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混纺染色 - 副本
- 格式:ppt
- 大小:373.00 KB
- 文档页数:7
涤棉混纺织物色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姚卫国 河南省新乡印染厂(453003)摘 要 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工艺流程长,染色过程复杂,各工序条件控制不当,极易造成色差。
通过生产实践,分析色差与坯布、前处理、染料选用、轧车压力、预烘发色和后整理的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工艺,基本上解决了色差问题。
叙 词: 染色 色差原因 措施 涤棉织物中图分类号: TS1931846 对印染行业来说,色差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造成色差的原因众多,某一工序的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都会形成色差。
因此,分析色差产生的原因,事前加以控制及防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在涤棉混纺织物染色过程中,控制色差的一些措施与办法,简介如下。
1 织物规格、工艺流程1.1 织物规格42 2×21124×6938英寸涤棉卡其42 2×2184×6438英寸涤棉线平布45×45110×7638英寸47英寸涤棉平布45×45133×7238英寸47英寸涤棉府绸21×21108×5847英寸涤棉纱卡21×21124×6938英寸涤棉纱卡23×2388×6438英寸涤棉纱平布1.2 工艺流程坯布翻缝→烧毛→轧碱汽蒸退煮→热水洗→冷水洗→轧双氧水→汽蒸→热水洗→冷水洗→烘干→丝光→定形→染色→拉幅整理→成品1.3 色差的主要形态色差主要表现为染色织物左中右色泽、色光不一;正反面色泽、色光不一;批量生产前后色泽、色光不一。
2 色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2.1 前处理不当织物前处理的好坏,对染色的质量影响很大。
如退浆的质量,织物煮练后毛效、白度、丝光的效果,定形的程度和布面含碱量等,其中任何一项指标不能做到均匀一致并达到工艺要求,在染色时就会反映出来。
就煮练毛效而言,若轧碱浓度、汽蒸温度、汽蒸时间控制不当,就会造成毛效一段高一段低。
染色时毛效高的吸液量多,得色深;毛效低的吸液量少,得色浅,染后就会一段深一段浅,形成前后色差。
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的工艺技术要点一、引言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是一种新型的纺织品材料,具有色彩鲜艳、手感柔软、透气性好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的工艺技术要点,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二、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的工艺技术要点1. 原料的选择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的原料主要包括棉、涤纶和染料。
其中,棉的品质直接影响到纱线的质量,因此应选择质量好、纤维细长、强度高的棉花。
涤纶的品质也很重要,应选择质量好、强度高、染色性好的涤纶。
染料的选择应根据纱线的用途和颜色要求来确定。
2. 混纺比例的确定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的混纺比例一般为70:30或80:20。
混纺比例的确定应根据纱线的用途和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混纺比例越高,纱线的强度越高,但手感会相应变硬。
3. 染色工艺的控制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的染色工艺是关键。
染色工艺的控制应从染料的选择、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色pH值等方面入手。
染色温度应控制在90℃左右,染色时间应根据染料的种类和深浅程度来确定,一般为30-60分钟。
染色pH值应控制在5-6之间。
4. 纺纱工艺的控制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也是关键。
纺纱工艺的控制应从纺纱机的选择、纺纱速度、张力、卷绕等方面入手。
纺纱速度应根据纱线的粗细和强度来确定,张力应适中,卷绕应均匀。
5. 成品的检验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的成品检验应从外观、手感、强度等方面入手。
外观应无明显的色差、疵点和结痕等缺陷,手感应柔软舒适,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
三、结论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是一种优质的纺织品材料,其工艺技术要点包括原料的选择、混纺比例的确定、染色工艺的控制、纺纱工艺的控制和成品的检验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点,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低比例色涤与棉混纺纱。
涤棉染色工艺我有一次去一个纺织厂参观,看到工人们在处理一些布料,那些布料白花花的,没什么颜色。
工人师傅说这是涤棉,马上要进行染色呢。
我就好奇,这涤棉是怎么染上颜色的呢?涤棉染色啊,就像是给涤棉穿上彩色的衣服。
这得先准备好染料,染料就像画画用的颜料,不过是专门给涤棉用的。
染料得选好,质量差的染料就像容易掉色的水彩笔,染出来的涤棉颜色不鲜艳,还可能一洗就没色了。
而且不同的颜色需要不同的染料配方,就像调不同颜色的鸡尾酒,得把各种成分搭配好。
在染色之前,得把涤棉处理一下。
这就像我们画画前得把画布弄干净一样。
要把涤棉洗干净,把上面的灰尘、油渍之类的脏东西都去掉。
要是有这些脏东西,染料就不能很好地附着在涤棉上,就像在脏墙上画画,颜料涂不匀。
可以用一些温和的洗涤剂来洗涤棉,就像用小海绵轻轻擦掉污渍,不能太用力把涤棉弄坏了。
然后就是染色啦。
染色的时候,得把涤棉放到染液里,这染液里有我们选好的染料。
就像把白衣服放到有颜料的水里一样。
不过这可不像我们随便泡泡就行,得控制好温度呢。
温度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棒,对染色影响很大。
如果温度合适,染料分子就像一个个小精灵,欢快地跑到涤棉的纤维里,和它们紧紧拥抱,这样染出来的颜色就均匀又牢固。
要是温度不对,要么染料进不去纤维里,染得很浅;要么就像小恶魔捣乱,染得一块深一块浅的。
而且在染色过程中,要让涤棉在染液里动起来,就像搅拌锅里的汤一样,这样能保证每一处都能染上颜色,不会有遗漏的地方。
染完色后,还有固色这一步。
固色就像给染好的颜色上了一把锁,让它不容易跑掉。
可以用一些固色剂,固色剂就像小卫士一样,守在染料分子旁边,防止它们被水洗掉。
要是不固色,那涤棉洗几次可能就变回白色啦,之前的染色工作就白费了。
涤棉染色工艺虽然复杂,但每一步都做好了,就能染出漂亮又牢固的颜色。
这些彩色的涤棉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衣服、床单之类的东西,就像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五彩斑斓的色彩。
每次看到彩色的涤棉制品,我就会想起这有趣的染色过程。
涤棉混纺是什么面料涤棉混纺,可能大家都有听说过吧,这也是我们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面料。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涤棉混纺是什么面料吧!一、涤棉混纺是什么面料涤棉混纺其实就是一种用涤纶和棉花混合制成的一种面料,这种面料的制成通常是采用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六十七的涤纶与百分之三十三到百分之三十五的棉花混合的,所以人们也称这种面料为的确良。
很多人分不清涤棉混纺和棉涤混纺这两种面料,其实虽然听起来好像是一种面料,但事实上这完全就是两种面料,其中涤棉混是指涤纶成分占有百分之六十比例以上,而棉花成分则是在百分之四十一下的一种面料,所以大家在市场查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面料成分问题。
二、常见涤棉混纺织物涤棉混纺织物简而言之就是以涤纶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织成的各种织物,这种织物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而且织物外观开起来还是比较挺括的,织物非常的耐穿和耐用,清洗方便,尺寸稳定,不过相对于纯棉织物来看,这种涤棉混纺织物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要稍微的差一些。
通常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这种涤棉混纺织物就是各种各样的服装,尤其是我们常常会使用的衬衫、工作装还有我们一些常见的床上用品。
这些织物还是比较好看的,所以大家是蛮喜欢的。
三、涤棉混纺优缺点涤棉混纺是涤纶和棉花的结合体,所以既具有了涤纶的优点,也继承了棉织物的长处,面料的弹性和耐磨性都非常的好,面料尺寸稳定,缩水率非常的小,由它制成的织物一般都具有挺拔,不易皱褶和易清洗以及易干燥的优点。
不过在同时这种面料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因为涤纶纤维毕竟是一种疏水性的纤维,这种涤棉混纺也包含了这点,所以面料对油污的亲和力是比较强的,因此面料非常容易吸附油污,而且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静电,所以不是很方便。
四、涤棉混纺与纯棉相比哪个更好在人们的眼里,涤棉混纺和纯棉相比自然还是纯棉这种面料更加的好。
在视觉感受上,纯棉的色泽虽然没有涤棉混纺那么的鲜亮,但胜在颜色温和,看起来非常舒服;在手感上,纯棉面料柔软舒服,而涤棉混纺十分的滑溜,而且大家也知道纯棉面料通常都是采用纯天然的棉花纤维制成的,面料的亲肤性是非常高的,面料没有任何*** ,用起来非常的安全,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人们更加喜爱纯棉,同时纯棉吸汗吸湿而且十分透气凉爽,所以效果更加舒适。
梭织涤棉面料染色效果浅析作者王英娟翟智民(山西彩佳印染有限公司,山西永济 044500)摘要涤棉织物是由棉和涤两种不同的纤维混纺而成的。
涤纤维弹性好,挺括不皱,强度高,棉纤维吸水性好,但强度底,这种织物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可这就让其加工过程比较复杂,要两种纤维兼顾,尤其是染色时,要考虑到如何把涤和棉这两种纤维做的色相一致,让人在视觉感观中感觉不到存在两种纤维,而是一个整体布面。
为此,我们对如何做好涤棉布面做了试验与总结。
关键词涤棉织物面料染色布面效果1.试验在染色过程中,影响涤棉布面效果的有两个方面:⑴、坯布的质量与组织结构:(①、配棉质量差,有棉结等。
②、纱线条杆不均匀。
③、布面经纬密度不均匀)坯布质量的好坏,即组分纤维在纱支的各段配比均一,布面易控制,反之,难控制。
平纹织物比斜纹织物易控制,厚密织物比稀薄织物易控制。
对于稀薄织物,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染料的泳移和涤上的色相和棉上的色相尽可能一致,以便布面达到最佳效果。
⑵涤棉两相染色的色光和深浅是否接近。
1.1如何看涤棉布面会看涤棉布面是做好涤棉布面的先决条件,只有判断准确才能有的放失,确保我们的整体布面效果。
看涤棉布面时,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a从正面看两相的深浅,侧面看亮相的色光;b 通过布面上的棉结来看棉上的色相;c缝头时用纯涤线,借助其看涤上的色相。
1.2如何把握涤棉两相试验一、涤细布浅蓝色布面的试验①试验用布、T/C 65/35 45S133ⅹ72ⅹ47″②试验用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③试验工艺、分散─还原两浴法染色焙烘 T:218℃时间:80秒 H/S 20g/L NaoH 18g/L 表一T/C浅兰色布分散染料调整后布面效果变化情况表通过观察比较,表一中D的布面效果最好。
A→D的处方调整变化是将涤逐渐减浅,棉逐渐加深,布面效果是越来越好。
故得出的结论是:浅兰色系涤一定要浅,不能深。
试验二:到比例暗兰色布面的试验①试验用布:cvc 55/45 45S110ⅹ76ⅹ47″②试验用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③试验工艺:分散─活性两浴法染色焙烘温度:218℃时间:80秒元明粉 200g/L 磷酸三钠 20g/L 片碱 3g/L表二CVC暗兰色布分散染料调整后布面效果变化情况表通过观察比较布面,表二中C的布面最好,A→C的处方调整变化是把涤上的色光逐渐调暗,棉上的色光调亮,布面效果越来越好,故得出结论,在做暗色系时,涤上的色光不能太亮,要接近原样,布面效果才会更好。
涤棉混纺纱的生产流程(一)涤棉混纺纱的生产介绍涤棉混纺纱是一种由涤纶和棉纤维混合制成的纱线。
它结合了涤纶的耐久性和棉纤维的吸湿性,具有舒适度和耐用性的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涤棉混纺纱的生产过程。
原料采购1.纱线制造工厂首先需要采购涤纶和棉纤维作为原料。
2.选择优质的涤纶和棉纤维供应商,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需要确保原料的批次和质量稳定。
混纺配比1.根据产品要求和市场需求,制定涤棉混纺纱的配比方案。
2.配比方案通常包括涤纶和棉纤维的比例、纤维长度等指标。
3.由经验丰富的工艺师根据配比方案进行相应的计算。
纤维预处理1.涤纶和棉纤维需要先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纱线质量。
2.涤纶经过熔融纺丝和拉伸工艺,形成纤维丝。
3.棉纤维经过开松、清洗和除尘等工序,确保纯净度。
混纺纱线生产1.将经过预处理的涤纶和棉纤维按照配比方案混合,形成纤维混合物。
2.将纤维混合物送入纺纱机进行纺纱工艺。
3.在纺纱机上,纤维经过拉伸、加捻等工序,形成涤棉混纺纱线。
纱线检验和包装1.从纺纱机取下纱线,并经过丝光、染色等处理,提高纱线品质。
2.对纱线进行严格检验,包括强度、细度、色牢度等指标。
3.合格的纱线将被卷绕成纱锭或纱管,然后进行打包和标识。
成品质检和出厂1.对纺好的涤棉混纺纱进行最终质检,确保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2.符合质检要求的涤棉混纺纱将被放入仓库进行储存。
3.出厂前,按照客户订单的要求,将涤棉混纺纱整理、打包,并安排发货。
结论涤棉混纺纱的生产过程经过严格的原料采购、混纺配比、纤维预处理、纺纱、检验等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涤棉混纺纱线。
这种纱线具有涤纶和棉纤维的优点,可被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
优点涤棉混纺纱具有多种优点,使其成为纺织行业的理想选择:1.耐久性:涤纶纤维具有出色的耐久性,使涤棉混纺纱更加耐用,不易磨损或变形。
2.吸湿性: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够吸收和释放体内和外部的湿气,使涤棉混纺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度。
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工艺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工艺聚酯纤维与棉纤维的理化性质不相同,在染整加工时,两者应兼顾,纤维混纺比例不同时应有相应的工艺。
由于目前涤棉混纺织物是在棉织物染整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及设备安装路线也大体相似,因此带来一些不便之处,分述于下。
1.原布准备2.烧毛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是先烧毛后退浆、煮练。
涤/棉织物虽然也将烧毛列在退煮之前,但可能带来不利之点,如聚酯纤维没有来得及烧掉,受高热形成小溶珠散布在织物表面,在用某些分散染料染色时会因此产生色点;涤/棉织物常用PVA 浆料上浆,经烧毛高温作用后退浆时PVA 较难退掉,织物上油污也将会固着,影响织物白度。
但由于坯布烧毛的工序顺当,管理方便,烧毛机的清洁要求不高,除了个别漂白涤/棉品种在练漂后烧毛,及个别深色卡其在染后烧毛外,坯布烧毛仍是切实可行的。
烧毛时布身温度要求低于180℃,温度过高,则布幅收缩过大,手感发硬粗糙,强力下降甚至脆损。
对稀薄、网眼、提花织物更应引起注意。
烧毛设备仍以气体烧毛机为好,用于涤/棉织物的烧毛机火口上方有冷流水辊筒,烧毛时织物在辊筒上包绕,可吸去布身热量,降低布身温度。
火口还可转动,针对不同织物采取不同的火口角度,如切线烧毛、透烧、直烧等。
烧毛后落布时布身温度应在50℃以下,可用冷风或绕经大冷水辊降温或喷雾降温。
干落布应加装静电消除器以免落布上齐,或者织物被卷绕到落布架上。
3.碱缩涤棉的碱缩工艺与纯棉相似区别在于处理条件缓和,由于涤纶的耐碱性较棉差,特别是在高温碱性条件下,涤纶容易发生水解,所以涤棉针织氢氧化钠浓度一般为90-160g/l 需要注意的是严格控制在60—70℃,因为温度较高易造成水解。
? 90—160g/lNaOH ?室温浸湿5-20min。
4.退浆涤棉混纺织物多用PVA 及其混合浆料上桨,退浆时可采用碱退浆。
碱退浆工艺用烧碱5~1Og/L,润湿剂适量,80℃轧碱后堆置0.5~1h,热水(80~85℃)冲洗,冷水洗。
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要求、试验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机织生产的精梳、普梳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10.11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GB/T 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GB/T 4666 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 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T 6529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7759 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FZ/T 10004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检验规则FZ/T 10006 本色布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检验方法FZ/T 10009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标志与包装FZ/T 10025本色布技术要求规范FZ/T 10026本色布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分类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的产品品种、规格分类,标识,根据用户需要,按FZ/T 10025执行。
5 要求5.1 项目5.1.1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要求分为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
5.1.2普梳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理化性能包括织物组织、幅宽偏差率、密度偏差率、纤维含量偏差、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偏差率、断裂强力偏差率、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棉结疵点格率八项,外观质量为布面疵点一项。
5.1.3 精梳棉与涤纶混纺本色布理化性能包括织物组织、幅宽偏差率、密度偏差率、纤维含量偏差、注:通常每匹布以40 m 计。
5.3 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偏差率、断裂强力偏差率、棉结疵点格率七项,外观质量为布面疵点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