方法。
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在溶解过程中溶液中P/Ca比不断变化的现象。
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作物的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物质,土壤养分将越来越少,如果不把这些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土壤将变得十分贫瘠。
因此必须把作物带走的养分全部归还给土壤。
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高。
根际: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的过程激发效应:投入新鲜有机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
使分解速率增加的称正激发效应;降低的称负激发效应。
有机肥料:指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及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肥料肥料:凡能直接或间接补充环境养分供应不足的任何物质肥料利用率: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
绿肥:直接或堆沤后施入土壤用作肥料的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
四、简单题1“水旱轮作”时,磷肥合理分配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遵循“旱重水轻”的原则,即磷肥应重点施于旱作物,水田则应少施甚至可不施。
教材:《植物发育生物学》崔克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植物发育生物学,白书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植物发育的机制,英Ottoline Leyser著,瞿礼嘉邓兴旺译2006《发育生物学》张红卫著,2005成绩评估:上课出席(10%),平时成绩(10%),实验报告(20%),期末考试(60%)第一章导论在介绍关于植物发育研究的具体内容之前,本章将先对有关植物发育生物学这个名词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做简单的介绍。
问题:植物发育生物学(Plant Developmental Biology)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它与传统的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它又与过去的植物发育生理或生殖生物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1发育和发育生物学1.1.1发育的概念发育:1999年辞海中,生物体在生命周期中,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Development:在英文中,不仅被用于生物学领域。
类似房地产开发这样的开发活动、音乐作品中交响乐主题的发展、摄影中的底片显影过程,也都用development。
为什么这么多与生物中的发育现像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在英文中却使用同一个名词呢?从该英文词的辞源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事物之间确实在本质上有相同之处。
Develop最早的辞形desveloper由des(分离、剥离)+voloper(包装)两部分构成。
显然,development本来的含义应为将被包装起来的东西打开。
由于房地产开发时将设计蓝图变为实物,底片中银粒已在曝光时将影像保存,因此自然应该用development。
对于生物的发育而言,个体是由卵、胚胎等简单的结构变化而来,因此人们很容易想象这些个体的早期一定也是被什么包装了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后来逐渐被打开,最后形成我们看到的生命个体。
《发育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发育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答:定义: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同时还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
2、多细胞个体发育的两大功能?答:1.产生细胞多样性并使各种细胞在本世代有机体中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2.保证世代交替和生命的连续。
3、书中所讲爪蟾个体发育中的一系列概念?答:受精:精子和卵子融合的过程称为受精。
卵裂:受精后受精卵立即开始一系列迅速的有丝分裂,分裂成许多小细胞即分裂球,这个过程称为卵裂。
囊胚:卵裂后期,由分裂球聚集构成的圆球形囊泡状胚胎称为囊胚。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胚轴:指从胚胎前端到后端之间的前后轴和背侧到腹侧之间的背腹轴4、模式生物的共性特征?答:a.其生理特征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b.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繁殖;c.容易进行试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
5、所讲每种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特点,优势及其应用?答:a.两粞类——非洲爪蟾取卵方便,可常年取卵,卵母细胞体积大、数量多,易于显微操作。
应用:最早使用的模式生物,卵子和胚胎对早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鱼类——斑马鱼受精卵较大,发育前期无色素表达,性成熟周期短、遗传背景清楚。
优势:a,世代周期短;b,胚胎透明,易于观察。
应用:大规模遗传突变筛选。
c.鸟类——鸡胚胎发育过程与哺乳动物更加接近,且鸡胚在体外发育相对于哺乳动物更容易进行试验研究。
应用:研究肢、体节等器官发育机制。
d.哺乳动物——小鼠特点及优势:繁殖快、饲养管理费用低,胚胎发育过程与人接近,遗传学背景较清楚。
应用:作为很多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e.无脊椎动物果蝇:繁殖迅速,染色体巨大且易于进行基因定位。
酵母:单细胞动物,容易控制其生长,能方便的控制单倍体和二倍体间的相互转换,与哺乳动物编码蛋白的基因有高度同源性。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A1型题1.关于儿童的特点,正确的是A.主要是体积小B.各器官功能不成熟C.体液免疫发育尚好D.年龄越小代谢越慢E.前半年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后半年2.关于儿童患病的特点,正确的是A.起病较慢B.预后较差C.表现较典型D.预防效果差E.感染性疾病较多3.关于儿科护理的特点,正确的是A.健康史可靠B.护理操作容易C.护理项目繁多D.心理护理简单E.采集标本容易4.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5.胎儿期是指A.受精后的28周B.受精后的32周C.受精后的40周D.从受精到分娩,约38周E.从受精到分娩,约40周6.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但3个月~5个月后逐渐消失的抗体是A.IgAB.IgDC.IgED.IgGE.IgM7.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中,婴儿期是指A.出生~28天B.出生~12个月C.生后1岁~3岁D.生后3岁~5岁E.生后5岁~7岁8.关于新生儿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死亡率高B.发病率高C.适应能力较差D.生活能力较差E.各器官功能发育完善(二)X型题9.儿童护理人员须具备的素质包括A.丰富的知识B.强烈的责任感C.良好的书写能力D.良好的模仿能力E.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10.婴儿期的特点有A.各系统功能成熟B.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C.自身免疫功能未成熟D.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E.不易患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二、填空题1.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胎儿期、____、____、幼儿期、____、学龄期、青春期。
三、名词解释1.儿科护理学2.新生儿期四、简答题1.简述婴儿期保健的要点。
2.简述小儿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E 3.C 4.B 5.E6.D 7.B 8.E 9.ABE 10.BCD二、填空题1.新生儿期婴儿期学龄前期三、名词解释1.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2.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
一、名词解释紧密化:在8-细胞后,卵裂球细胞挤成紧密的细胞球体,细胞间接触面积增大,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在细胞间交流精子获能: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或能因子作用下,精子膜发生变化(膜表面精液蛋白的去除,表面蛋白的重组),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
这样精子才能穿越卵母细胞周围的滤泡细胞和透明带生殖新月区:一部分向更深层迁移达腹部,同时把胚胎前区的下胚层细胞挤到明区前部的一个区域构成原肠作用:胚胎细胞的重新组合,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神经胚:进行神经管形成的胚胎自主特化;通过胞质隔离——自主特化:细胞质内的胞质决定子分离到特定的卵裂球,于是卵裂球上的细胞有不同的、独立的命运。
即受精卵分裂时卵细胞质组分分隔到特定的裂球中,从而决定裂球的分化方向原条;是鸟类和哺乳类发育初期的胚盘上先于器官原基在明区内暂时出现的,沿中线走行的线条状隆起附肢场:由有能力形成一个肢体的中胚层细胞所组成的区域快封闭反应; 精子进入卵细胞触发细胞膜电位势迅速改变,引起膜外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和融合障碍,这可能与精子中存在一种与电荷敏感的蛋白有关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二、填空题复习要点1、发育的特征——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
各细胞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生长,衰老和死亡等生命现象2、动物发育的基本规律——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三个胚层建立;神经胚;器官形成;生长;繁殖;衰老和死亡。
3、生殖质(P颗粒)是什么物质,得到生殖质的细胞将发育什么细胞。
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卵裂时被分配到一定的细胞中,得到生殖质的细胞将发育成原生殖细胞(PGC)。
4、生殖干细胞涉的两种决定——一、是有丝分裂形成更多的生殖干细胞还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二、如果进行减数分裂,是发育形成精子还是卵子。
5、关于精子的形成,从精原细胞到精子形成除染色体倍减和细胞核浓缩外,整体形态结构发生了哪些巨大改变?从精原细胞到精子形成除染色体倍减和细胞核浓缩外,整体形态结构发生巨大改变:1.高尔基体发育为顶体(包含水解酶);2.中心粒定位在颈部(随精核入卵,两核融合发挥作用);3.线粒体排列在中段(供能);4.中部到尾部形成长的鞭毛结构(驱动精子运动)。
6、卵细胞由外向内依次包括有哪些部分?包括有:凝胶层、卵黄层(细胞膜外)、皮质颗粒(细胞膜下)、卵黄颗粒和线粒体(细胞质中)、单倍浓缩的核(中央)7、卵原细胞周围细胞洗情况。
——周围细胞通过分裂形成滤泡细胞,这些细胞发育促成卵泡。
8、卵泡的残余细胞形成叫什么,什么作用?——形成黄体(需HL的支持)——释放激素和孕酮—→促进子宫壁增厚及其中血管的生长,为胚泡着床做准备9、跨膜蛋白外侧与ZP3分子是如何介导顶体反应的?⏹跨膜蛋白外侧与ZP3分子特异结合、ZP3N-乙酰葡糖胺与sp56受体半乳糖端这些受体结合后,激活和调节IP3合成或离子调节,释放Ca2+,介导顶体反应。
10、哺乳动物慢封闭反应(透明带反应)情况。
皮质颗粒释放不形成受精膜,是释放的酶对透明带中的精子受体分子进行修饰,剥离ZP3分子上的糖基,使之丧失与精子的结合能力11、在哺乳动物卵裂时,发生紧密化的机制⏹紧密化机制:激活蛋白激酶C改变M R1.2×105的糖蛋白--E-cadherin,E-cadherin特异地卵裂球间的接触部位,通过糖链部分发挥紧密化作用。
12、哺乳动物32、64-细胞阶段胚的情况。
哺乳动物32-细胞阶段的胚,包括滋养层细胞和内细胞团。
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到64-细胞阶段,成腔作用完成,原来的桑葚胚产生囊胚腔形成囊胚。
13、哺乳动物胚的细胞滋养层分泌产物是什么?分泌蛋白水解酶,能使滋养层细胞进入子宫壁,重塑子宫血管。
13神经胚期中胚层分5个区域——分别为轴旁中胚层;脊索中胚层;中间中胚层;侧板胚层和头部间充质14雌激素在月经周期及其卵泡成熟中发挥作用:①引起子宫黏膜增厚促进其中血管的形成;②引起子宫黏液变稀,利于精子前进;③对促卵泡激素的调节;④在低浓度是抑制LH产生,高浓度是促进LH的产生⑤持续高浓度时,引起下丘脑分泌促性腺素释放因子。
目前知道影响神经生长锥生长方向有4种不同的机制:既化学吸引。
15、哺乳动物绒毛膜是由多核细胞构成的合胞体滋养层,使胚胎和子宫联系更紧密,最后和含丰富血管的胚外中胚层构成绒毛膜(胎盘胎儿部分)。
16、哺乳动物绒毛膜内的部分合胞体滋养层有内分泌功能,产生三种激素:①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使胎盘产生孕酮;②是孕酮,使子宫壁增厚;③是绒毛膜催乳激素,促乳房发育和产乳。
17、决定神经嵴细胞的迁移路径和脊髓的神经轴突的结构是什么?体节18、体节细胞的分化为情况。
①中腹部的体节细胞变成间充质细胞——生骨节,将发育成椎骨软骨细胞,进而分化发育成体轴骨骼系统;②最远离神经管的体节侧部解聚,分化发育成体壁和肢体肌肉的前体细胞;③留下的近神经管部分的细胞形成:背面称生皮节——发育为背部真皮结缔组织;腹面的称生肌节——脊椎肌肉。
19、循环系统由侧板中胚层形成,在最初的两个原始心房隔膜上存在卵圆孔,血液流通,呼吸开始时闭合20、早产儿为什么会出现呼吸困难?人34周胎儿的肺泡细胞分泌表面活性剂,保证出生时氧的交换,早产儿缺乏此物质而呼吸困难。
21、胚胎细胞的定型有两种主要方式。
①通过胞质隔离;②通过胚胎诱导。
22、附肢的起源沿前后轴呈浓度梯度分布的视黄酸对于肢体的发生和定位起着重要作用,特定的Hox基因可能是肢体发生的直接诱导者23、有尾两栖动类再生过程——1.创伤愈合,细胞增殖形成顶表皮帽和瘢痕组织。
2.组织破坏个分化,释放胶原酶使细胞去分化。
3.再生芽的形成。
去分化的细胞聚集形成再生芽基。
4.形态发生和分化,细胞分化,出现软骨和肌肉。
24、与昆虫变态有关的激素主要有那两大类?蜕皮激素(MH)和保幼激素(JH)25、爬行类和鸟类的原生殖细胞定位于生殖新月区,通过血液循环运输植入生殖嵴26、人类青春期的激素调节情况。
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元细胞分泌的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起始的,GnRH促进腺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此激素刺激性腺(睾丸/卵巢)的发育,分泌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25、哺乳动物胚胎的脐带是由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的狭窄的基柄最后形成。
三、问答题1、简述昆虫或两栖类变态的激素控制,◆一些蝾螈存在两次变态:第一次是由甲状腺素刺激的;第二次是催乳素激素诱导的。
催乳激素由垂体分泌,在幼虫期维持高水平,促进幼虫生长,抑制甲状腺素的形成。
◆变态过程激素的变化:①幼虫生长期的脑(下丘脑)逐渐完善——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引起垂体中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升高——甲状腺分泌T3和甲状腺素合成——促进TRH从下丘脑流向垂体(正反馈)——T3和甲状腺素达到一定浓度——变态发生。
②下丘脑逐渐完善——分泌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RIF)——垂体合成催乳素减少——解除甲状腺素合成◆两栖类和昆虫变态由是由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和前胸腺激素(PTTH)调节。
而人类青春期的激素调节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元细胞分泌的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起始的,GnRH促进腺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此激素刺激性腺(睾丸/卵巢)的发育,分泌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
2、阐述人类性腺及其生殖管道发育情况。
●哺乳动物的初级性别决定涉及决定性腺形成精巢还是卵巢。
在人类睾丸决定子(TDF)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短臂上。
●次级性别决定涉及身体表现型——第二性征。
⏹精巢可以分泌两种主要激素:一是抗缪勒氏管激素(AMH,破坏子宫子宫颈、输卵管和阴道组织);二是睾酮激素(对胎儿雄性化)。
3、人类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排卵过程月经周期:灵长类卵子的成熟和排卵的阶段性。
包括三方面的活动:①卵巢周期使卵子成熟和排卵;②子宫周期发育中的胚泡着床提供合适的环境;③子宫颈周期使精子只能在某一适当的时间进入子宫。
三方面的活动受垂体、下丘脑、卵巢释放的激素调控。
答:在成年女性卵巢中大多数的卵母细胞被阻断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阶段。
每个卵母细胞都由一个初级卵泡包裹,初级卵泡是由单层滤泡上皮细胞和无规则的间质壁细胞构成。
一批初级卵泡阶段性地进入卵泡生长阶段。
随着卵母细胞的生长,滤泡细胞的数目也增加,围着卵母细胞形成多层同心圆。
在卵泡形成过程中,卵泡中形成一个由滤泡细胞围成的腔,其中充满蛋白质、激素、cAMP和其他分子的混合物。
发育到一定阶段的卵泡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在受到促性腺激素的刺激后,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才能继续。
月经周期的第一阶段,垂体开始释放大量的FSH。
正在发育中的卵泡受FSH刺激进一步生长和进行增殖,同时FSH也引起滤泡颗粒细胞表面LH受体形成。
在滤泡开始生长后不久垂体就释放LH,在LH 的刺激下卵母细胞开始恢复减数分裂,核膜破裂,染色体凝聚,纺锤体形成,形成一个卵子和一个极体,两者都包在透明带内,第一极体排出,此时卵被排出卵巢。
4、简述眼球发育眼的早期形态发生过程:①视泡与预定晶状体外胚层接触:预定晶状体外胚层—→晶状体板—→视杯—→视杯外层细胞形成色素视网膜+内层细胞形成神经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②晶状体板—→晶状体窝——→晶状体泡—→晶状体上皮和内侧的晶状体纤维③晶状泡和视网膜接触诱导表皮—→角膜④视杯边缘部分的色素上皮向晶状体扩展—→虹膜和睫状肌上皮⑤围绕色素视网膜外方:头部间质聚集—→脉络膜和巩膜⑥神经嵴—→头部轴旁中胚层—→眼外肌简述果蝇胚胎躯体前后轴线如何建立?答:形态发生素调节首先表达的合子基因(缺口基因)。
缺口基因表达区呈带状,带宽约3体节,不同缺口基因表达区之间有部分重叠,它翻译的蛋白质以其浓度效应调控成对控制基因的表达。
成对控制基因的带状表达区将胚胎沿前-后轴划分成周期性单位。
它翻译的蛋白质激活体节极性基因转录。
体节极性基因表达产物进一步将胚胎划分成14体节。
同时,缺口基因和成对控制基因的编码蛋白质。
体节极性基因与同源异形框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同源异形基因的表达,而后者的表达产物则决定每个体节的发育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