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症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20.65 KB
- 文档页数:4
腰椎滑脱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全在这里了!脊柱滑脱通常指某节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常见于腰椎,在我国腰椎滑脱症是骨科的常见病之一。
目前将腰椎滑脱分成发育不良性(包括高度发育不良性及低度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和病理性等6种。
其中又以峡部裂性及退变性多见。
1腰椎滑脱的临床分类临床常用Witlse六类分法:•Ⅰ型先天性滑脱:先天峡部发育不良,多伴L5S1脊柱裂,不能支持上面重力。
•Ⅱ型峡部性滑脱:峡部部分缺损,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Ⅱa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
•Ⅱb峡部拉长,没有断裂,保持连续性。
•Ⅲ型退行性滑脱:椎间盘退变,中老年多见。
••Ⅳ型创伤后滑脱:严重急性损伤骨性钩部区,伴椎弓根骨折。
•Ⅴ型病理性滑脱: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Ⅵ型外科治疗后:多见广泛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减压术后。
•1腰椎滑脱的临床表现1症状并非所有的滑脱都有临床症状,除了与脊柱周围结构的代偿能力有关外,还取决于继发损害的程度,如关节突增生、椎管狭窄、马尾及神经根的受压等。
腰椎滑脱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腰骶疼痛:疼痛涉及到腰骶部,多为钝痛,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
疼痛可在劳累后逐渐出现,或于一次扭伤之后持续存在。
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坐骨神经受累:峡部断裂处的纤维结缔组织或增生骨痂可压迫神经根,滑脱时腰5或骶1神经根受牵拉,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Kemp征阳性。
疼痛及麻木症状可出现在两侧,但因腰椎紊乱后的扭曲侧弯可使两侧受损程度不一,而症状表现轻重不等,甚至只在单侧出现症状。
间歇性跛行:若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窄则常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2体征腰部检查可见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也可因神经根受压而出现腰椎变直。
腰椎活动受限,前屈时疼痛经常加重。
治疗腰椎滑脱的5种方法
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五种常用的方法:
1. 保守疗法:腰椎滑脱早期可以采用保守疗法来治疗,包括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佩戴腰带或腰椎固定器等方式来减轻腰椎的负荷,同时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按摩等,以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的病情。
2.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腰椎滑脱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如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退炎药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3. 牵引疗法:通过外力牵引来纠正腰椎滑脱的位置,可以采用手动牵引、物理牵引或机械牵引等方式,以减少腰椎间的压力,缓解疼痛并促进腰椎结构的恢复。
4.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电疗、按摩、理疗等,通过改善腰椎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环境,促进腰椎滑脱部位的修复和恢复,同时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减轻腰椎受力,以达到治疗效果。
5.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腰椎滑脱病例,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较快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选择椎间融合术、椎板切除术或椎弓根联体切除术等,以恢复腰椎的稳定性和功能。
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考虑。
退行性腰椎滑脱治疗的循证医学进展李家速;陈守剑;肖红兴;曹建平【摘要】退行性腰椎滑脱是临床最常见的脊椎滑脱。
目前关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治疗还存在诸多争议,包括手术还是非手术保守处理,腰椎融合还是非融合,以及开放还是微创术式等。
本文结合近几年关于退行性腰椎滑脱治疗的研究进展,从循证医学证据的角度,就上述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224-226)【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治疗;循证医学【作者】李家速;陈守剑;肖红兴;曹建平【作者单位】解放军73117部队卫生队,福建闽清 350800;解放军73117部队卫生队,福建闽清 350800;解放军73117部队卫生队,福建闽清 350800;解放军73117部队卫生队,福建闽清 350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是由于退行性变导致的一个椎体与其相邻的下一个椎体相对向前滑移,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病理过程。
以腰椎活动节段的长期节间不稳定性、关节突退变和半脱位、Facet联合角较大、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进而可导致椎管和椎间孔狭窄,伴/不伴腰背痛、腿痛为主要症状和临床表现[1]。
按滑脱程度可分为Ⅰ-Ⅳ度。
目前关于DLS的治疗还存在诸多争议,包括手术还是非手术保守处理,腰椎融合还是非融合,以及开放还是微创术式等。
本文结合近几年关于退行性腰椎滑脱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就上述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1 手术还是非手术DLS是否需要手术目前分歧较大,标准不一。
Weinstein等[2]设计的随机队列和观察队列临床试验来比较标准减压性椎板切除术(有或没有融合)和一般的非外科处理治疗DLS,发现DLS合并椎管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较非外科处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2年疼痛和功能评价指标。
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66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诊治腰椎滑脱的各种策略的剖析以及康复的具体状况。
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计治愈了六十六名患者,主要是通过植入椎弓根螺钉,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植骨融合内固定等先进的技术。
结果:本组66例中,随访63例,3例失访按优计。
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优35例(53.3%),良26例(39.3%),可4例(6.0%),差2例(3.0%)。
结论:腰椎滑脱后路切开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等先进的技术,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这种技术被认为是诊治腰椎滑脱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钉棒内固定;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腰椎滑脱现在有一种疾病的发病率是十分严重的,被称作是腰椎滑脱,全部发生在脊椎的部位上,其中的某一节椎体和它附近有联系的椎体出现了错位的状况。
很多的研究者觉得,腰椎滑脱这种疾病其根源就是由于腰椎部位缺乏稳定性,这才导致出现腰腿疼痛的现象,在通常状况下,有百分之二十的患者要通过手术实施诊治才能康复[1]。
就我院来说,在近两年的时间,通过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钉棒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等先进的技术实施手术共接收病患66人,并且都已康复出院,如今汇总得出: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患者共66例,其中男23例,女43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5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16个月,滑脱程度按meyerding分类:ⅰ°24例,ⅱ°26例,ⅲ°12例,ⅳ°4例。
滑脱部位:l12例,l28例,l314例,l415例,l527例。
1.2 衡量标准:优:在植骨之后,能够较好地与原来的椎骨链接,没有各种不良的反应,腰部能够正常的运动,工作能够正常参加。
良: 在植骨之后,能够较好地与原来的椎骨链接,伴随有轻微的腰腿疼痛,没有其他的各种不良的反应,腰部在运动的过程中已经明显好转,工作能够正常参加。
可: 在植骨之后,能够较好地与原来的椎骨链接,有轻微的腰腿疼痛,并不时的伴随有神经问题,腰部在运动的过程中已经明显好转,普通的工作能够适度参加。
治疗腰椎滑脱的5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腰椎滑脱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药等。
此外,也可以通过外用药膏来进行局部治疗,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
第二种方法是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缓解腰椎滑脱引起的疼痛和肌肉紧张,同时还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改善腰椎滑脱的症状。
第三种方法是针灸治疗。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腰椎滑脱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缓解腰部疼痛,同时还可以改善腰椎滑脱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第四种方法是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腰椎滑脱患者,尤其是出现神经根受压等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减压、融合等方式来缓解神经根受压的情况,恢复腰椎的稳定性。
第五种方法是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治疗腰椎滑脱的重要手段,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改善腰椎的功能,预防腰椎滑脱的复发。
综上所述,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选择。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选取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更多的腰椎滑脱患者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两种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11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给予PLIF(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照组给予PLF(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92.73%)与对照组(90.91%)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术后2年椎间高度、椎间面积、骨性融合率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PLF比较,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创伤小、术后骨性融合率高,且脊柱的生理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后外侧融合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滑脱症是由于腰椎不稳、小关节突退变增生以及椎间盘退变等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腰椎滑脱[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多用腰椎融合术治疗,其中PLIF(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与PLF(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是两种常用方法。
本文对以上两种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方法进行比较。
一、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从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55例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43~79岁,平均(66.54±2.81)岁,其中37例腰椎滑脱在L4~5间,18例在L5~S1,椎管狭窄者29例,椎间盘突出者26例,Meyerding分级Ⅰ度12例,Ⅱ度31例,Ⅲ度12例;对照组55例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45~79岁,平均(66.12±2.56)岁,其中36例腰椎滑脱在L4~5间,19例在L5~S1,椎管狭窄者28例,椎间盘突出者27例,Ⅰ度13例,Ⅱ度30例,Ⅲ度12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任志宏;刘莹;司晓一【摘要】目的观察腰椎滑脱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平乐骨伤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6例腰椎滑脱需经手术治疗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取Steffee术和RF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滑脱复位率等各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腰椎滑脱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0(008)022【总页数】2页(P56-57)【关键词】腰椎滑脱;Steffee术;RF术【作者】任志宏;刘莹;司晓一【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51801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8010;广东省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518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腰椎滑脱(lumbar spondylo1isthesis)是指一个椎体与其相邻的下位椎体相对滑移。
多数腰椎滑脱并无腰腿痛症状,而有腰腿痛症状并被证明有腰椎滑脱的病例,腰椎滑脱也未必是其症状出现的真正原因,随着医学的发展,相关研究的深入,多数学者认为,腰椎滑脱属于腰椎节段不稳,因此引起腰腿痛,称腰椎滑脱症,腰椎滑脱症需行手术治疗者约为20%[1]。
本文就两种不同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情况进行相关阐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6例腰椎滑脱需经手术治疗患者,男18例,女38例;年龄26~68岁,平均45.7岁;根据滑脱部位分L3滑脱者3例,L4滑脱者27例,L5滑脱者24例,L4~5同时滑脱者2例;根据滑脱性质分外伤性滑脱者5例,退变性滑脱者8例,椎弓峡部崩裂性滑脱者43例;根据滑脱程度分Ⅰ度13例,Ⅱ度32例,Ⅲ度11例;合并症中椎管狭窄者6例,椎间盘突出者5例。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王泽民;卢炯文;蔡仲斌;徐响林【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24(31)4【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治疗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东莞市茶山医院骨外科进行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MIS-Tlif)组(n=25)和UBE组(n=24)。
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引流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采用改良的MacNab评定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UBE组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MIS-Tlif组,术中失血量、引流量少于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12个月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UBE和MIS-Tlif对于老年患者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UBE技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更具有优势,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
【总页数】5页(P86-90)【作者】王泽民;卢炯文;蔡仲斌;徐响林【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骨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相关文献】1.24例机器人辅助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护理2.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的2种入路的比较研究3.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Ⅰ、Ⅱ度腰椎滑脱症近期疗效分析4.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3D显微镜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中期疗效比较5.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