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彬114实验六
- 格式:doc
- 大小:1010.50 KB
- 文档页数:7
2009-20010第一学期仪器分析实验课安排表(星期二)1 / 11 / 12009-20010 第一学期仪器剖析实验课安排表( 礼拜二 )备注: 除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F -、荧光法测定水杨酸两个实验外,其余实验分组进行,每班分四组,每组进行一小时(实验: 11-16 周,共 6 个实验)。
班级 周数 时间 实验主要内容 学时 动科 0711113-17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 4F动科 0721113-17分光光度法测定 Fe4水产 0711113-17物性剖析4水产 0721113-17荧光法测定水杨酸4动科 0711213-17分光光度法测定 Fe4动科 0721213-17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 4F水产 0711213-17荧光法测定水杨酸4水产 0721213-17物性剖析4动科 0711313-17气相色谱保存值的测定 4动科 0721313-17糖的液相色谱剖析 .4水产 0711313-17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 4F水产 0721313-17分光光度法测定 Fe4动科 0711413-17糖的液相色谱剖析 .4动科 0721413-17气相色谱保存值的测定 4水产 0711413-17 分光光度法测定 Fe4水产 0721413-17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 4F动科 0711513-17物性剖析4动科 0721513-17荧光法测定水杨酸4地址 教师实验楼 317 王展实验楼 214 陈世忠实验楼 201 徐群英实验楼 214 张寒俊实验楼 214 陈世忠实验楼 317 王展实验楼 214 张寒俊实验楼 201 徐群英实验楼 213 喻玖宏实验楼 216 吴波实验楼 317 王展实验楼 214 陈世忠实验楼 216 吴波实验楼 213 喻玖宏实验楼 214 陈世忠实验楼 317 王展实验楼 201 徐群英实验楼 214 张寒俊1。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2月19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2月26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3月5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3月12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3月19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3月26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4月2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4月9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4月16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4月23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5月7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5月14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5月21日
班级:六(2)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5月24日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班级:六年级日期:。
“开窗”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开窗”实验姓名邹英豪实验时间2013年6月学号101011029实验地点10栋5计算机房成绩实验仪器多媒体计算机、开窗实验软件同组人无指导老师张德乾实验目的探索“开窗”实验法及直接测试被试在信息加工阶段所用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实验时间持续25分钟,要求保持注意和坚持,中途不能暂停。
因是集体机房做实验,实验中不准说话,不得离开座位,不得妨碍他人。
1实验内容、目的、意义(300~2000字)实验内容:参阅杨治良. 实验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49-150.“开窗”实验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的形似。
可通过字母转换实验加以证明。
“实验开始后,被试观察显示屏幕中央,屏幕将给被试呈现1个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K,如‘F+3’、‘A+2’等,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F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I’),即被试应立即按下字母‘I’键(按下其他的键则为错误反应)。
然后进行下一个字母反应测试”“开窗”实验一共呈现出199个字母,整个实验约需25分钟。
目的:探索“开窗”实验及直接测试被试在信息加工阶段所用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意义:对Hamilton et al ,1997;Hockey et al,1981的实验的验证研究,有利于理解信息加工过程和比较影响信息加工的因素,并加深对“开窗”实验的理解。
2方法与步骤(300~1000字)(1)启动计算机,将显示屏亮度和对比度皆调到50%;(2)从资源管理器找到“C:\Psy_soft\ Openwindow_main.rar”文件,打开并启动安装程序,安装目录指定为”D:\ Openwindow”(3)从winduws程序菜单启动“Openwindow_main”实验软件,从软件界面菜单选择老师指定的实验号,启动后,在会话框输入学号、性别,按指导语开始实验。
(4)实验指导语:“实验开始后,被试观察显示屏幕中央,屏幕将出现“F+3”等字母,当出现时,立即说出其对应的字母并点按下相应的字母键,当按下其它字母时为错误的反应,请不要中途停止!”3实验结果(300~2000字)(1)从“学号x_.xls”文件中找到“反应时间”、“加K”、“刺激字母”“正确与错误”;画出“反应时间”(ms)(Y轴)随“加K”(X轴)变化的曲线;并画出不同线型的多维曲线;加K4321Mean 反应时间80006000400020000IJ K LM NO P QR ST加K4321Mean 反应时间40003000200010000正确1错1答:从图表1中看出反应时间随刺激字母的不同而变化,加K 为1时反应时间最短;从图表2中可看出反应时间随着加K 的增大反应时间越长,且正确呈直线递增,错误的在K 为2时有下降趋势,即反应时间减小;当K 为3时又递增。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系统工程课程代码: 8802320 学院(直属系):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年级/专业/班: 2009级物流管理1班学生姓名: 钟李欣学号: 312009*********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张学尽开课学院: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名称: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计算机室西华大学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计算机室实验时间:2011年 4月 26 日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3、实验内容3.1 一般实验(非上机实验):3.1.1实验方案设计与选择(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需写该项内容)3.1.2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实验工作原理或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3.1.3实验记录(核心代码及调试过程)3.2 上机实验:3.2.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3.2.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3.2.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2.4 程序运行的结果注解:理工科实验需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图表、计算、现象观察等,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它如在计算机上进行的编程、仿真性或模拟性实验需记录程序核心代码以及程序在调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记录程序执行的结果。
4、实验总结4.1实验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注解:实验总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和类型实验要求不一样,一般理工科类的实验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对实验过程中问题进行讨论;在计算机上进行的编程、仿真性或模拟性实验需要对上机实践结果进行分析,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其它实验应总结实验过程写出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说明:各门实验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要求,请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手工书写。
实验名称系统建模一、实验目的和任务实验目的:根据系统工程案例构建系统模型,使学生得到系统建模的基本技能训练实验任务西华大学为提高教学水平,构建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由上课学生对授课教师作出评价。
班级: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班上课班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类金属学丝号杨:氏弹性模姓量名:的黄测素君定引言任何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对于弹性物体,若作用的外力不太大时,则在外力作用停止后,由此引起的形变亦随之消失,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杨氏模量是反映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难易程度的重要物理量,它仅仅与材料的性质有关,而与材料形状、长短等无关,它是工程技术中机械构件选材时的重要参数。
本实验不仅介绍了如何测定此参数,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领会仪器的配置原则,了解为什么对不同的长度测量应选用不同的测量仪器,以及在测量中由于测量对象及方法的改变如何估算其系统误差。
在实验方法上,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到,用对称测量法消除系统误差的思路在其他类似的测量中极具普遍意义。
在实验装置上的光杠杆镜放大法,由于它的性能稳定,精度高,而且是线性放大,所以,在设计各类测试仪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学会测量杨氏模量的一种方法,掌握“光杠杆镜”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
、学会用“对称测量”消除系统误差。
、在实践中获得如何依实验情况对各个测量量进行误差估算。
、练习用逐差法、作图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或多或少都要发生形变,当形变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撤走外力之后形变能随之消失,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内部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内应力。
设有一截面为,长度为的均匀棒状(或线状)材料,受拉力拉伸时,伸长了,其单位面积截面所受到的拉力称为胁强,而单位长度的伸长量称为胁变。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形变范围内,棒状(或线状)固体胁变与它所受的胁强成Δ正比:其比例系数取决于固Δ体材料的性质,反应了材料形变和内应力之间的关系,称为杨氏弹性模量。
Δ ()本实验是测定某一种型号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其中可以由所挂的砝码的重量求出,截面积可以通过Δ螺旋测微计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计算得出,可用米尺等常规的测量器具测量,但由于其值非常微小,用常规的测量方法很难精确测量。
年级九学科化学主备教师汪忠园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22-02-6授课时间课题常见的酸和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重难点重点:1、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认识酸碱指示剂能和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溶液酸、碱性。
3、寻找指示剂的探究。
4、认识身边的物质,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教具多媒体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的试管中会看到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可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有酸性2、在右图的实验中,可以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氨水有什么性质答:酚酞试液变红,说明酚酞试液遇氨水能变成红色,说明氨水具有碱性。
(二)新课进行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有些显酸性,有些显碱性,有酸味的物质通常有酸性。
图片展示:常见的酸性物质有:醋酸、柠檬酸、硫酸。
提问:1.如何检验一瓶未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学生思考回答:澄清石灰水。
讲述: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什么——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此外,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吃的皮蛋中也有碱。
板书:一、常见的酸和碱1、常见的酸:盐酸、醋酸、硫酸;2、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氨水。
提问:怎么将酸和碱区分开(还是说怎么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区分开或者说:如何验证下列物质呈酸性或者是碱性)出示试剂:稀盐酸、白醋、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学生思考,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怎么证明碳酸具有酸性的——紫色石蕊试剂。
昆明理工大学
VC++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名称:图像的锐化
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081 学号:200811103114
指导教师:桂进斌
姓名:杨德彬
实验时间:2011-4-2
实验目的:
掌握图像平滑与锐化的基本原理。
用C++编程实现图像的平滑与锐化。
实验原理:
目的:增强图像边缘及灰度跳变部分 分类:空域法和频域法 1.微分法锐化处理 1)梯度法:
方向为最大增加率的方向,(2)幅度为:
离散化(用差分运算代替微分运算):
2.交叉微分算法(Roberts 梯度算法)
⎥⎥⎥
⎥
⎦
⎤⎢⎢⎢⎢⎣⎡∂∂∂∂=y f x f y x f grad )],([|
)1,(),1(||),()1,1(|),(+-++-++=j i f j i f j i f j i f j i G )
1,(),(),1(),()),((+-++-=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G 2
1
22)],([⎥⎥⎦
⎤
⎢⎢⎣⎡⎪⎪⎭⎫ ⎝⎛∂∂+⎪⎭⎫ ⎝⎛∂∂=y f x f y x f G
3.sober 算子
place 运算
实验内容:
1、 选择一种锐化方法对图像进行锐化操作。
2、 分析图像的平滑与锐化的作用是什么。
3、 试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
实验步骤:
1、 在主菜单中添加图像增强的菜单项,并添加相应的图像
平滑与图像锐化两个子菜单项。
)]
1,1()1,(2)1,1([)]1,1()1,(2)1,1([)]1,1(),1(2)1,1([)]1,1(),1(2)1,1([-++-+---++++++-=--+-+---+++++-+=+=j i f j i f j i f j i f j i f j i f S j i f j i f j i f j i f j i f j i f S S S g y x y
x ),(4)1,()
1,(),1(),1(,22j i f j i f j i f j i f j i f f f k f g --+++-++=∇∇-=对图像来说
化操作。
3、打开一幅图像,先进行平滑,然后再进行锐化操作。
观察图像的变化情况。
原图:
梯度法:
交叉微分:
Sober运算:
Laplace运算:
思考与作业:
说明哪一种锐化方法最好?为什么?
答:如图所示Laplace变换最好,该方法使得图片比较清
晰,而其他的方法使得图片失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