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讲座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65 MB
- 文档页数:33
枣树病虫害防治
枣树病虫害防治
一、引言
枣树病虫害是指影响枣树生长和产量的各种真菌、细菌、以及各种昆虫、螨虫的侵害和引发的病害问题。
为了保障枣树的健康生长和有效产出,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常见病害防治
⒈枣疮痂病
枣疮痂病是枣树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防治方法包括:
a) 清除病源:及时对感染病害的树木进行剪除和销毁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b) 病害预防:选用抗病强健的品种种植,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度的阳光照射。
⒉枣树落叶病
枣树落叶病是枣树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防治方法包括:
a) 消毒处理:及时对感染病害的树叶、果实等进行清除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b) 施肥管理:进行合理施肥,增强枣树的抵抗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三、常见虫害防治
⒈枣树木虱
枣树木虱是枣树上常见的虫害之一,其主要防治方法包括:
a) 摇树措施:摇枣树的干枝以促使木虱落到布或网上进行集中杀灭。
b) 喷洒农药: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注意适时喷洒和喷洒剂量的控制。
⒉枣蛀果蛾
枣蛀果蛾是枣树上常见的虫害之一,其主要防治方法包括:
a) 树干涂粘:在枣树的主干和大枝上涂刷粘虫胶,使果蛾被粘住。
b) 粘虫板诱捕:安装粘虫板,吸引果蛾并粘住其体表。
四、附件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文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病原菌:指引发植物疾病的真菌、细菌、等微生物。
⒉施肥管理:指对农作物进行合理施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⒊杀虫剂:指专门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
枣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枣树是中国传统的果树之一,也是我国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枣树果实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然而,枣树生长期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威胁,这些害虫和病原体的威胁会对枣树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来保障枣树的正常生长和果实品质。
枣树主要的病害枣禾针螟枣禾针螟又称枣小卷蛾。
成虫羽展长约7-8mm,前翅为灰褐色,后翅淡灰色,腹部黑棕色。
幼虫棕褐色,以枣叶为食。
它在夏季和秋季出现,是杂草繁茂的区域首次暴发的病虫害之一。
预防方法:•在生长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在草地上进行清理,用刈草机对草进行修剪,保持土壤的相对干燥。
•采用健康种苗,避免选择病虫害严重的区域种植。
枣花叶螨枣花叶螨是一种造成灾难性影响的害虫。
它在春季和初夏时期出现,对花、叶和果实都造成了明显的伤害。
枣花叶螨成虫大小大约0.4毫米,红色或棕色。
幼虫是无足的呈白色椭圆形的东西,因此容易忽视。
预防方法:•应在春季、秋季和初夏采取化学防治方法。
•采用健康种苗,加强枣树的养护和管理。
•进行喷雾和灌水,以保持枣树的湿润。
枣象枣象是一种害虫,发生在枣树上,会造成枣树产量的减少。
枣象成虫大小约1cm长,黄褐色长相类似于甲虫。
它在成果期出现,通过蛋卵及吸食枣树-不同部位,导致果实质量的下降或者萎蔫。
预防方法:•尽早了解枣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提前预防。
•使用化学防治和天敌控制方法。
•采用健康的苗木和种子,以避免带有枣象的种植。
枣树主要的病害枣树萎蔫病枣树萎蔫病是由于土壤寄生的一种真菌引起的。
它可以导致枣树的死亡,也会造成西甜杏和大叶女贞的凋萎。
症状是枣树出现严重的枯萎和死亡,并且在枣树根部球茎上可能会有黄色的棉絮。
预防方法:•使用突变种,以降低枣树患病的风险。
•在种植前,尽可能降低患病土壤的温度和湿度。
•注意土壤养护和管理,以避免因土壤固体的变化而导致枯萎病的发生。
枣树"四虫一病"的防治枣树病虫害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为害最重的有“四虫一病”,即枣尺罐、枣瘿蚊、枣粘虫、桃小食心虫和枣锈病,做好“四虫一病”的防治工作,是提高红枣产量,改善枣果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枣尺蠖又名枣步曲,俗称顶门吃,是枣树的主要食叶害虫。
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下6-10厘米深的土层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盛期在4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枣树发芽时幼虫开始孵化。
5月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1、消灭越冬蛹冬季或早春成虫羽化前,在距树干1米范围内,刨翻10厘米深土层,挖杀越冬蛹。
2、阻杀雌蛾根据雌蛾无翅必须沿树干上树产卵的习性,于3月上中旬雌蛾羽化之前在树干基部绑一条10一15厘米宽的塑料薄膜带,两头扎紧,下端埋入土中。
在树干周围挖圆形沟,并在为内撤2.5%敌百虫粉可毒杀雌蛾和初孵化的幼虫,也可在塑料薄膜带上抹上机油或粘虫胶。
3、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前喷50%敌敌畏或对硫磷1000倍,或20%杀灭菊酯3000倍。
二、枣瘿蚊又名枣芽蛆,为害枣树嫩芽及幼叶。
此虫发生早,代数多,为害期长,对苗木、幼树发育及成龄树结实影响很大,是枣树主要叶部虫害之一。
该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5―7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茧越冬,来年4月成虫羽化,产卵,5月上旬为为害盛期。
防治方法:1、地面喷药地面喷以5%敌百虫粉或25%辛硫磷1000倍液,结合翻园,消灭越冬虫。
2、树冠喷药在幼虫发生或(无果时)喷“1605”1500倍,果期喷40%氧化乐果1000倍,以杀死幼虫。
三、枣粘虫又叫枣卷叶虫,以幼虫咬食枣叶,枣花和果实,并可蛀食贴叶果,造成落果,对产量影响极大。
该虫以蛹在枣树主干树皮裂缝内越冬,3月中旬至4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
各代幼虫发生期:第一代幼虫,4月中旬一6月下旬,咬食嫩芽和嫩叶;第二代幼虫,6月中旬一8月上旬,为害枣花、叶、幼果;第三代幼虫,7月下旬一10月中旬,尤为害叶,随后蛀果。
成虫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对黑光灯趋性强。
枣树病虫害防治枣树病虫害防治枣树(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又称“红枣”,是我国传统农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然而,枣树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对枣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提高枣树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枣树常见病害防治枣树白粉病病因:枣树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该病主要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夏季发生。
症状:枣树白粉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逐渐扩展成大片白斑,叶片变黄、干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 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如适度减少密度、疏除杂草、保持通风透光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 秋季落叶后进行枣树整形修剪,清除枯枝、病叶和病果,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 在发病前预防性使用高效杀菌剂喷洒,如硫酸铜溶液、三唑酮等。
枣树褐斑病病因:枣树褐斑病是由褐斑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多在枣树的花、叶、果实上发生。
症状:枣树褐斑病的症状为叶片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大斑,可导致叶片凋萎、落叶,进而影响果实的发育。
防治方法:- 定期巡查,及早发现并隔离病株。
- 病叶、病果及时清理和销毁,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 使用有效的杀菌剂喷洒,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进行病害防治。
枣树常见虫害防治枣蝽病因:枣蝽是枣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枣树的叶片和果实。
症状:枣蝽取食枣树叶片,造成叶片凋萎、枯黄,严重时可导致整株叶片凋落。
同时,枣蝽还会钻入枣果中取食,造成果实变形、损毁。
防治方法:- 定期清除雍菌枯、杂草和果实残渣,减少虫害滋生的场所。
- 在枣树发芽前、成熟后进行冬季、春季喷施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如敌敌畏、辛硫磷等。
- 进行生物防治,注入寄生性动物进行控制,如施放大头蜂、壁蝽等寄生虫。
枣实象病因:枣实象是枣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枣果。
症状:枣实象取食枣果,造成果实表面出现蛀洞,果肉被破坏,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销售的价值。
枣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搞好病虫害防治,是枣树获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可靠保证。
病虫害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以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保护天敌,防止环境污染,保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生产。
标签:枣树;病虫害;防治乐陵盛产金丝小枣,有“小枣之乡”的美誉。
但是今年来枣树病虫害的发展和蔓延,造成了枣树产量低、质量差。
搞好病虫害防治,是枣树获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可靠保证。
病虫害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以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坚持贯彻和实施无公害防治措施,保护天敌,防止环境污染,保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生产。
防治时应根据虫情测报,抓住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用药,以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把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
目前对枣树危害较严重的害虫主要有红蜘蛛、梨园蚧、和枣壁虱,其防治方法如下:一、红蜘蛛的防治红蜘蛛主要危害苹果、梨、山楂、枣等,以成螨或若螨危害叶片、花蕾、果实。
幼树及根蘖苗受害最为严重,多集中在叶片背面主脉两侧刺吸汁液为害。
叶片被害后出现淡黄色斑点,有1层丝网粘满尘土,叶片逐渐变焦;花蕾和花受害后,枯萎脱落。
枣果受害后,失绿发黄,导致落果,严重影响枣的品质和产量。
1.人工防治。
加强冬夏季枣树修剪,防止枣园郁闭。
结合冬季修剪,刮除老树皮,并集中烧毁;8月下旬,树干绑草带或麻袋片,10月底清除树干上的草带或麻袋片,集中烧毁;也可将树杆周围的表土散开,消灭越冬螨,减少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
2.无公害药物防治。
与梨园蚧防治方法相同,早春枣树萌芽前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即Ⅰ喷雾器15㎏水配石硫合剂15g,可有效消灭越冬螨。
5月上旬,红蜘蛛虫害发生初期,喷施50%的硫悬浮剂500倍液,即Ⅰ喷雾器15㎏水配药30g,要求喷药细致均匀,保证每片枣叶喷洒到位。
枣树病虫害防治(二)枣树病虫害防治(二)三、枣疯病1、枣疯病症状及其发病规律枣疯病又名丛枝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主要表现为丛枝、黄化、花叶根畸形,花梗明显伸长,萼片和花瓣变为小叶,小枝叶丛生,冬后不落;病枝丛生、纤细、节间缩短叶小而黄萎,严重时焦黄以至脱落。
病枝上果实着色,组织松散萎缩变小,果面凹凸不平,呈花脸状。
枣树发病后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枝首先发病进而扩展到全树。
外围枝和当年生根蘖等营养生长旺盛部位病症明显。
幼树从感病到死亡约1--3年,大树需4--6年。
树势强健及选择抗病品种对抗病有利。
2、枣疯病病原及主要传播方式是什么枣病病的病原经研究认为是类菌质体的单一浸染,它的类原体为MLO,分布于韧皮部筛管和伴胞中,呈不规则球形,堆积成团或成串。
枣疯病的传播方式主要借助于嫁接、修剪、扦插和断根等传播。
病原侵入地上部位后首运输到根部经过增殖后沿韧皮部运输到生长点部位即而发病。
3、怎么控制枣疯病的发展(1)对初期感染、病状轻的植株,剪除病枝,剪口应在病枝以下健枝部位,病枝集中烧毁。
(2)病势严重的植株要及早刨除,清除根及根蘖苗,集中烧毁,减少菌原传播。
(3)防治传毒昆虫,即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注意剪枝剪刀的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40选择抗病品种及无病毒砧木和穗条嫁接,注意病株、病苗的检查,发现后立即拔除烧毁,把病害控制在幼苗期。
四、枣缩果病的主要症状及发生规律1、枣缩果病是北方枣园的一种严重病害,河南等地发病最为严重。
其主要症状可分为5全时期即晕环、水渍、着色、萎缩、脱落。
缩果病的病原菌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鉴定为噬枣欧文氏菌,病菌侵入枣果组织后三天开始发病,外果皮出现淡黄色晕环,果皮呈水渍状,果肉土黄松软,外皮变马暗红色无光泽,病区失水萎缩,坏死,果实脱落。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严重程度与该枣园的病虫害防治、当年雨水状况以及品种选育直接相关。
枣园虫害严重尤以刺吸式口器害虫严重者发病较重,大面积治虫的枣区病害较轻。
如何防治枣树的病虫害枣树病害的防治枣锈病枣锈病Jujube rust枣锈病是枣树的重要叶片病害,有时也侵害果实。
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成淡灰褐色,最后病斑变黄褐色,产生突起的夏孢子堆。
枣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病落叶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有时,也能以菌丝在芽中越冬。
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多、温度适宜时,越冬的夏孢子即开始萌芽侵入叶片。
7月中下旬开始发黄,8月中下旬开始大量落叶。
多雨高湿是枣锈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
根据枣锈病上述发生及危害特点,防治时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压低菌源。
枣树越冬休眠期间,彻底扫除病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菌源。
合理修剪。
疏除过密枝条,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
做好雨季排水工作。
枣粮间作地内,近树冠处宜选种豆类等矮杆作物,保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
药剂防治。
应以夏季雨季早晚、降雨频率和空气温度等气候因素决定喷药时期。
北方枣区一般在7月上中旬临近发病前开始喷药,相隔20天左右,连喷2次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粉锈宁即可控制危害。
干旱年份的6~8月,除水浇地外,可不必喷药。
枣缩果病枣缩果病的发生与刺吸口器昆虫的密度成正相关,大气湿度大,尤其是间断性降雨或连阴天,病害往往大流行。
防治方法:如果上年感病指数比较高,首先要清理枣园的落叶、落果,集中进行处理,以切断传播源。
加强枣园的肥水管理,提高树体的抗性,若是大龄树,在枣树萌芽前刮除并烧毁老树皮,全树喷一次石硫合剂。
化学防治:用真菌1号8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6500倍液在6月底首次喷药杀灭病原菌,7 月底到8月初,每隔10 天喷药一次。
枣裂果病枣裂果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枣果接近成熟时,遇阴雨天大面积发生。
防治方法:合理修剪,注意通风,提高透光率,减少发病。
从果实膨大期开始喷3000ppm的氯化钙水溶液,以后每隔10~20天喷一次,直到采收,或从果实膨大期开始喷氨基酸钙800~1000倍液。
枣树虫害的防治枣粘虫枣粘虫又叫枣镰翅小卷蛾、枣小芽蛾,是以幼虫吐丝缠缀枣芽、叶、花和果实进行为害的一种小型鳞翅目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