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16.50 KB
- 文档页数:7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四)理综物理能力测试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小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Cu —64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14~1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在19~21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梦圆磁生电B .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C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首先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是正确的15.物体A 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同时将物体B 竖直向上抛出。
在运动过程中,A 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B 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
从抛出时刻开始计时,用虚线和实线分别描述两物体运动的t v 图象,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是16.四颗地球卫星a 、b 、c 、d 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 是静止在地球赤道上还未发射的卫星,b 是近地轨道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关于四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相对于b 静止B .相同时间内b 转过的弧长最长C .a 的向心加速度最大D .d 的运行周期可能是23 h17.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
).A .用户端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B .用户端电压为250VC .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0AD .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180kW15. 如图所示,a 为放在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b 为同步卫星,c 为一般卫星,d 为极地卫星.设b 、c ﹑d 三卫星距地心的距离均为r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c ﹑d 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 、b ﹑c ﹑d 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 、b ﹑c ﹑d 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 .若b 卫星升到更高圆轨道上运动,则b 仍可能与a 物体相对静止16.如图所示,在一场强大小为E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小球,以速率v o 水平抛出。
则小球下落高度h 的过程中 A 电势能减少了mgh B 电势能减少了mgh+qEh C 小球的水平位移为v o D 小球的水平位移为v o17. 如图,沿同一弹性绳相向传播的两列简谐横波,波长相等.在某时刻恰好传到坐标原点.两列波相遇叠加后A.不可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像B.在m的质点振动始终加强C.在m的质点振幅为零D.坐标原点的振幅为cm18. 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E J1、△E J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物体增加的机械能,△E p1、△E p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的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则A △E J2=2△E J1, △E p2=2△E p1B △E J2>2△E J1, △E p2>2△E p1C △E J2=4△E J1, △E p2<△E p1D △E J2>4△E J1,△E p2=2△E p119.(18分)(I)(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七个计时点,相邻两个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s。
【名师解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模拟试卷,包含了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的电场内容。
主要包含了匀变速运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电场等,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点全面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在考查要求上既注重了基本能力、基本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分析、计算综合能力的考查。
总体试卷梯度明显,照顾了各层次的学生,是份很好的试卷。
有利于各层次学生的应用一、单选题【题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究竟哪一个力时作用力,哪一个力时反作用力是任意的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知识点】牛顿第三定律.C1【答案解析】A 解析: A、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一个力是作用力,另一个力就是反作用力.故A正确;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一定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故B、D错误.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故选A.【思路点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反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以及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题文】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后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的位移是()A.0 B.1 m C.2 m D.3。
5 m【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2【答案解析】C 解析:用逆向思维,把物体的运动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初速度为:v0=0m/s,则物体在第1s,第2s,第3s,第4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141 7xx所以x1=2m.故选:C 【思路点拨】本题用逆向思维解决较好,把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要求的问题就变成了第1秒内的位移.本题主要是考察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逆向思维的求解方法.【题文】3.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几个水平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再逐渐恢复到原的值,同时保持其他力不变.以下是描述木块在这个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其中正确的是()【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2 C2【答案解析】D 解析: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使其中的一个力的大小在一段时间内均匀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均匀增大到原的大小的过程中,物体的合力从开始均匀增大,又均匀减小恢复到零,则物体的加速度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到零,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故选:D.【思路点拨】据题,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其中的一个力与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析物体的合力如何变化,确定物体的加速度如何变化,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速度的变化情况,再选择图象.本题考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要用到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平衡时,其中一个力与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题文】4.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 m/s2。
2015-2016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选对的得4分,错选的得零分.)1.(4分)下面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线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2.(4分)如图所示,一球体绕轴O1O2以角速度ω旋转,A、B为球体上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A、B两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B.A、B两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C.A、B两点具有相同的向心加速度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球心3.(4分)如图所示,A、B轮通过皮带传动,A、C轮通过摩擦传动,半径R A =2R B=3R C,各接触面均不打滑,则A、B、C三个轮的边缘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之比分别为()A.v A:v B:v C=1:2:3,ωA:ωB:ωC=3:2:1B.v A:v B:v C=1:1:1,ωA:ωB:ωC=2:3:6C.v A:v B:v C=1:1:1,ωA:ωB:ωC=1:2:3D.v A:v B:v C=3:2:1,ωA:ωB:ωC=1:1:14.(4分)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并在空中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a、b两小球具有相同的()A.角速度B.线速度C.向心力D.向心加速度5.(4分)质量为m的汽车,以速率v通过半径为r的凹形桥,在桥面最低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A.mg B.C.mg﹣D.mg+6.(4分)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7.(4分)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8km/s,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该行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A.16km/s B.32km/s C.46km/s D.2km/s8.(4分)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A.B.C.D.9.(4分)某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平均密度为p,该星体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该星体的球体半径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该星体的自转周期为()A.B.C.D.10.(4分)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1的质量为()A.B.C.D.11.(4分)如图所示,用恒力F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沿水平面从A移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摩擦力时比无摩擦力时F做的功多B.有摩擦力时比无摩擦力时F做的功少C.物体加速运动时比减速运动时F做的功多D.物体无论是加速、减速还是匀速,力F做的功一样多12.(4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它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那么汽车在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A.8000N B.4000N C.2500N D.1600N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24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都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的得零分.)13.(4分)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其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定.若在某转弯处规定行驶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火车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所受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B.当火车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所受重力、轨道面支持力和外轨对轮缘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C.当火车速度大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D.当火车速度小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14.(4分)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向心力是A的向心力的2倍B.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的摩擦力的2倍C.A、B都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D.若B先滑动,则B对A的动摩擦因数μA小于盘对B的动摩擦因数μB 15.(4分)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上的光滑圆形管道,管道里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的小球,小球在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通过管道最低点时,小球对管道的压力向下B.小球通过管道最低点时,小球对管道可能无压力C.小球通过管道最高点时,小球对管道的压力可能向上D.小球通过管道最高点时,小球对管道可能无压力16.(4分)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C.火卫一的线速度较大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17.(4分)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Cancri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Cancrie”与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Cancrie”与地球的()A.轨道半径之比约为B.轨道半径之比约为C.向心加速度之比为D.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8.(4分)如图所示,有甲、乙两颗卫星分别在不同的轨道围绕一个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的行星运动.卫星甲、卫星乙各自所在的轨道平面相互垂直,卫星甲的轨道为圆,距离行星表面的高度为R,卫星乙的轨道为椭圆,M、N两点的连线为其椭圆轨道的长轴且M、N两点间的距离为4R,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甲的线速度大小为B.卫星乙运行的周期为4πC.卫星乙沿椭圆轨道运行经过M点时的速度大于卫星甲沿圆轨道运行的速度D.卫星乙沿椭圆轨道运行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卫星甲沿圆轨道运行的加速度三.计算题(19题8分,20题10分,21题10分,共28分,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19.(8分)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碗内的光滑表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求小球所在轨道平面距离碗底的高度h.(重力加速度为g)20.(10分)在高速公路上,某辆汽车始终保持108km/h的速率行驶,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6倍.(取g=10m/s2)(1)如果汽车在高速路的水平弯道上拐弯,假设弯道的路面是水平的,为确保拐弯时不产生横向滑动,其弯道的最小半径是多少?(2)如果高速路上设计了圆弧形拱桥做立交桥,要使汽车能够不离开桥面安全通过圆弧拱桥,这个圆弧拱桥的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21.(10分)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可认为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圆形近地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喷气发动机工作)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在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到B点(远地点B在同步轨道上)时再次点火实施变轨进入同步轨道,两次点火过程都使卫星沿切向方向加速,并且点火时间很短.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计算结果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的符号来表示)(1)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同步卫星轨道距地面的高度.2015-2016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选对的得4分,错选的得零分.)1.(4分)下面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线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解答】解:A、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不是匀速运动,故A错误。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将选项填写在答题卷上)1.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 s时甲和乙相遇B.0~6 s内甲乙相距最大距离为1 mC.2~6 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4 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2.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必定变化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变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把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得到的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之和一定为零4.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由A点滑向B点,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在由A到B的过程中,小物体的速率v没有变.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物体的加速度不变B.小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C.小物体所受外力为零D.合外力大小改变,方向始终不变5.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的正前方小桶中水平抛球,结果球划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前方(如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则下次再水平抛时,他可能作出的调整为()A.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变大B.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C.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D.初速度大小不变,降低抛出点高度度6.如图所示,物体A、B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线连在一起,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此时B匀速下降,A水平向左运动,可知 ( )A.物体A做匀速运动B.物体A做加速运动C.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D.物体A所受摩擦力不变7.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6,刹车线长是12m,则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约是( )A.6m/s B.12m/s C.14m/s D.20m/s8.如图甲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 N ,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 ,F N -V 2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R bB .小球的质量为a bRC .V 2=c 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D .若V 2=2b ,则杆对小球弹力大小为2a9. 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一侧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 )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 sB .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C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10.如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 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 。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u-6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胆固醇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葡萄糖可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C.病毒的遗传信息都贮存在RNA中D.人体神经细胞内有淀粉酶和呼吸酶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的细胞水分减少且新陈代谢速率减慢B.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蛙的红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3.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A.利用花生子叶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B.利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C.利用新鲜的藓类叶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D.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4.水稻患恶苗病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结实率降低。
引起此现象的物质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5.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
果蝇只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缺失两条Ⅳ号染色体,则不能成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变异类型来看,果蝇的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该种单体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为3条或4条C.果蝇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5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若该种单体果蝇的雌雄个体交配,其存活后代中单体的概率为1/26.右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子数减少了1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C.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可能变小D.用能量大于氢原子两能级差(E 2-E 1)的光子照射处于E 1能级上的氢原子,一定可使其跃迁到E 2能级15.如图所示,我国的“嫦娥二号”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经多次变轨,从轨道Ⅰ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km ,周期为118min 的近圆工作轨道Ⅲ,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要进入月球轨道,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一定要大于第三宇宙速度B.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 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 点的速度C.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Ⅰ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16.如图所示,A 、B 、C 为电场中一条直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已知一带电荷量为6210C --⨯的点电荷B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4610N -⨯,若将该点电荷从B 点由静止释放,不计重力,则下列关于该电场和该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300N/CB.C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C.该电荷将沿电场线向C 点方向运动D.该电荷运动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1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 长2m ,以2m/s 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
现将一小物块以3m/s 的水平初速度从A 点冲上传送带。
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g 取10m/s 2,则小物块运动至传送带右端B 点所用的时间是A.0.5sB.0.9sC.1.2sD.1.5s18.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地面上相距为L 处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正电小球A 和B ,它们的质量都为m 。
2015届增城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 16 Ca 40 W 18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3.如图所示,运动员的双手握紧竖直放置的圆形器械,在手臂OA 沿由水平方向缓慢移到A'位置过程中,若手臂OA ,OB 的拉力分别为F A 和F B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F A 一定小于运动员的重力G B . F A 与F B 的合力始终大小不变 C . F A 的大小保持不变 D . F B 的大小保持不变14.如下图(左)所示,a 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某时刻在a 的正上方有三颗轨道位于赤道平面的卫星b 、c 、d ,各卫星的运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下图中已标出)相同,其中d 是地球同步卫星.从该时刻起,经过一段时间t (已知在t 时间内三颗卫星都还没有运行一周),各卫星相对a 的位置最接近实际的是右图中的:15.如图所示,物块以初速度v 0从底端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滑行,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物块在斜面上运动全过程的v-t 图象是A16.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体重为G 的某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某同学完成了一次下蹲动作,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下列图象中符合情景的是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吉林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三最后一考高三理综-物理试卷14.以下物理事实,描述正确的是()A.在炼钢厂中,把熔化的钢水浇入圆柱形模子,模子沿圆柱的中心轴高速旋转,钢水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趋于周壁,形成无缝钢管B.在燃气灶中,安装有电子点火器,接通电子线路时产生高电压,通过高压放电来点燃气体, 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往往做成球状C.有些合金如猛铜合金和線铜合金,由于电阻率儿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D.为保证电表在运输过程中指针晃动角度过大,不能用导线将两接线柱连起來15.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 m ”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定滑轮,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A 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9,连接滑块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 6,则A、B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A.2sin(): 1B. 2cos(): 1C. 1: 2cos()D. 1: 2sin 016.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丄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
关于质点v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丄-*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加速度vC.四边形BB f C/ C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D.四边形AA/B f B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17.如图甲所示,不讣电表对电路的影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得电压表©和©随电流表④的示数变化规律如图乙屮自、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 图线曰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等于电源电动势 ② 图线b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③ 图线日、b 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 ④ 图线日、b 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阻心消耗的功率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 18、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
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弥 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屮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
2015全国二卷理综(物理)答案解析14。
【答案】D考点:电容器;电场力;力的平衡15.【答案】C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16。
【答案】B考点:速度的合成与分解1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汽车先以恒定功率P1起动,所以刚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后以更大功率P2运动,所以再次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学科网考点:机车起动问题 18. 【答案】BC考点:安培定则 19. 【答案】AC 【解析】考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圆周运动20。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由设这列车厢的节数为n ,P 、Q 挂钩东边有m 节车厢,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 k n F km F )(32-=,解得:n k 52=,k 是正整数,n 只能是5的倍数,故B 、C 正确,A 、D 错误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21。
【答案】BD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2。
【答案】(1)3.25;1.79;(2)C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s m Tx x x x a BC AB DE CD /25.34)()(2=+-+=;打点C 点时物块的速度s m Tx v BDC /79.12==(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θμθcos sin g g a -=,所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
考点: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 23.【答案】(1)(2)见解析; (3)>;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24.【答案】qmv U AB20=考点:动能定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考点:半偏法测电表内阻25.3m/s 2; a 2 =1m/s 2;(2)4s11sin ma f mg =-θ……⑸ 212sin ma f f mg =+-θ………⑹联立以上各式可得a 1=3m/s 2…………⑺(利用下面的速度图象求解,正确的,参照上述答案信参考给分)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33.【物理-选修3—3】(15分【答案】ACD考点:分子动理论【答案】(1)12.0cm;(2)13.2cm【解析】试题分析:(1)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长度l=10.0cm时压强为P;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cm 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得考点:玻意耳定律34.【物理选修3—4】(15分)【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故C错误;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A正确;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故B正确;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因为a光的折射率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故D正确;a 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故E错误。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 第六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2015年5月27日 命题人:王忠明 贝姣宏 高聆 审题人:姜英武 段宏星 陈宏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道大题,40道小题,共300分,共1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0、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处在匀强电场中,其中电势V0BA,C。保持该电场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让等边三角形以A点为轴在纸面内顺时针转过30°,则此时的B点电势为
A.33 B.12
C.33 D.12
15.已知金星和水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如下图所示,公转周期分布是224天和88天,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星的公转线速度大于金星公转线速度 B.水星和金星的公转线速度都小于地球的公转线速度 C.从水星处于太阳和金星连线上中间某一点开始计时,至少 再经过约145天才能再次出现在太阳和金星连线上中间某一点的位置 D.地球在金星外侧
16.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m、2m,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1F竖直向上拉着a,使a、
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1x,加速度为1a ;当用大小为2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为2a,弹簧伸长量为2x,如图所示。则 A.若12mm,则12
xx
B.若12aa,则12
xx
C.若12FF,则12xx D.1x一定小于2x 17.一铁球通过三段轻绳OA、OB、OC悬挂在天花板上的A点,轻绳OC拴接在轻质弹簧秤上。第一次,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某人拉着轻质弹簧秤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如图1所示,弹簧秤的示数记为1F。第二次,保持轻绳OC垂直于OA,缓慢释放轻绳,使轻绳OA转动到竖直位置,如图2所示,弹簧秤的示数记为2F。则 A.1F恒定不变,2F逐渐增大 B.1F、2F均逐渐增大 C.1F先减小后增大,2F逐渐减小 D.1F逐渐增大,2F先减小后增大
18.用如图a所示的圆弧斜面装置研究平抛运动,每次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
一圆弧形轨道不同位置静止释放,并在弧形轨道最低点水平部分处装有压力传感器测出小球对轨道压力的大小F。已知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30°,实验时获得小球在斜
面上的不同下落高度h,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hF图象,g取10m/s2,则由图可求得圆弧轨道的半径R为
A.0.125 m B. 0.25 m C.0.50 m D.0.75 m 19.一滑块以初速度0v从固定的足够长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该滑块的“tv”图像可能是 20.一个闭合回路由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右侧是电阻为r的圆形导线,置于竖直方向均匀变化的磁场1B中;左侧是光滑的倾角为的平行导轨,宽度为d,其电阻不计。置于磁感应强度为2B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此时恰好能静止在导轨上,分析下述判断正确的有 A.圆形线圈中的磁场可以是向上均匀减弱 B.导体棒ab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sinmg
C.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2tanmgBd
D.圆形导线中的电热功率为222222tanmgrBd
21.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R2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2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 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做答;第33题—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第22—32题,共129分 22.(7分)如图所示是利用光电门探究“滑块加速度与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的挂钩上,用来测量绳对滑块的拉力,探究在滑块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本实验,若平衡摩擦力后还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滑块上的挡光板的宽度为d,滑块出发点到光电门位置距离为l,使滑块从起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计时器记录下滑块上挡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1)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细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 (2)滑块的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 (3)滑块的加速度a= ; (4)换用不同钩码拉,测出多组不同外拉力F对应的t,用图像法处理获得的数据,若以拉力F为纵坐标,则应以 为横坐标,才能得出加速度与合力的正比关系。
23.(8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为3 V,内阻为1 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 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电压表和电流表均视为理想电表) (1)在图甲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画在答题卷上)。
(2)开关闭合前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端(填“左”或“右”) (3)实验中得到了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另外,当A5.0I时,小灯泡的电阻R Ω。 (4)若某次连接时,把AB间的导线误接在AC之间,合上电键,任意移动滑片发现都不能使小灯泡完全熄灭,则此时的电路中,小灯泡获得的最小功率是 W。(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4.(14分)俯式冰橇(Skeleton)又叫钢架雪车,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俯式冰橇的赛道可简化为长度为1200m、起点和终点高度差为120m的斜坡。比赛时,出发信号灯亮起后,质量为kgM70的运动员从起点开始,以NF40、平行赛道的恒力推动质量kgm40的冰橇开始运动,8s末迅速登上冰橇与冰橇一起沿直线运动直到终点。已知冰橇与赛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5.0,设运动员登上冰橇前后冰橇速度不变,不计空气阻力,求:(2m/s10g,取赛道倾角的余弦值为1,正弦值按照题目要求计算) (1)出发8s内冰橇发生的位移; (2)比赛中运动员的最大速度。
25.(18分)如图,水平地面上方有绝缘弹性竖直档板,板高mh9,与板等高处有一水平放置的篮筐,筐口的中心离挡板ms3。板的左侧以及板上端与筐口的连线上方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TB1;质量kg1013m、电量C1013q、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从挡板最下端,以某一速度
水平射入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若与档板相碰就以原速率弹回,且碰撞时间不计,碰撞时电量不变,小球最后都能从筐口的中心处落入筐中(不考虑与地面碰撞后反弹入筐情况),2m/s10g,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方向; (2)小球从出发到落入筐中的运动时间的可能取值。(计算结果可以用分数和保留π值表示)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如图为竖直放置的上细下粗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B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VA、VB,压强变化量为pA、pB,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A、FB,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水银柱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B.水银柱向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C.VA<VB D.pA>pB E.FA=FB (2)(9分)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在距气缸底部cm36l处有一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
体。当气体的温度K3000T、大气压强Pa100.150P时,活塞与气
缸底部之间的距离cm300l,不计活塞的质量和厚度。现对气缸加热,使
活塞缓慢上升,求: (1)活塞刚到卡环处时封闭气体的温度1T;
(2)封闭气体温度升高到K5402T时的压强2P。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