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过比较分析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鞍钢新轧三家钢铁行业

通过比较分析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鞍钢新轧三家钢铁行业

通过比较分析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鞍钢新轧三家钢铁行业
通过比较分析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鞍钢新轧三家钢铁行业

通过比较分析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鞍钢新轧三

家钢铁行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创新的比较与分析

周勤业刘宇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 200120)

摘要:通过比较分析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鞍钢新轧三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本文从行业、目标、财务变化、发行方案以及二级市场表现等方面,剖析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共性和差异。在阐述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再融资创新

作者简介:周勤业,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刘宇,高级会计师,供职上海证券交易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Comparison of Listed Companies’ Secondary Offerings Innovation

inChina

Zhou Qinye & Liu Yu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 among Wu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Limited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Limited and Angang Iron a nd Steel Company Limited’s Secondary Offerings innovation in China.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everal policy advices for perfecting secondary offerings basing on elicitation from the innovation.

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创新

随着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现行以《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为主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自2001年3月颁布实施至今已历时四年多,在实务操作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以刚性条件为主的再融资门槛过高过僵、再融资制度事后处罚手段乏力、对再融资申请审核的重点缺乏科学性、特殊股权结构下融资制衡机制薄弱等。受此影响,近年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功能发挥得并不理想,证券市场充满了对再融资创新的渴求。

2003年11月16日,武钢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增发不超过20亿股人民币普通股的预案,向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下称武钢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12亿股国有法人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8亿股社会公众股。2004年5月25日,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增发申请,6月14日公司发布招股意向书和发行公告,6月23日公司公布发行结果公告,发行价格6.38元/股,增发数量141,042.4万股,其中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

56,400万股,向武钢集团定向增发84,642.4万股,募集资金总额8,998,505,120元。募集资金用于收购武钢集团下属的钢铁主业资产,以及相关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的资产和业务。

2004年8月12日,宝钢股份公告拟增发股份总数不超过50亿股,包括向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下称宝钢集团)定向增发国家股和向社会公众增发社会公众股两部分。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宝钢集团的包括钢铁精品、供应链和相关产业三大块资产。2005年1月19日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宝钢股

份增发申请,4 月15日公司发布发行公告,4 月26 日公司公布发行结果公告,发行价格为5.12

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56亿元。最终发行数量为50亿股,其中向宝钢集团定向增发国家股30亿股,向社会公众增发社会公众股20亿股。

2004年12月31日,鞍钢新轧公告拟采取向全体股东,包括国有法人股、全体流通A股股东及全体H股股东,按每10股配8股的比例进行配股,再向国有法人股股东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下称鞍钢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30亿股,预计发行不超过53.714亿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收购鞍钢集团持有的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2005年2月28日鞍钢新轧股东大会通过上述议案。

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共同点

一、同行业特征引致相似发展动因

三家上市公司都属钢铁行业。钢铁行业近年来业绩高速增长,国内钢材价格从2002年初开始启动,小幅调整后一路走高,大型钢铁企业效益普遍良好。目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靠固定资产投资的超常增长拉动,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7%,拉动重工业增幅高达18.6%,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需要大量消耗钢材的制造业,如冶炼及压延设备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机床制造业、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这种背景下,三家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功能,谋求集团公司资产实现上市顺理成章。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而言,钢铁市场的周期性不可避免,在一个相对高点,完成重大收购行为是较好的选择,借助子公司上市公司将主业资产出售变现,不仅可获得较好的溢价,还可在没有失去控制权的同时,利用上市公司整体效益的增长获得更多回报。对上市公司而言,由于近两年业绩提升,此时突出主业扩张规模,可获得市场一定认同。

二、再融资目标是做大做强主业

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模式符合证券市场所具有的产业整合功能,有利于优质企业做大、做强,以进一步发挥企业集团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与管理优势,降低企业与市场的交易费用与交易成本,进而有利于提升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与产业整合功能,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根据科思理论,企业边界是由交易成本决定的,当交易在企业内进行比在市场上进行更有效率时,企业倾向于自身扩张;反之,企业则会缩小其边界,更多地诉诸市场,哈佛大学哈特教授认为,若不同资产具有互补性,那么其资产在同一组织中交易费用较低,因为这时当事人会选择低成本的合约来配置所有权;反之,若不同资产没有互补性,资产在同一组织内运作收益是递减的。三家上市公司拟收购的资产,恰好弥补了各自经营的不足,是对其企业边界的调整,符合企业的边界理论。

武钢股份设立之初是钢材加工企业,增发完成后,可实现武钢集团主业资产上市,将拥有炼铁、炼钢、轧钢等一整套现代化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实现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完整和一体化经营。同时,武钢股份生产流程得以贯通,从而发展成为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产品由原有2个产品大类、200多个品种增加到7个产品大类、500多个品种,生产规模从原来170万吨增加到900万吨以上。宝钢股份收购的目的是以宝钢股份为平台,实现宝钢集团钢铁业务的一体化,通过扩大宝钢股份的业务规模、拓展产品领域、完善供应链体系,从而增强宝钢股份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国际领先的钢铁联合体。收购后宝钢股份原先以碳钢为主的生产体系拓展为集碳钢、不锈钢、特钢为一体的完整的钢铁生产体系,整体生产规模得以迅速扩大, 将拥有宝钢集团的全部六大钢铁精品基地,即汽车家电用钢、不锈钢、船舶和管线用钢、电工钢和特种金属材料、石油和电力行业专用无缝管以及新型建筑用钢。宝钢股份粗钢产量将由1155万吨提高到1636万吨以上。鞍钢新轧收购新钢铁公司后,将拥有鞍钢集团全部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整套现代化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设施和能源动力系统。收购前,鞍钢新轧没有炼铁工序,收购后,鞍钢新轧铁的生产

能力将从无到有达到1325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提高了266%,达到110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增长了76%,提高到1020万吨,主要产品将由现有的5大类增加到10大类。

三、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显着改观

武钢股份增发后,公司2003年度模拟汇总产量为667.31万吨,是收购前的4.7倍,产品市场占有率由收购前0.53%上升到2.51%。如表1,武钢股份增发前,总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7亿元和68亿元,与宝钢、首钢和新钢钒相比有较大差距,而后三家对比公司两项指标平均数为279亿元、231亿元。增发后,武钢股份总资产和主营收入分别增至254亿元、24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由9.7%增长为17.55%。

数据来源:根据巨潮资讯相关数据整理。收购资产财务指标根据公司公告中的模拟数据。

如表2,宝钢股份增发后总资产增加112.64%,净资产增加66.17%,财务实力明显增强。

数据来源:宝钢股份收购资产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如表3,宝钢股份2004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提高138.45%、

48.29%。2004年全年盈利预测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提高132.98%、63.74%。

表3 宝钢股份收购前后经营业绩对比情况

宝钢股份关于资产

收购及关联交易的

公告。

根据鞍钢新轧2003年12月31日会计报表和备考合并会计报表,收购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分别比收购前增长140.37%、110.19%。同时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将分别提升77.11%和66.55%,净资产收益率将增长58.4%。如表4,鞍钢新轧盈利情况将稳步上升,2004年主营业务将达到419亿元,较2003年收购前增长189%。2004年模拟合并预计净利润为68亿元,较

2003年收购前增长375%

数据来源:根据鞍钢新轧2003年备考合并会计报告和2004年、2005年盈利预测报告。

四、国有股绝对控股地位没有改变

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前后,均属国家绝对控股的大型企业,国有股绝对控股地位没有改变。增发后武钢股份国有股比例降至75.81%,宝钢股份国有股比例降至77.86%,鞍钢新轧国有股的比例则由再融资前44.52%,上升到64.48%。

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差异

一、发行方案

1.融资规模。

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规模有较大差异,武钢股份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为89.99亿元,宝钢股份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为256亿元,鞍钢新轧拟收购目标资产应投入资金180.22亿元。如表5,宝钢股份融资额最高,而与2003年末账面净资产比值为0.79,是三公司中最小的。武钢股份融资额最低,却超过2003年末账面净资产1.53倍。鞍钢新轧融资额介于前二公司之间,但超过2003年末净资产两倍多。鞍钢新轧募集资金虽高达180.22亿元,通过市场公开募集的资金仅约44亿元,其中通过A股市场募集约20亿元,仅占预计筹资规模的11.1%,而宝钢股份与武钢股份这一比例则为40%。

表5 三家上市公司融资额与2003年末净资产的比率单位:亿元

2.

武钢股份和宝钢股份的发行方式相似,均为向各自控股集团公司定向增发一定比例国有法人股,

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一定比例的社会公众股,比例同为6:4,差异在于武钢股份向原社会公众股股

东优先配售比例为10:6,宝钢股份则为10∶10。鞍钢新轧的发行方式与前二者有很大不同,是在向全体股东按10:8配股后,再向国有法人股股东鞍钢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30亿股A股。

3.发行定价。

武钢股份实际实施增发的发行申购价格区间上限是股权登记日前10个交易日武钢股份?A股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申购价格区间下限为上限的85%。武钢集团不参与本次询价,根据最终确定的公开发行股份的发行价格认购向其定向增发的国有法人股。宝钢股份增发价格以股权登记日前3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为基准,询价区间将为该基准值的80%-85%。向宝钢集团的定向增发和向社会公众增发部分以相同的价格进行。通过预路演确定价格区间,由公司和主承销商根据网上、网下累计投标询价的结果,协商确定发行价格。鞍钢新轧的发行定价依据2004年末鞍钢新轧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值,预计人民币3.35-3.50元间。

4.再融资模式。

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再融资模式,都是增发(定向增发+公开发行)+收购集团公司资产,通过增发实现收购各自控股股东的资产上市,鞍钢新轧再融资模式则是在吸收前二者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增发(定向增发+公开发行) +配股+收购集团公司资产。

二、收购资产的质量

增发收购资产使武钢股份在丰富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的同时,主营业务利润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武钢股份收购资产各项盈利指标都高于增发前,拟收购资产主营业务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高达19.19%和23.38%,2003年武钢股份模拟汇总主营业务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1.22%、17.55%,比收购前增长43.18%、80.93%。

宝钢股份收购资产后,销售利润率将由收购前的16.79%降至收购后的10.44%,降幅达37.81%。宝钢股份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的原因在于,虽然公司收购的主营资产质量大多都不错,而供应链和其他业务的盈利能力则欠佳,如马迹山码头资产净利率仅为

0.92%。

鞍钢新轧收购的新钢铁公司,2004年1至8月份已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3亿元,净利润超过41亿元。2004年8月末,公司总资产254亿元,净资产133亿元。2001-2003年新钢铁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23.98%,高于鞍钢新轧3.6个百分点,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40.15%,高于鞍钢新轧91.22个百分点。如表9,鞍钢新轧收购资产盈利能力明显高于收购前上市公司,收购完成后公司盈利能力的整体水平将直接得以提高。

三、再融资后的持续关联交易

武钢股份再融资后的关联交易重要性有所提高,关联交易范围明显扩大,关联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大幅增加。增发前,2003年武钢股份与武钢集团关联交易主要集中在购买原材料上,该项关联交易占同类业务比例达89.03%,增发后该比例降至

31.08%,但交易金额由原先40.75亿上升到44.83亿;产品销售关联交易则由2.04亿增加到45.91亿,占同类业务的比例由2.99%上升到31.82%;支付综合服务费、支付土地租金和购买备件、工具、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等主要关联交易项目的金额和相对比例均大幅增长。五项主要关联交易总金额由收购前51.19亿增长到144.27亿。

宝钢股份、鞍钢新轧关联交易额大幅减少。据宝钢股份模拟报表,增发后, 2003年度宝钢股份关联交易总额将由492.45亿元降至286.30亿元,关联交易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78.8%降至17.3%,关联交易采购额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由34.2%降至10.4%。2004年1-6月宝钢股份关联交易总额从306.24亿元下降至162.17亿元,降幅为47.0%,关联交易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78.8%降至14.4%,关联交易采购额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从34.3%降至7.8%。根据备考资料,鞍钢新轧完成资产收购后,2003年与鞍钢集团关联销售将由20.92亿元降至8.4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由14.41%降至2.90%;关联采购由102.54亿元降至70.72亿元,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由84.17%降至34.08%。

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启示

一、主业突出是再融资创新的基石

以往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融资过量、发行过频、价格过高的现象,许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以后出现轻率使用、盲目投资、资金闲置、挥霍浪费、投资效益反而下降的严重问题,由此衍生出许多上市公司资金被大股东侵占、大量资金违规用于委托理财的弊端。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无一不围绕其自身赖以生存的主营业务,募集资金投向均为收购集团的主营业务资产,通过收购实现上市公司的资产优化和经营一体化,成为具有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通过再融资创新实现做大做强上市公司主业,是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模式的目标,而主业突出又是创新至关重要的基石。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的关键要素,都针对现有政策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突破。由此可见,在主业突出并且募集资金效益明显的前提下,再融资形式上不一定拘泥于现有政策框架下的束缚,只要上市公司能通过证券市场,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对资产进行了有效整合,即使最终通过向社会公众募集的资金只是一少部分,只要集团的资源得到了更为充分有效的运用,集团母公司照样可以享受到资源整合带来的益处,投资者同样也可从上市公司得到相应回报。

二、理性看待整体上市

从TCL首次提出整体上市方案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到武钢集团整体上市以低价、低市盈率的增发获得流通股东,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认可,到宝钢股份增发引发股价的重挫,这些变化反映出市场越来越理性,不仅仅是沉迷于“整体上市”等概念的炒作,而更注重投资的实际价值。确切的说,“整体上市”是相对“分拆上市”而言的,指一家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其母公司的资产,或者是其母公司重新发行股票同时注销原上市公司的股票,以此达到母公司整体上市的目的。而三家上市公司的各自母公司,并没有将全部资产都装到上市公司来,融资后原上市公司依然存续。“整体上市”作为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方式,作为国有资本证券化的一种途径,本无可厚非,应该大力推动,但如果籍以大肆“圈钱”则绝非正当,如果被更多上市公司采取这一创新,并且募集资金不能产生积极效果,将给市场带来巨大资金压力和负面影响。因此,推行相关政策的同时,“整体上市”决不能滥用,要考虑资本市场诚信和公平建设,否则有重蹈股市为国企融资服务的可能。同时不应赋予再融资创新过多功能,中国证券市场每次金融创新似乎都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压力和被衍生了过多功能,常忽略了这些创新真正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再融资创新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真正建立和完善,是夯实股市基石的前提,也是维护公众股东合法权益的需要。三家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后,非流通股权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国有股绝对控股地位没有改变。如表5,武钢股份持股比例由再融资之前的84.69降至75.81%。宝钢股份的持股比例由再融资之前的84.69%降至77.86%。鞍钢新轧持股比例将由再融资前44.52%上升到64.48%。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从股权结构的改变上,难以对公司治理结构有明显改善。要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当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股权分置的老问题,优化产权结构和股权结构。股权分置问题长期存在影响公司治理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解决股权分置不仅仅是解决市场本身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对解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重要前提。可见,只有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使股权相对分散化,才能使得公众股东有话语权,能真正维护自身的各种权益,同时也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条件,在此之上的再融资创新才更富有生命力。

四、再融资创新定价亟需规范

从三家上市公司定价看,再融资创新在考虑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方面,均做出了让步,武钢股份和宝钢股份的定价不同股而同价,鞍钢新轧的发行价格是法律许可的最低价格(注:对于上市公司配股价格的确定, 中国证监会并无明确的指导性文件, 只是在《关于1996 年上市公司配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公司所确定的配股价格低于该公司配股前每股净资产的, 其配股申请不予批

准。”)。再融资定价的创新,亟需有关政策给予明示和规范。股权分置条件下,流通股股东在和占控股地位的非流通股股东博弈中居于弱势,导致整个市场流通股定价基础模糊不定。非流通股与流通股是否同股同权,流通股是否会从非流通股的流通中获得溢价的分享与补偿,对于这些问题,实际上一直是模糊的,使得整个市场定价基础摇摆不定,有时向市场传递的信息是流通股是含权股,有时向市场传递的信息则是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同股同权。这种政策的摇摆实际上是导致市场价值中枢波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巴曙松,2005)。在武钢股份和宝钢股份的增发方案中,武钢集团、宝钢股份以流通股价格认购新股。鞍钢新轧向H股股东、A股股东配售价格,以及向鞍钢集团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均为公司经审计确定的每股净资产值。由于三家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股份性质都为不流通的国有法人股,再融资发行定价体现了不同类股份相同价格,这与此前做法不同。《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应当以现金认购的方式进行,同股同价。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现象和市盈率偏高的特点,通常具备配股和增发的上市公司流通股价格与非流通股价格(以净资产为定价基础)差异较大,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大股东迫于资金压力通常都放弃新股认购权。我国证券市场发生过的定向增发案例,定价都体现“同类股份同价”,定向发行流通股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定价,定向发行非流通股以净资产为基础。如早期清华同方吸收合并鲁颖电子、1999年大众出租向浦东大众定向增发法人股、1995年江铃汽车、1999年华新水泥和2002年上工股份定向增发B股,其换股价格或者发行价格都与股份性质紧密相关。

五、规范现行再融资制度的建议

企业融资制度创新的有效性,与法律和政策限制程度密切相关。现行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在实务操作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刚性条件为主的再融资门槛过高过僵、再融资制度事后处罚手段乏力、对再融资申请审核的重点缺乏科学性、特殊股权结构下融资制衡机制薄弱等,要彻底消除上述问题必须对再融资政策彻底改革。首先,目前再融资政策及相关法律简单死板,给上市公司的融资提供的创新空间很小,市场呼唤再融资制度的根本性改变。而强调再融资创新,也非一味地为融资而融资,关键要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使真正需要资金并能有效使用的公司拿到钱。其次,股权分置及非流通股东在上市公司再融资上享有的特权,是证券市场许多问题的根本症结,为此,必须限制大股东严重失衡的表决权,终止非流通股股东在再融资方面享有的不合理的特权。解决之道是去除股权分置,对大股东的控制权加以限制。第三,针对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的普遍现象,亟待建立投资者回报机制,这也是当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需迫切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第四,可在发行模式上尝试新的探索。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为今后的再融资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各公司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再融资模式组合。最后,根据证券市场发育程度和发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将发行审核制度、定价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证券发行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查和评估。建立综合业绩评价指标来确认再融资资格,除ROE外,可以考虑引进每股经营现金流、净利润或EVA等指标,从多方面判别上市公司增发前后业绩表现。

参考文献:

[1] 李康,杨兴君,杨雄.配股和增发的相关者利益分析和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2003(3).

[2] 沈洪涛,沈艺峰,杨熠.新股增发: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J].世界经济,2003(8).

[3] 王坤.对TCL和武钢整体上市模式的比较研究[R].国研网金融研究部,2004-06-23.

[4] 清议,武钢关联交易真相[J].中国证券期货, 2004,(8).

[5]钱启东,伍青生,王国进.关于“整体上市”的研究[J].上海综合经济,2004(4).

宝钢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宝钢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班级 08工商川学号序号:52 一、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及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1981年到1987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数额年均达到千亿元。而1997年已达到2 412亿元。在股票市场上,迄今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已达900余家,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2万亿元。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几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自身功能的发挥,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是: 1)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了。由此可见,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 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机构投资者是专业性金融中介机构,其投资活动具有投资量大、交易费用低、交易风险小的特点,很受大众投资者的欢迎。如美国,每4户人家就有1户向投资基金投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 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 股、H股分割;个人股、部社会个人股与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宝钢股份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宝钢股份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20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530,505.81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 365,711.0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45.06%。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20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6,119,960.51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 6,832,576.8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0.43%。2020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66,551.45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83,04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9.86%。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三季度销售费用大幅度下降,营业收入也有所下降,但企业的营业利润却不降反增,企业采取了紧缩成本费用支出、提高盈利水平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注意收入下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98,506.18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97,726.19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8%。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与2019年三季度的1.28%相比变化不大。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水平正常。2020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31,793.17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69,443.76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54.22%。 三、资产结构分析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的同时收入却在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与2019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宝钢股份2020年三季度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活动的支持。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 宝钢股份2020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7.87%,总资产报酬率为6.31%,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完整版)宝钢财务报表分析

宝钢股份财务分析 金融1403班 盛佳慧 周旋 秦赟 邵江南 鲁明州 杨凡

1.公司概况 1.1公司简介(历史发展及经营范围)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经中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国经贸企改[1999]1266号文批准,由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前称“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集团”)独家发起设立,于2000年2月3日正式注册成立。宝钢股份主要经营钢铁冶炼、加工,电力、煤炭、工业气体生产,码头、仓储、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服务,汽车修理,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炉窑,化工原料及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金属矿石、煤炭、钢铁、非金属矿石装卸、港区服务,水路货运代理,水路货运装卸联运,船舶代理,国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国际招标,工程招标代理,国内贸易,对销,转口贸易,废钢,煤炭,燃料油,化学危险品(限批发)限分支机构经营。 1.2基本财务状况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宝钢股份总资产23,412,30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6,990,300万元,非流动资产23,412,300万元;负债总额为2,011,69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9,185,980万元,非流动负债11,197,7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2,214,600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收入16,411,700万元,净利润101,287万元。 1.3公司战略 1.3.1 战略定位 公司以“创享改变生活”为使命,以“诚信、协同”为价值观,以“成为钢铁技术的领先者,成为环境友好的最佳实践者,成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公司典范”为愿景,以“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和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为战略目标。 1.3.2战略重点 宝钢集团未来的基本战略是围绕规模扩张的未来发展主线,实现从精品战略

宝钢战略分析

目录 一、宝钢简介 (4) 二、 PESTG分析 (4) 三、关键外部因素(IFE矩阵) (7) 四、关键内部因素(EFE矩阵) (9) 五、 SWOT战略分析 (11) 六、波特五力模型“铁矿石谈判聚焦”专题 (13) 七、竞争态势矩阵(CPM) (17) 八、 BCG矩阵 (20) 九、 IE矩阵 (24) 十、 QSPM矩阵 (25) 十一、战略调整措施 (27)

一、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集团)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3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2006年12月14日,标准普尔宣布将宝钢集团和宝钢股份长期信用等级从“BBB+”提升至“A-”。这是目前全球钢铁企业中的最高长期信用等级,也是中国制造业中的最高等级。在全球钢铁企业中,能够取得“A-”的企业仅有宝钢和韩国浦项。在六家取得“A-”及以上信用级别的中国企业中,宝钢是唯一一家制造业企业,在国内优秀企业中继续处于领先水平。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宝钢集团公司以2006年销售收入226.634亿美元居第307位,在进入500强的钢铁企业中排第6位。这是宝钢连续第四年跻身世界500强。宝钢实施钢铁精品战略,将建成中国汽车用钢,油、气开采和输送用钢,不锈钢,家电用钢,交通运输器材用钢,电工器材用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食品、饮料等包装用钢,金属制品用钢,特种材料用钢以及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钢铁精品基地,建成中国钢铁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基地。宝钢实施适度相关多元化战略,除钢铁主业外,还涉足贸易、金融、工程技术、信息、煤化工、钢材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多元产业。宝钢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已形成了近20个境外和国内贸易公司组成的全球营销网络,与国际钢铁巨头合资合作,广泛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宝钢注重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打造绿色宝钢。宝钢股份公司是中国冶金系统第一家通过ISO-14001环境认证的企业钢坚持以人为本,秉承严格苛求的精神,走学习创新的道路,追求世界一流的目标。宝钢充满活力与发展机会。 二、我国钢铁行业PESTG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1、政治形势和政局稳定状况:我国在09年刚刚度过60周年的庆典,国内政治形势稳定,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党全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

2015年度宝钢财务分析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 财务报表分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得分

目录 一、公司概况 (4) 1.1公司简介(历史发展及经营范围) (4) 1.2基本财务状况 (4) 1.3公司战略 (5) 1.3.1 战略定位 (5) 1.3.2战略重点 (5) 1.3.3战略建议 (5) 二、行业分析 (6) 2.1宝钢集团的SWOT分析 (6) 2.2 宝钢集团:宏观环境分析(PEST法) (6) 2.2.1 政治因素(Policy) (6) 2.2.2 经济因素(Economic) (6) 2.2.3 社会因素(Society) (7) 2.2.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7) 2.3 宝钢行业地位分析 (8) 三、会计分析 (9) 3.1资产负债表分析 (9) 3.1.1质量分析 (10) 3.1.2结构分析 (11) 3.2利润表分析 (12) 3.2.1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趋势分析 (13) 3.2.2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数据变动情况 (13) 3.3现金流量表分析 (14) 3.3.1现金流量表增减变动分析 (14) 3.3.2现金流量结构变动分析 (15) 四、财务比率分析 (15) 4.1偿债能力分析 (15) 4.2营运能力分析 (17) 4.3盈利能力分析 (18) 4.4发展能力分析 (18) 4.5 杜邦分析 (19) 五、总结与展望 (20) 5.1结论 (20) 5.2 建议 (21) 附件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资产负债表 (22) 附件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利润表 (23) 附件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现金流量表 (24)

宝钢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报告

宝钢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宝钢总体经营现状分析——SWOT分析 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既要全面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还要了解自身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和弱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扬长避短,趋利弊害,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乃至挑战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一)分析方法简介 宝钢总体经营现状分析采用的是SWOT分析方法。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个英文词的字头缩写。SWOT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二)宝钢经营现状分析 ◆S:优势(Strengths) 优势,并不是指企业具有什么能力,而是指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 ....所具有的不可 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 ....;一个企业的优势,不仅是指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在哪些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宝钢优势分析: (1)宝钢管理比较规范。宝钢沿用宝钢集团的管理模式,一切按照标准化且在宝钢集团控制下组织生产,宝钢于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宝钢业务高效。宝钢拥有一支在为用户提供提货、储存、加工、发运、到达送货一条龙服务上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队伍。 (3)仓储规模较大。在规模上,宝钢处于行业竞争者的地位,仓库规模大则仓库

应变能力、机动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4)宝钢服务功能比较齐全。除仓储外,宝钢已有较为系统的加工1、运输、维修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一些辅助的服务,逐步实现钢铁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 理,逐步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逐步减少重复运输,为用户降低物流成本。 (5)宝钢每年的储运来源较为稳定。宝钢每年的储运来源为:宝钢股份出口钢材产成品集配40万吨,宝钢股份以及宝钢国际所属钢材供应单位定金制产成 品50万吨,外地钢厂产品40万吨。并占到宝钢股份厂外铁路发运量的90% 以上。 (6)领导创新意识强。在交大欧姆龙宝钢项目组与宝钢领导的多次交谈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宝钢的领导层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进取心强、有闯劲、敢于 冒险的领导队伍,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充满信心,愿意为宝钢的进一步发展承 担责任和风险。 (7)设备能力较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强。宝钢是国有企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它的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先进,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比民营企业要占优势。 (8)宝钢拥有良好社会信誉。宝钢是从宝钢集团中分出来的,以宝钢多年的优秀品牌,再加之宝钢十年来兢兢业业的努力,宝钢已在客户的心目中树立了良 好的形象。 (9)宝钢是宝钢国际的子公司。宝钢国际能够给予宝钢资金、技术以及业务上的大力支持,同时宝钢国际优秀的品牌给宝钢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10)宝钢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储运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宝钢在地理位置上紧靠宝钢股份,这一点对宝钢给宝钢股份提供便利快捷的 物流服务提供了优惠的条件。 (11)宝钢拥有部分素质的较高的员工。宝钢有136名员工来自宝钢股份,他们参加过宝钢85.9投产,十分了解宝钢股份生产工艺,非常熟悉宝钢股份产成 品储运质量要求且经过严格考核上岗。这是宝钢优良的人力资源。 ◆ W: 劣势(Weakness) 所谓劣势,指的是企业较之竞争者在某些方面 ....的缺点与不足。劣势是多方面的,如1包括冷轧、热轧和酸洗,目前宝山地区的同类型企业仅有宝铁拥有如此全面的加工能力。

宝钢股份2019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宝钢股份2019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宝钢股份2019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19年上半年实现利润为831,510.17万元,与2018年上半年的 1,407,954.8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40.94%。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利润大幅度下降,经营业务开展得很不理想。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19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12,530,487.21万元,与2018年上半年的12,627,521.86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0.77%。2019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57,245.27万元,与2018年上半年的163,594.41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3.88%。2019年上半年在销售费用下降的同时营业收入也有所下降,企业市场销售形势迅速恶化,应当采取措施,调整销售力量和战略。2019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265,276.66万元,与2018年上半年的569,924.7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53.45%。2019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8%,与2018年上半年的3.84%相比有所降低,降低1.95个百分点。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应当关注管理费用控制的合理性和其他成本费用支出的过快增长。2019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22,385.66万元,与2018年上半年的216,634.21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43.51%。 三、资产结构分析 2019年上半年企业不合理资金占用项目较少,资产的盈力能力较强,资产结构合理。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2019年上半年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与营业收入都在下降,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恶化或改善情况。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宝钢股份2019年上半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企业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武汉钢铁股份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正文显示: 【股票简称】武钢股份 【地区分类】武汉 【时间分类】 【文献出处】证券时报 【标题】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10736字) 【正文】????十大投资要点????★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国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短期宏观紧缩政策不会改变钢铁工业在我国的持续增长,板材等高端领域更存在巨大市场容量????★武钢在国内首次通过增发新股实现集团钢铁主业整体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金融创新????★向大股东发行新股的价格与中小股东相同,整体上市方案兼顾上市公司、流通股东和大股东利益,实现了多方共赢????★收购完成后,公司基本面发生显着变化,将拥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产业规模和经营效益迈上新的台阶,公司将跻身于钢铁行业的第一集团,成为国内三大钢铁公司和沪深十大公司之一????★是钢铁行业高端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主要产品是钢铁行业中最具有前景、毛利率较高的品种,也是冶金行业“十五“规划中鼓励发展的品种????★成为世界单厂最大的硅钢生产企业,是我国冷轧取向硅钢片和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片的唯一生产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热轧板卷生产厂家,拥有国内技术装备水平最高、板宽最宽、强度最大的现代化宽带钢热连轧生产线,将在国内独家生产全系列轿车用板????★低成本实现跨跃式扩张与发展,收购资产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现有资产,新增股本对应资产迅速产生效益并提高公司的总体盈利能力????★成长潜力巨大,具有年增产超百万吨的巨大成长潜力,业绩具有长期增长的空间,股本扩张潜力巨大,投资者能充分享受业绩增长带来的投资回报????★发行价格与股票市场价值之间差价较大,价差收益率可以达到94%以上,流通股东具有较大的获利机会????概述????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钢股份或公司)由武钢集团独家发

宝钢财务报表分析

宝钢股份财务分析 金融1403 班 盛佳慧 周旋 秦赟 邵江南 鲁明州 杨凡

1. 公司概况 公司简介(历史发展及经营范围)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 )法律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经中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国经贸企改 [1999]1266 号文批准,由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前称“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宝钢集团”)独家发起设立,于2000年2月3日正式注册成立。宝钢股份主要经营钢铁冶炼、加工,电力、煤炭、工业气体生产,码头、仓储、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服务,汽车修理,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炉窑,化工原料及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金属矿石、煤炭、钢铁、非金属矿石装卸、港区服务,水路货运代理,水路货运装卸联运,船舶代理,国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国际招标,工程招标代理,国内贸易,对销,转口贸易,废钢,煤炭,燃料油,化学危险品(限批发)限分支机构经营。 基本财务状况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宝钢股份总资产23,412,300 万元,其中流动资产 6,990,300 万元,非流动资产23,412,300 万元;负债总额为2,011,690 万元,其中流动负债9,185,980 万元,非流动负债11,197,700 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2,214,600 万元;2015 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收入16,411,700 万元,净利润101,287 万元。 公司战略 战略定位 公司以“创享改变生活”为使命,以“诚信、协同”为价值观,以“成为钢铁技术的领先者,成为环境友好的最佳实践者,成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公司典范”为愿景,以“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和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 为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宝钢集团未来的基本战略是围绕规模扩张的未来发展主线,实现从精品战略到“精品+规模”战略的转变,从新建为主到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扩张方式的转变,大力提升宝钢综合竞争力,引领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

证券投资与分析—宝钢股份

题目:宝山钢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分析报告 正文: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Baosteel),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它的总部位于上海。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019),简称宝钢股份,是宝钢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宝钢是我国目前最具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具有与浦项、新日铁等世界一流企业抗衡的实力。宝钢股份的盈利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其他钢铁公司。随着中国的宏观经济步入一个新的增长期,以及各种大型投资基金的推出,宝钢的业绩和股票价格都将有出色的表现。 一、宏观经济分析 (1)、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较上年第四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4、5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17.8%和16.5%,较第一季度分别降低1.8个和3.1个百分点。依据工业增长水平测算,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在10.5%左右,上半年GDP增长率在11%左右。总体看,尽管出现回落态势,但经济增长仍保持着较高速度。 在扩大内需一系列措施支持下,2009年以来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增强,买房、买车等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趋于活跃。随着人口向城市的持续转移、就业和收入形势好转,居住性的买房需求增加较快,受房价快速上涨及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这些需求没有充分释放,但累积的能量在不断增强。如果房价走稳,政策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就会释放较大的买房需求潜力。汽车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短期调整,但其持续较快扩大的总趋势不会改变。综合看,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将持续活跃,而且不断趋向健康稳定,在其影响下,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增长,全年消费实际增长率预计大体保持在2009年水平。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和出口强劲恢复,也将对各类企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逐步引导其生产投资趋于活跃。综合这些情况,政府投资增量基本消失后,在市场力量推动下,投资增幅将保持在20%左右。房地产投资将成为投资的主导力量,若政策调控得当,有望保持30%左右的持续快速增长。 (2)、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 毕业论文 题目: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学生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目录 第1章武汉钢铁公司行业状况与经营状况 1.1公司简介 1.2武汉钢铁公司行业状况 1.3武汉钢铁公司经营状况 第2章武汉钢铁公司偿债能力 2.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第3章武汉钢铁公司营运能力 3.1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3.2营运能力因素分析第 第4章武汉钢铁公司盈利能力 4.1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第5章武汉钢铁公司发展能力 5.1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5.2可持续增长能力分析 第6章武汉钢铁公司股票价值估计 6.1股票价值估计方法 6.2武汉钢铁公司股票价 结论

摘要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反结合的方法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武汉钢铁公司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增长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分析认 为公司资产结构有待提高,偿债能力较差,财务风险较大和资产营运能力一般,盈利能力较差;有一定的可持续增长能力,综合财务状况一般。股票价值区间估计为:1.32元~2.86元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关键词:财务分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增长能力,价值估值

第一章武汉钢铁公司的概况 1.1公司简介(简介,主营业务)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本部厂区座落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武钢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武钢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股份后,已成为生产规模逾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位。武钢的相关产业有,焦炭、耐火材料、化工、粉末冶金制品、水渣、氧气、稀有气体、煤焦油、粗苯、硫酸铵等钢铁副产品,并对国内外承担工程设计建设、机械制造加工、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自动化技术、海外资源开发和投资融资等业务。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1.2行业状况(现状,前景) 由于外围经济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再加上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国内钢铁生产高位释放,钢铁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国内钢铁市场在供大于求、金融属性凸显的整体形势下,呈现频繁波动特征,下游行业平稳增长钢铁需求较为旺盛,但作为把握国民经济命脉的钢铁行业,在GDP中占有很大比重。国家肯定不会让这个行业萧条。目前钢铁产业整合像是拉开序幕,这是好的方向。中国钢铁产能严重供大于求,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只能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来带动内需。另一方面,钢厂也会逐渐压缩普材类的产能,逐渐向优质精品品种材发展。这样达到产能平衡再能进入良性发展。钢铁行业必须要强强联手搞资源整合,淘汰落后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产能。钢铁期货的上市也是资源整合的一种形式。我个人相信国家领导不会拿国民经济开玩笑,中国钢铁将会加大产能整合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向精品钢材产品发展,与发达国家接轨。以后钢厂信息逐渐透明化,钢厂直供钢材的比例也会增加;而中间的贸易商因为利润的逐步压缩而削减,逐渐向加工和物流配送方向发展。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3公司经营状况(技术-供应-生产-销售-管理) 武钢现有三大主业,即钢铁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贸易。目前武钢三大战略产品基地基本建成,武钢已成为全球最大、质量品种一流的硅钢生产基地;自主研发的汽车面板具备中高档轿车整车供货能力;高性能工程结构用钢、精品长材等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其中,冷轧硅钢片和船板钢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宝钢集团财务分战略及其相关措施分析报告.docx

宝钢财务分战略及其相关措施 随着企业整体战略的实施,有关企业资本结构分析以及使企业保值增值的方法也相继产生,资本的来源、投资的方向、成本优势、资本的运营等等都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得利润及保持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在资本相对缺乏、资源相对稀缺的今天,与众不同的财务战略必将产生与众不同的增值效果。继前面部分对宝钢发展总战略的描述以及业务分战略的分析之后,本部分将着重介绍宝钢的财务分战略。 一、宝钢2000—2002年上半年的财务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可以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来体现,以下就选用这四个比率对宝钢2000—2002年上半年的偿债能力做出分析。根据宝钢提供的2000—2002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可得出各比率数据如表6-1: 表6-1 宝钢公司2000—2002年上半年偿债能力比率

利用表6-1中的数据可作图如下: 图6-1 从表6-1和图6-1可以看出:①流动比率在经历了2001年度的缓慢增长之后,到2002年上半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但是各年的数据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在整个交通运输仓储业中宝钢基本保持了一个良好的流动比率水平,具有较强的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②速动比率2001年度比2000年度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且2002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只是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每年均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说明宝钢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③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每年均大大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并在经历2001年度缓慢增长之后,2002年上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超过了行业良好水平的标准,说明宝钢公司具有良好的直接支付能力,债务的偿还拥有比较坚实的后盾。④虽然2000年度、2001年度宝钢的资产负债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2002年上半年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宝钢2002年上半年的偿债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公司的财务风险有所增加。 通过对以上偿债能力比率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宝钢2000—2002年上半年的短期偿债能力(由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体现)一直保持着一个稳定而又缓慢增长的良好态势,而长期偿债能力(由资产负债率体现)则有所下降,尤其是在2002年上半年,说明宝钢的长期偿债能力起伏比较大,不够稳定,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营运能力分析

武汉钢铁股份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武汉钢铁股份公司投资 价值分析报告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正文显示: 【股票简称】武钢股份 【地区分类】武汉 【时间分类】20040615 【文献出处】证券时报 【标题】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10736字) 【正文】 ????十大投资要点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国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短期宏观紧缩政策不会改变钢铁工业在我国的持续增长,板材等高端领域更存在巨大市场容量 ????★武钢在国内首次通过增发新股实现集团钢铁主业整体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金融创新 ????★向大股东发行新股的价格与中小股东相同,整体上市方案兼顾上市公司、流通股东和大股东利益,实现了多方共赢 ????★收购完成后,公司基本面发生显着变化,将拥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产业规模和经营效益迈上新的台阶,公司将跻身于钢铁行业的第一集团,成为国内三大钢铁公司和沪深十大公司之一 ????★是钢铁行业高端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主要产品是钢铁行业中最具有前景、毛利率较高的品种,也是冶金行业“十五“规划中鼓励发展的品种 ????★成为世界单厂最大的硅钢生产企业,是我国冷轧取向硅钢片和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片的唯一生产企业 ????★成为国内最大的热轧板卷生产厂家,拥有国内技术装备水平最高、板宽最宽、强度最大的现代化宽带钢热连轧生产线,将在国内独家生产全系列轿车用板

????★低成本实现跨跃式扩张与发展,收购资产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现有资产,新增股本对应资产迅速产生效益并提高公司的总体盈利能力 ????★成长潜力巨大,具有年增产超百万吨的巨大成长潜力,业绩具有长期增长的空间,股本扩张潜力巨大,投资者能充分享受业绩增长带来的投资回报 ????★发行价格与股票市场价值之间差价较大,价差收益率可以达到94%以上,流通股东具有较大的获利机会 ????概述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钢股份或公司)由武钢集团独家发起设立、于1999年8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总股本250,857.6万股。公司拟增发不超过20亿股新股(其中向大股东武钢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12亿股国有法人股,向社会公众发行数量不超过8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90亿元,用于收购武钢集团钢铁主业,实现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完整。 ????武钢股份此次增发,不仅实现了公司钢铁生产的一体化经营,低成本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且实现了集团钢铁主业的整体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金融创新。 ????行业背景与产业前景 ????一、钢铁行业是一国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有成长性的产业之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材生产国、进口国、消费国,短期的经济调控与紧缩政策难以改变我国钢铁行业长期的增长趋势 ????1、钢铁行业是一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成长性产业 ????钢铁素有“工业粮食”之称,钢铁工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钢铁产量与人均钢消费量一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钢铁工业作为一个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位置,它的发展与国家的基础建设以及工业发展的速度关联性很强。 ????钢铁工业总体上与工业化进程保持同步动态。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钢铁工业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初期,产钢量上升;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基础建设高峰期对

著名咨询公司宝钢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报告修订稿

著名咨询公司宝钢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宝钢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宝钢总体经营现状分析——SWOT 分析 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既要全面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还要了解自身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和弱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扬长避短,趋利弊害,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乃至挑战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一)分析方法简介 宝钢总体经营现状分析采用的是SWOT 分析方法。SWOT 是“优势” (Strengths )、“劣势”(Weaknesses )、“机会”(Opportunities )和“威胁”(Threats )四个英文词的字头缩写。SWOT 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二)宝钢经营现状分析 ◆ S:优势(Strengths ) 优势,并不是指企业具有什么能力,而是指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 所具有的不可 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 ;一个企业的优势,不仅是指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在哪些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宝钢优势分析: (1)宝钢管理比较规范。宝钢沿用宝钢集团的管理模式,一切按照标准化且在宝钢集团控制下组织生产,宝钢于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 质量体系认证。 (2)宝钢业务高效。宝钢拥有一支在为用户提供提货、储存、加工、发运、到达送货一条龙服务上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队伍。 (3)仓储规模较大。在规模上,宝钢处于行业竞争者的地位,仓库规模大则仓库应变能力、机动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4)宝钢服务功能比较齐全。除仓储外,宝钢已有较为系统的加工1、运输、维修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一些辅助的服务,逐步实现钢铁物流 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逐步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逐步减少重复运输, 为用户降低物流成本。 (5)宝钢每年的储运来源较为稳定。宝钢每年的储运来源为:宝钢股份出口钢材产成品集配40万吨,宝钢股份以及宝钢国际所属钢材供应 单位定金制产成品50万吨,外地钢厂产品40万吨。并占到宝钢股 份厂外铁路发运量的90%以上。 1包括冷轧、热轧和酸洗,目前宝山地区的同类型企业仅有宝铁拥有如此全面的加工能力。

宝钢股份2019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宝钢股份2019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宝钢股份2019年上半年资产总额为33,967,983.22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2,867,095.16万元,主要分布在存货、应收票据、货币资金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34.91%、22.91%和14.43%。非流动资产为21,100,888.06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68.6%、9.07%。 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19年上半年2018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总资产33,967,983. 22 100.00 35,180,200. 9 100.00 35,648,019. 62 100.00 流动资产12,867,095. 16 37.88 13,672,269. 02 38.86 14,210,004. 74 39.86 长期投资1,913,370.7 5 5.63 3,165,630.2 3 9.00 2,475,003.3 2 6.94 固定资产14,476,088. 63 42.62 15,307,724. 23 43.51 15,915,086. 82 44.65 其他4,711,428.613.87 3,034,577.48.63 3,047,924.78.55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38%,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34.91%,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 流动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19年上半年 2018年上半年 2017年上半年 数值 百分比(%) 数值 百分比(%) 数值 百分比(%) 流动资产 12,867,095. 16 100.00 13,672,269. 02 100.00 14,210,004. 74 100.00 存货 4,492,350.0 2 34.91 3,988,745.23 29.17 4,609,852.12 32.44 应收账款 1,407,426.1 10.94 1,325,504.34 9.69 1,488,290.33 10.47 其他应收款 143,402.88 1.11 287,329.75 2.10 230,687.72 1.62 交易性金融资产 84,860.36 0.66 0.00 0.00 应收票据 2,948,459.7 1 22.91 3,312,200.93 24.23 2,193,474.3 15.44 货币资金 1,856,677.7 14.43 2,550,240.2 18.65 1,888,495.3 13.29

宝钢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宝钢集团公司内部控制 环境分析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小组成员:邢圆会计五班() 晋婉婷会计五班() 王晓瑜会计五班() 徐鹏详会计四班() ? 目录 第一部分公司概论

1 (二)公司上市 (1) (三)股东情况 (1) (四)经营范围 (2) (五)业务模块 (2) (六)经营业绩 (3) 第二部分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一)风险管理 (3) (二)管理结构 (4) (三)组织结构 (4) (四)企业文化 (5)

5 (六)内部审计 (7) (七)社会责任 (8) 第三部分内部控制环境缺陷及改进建议 (一)内部控制环境缺陷 (10) (二)改进建议 (11)

一、公司概论 (一)公司成立 宝钢(Bao steel),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国有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019),简称宝钢股份,是宝钢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78年12月23日,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在中国上海宝山区长江之畔打下第一根桩。 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集团)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过30多年发展,宝钢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 (二)公司上市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系经中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国经贸企改[1999]1266号文批准,由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前称“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集团”)独家发起设立,于2000年2月3日于上海市正式注册成立,注册登记号为3。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0]140号文核准,本公司于 2000年11月6日至2000年11月24日采用网下配售和上网定价发行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每股发行价人民币元。 (三)股东情况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宝钢股份2019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宝钢股份2019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宝钢股份2019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19年三季度实现利润为365,711.01万元,与2018年三季度的748,916.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51.17%。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营业收入增长不大,营业利润却大幅度下降,企业成本费用支出增长过快,应注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成本费用管理。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19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6,832,576.89万元,与2018年三季度的6,400,926.06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6.74%。2019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83,049万元,与2018年三季度的81,206.9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2.27%。2019年三季度尽管企业销售费用有所增长,但营业收入却有所下降,表明企业销售活动开展得不太理想。2018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带来收益 72,115.19万元,2019年三季度融资活动由创造收益转化为支付费用,支付97,726.19万元。2019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8%,2018年三季度为-0.94%。而企业的营业利润却有所下降,企业管理费用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应当关注支出的合理性。2019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69,443.76万元,与2018年三季度的152,993.9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54.61%。 三、资产结构分析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与营业收入都在下降,与2018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恶化或改善情况。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宝钢股份2019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武钢财务报表分析

武钢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一、企业概述 1、基本概况: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市东部,是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控股的、国内排名第三大钢铁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总资产达300 多亿元,下辖烧结厂、炼铁厂、一炼钢厂、二炼钢厂、三炼钢厂、大型厂、车L 板厂、热轧厂、冷轧厂、硅钢厂、棒材厂、质检中心等12个单位,员工16995 人。 武钢股份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钢材产品共计7大类、500多个品种。主要产品有冷轧薄板、 冷轧硅钢、热轧板卷、中厚板、大型材、高速线材、棒材等,商品材总生产能力1000万吨,其中80%为市场俏销的各类板材。目前,公司先后有100 多项产品获全国、省、部优质产品证书,硅钢产品获中国名牌、中国钢铁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重轨、板材获湖北省名牌称号,39项钢材产品 获冶金行业“金杯奖”,产品实物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产量比为64.07%。 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国内冶炼精煤的供应日趋紧张,公司通过对平煤集团的投资,将加强对上游煤炭资源的影响力,制约钢铁生产的紧俏资源煤炭今后

有望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对保障钢铁主业生产具有积极作用。 上市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利润稳步增长,连续保持了中国上市公司50强和综合经济效益前20名的地位,成为沪深十大上市公司之一。 武钢股份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化管理创新,先后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中央企业工委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目前,公司正高起点地规划未来发展。随着三硅钢、三热轧等在建项目的即将投产,武钢股份将继续巩固国内硅钢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首席供应商地位,同时将结束我国轿车用板及家电用板,特别是高档轿车面板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大大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武钢大事记: 1999年 武钢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武钢被确定为39家国有重要骨 干企业之一。“四烧”投产、8号焦炉建成投产。武钢实现全连铸。压力容 器钢和低碳盘条获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武钢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武钢兼并海南鹏达钢板公司。 2000年 武钢股份名列1999年度上市公司50强第15位。武钢债转股22.189 亿元。武钢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3 年 武钢取得“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生产经营”全面胜利。武钢钢 铁生产突破“双800”万吨。 2006 年 《武钢“十一五”发展规划》通过国家审批。武钢获国家商务部批准,在德国、日本分别独资设立武钢(欧洲)贸易有限公司和武和株式会社。武钢二硅钢工程竣工投产。武钢船体结构用钢板入选“中国名牌”。国务院国资委调整充实武钢领导班子。胡望明、王岭、马启龙同志任武汉钢铁 (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同时免去王岭同志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职务。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 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 第57位。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报表分析的意义 会计报表分析就是运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报表、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 料,对一定时期单位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和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总结、做出正确评价的一种方法。 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做出评价,或找出存在的问题。即评价过去,衡量现在,预测未来。具体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