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_人格特质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463.00 KB
- 文档页数:88
4.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指决定<a name=baidusnap0></a>一个人</B>处理问题或事情的成效的特质。
气质特质:由遗传决定的、表现一个人</B>的风格的特质。
动力特质:指一种启动人格的特质,也是人格的动机因素。
三、人格的动力―能、外能、辅助和动力格状能与一般所称的本能同义。
能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特质。
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相似。
外能(metaerg)是一种动力根源特质,来自环境,属于环境铸造特质。
能和外能的区别只在于来源不同,它们都是趋向于事物的动机性倾向。
前者为先天的,后者为学习的。
外能又可分为情操(Sentiment)及态度(attitude)。
情操是学习而来的、重要的动力特质结构,它使个体注意某种或某组(类)事物,而以固定的感受对待它,并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情操是由长时期学习而形成的,它们由环境铸造。
卡特尔认为情操主要是涉及-个人对自己的职业、家庭、配偶、所属团体、坚定的信念、从事的事业以及对个人自己的动力特质。
而其中的自我情操成为整个人格中具有重要力量的动力。
态度比情操更有特异性,但是由情操衍生而来,而情操则衍生于能。
态度是在特定情境下,对特定的事物,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倾向。
一个人</B>的态度表明此人在一定情境下将有某种一定的活动。
按照卡特尔的理论,动力特质是层层从属的,它们之间有附属补助的作用,这种关系就是辅助 subsidiation 。
情操是能的辅助者,由能而来;态度是情操的辅助者。
人格中的这些安排和布置称为动力格状,其意义就是指能(及外能)、情操和态度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四、研究方法卡特尔强调客观方法,采取大样本被试的测定和因素分析,他强调自我认知的方法论,并主张研究方法与理论密切相联系研究人格有三种方法:二变量、多变量和临床方法二变量实验:就是一般在物理科学上所采用的实验设计,它包括两类变量既自变量和因变量多变量方法同时研究许多变量之间的相互相关。
第四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概述人格的特性(1)独特性——典型性、差异性(2)稳定性——形成的稳定性、表达的稳定性(3)统合性——体现了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格理论的流派: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一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心理能量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驱动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能量就是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等量原则:加入心理的某部分占用了过多的能量,另一部分便得不到充足的能量(2)平衡原则:当两个心理系统的能量不等时,能量会从较强的系统流向较弱的系统,直到平衡为止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非常看重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1)童年经历——对人格起到长久影响(2)父母教养方式——过度关注,过度忽视很少受到父母关注的儿童长大后会变得冷漠多疑,成年后较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3)出生顺序——出生顺序影响人格头生孩子容易出现“问题儿童、神经症、犯罪”中间出生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更高成就最小的孩子容易被父母纵容、聪明焦虑是被压抑的冲突要出现在意识区域时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
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的超越要求之间的冲突中,会产生大量的焦虑,为了保护自身,会发展出一系列的心理策略和应对方式,成为“防御机制”。
不同的防御机制,有两个共同特征:(1)对现实的否认或扭曲(2)在潜意识中运作,人们常常意识不到升华是指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升华是唯一正向积极的防御机制。
第三节新精神分析流派自我:霍尼认为人格是完整的、动态的自我组成,她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个体在此时此刻多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真实自我——个体自我实现的中心,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力量理想自我——完美的自我意象。
在理想自我的控制下,个体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
荣格的潜意识学说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在意识的三层次中,荣格认为由意识、个体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了人的整个精神世界面具——个体依据社会习俗和职业要求,在公共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开人格●阿尼玛——男性所具有的女性阴柔性格●阿尼姆斯——女性所具有的男性阳刚性格●阴影——个人潜意识中的负面特征自性——人格的核心,是有条理、统合的人格原型自我的寻求:自我系统是最复杂、范围最广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