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study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23
急性阑尾炎的类型【导读】急性阑尾炎,指的是阑尾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引起患者急腹症相关疾病最常见的病因,同时它本身是腹部外科常见病。
由于阑尾的解剖位置经常发生变异,所以不同病人的临床表现也呈多变性,有时容易被误诊。
急性阑尾炎的类型阑尾一般位于盲肠顶端,大概在回盲瓣下方2.5cm的地方,形状像一根细小盲管,阑尾近端与盲肠相通。
急性阑尾炎一般可以分三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此种类型的急性阑尾炎,阑尾呈轻度肿胀的状态,浆膜表面有充血的现象,已经失去原有正常光泽而且伴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阑尾的各层组织都有充血水肿以及中性多核白细胞浸润的现象,尤其是粘膜和粘膜下层,粘膜上还可能出现小溃疡,腔内可以伴有少量炎性渗出液。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又被称为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此种病理类型的阑尾明显肿胀、红肿,其浆膜面呈高度充血状态,同时伴有脓性或者纤维素性渗出物。
阑尾的各层组织除出现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之外,常出现壁间小脓肿,粘膜表面可出现溃疡以及坏死,腔内常有积脓。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这种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管壁已经部分或者全层坏死,外观多呈现暗紫色或者黑色,阑尾表面和阑尾周围伴有大量脓性、纤维素性渗出物,因此阑尾腔内多会积脓。
如果阑尾出现嵌顿梗阻,那么阑尾的嵌顿远端会坏死。
但是如果炎症波或者是阑尾系膜血管中血栓形成。
此时整个阑尾都会坏死,并被大网膜所包裹。
在这种阑尾类型中,约2/3病例可出现穿孔,细菌和脓液通过坏死区或者穿孔进入患者腹腔,引起脓毒血症或者菌血症。
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引起急性阑尾炎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梗阻因素、感染因素和其他因素三种,下面一一为大家介绍。
1、梗阻因素:阑尾是一条细长的管道,其只有一端可以与盲肠相通,所以一旦发生梗阻会引起管腔内的分泌物积存。
造成腔内压增高,从而压迫阑尾壁并且阻碍远侧血液运输。
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的细菌容易侵入受损黏膜,易导致感染。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的探讨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鉴别诊断较复杂的疾病,一经确诊,治疗相对简单,如延误治疗,发展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操作相对有一定困难,处理不当,易出现较多术后并发症。
我院外科自2010年3月至今,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3例,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我们注重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有效地控制了切口感染,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1临床资料本组10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男67例,女36例。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查体所见和实验室检查。
2手术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手术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取麦氏切口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
切口长约3~5cm,常规切开腹壁各层进入腹腔。
局部渗出或脓液不多,用纱布多次蘸净,不要用盐水冲洗,以防炎症扩散。
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预计腹腔内有渗出液或积脓时,先切一小口,用负压吸引器吸出脓液,然后切开,切除病变阑尾,吸出脓液,清洗腹腔。
手术中只夹系膜,尽量不夹阑尾,避免炎性阑尾腔破裂脓液流入腹腔。
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
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
穿孔部位多在阑尾根部和近端。
如已穿孔,腹膜炎范围大,术中腹腔渗出多,应彻底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
穿孔如未被包裹,感染继续扩散,则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必须吸净腹腔内脓液,重点是盆腔和髂窝内的脓液,同时用甲硝唑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反复清洗。
放置引流管,清洗创口。
阑尾穿孔伴发腹膜炎、脓液较多,术后局部炎性反应较重时,可在右下腹放置一引流管,自切口外侧缘引出,但引出时必须在切口全层外侧,避免腹腔内液污染切口。
腹膜层缝合后,用生理盐水加甲硝唑反复清洗创口,并清除少许被污染的脂肪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缘皮下用丁胺卡那霉素0.2~0.4g进行局部注射。
对于脓液较多、污染较重患者术后切口放置橡皮膜引流,在24h后拔除。
单纯性阑尾炎组术后对切口也用生理盐水加甲硝唑清洗,预防切口感染,但未用封闭及引流。
急性阑尾炎化脓怎么办
一、急性阑尾炎化脓怎么办二、应该如何预防急性阑尾炎三、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阑尾炎化脓怎么办1、急性阑尾炎化脓怎么办
急性阑尾炎化脓除了手术治疗切除阑尾,别的没有好办法,但是术后一定要做好护理措施,预防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3-5天后体温升高,切口疼痛而且局部还有红肿,压痛或者是波动感,要给予抗生素。
2、急性阑尾炎的病因有哪些
2.1、感染也会诱发阑尾炎,像一些常见的在人体内正常存在的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在阑尾粘膜破损的时候进入阑尾,引发阑尾炎。
2.2、外界感染,阑尾开口处(盲肠)的周围有炎症、息肉、肿瘤等,其压迫阑尾开口处等一系列的因素都会引发梗阻,这也是导致阑尾炎的原因。
2.3、导致阑尾炎的原因还有胃肠功能代谢不好(腹泻、便秘),阑尾壁严重的收缩等引起神经反射也可能会引发阑尾炎。
3、急性阑尾炎带来哪些危害
3.1、腹膜炎
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是急性阑尾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与阑尾穿孔密切相关。
穿孔发生于坏疽性阑尾炎但也可发生于化脓性阑尾炎的病程晚期,多数在阑尾梗阻急性阑尾炎镜下部位或远侧。
有人统计1000例急性阑尾炎中,穿孔占21%。
其中7%病例可并发弥漫性腹膜炎。
在机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时,大网膜、附近的肠系膜和小肠袢可迅速黏附穿孔处,。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文章导读
阑尾炎的发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最为常见,而且多
发。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分手术和非手术两种,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用非手术疗
法预后良好。
但如果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就有手术的必要了。
术后要注意护理和饮食,有
利于伤口的愈合。
01
发现身体不适,应该立即去医院挂号,做相关的检查,诊断后对症治疗,如果诊断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情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药保守治疗但容易复发,如果严重的话
建议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02
如果选择做手术,术后应该在饮食方面注意,在肛门排气后才可以少量的吃些流质饮
食。
等5-6天后可以逐渐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不能过早吃油腻的食物。
尽早下床活动,
适当的锻炼可以防止肠粘连。
03
一般手术后七天左右就能出院了,循序渐进的恢复正常的饮食,饮食中要多吃绿叶蔬
菜和水果,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
上班后,也不要太过劳累,多注意休息。
注意随着
天气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注意保暖。
案例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案例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现病史(1)病史摘要薛XX,女,35岁,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及脐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绞痛,渐进性加重,程度较剧烈,影响睡眠,伴腹胀、发热,无畏寒,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1天前自觉疼痛不缓解,较前加重,并转移至右下腹,疼痛性质如前。
月经史规律。
(2)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余。
体格检查结果:T38.1℃,P78次/分,R20次/分,Bp120/68mmHg。
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右下腹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
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肾脏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4次/分。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4.73×109/L,N 90.3%,RBC 5.4×109/L,Hb 135g/L。
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
血HCG正常。
(2)多普勒超声检查右下腹阑尾区可见一盲管样结构,大小约26mm×10mm ,边界尚清楚,条形,周围未见明显渗出。
(3)CT 检查平扫见右下腹阑尾内粪石,阑尾增粗,管壁毛糙,周围脂肪间隙内见条索样、小片絮状稍高密度影。
辅助检查CT平扫(轴位)CT平扫(冠位)思考题(1)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2)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3)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解题思路1.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1)病史分析:该病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伴发热。
关于急性阑尾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
要注意约1/3的病人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此外,其他外科急腹症如胃十二指肠穿孔,穿孔溢出的胃内容物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有时也表现为“转移性腹痛”症状;女性患者还需要考虑妇科疾病,均需进一步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排除。
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导读】急性阑尾炎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疾病,不过很多人对于疾病并不是太过关注。
其实急性阑尾炎一旦发生之后,不及时治疗,就会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下面了解一下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常见病因以及急性阑尾炎引发的途径等问题。
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出现之后,有的人可能比较轻微,但是有的人可能是比较严重。
如果严重的话,就要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所以大家必要的了解一下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是轻型阑尾炎或早期病变。
大部分病变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
阑尾外观稍肿,浆膜充血,失去正常光泽,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在显微镜下,阑尾各层均有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表面有少量溃疡和出血点。
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也被称为急性蜂窝组织炎。
通常从简单的阑尾炎发展而来。
阑尾肿胀明显,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盖有纤维素分泌物。
在显微镜下,阑尾粘膜的溃疡面扩大并深入肌层和浆膜层,并在血管壁的每一层形成小脓肿。
腔内也有脓胸。
阑尾周围的腹腔内有一个细小的脓液,形成一种局限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3、坏疽和穿孔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阑尾炎,阑尾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
骶尾腔积脓,压力升高,阑尾壁血液循环受阻。
穿孔区域主要位于阀杆的根部和近端。
如果穿孔未被包裹并且感染持续蔓延,则可能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4、阑尾周围脓肿周围急性阑尾炎脓毒性坏疽或穿孔,如果此过程进展缓慢,可将网膜移至右下腹,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在阑尾周围形成炎性包块或脓肿。
急性阑尾炎常见病因急性阑尾炎是人体腹部器官阑尾发生的炎症,和其他的任何疾病都是一样的。
这种疾病出现之后也有一定的原因。
那么,急性阑尾炎常见病因有哪些?1、阻塞阑尾腔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原因。
造成附件管腔阻塞的最常见原因是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约占60%,在青年人中更为常见。
异物、狭窄的炎性病变、食物残渣、蚜虫和肿瘤是不太常见的原因。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标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指由于阑尾腔内黏膜淋巴组织的充血、水肿、黏液潴留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炎症。
临床上,该病常见于10-30岁的青壮年,男性稍多于女性。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需要根据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下面将介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右下腹疼痛,开始为脐周不适,逐渐转移到右下腹,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2. 体征,右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阳性,肌紧张,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2.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
3. 尿常规,除外泌尿系感染。
三、影像学检查。
1. B超,盲肠周围脓肿或阑尾肿胀,增强CT可显示阑尾周围脓肿。
2. 腹部X线平片,可见盲肠区气液平,但不推荐常规行此检查。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影像学检查,可做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
一般而言,具备以下条件可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 典型临床症状,右下腹疼痛,压痛明显,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
3. 影像学检查,B超或增强CT显示盲肠周围脓肿或阑尾肿胀。
五、诊断注意事项。
1. 需要与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诊断,如急性胆囊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2.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症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3.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妇女等,诊断标准可能略有不同,需谨慎判断。
六、结语。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临床医生在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