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

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

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
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

目录

1.系统设计方案与论证 (3)

2.1设计要求 (3)

2.2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3)

2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4)

2.1.1时钟芯片DS12887性能简介 (4)

2.1.2时钟芯片读写时序 (6)

2.1.3 时间寄存器地址 (6)

2.1.4 特殊控制寄存器功能 (7)

2.2.1 液晶SYB12864介绍 (8)

2.2.2 液晶与单片机的接口 (8)

2.2.3 液晶写操作时序 (9)

2.3.1 红外发送与接收 (10)

2.3.2 遥控码数据分析 (10)

2.3.3 接收电路 (11)

2.4.1电源部分电路图 (11)

3.程序设计 (12)

3.主程序流程图 (12)

3.2 按键识别 (13)

3.3 课表计算 (13)

3.4 遥控解码 (14)

4.系统测试与总结 (16)

附录1主要元器件清单 (17)

附录2程序清单 (18)

附录3原理图与印制板图 (35)

附录4系统使用说明 (36)

附录5系统实物图片 (37)

1.系统设计方案与比较

1.1 设计要求

一、时钟功能:能显示年、月、日、星期、时、分、秒 二、调整功能:能校正年份、日期、时间等

三、打铃功能:按指定时间表播放音乐、现场修改作息时间表 四、设置的作息时间表数据在单片机掉电后不会丢失

1.2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实现的功能,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系统方案如下:

方案一:采用单片机自带定时器进行计时,外加存储器保存课表数据,普通键盘输入。 由于单片机进行软件计时,硬件成本比较低,但是误差比较大,需要校准,日后的维护 工作量比较大。可用廉价的A T24C04等存储器保存数据,读写比较容易。对于普通的独键盘,设置量比较大,改用矩阵键盘又会占用较大的电路板空间。

方案二:采用实时时钟芯片计时,红外数据输入。

时钟芯片常见的有美信公司的DS1302、DS12887等.前者与后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没有自带的备份电池。前者需要增加额外的电池以及相关的充电电路,后者DS12887本身已经集成了锂电池,而且掉电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可以正常走时,最重要的是它还剩下114字节的非易失RAM ,由于有备份电池供电,相当于一个存储器,可以充分利用,而不需要增加另外的存储器,减少了外围电路。电视红外遥控比较常见,只要解码出来,可以充分利用面板上的多个数字键,接收电路也相当简单,另外由于是非接触式按键,避免了普通机械按键的磨损弊端。

故本设计选用第二种方案.总体方框图如下:

单片机 89S52

时钟芯片DS12887

红外接收头

遥控

液晶显示

蜂鸣器

2.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2.1时钟芯片DS12887性能简介

2.1.1时钟芯片特点功能简介及引脚分布如图:

2.1.2读写时序

2.1.3时间寄存器地址

值得注意的是上表中最后的寄存器地址0EH--7FH,这里就是剩余的144字节RAM,在本设计中实际使用的是10H—13H四个字节,用于保存课表上午和下午的起始数据。

2.1.4 特殊控制寄存器功能

2.2液晶显示块部分电路

2.2.1液晶SYB12864功能与技术参数简介

SYB12864是一种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它主要由行驱动器/ 列驱动器及128×64全点

阵液晶显示器组成.可完成图形显示,内置汉字库,可以显示8×4个(16×16点阵)汉字.

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

1.电源:VDD:+5V;LCD外接驱动电压为 3.0∽8.0V

2.显示内容:128(列)×64(行)点

3.全屏幕点阵

4.七种指令

5.与CPU接口采用8位数据总线并行输入输出和8条控制线.

2.2.2液晶与单片机接口

外部接口信号如下表所示:

管脚号管脚名称LEVER 管脚功能描述

1 VSS 0V 电源地

2 VDD 5.0V 电源电压

3 V0 -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压

4 RS H/L RS=“H”,表示DB7~DB0为显示数据

RS=“L”,表示DB7~DB0为显示指令数据

5 R/W H/L R/W=“H”,E=“H”,数据被读到DB7~DB0

R/W=“L”,E=“H→L”, DB7~DB0的数据被写到IR或DR 6 E H/L 使能信号:R/W=“L”,E信号下降沿锁存DB7~DB0

R/W=“H”,E=“H” DRAM数据读到

DB7~DB0

7 DB0 H/L 数据线

8 DB1 H/L 数据线

9 DB2 H/L 数据线

10 DB3 H/L 数据线

11 DB4 H/L 数据线

12 DB5 H/L 数据线

13 DB6 H/L 数据线

14 DB7 H/L 数据线

15 PSB H/L H:8或4位并口,L串口(本设计中硬件置高电平)

16 NC

17 RET H/L 复位信号,低电平复位(如不需要经常复位可以悬空)

18 VOUT 10V LCD驱动电压

19 LED+ - LED背光板电源

20 LED- - LED背光板电源

数据线D0~D7与单片机P0口相连,完成数据传送。单片机P1.0与液晶RS 相连,控制显示数据和显示指令数据. 单片机P1.1与液晶RW 相连,控制数据读写. 单片机P1.2与液晶E 相连,液晶REST 与电源相连,控制液晶复位信号。18脚是液晶背光驱动端,通过限流可变电阻调节对比度,由于经过试验测量可变电阻大概是16K ,为了方便电路布局,用15K 的固定电阻。 1

2345678910

11

121314151617181920

J1

LCD12864

P00P01P02P03P04P05P06P07P10

P11P12VCC

V CC

V CC R1

15K

液晶与单片机接口图

2.2.3液晶写操作时序 写操作时序

R/W 为低电平,CS 为低电平写入指令, R/W 为低电平,CS 为高电平写入数据

2.3红外遥控

2.3.1 发送与接收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所示。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 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2.3.2 遥控码数据分析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以东芝公司的TC9012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所示。

遥控码的“0”和“1”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一般电视遥控器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红外遥控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后16位为8位的操作码和8位的操作反码,用于核对数据是否接收准确。

根据红外编码的格式,发送数据前需要先发送4.5ms的起始码和4.5ms的结果码作为引导码。遥控串行数据编码波形如下图所示:

2.3.3接收电路

接收电路较为简单,采用一体化接收头HS0038,滤波电容在这里可以减少电源带来的干扰。如图:

123JP1

IR Receiver

+

C410uf

VC C

GND

P35

C8

103

2.4电源

2.3.3接收电路

2.4.1电源部分电路图

为达到提供稳定5V 供电电压,变压器采用了玩具车电池充电适配器,由于此电源只包含了全波整流电路,在此加上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如图。

1122J4CON2VCC

GND

+

C6470UF

+C51000UF Vin 1G N D

2

Vout

3U37805

C9104C10104

D1LED R41K

3.系统的软件设计3.1主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

时钟与液晶复位

退出菜单

显示课次,播放音乐

显示时间

读取时间

读取课表数据并计算

欢迎界面

True

False

选择调整时间选择查看课表选择修改课表

调整时间上午课表修改课表

下午课表保存设置

True

保存设置

键扫

比较课表

上电

3.2按键识别

为了输入简单,用数字键直接输入要设置的数字,而且没有另外设置专门的光标移位键,即输入一个数字后自动换到一个位置,如果有现成的不需要修改的数字,可以直接按任意非数字键跳过。

由于进行年月日等数据的保存时是以两个键为一个单位(比如23),由此将产生一个问题,怎样保存无效的键值,即如果第一个键是无效键或者第二个键是无效键,这个数据怎么保存。具体解决办法如下:

从遥控按键解码结果可知,键值和数字键的数字对应关系为:

如果键值小于9(0x09),按键数字就是键值加上1,而键值9对应按键“0”。

所以两个按键的要分九种情况,第一个按键有三种情况,无效键,1~9键,0键,第二个键也有三种情况,考虑到第二个键有可能是无效键,所以按第一个键(十位)时候要保存个位数字,具体赋值如下:(以年为例,year0,year1,year2分别是原值、第一次按键后赋值、第二次按键后赋值)

第一个按键后赋值如下表:

key > 9 (无效键)year1 = year0

key < 9 (1~9键)year1 = 10*( key +1)+year0%10

key = 9 (0键)year1 = year0%10

第二个按键后赋值如下表:

第一个键第二个键赋值

无效键0键year2= year1/10*10

1~9键0键year2= year1/10*10

0键0键year2= year1/10*10 为方便编程没有用year2= 0

无效键1~9键year2= year1/10*10 + key+1

1~9键1~9键year2= year1/10*10 + key+1

0键1~9键year2= key+1

无效键无效键year2= year1

1~9键无效键year2= year1

0键无效键year2= year1

事实上第二个键是无效键的情况在刚开始已经考虑,所以键值不变,可以不做处理。3.3课表计算

以上午为例,当设定好第一节课上课时间,以后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往上加。

第一节课下课第二节课

上课

第二节课

下课

第三节课

上课

第三节课

下课

第四节课

上课

第四节课

下课

小时增量0 0 1 2 2 2 3

分钟增量

45 55 40 0 45 55 40 实际编写程序计算时,为了对齐,插入了无效的0值,当然如果schedule1[]表同样采用二维数组可避免此弊端,这也是当时编程时候总体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的,以至于要修改就要改动其很多的数据。

3.4 遥控解码

具体解码过程如下:

通过定时器读出相应的高低电平,先读出低电平,再读出高电平,如果中间有非正常的值则重新接收。每八个位为一个字节数据,总共四个有效数据,最后在数码管上显示。

#include

#define c(x) (x*110592/120000)//便于数据分析

sbit Ir_Pin=P3^6;//接收管脚

unsigned char code Led_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

0xf8,0x80,0x90,0x88,0x83,0xC6,0xA1,0x86,0x8E}; //共阳极数码显示码0-F. unsigned char code Led_Sel[]={0xfe,0xfd,0xfb,0xf7}; //显示位控

unsigned char Led_Buf[4]; //显示缓冲区

unsigned char Led; //位选

unsigned char Ir_Buf[4]; //用于保存解码结果

//===================================================

timer0() interrupt 1 using 1 //防止按键时 LED显示闪烁

{

TL0=(65536-1000)%256;

TH0=(65536-1000)/256; //定时器0设定约1000us中断一次,用于数码管扫描

P0=0xff;

P2=Led_Sel[Led]; //位选

P0=Led_Tab[Led_Buf[Led]]; //段选

if(++Led >3) Led =0; //四个扫描完了,到第一个数码管

}

//===================================================

unsigned int Ir_Get_Low() //获取低电平时间

{

TL1=0;

TH1=0;

TR1=1;

while(!Ir_Pin ); //当P3.6为低等待

TR1=0;

return TH1*256+TL1;

}

//===================================================

unsigned int Ir_Get_High() //获取高电平时间

{

TL1=0;

TH1=0;

TR1=1;

while(Ir_Pin ); //当P3.6为高等待

TR1=0;

return TH1*256+TL1;

}

//===================================================

main()

{

unsigned int temp;

char i,j;

TMOD=0x11;

TL0=(65536-1000)%256;

TH0=(65536-1000)/256; //定时器0设定约1000us中断一次,用于数码管扫描EA=1;

ET0=1;

TR0=1;

while(1)

{

restart:

while(Ir_Pin);

temp=Ir_Get_Low();//允许有一定的误差

if(tempc(5000)) continue; //引导脉冲低电平4500 temp=Ir_Get_High();

if(tempc(5000)) continue; //引导脉冲高电平4500

for(i=0;i<4;i++) //4个字节

for(j=0;j<8;j++) //每个字节8位

{

temp=Ir_Get_Low();//560us 低电平

if(tempc(800)) goto restart;

temp=Ir_Get_High(); //560us 或 1680us 高电平

if(tempc(2000)) goto restart;

Ir_Buf[i]>>=1; //先写“0”

if(temp>c(1120))

Ir_Buf[i]|=0x80; //再写“1”

}

Led_Buf[0]=Ir_Buf[2]&0x0f; //低四位数据码

Led_Buf[1]=Ir_Buf[2]>>4; //高四位数据码

Led_Buf[2]=Ir_Buf[0]&0x0f; //低四位系统码

Led_Buf[3]=Ir_Buf[0]>>4; //高四位系统码

}

}

解码结果如下,系统码为0x0E

(由于设置键和屏显键的键值相同,故有同样的功能)

4.总结

经过各方面的测试,达到设计的要求。

一、在系统硬件的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电路元器件的布局,整个系统板小巧精致。刚开始用万能板做实验时,红外接收头由于没有使用滤波电路,抗干扰能力比较弱,单片机容易进入死机状态,经过改进后,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死机,可能是电源干扰所致,如果加入看门狗电路可以避免死机。在设计的过程中,曾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内存溢出、液晶的判忙、按键识别、菜单设置等,经过了大量的调试修改工作,得以解决,在这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本设计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和添加新的功能

1、加入温度测量。采用DS18B20,只占用一根单片机口线,精度也比较高。

2、闹钟功能。DS12887 上自带闹钟功能。如果只是用来做普通的闹钟,实用性不强,其实在本设计中可以用来打铃,只要把课表计算好,每次上课或者下课后由单片机自动把下一个打铃点设置为闹钟,这样就不用单片机来比较打铃点。

3、加入液晶屏保功能。在没有操作时把液晶电源关掉,当有按键出现时点亮液晶,可以延长液晶使用寿命,还可以节省电能。不过具体操作时候必须把液晶的电源和地线全部断开。

4、添加任意打铃点,并可以删除。其实还有一百多字节的非易失RAM剩余,可以保存数据。

附录1:主要元器件清单

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

1 单片机AT89S5

2 1 AT89S52

2 电阻色环电阻

10kΩ1kΩ200Ω15kΩ1

2

1

1

误差10%

3 电容0.1uF,

470uF

10 uF

33p,

0.01uF

1000 uF 2

2

1

2

1

1

104

470 uF /25V

10 uF /10v

103

1000uF /10V

4 三极管9012 1 PNP

5 蜂鸣器 1

6 时钟芯片DS12CR88

7 1 DS12CR887

7 电视遥控器 1 TC9012

8 液晶12864 1 12864

9 单片机插座40座 1 DIP40

10 插座单排插座 1 SIP20

11 排阻10K 1 103J

12 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

13 直流插座 1 三脚直流座

14 晶振 1 12MHZ

16 稳压管LM7805 1 LM7805

附录2:程序清单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week,key,high;

//12864液晶操作口

sbit rs = P1^0;

sbit rw = P1^1;

sbit en = P1^2;

//ds12cr887操作口

sbit ds = P3^3;

sbit Rw = P3^2;

sbit as = P3^1;

sbit cs = P3^0;

sbit Ir_Pin=P3^5; //红外接收

uchar Ir_Buf[4]; //保存解码数据

bit enable = 1; //允许进入设置菜单

bit flag; //音乐开关

sbit buzzer = P3^6; //蜂鸣器

uchar code schedule0[2][13]=

{{0, 0, 0 ,0, 1 , 0, 2, 0, 2 , 0, 2 , 0, 3 }, //课表小时增量

{45,0, 55,0, 40,0, 0, 0, 45,0, 55,0, 40}};//课表分钟增量

uchar table[6]; //依次为年月日时分秒

uchar table1[4]; //依次为设置课表上午*时*分,下午*时*分

uchar idata schedule1[16]; //上午课表

uchar idata schedule2[16]; //下午课表

uchar idata displayschedule1[4][13];//上午课表显示缓冲区

uchar idata displayschedule2[4][13];//下午课表显示缓冲区

uchar code ytable[]={2,4}; //显示第二行第四行坐标

uchar code xtable[]={1,2,4,5,7,8};//显示列设置时间显示位置

uchar code xtable1[]={2,3,5,6};//显示列设置课表显示位置

//=================延时========================================= void delay(uint m)

{ while( m--); }

//============================================================== /* 液晶*/

//=========================判忙================================= void checkbusy()

{

rs=0;

rw=1;

P0=0xff;

while(1)

{

en = 1;

if(P0 < 0x80)break;//P0的最高位为忙标志为,H:忙,L:空闲

en = 0;

}

en=0;

}

//===========液晶写指令========================================= void writecommand(uchar command)

{

checkbusy();

rs=0;

rw=0;

en=1;

P0=command; //液晶数据线P0

en=0;

}

//============液晶写数据========================================= void writedata(uchar date)

{

checkbusy();

rs=1;

rw=0;

en=1;

P0=date;

en=0;

}

//==============液晶设置========================================= void lcdset(void)

{

writecommand(0x30); //基本指令集

writecommand(0x01); //清屏,DDRAM的地址归零

writecommand(0x02); //地址归位

writecommand(0x0c); //显示开,光标关,反白关

writecommand(0x06); //DDRAM地址加1

}

//===========设置光标============================================= void cursor(uchar y,uchar x)

{

uchar command = 0x80;

writecommand(0x0f); //开光标闪烁

if( y == 2)

y = 3;

else if(y == 3)

y = 2;

command |= (y-1) << 3;

command += (x-1);

writecommand(command);

}

//===========设置反白============================================= void convert(uchar yy) //反白一行

{

uchar x,y,i,j;

y=0x80; x=0x80;

writecommand(0x36); //绘图开

for (i=0;i<32;i++)

{

writecommand(y++); writecommand(x);

for (j=0;j<16;j++) writedata(0x00);

}

y=0x80; x=0x88;

for (i=0;i<32;i++)

{

writecommand(y++); writecommand(x);

for (j=0;j<16;j++) writedata(0x00);

}

writecommand(0x30);

if(yy>2)

{

x= 0x88;

y=(( yy-3 )<<4)+0x80;

}

else

{

x=0x80;

y=((yy-1)<<4)+0x80;

}

writecommand(0x36);

for (i=0;i<16;i++)

{

writecommand(y++);writecommand(x);

for (j=0;j<16;j++) //一行宽度是16的点

writedata(0xff);

}

writecommand(0x30);

}

//===========字符显示============================================

void display(uchar y, uchar x, uchar *p)

{

switch (y)

{

case 1:writecommand(0x7f+x); break; //液晶第一行

case 2:writecommand(0x8f+x); break; //0x90+(x-1)

case 3:writecommand(0x87+x);break;

case 4:writecommand(0x97+x);break;

default:break;

}

while(*p)

writedata(*p++);

}

//=========显示数字=============================================== void displayNumber(uchar y,uchar x,uchar number)

{

switch (number)

{ //引号内数字为中文全角输入占据一个汉字位置

case 0:display(y,x,"0");break;

case 1:display(y,x,"1");break;

case 2:display(y,x,"2");break;

case 3:display(y,x,"3");break;

case 4:display(y,x,"4");break;

case 5:display(y,x,"5");break;

case 6:display(y,x,"6");break;

case 7:display(y,x,"7");break;

case 8:display(y,x,"8");break;

case 9:display(y,x,"9");break;

default:break;

}

}

//==========显示星期=============================================== void displayweek (uchar week)

{

switch (week)

{

case 1: display(3,3,"一");break;

case 2: display(3,3,"二");break;

case 3: display(3,3,"三");break;

case 4: display(3,3,"四");break;

case 5: display(3,3,"五");break;

case 6: display(3,3,"六");break;

case 7: display(3,3,"日");break;

default: break;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X X X 专业班级自动化07-2 学号20070x0x0x0x 院(系) 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 x x 完成时间 2011年06月10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前言 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工业生产中有关温度系统进行控制,如钢铁冶炼过程需要对刚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塑料的定型及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而有很多领域的温度可能较高或较低,现场也会较复杂,有时人无法靠近或现场无需人力来监控。如加热炉大都采用简单的温控仪表和温控电路进行控制, 存在控制精度低、超调量大等缺点, 很难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且在很多热处理行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设计一个较为通用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这些控制技术会大大提高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简捷,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可以和计算机通讯,提高了生产效率. 单片机是指芯片本身,而单片机系统是为实现某一个控制应用需要由用户设计的,是一个围绕单片机芯片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资源又能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要,加之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应用日益广泛,并且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

多片微机应用系统。 2.历史研究与现状 在工业生产温控系统中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通常由位式或时间比例式温度调节仪控制的工业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其主回路由接触器控制时因为不能快速反应,所以控温精度都比较低,大多在几度甚至十几度以上。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元器件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解决的方案: (1)主回路用无触点的可控硅和固态继电器代替接触器,配以PID或模糊逻辑控制的调节仪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控温精度大大提高,常在±2℃以内,优势是采用模糊控制与PID 控制相结合,对控制范围宽、响应快且连续可调系统有巨大的优越性。 (2)采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打破了传统的热电阻、热电偶再通过A/D 转换采集温度的思路。用单片机对数字进行处理和控制,通过RS - 232 串口传到PC 机对温度进行监视与报警,设置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其优势是结构简单,编程不需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只需点击电脑鼠标就可以把编好的程序写到单片机中,很方便且调试、修改和升级很容易。 (3)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嵌入式系统模糊温度控制。利用ARM处理器的强大功能,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对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内嵌的操作系统μCLinux获得极好的实时性,并且通过TCP/IP协议能与PC机

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单片机)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学校: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题目: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 专业:惺惺惜惺惺 班级:Bxxxxx 姓名:xxxxx 学号:惺惺惜惺惺信息学、、指导教师:xx 电子工程系 2013年6月14日

《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 指导教师xx 执行时间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16周学生姓名学号承担任务 Zzz Zxxxx 设计目的1、掌握汇编语言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2、掌握各个部分功能的设计及应用; 3、学会使用protues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设计要求1、按照给定的时间模拟控制实现上下课打铃、灯光控制(屏 幕显示); 2、具有各日期和时钟显示。 摘要 本课题是应用AT89C52为核心控制器件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由键盘、声音输出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存储模块四部分组成。它利用AT89C52的定时/计数

器来计算时间,并用存储器记录数据,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AT89C52单片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控制器件,根据从键盘接受的数据控制整个设计的工作流程。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的长短的不便,可对一些以24小时为周期的开关量进行自动控制。如上下课打铃及扩音设备的开与关。采用AT89C52单片机来实现对上述开关量的控制,设有8位数码管、可以实时显示时间、系统还设有输入键盘,用以修改实时实时时钟,体现了系统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价廉、控制时间精确及系统体积小等特点。 首先设计各个模块的屏幕显示,其次是各个模块需要调用的小程序,有PC 机的日期和时钟,响铃声音,按键,屏幕显示以及延时的调用等等,最后是将各个功能模块与其中需要的小程序通过正确的汇编语言组建起来。这样便完成了源文件的建立。再通过.ASM源文件生成的.EXE可执行文件进行仿真。该仿真可以模拟实现:与PC机日期时钟保持一致的显示功能,仿照已设定的响铃时间进行打铃功能,根据已设定的早晚作息时间灯光控制的功能,键盘输入修正响铃时间,随时手动按键实现响铃的功能。 目录 摘要 .................................................................................................................. - 1 -目录 .................................................................................................................. - 2 -第一章绪论 ........................................................................................................ - 3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 1.2 研究内容及采用方法................................................................................ - 3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3 - 1.2.2 主要采用方法................................................................................. - 3 - 1.3课题的研究原理......................................................................................... - 4 -第2章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的方案设计 ...................................................... - 5 - 2.1总体方案组成框图及设计流程图........................................................... - 5 - 2.2具体步骤实施........................................................................................... - 7 - 2.2.1日期和时钟显示功能的设计......................................................... - 7 - 2.2.2 上下课打铃功能的设计............................................................... - 11 - 2.2.3 灯光显示功能的设计................................................................... - 13 - 2.2.4 修改响铃时间功能的设计........................................................... - 13 - 2.2.5 模拟手动控制功能的设计........................................................... - 14 -第3章可编程作息时间控制器的protues仿真 ............................................ - 16 - 3.1 仿真结果................................................................................................... - 16 - 3.2性能及误差分析....................................................................................... - 17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系统设计

课 设 计 任 务 书

摘 要 片 机 作 息 时 间 控 制 系 统 设 计 的 目 的 和 意 义: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发 展 和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推出单片机的公司很多,各种高性能单片机芯片市场也异常活跃,新技术的不断采用,更加使单片机的种类、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提高。因其功耗低,超高型,低成本,功能完整,在国内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和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不断的提升。一块大而复杂的模拟电路花费了您巨大的精力,繁多的元器件增加了您的成本。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几厘米见方的单片机,写入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您以前的电路简单很多。相信您在使用并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不管在您今后开发或是工作上,?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以AT89S52为核心控制器件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由键盘、声音输出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存储模块四部分组成。它利用AT89S52的定时/计数器来计算时间,并用存储器记录数据,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AT89S52单片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控制器件,根据从键盘接受的数据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的长短的不便,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设备。 本次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对一些以24小时为周期的开关量进行自动控制。如上下课打铃及扩音设备的开与关。采用AT89S52单片机来实现对上述开关量的控制,利用24C02芯片来存储数据,设有六位数码管、可以实时显示时间、系统还设有输入键盘,用以修改实时时钟,体现了系统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价廉、控制时间精确及系统体积小等优点。 关键词:作息时间控制; AT89S52; 24C02 目录 1 绪论 (1) 背景介绍.................................................. 作息时间控制钟概述 (1) 2 硬件介绍 (2) 硬件仿真环境介绍 (2) 系统整体设计 (2) 控制钟硬件设计 (3) 系统整体电路图 (4) 3作息时间控制钟软件设计 (6) 总体介绍 (6) 软件环境介绍 (6) 流程图介绍 (6) 系统主程序 (6) 系统数据读写子程序 (10) 显示子程序 (14) 报警扫描子程序 (19) 键盘扫描子程序 (20) 设置时钟子程序 (22) T1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25) 4 系统调试 (28) 5结论 (29) 6附录 (24) 参考文献 (30) 主要元件列表 (31) 1 绪论 背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推出单片机的公司很多,各种高性能单片机芯片市场也异常活跃,新技术的不断采用,更加使单片机的种类、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不断

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

————————————————————————————————作者:————————————————————————————————日期:

1 课题概述 1.1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设计步骤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个电梯系统的调度模块,即根据每个楼层不同顾客的按键需求,让电梯做出合理的判断,正确高效地知道电梯完成各项载客任务。根据此任务,本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有: 1、根据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系统硬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2、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并且加以运用; 3、选择恰当的芯片,并对其内部协议有所掌握,便于应用。 4、研究C语言编程,并且规定电梯的工作规则,用C语言加以实现; 5、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调试,让其协调工作,完成指定任务。 结合以上内容,本课题的设计方案步骤如下: 关于硬件部分: 首先,对实际的电梯系统进行模拟,一般情况下,一个电梯应该具备相关按键、显示二极管、数码管等,由于这是一个调度模块,故没有设计具体的轿厢等机械部分。然后,结合这些实物,选择恰当的芯片,并分成若干模块,安排好各自之间的关系。接着,要完成电路图的设计,画出PCB板,焊接相关器件后进行硬件调试,看是否好用并加以适当的更正。 关于软件部分: 关于电梯调度时所遵循的原则作出规定,其必须基于高效与人性化两个原则。最后是使用C语言将规定程序化,以便电梯真正的运作。 当然,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分离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硬件依据软件来验证,软件依据硬件来调试。经过一个个的发现问题、一个个的解决问题,最终做出完美的电梯调度模块。 1.2课题的开发环境简介 1.2.1电路图制作软件proteus 7.2 Proteus是目前最好的模拟单片机外围器件的工具,因此在仿真和程序调试时,关心的不再是某些语句执行时单片机寄存器和存储器内容的改变,而是从工程的角度直接看程序运行和电路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对于这样的仿真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弥补了实验和工程应用间脱节的矛盾和现象。 1.2.2C51的程序开发软件Keil

学校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学校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部):专业: 指导老师: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

目录 一、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3) 二、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3) 2.1 设计示意图 (3) 2.2 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 (4) 2.3 LCD液晶显示模块 (4) 2.4 声音模块 (4) 2.5 调节模块 (4) 三、软件设计与说明 (4) 四、课程设计体会 (7) 五程序清单 (7) 六参考文献 (11) 一、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题设计是一个具有打铃、广播功能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采用SG12864液晶具有良好的菜单式人机界面更使本系统增色不少。由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调节模块、时间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声音模块5个部分组成。现代机关企业,特别是学校要求对时间加以控制,要按时打铃及播放广播,以保证学习与工作的正常运行。本课题设计实现了这些功能,给学校及其他机关企业带来方便,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 通过对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二、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2.1 设计示意图 图2-1 系统电路框图 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智能化作息时间控制器。该控制器要求的功能有:按本校作息时间接通/断开电铃;并用12864液晶屏的第一行显示本人的姓名和学号,第二行显示实时时钟。作息时间控制

器用于学校教学楼的时间控制,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实现时间基准定时,显示的内容要求有时、分、秒各两位,并能调节小时和分钟。 2.2 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 采用AT89C51,它具有Flash ROM,内部具有4KB ROM 存储空间,能于3V的超低压工作,而且与MCS-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 2.3 LCD液晶显示模块 LCD12864为128*64点阵型液晶显示模块,可显示各种字符及图形,可与CPU直接接口,具有8位标准数据总线、6条控制线及电源线,采用KS0107控制IC。 该模块包括的函数为LCD_inti()//LCD 的初始化、checkbusy()//检查LCD是否忙碌、writecode()//写命令、 writedata()//写数据、hanzi()//显示汉字、 zifu()//显示数字或字符。 2.4 声音模块 电路板上的主控模块直接接一个蜂鸣器,构成一个简单的音响电路,该电路利用单片机的一个引脚作为音源,一个引脚接高电平,导通时,蜂鸣器发声,比一个引脚接地时候的声音要大些。脉冲信号的频率决定了其发出声音的音调。 该模块比较简单,其函数为void s_fmq()//蜂鸣器叫、nling()//判断是否闹铃。 2.5 调节模块 该模块要实现6个模式的调节和转变。调节模式的实现只用了三个按钮,分别是Mode 、Inc和Dec 按钮。 三、软件设计与说明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作为家庭信息化的实现方式,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将是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对智能家居的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容易实现,方便操作,贴近使用的设计理念,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为控制终端,并采用包括红外遥控、按键、Web界面等在内的多个控制源来控制家用电器。本文的二至四章描述了整个设计的软、硬件部分的具体实现,第五章是根据设计好的功能搭建了一个具体的环境实例。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家庭设备自动控制、家庭安全防范二个方面。其中家庭设备自动监控包括电器设备的集中、遥控、远距离异地(通过电话或Internet)的监视、控制及数据采集。 (1)家用电器的监视和控制,按照预先所设定程序的要求对热水器、微波炉、视像音响等家用电器进行监视和控制。 (2) 热能表、燃气表、水表、电度表的数据采集、计量和传送根据小区物业管理的要求所设置数据采集程序,通过传感器对热能表、燃气表、水表、电度表的用量进行自动数据采集、计量,并将采集结果远程传送给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3)空调机的监视、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所设定的程序,根据时间、温度、湿度等参数对空调机进行监视、调节和控制。 (4)照明设备的监视、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程序,分别对各个房间照明设备的开、关进行控制,并可自动调节各个房间的照度。 (5)窗帘的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程序,对窗帘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 总体设计

2.1 整体介绍 本次设计以STC89C52芯片为控制核心,温度,湿度等传感器为环境信息采集源,以Web 控制为辅助,来制作一个物联网空调监控系统。在原有的机械式按键开关的基础上,采用无线遥控器与Web 网页远程控制,来控制空调机组(如风机,加湿器,风阀等),实现了远距离,多角度对空调机组进行实时控制。此外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多种传感器想结合,智能根据各传感器采集的数值进行自动化控制,如自动开关风机,智能调节冷冻水量,自动调节风阀开度等。并能够实现故障诊断,提供报警,数据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查询并Excel 表输出。 2.2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提供了包括了核心控制模块,Web 服务器,Web HTML 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按键模块,报警模块,等等。系统的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整体框图 网页 服务器(串口核心控制设备(以 STC8052为数据库设备状态传感器 (温度,LCD 显示 模式,温 度,湿度 继电风 水阀开 新风开 加湿 回风开用户输入 用户控制 环境信按

蜂鸣器流水灯数码管显示作息时间控制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育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的一项工程训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工程的方法,通过一个简单课题的设计练习,可使学生初步体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完成工作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了解必须提交的各项工程文件,也达到巩固、充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应能加强学生如下能力的培训: (1)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2)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3)工程绘图的能力; (4)编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5)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 2.1总体要求 (1) 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 绘制系统硬件总框图 (3) 绘制系统原理电路图 (4) 制定编写设计方案,编制软件框图,完成详细完整的程序清单和注释; (5) 制定编写调试方案,编写用户操作使用说明书 (6) 写出设计工作小结。对在完成以上文件过程所进行的有关步骤如设计思想、指标论证、方案确定、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原理分析等作出说明,并对所完成的设计作出评价,对自己整个设计工作中经验教训,总结收获和今后研修方向。

2.2 具体要求 本次工程实践的校内部分主要以单片机为基础,进行单片机软件编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软件编程和系统设计能力,整个设计系统包括两个部分,硬件及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已经制作成功,学生只需要掌握其原理和焊接相应的元器件,掌握元器件的辨别和元器件的作用以及应用场所即可,另外对所焊接的电路还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判断是否有焊接错误的地方或者短路的地方,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能够根据现象判别原因,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硬件电子电路的分析、判断能力。 软件编程是本次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在为期两周的工程实践中,将占据主要时间,学生要完成的软件编程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熟悉Keil C51编程平台及相关编程软件 2)、编写、调试蜂鸣器、继电器动作、方波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3)、编写、调试LED流水灯(循环显示)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4)、编写、调试键盘扫描子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5)、编写、调试数码管动态扫描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6)、电子钟设计(包括键盘、时钟、显示等) 7)、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包括键盘、显示、时钟、报警等) 8)、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9)、车速里程测量、显示设计 三、设计内容及方法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设计通常选择一般常见、常用的简单应用装置或对象进行微机控制。所涉及的系统可以实际制作,也可以实验室模拟,具体步骤和内容如下: 3.1设计准备 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有关

基于单片机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任务书 分院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内容: 1设计电路,选择器件 2 利用Protel画原理图 3 编程,调试 4 焊接电路,调试 要求: 1.系统时间设计,设计以24小时为周期的时间钟。 2.LED数码管显示时间。 3.设计键盘,通过键盘修改时间、设定闹铃。 进度及安排:(10天) 1.查资料(2天) 2.设计电路画电路图(2天) 3.编程与调试(2天) 4.焊接硬件电路并调试(2天) 5.写报告(2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分院院长(签字): 年月日

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推出单片机的公司很多,各种高性能单片机芯片市场也异常活跃,新技术的不断采用,更加使单片机的种类、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提高。因其功耗低,超高型,低成本,功能完整,在国内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和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不断的提升。一块大而复杂的模拟电路花费了您巨大的精力,繁多的元器件增加了您的成本。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几厘米见方的单片机,写入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您以前的电路简单很多。相信您在使用并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不管在您今后开发或是工作上,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以AT89S52为核心控制器件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由键盘、声音输出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存储模块四部分组成。它利用AT89S52的定时/计数器来计算时间,并用存储器记录数据,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AT89S52单片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控制器件,根据从键盘接受的数据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的长短的不便,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设备。 本次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对一些以24小时为周期的开关量进行自动控制。如上下课打铃及扩音设备的开与关。采用AT89S52单片机来实现对上述开关量的控制,利用24C02芯片来存储数据,设有六位数码管、可以实时显示时间、系统还设有输入键盘,用以修改实时时钟,体现了系统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价廉、控制时间精确及系统体积小等优点。 关键词:作息时间控制; AT89S52; 24C0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作者 系部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年月日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2)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 (3) protel se 99软件(4) 单片机使用接口技术 (5) 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6)网上有关技术资料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1)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2)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包含的基本内容 (3)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技术 (4)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实现 (5) 全文总结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1) 程序。要求:编译通过,基本能运行。 (2) 毕业论文。要求:正确,规范,通顺。 (3) 可供发表的研究论文(可选)。要求:规范,新意 均需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 6 发题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 指导人:(签名) 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日期: 学生:学号: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 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 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 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委员:(签名) (签名) (签名) (签名)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4 年1 月13 日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 1. 课程设计目的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和键盘扫描、数码管显示的原理及拓展使用方法。(3)通过课程设计,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调试,应用电路设计、分析及调试检测。 2. 设计方案及原理 本设计是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其实现的功能主要有:使用4位七段显示器来显示当前的时间,由LED闪动作为秒计数表示,显示格式为“时分”,并可显示日期,显示格式为“月日”,年份单独显示。由4个按键来作功能设置,可以设置现在的日期、时间及定时设置时间,一旦设置的时间到则作出相应动作:发光二极管闪亮,同时播放音乐。 单数码管显示模块片机最按键控制模块小系闹钟模块统 系统方框图图1 3. 硬件设计 3.1单片机 AT89C52提供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闪存,256字节内部RAM,32个

I/O口线,3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6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2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他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3.2 按键控制模块 按键设定部分比较简单,因为本系统按键少,所以在设计上采用了独立按键方式,程序的编制上也采用了简单的扫描方式。按键控制模块主要有由四个按键1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组成:K1、K2、K3、K4、。其中K1的功能是模式切换键;K2的作用是加一;K3的作用是闹钟使能;K4的作用是减一。 K1KKK按键控制模2 3.3 数码管显示模块 时间显示模块主要由四位七段数码管来显示,配合按键控制模块的校正与设定时间,相应的显示。时间正常显示时,LED每闪动60次,分钟自动加一;每六十分钟小时自动加一;每24小时天自动加一。 数码管显示模块图3 3.4 闹钟模块闹钟模块快的主要功能即闹铃。当设定时间与当前时间一致时, 则闹钟自动闹铃进行提示,同时二极管闪亮一分钟后,自动退出响铃状态,若按K3键,闹钟退出响铃状态。 2

学校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长沙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学校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系(部)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工程2班 姓名 学号2011026215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3.12.16——2013.12.20

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老师: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

目录 一、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4) 二、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4) 2.1 设计示意图 (4) 2.2 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 (5) 2.3 LCD液晶显示模块 (5) 2.4 声音模块 (5) 2.5 调节模块 (5) 三、软件设计与说明 (5) 四、课程设计体会 (8) 五程序清单 (8) 六参考文献 (12) 一、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题设计是一个具有打铃、广播功能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采用SG12864液晶具有良好的菜单式人机界面更使本系统增色不少。由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调节模块、时间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声音模块5个部分组成。现代机关企业,特别是学校要求对时间加以控制,要按时打铃及播放广播,以保证学习与工作的正常运行。本课题设计实现了这些功能,给学校及其他机关企业带来方便,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 通过对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二、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2.1 设计示意图 图2-1 系统电路框图 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智能化作息时间控制器。该控制器要求的功能有:按本校作息时间接通/断开电铃;并用12864液晶屏的第一行显示本人的姓名和学号,第二行显示实时时钟。作息时间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时 间:指导 教师:

单片机课程设计项目系列: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 (一)基本功能 (1)家居内无人时, 切断所有家电的220V 电源, 既消除了各种电器的待机能耗, 又避免了因供电异常、屋内漏水等不可预知事件损坏电器的危险。 (2)通过预设时间和时长控制娱乐性家电, 避免了孩子在家因过度娱乐而延误学习。 (3)所有电器的电源都直接通过系统控制进行供电 / 断电, 在使用电器时无需插拔电源插头, 避免 了因经常插拔电源插头而造成接触不良及触电的危险。 (4)根据预设室内温度和湿度对空调和加湿器自动进行启/ 停控制, 以达到最佳舒适度。 (5)各电器的工作状态在主控面板上以LED直观显示, 并通过键盘集中控制电器, 例如在观看电视时可随手打开/ 关闭厨房电灶。 (6)远程控制家电的启动操作。 (7)设定/ 显示日期、时间、星期及定时叫醒服务。 (8)为避免煤气中毒设置了一氧化碳及燃气报警。 (9)烟感和水感可及时发现家居内的水、火灾并报警。 (10)通过门磁和窗户红外线完成防盗报警。 (二)扩展功能加入住宅配房安全防盗报警功能和住宅门禁系统功能。 二.计划完成时间三周1.第一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整体设计,同时按要求上交设计报告一份。2.第二周完成软件的具体设计和硬件的制作。 3.第三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联合调试。

目录 1引言 (3) 2总体设计方案 (3) 2.1设计思路 (3) 2.1.1方案确立 (3) 2.2 总体设计框图 (3) 3设计原理分析 (4) 3.1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4) 3.1.1烟感传感器 (4) 3.1.2门磁、红外探测器 (4) 3.1.3热释电传感器 (4) 3.2矩阵键盘模块 (4) 3.3单片机最小系统 (5) 3.4显示模块 (5) 3.5 输出部分 (6) 4总结与体会 (6) 参考文献 (6) 附录一程序流程图 (7) 附录二程序列表 (8)

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

成绩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课题名称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器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5年6月29日

电气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器 姓名专业自动化班级1202学号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时间2015年6月29日-2015年7月10日 一、任务及要求 本课题要求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具有定时和计数功能的智能化作息时间控制器,用于学校教学楼的时间控制,实现时间基准定时,并配合“启动”、“复位”等按键的操作,并按作息时间显示的内容要求有有以下功能: (1)按作息时间接通/断开电铃; (2)课间接通/断开播放音乐设备; (3)时间的设置与值显示(显示的内容要求有时、分、秒各两位) 设计要求: (1)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2)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 (3)完成必要的参数计算与元器件选择; (4)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5) 应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调试。 二、进度安排 第一周: 周一:集中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和相关事宜,查资料确定系统总体方案。 周二~周三:完成硬件设计和电路连接 周四~周日:完成软件设计 第二周: 周一~周三:程序调试 周四~周五:设计报告撰写。周五进行答辩和设计结果检查。 三、参考资料 [1]王迎旭等.单片机原理及及应用[M]. 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戴灿金.51单片机及其C语言程序设计开发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1章总体方案设计 (4) 1.1 设计要求 (4) 1.2优点及意义 (4) 1.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 1.4初步设计思路 (5) 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6) 2.1时钟电路设计 (6) 2.2 复位电路设计 (6) 2.3 键盘电路设计 (6) 2.4 显示电路设计 (7) 2.5继电器电路 (8) 2.6 I/O接口的分配 (8) 第3章应用软件设计 (9) 3.1 主程序设计 (9) 3.2 子程序设计 (9) 3.2.1 显示子程序 (9) 3.2.2 响铃子程序 (11) 3.2.3键盘扫描子程序 (12) 第4章系统调试与性能分析 (13) 第5章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附录A硬件电路原理图 (17) 附录B 程序清单 (18)

推荐-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系统 精品

()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钟系统专业: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班级:09251班 学号:19号 姓名:尹林 指导老师:高燕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二〇一二年六月

摘要 本设计是作息时钟系统设计,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按键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闹钟模块组成。采用单片机AT89C52与12MHZ晶振相连;通过按键K1、K2、K3、K4、K5控制时间的显示、校正、闹钟时间设定。数码管显示模块用来显示时间,显示格式为“时分”,并能够根据需要显示年、月、日,由数码管小数点闪动作为秒计数;闹钟模块进行到时提醒并作出相应动作:发光二极管闪亮,同时播放一段音乐。 本设计中,利用单片机定时器设计时间计时处理,采用单片机内部的T0定时器溢出中断来实现,工作在T1方式下,定时50微妙,则连续中断20次即为一秒,得到了我们所需时间的最小单位秒,60秒为一分,60分为一小时,24小时为一天,1、3、5、7、8、10、12月为31天,4、6、9、11月为30天,闰年二月为29天,非闰年二月为28天,12个月为一年。采用这种时间设计思想来进行时间设置。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单片机的P0口输出显示信号;P1口按键输入控制;P2口用来扫描,为动态显示;P3口闹钟模块。 该设计用C51编写程序,由于汇编语言的移植性比较差,而C语言则比较灵活。许多子函数都可以直接移植过去。 关键词:单片机 AT89C52 C语言作息时间系统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rest of the clock system design, from the smallest single-chip system, key module, digital tube display module, alarm https://www.doczj.com/doc/a618749444.html,ing single-chip AT89C52 and 12MHZ crystal connected through keys; K1, K2, K3, K4, K5 control time display, correction, alarm time setting.Digital tube display module to display the time, the display format for "time", an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display year, month, day, by the digital tube decimal point flashing counts as a second alarm module; then remind and make corresponding action: the LED flashes, while playing a piece of music. This design, use single chip timer design time processing, using SCM internal timer to achieve T0, working in T1 mode, timing 50 subtle, continuously interrupted 20 times a second, is what we need the smallest unit of time in seconds, 60 seconds for a branch, is divided into a 60 hours, 24 hours a day, 1, 3, 5, 7, 8, 10, December for 31 days, 4, 6, 9, November for 30 days, a leap year in February for 29 days, a leap year in February for 28 days, 12 months for a year.By this time design ideas to set up time. In the design of the entire system, SCM P0 port output display signal; P1 export key input control; P2 port used to scan, dynamic display; P3 alarm module. The design using C51 programming, due to the less portable assembly language, C language is more flexible.Many functions can be transplanted directly past. Key Words:SCM AT89C52 language C schedule system

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指导老师王 日期2015年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3) 1,任务书 (3) 2,背景现状 (4) 3,作息时间表 (4) 二设计方案 (4) 1,方案论证 (4) 2,设计原理 (4) 3,创新点 (5) 三硬件系列说明与电路原理图 (5) 1,硬件说明 (5) 2,电路图 (7) 四、软件主要模块流程图及源程序和程序注解 (7) 1,程序流程图 (7) 五课程设计总结 (8) 1,自己的收货与体会 (8) 2,遇到问题和解决方法 (8) 3,技术实现技巧和创新点 (8) 4,作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 (8) 六参考文献 (8)

2,背景现状 学校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通常使用传统的电铃声作为上下课、上下班的时间信号。且不说人工打铃的繁琐,铃声的单调和乏味,光是那突然骤响的刺耳铃声就常常激起周围居民的不满。多年来,中国各地从大学到小学乃至幼儿园,从城市到农村,从冬到夏,那特有的铃声响遍了大江南北,成了学校的特色和“专利”。正是这种铃声.让一些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甚至一些学生把铃声看成是考试的代名词,以至于一听到这种声音就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有教育专家建议,学校教育理应彰显“人”的个性,并从“小”处做起。推进素质教育,于细微之处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为此,我开发了“作息时间控制系统”来管理学校日常作息时间,播放自起床、早操、上下课直到晚熄灯等信号音乐,并且还可以控制电视、路灯、室内照明等电气设备。从此屏弃那传统的铃声,代之以现代化优美、怡人的环境音乐,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铃声音乐中受到美的熏陶,体验音乐的魅力,形成愉悦的心境。既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又达到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学生情操的效果。无形之中推进了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现今,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表,石英钟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校。数字式电子钟用集成电路计时时,译码代替机械式传动,LED显示器代替指针显示,减小了计时误差。这种电子钟具备显示时、分、秒的功能,还可以对时、分、秒进行校对,片选的灵活性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时钟正迅速取代纸质日历、年历和一般机械电子时钟,以其走时准确、功能多样、外观时尚、使用方便,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3,作息时间表 二、设计方案 1、方案论证 单片机的定时器功能科实现装置模拟时钟,根据需要,在一些特定的时刻送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驱动电铃发声,已完成预定的控制要求。另实验箱中的集成电路块集成了8279芯片、键盘和显示器,具有编程功能为时间初始输入和显示提供了平台。还有电铃的集成电路为打铃、广播提供了方法。 2、设计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