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补充习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63.96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全册答案(新版)2020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全册答案第 1 页1、⽟⽶⾯的脂肪含量⾼⼀些,标准⾯粉的蛋⽩质含量⾼⼀些,⽟⽶⾯的碳⽔化合物的含量⾼⼀些。
2、⑴亚洲⼤洋洲⑵4410.4 2994.9 2398.9 1802.9 1400.6 998.3 894第 2、3 页1、⑴重庆条形15-----59 扇形⑵ 3.63 折线2、⑴略⑵作图略35 11 12第 4、5 页1、(1)氮⽓78 ⼆氧化碳及其杂质0.06(2) 0.21(3)略2、(1) 54 24 30 12(2) 21 17(3)略3、 4 7 25 6 8作图略第 6、7 页1、第⼆个和第四个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第三个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圆柱选 1 4 圆锥选 3 73、(1)底⾯侧⾯⾼(2)圆曲⾼4、2cm 2.1cm5、2 36、上⾯-------圆余下随便连上⾯-------圆余下随便连7、①------③②--------①③------②第 8、9 页1、⑴长⽅25 31.4⑵25×(3.14×10)=785(平⽅厘⽶)2、选中间图2÷2=13.14×12x2+6.28x3=3.14×1x2+6.28x3=6.28+18.84=25.123、图⼀3.14x5x8=125.6图⼆40x2x3.24x20=50244、6、10÷2=53.14x52x2+3.14x10x6=3.14x25x2+3.14x10x6 =157+188.4 =345.4第10、11 页1、图⼀12÷2=63.14x62x2+3.14x12x16= 3.14x36x2+3.14x12x16=226.08+602.88=828.96图⼆3.14x22x2+3.14x2x2x20=3.14x4x2+3.14x2x2x20=25.12+251.2=276.322、20cm=0.2m3.14x0.2x4=2.5123、6÷2=33.14x32+3.14x6x1.5=3.14x9+3.14x6x1.5=28.26+28.26=56.524、3.14x22x2+3.14x2x2x8 =3.14x4x2+3.14x2x2x8=25.12+100.48=125.65、花布18÷2=93.14x92x2=3.14x81x2=508.68红布3.14x18x80=4521.66、31.4÷2÷3.14=53.14x52x2+31.4x31.4=3.14x25x2+31.4x31.4=157+985.96=1142.96第 12 页1、⑴底⾯积⾼⑵V=Sh⑶ 2.12、图⼀3.14x52x9=3.14x25x9=706.5图⼆8÷2=43.14x42x6=3.14x16x6=301.443、0.4÷2=0.23.14×0.2x3第13 页1、3.14x32x10=3.14x9x10=282.63、4÷2=23.14x22x6=3.14x4x6=75.3675.36<80 不能4、3.14x22x2.5x550 =3.14x4x2.5x550=17270=17.27 吨第14、15 页1、3.14×22x1003、⑴ 6÷2=33.14×32x12=3.14×9x12= 399.12⑵3.14x6x12+3.14x32x2 =3.14x6x12+3.14x9x2 =226.08+56.52=282.64、⑴62.8÷2÷3.14=10 3.14x102+62.8x6=3.14x100+62.8x6=314+376.8=690.8690.8x3=2072.4⑵3.14x102x6x1=3.14x100x6x1=1884 吨5、5024÷3.14÷102=5024÷3.14÷100=166、4÷2=23.14×22x10x1/5x3=3.14×4x10x1/5x3=75.36≈75第 16.17 题1、⑴ 5 45⑵1∶3⑶7.5 22.5⑷ 22、3.14x32x8÷3=3.14x9x8÷3=75.368÷2=43.14x42x15÷3=3.14x16x15÷3=251.23、25.12x3÷3=25.124、16÷2=83.14x82x21÷3=3.14x64x21÷3=1406.725、4÷2=23.14x22x1.5÷3=3.14x4x1.5÷3=6.286、⑴15.7÷2÷3.14=2.53.14x2.52=3.14x6.25=19.625⑵19.625x2.7÷3=17.6625第18 页1、1/3x 3.14x42x1.2x0.75=1/3x 3.14x16x1.2x0.75=15.072≈15.13、6÷2=33.14x32x20+1/3x3.14x32x4=3.14x9x20+1/3x3.14x9x4=565.2+37.68=602.884、1/3x3.14x22x3÷2/7=1/3x3.14x4x3÷2/7=43.96第19 页1、3、4÷2=2⽤铁⽪3.14x4x6+3.14x22=3.14x4x6+3.14x4=75.36+12.56=87.92盛⽔3.14x22x6=3.14x4x6=75.364、7.5x8x1/3x7.8=156第 20、21 页1、⑴×⑵√⑶√⑷×2、图⼀表⾯积3.14x62x2+3.14x2x6x3 =3.14x36x2+3.14x2x6x3 =226.08+113.04 =339.12体积3.14x62x3=3.14x36x3=339.12图⼆表⾯积8÷2=43.14x42x2+3.14x8x8=3.14x16x2+3.14x8x8=100.48+200.96=301.44体积3.14x42x8=3.14x16x8=401.923、圆锥体1/3x82x6=1/3x64x6=401.924、错题5、25.12÷2÷3.14=425.12÷(42×3.14)=25.12÷50.24 =0.56、⑴ 18.84÷3.14÷2=33.14x32=3.14x9=28.26⑵1/3x3.14x32x1.2x1.35=1/3x3.14x9x1.2x1.35=11.304x1.35=15.2604≈15(吨)7、12÷2=63.14x62x12=3.14x36x12=1356.48第 22、23 页1、⑴3/7 4/7 3∶4⑵3∶52/5 2/32、 5 3∶545÷(1-3/8)=72(只) 公鸡只数:72×3/8=27(只)3 ⑴35÷(1-2/7)×2/7=14(吨)⑵⽩兔30÷(7+3)×3=30÷10x3=9⿊兔30÷(7+3)x7=30÷10x7=214、4+5=9男⽣36x4/9=16⼥⽣36x5/9=20第 24、25 页1、⑴①略②7③ 17 ④7 3⑵2、3、第 26、27 页1、⑴6/7 7/13 6/13⑵2/3 2/52、40÷(8-3)x3=40÷5x3=243、⽅法⼀:35÷7x5=25⽅法⼆:35÷7/5=35x5/7=254、⼩明810÷(5+4)×5=810÷9x5=450⼩洁810÷(5+4)×4=810÷9x4=3605、 5x3/5=35+4+3=12篮球84÷12x4=28排球84÷12x5=35⾜球84÷12x3=216、第28、29 页1:⑴3∶1⑵1/4⑶6∶4⑷ 3 22:⑴2∶11∶2⑵1∶3⑶①⑷③①3:略4:略5:画图略发现:⾯积的⽐是边长⽐的平⽅。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补充习题》全部答案作业参考一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六十二八相等相等相等相等2. 4 4 4 683. 54. 24 24 18 18 12 125. 7 3 3 6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1. 略2. 略3. 5 4 64. 图略长:3 宽:1 高:25. 4 2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1.(1)15 cm2 15 cm2 (2)30 cm2 30 cm2 (3)18 cm2 18 cm2 (4)126 cm22. 592 cm2 216 cm23. (1)前后25 (2)面积相同50(3)250平方厘米4. 2700平方厘米5.150平方分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1. (1)3 (2)48 底顶2. 1988平方厘米3. 1.44平方分米的玻璃,7.2平方分米的硬纸板 4. 58平方米体积和容积的认识1. 略2. 一样大,因为橡皮泥体积一定3. 略4.体积和容积的单位1. 8 8 102.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厘米立方米升毫升3. 略4. 55. 300 252 375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1)1. 5 4 3 5 4 3 60 5 4 3 60 立方厘米2. 4 4 4 4 4 4 64 4 4 4 64 立方厘米3. 0.324立方分米1000立方分米4. 2.25立方米5. 27000立方厘米6. 48平方厘米192立方厘米16平方厘米64立方厘米7. (1)40平方米(2)80立方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2)1. (1)60立方分米(2)625立方厘米2. 12800立方厘米3. 0.8米4. 125立方分米4个体积单位的进率1. 300 104 3000 1040 27 5.62.7 0.562. 0.72 810 600 4200 8.25 703. 5.3 250 400 0.054. 3.6立方米0.045立方米45立方分米5. 80000立方厘米80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练习1. 256 cm2 240 cm2 148 dm3 120 dm30.4m2 0.016m3 54 cm2 27 cm32. (1)59平方分米(2)30升3. (1)125立方分米(2)150平方分米4. (1)244平方分米(2)227500毫升227.5升5. 12.8立方米6. 6240块整理与练习(1)1. 104 432 5762. 32 64 384 5123. 1.8 84. 450 32005.67 0.8 740 740 3.6 3.65. 长方体铁盒少,少8平方厘米。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补充习题及解答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的是( )A .水从高处向低处流B .风吹树叶动C .尘土飞扬D .公园里花香四溢2.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 .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作用力很大D .分子作用力即分子引力3. 稻草一拉就断,而铁丝不易拉断。
按照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这是因为( )A .稻草的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B .稻草、铁丝的分子间都存在着引力,但稻草分子的引力远小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C .稻草的分子间存在斥力,铁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D .稻草具有“一拉就断”的性质4. 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引在一起,原因是( )A .两块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B .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没有分子作用力C .玻璃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D .玻璃分子运动缓慢5. 将一滴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黑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水的温度越低,整杯水变黑所需要的时间越短B.如果水的温度为0℃,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C.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D.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变黑了6. 图10-5 所示是教材上的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了( )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 .分子间有空隙D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7.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描述: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其中正确的是( )A .②④⑥B .②③⑥C .①③⑤D .①④⑤8. 关于原子核中的质子、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和中子不可再分了B .质子可再分,中子不可分C .质子不可再分,中子可再分D .质子和中子都可再分9. 有四种物质:①细胞,②电子,③原子,④质子,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②①④③D .②④③①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0-5A .原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B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C .原子的核式模型是由汤姆生提出的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11. 氢原子只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组成,在图10-6所示氢原子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12. 对于分子或原子的认识,你认为下面哪句话较准确?( )A .没有生命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有生命的物质则不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B .既然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分子和原子没什么区别C .一般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分子,但观察不到原子D .分子很小,用一般显微镜观察不到13. 使人们确信原子有复杂结构的事实是( )A .电子的发现B .原子核的发现C .质子的发现D .中子的发现14. 卢瑟福在研究原子结构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极薄的金箔,用一高速运动的氦核射击它,发现大多数氦核通过了金箔,极少数氦核发生偏转或被金箔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结合排列B .相对金原子而言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C .金原子核带负电D .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15. 原子能不能再分呢?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进行了认真实验,发现了人们观察到的阴极射线是由原子内部发出的一种带负电的微粒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命名为电子,从而证明了原子是可分的。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6年级数学上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1:⑴ 5×3=15(cm2)⑵ 5×6=30(cm2)⑶ 6×3=18(cm2)⑷(15+30+18)×2= 63×2= 126(cm2)2:图一(12×10+12×8+10×8)×2=(120+96+80)×2= 296×2= 592(cm2)图二6×6×6=216(dm2)第5页参考答案:3:⑴前后25⑵完全相等 50⑶ 50×4+25×2=250(cm2)4:(30×20+30×15+20×15)×2 =(600+450+300)×2= 1350×2= 2700(cm2)5: 5×5×6=150(dm2)第6页参考答案:1:⑴ 4.5⑵48 顶面底面2:(20×14+20×21)×2+21×14 =(280+420)×2+294= 700×2+294= 1400+294= 1694(平方厘米)3:玻璃1.2×1.2=1.44(平方分米)纸板1.2×1.2×5=7.2(平方分米)4:(8×3+4×3)×2 - 14=(24+12)×2 - 14= 36×2 - 14= 72-14= 58(平方米)第7页参考答案:1: 1元大2:一样大。
在捏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体积没有改变。
3:第二个大4:△○△√第8页参考答案:1: 8 8 102: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厘米立方米升毫升第9页参考答案:1:竖着填写长方体 4 2 2 16长方体 2 2 3 12正方体 3 272: 53:300 252 375第10页参考答案:1.5435×4×3=605×4×3=60(cm3)2.4444×4×4=644×4×4=64(cm3)3.图一:0.6×0.6×0.9=0.324(立方分米)图二:10×10×10=1000(立方分米)■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页答案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六下语文补充习题第10课空白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粗糙(cāo)饿殍(piǎo)脍炙人口(zhì)(正确答案)B、旖旎(nǐ)旮旯(lá)游目骋怀(pìn)C、凫水(fú)尴尬(gān)自惭形秽(suì)D、自诩(yǚ)恬淡(tián)好高骛远(wù)2、1苏轼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同为豪放派代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偏僻(piān)杜撰(zhuàn)B、稀罕(gàn)溺爱(ruò)(正确答案)C、辜负(gū)风骚(sāo)D、愚蠢(chǔn)纨绔(kù)4、1一人不排队挤上公交车,众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这个挤公交的人语言幽默、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1《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素淡朦胧、和谐宁静的荷塘和月色,表现了作者希望在自由宁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望岳》作者的朝代()[单选题] *汉秦唐(正确答案)宋8、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描写的周瑜是一个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年青将领形象。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1《雨霖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六幺yāo 悯mǐn然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荻花dí恬tián然C、虾蟆陵há嘈杂cáo 钿头diàn转徙xǐ(正确答案)D、江浸月jīn 呕哑yā嘲哳zhā江渚zhǔ12、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阔绰(chuò)校对(jiào)默契(qì)随声附和(hé)B.伫立(zhù)愚钝(yú)热忱(chéng)忍俊不禁(jīn)C.濒临(bīn)卑鄙(bǐ)恪守(kè)春寒料峭(qiào)(正确答案)D.蛮横(hèng)粗拙(zhuō)襁褓(qiǎng)鲜为人知(xiān)13、“间隔”“亲密无间”的“间”读音都是“jiàn”。
四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第10课1、1“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司马是指王安石。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4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0%左右的人患有“手机依赖症”。
B.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近日,神舟十三号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正确答案)D.通过“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使每个同学的文明意识显著增强。
3、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句与原文不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白:告诉,禀告。
B.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进谗言,说坏话。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妨碍,不利。
(正确答案)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闻: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5、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果脯”的读音是“guǒfǔ”。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凄切qiè执拗niù良辰美景chén(正确答案)B、凝噎yè吮吸yǔn 遂心如意suìC、辑录jí恪守gè数见不鲜xiānD、血液xuè脑髓suǐ兰舟催发fà9、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句话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5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当班主任宣布班委会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学数学《课本补充习题》参考答案⼩学数学《课本补充习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六下)⼀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1. ⽟⽶⾯的脂肪含量⾼⼀些,标准⾯粉的蛋⽩质含量⾼⼀些,⽟⽶⾯的碳⽔化合物的含量⾼⼀些。
2. (1)亚⼤洋(2)4410.42994.92398.91802.91400.6998.3894选择统计图1. (1)重庆条形15~59扇形(2)3.63折线2. 画图略351112练习⼀1. (1)氮⽓78⼆氧化碳及其他杂质0.06(2)0.21(3)略2. (1)54243012(2)2117(3)略3. 472568画图略⼆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1. 第⼆个和第四个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第三个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 略3. (1)底侧⾯⾼(2)圆曲⾼4. 略5. 略6. 略7. 略圆柱的表⾯积1. (1)长⽅形2531.4(2)25×(3.14×10)=785(平⽅厘⽶)2. 第⼆个3. 3.14×5×8=125.6(cm2)3.14×40×2×20=5024(cm2)4. 4125.625.12150.72394.256.52150.725. 3.14×1.2×2=7.536(平⽅⽶)6. 3.14×10×6+3.14×1022×2=345.4(平⽅厘⽶)练习⼆1. 3.14×12×16+3.14×1222×2=828.96(平⽅厘⽶) 3.14×2×2×20+3.14×22×2=276.32(平⽅厘⽶)2. 20厘⽶=0.2⽶3.14×0.2×4=2.512(平⽅⽶)3. 3.14×1.5×6+3.14×622=56.52(平⽅⽶)4. 3.14×2×2×8+3.14×22×2=125.6(平⽅分⽶)5. 红布:3.14×18×80=4521.6(平⽅厘⽶)花布:3.14×1822×2=508.68(平⽅厘⽶)6. 3.14÷3.14÷2=5 (厘⽶)3.14×52×2+31.4×3.14=1142.96(平⽅厘⽶)圆柱的体积1. (1)底⾯积⾼(2)V=Sh(3)2.12. 3.14×52×9=706.5(m3)3.14×822×6=301.44(cm3)3. 3.14×(0.2÷2)2×3=0.0942(m3)练习三(1)1. 618.84141.31062.8125624125.62. 3.14×622×10=282.6(cm3)=282.6毫升3. 3.14×4022×60=75360(⽴⽅厘⽶)=75.36升75.36<80不能4. 3.14×22×2.5×550÷1000=17.27(吨)练习三(2)1062.81004.8188436113.0484.782. 12.56÷3.14=4(厘⽶)3.14×422×100=1256(⽴⽅厘⽶)3. (1)3.14×622×12=339.12(⽴⽅厘⽶)=339.12毫升(2)3.14×6×12+3.14×622×2=282.6(平⽅厘⽶)4. (1)62.8÷3.14=20(⽶)3.14×20×6+3.14×2022=690.6(平⽅⽶)690.6×3=2072.4(千克)(2)3.14×2022×6=1884(吨)5. 5024÷(3.14×102)=16(厘⽶)6. 3.14×422×10×15×2≈75(克)圆锥的体积1. (1)545(2)1∶3(3)7.522.5(4)22. 13×3.14×32×8=75.36(cm3)13×3.14×822×15=251.2(cm3)3. 13×25.12×3=25.12(⽴⽅厘⽶)4. 13×3.14×1622×21=1406.72(⽴⽅厘⽶)5. 13×3.14×422×1.5=6.28(⽴⽅⽶)6. (1)15.7÷3.14=5(⽶)3.14×522=19.625(平⽅⽶)(2)13×3.14×522×2.7=17.6625(⽴⽅⽶)练习四1. 618.8447.10.5 3.140.785918169.562. 25.12÷3.14÷2=4(⽶)13×3.14×42×1.2×0.75≈15.1(吨)3. 3.14×622×20+13×3.14×622×4=602.88(⽴⽅厘⽶)4. 13×3.14×22×3÷27=43.96(⽴⽅分⽶)1. 20879.212562150.72125.64 3.768151177.52. 1.8×3.5×4×0.5=12.6(千克)3. 3.14×422+3.14×4×6=87.92(平⽅分⽶)3.14×422×6=75.36(⽴⽅分⽶)=75.36升4. 13×7.5×8×7.8=156(克)整理与练习(2)(4)×2. 表⾯积:3.14×6×2×3+3.14×62×2=339.12(cm2)体积:3.14×62×3=339.12(cm3)表⾯积:3.14×8×8+3.14×822×2=301.44(cm2)体积:3.14×822×8=401.92(cm3)3. 圆锥13×3.14×82×6=401.92(cm3)4. 略5. 25.12÷3.14÷2=4 (⽶)25.12÷(3.14×42)=0.5(⽶)6. (1)18.84÷3.14÷2=3(⽶)3.14×32=28.26(平⽅⽶)(2)13×28.26×1.2×1.35≈15(吨)7. 3.14×1222×12=1356.48(⽴⽅厘⽶)三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1)1. (1)37473 445÷1-38=72(只) 公鸡只数:72×38=27(只)3. (1)画图略35÷1-27×27=14(吨)(2)画图略⿊兔:30×77+3=21(只)⽩兔:30×37+3=9(只)4. 男⽣:16⼈⼥⽣:20⼈解决问题的策略(2)1. (1)①画图略②7③17④7 3(2)⾃⾏车的辆数三轮车的辆数轮⼦的总个数和27个⽐较5 5 5×2+5×3=25 少2个4 6 4×2+6×3=26 少1个3 7 3×2+7×3=27 相等2.蜘蛛只数蜻蜓只数腿的总条数和80条⽐较6 6 6×8+6×6=84 多4条5 7 5×8+7×6=82 多2条4 8 4×8+8×6=80 相等4×8+8×6=80(条)蜘蛛有4只,蜻蜓有8只。
05网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2019秋)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9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0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1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2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3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4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6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7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8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19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0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1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2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3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4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5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6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7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8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9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1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2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3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4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5页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6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7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8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39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0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1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2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3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4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6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7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8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9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0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1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2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3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4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5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6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7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8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9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1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2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3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4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5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6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7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8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69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0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1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2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3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4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6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7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8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79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0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1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2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3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4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5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6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7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8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89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91页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92页答案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优质课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目标】1.把自己观察的一种事物、一个人或一处场景的特点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物体的质量例.B 1.1500 0.35 2.kg t 3.⼤象、公鸡、⽼⿏、蜜蜂 4.⽔平台⾯左 5.防⽌陆码⽣锈,影响测量精度 6.A 7.C 8.B 9.B 10.C 11.1600 0.5 12.D⼆、测量物体的质量例.BADECF 1.偏⼩ 2.58.4 3.e、f、d、b、a、c 4.D 5.A 6.700枚 7.待测量太⼩,难以进⾏精确测量采⽤累积法进⾏测量三、物质的密度例.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对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值是⼀定的,即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 1.8.9 8.9X103 2.减⼩不变变⼤ 3.C 4.D 5.A 6.B7.D 8.C 9.(1)甲 (2)甲的密度为2.7kgjdm3;⼄的密度为 0.9kgjdm3 10.0.92X103kgjm311.0.05t四、密度知识的应⽤例.54 20 铝 1.不是算出的密度与纯⾦的密度不相等 2.1.6 3.20 2.4X103 4.⼩ 1511.2X103 5.A 6.D 7.B 8.(1)100cm3 (2)250g 9.1000m 10.(1)①③② (2)582 6072 1.2五、物质的物理属性例.D 1.铜、铁、铝等⽊头、塑料、纸等好差 2.橡⽪筋、弹⼸等 3.状态、密度等 4.C5.D6.C7.按照物质的状态,可分为:塑料直尺、橡⽪、粉笔、纸、铅球、⾯包、苹果(都是固态);墨⽔、煤油、⽜奶(都是液态).其他分类⽅法只要合理即可本章练习1.A2.A3.A4.A5.A6.C7.C8.B9.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向左移动游码或减少陆码后再移动游码 10.137.6 11.18.7X103 12.2 40 13.64 20 3.2X103 14.密度⼩、硬度⼤、绝缘性好等 15.变⼩变⼩不变 16.7.8X103kgjm3 不是 17.(1)柑情排开⽔的质量:m=m m =36)柑情的体积: 排排总剩 0g 240g=120g (2v 情= v 排 = 120=120cm3 柑情p⽔ 1.0gjcm3 情 = 0.95gcm3 18.(1)因为⽶酒的密度⼩于酱油的密度,根据公式v 情 jv3情 120cm p质量相同时,⽶酒的体积要⼤于酱油的体积 (2)0.96X103 (3)因为将⽶酒从烧杯中倒⼈量筒中的时候,不能完全倒尽,烧杯中有残留的⽶酒,所以测得的⽶酒体积偏⼩,密度偏⼤⼀、⾛进分⼦世界例.B 1.空隙(或引⼒和斥⼒) 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2.扩散可以 3.B 4.D 5.B 6.C7.C 8.分⼦间有空隙分⼦在永不停息地做⽆规则运动⼆、静电现象例.及时导⾛多余电荷,防⽌产⽣电⽕花 1.两丝绸玻璃棒⽑⽪橡胶棒 2.轻⼩物体排斥吸引 3.摩擦起电吸引⽔流4.C 5.A 6.带电吸引 7.(1)通过摩擦使玻璃棒带电 (2)⼩纸屑接触玻璃棒后,玻璃棒上有部分电荷转移到纸屑上,使纸屑带上和玻璃棒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从⽽出现⼩纸屑接触玻璃棒后⼜迅速跳离的现象 8.C 9.D三、探索更⼩的微粒例.D 1.电⼦电⼦原⼦核 2.质⼦中⼦质⼦中⼦ 3.C 4.A 5.B 6.C 7.A8.B四、宇宙探秘例.银河系银河恒 1.哥⽩尼⽜顿 2.膨胀降低 3.层次恒 1000 4.B 5.C 本章练习猜想的)模型实验 8.相似点:太阳系中⾏星绕太阳⾼速1.B 2.C 3.A 4.A 5.C 6.负正 7.(运动,原⼦结构中,电⼦绕原⼦核⾼速运动;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原⼦以原⼦核为中⼼;太阳系中太阳占据的空间较⼩,原⼦中原⼦核占据的空间同样很⼩.不同点:原⼦中电⼦带电,太阳系中⾏星不带电;⾏星的绕⾏轨道近似是扁平的,⽽电⼦则是在原⼦核周围的空间绕核运动等 9.引⼒斥⼒分⼦处在永不停息)排斥吸引 (的运动中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0.⾦属粒 11.(12)摩擦起电,3)⽤⼲燥的塑料梳⼦梳⼲燥的头发,头发带上和梳⼦不同的电荷因⽽相互吸引,故有随梳⼦飘动的现象.所有的头发都是与梳⼦摩擦的,(故所有头发所带的电荷相同,⽽相互排斥,从⽽越梳越蓬松 1液体、⽓体的分⼦都是运动的;2.(1)固体、2)⽓体分⼦运动得最剧烈,液体次之,固体更次第⼋章⼒⼀、⼒弹⼒例.C 1.D 2.B 3.恢复原状弹性势 4.⼈跳板是 5.弹性弹性势 6.量程分度值拉⼒和弹簧的伸长在同⼀条直线上 7.2.8 8.C 9.B 10.C⼆、重⼒⼒的⽰意图例1.可以⽤该弹簧测⼒计测量矿⽯的重⼒例2.C 1.地球吸引 2.正⽐ G m= g 重⼒质量 jk重⼒作⽤) 重⼒势 9.8N8N 3.不变减⼩4.地球吸引(g 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为9.可⾏.理 5.k00 6.重⼒⽀持地球桌⾯图略 7.B 8.A 9.B 10.A 11.A 12.不 g 4))①弹簧测⼒计、由:1.5k.5X10N=15N>10N 13.(12.0 正 (2g的鸡所受的重⼒G = mg =1橡⽪泥②将橡⽪泥捏成某种形状,挂在弹簧测⼒计下端,测出重⼒G再将橡⽪泥捏成另⼀种形状,挂在 1;弹簧测⼒计下端,测出重⼒G⽐较不同形状时重⼒的⼤⼩,看重⼒的⼤⼩是否随形状变化⽽变化 2;三、摩擦⼒例.D 1.静滑动 2.滑动后 3.压⼒变滑动为滚动 4.拉⼒不在⽔平⽅向匀速直线变⼤ 5.D)拉 ()⽔平 6.B 7.D 8.C 9.如图所⽰ 10.(12图答第9题1附录 :(物理补充习题⼋年级下册》参考答案匀速 (3)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摩擦 11.C四、⼒的作⽤是相互的例.B 1.物体相互的 2.不能物体间⼒的作⽤是相互的 3.不能同时 4.C 5.C 6.B 7.(1)电扇空⽓ (2)右电扇⼯作时,对空⽓施加⼒,根据物体间⼒的作⽤是相互的,可知空⽓也会对电扇施加⼒,推动⼩车向右运动 (3)这种交通⼯具不能在⽉球上正常⼯作.⽉球上⼏乎是真空,电扇⼯作时,不会受到周围⽓体对它的作⽤⼒,故不能前进 8.(1)带负电的⼩球带正电的⼩球 (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作⽤是相互的本章练习1.C2.D3.C4.D5.D6.C7.C8.A9.C 10.B 11.相互⾜球重⼒ 12.马车车马受⼒物体施⼒物体 13.弹性势重⼒势 14.5 0.22.2 15.滑动滚动 16.如图所⽰ 17.(1)⽔平匀速直线 (2)⼤滑动摩擦⼒随接触⾯压⼒的增⼤⽽变⼤ (3)⼤滑动摩擦⼒随接触⾯粗糙程度的变化⽽变化 (4)图略 18.(1)2 弹簧测⼒计B ⽔平向右 (2)2弹簧测⼒计 A ⽔平向左 (3)⼤⼩相等、⽅向相反,作⽤在不同的物体上 (4)在此仅进⾏了⼀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定的偶然性.只有通过⼤量实验进⾏反复论证之后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意义19.质量是物体本⾝的⼀种属性,矿⽯从⽉球带到地球上,质量不会发⽣变化,即矿⽯在⽉球上的质量就是6kg,矿⽯在地球上重⼒G =mg=6X10N=60N 20.(1)地⼼ (2)苹果的重⼒G=mg=0.3X9.8N=2.94N 【提⽰:画图时需要注意重⼒⽅向竖直向下,作⽤点画在苹果上,并在箭头旁标出重⼒的⼤⼩)图答第2.94N】 (316题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期中测试1.A2.B3.D4.D5.B6.C7.C8.C9.B 10.C 11.C 12.A 13.(1)kg/m3 (2)g/cm3 (3)N (4)g 14.压墨⽔瓶⽀持墨⽔瓶 15.透光性韧性 16.A 作⽤点 17.4 C 102 18.书包相互的 19.分⼦在做⽆规则运动公共场所禁⽌吸烟 20.1 不能 21.图略 22.图略23.(1)右 (2)12.6 (3)14 (4)0.9X103 24.(1)匀速直线 (2)压⼒ (3)接触⾯越粗糙 (4)2:1 25.(1)天平弹簧测⼒计 (2)9.8 (3)物体所受的重⼒与其质量的⽐值是⼀个常数 (或物体所受重⼒的⼤⼩与它的质量成正⽐ )26.(1)0.784N(2)2.8g/cm3 27.(1)C (2)没有先测出量筒的质量 (3)80g 28.略 29.(1)能 (2)①有⾊⽓体跑到空⽓瓶中的原因,可能是有⾊⽓体的密度⽐空⽓的密度⼩,⽽不是分⼦运动的结果②在前⾯实验的基础上,将⼀瓶有⾊⽓体放在空⽓瓶的上⽅,重做前⾯的实验,观察有⾊⽓体是否能进⼊空⽓瓶中第九章⼒与运动⼀、⼆⼒平衡例.C 1.B 2.相等相反⼀条 3.向上向下重 4.C 5.B 6.B 7.B 8.(1)相反钩码数量 (2)不能不在同⼀直线上的两个⼒能否平衡 (3)A 9.C 10.D⼆、⽜顿第⼀定律例.汽车正常⾏驶时,乘客与汽车⼀起运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乘客的脚已随车停⽌运动,⽽⼈⾝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时车上的乘客就会向前倾 1.(1)相等同⼀⾼度 (2)⼀粗糙程度 (3) 最短最⼩最长 (4)只有① (5)声⾳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 3.C 4.D 5.C 6.D 7.D 8.车在 1: ( 附录物理补充习题⼋年级下册》参考答案启动(即车由静⽌变为运动)时,由于惯性乘客要向后倾倒,语⾳提醒乘客抓住扶于避免摔倒三、⼒与运动的关系例.D 1.运动状态惯性重 2.相互平衡的⼒惯性摩擦⼒ 3. )从图像中⽅向作⽤点 4.B 5.D 6.C 7.C 8.(1)如图所⽰ (2//可以看出,制动距离为时,汽车速度约为⼤于 525 m 70kmh,0kmh 的限制速度,属于超速⾏驶 (3)长本章练习1.D2.A3.C4.C5.A6.D7.2.5X104 图答第8题向东))阻⼒ 8.惯性重⼒的作⽤ 9.8 竖直向上 10.2 减速 3 11. < 12.(15h (2(与在斜⾯上释放的⾼度和⽔平⾯上受到的阻⼒有关,⾼ 3)从斜⾯上下滑的物块在⽔平⾯上滑⾏的距离,度越⾼,斜⾯上的阻⼒越⼩,滑⾏的距离越长第⼗章压强和浮⼒⼀、压强)压例.①⑤⑦②③④@ 1压⼒越⼤,压强越⼤ (.C 2.C 3.D 4.(1)受⼒⾯积相同时,26 4 ⼒相同时,受⼒⾯积越⼩,压强越⼤ 5.4.5 900 6.50 5000 7.1 2X102.5X108.C45,5,)1.9.(16X10N 520N (2)⼤象对地⾯的压强为1X10Pa⼥⼟对地⾯的压强为2X10Pa所以⼥⼟2 ,在沙地上陷得更深 1睡在硬床上⼈受到的压强为 0.20m11.睡在软床上⼈受到的压强为1500Pa所以睡在软床上⼈更舒服 6000Pa,⼆、液体的压强例.升⾼,深度增加,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增加 B 1.重⼒流动液体密度深度 2.⽔位⽽增⼤ 3.变⼤变⼤ 4.B 5.A 6.A 7.(同种 1)不变液体内部向各个⽅向都有压强,液体同⼀深度,向各个⽅向的压强相等(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增⼤ (体内 2)液体 3)液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三、⽓体的压强例.⼤⽓压的存在⼤⽓内部向各个⽅向均有压强 1.马德堡半球开放题,如吸饮料、拔4 ⽕罐、离⼼式抽⽔机抽⽔等 2.B 3.B 4.A 5.32 8X10偏⼩ 6.A 7.减⼩⼤于3 吸管右端略向8.C 9.10800 < 10.靠近⼩ 11.吸管⼝在酒杯的乒乓球中间偏左侧上⽅,下⼀些,整个吸管指向酒杯(减⼩乒乓球上⽅的压 a)⽤⼒吹⽓.⽬的是增⼤乒乓球上⽅空⽓流速,)中强,当乒乓球上下表⾯受到的压⼒差⼤于球的重⼒时,球就可能移动到酒杯(a四、浮⼒例.0.1N 1.液体上托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 F浮 G排液⽓体 2.2 3.⽔⽯块-4 0.49 50 4.2.8 增⼤ 2.8X105.⼤⼤ 6.⼄甲 7.1935k9350 8.A 9.D g 1)() () ()() ()() 液体的密度 (10.(1cd2b3e4)控制变量五、物体的浮与沉-4例.⼤⽯块受到的浮⼒⼤ 1.重浮 2.⼩于增⼤上浮 3.6 5 4.8 上浮 5 5X106 4 ))))下沉 5.3X108X10220 6.D 7.D 8.B 9.A 10.(12.5 (220 (30.2 (4311.0.75 1.2X10本章练习1.D2.B3.B4.C5.A6.C7.C8.C9.D 10.B 11.⼤⼩受⼒⾯积压强帕斯卡 12.⽤于帕等⽐较宽⼤的物体垫在塑料袋和于之间增⼤受⼒⾯积减⼩塑料袋对于的压强1附录 :(物理补充习题⼋年级下册》参考答案13.2.0X105 ⼈⾝体内部的压强与之相平衡 14.1X104Pa 15.(1)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增⼤ (2)减⼩ (3)减⼩ 16.⼩于等于 17.上浮 12 18.4.9 0.5X10-3 4X103 kgjm3 19.(1)弹簧测⼒计的⽰数满刻度的长度 VjL FLjV(p=FjS) (2)注射器筒内的空⽓未完全排尽 20.(1)(a) (2)液体种类 (3)(b)、(c) 21.(1)液体的密度⼤于物体的密度,物体上浮.盐⽔的密度变⼤,马铃薯应该漂浮才对 (2)错误马铃薯的密度⼤于盐⽔的密度 22.2X103 Pa 因为2X103Pa< 6X103 Pa,所以睡在 "席梦思"床上更舒服 23. (1)1.87X108 N (2)2.1X103 m3 24.(1)0.5 N (2)50cm3 (3)1.1X103kgjm3期末综合练习1.A2.D3.A4.C5.C6.A7.A8.C9.C 10.D 11.C 12.A 13.带正电不带电 14.核式原⼦ 15.81.4 不变 16.惯性运动状态17.1.1X103 3.3X105 ⼩ 18.360 1.89 93.6 19.⼩低于 20.不变 750 21.如图所⽰ 22.如图所⽰图答第21题图答第22题23.相等压强计⾦属盒所在⽔中的深度深度⼩的烧杯中 24.(1)深度 (2)液体的密度 (3)14(4)1 2 (5)F浮 =G排 =5.)⼆⼒平衡 ((p液V排g 2(12)如下表 (3)不可靠没有控制接触⾯的粗糙程度相同4)当压⼒相同时,接触⾯越粗糙,摩擦⼒就越⼤26.(1)⼩车在同⼀⾼度释放时,所受的阻⼒越⼩,运动的路程越长 (2)⼩车所受阻⼒⼀定(相同) 时,释放时的⾼度越⼤,运动的路程越长 27.有⼤⽓.理由是如果没有⼤⽓,降落伞就受不到⽓体阻⼒作⽤,探测器的速度也就不会减⼩ 28.(1)⼒的作⽤是相互的 (2)⼒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9.2.5X103Pa 30.(1)⽔⾯距离合⾦块 A 下表⾯⼀段距离即可图略 (2)32 N (3)10N (4)3.2X103kgjm3 31.(1)1500m3 (2)3X105 N (3)2X106 Pa。
第十章核化学锕系元素
【补充习题及答案】
1.简述核衰变的五种类型。
答案:(1)α发射:Z值大的核素通过发射高能氦核(α粒子),使质量数减小4,质子数减小2。
(2)β发射:N/Z值很高的不稳定核素通过将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高能电子(β粒子),变成稳定的核,新核素的质量数不变,核电荷增加1。
(3)β+发射:N/Z值过低的不稳定核素通过正电子(β+)发射,将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以减小核电荷,变成稳定的核,新核素的质量数不变,核电荷减小1。
(4)电子捕获:N/Z值过低的不稳定核素也可以通过捕获一个1s电子而减小核电荷,变成稳定的核,新核素的质量数不变,核电荷减小1。
(5)γ发射:有些核素能直接发射高能光子(γ射线),新核素的质量数不变,核电荷不变。
2.碘-131半衰期为8.1天,有一样品开始放射性强度为0.5毫居里,14天后样品放射性强度为多少毫居里?
答案: 0.15 mGi。
3.为什么锕系元素中前一半元素易显示高氧化态,而后一半易显示低氧化态?
答案:锕系元素中前一半元素(Ac~Np),在成键过程中比较容易使用5f电子,因而可以表现出数值上等于7s、6d和5f价电子总数的最高正氧化态。
当达到最高价+7(Np(VII))后,使用5f电子变得越来越困难,便表现为氧化态降低,如Cm和Bk的最高氧化态是+4,其后的元素实际上只有+2和+3氧化态。
4.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在价电子层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在氧化态上有何差异?
答案:价电子结构均有两种构型。
镧系元素为4f n6s2和4f n-15d16s1,锕系为5f n7s2和5f n-16d17s2。
镧系元素的正常氧化态为+3,而锕系元素前面部分元素(Th~Am)存在多种氧化态,Am以后的元素在水溶液中共同的氧化态是+3。
5.为什么锕系元素全是放射性元素?
答案:主要因为锕系元素的原子核所含的质子数很多,斥力很大,使得原子核变得不稳定,且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锕系元素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6.锕系元素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和镧系元素的有何不同?
答案:锕系原子的5f 轨道比镧系原子的4f 轨道伸展程度大,与配体轨道有较大的重叠,因而有机金属化合物为具有较大共价成分的离子型化合物。
7.完成下列有关钍的反应方程式:
-4
442432)O Th(C )Th(NO ThO Th ⎯→⎯⎯→⎯⎯→←
答案:Th + O 2 → ThO 2
ThO 2 + 2CaCl 2 + 4Na → 4NaCl + 2CaO + Th
ThO 2 + 4HNO 3 → Th (NO 3)4 + 2H 2O
Th 4+ + 4C 2O 42- → Th (C 2O 4)44-
8.完成下列有关铀的反应方程式:
72232
26423232O U )(NH F UO UF UF UO UO )(NO UO ↓
⎯→⎯⎯→⎯⎯→⎯⎯→⎯⎯→←
答案:2UO 2(NO 3)2 + 6NH 3 + 3H 2O → (NH 4)2U 2O 7 + 4NH 4NO 3
2UO 2(NO 3)2 → 2UO 3 + 4NO 2 ↑ + O 2↑
UO 3 + CO
→ UO 2 + CO 2 UO 2 + 4HF → UF 4 + 2H 2O
UF 4 + F 2 → UF 6
UF 6 + 2H 2O → UO 2F 2 + 4HF
9.锕系元素金属的主要性质有哪些?为什么迄今为止Cf 以后的锕系元素金属都没有制得?
答案:(1)均是活泼金属,有银白色光泽,有放射性,在暗处遇到荧光物质能发光;熔点比镧系金属稍高,比d 过渡元素要低,密度大,多变体。
(2)因为Cf 以后的锕系元素金属的半衰期很短,不易得到单质;同时化合物的来源也很困难,且有很强的放射性。
10.约60%的稳定核素具有偶数的质子和中子数,不到2%的稳定核素具有奇数的质子和中子数,而具有奇-奇数的核素只有5个,写出这5个核素。
答案:在5个稳定的奇-奇数核素中,有4个是最轻的Z 奇数元素:、、、,高于Z =7的核素中,只有是奇-奇核素。
H 21Li 63B 105N 14
7La 158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