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传统疗术的发展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 格式:pdf
- 大小:117.22 KB
- 文档页数:2
独具特色的蒙医蒙药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蒙医药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经验和确切的疗效为民族同胞的健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蒙医药是一门科学,也是多年来通过科学论证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组成的,首先在理论上有其独特性,蒙医的主体理论、赫依、希日、巴达干即概论了阴阳五行学说,也有气热寒之说。
通过这一理论去辩证论证,用有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
蒙医蒙药确实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几千年来,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在历史创造的医学学科,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和医学贡献。
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当然代表。
而以蒙医学同样为各民族的繁衍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正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蒙古族谚语说:“病始于消化不良,药始于开水。
”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却道出了一切传统医学创造发展的真理,成为学习理解一切传统医学的钥匙。
医学是人类与生俱来,至死方休的生命探索。
它从呻吟中诞生,从痛苦中创造,从实践中积累,从继承中发展。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检阅了无数的生命现象,动员了当时最先进的哲学思维和科技手段。
一步步地摸索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
传统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北方,寒冷、潮湿、风雪的自然环境,狩猎、放牧、逐水草而居的马背生活,面对寒症、骨伤、胃肠疾患等常见病、多发病,利用饮食、艾灸、草药等便廉的防治方法。
这一切都是蒙医学形成的土壤和基础。
公元13世纪蒙古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东方,成吉思汗在统一了蒙古地区之后,东讨西征,建立了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辽、金、南、宋到西亚、阿拉伯半岛、中医学、契丹医学、回回医学和古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古希腊医学、自然地交会在一起。
积极引进、兼收并蓄为蒙医药注入新的活力,从此蒙医药在人民长期实践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吸收其它医学以阴阳五行学中心的“三根、七素”理论,又经老一辈蒙医学家联系实际发展创新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蒙医学体系。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疗法对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9-30T11:02:30.551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苏勒德[导读] 分析蒙医身心互动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构成的影响。
苏勒德(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心身医学科;内蒙古锡林郭勒026000)【摘要】目的:分析蒙医身心互动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构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蒙医心身互动治疗,疗程为3周,统计治疗前后患者抑郁症状变化情况,评估指标为SAS、SDS量表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试(RBANS)。
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SAS、SDS量表分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和延时记忆等指标趋向良好,RBANS评分值明显提升,认知功能恢复较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抑郁症认知功能干预中,使用蒙医心身互动疗法效果十分明显,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纠正负性心理,相关治疗方法也提高了患者认知功能,对疾病治疗产生了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关键词】蒙医;心身互动疗法;抑郁症;认知功能蒙医互动疗法以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指导,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心理学知识,使用光、声、像等现代技术手段,致力于形成互动效应,是目前应用在心理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先进方法[1]。
在抑郁症合并认知障碍患者治疗中,使用互动疗法能够实现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有机结合,对患者心理问题纠正治疗和认知功能调整产生积极影响,具有身心兼职、操作能力强和疗效显著的特征。
本文主要分析蒙医互动疗法的应用效果,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统计资料为我院2018年5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并接受蒙医互动疗法的60例抑郁症患者。
所有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为(43.28±0.47)岁,教育背景:大专及以上18例、高中26例、初中及以下16例。
浅谈蒙医药学特点及发展思路蒙医药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
人体是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
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则亡。
蒙医药学说特点是指与西医学及其它医学体系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医学均以人体及疾病为其研究对象,这是所有医学具有的共性。
然而,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则不相同,如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一蒙医药学基本特点蒙医药学最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两大特点。
1、整体观念:蒙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
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临床各学科。
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
2、辩证施治:人体是一个矛盾着的统一体,各部分之闯在生理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发病以后局部病变必然会影响到其它部分和整体,而整体变化又必然会对局部发生影响。
二蒙医药学科发展特点蒙医药学科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不断与现代医学、药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发展。
蒙医药符合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特点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和体质特点,在北方少数民族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
长期以来,蒙医药学科在总体上还相当落后,到解放初仍处于父传子、师传徒、寺庙办教育的状态。
我国创办蒙医学专业五十多年来,蒙医药学教育在培养层次上经历了由本科教育提升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师资队伍结构上经历了由老一辈专家创业,中年学者接替,青年科学带头人培养等一系列学科梯队调整;专业方向上经历了由传统文献整理到现代实验研究,辨证论治规律探讨到其机理揭示,病集病例分析到临床试验研究等不同层次上的定位与领域扩展。
1、师带徒传承特点。
蒙医药学起初是祖传形式或带学徒办法来传授。
蒙医药教育逐步实现了以师带徒教育为主向现代科学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
但师带徒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现代蒙医药学科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传承蒙医药文化成立蒙医药博物馆的必要性蒙医是蒙古族传统的医学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是蒙古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进程,蒙医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蒙医药文化,成立蒙医药博物馆具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
一、保存历史文化遗产成立蒙医药博物馆可以有效地保存和展示蒙医的历史文化遗产。
蒙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了丰富的理论体系、临床经验和丰富的医药典籍,这些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建立博物馆,可以把这些传统医学知识和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地整理、保存和展示,让后人能够了解和学习。
二、促进文化交流与交流蒙医药博物馆的成立可以促进蒙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作为蒙古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蒙医文化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价值,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蒙医药博物馆可以通过展览、学术交流等形式,向世界传播和展示蒙医的独特魅力,增进各国人民对蒙医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三、传承医学经验与技艺成立蒙医药博物馆可以为后人传承蒙医药的经验与技艺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
蒙医是蒙古族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治疗技艺,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技艺需要得到传承和发扬。
通过建立博物馆,可以让年轻一代医生和学者有机会学习、弘扬和传承蒙医的宝贵经验和技艺,为蒙医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促进蒙药产业的振兴与发展成立蒙医药博物馆可以促进蒙药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为蒙医文化赋予新的活力。
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的不断发展,民族药物的疗效和特色逐渐受到重视,蒙药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蒙医药博物馆不仅可以展示传统的蒙药资源、药方和制药技艺,还可以为蒙药产业的传统药物研发、现代化生产和国际贸易提供宝贵的信息和资源,为蒙药产业的振兴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五、弘扬蒙医药精神与价值观成立蒙医药博物馆,有助于弘扬蒙医药的精神与价值观,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蒙医药注重保健养生、平衡阴阳、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天人合一”、“循序渐进”等价值观念,这些都对当代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第17卷第45期197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0 引言众所周知,康复医学已经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康复医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随着时代与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意外伤害的逐渐增多,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但康复医学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之间尚有巨大差距,它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亟待解决的瓶颈。
据可靠的文献记载,蒙医学康复治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传统康复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康复中独具特色的传统康复技术,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康复患者的信赖。
目前,蒙医传统疗术技术已经被国家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蒙医传统针灸、放血、推拿、按摩、药浴、功能锻炼等传统康复手段与现代康复治疗相结合,提高了功能康复的效果,发扬了蒙医药的优势特点。
蒙医特色康复疗法,以其作用快、治疗范围广、安全可靠、副作用小、费用低廉等特点引起医学界的高度评价,它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蒙医传统康复是在蒙医学理论为基础,利用蒙医传统疗术,辨证施术、治病求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祛邪等治则来达到袪病强身及康复医疗的目的。
其传统工具多种多样,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疾病,使用不同的器械治疗。
充分体现了其多样性和多彩性。
蒙医临床可应用的传统疗术项目众多。
具有操作简便、设备需求低,医疗环境要求低等优点,是社区康复中首先的康复技术之一。
蒙医传统康复遵循整体观的治疗原则。
这个观点贯穿整个医疗活动,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联系起来,而这个过程中的治疗活动也紧紧围绕这些观点的前提下,按部位、按病种、按季节、按病期,选择适合的单一或者是多个疗法同时应用,通过体外刺激的传递,整体调整人体的平衡并带动人体自愈机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1 蒙医传统疗术概况蒙医传统疗法,又称蒙医“五疗”,是指以放血疗法,灸疗法,油脂疗法,浸浴疗法,针刺疗法为主的蒙医传统疗法的统称。
养生课程的心得体会(优质14篇)养生直播课程心得体会自从疫情爆发以来,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养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意识到养生的必要性。
直播课程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线上学习方式,其中包括了养生直播课程。
我也参加了几个养生直播课程,收获很多,改善了自己的身体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养生知识。
养生直播课程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通过课程,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健康的知识,例如人体的构造、代谢规律、饮食搭配、运动方式等等。
而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延长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我发现,了解养生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预防各种疾病。
第三段:学会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
通过养生直播课程,我逐渐学会了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些调整包括了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大的变化,或许是我的饮食习惯。
现在,我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和生冷食物,并控制食盐、糖和油的摄入量。
此外,也增加了运动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通过这些改变,我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
养生直播课程的优势是方便,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而且容易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因此,我定期参加养生直播课程,不仅可以跟上最新的养生知识,还能有机会请教专业的医生或营养师。
这样,我也可以及时纠正自己在生活中的错误行为和做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五段:总结。
养生直播课程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健康知识,还培养了我调整生活方式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通过参与这些课程,我可以更好地抵御各种常见病和亚健康状况,预防疾病,保证身体健康。
因此,我认为,养生直播课程是一种非常好的健康学习方式,尤其是在这个大环境下,更是成为了我保证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养生直播课程心得体会在当今社会,养生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议题。
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生活,而养生直播课程的出现,更是让人们能够在家中学习养生知识。
蒙医学的发展史【文章摘要】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学,是蒙古民族逐渐积累的独特的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蒙医学既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蒙医学蒙医药学蒙医【中国分类号】R87【文献标识码】B87【文章后源】医学美容教育网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学,是蒙古民族逐渐积累的独特的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蒙医学既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长期与疾病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传统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它吸收了藏医、汉医及古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
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方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它是蒙古民族长期以来在同疾病斗争的经验中总结的结晶。
早在12世纪以前,蒙古族劳动人民就发明和运用了许多适合当时社会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气候特点的医疗方法。
这是蒙医药学的萌芽和积累经验时期。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到明朝初期,随着蒙古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总结提高原有蒙古传统医疗经验,丰富其内容,逐步形成了具有初步医疗理论和独特临床经验的古代蒙医药。
16世纪开始,在原有的古代传统蒙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印度医学和藏医学,在实践中不断的整理提高,融会贯通,形成了以“三元素(赫依、希拉、巴达干)”学说、“六基症”学说、“寒热”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理论体系,又保持蒙医药独特临床经验的近代蒙医药学。
20世纪50年代以后,蒙医药学在医疗、科研和教学等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根据蒙古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蒙医药学本身的发展特点,对蒙医学发展史概括为如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古代蒙医药萌芽和积累经验时期(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的历史岁月,但究竟何时进入奴隶社会,现在还没有定论。
那时蒙古民族以游牧生活为主、狩猎为副,还有了些相应的简单的家庭手工业。
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与透皮给药系统摘要:医蒙药学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医传统疗术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外治法,其在急救治疗上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随着医学技术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蒙医传统疗术已经逐渐淡出急诊应用。
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是在体表皮肤或穴位多种方法给药而起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或健身作用的疗法,是指药物经过皮肤给药而起到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综合疗法。
关键词: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透皮给药系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表皮,通过皮肤表面与皮肤深层的药物浓度差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透过角质层,到达真皮层的毛细血管,通过体循环到达靶位来发挥作用。
目前,限制透皮吸收最大的障碍就是皮肤的屏障作用,因此,如何克服这一难题,促进药物透皮吸收,使药物顺利进入体循环,达到治疗的有效剂量,提高生物利用度是透皮给药研究的重点,也是开发经皮给药制剂的关键所在。
一、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选用药物范围广、应用方法灵活多样。
按药物剂型、药物配方、相结合的物理因子进行分类。
1、按药物剂型分类:油剂、水剂、粉剂、搅合剂、膏剂等。
油剂:如将紫草研细以山羊油调和,涂敷于面部粉刺疤痕;失眠时用黄油涂擦于赫依穴等。
水剂:如二味木香散水煎液滴耳。
粉剂:如哈它嘎其7粉末涂患处。
搅和剂:中毒所致的四肢肿痛,将水白枝、诃子研细,以水调涂。
膏剂:栀草风湿镇痛膏治疗肌纤维炎;哈布德砷膏治疗腮腺炎等。
擦剂:栀草通透液擦剂治疗肌肉风湿症。
其它:如茶一酒疗法、蒙古灸、荞面疗法、罨敷疗法、色布素疗法等。
2、按药物配方分类:2味以上固定方剂、单味药和非固定方剂、非药物性物质等。
2味以上固定方剂:如哈它嘎其_7粉末涂患处;壮伦一5水调剂外敷关节肿胀。
单味药和非固定方剂:如类风湿患部烧热时,用苦参粉加水调敷于患部;热性肿胀、血性刺痛,将丹参、秦艽、黄连以冷水调敷等。
非药物性物质:应用砖茶、酒、毡子、秫米、荞面、马牛羊等动物的奶、油、脂、骨、皮毛等蒙古民族常用食品和生活物品的疗法,如茶一酒疗法、色布素疗法、荞面疗法等。
浅谈蒙医五疗在现代医学中应用及其作用
【摘要】蒙医药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蒙医学的理论体系比较独特,其临床疗效比较独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及卫生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蒙医传统疗术是蒙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极具蒙医特色。蒙医传统疗术也称作蒙医五疗法,实际上包括六种疗法,由于蒙医的传统习惯一直被称作“蒙医五疗法”。该疗术具有简便易操作、经济实用、实践性强、疗效独特、安全性高等优势,且无不良反应,该疗术适应了目前追求自然疗法的大趋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新的历史时期有着很大的生存发展潜力和优势。对该疗术加以规范,并研究其如何在现代医学中加以应用,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蒙医传统疗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蒙医;传统;疗术;现代;医学;五疗 蒙医药学是在蒙古民族传统的长期的医疗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长期的临床经验,借鉴了古印度医学、藏医学的部分基础医学理论及汉方医学的哲学思想,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及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为指导,逐渐形成的相对独立的蒙民 族医学。蒙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重视从宏观层面上动态地来研究人体的各种内在联系。该医学的 特色是阴阳五元学说,三根、七素理论,蒙医学以病因依据把疾病总结成六基症,分析疾病的本质把疾病分为寒热症, 按照入侵部位归纳为脏腑、五官、黑脉、白脉等疾病。蒙医学认为,人体发病时因为三根七素(正)在与外因(邪)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失去了相对平衡而导致。在治疗上坚持“平衡三根”、“扶正袪邪”的原则。蒙医传统疗术是蒙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蒙医发展的现代化,蒙医传统疗术的基础及临床发展也渐趋完善,形成了一门特色的相对独立的临床 学科。
一、蒙医传统疗术的特色 1.民族特色比较鲜明 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主要以游牧、狩猎为主,主要的饮食为乳汁品、肉类、奶茶、马奶酒等。蒙医疗术就和上述的生活习惯及饮食联系在一起,还与蒙民族居住区环境、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不断地实践发展和完善直到到现在。蒙医传统疗术至所以能在游牧民族当中广为流传取决于以下几个特点:器具简陋,易于掌握;应用范围广;治疗效果快;安全系数大,副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