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宽下窄的字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独体字中两种结构的写法,学习书写取中结构的字和偏斜结构的字,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独体字的两种结构的写法;写偏斜结构的字,主笔不要过斜,使字的重心稳定。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背“写字歌”,强调书写双姿。
二、出示“中、结、折、主、飞、稍、斜、勿”。
请学生们找出其中的独体字,并分析独体字的特点:独体字,直接由笔画组成,一般笔画较少,分取中结构的字和偏斜结构的字。
三、学习书写取中结构的字。
1、找出取中结构字的特点:中间竖是主笔,要直,两侧笔画要相称。
2、习书写:中、木、平、水、主中:长竖要垂直,位于字的中心。
木:横较短,撇、捺相称。
平;点撇相称,撇起笔稍高。
3、练习书写。
四、学习书写偏斜结构的字。
1、说说写偏斜结构的字的要领:主笔不要过斜,使字的重心稳定。
2、学习写左偏斜的字:“夕”、“力”、“户”、“勿”。
3、学习写右偏斜的字;“飞”、“戈”、“气”、“式”(主笔向右偏斜)五、学生练习书写并进行行款练习。
六、教师小结。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上下结构的字的规律,学习书写上窄下宽和上宽下窄的字,学习上下结构字的行款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书写时要使上下结构的字上下对正,宽窄适当。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二、指名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找出这类字的规律,并说说书写要求。
规律:上下结构的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有的上窄下宽,有的上宽下窄。
要求:书写时要使上下对正,宽窄适当。
三、学习书写上窄下宽的字。
1、出示上窄下宽的字:志、支、星、实、泉、笔、辈2、读一读,说说书写这些字应注意什么?(先说后书写)“志”首横偏上居中,下部托正上部。
“支”撇捺舒展,左右相称。
“星”横的间隔均匀,末横要长。
“泉”下部右撇起笔要高。
“笔”上部左低右高,下部底横较长。
“辈”横的间距要匀,下横要长。
3、学生练习书写以上几个字和与上面几个字结构相同的字。
四、学习书写上宽下窄的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上窄下宽的字【课型】写字指导课【教学目标】1.写会写好“兔、整、安、怎、商、最、定、完、卖、泉”10个上下结构的字。
2.归类写字,通过观察、巩固汉字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其特点和规律自主书写不同结构的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重点】1.正确、美观书写不同结构的汉字。
2.掌握书写规则。
【教学难点】归类书写,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不同结构字的书写规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投影出示趣味小故事: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特别爱喝饮料,妈妈怎么劝也不听。
有一天,小白兔闹肚子,一整天了还不见好,兔妈妈感到很不安,怎么办呢?于是它与兔爸爸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带着小兔去找青蛙医生。
青蛙医生看完后,让兔妈妈拿着药方去药店买药,并嘱咐小白兔多喝热水,少喝路边卖的矿泉水、可乐等饮料,小白兔乖乖地点了点头。
生自读,指名读。
二、指导分类1.(课件出示)认真观察这些要求会写的字,按照上窄下宽和上宽下窄进行分类。
2.汇报交流分类情况。
3.根据学生的汇报,投影出示分类情况。
上窄下宽:兔安怎最定完卖泉上宽下窄:整商三、读帖悟法(一)投影出示生字:“兔、怎、最、卖、泉”。
1.想一想以前学过的上下结构的字,认真读帖,书写时注意什么?2.汇报交流:“兔”:斜刀头,要居上居中,口字写得扁一些,不要忘记最后的点。
“卖”:十字,要居上居中,最后一笔点略长,点和撇收笔持平。
(二)投影出示:“安、定、完”。
学生认真读帖,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书写时注意什么?汇报交流:它们的偏旁相同。
“安”字最后点稍长,“定、完”收笔比撇低。
(三)投影出示:“整”和“商”。
1.认真读帖,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书写时注意什么?2.汇报交流: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注意点:书写“整”时,“正”要居下居中。
“商”第二笔和第三笔要向中靠。
四、范写练习1.师范写。
2.生自由练写。
3.师巡回指导,及时评价。
汉字五体结构口诀一、汉字的结构分类共五种:“方框半方框,两面半包围。
独体加合体,汉字五类推”。
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独体字可分为独体、方框、半方框,合体又可分为两面包围和合体字。
因此汉字结构共五种:独体字、方框字、半方框字、两面包围字和合体字。
二、书写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原则是:1、“书法三昧仔细分,笔法精到第一真。
字法结构要合理,章法布局要均匀”。
2、“下笔之先结构成,分好字体五种型。
方框分出大中小,半框分向四面空。
两面包围分三种,合体字要分纵横。
独体字上分笔画,千万字体一掌中”。
3、“方框半框有增笔, 两面包围三类推。
独体结构四十五,上下左右合体门”。
五种结构一、独体字 300字(下同)二、方框字结构1、方框 302、增笔方框 203、异形框 5三、半框字结构1、半框 952、增笔半框 20四、两面包围结构1、右上包围 652、左下包围(捺) 140(弯) 653、左上包围 140五、合体结构(共5500字)1、合体上下 20002、合体左右 3500一独体字结构口诀:长竖通上下,长横到两边。
弯勾向右展,底捺托上边。
左撇有斜正,右捺有直弯。
心皿禸要扁,人头宝盖宽。
夕戈头超中,灬于横一般。
方框要平正,半框有窄宽。
竖可通上下,横画莫相连。
撇横中折半,斜撇靠中线。
羊草竹两分,点竖占中间。
左右要争窄,上下要争宽。
横画要平正,切莫右抗肩。
竖画要正直,切莫左右偏。
(方框字有固定型,大小扁窄细分明,上下结构要写扁,左右结构窄相成)。
独体字型分类一、上宽下窄例字:下二、上窄下宽例字:上三、上下同宽例字:目四、中宽例字:女五、左斜例字:夕六、右偏例字:戈独体字有固定式,大小窄扁细分析。
上下结构要写扁,左右写窄才适宜。
方框字有固定型,大小扁窄细分明。
上下结构要写扁,左右结构窄相成。
一独体字结构口诀:长竖通上下,长横到两边。
弯勾向右展,底捺托上边。
左撇有斜正,右捺有直弯。
心皿禸要扁,人头宝盖宽。
夕戈头超中,灬于横一般。
2.上窄下宽的字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上窄下宽的字”上下两部分占位情况,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正确处理左右部件的关系。
2. 用“五步学字法”重点学写“晃”“是”等“上窄下宽的字”,并能举一反三,写好这类字。
3. 欣赏古代经典碑帖,教会学生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业,初步培养他们的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合理安排“上窄下宽的字”的上下部件,较为准确地处理它们的宽窄关系。
2. 注意上下部件间的避让穿插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孩子们,我知道你们是见多识广的孩子,你知道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吗?2、你们知道哪些书法家呢?通过提示我们猜一猜吧。
师:这些书法家记不住不要紧,要紧的是从现在开始,努力成为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小书法家,将来也让大家记住你们,能做到吗?(二)明确学法书法大师启功先生说过:写好字的关键是结构。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的字。
钟老师也是书法爱好者,我总结了一套“五步学书法”,即观察结构、记清笔画、尝试书写、分析评价、再练美观,而且一直在使用。
这节课我们将用这种方法来学字。
观察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生2:我发现不仅是上下结构的字,而且还是上边窄下边宽的字。
师:你的发现老师很有同感,这些字要写得上窄下宽,以下部为主,上部要写得小,字底要写得宽大,托住上部,上下中心对正。
(三)学写“晃”古人云:临帖有三到:谓眼到、心到和手到。
1.眼到:观察结构。
孙过庭说过:察之者尚精。
(1)分析占位。
①(出示课件:“晃”)首先,我们来观察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上边相对较小,下边宽大些。
板书。
(上:约三分之一下:约三分之二)②小结:上下部件的占位大小要因字而异。
但总的来说,上边约占三分之一,下边约占三分之二。
(2)学会处理上下部件的关系。
①观察“晃”下边的点。
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日”字较扁,边竖内收。
师:你很懂观察,将来一定是位书法家。
二年级上宽下窄的字20个
一、常见的宽下窄的字。
1. 冒。
上面的“曰”比较宽,下面的“目”相对窄一些。
2. 甲。
上面部分相对宽,下面一横较窄。
3. 由。
上半部分在视觉上较宽,下面的竖稍窄。
4. 申。
上部的“日”较宽,下部的一竖和一横较窄。
5. 旦。
上面的“日”宽,下面的一横窄。
6. 古。
上面的“十”横较长显得宽,下面的“口”相对窄。
7. 只。
上部的“口”较宽,下面的“八”窄。
8. 兄。
上面的“口”宽,下面的部分窄。
9. 员。
上面的“口”宽,下面的“贝”窄。
10. 邑。
上半部分较宽,下面部分窄。
11. 京。
上面的“亠”和“口”组合起来较宽,下面的“小”窄。
12. 高。
上面的部分宽,下面的“冂”和“口”组合相对窄。
13. 亳(这个字二年级可能较少见,但符合结构)
上面部分宽,下面较窄。
14. 交。
上面的“六”较宽,下面的“乂”窄。
15. 文。
上面的点和横较宽,下面的撇捺相对窄。
16. 主。
上面的点和横较宽,下面的“王”窄。
17. 宇。
上面的“宀”宽,下面的“于”窄。
18. 守。
上面的“宀”宽,下面的“寸”窄。
19. 宫。
上面的“宀”宽,下面部分窄。
20. 安。
上面的“宀”宽,下面的“女”窄。
上下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清楚、规范、熟练地写上下结构的的字。
做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均匀美观。
2 、能力目标:在欣赏、实践、评价中感悟和积累初步的写字与评析方法。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趣,在书法学习中让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
②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教学分析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特别讲究形体美和书写艺术。
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好字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同样把写字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对待,每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均对写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然而,时至今日,小学写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写字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等等。
针对问题,我采用优化教学方法、善用多媒体设备、改革评价机制、在写字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等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三、教学重点:熟练规范地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在书法学习中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四、教学难点:写字做到布局恰当,形成笔锋。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个小故事。
(出示PPT)有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老师点名时叫到林蛋大,林蛋大,可是没有人回答,最后老师问那个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那个小朋友说我叫楚中天。
(PPT)原来他叫楚中天,可是老师为什么会把他的名字念错呢?谁知道为什么?生1:因为他把楚字太松散了,分家了。
生2:他把楚和天写分家了,和中字连在一起了。
师:他的名字中楚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如果把字写的太松散,就会发生刚才的的笑话了,所以我们写上下结构的字要紧凑,同学们你记住了吗?(二)复习旧知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PPT这些是写字表里第一单元的生字宝宝们,你还认识他们吗?(1)提读①第一行谁来尝试下?准确流利。
②第二行谁想读?发音清晰③第三行谁想读?准确,停顿得当。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的发现生字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的发现》生字1 【胚】读音:pēi巧记:当“月”“丕”变。
字义:初期发育的生物体组词:胚胎胚芽胚层胚珠造字:形声法造句:这项科研还只是个胚胎,没有发展成熟。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点有力,末横长。
字歌:邳州在江苏胚胎九月成土制坯一块张口呸一声2 【祸】读音:huò巧记:示(礻)意“口”“内”管口舌,出了灾难莫招惹。
字义:①灾殃,苦难,跟“福”相对②损害,使受灾殃组词:①祸患祸根祸从天降②祸国殃民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避免祸患的发生。
笔顺:“礻”横撇与上点拉开距离;“内”撇、点不宜长。
字歌:示旁显福祸水流成旋涡火锅金属铸穴下安乐窝3 【患】读音:huàn巧记:一“串”“心”,有病侵。
字义:①灾祸②害病③忧虑组词:①患难与共防患未然②患者③忧患造字:形声法造句:我和他之所以情谊深厚,是因为我们曾经患难与共。
笔顺:“串”两“口”扁;“心”卧钩注意重心,最后点高。
4 【臂】读音:bì巧记:为“辟”新天地,月()月加紧干。
字义:胳膊组词:双臂前臂右臂臂力臂膀振臂高呼失之交臂造字:形声法造句:他张开双臂,自由地奔跑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
笔顺:上宽下窄,上下分布合理。
“冃”不宜过宽。
字歌:月来伸双臂土坯垒墙壁美玉和氏璧快走忙逃避5 【赋】读音:fù巧记:宝“贝”习“武”。
字义:①交给,给予②旧指田地税③念诗或作诗组词:①赋予②赋税田赋③赋诗造字:形声法造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笔顺:“贝”稍窄,末点要短;“武”斜钩长。
字歌:诗词歌赋能文能武鹦鹉学舌斌斌有礼6 【淘】读音:táo巧记:陶器遇水(氵),耳朵全没()。
字义:①淘气,顽皮②洗去杂质③消除泥沙、渣滓等,挖浚组词:①淘气②淘米淘金③淘井淘缸造字:形声法造句:弟弟是个淘气的孩子。
笔顺:“”横折钩斜度不要过大,“缶”紧而不挤。
字歌:妈妈去淘宝掏钱买葡萄酸甜又可口心中乐陶陶7 【岂】读音:qǐ巧记:“山”下有知“己”,反问在哪里。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上窄下宽的字-苏少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
2. 学会使用毛笔,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
2. 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技巧。
2. 毛笔的用笔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和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
2. 示范法:演示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过程和毛笔的用笔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技巧和毛笔的用笔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特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强调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要点。
2. 示范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过程,展示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练习与指导1. 让学生使用毛笔,按照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进行练习。
2.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
四、展示与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和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其他书体和书法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家长监督孩子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延伸1. 开展书法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课上窄下宽的字(11册)高岭中心小学周宏伟教学目的:通过指导临写“孟”字,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范字的方法和分析比较的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和分析字形与结构的方法。
基本掌握上下两部分高矮与宽窄的比例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示范用的笔、墨、纸。
教学过程:课前:课件展示写字姿势图片,以提示学生正确的坐姿及执笔方法。
一、新课导入:(1)课件出示:让学生欣赏高岭中心小学师生的软硬笔书法比赛的作品。
(2)师:欣赏了他们的作品,你想说点什么?我相信你们经过刻苦练习写字的水平也会有提高的!从书法作品中出示本课学习的内容:安、弄、孟、思。
二、新授:1、课件出示本课的例字:孟、香、弄、安。
引导学生欣赏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上窄下宽)2、用几何图形的形式演示这些字的结构特点。
3、课件出示“孟”,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范字,学会观察分析范字的方法。
(1)“孟”字整体的形态是梯形,课件出示形态图。
结构特点是:上窄下宽,课件演示结构特点。
分析范字每个部件的占位:引导学生说出每个部件所占的位置:上边“子”字米字格的位置,(上半格)弯勾压在竖中线上,这一横要稍短。
下边皿字底扁宽竖画安排规律:竖画间距相等并稍倾斜,最后的横画要穿过两条斜线写的比较长一些。
上边的子字比下边的皿字底要高,大概是是皿字底高度的2倍。
(2)师板书范字,学生用手指书空“孟”字,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每个部件在米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3)用钢笔书写一遍“孟”字。
巡视指导。
(配乐书写)(4)病字医院:出示学生写的字,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做医生来找找这些字存在着什么毛病。
(5)找到了这些字的病因,希望你们能够写出更为健康的字,把孟字再写一遍。
(6)同桌同学欣赏评议各自的字。
过渡: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分析并实际书写这个字,对这个字每个部件所占的位置已经明确了,想不想用毛笔写一写这个字。
(7)写毛笔字跟老师一起书写这个字。
老师在展台书写。
前言俗话说:“字是人的另一张脸”,“字是人的外衣”。
由此看来,字写的好与不好并不是小事。
字写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形象,比如说求职就业、工作中的竞争等等。
作为教师就更重要了,字写的好的教师就会赢得学生和同事的尊敬。
尤其是学生,他不但尊敬字写的美观的教师,同时也愿意上他(她)的课,更愿意听他(她)所教的课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反之,学生的反映很可能是相反的。
所以作为教师,“三笔字(现在叫两笔字)”的好坏很重要,同时也是教师的基本功。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电脑时代,但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汉字是我们炎黄子孙所必须掌握的文字符号,所以掌握好汉字的书写能力就更不能小看了,何况电脑并不能完全代替书写。
汉字从宏观上来讲叫方块字,从微观上来讲也不尽然。
最早的甲骨文及金文就是不规则型的,有了小篆以后才演变成方块型。
所以手写体和印刷体是有一定区别的,可以说每个字都有它的固定形态,如按照印刷体写字就不好看了。
其中有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
结构又分为独体、合体。
合体里又分为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等结构,如下所示。
1月胡树雪鼻要想把字写的美观好看,就必须要掌握这些汉字的规律,这对写字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每种结构的字都有它的自身规律,打破它的规律,字就写不好看。
我并不否认多写多练的好处,不掌握好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的摆放规律,就是写得再多,也不会有大的进步。
经过多年学习有关书法类的书刊与实际体验,本人认为有两种能够写好字的方法,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就掌握了3000多个常用字的90%的写字技法,也就是我认为写好字的所谓技巧。
当然这只是一人之见,要想写好字就要多摸索、多实践,以便掌握更多的写字技巧。
学好汉字并不难,读贴勤练积经验。
字形各有个性在,间架结构取自然。
苦练不如熟技巧,掌握规律是关键。
2熟能生巧规律现,汉字写出定美观。
先读字后下笔,掌握结构规律一个字就像一个人,有头有尾有四肢。
除了独体字以外,每个字都由多部位组成,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摆放好了,字就写好看了,否则只能写成各部位都不协调的字。
1、上宽下窄的字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上宽下窄的字的书写要领,初步掌握这类型字的结构规律,培养学生动笔之前认真观察字型的习惯。
实验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基本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动笔之前认真观察字型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上宽下窄的字;模仿、临写上宽下窄的字。
教学难点:掌握上宽下窄的字的规律并培养学生动笔之前认真观察字型的习惯。
学具准备:课本。
教具准备:演示用具、范作。
板书设计:
小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上宽下窄的字的书写要领,初步掌握了这类型字的结构规律,并培养了学生动笔之前认真观察字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