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煤矿顶板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本矿井在发生顶板事故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职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有效性,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应急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本矿井各采掘工作面及相关部门四、演练内容1. 顶板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流程;2. 人员疏散、救援及救护;3. 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与防护;4. 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5. 应急物资的调配与使用。
五、参演人员1. 矿井各级管理人员;2. 采掘区队职工;3. 安全生产部门;4. 医疗救护人员;5. 应急救援队伍。
六、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阶段(1)成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参演人员及职责;(3)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器材和设备;(4)通知参演人员参加演练。
2. 演练实施阶段(1)模拟顶板事故发生,现场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响应;(3)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与防护;(4)医疗救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5)应急救援队伍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6)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3. 演练总结阶段(1)演练指挥部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议;(2)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4)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演练要求1. 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要高度重视演练,认真对待;2. 演练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3. 演练过程中,要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信息传递及时;4.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改进工作。
八、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演练,提高本矿井在发生顶板事故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职工生命安全,降低事故损失,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一、活动背景某矿业有限公司某矿井,因地质条件复杂,顶板稳定性较差,为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二、演练目的1. 提高矿井应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 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上午9:00-11:30。
四、演练地点某矿井下工作面。
五、参演人员1. 演练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各职能小组组长。
2. 应急救援小组:矿山救护队、医疗救护组、通信保障组、后勤保障组、警戒保卫组。
3. 工作面作业人员:模拟顶板事故发生时的作业人员。
六、演练流程(一)演练准备阶段(8:30-9:00)1. 召开演练预备会,明确演练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等。
2. 演练指挥部对参演人员进行分组,分配角色。
3. 演练指挥部检查各应急小组装备、物资准备情况。
(二)模拟事故发生阶段(9:00-9:10)1. 模拟工作面顶板发生垮落,作业人员受伤。
2. 工作面作业人员立即向班组长报告情况。
(三)应急响应阶段(9:10-9:30)1. 班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当班队长报告。
2. 当班队长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演练指挥部。
3. 演练指挥部确认事故情况后,下达应急响应指令。
(四)应急救援阶段(9:30-10:00)1. 矿山救护队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人员搜救。
2.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
3. 通信保障组确保现场通信畅通。
4. 后勤保障组为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5. 警戒保卫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五)事故处理阶段(10:00-10:30)1. 矿山救护队将受伤人员救出事故现场,交由医疗救护组进行救治。
2. 演练指挥部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事故原因。
3. 评估事故影响,制定整改措施。
(六)演练总结阶段(10:30-11:30)1. 演练指挥部召开总结会,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2. 各应急小组汇报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矿井应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降低事故损失,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顶板专项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XX矿井井上及井下指定区域四、演练内容1. 顶板事故预警及信息报告;2. 事故应急响应启动;3. 事故现场救援及人员疏散;4. 事故原因调查及应急物资供应;5. 事故处理及善后工作。
五、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指挥部:负责整个演练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
2. 应急响应组:负责事故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启动等工作。
3. 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4. 技术支持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应急物资供应等工作。
5. 信息报道组:负责演练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
六、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阶段(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各小组职责;(2)组织参演人员培训,熟悉演练流程及应急预案;(3)准备演练所需物资及设备;(4)确定演练时间、地点和场景。
2. 演练实施阶段(1)顶板事故预警及信息报告:模拟顶板事故发生,应急响应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事故应急响应启动:救援组、技术支持组、信息报道组等迅速到位,开展救援工作;(3)事故现场救援及人员疏散:救援组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同时组织人员疏散;(4)事故原因调查及应急物资供应:技术支持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应急物资供应组提供所需物资;(5)事故处理及善后工作:演练结束后,各小组进行总结评估,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评估1. 演练结束后,各小组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意见;2. 演练指挥部对演练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3. 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提高矿井应急响应能力。
八、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演练方案,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2. 演练期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演练区域;3. 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应迅速撤离演练现场,确保矿井正常生产秩序。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引言:顶板事故是指在矿井工作面上,由于煤与岩石受到地表或深部力的作用,产生煤与岩石层剥离或塌落的现象,严重威胁矿工安全。
为了有效应对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进行顶板事故应急演练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演练目的:1. 了解和掌握顶板事故的处理流程和应急措施;2. 增强矿工应对顶板事故的能力和素质;3. 提高矿工的紧急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5. 为日常生产中应对顶板事故提供科学、高效的指导。
二、应急演练内容:1. 演练对象:全体矿工和相关部门人员;2. 演练时间: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每次演练时间不少于30分钟;3. 演练地点:选择真实矿井工作面进行模拟演练;4. 演练形式:以实地模拟为主,辅以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
三、应急演练步骤:1. 组织筹备:a. 成立演练组织领导小组,明确演练的责任和权力;b. 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的目标和流程;c. 选拔演练人员和观摩人员,确保演练的有效性;d. 安排场地和设备,确保演练的安全性。
2. 演练准备:a. 梳理顶板事故处理流程,制定应急预案;b. 安排专家对矿井工作面进行评估,明确潜在风险;c. 制定应急装备使用和维护规范;d. 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矿工应对顶板事故的能力。
3. 模拟演练:a. 根据演练计划,选择适当的模拟场景;b. 安排演练人员扮演相关角色,真实模拟顶板事故;c. 指挥员指挥演练进程,监控演练的完成情况;d. 观摩人员进行现场观摩,提供评估和建议。
4. 演练总结:a. 研究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b. 总结演练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c. 提出改进意见和完善措施;d. 制定演练报告,推动改进和完善。
四、应急演练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确保演练过程的安全性;2. 理论联系实际,演练要实际、具体;3. 全员参与,增强团队凝聚力;4. 常态化演练,定期进行,持续提高应急能力;5. 完善应急装备,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6.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矿井应对突发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矿井应对顶板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2. 规范事故应急处置流程,确保事故处理有序、高效;3. 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4. 检验和完善矿井应急救援体系。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顶板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2. 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3. 各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确保事故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四、事故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事故:发现顶板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2. 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3. 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组成员;4. 现场救援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人员疏散、救援;5.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6. 物资供应组提供救援所需物资;7. 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8. 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9. 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响应。
五、演练内容1. 顶板事故现场模拟:模拟顶板事故发生,进行人员疏散、救援;2. 事故应急响应流程演练:检验事故应急响应流程的顺畅程度;3. 各组成员协同配合演练:检验各组成员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4. 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检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 事故信息发布演练:检验事故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六、演练评估1. 演练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小组对演练进行评估;2. 评估内容包括:事故应急响应速度、事故处理流程、各组成员协同配合能力、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的有效性等;3. 根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方案。
七、预案修订1. 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2. 修订后的预案经应急指挥部批准后,正式实施。
八、附则1. 本预案由矿井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我矿应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XX煤矿井下一线工作面四、演练内容1. 模拟事故发生:模拟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导致人员被困或受伤。
2. 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检验事故报告流程、应急响应启动和救援队伍集结的时效性。
3. 现场救援与处置:模拟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现场安全评估等环节。
4. 信息通报与外部救援协调:模拟救援过程中的信息通报流程,以及与外部救援力量的协调合作。
五、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指挥部:由矿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副矿长担任副总指挥,下设现场指挥部、救援指挥部、医疗救护组、信息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等。
2. 参演人员:井下作业人员、地面管理人员、矿山救护队、医护人员等。
六、演练流程1. 模拟事故发生:在工作面模拟顶板事故发生,确保人员被困或受伤。
2. 事故报告: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事故情况,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演练指挥部报告。
3. 应急响应启动:演练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集结。
4. 现场救援: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现场安全评估等工作。
5. 信息通报:演练指挥部负责向矿领导、相关部门、外部救援力量等通报救援进展情况。
6. 外部救援协调:演练指挥部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参与救援工作。
7. 演练结束:救援工作完成后,演练指挥部宣布演练结束,进行总结评估。
七、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要充分认识演练的重要性,认真对待,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参演人员要按照演练方案要求,做好各自的职责分工,确保演练效果。
3. 演练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4.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改进完善应急预案。
八、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演练指挥部将组织参演人员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分析演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演练背景为了提高我矿应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救援和恢复生产,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检验顶板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响应和实施过程;2. 提高矿领导和员工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3. 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高效进行;4. 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实际应急工作提供参考。
三、演练内容1. 演练情景:某采煤工作面因顶板管理不当,发生局部顶板冒落,造成1名职工被困。
2. 演练流程:(1)事故发生:模拟顶板冒落,被困职工通过电话向值班调度员汇报;(2)启动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汇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3)应急救援:各应急救援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救援工作;(4)医疗救护:被困职工被救出后,医疗救护组对其进行救治;(5)恢复生产:确认事故现场安全后,组织人员恢复生产;(6)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完善预案。
四、参演人员及职责1. 演练组织领导: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实施、协调指挥和监督评估。
2. 应急救援小组:(1)抢险救灾组:负责现场救援、被困人员营救和现场警戒;(2)医疗救护组:负责被困人员的救治和伤员转运;(3)技术专家组: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灾情评估和恢复生产;(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供应;(5)通信保障组:负责演练现场通信联络;(6)安全监测组:负责现场安全监测和预警;(7)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8)宣传报道组:负责演练过程中的宣传报道工作。
五、演练时间及地点1. 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2. 演练地点:某采煤工作面。
六、演练要求1. 各参演人员要高度重视演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演练顺利进行;2. 演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3.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评估,查找不足,完善预案;4. 演练期间,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安全。
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一、应急救援演练目的:1.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援意识,加强应急救援能力;2.熟悉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流程,提高救援效率;3.检验煤矿应急救援演练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演练方案:1.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演练时间,确保所有参演人员能够全程参与。
2.演练地点:选择实际煤矿进行演练,模拟真实情况。
3.参演人员:包括相关工作人员、煤矿救援队、医疗人员等。
4.演练准备工作:a.准备演练场地和道具,确保演练安全;b.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了解煤矿顶板事故的应急救援流程;c.准备通讯设备、急救设备和矿井平面图等,用于演练中的实际操作。
5.演练步骤:a.准备阶段:i.组织人员进行演练动员,解释演练目的和要求;ii.进行演练设备和人员的检查,确保一切准备就绪;iii.组织相关人员穿戴防护装备,确保人员的安全。
b.发生事故的模拟:i.模拟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包括声音效果、烟雾等;ii.调度员立即报警、通知救援队伍快速到达现场;iii.矿长或现场指挥官指挥救援工作,调动人员分工合作。
c.救援行动的模拟:i.救援队伍按照矿长或指挥官的指示,结合矿井平面图进行顶板事故的事故分析和应急救援方案制定;ii.救援队伍迅速进行现场勘查,确保安全救援;iii.实施矿井救援方案,包括搜救被困人员、处理事故现场和疏散其他工作人员等; iv.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护。
d.演练总结:i.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ii.检查演练场地和设备的状况,进行维修和整理;iii.总结演练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应急救援预案;iv.组织全体参与人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教训。
三、演练注意事项:1.确保演练过程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流程和应急预案,提前进行培训;3.营造真实感,模拟事故现场以加强参演人员对应急情况的应对能力;4.对演练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改进;。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矿井应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在发生顶板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演练工作方案。
二、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选择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进行。
三、演练地点矿井井下各相关作业区域。
四、演练内容1. 演练情景设定:模拟矿井井下某作业区域因地质条件变化或操作不当导致顶板发生垮落,造成人员被困。
2. 演练流程:(1)事故发生:模拟顶板垮落,造成人员被困。
(2)事故报告:跟班队干部立即电话汇报矿调度信息指挥中心事故情况。
(3)启动应急预案:矿调度信息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按顶板事故应急响应程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信息指挥中心集合。
(4)救援行动:总指挥下达指令启动《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各应急指挥部成员迅速集结,应急小组各司其职,研究部署抢险救灾方案,有序开展抢险救援。
(5)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6)事故处理:事故处理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措施。
(7)演练总结:参演指挥部组员及各单位负责人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总结、点评会,对演练进行评估和总结。
五、参演人员及职责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下设以下小组:(1)技术组: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和支持。
(2)现场救灾组:负责现场救援行动。
(3)物资供应组: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
(4)后勤保障组:负责演练期间的饮食、住宿等后勤保障工作。
(5)医疗救护组:负责被困人员的救治。
(6)事故处理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和处理。
3. 参演人员:矿井井下各相关岗位的职工。
六、演练准备1. 宣传发动:提前一周向参演人员传达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等信息,确保参演人员知晓。
2. 应急物资准备:提前准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救护器材、通讯设备、救援工具等。
3. 演练场地布置:根据演练内容,提前布置演练场地,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一、演练背景为了提高煤矿应对顶板倒塌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顶板倒塌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财产安全,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矿工对顶板倒塌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熟悉和掌握顶板倒塌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
3. 检验和提升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4. 优化和完善矿井顶板倒塌事故应急预案。
三、演练时间2023年10月26日四、演练地点某煤矿井下生产区五、参演人员1. 演练组织领导组:矿长、副矿长、各部门负责人。
2. 演练指挥组: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技术保障组、物资供应组、安全检查组、通风监测组、医疗救护组。
3. 演练参演人员:井下生产区全体员工。
六、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井下生产区发生顶板倒塌事故,造成1名矿工被困。
2. 演练步骤:(1)事故发生:井下生产区发生顶板倒塌事故,现场一名矿工被困。
(2)事故报告:现场人员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事故情况。
(3)启动应急预案: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顶板倒塌事故应急预案。
(4)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迅速成立,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5)人员撤离: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有序撤离。
(6)救援行动:现场指挥部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包括通风、排水、支护、医疗救护等。
(7)事故处理:现场指挥部根据救援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事故,确保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8)事故善后处理:事故得到控制后,进行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和善后处理。
七、演练要求1. 演练组织领导组要高度重视,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参演人员要充分认识演练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演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案要求进行,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八、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组织领导组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县煤矿顶板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守“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的原则,提高应对煤矿突发事故的能力,做到一旦发生煤矿顶板坍塌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矿山安全和稳定。
二、演练目的
1、评估各职能部门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应急预案、执行程序、行动措施中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2、评估各职能部门对煤矿企业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进一步促进部门单位间的协调;
3、检验应急参与人员对矿山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应急参与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积极探索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顶板坍塌事故后采取的应急处置方法和伤亡人员救助,检验我县在发生煤矿顶板坍塌事故时应急救援网络体系的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和协作配合能力。
三、方案策划
1、演练地点:**县***镇**煤矿。
2、事故假设:2012年6月20日上午10点,**县**镇**煤
矿井下一水平二上山15米处突然塌方,跨蹋煤矸石两吨左右,一名矿工被土石掩埋了大半个身子,生死不明,情况危急。
3、演练时间:45分钟
四、组织领导
演练设立演练总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组、专业救援组、现场警戒组、后勤保障组、综合协调组、专家组、宣传通讯组。
1、总指挥部
政委:***
总指挥:***
副总指挥:***
2、现场指挥部:
演练现场指挥长:***
参练组织及职责:
(1)现场指挥组:
组长:***组员:
负责协调组织事故现场处理工作。
向各组传达指挥部指令;向指挥部报告各组救援进展的重大问题;督促各组工作。
(2)现场警戒组:
组长:***组员:清塘镇派出所警察4名、城管3人。
负责划定现场警戒区,维护现场和观摩区的秩序,并组织警戒,矿区及进出口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救援车辆畅通;疏散事故区内无关人员。
(3)专业救援组:
组长:***组员:安监站7人、***、;负责现场的筹备:指路牌、停车场、横幅、人体模型;负责专业抢险救援。
(4)企业救援组:
组长:组员:各煤矿企业职工10名
负责清除塌方土石,解救被埋人员;观察事故地段上岩塌方状况,制定防范措施;有关救援器材:钢钎、撬棒、木棒、镐、铁耙等。
(5)医疗救护组:
组长:组员:清塘铺镇医护人员等4人。
负责1辆救护车和4名医护人员到事故现场实施救护伤员;担架、纱布及药箱、药品。
(6)后勤保障组:
组长:组员:。
负责组织车辆运送现场急需救援物资、装备、药品等,做好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7)专家组:
组长:***组员:
负责事故现场检测、地质勘察,制定防范次生灾害等措施。
(8)宣传通讯组:
组长:***组员:电视台、报刊等5人。
负责演练现场的解说、拍摄工作。
五、组织及实施单位
本次演练由安化县煤炭冶金局、清塘铺镇人民政府承办。
六、演练人员及器材
参演车辆:消防车1辆、救护车1辆、公安警车2辆、救援队车辆2辆、县煤冶局1辆、安监站1辆。
参演人员60名:现场指挥组4 人(黄色救护服装);安全警戒组7人(警服);救护队10人(黄色救护服装);医疗救护组4
人(白大褂、白口罩);后勤保障组5人;综合协调组4人;专家组4人;企业救援组10人(煤矿工作服);宣传通讯组4人(解说员1人、新闻单位2人、煤冶局1人);工作人员10人。
市、县领导现场观摩指导;各煤矿董事长、矿长、安全矿长主席台两侧观摩;村领导参与临时救援指挥部工作,其他村委成员、周围群众观摩演练。
参演器材:简易音响设备,对讲机4部等相关器材。
七、演练前的准备
1、9时30分,各演练单位到达现场,对车辆、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察看现场和停车位置,准备工作在9时50分之前完成,准备就绪后向现场指挥组报告。
2、9时55分,各小组长和工作人员进入站区开始清场,检查进入演练现场的道路是否畅通,无关人员劝退出场,烟雾弹是否放到位,观摩席、横幅、标语、扩音设备和饮用水到位,全部准备工作在10时05分之前完成,各小组一切准备就绪后向现场指挥组报告。
3、10时10分,由现场指挥长对演练单位和场地设施全面检查一遍。
4、10时15分,参加本次救援演练的领导和观摩单位观众进场。
5、10时20分,全部车辆、人员、器材各就各位,等地演练开始。
二O一二年六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