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的含义及其开发意义

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即是指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及优势,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并实施的课程。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由学校设计并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所开发的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的需要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促进教育的民主化,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进步,并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形成。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及特长的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和传统优势,大力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过程;以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为原则,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培养学生的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积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2、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包括一系列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等制度。

3、编写和完善校本课程的教材体系,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及其个性的发展。

5、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优秀的科研型教师。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由于校本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内容的宽泛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开放性的原则,教学内容和形式都不能局限于传统教学的模式,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

2.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生个体和社会的需要,还要针对学校和地方的特色。

3.自愿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自愿性原则,教师要自愿开发,学生要自愿选择,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六、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

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传统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甚至就是教科书,这无形中窄化了教学途径,僵化了教学面孔,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要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和教师自学等方式盘活教师资源,使教师:

1、理解课程与课程资源、学科、教材、教科书间的区别与联系,树立开发、使用课程的意识和理念;

2、逐渐唤醒、催生教师开发、使用校本资源的能力;

3、占有大量的课程,改变照本宣科、单纯传授知识的做法,使教师认识到多视角的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有益处。由能力积淀来提高应试成绩,来提高学习效率;

4、能够自觉地随时随处在动态中开发并占有课程;

5、参与联合校本教研,利用同伴互助,拓宽思路、创新行为。

七、校本课程的管理

1、成立领导小组:为了确保校本课程顺利的开展与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2、理论学习。学习科学的理论基础,加强教师培训,集中培训与分科培训相结合,明确学习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措施、形成共识,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意识,认真上好校本课程,提高学指课的质量。

3、实践研究。定期进行观摩课,研究课活动,请专家、领导给予指导。

4、阶段小结。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每学期教师总结学习指导课的情况,学生进行学法交流,评教评学,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学校将对校本课程制定评价细则,强调过程性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九、近期工作推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学习准备(2011年4月20~30日)

召开初中各教研组和备课组长会议,布置各教研组、备课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任务、实施办法。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初稿交校长室审核。

第二阶段:部署成员(2011年5月1~5月10日)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成立开发小组,召开第一次开发小组成员会议,并分配任务,责任到人。

第三阶段:编写教材(2011年5月11~2011年6月25日)

各负责人编写七至九年级校本课程教材,要求围绕主题,收集素材,自主编写50%以上,上交电子稿,在此期间,开发领导小组将对编写进度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督促。

第四阶段:审核印刷(2011年6月26~2011年7月10日)

召开校本课程开发编写审核会议,各负责人将对已经编写的教材进行审核,以便查漏补缺,为印刷和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做好收尾工作。

十、组织机构

为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立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

组长:鲁旭东

副组长:汤新华、芮晓春、芮秀萍

成员:张海冯、强正操、吴竹君、钱春华、

朱瑜琦、周佳、张丽丽、戴朝琪、虞夕芬

十一、奖励评价

对于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员学校将在设施、仪器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课题组成员完成的开发成果经专家审核进行分类评价,并且相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

教导处教科室

2011-4-20

附录:

1.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2.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校本课程活动记录》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上课教师:开课时间:______________一、主要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二、具体安排: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记录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实施人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实施人本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生命力的舞台。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诂,我们组织设计了问卷,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采取了直接答卷、选项填空、大规模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虽然是中心校,但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进比较匮乏。加之生源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忽视了礼仪与感恩,部

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身体素质差,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水平。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迫切地想促使孩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现状,需要重建学校文化,重新审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这所半个多世纪的老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方向。 4.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县局、政府为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扩建了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等。这些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人力上,我校的教师年龄年青化。他们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例如,王丽萍老师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擅长器乐、舞蹈。门殿宗老师擅长微机知识,在flash制作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苗秀玲老师一直任教科学、自然学科,对于种植、养殖也属于内行,总之,我们能根据教师的擅长来满足学生的所需。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学校附近,各种机构、企事业单位较多,居民较集中,镇领导也力图改善生活环境,扩大了服务的范围:维修、购物、扶贫帮困、关爱弱小、节日喜庆活动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美化生活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目标

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doc

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分泌功能的活细胞才能产生酶 B.酶可被水解为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定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D.酶通过为化学反应供能来提高反应速率2.图甲表示细胞中某条生物反应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酶,A、B、C代表不同的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a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消耗速度加快 ②若B大量堆积,则很可能是b和c催化的反应 被抑制所致 ③当图乙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的活 性上升 ④酶活性在t1时比t2时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 破坏更严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ATP是细胞中能量的通用“货币”,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表示同一物质 B.为保证能量的供应,细胞内储存有足量的ATP C.合成ATP所需能量可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ATP释放出来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动D.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中2个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 4.对如图曲线模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表示酶促反应产物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则AB段限 制因素可能是酶浓度 B.若表示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K+的速率与细胞呼吸的关 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 C.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AB段限制 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D.若表示有氧呼吸产生ATP的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 5.H2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号试管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比较1、3号试管的现象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与2号试管相比,3号试管产生气泡的速度快 D.3、4号试管的现象不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6.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会使ATP消耗量增加 C.植物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为所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活细胞内ATP与ADP时刻不停地发生转化,且处于动态平衡中 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氧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CO2量大于O2的消耗量 B.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C.在炎热夏季中,细胞呼吸将显著减弱以减少产热

2020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0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20xx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xx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校长) 副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 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 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 副组长:学科组长 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师 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 组长:***(校长) 组员:班主任、物理、化学、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说明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

体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甘溪中学中学2014--2105年体育组校 本教研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特制定石阡县白沙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推进我校体育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3.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增强体质,掌握篮球基本技能和张掖民间传统游戏方法,并能熟练应用篮球技能和创造性的进行乡土游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养成克服困难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教师发展目标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全体教师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精神,贯彻与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课程实施 (一)成立《快乐体育》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指导,政工处、总务处、少先队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力支持。主要职责: 组长:陈德斌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杨方学 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

溧阳市2010年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竞赛

溧阳市2010年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考试燕山中学考场安排 考试号姓名单位考场 号 座位 号 考试地点考场位置 101张建彪大溪中学11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02赵华溧阳外国语学校12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03赵艳阳实验初中13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04史晓倩南渡初级中学14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05朱彦刚平桥初级中学15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06钟方天目湖实验学校16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07吕彦青光华初级中学17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08柯春燕旧县初级中学18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09蒋琴芬上兴中学19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10 陈乐后六中学 110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11金晓旭第四中学111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12董艳芬光华初级中学112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13徐剑峰燕山中学113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14高国民实验初中114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15刘翠花新昌中学115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16邹启燕实验初中116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17王宏南渡初级中学117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18梅桂香平桥初级中学118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19陈志兵绸缪中学119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20杨先军上兴中学120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21陈迎戴埠初级中学121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22沈益萍第二中学122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23彭红娟 少体校 123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24黄网娣光华初级中学124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25谢云天目湖实验学校125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26曹科鸣溧阳外国语学校126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27张斐 横涧中学 127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28 潘晔上黄初级中学128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129郑琴上兴中学129初一(1)班教学楼①1楼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

.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

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 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 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 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张扬本校教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 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个性品质 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由一线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常州市金坛区西岗中学何丽华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周九星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名称: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研究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对“核心素养”作出明确界定,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2)数学核心素养 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6)》中,把数学核心素养定义为: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将高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确定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模型、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方面。 (3)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现在还没有正式颁布(发布),但史宁中教授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一文中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做了细致诠释——“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离不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八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空间想象、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数学抽象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表现为符号意识和数感,推理能力即逻辑推理,模型思想即数学模型,直观想象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的就是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 上述分析发现,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基本一致,我们将采用新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6)》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界定。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模型、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方面的核心素养既有独立性,又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是指在整体思维指导下,根据知识发生的规律、内在的联系以及学生特点,对相关教材内容进行统筹重组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教学内容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以突出数学内容的主线和知识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研究,就是站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的视角,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真正做到通过单元教学的整体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并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一)前期文献综述 1.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单元教学理论的提出与19世纪末欧美国家“新教育运动”的兴起有直接关系,其倡导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整体,教材的人为分割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碎片化,难以建构完整的思维体系,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合作精神。随后“新教育运动”的倡导人———比利时的教育家德克乐利提出教学整体化的原则,即将每个单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2020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xx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一) 20xx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这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在国家课程计划的框架内进行以校为本的课程整体规划与设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努力发挥家长、社区、网络、校外机构的作用,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地开发校本课程并认真实施,在水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发展;构建有鲜明特色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1、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多年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同,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

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活动方案①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 ②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 ③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 ④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 二、校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1、委员会名单及工作职责 ①委员会名单 主任:XXX 副主任:XXX 委员:XXXXXX 执行委员:XXX ②工作职责 (1)策划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委员会成员负责讲座研究学校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计划、实施方案、规章制度、开发方向等。 (2)管理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委员会成员负责监督管理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罗斯福新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学案

罗斯福新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基础知识 班级 姓名 1、【基础知识】认识罗斯福新政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大危机,知道绥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扩大,知道世界反法同盟的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2、【能力】学会在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价值观】勇于改革创新;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二、知识框架(课前完成) 特点: , 范围广, 。 原因:1929~1933 影响:(1)广大劳动人民 , ,受害最深; 经济大危机 (2)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各国 , 各国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开始: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 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 以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 。 特点: 。 影响:开创了 的先河, 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含义: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衅 1、 绥靖政策 为 ,采取了一种 为手段,换 取与对手妥协放入政策。 达到顶峰的标志: 影响:一方面, 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2、爆发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加强,加速战争爆发; 西方大国的 对战争爆发起催化剂作用。 3、开始标志:(时间)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1941年6月22日, 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 战争爆发,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 4、二战性质: 。 标志:1942年1月1日, 的签署。 过程 5、反法同盟的形成 影响: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 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役的胜利, 即是苏德战场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6、二战的转折点: 海战使太平洋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 英军在 的胜利,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7、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6日,盟军在 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 内容: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晤,主要讨论以下问题: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 , 8、雅尔塔 战后成立 ,苏联在结束欧战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会议 积极:进一步协调了 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 影响: 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为建立联合国起积极作用。 罗 斯 福 新 政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完整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与背景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从建校就开设计算机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主要通过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从网上获取信息、信息发布(网页制作)以及程序设计基础几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令人倍感欣慰。 我校一直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办一所有个性的特色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立发中学的殷切期待。希望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电脑操作水平、从网上获取资料的能力、完成简单的文字处理等,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我校有着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先后建起两个机房、校园网等。3位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近年的风雨兼程奋力拼博,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茁壮成长,如今信息技术教学已初见成效,取得令人欣喜的好成绩:马宁、崔红娟等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竞赛”中获奖,还有一大批学生获计算机大赛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爱好者的操作水平,我们到了非开选修课的时候了。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本校自身优势,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3.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设置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357 (方案范本系列)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详 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历史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课程名称一:中外历史风云人物评述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与实践,更加深切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学会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加走进历史人物,走近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帮助大家更好的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多的聪敏和智慧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课程内容

(三)授课方式及计划 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共18课时,授课15课时,复习考试3课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资料等教学设备。 (四)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进行参与度、作业完成等过程性评价,学期授课结束时通过纸笔测试或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二、选课建议 1、选择本课程的同学应对历史学科有较高兴趣爱好和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 2、限定人数50----60人。 课程名称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人类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体会这些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学们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收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濡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开阔国际视野,确立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思想。(二)课程内容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2、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雄伟的金字塔 3、佛教建筑的瑰宝-----印度泰姬陵 4、圣城----耶路撒冷 5、石头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 6、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在人类跨入崭新的21世纪之际,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走入了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最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为此,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的基础上,我们一中语文组开发了一中《书相伴我成长》校本课程。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为保证我校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实施工作顺利健康的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江泽民同志“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思想,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对学校资源和地区资源的分析、研究、开发与利用,发挥学校、地区优势,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语”、“文”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书香伴我成长》校本课程体系。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学案中国古代史(一)

主备人:王云芳审核人:王树云王雪飞班级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了解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知道朝代更替,深刻理解把握商鞅变法、秦始皇和汉武帝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2、能力:能建构知识框架,知道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不同的政治制度应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革,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二、知识框架 一、中华文明 1、反映流域各族融合,奠定族基础 的起源 1、炎帝、黄帝的传说 2、中华民族尊奉、为人文始祖。 原始的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体现 2、尧舜禹的传说大禹治水反映了的成就,更是的体现 二、国家的产生夏朝: 1、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和社会变革 2、启继承父位,标志代替 商朝:年建立。 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 东春秋: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周战国社会变革 1、各诸侯国为了相继变革。 2、最典型、最大的成功的一次变革是 1、统一: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秦始皇①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秦建立和加强② 中央集权的③ 措施④ ⑤ 1、汉武帝① 汉推行大一统② 的措施③ ④ 2、张骞通西域:两次出使,开辟了通往的道路。加强 各国的联系。 3、丝绸之路:成为桥梁。

三、典型例题 (一)单选题 1、“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之易方向。”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炎帝陵 B.黄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 2、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3、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和最东的两个国家是()A.秦、齐B.赵、楚C.燕、楚D.秦、魏 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邪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思想 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 6、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7.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A.推行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征战匈奴 D.开拓西域(二)材料分析题 (4)从商鞅变法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精神,我校在切实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将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渐趋合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校校本课程目标、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按以下要求开发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 学生层面 1.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层面 1.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的水平。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学校层面 1.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2.体现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二、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从办学理念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3.多样化——课程开发从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组织形式多样化,开设课程多样化,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 (二)课程种类及内容 校本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每周按课表上安排的固定时间上课,学生人人参与学习;选修课学习时间设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两次课,面向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1.校本必修课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方晓、宋国洪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组决定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二、理论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2、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的研究实验表明,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数学分层教学的涵义就是把同一班级(年级)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来实施教学,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主要内容是: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行班级体制下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并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参加实验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学科教学实验来检验。 1.以本校作为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同时选择其中三个年级、部分班级作为参照班级进行对比研究,并定期进行检验。 2.实施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班级和参照班各个层次同学的情况进行多方位了解和调查摸底。 3. 实施过程中,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检验方案的实施落实情况。其中采用调查法、对比法、专题讲座、专家检验等手段,由相关备课组组织进行调研。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四、实验的具体操作 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依据教材、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各单元、各课的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并确定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和活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下面是有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1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做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四、教学形式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2020-2021年度8年级上学期英语8AUnit4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2017-2018年度8年级上学期英 语8AUnit4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His computer doesn’t work. So he bought a new_____ A.it B.one C.them D.another 2.—Can you help me with the bike? —Sorry, it______, “Do it yourself”. A.speaks B.talks C.tells D.says 3.He always ________the instructions on the bottle. A.reads B.looks at C.watches D.sees 4.—Shall we talk about it in English? —___________? Let’s do it right away. A.Why not B.Will we C.Are you D.Do we 5.---Can you help me repair my bike? ---- _______.I am coming. A.Of course not B.Thank you C.No problem D.You are welcome 6.The room is ________ with lots of people. A.fill B.filled C.full D.fulled 7.His father advised me _____ it again. A.try B.trying C.to trying D.to try 8.The sound made the film _____. I am afraid of watching it. A.terrible B.terribly C.happy D.happily 9.You had better _____ talk in class without permission. A.not B.don’t C.no D./ 10.The English word “survive”_______“stay alive”. A.stands B.stands for C.instead of D.tidy up 11.I tried to think it hard, but I failed ____the question. A.to answer B.answer C.answering D.to answering 12._______and help me clean the house. A.Get up B.Getting up C.To get up D.To getting 13.You __________ tell him the result right away. A.should not B.should not to C.should to not D.not shoul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