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老师的
- 格式:ppt
- 大小:761.00 KB
- 文档页数:22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1 什么是操作系统?1.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2.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2 计算机由什么硬件组成?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3多道批处理系统在该系统中,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特征】(优缺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3 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优缺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4 实时系统实时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或即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的运行。
【特征】(优缺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5 OS的特性和功能OS的基本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技术性、异步性。
其中“并发”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特性OS的主要功能:资源管理器和用户接口资源管理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接口:用户接口: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程序接口:该接口是为用户程序在执行中访问系统资源而设置的,它是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
第二章进程管理1 进程的基本概念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前趋图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
进程的定义: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进程是可以和其它计算并发执行的计算。
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
进程是一个程序与其使用的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发生的活动。
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基本单位。
进程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结构特性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实体(进程映像)的一部分。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3学时(⾃学学时:6学时)1.1 操作系统概况v 操作系统的虚拟机观点操作系统是添加在硬件上的第⼀层软件,是对硬件功能的⾸次扩充和延伸.软件:系统软件和应⽤软件.系统软件⽤来管理计算机本⾝及应⽤软件;应⽤软件⽤来完成⽤户所要求的实际任务.硬件:指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裸机⼜分为物理器件,微程序与机器语⾔三个层次.v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观点资源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总和,包括中央处理机,主/辅助存储器,输⼊/输出设备等.软件资源是系统中各种程序和数据的总和,这些程序和数据均以⽂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v 操作系统的⽤户服务观点操作系统是⽤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个接⼝.它为⽤户提供了两种使⽤操作系统的⽅式:命令⽅式,系统调⽤⽅式.命令⽅式:是指操作系统提供了⼀组联机,⽤户通过键盘或⿏标使⽤这些命令,并直接操纵计算机系统.系统调⽤⽅式:是指操作系统提供了⼀组系统调⽤,⽤户可在⾃⼰的程序中通过调⽤来相应的系统操纵计算机.v 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个系统软件,⽤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作流程,提供⽤户和计算机之间的软件接⼝,⽅便⽤户使⽤计算机.v 操作系统⽬标⽬前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操作系统,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其⽬标各有侧重.但⼀般来说都包括:⽅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v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时间间隔内发⽣.共享:指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可为多个⽤户同时使⽤(互斥共享,同时访问)虚拟:指物理上的⼀个实体变成逻辑上的多个对应物.异步性:指内存中的多个进程均按照各⾃独⽴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1.2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v 操作系统的历史操作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个阶段:⼿⼯存在阶段(⽆操作系统),脱机输⼊输出技术阶段,批处理技术阶段,多道程序设计技术阶段.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v 分类最常⽤分类⽅法(按照操作系统的⽤户服务⽅式分)主要有: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其它操作系统还包括:通⽤操作系统,⽹络操作系统,并发操作系统,⾯向对象操作系统.v 多道批处理系统运⾏⽅式(了解)特征:多道性,⽆序性,调度性优缺点:优点:资源利⽤率⾼,系统吞吐量⼤.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交互能⼒. 在设计批处理系统时,⾸先要考虑的是周转时间和系统的吞吐量.v 分时系统实现基本⽅法;设⽴时间⽚特性:多路性,独⽴性,及时性,交互性.响应时间:指从终端⽤户发出⼀条命令开始,到系统处理完这条命令并做出回答为⽌所需的最⼤时间间隔.影响响应时间的因素:系统开销,⽤户数⽬,时间⽚,信息对换量.改善响应时间的办法:⼀种可⾏的办法是减少信息对换量.⽽减少信息对换量可采⽤重⼊码技术和虚拟存储技术.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先要考虑的是交互性和响应时间.v 实时系统定义:是指系统对特定输⼊做出反应速度⾜以控制发出实时信号的对象的⼀种操作系统.实时系统的类型:1 实时控制系统;2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特征:多路性,独⽴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先要考虑的是实时性和可靠性.v 微机操作系统单⽤户单任务OS:只允许⼀个⽤户上机,且只允许⽤户程序作为⼀个任务运⾏.最具代表性的是CP/M和MS-DOS.单⽤户多任务OS:只允许⼀个⽤户上机,但允许将⼀个⽤户程序分为若⼲个任务,使它们并发执⾏.最具代表性的是OS/2和MS-WINDOWS.多⽤户多任务OS:允许多个⽤户通过各⾃的终端使⽤同⼀台主机,共享主机的各类资源,同时⽤户程序⼜可进⼀步分成⼏个任务,使它们并发执⾏.最具代表性的是UNIX OS.1.4 操作系统的服务与功能v 操作系统的服务操作系统公共服务类型:程序执⾏, I/O操作,⽂件系统管理,通信,资源分配,差错处理操作系统的服务⽅式:系统调⽤,系统程序.系统调⽤的类型:进程管理,设备管理,⽂件管理,信息维护和通讯五⼤类.v 操作系统功能从资源管理和⽤户接⼝的观点看,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为:①处理机管理;②存储管理;③设备管理;④信息管理(⽂件系统管理);⑤⽤户接⼝.其中硬件资源为处理机,存储器和设备三类,软件资源为信息或⽂件(程序和数据的通称).v ⽤户接⼝命令接⼝:⼜分联机命令接⼝:为联机⽤户提供的,由⼀组键盘命令和命令解释程序组成;脱机命令接⼝:为批处理作业的⽤户提供,由⼀组作业控制语⾔JCL(job control language)组成.程序接⼝:是为⽤户程序在运⾏过程中访问系统资源⽽设定的,也是⽤户取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途径,由⼀组系统调⽤组成.图形接⼝v 处理机管理处理机管理功能可归结为进程管理,主要功能: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讯;进程调度.v 存储管理存储管理应具备的功能,为: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v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应具备的功能,为: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虚拟设备管理.v ⽂件管理⽂件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件存储空间管理;⽬录管理;⽂件读写管理;⽂件保护;⽂件系统的安全性;⽂件接⼝.1.5 操作系统结构v 分类从操作系统的内部结构来看,操作系统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整体式系统(⽆结构);层次式系统;客户/服务器系统.v 整体式结构整个系统是⼀堆过程的集合,每⼀过程都有⼀个定义好的接⼝,包括⼊⼝参数和返回值,过程间可以相互调⽤⽽不受约束,UNIX的系统核⼼层是典型的没有层次的⽆结构型.v 层次式系统按照操作系统中模块的功能和相互依存关系把它们划分为若⼲个层次:最底层:OS对象;中间层:对对象进⾏管理和控制的软件集合;最⾼层:OS提供给⽤户使⽤的⽤户接⼝.v 客户/服务器系统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需要把操作系统的服务功能分为若⼲个服务器,⽽⽤户进程则称为客户进程.操作系统由微内核和核外服务器进程组成.微内核提供最基本的,最必要的服务,⽽OS的其他功能由运⾏在核外的服务器完成.主要优点:提⾼了系统的可靠性;适合于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练习题:1:下⾯8个系统中,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有――个.1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2 航空定票系统;3 过程控制系统;4 机器翻译系统;5 办公⾃动化系统;6 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7情报检索系统;8导弹的制导系统2:在分时系统中为使多个⽤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__⑴__,当⽤户数⽬为100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此时时间⽚最⼤应为__⑵__.⑴:A.计算机具有⾜够⾼的运⾏速度 B.内存容量应⾜够⼤ C.系统能及时地接收多个⽤户输⼊ D.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所有的⽤户都能运⾏ E.能快速地进⾏内外存交换⑵:A.10ms B.20ms C.50ms D.100ms E.200ms3:OS/2操作系统是由__⑴__开发的,它属于__⑵__类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是由__⑶__推出的,它属于__⑷__类操作系统.⑴,⑶:A.IBM公司 B.Microsoft公司 C.Microsoft和IBM联合 D. Bell实验室⑵,⑷:A.单⽤户单任务 B.单⽤户多任务 C.多处理机D.多⽤户多任务4: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什么5:操作系统中实现虚拟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并加以说明.6:设计实时环境的操作系统的主要困难是什么7:⼀个分层结构操作系统有:i裸机; (⽤户; ( CPU调度和P,V操作; (⽂件管理; (作业管理; (内存管理; (设备管理; (命令管理等组成,请按层次结构的原则从内到外将各部分重新排列.8:操作系统是⼀种__⑴__.根据其服务对象,常⽤的单处理机操作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允许多个⽤户在其终端上同时交互⽅式使⽤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__⑵__;允许多⽤户将若⼲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__⑶__;在__⑷__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设计⑷时,⾸先应考虑系统的__⑸__.⑴: A.通⽤软件 B.应⽤软件 C.系统软件 D.操作的软件⑵-⑷: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微机操作系统E.多处理机操作系统F.分布式操作系统G.⽹络操作系统⑸: A.可靠性和灵活性 B.实时性和可靠性 C.优先权分配 D.时间⽚轮转E.短作业优先F.时间⽚加分配9: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0:什么是操作系统11:操作系统有哪⼏种基本类型它们的主要特征有那些12: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13:实时系统可分哪⼏类14:多道程序和多重处理有何区别参考答案:1解:1,2,3,7,82解:1 D ;2 B3解:1 c ; 2 b; 3 d; 4 d4答:主要动⼒是为了更好地满⾜⽤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缩短了作业的周转时间;2)提供⼈机交互能⼒;3)多个⽤户共享⼀台计算机.(批处理系统的主要推动⼒是不断提⾼系统的资源利⽤率和提⾼系统的吞吐量.) 5答:是分时技术.例如,将⼀台物理处理机虚拟为多台逻辑上的处理机,是靠多道程序分时地使⽤同⼀台物理处理机来实现的.微观上,该处理机在每⼀时刻只运⾏⼀道程序,它们分时地运⾏;然⽽在宏观上,系统中确有⼏道程序在同时运⾏,从⽽给⽤户的感觉是系统中同时同时有多台处理机在为其中的每⼀道程序服务,显然⽤户所感觉到的处理机并不实际存在.6答:是在实时环境规定的时间限额内对⽤户作出相应的反应,否则就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因此,在设计时必须保证所采⽤的调度策略及相关技术不会使响应时间超过实时环境所规定的时间限额.7答:重新排列后顺序为:(裸机; ( CPU调度和P,V操作; (内存管理; (作业管理; (设备管理; (⽂件管理; (命令管理.8 解:⑴C ⑵B ⑶A ⑷C ⑸B9 答:1 并发: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时间间隔内发⽣;2 共享:指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可为多个⽤户同时使⽤(互斥共享,同时访问);3 虚拟:指物理上的⼀个实体变成逻辑上的多个对应物;4 异步性:指内存中的多个进程均按照各⾃独⽴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10 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个系统软件,⽤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作流程,提供⽤户和计算机之间的软件接⼝,⽅便⽤户使⽤计算机.11 答;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有:1 多道批处理系统;2 分时系统;3 实时系统.其中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多道性,⽆序性,调度性;分时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性,及时性,交互性.实时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12 答: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指从终端⽤户发出⼀条命令开始,到系统处理完这条命令并做出回答为⽌所需的最⼤时间间隔.它与下列因素有:系统开销,⽤户数⽬,时间⽚,信息对换量.13 答:实时系统的类型:1 实时控制系统;2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14 答: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是作业之间⾃动调度执⾏,共享系统资源,并不是真正地同时执⾏多个作业;⽽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系统配置多个CPU,能真正同时执⾏多道程序.要有效使⽤多重处理,必须采⽤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原则上不⼀定要求多重处理系统的⽀持.。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知识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软件之一,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
在期末复习时,掌握以下重要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考试。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其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
处理机管理负责合理地分配和调度 CPU 资源,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这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方面。
存储器管理的任务是对内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回收,确保各个进程能够安全、高效地使用内存空间。
设备管理则是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设备的分配、驱动程序的加载和设备的控制等。
文件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提供文件的存储、检索、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用户接口管理为用户提供了与操作系统交互的方式,包括命令行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
二、进程管理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进程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等特征。
进程的状态包括就绪、运行和阻塞三种。
进程的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等。
进程同步是指多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相互协调和合作,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常见的进程同步机制有信号量、管程、消息传递等。
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交换信息的方式,包括共享内存、消息队列、管道和套接字等。
三、存储管理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地分配和管理内存资源。
连续分配方式包括单一连续分配、固定分区分配和动态分区分配。
其中,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有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等。
分页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将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也划分为相同大小的页,通过页表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分段存储管理则是按照程序的逻辑结构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段,每个段有自己的起始地址和长度。
1.操作系统的功能:平台与环境功能;资源管理者功能;计算机工作流程组织者或者总调度员的功能。
操作系统管理的资源:处理机、内存、I/O设备(系统设备:键盘、打印机、显示器)、文件。
2.操作系统基本特征:1)静态驻留2)动态运行微观特征:并发性;共享性;不确定性;虚拟化。
3.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①批处理系统。
特点:一是成批多道;二是作业的自动控制方式,在作业运行期间,用户不能干预作业的运行;三是这种系统特别追求作业的大吞吐量和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典型系统:银河巨型计算机。
②分时系统。
特点:多路性;同时性;交互性;独占性。
典型系统:麻省理工学院的CTSS,现代的UNIX.。
③实时系统。
特点:响应及时;安全可靠。
典型系统:武汉钢铁公司直径1.7m的轧机上配套的计算机。
④个人机操作系统。
特点:便于携带和安装;单用户使用,但支持注册多个用户,可以进行用户切换;交互式用机方式,使用方便;有良好的多媒体环境,并配有丰富的游戏和应用软件供使用;有良好的网络功能。
典型系统: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⑤网络操作系统。
典型系统:UNIX,Windows NT⑥分布式操作系统。
特点:分布性;对称性;协同性。
⑦云操作系统。
兼分布式,网络,个人机系统的特点,并有进一步的升华。
典型系统:谷歌的Chorme OS,微软的Windows Azure,海浪的云海OS是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的代表,苹果IOS和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是云终端的代表。
操作系统结构:整体式系统;层次式系统;虚拟机;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云计算分布式系统结构。
操作系统的概念:①中断驱动:中断是CPU对于某个外部事件的响应。
②核心态与特权指令:操作系统在CPU核心态执行,用户程序在CPU用户态执行,特权指令包括CPU 状态转换,按绝对地址访问内存单元,启动外设,给专用寄存器置值等。
③内核与微内核④系统调用(操作系统以系统调用为其他软件提供使用计算机资源的接口,与子程序调用不同)⑤进程结构⑥用户界面(命令行与Shell接口,图形用户界面、网络浏览器和门户网站界面、手指屏幕触摸)4.并发程序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操作系统》复习1、什么是操作系统?简述操作系统的类型。
操作系统: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方便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操作系统有: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2、什么为核心态、用户态、特权指令?系统态(管态、核心态):只能运行os的程序。
用户态(目态):运行用户的程序。
ﻭ特权指令:只允许操作系统使用.ﻭ非特权指令:一般用户使用。
3、简述信号量的定义和作用.信号量是一个具有非负初值的整型变量,并且有一个队列与它相关联。
其作用是实现进程的同步和互斥。
4、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有何区别?进程是程序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是被系统独立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
区别:1)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是拥有资源的资本单位。
2)不同进程之间、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3)进程是拥有资源事物一个独立单位,而进程除了一些必不可少的资源外基本不拥有系统资源5、什么是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是什么?死锁: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此时若无外力作用,它们将无法再向前推进.产生原因:1)竞争不可剥夺性资源2)进程间推进顺序非法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6、说明高级、中级和低级调度的区别。
低级调度运行频率最高,因而低级调度算法不太复杂,以免占用太多的CPU时间。
高级调度往往发生在一个作业运行完毕,退出系统又需要重新调入一个作业进入内存,采用相对较复杂的调度算法.中级调度的运行频率基本介于上述两种调度之间。
7、请画出进程的状态转换图。
8、简述操作系统中的调度有哪些类型?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CFS、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RR、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SPF、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9、某系统中有10台打印机,有三个进程P1,P2,P3分别需要8台,7台和4台。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重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础。
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桥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界面和系统资源的管理。
下面是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的重点: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用户接口等-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2.进程管理-进程的概念和特征:资源占有、独立性、动态性-进程的状态和状态转换:就绪态、运行态、阻塞态、创建态、销毁态-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等-进程同步与互斥:临界区、互斥量、信号量、管程3.内存管理-内存的分段和分页:内存分段机制、内存分页机制、段页式存储管理- 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算法(FIFO)、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时钟置换算法(Clock)等-分区分配与回收:固定分区分配、动态分区分配、伙伴系统等-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虚拟内存的概念、页面置换的必要性、页面置换算法的选择4.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文件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目录结构、文件操作等-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文件的分配方式、文件的空间管理、文件的共享和保护等-文件系统的实现:文件目录的结构、文件的存储方式、文件访问的优化等5.设备管理-设备的分类和特点:I/O设备的分类、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特点-设备的分配和控制:设备分配的策略、设备控制的方式、设备独立性等-磁盘存储管理:磁盘的物理结构、磁盘调度算法、磁盘缓存管理等-文件的输入输出:用户I/O和内核I/O、缓冲区和缓冲管理、I/O性能评价等6.用户接口和命令解析-用户接口的分类和特点: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自然语言界面等-命令解析和处理:命令解析的过程、命令解析的方法、命令执行器等- Shell编程:Shell脚本语言、Shell变量、循环和分支、I/O重定向等以上是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一操作系统引论一操作系导1.操作系统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2.操作系统作用:为用户和计算机之间提供接口、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操作系统发展:人工操作方式、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单道批处理系统: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多道批处理系统: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4.操作系统五大功能: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 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5.分时系统:为了弥补多道批处理系统交互性问题,引入分时系统,可以将一台计算机提供给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提高计算机利用率。
分时系统的特点:多路性:独立性:交互性:及时性:6.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的运行。
多路性:独立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中,每个终端用户提出请求时,互不干扰。
实时控制系统中,对信息采集和控制也是彼此互不干扰。
及时性: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要求比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分时系统更加严格。
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的交互性仅限于访问系统中的专用服务程序。
可靠性:实时系统的可靠性更高7.操作系统发展:单用户单任务、单用户多任务、多用户多任务8.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1.并发性:并发性指的是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并行性是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进程:指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由机器指令,数据和堆栈组成。
线程:一个进程包含若干线程,可利用进程的资源。
进程是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线程是独立运行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
2.共享性:即资源共享,有互斥共享方式、同时访问方式。
3.虚拟技术:分为时分复用技术、空分复用技术。
如果虚拟的实现是通过时分复用方式,即对物理设备进行分时使用,设N 是谋设备所对应的逻辑设备数,则每台虚拟设备的平均速度必然小于等于1/N。
操作系统(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1、操作系统是什么?操作系统为用户完成所有“硬件相关,应用无关“的工作,以给用户方便、高效、安全的使用环境1.1、定义:操作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程序系统,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工作,控制并协调多个任务的活动,实现信息的存取和保护。
它提供用户接口,使用户获得良好的工作环境。
1.2、目标(1)、方便性:配置OS后计算机系统更容易使用(2)、有效性:改善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吞吐量(3)、可扩充性:OSde结构(如层次化的结构:无结构发展->模快化结构->层次化结构->微内核结构)(4)、开放性:OS遵循世界标准范围。
1.3、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API/CUI/GUI)即:OS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2)、OS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处理机、存储器、I/O设备、文件)处理机管理是用于分配和控制处理机存储器管理是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I/O设备管理是负责I/O设备的分配(回收)与操纵文件管理是用于实现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OS是扩充机/虚拟机)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2.1、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40年代手工操作阶段)(1)、人工操作方式:用户独占全机,资源空闲浪费。
缺点:手工装卸、人工判断、手工修改与调试内存指令等造成CPU空闲;提前完成造成剩余预约时间内的CPU完全空闲;I/O设备的慢速与CPU的速度不匹配造成的CPU空闲等待时间(2)、脱机输入输出(Off-Line I/O)方式。
优点: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提高了I/O速度2.2、单道批处理系统(50年代)(1)、解决问题:单道批处理系统是在解决人机矛盾和CPU与I/O设备速度不匹配矛盾的过程中形成的。
批处理系统旨在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
(但单道批处理系统仍不能充分利用资源,故现在已很少用)单道批处理分为:联机批处理、脱机批处理联机批处理:CPU直接控制作业输入输出脱机批处理:由外围机控制作业输入输出(2)、缺点:系统资源利用率低(因为内存中只存在一道程序,I/O请求成功前CPU都处于空闲状态)(3)、特征自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