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油气管道
- 格式:docx
- 大小:21.81 KB
- 文档页数:10
相控阵超声检测( PAUT )技术在油气管道排查中的应用摘要:以中缅线云南油气管道排查实际情况为基础,分析阐述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在长输油、气管道焊缝质量检测中的优势关键词:长输油气管道;焊缝;相控阵超声;无损检测1.引言石油天然气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生存发展中不可或缺且不可再生的资源。
大到飞机汽车,小到家里做饭,都离不开石油天然气,国家为了合理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建造了许多埋地管道用于输送这些资源,如著名的西气东输工程。
然而近年来石油天然气管道焊缝质量问题频发,如2017年贵州省晴隆县发生一起天然气管道爆炸造成8人死亡,35人受伤。
2018年6月10日,中石油天然气输气管道贵州晴隆县沙子镇三合村蒋坝营处发生燃爆,现场火光冲天,受伤人数24人。
石油管道虽无爆炸事件,但也出现过漏油渗油的情况,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其中原因,有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震,山体滑坡等,但更多的也是在管道在建过程中对焊缝质量把控不严,施工方焊接水平的参差不齐,无损检测人员责任心不强,漏评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原底片的保管也很成问题,很多焊口的原片甚至都找不到了,这就对整条管线的安全评估造成了困难。
对于这种情况,国家下令中石油、中石化组织对存疑焊口进行开挖排查验证,由于在役管道中存在介质,常规射线检测(RT)已经无法满足检测要求。
相控阵技术作为一种对存在介质的管道焊缝独具优势的无损检测方法,开始被应用到在役管道开挖验证的检测方法中来。
本文以中缅线石油天然气管道开挖验证无损检测的实践情况为基础,介绍相控阵超声技术在油气管道焊缝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1.相控阵超声技术介绍1.相控阵超声技术原理相控阵超声技术,简称PAUT,基本原理同常规超声波探伤(UT)的一致,也是基于脉冲反射法而来的,是通过电子系统控制换能器阵列中的各个阵元,按照一定的延迟时间规则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从而动态控制超声束在工件中的偏转和聚焦来实现材料的无损检测方法相控阵超声应用许多的单元换能器来产生和接收超声波波束。
我国四大油气进口能源战略通道已全部打通我国五大能源战略通道我国四大油气进口能源战略通道已全部打通资料图:中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中缅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我国四大油气进口能源战略通道全部打通本报广西贵港10月20日电(记者崔丽)今天,西南管道贵港输气站放空塔顶燃起橙色火苗,标志着来自缅甸的天然气到达广西贵港市,中缅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至此,由中国石油建设的中俄、中亚、海上及中缅油气管道——我国四大油气进口能源战略通道已全部打通。
今后,每年将有120亿立方米天然气造福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沿线上亿民众受益。
中缅天然气管道起于缅甸皎漂市,从南坎进入中国境内的瑞丽市,经贵阳到达广西贵港市。
管道干线全长2520公里,缅甸段793公里,国内段1727公里,设计年输量120亿立方米,设计压力10兆帕,管道直径1016毫米。
中缅管道(境内段)项目部经理王衡岳称,中缅管道全线投产,结束了滇黔桂地区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意味着西南地区天然气能源大动脉格局初步形成,将大大缓解西南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尤其为西南地区工业用户和居民使用清洁天然气带来福音。
在贵港新奥燃气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任勍生眼里,中缅线的贯通带来了诸多“红利”。
贵港新奥已于今年初完成西气东输支线的置换通气,贵港正式迈进管输气时代。
西气东输的到来、中缅天然气管线的贯通,为贵港提供了充足、稳定的气源,“这使得贵港成为广西最不缺气的地方”。
任勍生说,中缅管线的贯通更为市场开发带来新机遇,原来不能做的开发项目都能进行了。
今年底,贵港汽车加气站将建成投运,进一步普及绿色能源。
对于贵港3万多天然气居民用户而言,使用管输天然气后,一立方米天然气可以节省0.64元。
据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吴宏介绍,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后,通过中贵线把中缅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系统连接在一起,使这两个管网系统的气源可以进行相互调度和置换,同时也沟通了新疆气区、长庆气区和四川气区联络的通道,使我国油气管网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地缘大战略之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提要】中缅油气管道和中缅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直出印度洋的陆上通道,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与中巴通道一样,是中国缓解马六甲海峡困局的重要战略布局。
加上西北重要油气管道,东北俄罗斯油气管道,中国能源安全困局,可以得到极大缓解,同时,也开通了中国西北和西南直出印度洋的战略通道。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倡议是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印度期间提出,得到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三国的积极响应。
该倡议对深化四国间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东亚与南亚两大区域互联互通有重要意义。
项目概况及相关协议:2013年12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各方签署了会议纪要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研究计划,正式建立了四国政府推进孟中印缅合作的机制。
2014年12月,在孟加拉国考斯巴萨举行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联合工作组展开了广泛讨论并展望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前景,优先次序和发展方向。
第12次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于2015年2月10日至11日在缅甸仰光召开。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孟中印缅地区的合作”,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应继续作为一个多轨平台发挥作用;承认保护环境可持续性需要共同框架;强调促进贸易和交通便利化改革的需要;同意考虑开发和利用水道;鼓励成员国商务和工业部门主官开展更多交流;决定考虑孟中印缅旅游圈的概念;同意考虑建立一个JointMedia CoverageProgram(新闻媒体联合报道计划)以提升本地区的全球知名度;同意于2016年在中国云南省召开第13次论坛讨论地区合作。
但作为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在推进实施中面临的诸多风险与挑战,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进度落后于预期。
中印边界,东部争议地区主要项目建设情况:(1)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由天然气管道和原油管道两个组成,天然气管道起点为缅甸皎漂,原油油管起于缅甸西海湾马德岛,从中国西南边陲瑞丽入境,接入保山后,借由澜沧江跨越工程连接大理,继而经由楚雄进入昆明。
70载相向而行,中缅“金银大道”越走越宽广作者:陈丽冰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2020年第07期1950年6月8日,中缅两国正式建交。
两个拥有千年胞波情谊却又同样年轻的新兴国家相向而行,共同开启了一条命运与共、互利共赢的新时代“金银大道”。
岁月更迭,时光如梭。
如今,中缅两国已走过70年不平凡的历程。
70年来,随着中缅关系的愈发亲密,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得以迈入发展快车道,给两国人民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70年,合作成果丰硕在缅甸西海岸、仰光西北约400公里处,坐落着缅甸若开邦重要城镇、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起点——皎漂。
每当夜幕降临,皎漂镇林立的高楼灯火通明,道路也被一排排路灯照亮,与几年前漆黑一片的夜晚相比,完全变了样。
“以前哪有人来皎漂啊,晚上漆黑一片,当地人都不愿出门。
政府供电一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私人发电的价格又贵,都用不起。
现在皎漂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感谢中缅天然气管道,让发电厂有了充足的天然气作燃料。
”在皎漂镇多年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钦茂伦说。
中缅天然气管道是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缅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自2013年投产以来,每天输送天然气约16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缅甸电力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的民生。
中缅天然气管道项目实施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正是中缅建交70年来,经贸合作成果丰硕的缩影。
中缅两国有着长达2186公里的陆地边界线,双方比邻而居、交往密切,在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优势互补性强、潜力巨大。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领域的优势,推动了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
除了中缅天然气管道外,目前,由中国电建承建的缅甸最大的内燃机发电项目——缅甸皎喜燃气电站项目已正式竣工,每年产出12.74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可解决270万缅甸民众的用电问题;由中缅企业合作投资的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已成为亚洲在建最大的湿法炼铜工程,不仅推动缅甸经济发展,而且解决了当地8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极大改善了项目周边民众的生活条件。
高一地理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1.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的高等级公路,造价约为东部地区同类型公路的一半,其原因不可能是A.人口稀疏,拆迁费用低B.沙石可就地取材,降低了筑路成本C.土地辽阔,征地费用低D.交通便利,便于筑路机械和原材料的运输【答案】D【解析】新疆地区地广(征地费用低)人稀(拆迁费用低),景观以荒漠、戈壁为主(沙石可就地取材,降低筑路成本);三山夹两盆,城市稀少,交通不便。
综上所述D错误。
【考点】不同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不同的原因。
2.进行下列活动,应选择水路运输的是()①从济南到乌鲁木齐参加会议,次日必须出席②从上海到大连旅游,想节约交通运费③从武汉将50吨大米运往上海④将大同的一批优质煤运往秦皇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水运的优势是运量大,运费低,缺点是速度较慢,出行线路受水路制约。
①④运输过程中没有水路条件可以实现,所以无法选择水运。
【考点】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3.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图中可知:①线适合航空运输;③线适合铁路运输;②线适合水运;④线适合公路运输。
【2】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A.公路B.铁路C.河运D.海运【答案】A【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④线适合公路运输。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仅从运费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③B.在a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①C.c点以外的合理运输方式是③D.②代表的运输方式在ab区间运费最省【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从运距、运费两方面来反映不同运输方式的差异,注意识图判断三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范围。
由图可知,在ab区间运费最低的是①,所以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①;在ac区间,bc段运输距离长,运费最低的是②,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②;c点以外的运费最低的是③,所以最合理运输方式是③;故选项C正确。
专家析中缅油气管道:一旦战争同样被打花百亿划算吗2013年06月17日09:40来源:《财经》杂志作者:李毅王宇杨悦摘要: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专家认为,马六甲油运安全受威胁的风险,可能仅有1%,但我们却要花费几十亿美元去修如此大的工程,这划算吗?一旦发生战争,管道也将成为打击目标。
油气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则直言不讳:“建设中缅管线破解马六甲困局,是人为制造的伪命题。
”有学者估算,加上在缅甸和云南兴建相关设施、维护等费用后,项目总成本或将高达50亿美元。
讲战略意义不等于可以忽视商业利益,如何能既实现国家战略,又具备商业价值,是这条“中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的命门。
没有隆重的剪彩仪式,也没有媒体发布会。
6月4日,中石油集团仅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600余字的消息: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设全面完成,达到投产试运条件;中缅原油管道缅甸段工程完成94%,投产目标可控。
作为中国第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中缅油气管道缅甸和中国段分别于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开工建设。
原油管道中国段全长1631公里;天然气管道中国段全长1727公里;缅甸段油气管道并行敷设,全长771公里。
正式投运后,该油气管道每年将向中国输送2200万吨原油和120亿立方米天然气。
然而,自中缅油气管道动工开始,就遭到缅甸一些非政府组织(NGO)和当地居民强烈反对。
这些人多次聚在该管道的起点——缅甸西海岸的皎漂市和马德岛,反对该项目。
除了环保方面的指责,NGO和当地居民的另一不满,是项目沿途地区的多数居民未能从油气资源中获益。
诸多阻力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对缅政局变动的战略误判。
因为对缅战略偏隘地执行“上层路线”,中国企业对缅社会变局和公民诉求缺乏了解,对缅政局走势缺乏准确预判,在缅政局不稳的2007年至2008年,中国企业仍大规模进入缅甸,并在中电投“密松水坝”事件后,坚持扩大投资。
如今,苦果已现。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计划总投资为25.4亿美元,其中石油管道投资额为15亿美元,天然气管道投资额为10.4亿美元。
海外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管理探析摘要:随着中国石油在海外业务的拓展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海外管道建设正在经历大发展时期,而海外管道工程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管道建设的质量、进度及HSE的控制,也将凸显我国在海外石油管道建设管理方面的优势。
该文结合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的建设管理经验,对海外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管理关键理念及需特别注意的经验要素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旨在对海外油气管道建设管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加完善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并为海外管道建设完成后的投产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海外管道建设缅甸管理信息化控制随着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发展,以及中石油“走出去”战略的实施[1],截止2012年上半年,中石油建设并运营的海外管道已突破1万km,其中包括中亚、中俄、苏丹等重要管道工程,中缅管道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
海外管道建设所面临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难题,给海外管道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其建设施工管理水平,一方面能够保证建设管理质量、进度、HSE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诸多返工、重复性工作,进一步节省工程建设投资,切实达到高水平管理就是高经济效益的状态。
该文将结合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管理经验,深入浅出的讨论海外管道建设管理先进关键管理理念及施工管理中应重点注意的几项重点工作。
1 海外管道建设先进管理理念关键点探析本部分选择针对管道工程的质量、进度及HSE管理进行关键点分析阐述,并结合对国际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讨,望能够对海外管道建设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篇幅有限,阐述简明扼要。
1.1 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魂,尤其是海外管道工程建设的质量又关乎着我们在海外工程的声誉和长期效益,更有利于管道运营期的有效管理和运营成本节约。
(1)采取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PDCA国际化管理模式,并结合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过程,对管道建设实施质量管理。
全国一张网官方列举的国家管网公司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全国油气干线管道、部分储气调峰设施的投资建设;负责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及与社会管道联通,形成“全国一张网”;负责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的管道输送,并统一负责全国油气干线管网运行调度,定期向社会公开剩余管输和储存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向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公平开放等。
架构已定工商信息显示,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目前是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为200亿人民币。
有消息透露,管网公司的架构已经大致成型。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业务板块将划分为3个事业部和4个本部,分别为原油事业部、天然气事业部和成品油事业部,以及生产运行指挥本部、科技研发本部、工程建设本部和管道完整性本部。
曾有媒体报道称,新组建的国家管网公司,国务院国资委、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持股比例分别为40%、30%、20%、10%。
三大石油公司全资或控股的干线管网、持有的省级管网股权、部分L N G 接收站和储气库、管网调度业务等资产将被纳入。
2019年7月,成立了国家油气管网公司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世界管道建设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之前,油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工作主要由国内三大石油公司承担本刊特稿EXCLUSIVE PLANNING 形成“全国一张网”,这是国家管网公司的重要使命:负责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及与社会管道联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油气资源调配,提高油气资源的配置效率,保障油气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筹备组,成员包括中石油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伟,中石油副总经理、股份公司执行董事、总裁侯启军,中石油管道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姜昌亮。
另外四位分别是中石化副总经理刘中云、中石化财务总监王德华、中海油副总经理李辉、中海炼化董事长何仲文。
“在2019年4月11日,张总调研管道公司时就曾经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油气体制改革任务。
要充分认识此次油气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管网公司对于提高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的重大意义,从讲政治的高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工作部署。
简介中缅油气管道 年开工建设,管道总体为天然气石油双线并行[2] 。
其中缅 甸境内全长 771 公里,原油管道国内全长1631 公里,天然 气管道国内全长 1727 公里。
原油管道设计年输原油 2200万吨,天然气管道年输天然气 120 亿立方米。
该项工程总共耗资 25 亿美元 [2] 。
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
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 Kyaukpyu 港。
经缅甸若开邦、 马圭省、 曼德勒省和掸邦, 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 中缅油气管道中国境内段途经云南、 贵州、广西、重庆 4省区市、 23 个地级市、 73个县市。
国境内段工程入境后,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输油管道经贵州到达重庆,输气管道经贵州到达广西。
管道境外和境内段分别于 2010 年 6 月 3 日和 9 月 10日正式 开工建设,是中国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 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 [3] 。
中缅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 是中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 [1] ,于 2010中缅油气管道可使来自中东的原油绕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在缅甸上岸,由管道输送到中国。
对改善中国西南地区能源紧缺,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实现油气进口方式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
管道长度缅甸境内全长771 公里。
原油管道国内全长1631 公里。
天然气管道国内全长1727 公里。
运送能力这条管道每年能向国内输送120 亿立方米天然气,而原油管道的设计能力则为2200 万吨/年。
配套项目中缅油气管道中国境内段示意图云南省1000 万吨/年炼油项目在中缅天然气管道沿途经过贵州省13 个县。
贵州正沿线建设车用天然气项目、天然气调峰电站项目和低碳工业园项目。
预计总投资约70 亿元。
重庆正加快长寿化工园区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的规划。
而之前为充分利用中缅原油管道所输送的原油,重庆已将巴斯夫等国际石油化工巨头引入长寿化工园区[4] 。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2004年8月,云南大学能源专家吴磊等3人提出了一份《关于修建从缅甸实兑到昆明输油管道的建议》的研究报告。
在报告中,三位专家建议修建一条打通印度洋的输油管道,起于缅甸实兑港,终点为云南昆明。
其设计方案油、气双线并行,建成之后输油能力为每年向中国输送2200 万吨原油、12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其中,天然气主要来自缅甸近海油气田,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缅甸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十,是中国周边国家中的一个天然气大国” 。
在管道谈判的初期,缅方坚持只向中国输气,而中方则坚持油气并行,“中缅油气管道”谈判因此曾度受挫。
后经多轮谈判,出现转机,2009 年3 月26 日,中缅两国签订了《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等文件。
中缅两国总理见证签字现场[5] 2009 年6 月16 日,中石油与缅甸方面正式签署中缅管道运营协议,项目包括原油管道、储运设施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在缅甸马德岛建设的一个可从超大型油轮卸载原油的码头和终端及附近建设的原油储运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
中石油省副省长高树勋介绍,中缅油气管道的施工总的来说进展是顺利的,石油管道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可以陆续投入试运行 [7] 。
2013 年 6 月 4 日,经过 3 年建设全面完成。
其中天然气管道已具备投产条件[2] ,这条始于缅甸西海岸终至中国云南省,全长 800 公里将负责设计、建设、 运营和管理这条跨境输油管道项目,总投资约 20 亿美元。
协议期限为 30 年 [3] 。
2010 年 6 月 3 日, 统吴登盛,共同触摸标志中缅油气管道开工的电子球,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缅甸联邦政府总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6]2011年 9月 16日,国内段控制性隧道工程提前开工 [3] 。
2013年 5月 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国与南亚经贸合作暨首届中国 -南亚博览会有关情况 。
据云南(缅甸段)中石油宣布,中缅油气管道工程 的天然气管道将能够满足中国四分之一的天然气需求 [3] 。
2013 年 7 月 28 日,缅甸西南海岸,海底的天然气被抽取到韩国、印度投资四方代表共同旋转阀门,来自孟加拉湾的天然气开始注入中缅油气管道天然气管线首站——皎漂分输站[8] 。
气管线全线贯通。
中缅天然气管道的贯通,结束了滇、黔、桂地区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并使我国西南地区天然气能源大动脉格局初步形成。
[9] 中缅油气管道 昆明西支线试运行2013年11月 13日,中缅天然气管道昆明西支线正式开始试运行。
中缅天然气管道昆明西支线是缅气入昆的重要通道,管道自西向东敷设, 全长约 39.6 千米, 管线起于中缅天然气 管道昆明西分输站,途经安宁市草铺、温泉、连然、太平和 昆明市西山区团结、 马街等地, 止于西山区碧鸡关输气末站。
西支线设计输量 6.86亿立方米 /年,约 188万立方米 /天。
西末站是中缅天然气从西面入昆的第一个门站,天然气从西末站降压后进入中压入城管线再连接到现有中压管网,依托城市管网,经过天然气置换后,再由调压站调压到安全压力后皎漂岸边韩国大宇 “瑞气田” 陆上天然气终端, 中国、 缅甸、2013 年 10 月 20 日,中缅油气管道中的 部分中缅天然进入低压管网,最后通向千家万户。
2013 年年底,西末站连通试运行完成后,昆明市西山区春雨路段昆明水泥厂生活户居民有望率先使用上天然气。
云南昆仑燃气公司将逐步按照118 个置换片区由西向东完成昆明市主城区天然气置换工作,预计主城区90万户民用户和2000 余户工商业用户的置换过程需要2 年至3 年时间。
[10]区、翠峰花园、春雨小区、中铁养路机修厂生活区的2220 中缅油气管道利益分配中缅油气管道是一个“四国六方”的投资项目,包括中国、缅甸、印度和韩国。
据此前缅甸能源部与中石油达成的关于开发、运营和管理中缅油气管道的协议,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M O G E) 在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项目中分别享有49.1%和7.37%的股权收益;缅甸政府每年还要收取1360 万美元的油气管道路权费、每吨1 美元的原油管道过境费。
[11]中缅油气管道将给韩国大宇集团、韩国天然气公司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印度国营天然气输送公司等企业带来收益;同时该天然气管道的气源地也是由包括上述多家企业在内的合资公司提供;而在当前管道建设工程建设中,也有包括印度公司在内的多家国际公司中标参建。
[11] 中缅油气管道意义世界随着管道运营、天然气发电,皎漂地区的供电将得到根本改观,还会改善整个若开邦的供电情况。
除了基础设施,中缅油气管道也为缅甸能源工业培养大批技术人员,争取5 至6 年内使当地员工达到75%[12] 。
中缅油气管道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对能源的供给需求通过油气网络结合得更加紧密,有利于地区的共同发展[8] 。
中国中缅油气管道能够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增加能源供应,包括亚洲和非洲的油气资源都可以绕过马六甲海峡,通过管道直接进入中国境内,并加强中国与缅甸两国之间的经贸联系。
[13] 东南亚能源通道中东和非洲石油是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而中国从中东与非洲进口的石油,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困局”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巨大。
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可以有效地减少目前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有利于提高能源安全供给和进口方式多元化[1] 。
另外,中缅油气管道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广东 湛江或浙江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要近 1200 多公里,而且相对安全得多。
海峡, 2012 年中国原油进口达 2.7亿吨。
2012 年全年天然气每年 120 亿方的供气量相当于去年进口量的四分之 值得关注的是,中缅油气管道除了输送来自中东非洲的石油 外,还可以把缅甸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改善中国西南地区 的能源紧缺状况。
缅甸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十,过去,缅 甸天然气供应市场主要面向泰国和印度。
专家认为,管道开 通后估计缅甸将增加向中国的天然气出口量。
中缅油气管道 克服困难地质条件复杂个县市,穿跨越大中型河流 56 处,山体隧道 76 处。
沿线地据发改委披露的数据 [14] : 中国 80% 的原油进口依赖马六甲进口量 425 亿立方米,增长 31.1%。
中缅天然气管线投产后 [14] 。
中缅油气管道中国境内段途经 4 省区市、 23 个地级市、73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是目前中国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3] 。
缅甸复杂的政治局势中缅油气管道施工现场中缅油气管道缅甸境内近800 公里的距离需经过克钦独立军占领区、巴郎国家解放阵线、北掸邦军和南掸邦军四个地方势力所控制的区域,而该地区数年的战火已让中缅油气管道屡次停工[14] 。
2011 年9 月30 日,缅甸政府就迫于国内压力,单方面突然宣布搁置中缅两国密松电站合作项目。
2012 年7 月24 日,在缅甸西部的自治区若开邦,议会第大党若开民族发展党为首的缅甸民族民主政党联盟再次向联邦国会提出议案,要求对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进行重新审议。
事实上,这也是缅甸国内政党对中缅油气管道提出的第三次议案,此前,缅甸联邦国会均以涉及国家重大战略为由对提案否决搁置。
[15] 西方反华势力诋毁中缅油气管道还一直受到西方媒体以及反华势力的诋毁。
2009 年西方媒体联手“瑞区天然气运动”流亡组织发布“权力走廊”的报告,声称“管道将经过缅甸许多村庄,引发强制拆迁、环境破坏及人权侵犯” 。
西方媒体也蛊惑称,“缅甸人民面临严重能源短缺,这种大规模能源出口只会加剧社会动荡”,并警告称:外国投资者与缅甸做生意面临金融和安全风险的“完美风暴”。
[6]中缅油气管道 知识贴士中国四条能源进口通道 中缅油气管道被称为中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
此前,在中 国东北,年输油量 1500 万吨的中俄原油管道已于 2012 年正 式开工建设;在中国西北,在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哈天然气管中亚天然气管道单线已于 2009 年 12 月 14 日建成并举行通气仪式。
加上中缅石油管道和途经马六甲海峡源进口战略通道的大格局已然全部奠基。
道的基础上, 的“黄金水道” 个开通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四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