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8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6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ROM)潜伏期长短、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对116例妊娠28~36+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潜伏期≤24小时呼吸窘迫综合征(ROS)明显高出潜伏期>24小时组(P<0.01)。
新生儿感染则潜伏期>24小时较潜伏期≤24小时组高(P<0.01)。
剖宫产、阴道助产及阴道分娩出现新生儿并发症三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随破膜时间延长新生儿RDS发生减少,但新生儿感染机会增加。
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资料与方法我院2002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妊娠28~36+6周PROM孕妇116例(除外死胎)占同期分娩总数的2.02%,平均孕周34+1周,平均27.8岁,初产妇88例,经产妇28例。
治疗方法:对入院后24小时55例(48%),使用宫缩抑制剂潜伏期平均延长29.3小时。
不同孕周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其中24小时有2例出现CRP升高,但宫颈分泌物培养阴性,组织学检查1例为绒毛膜生。
6例新生儿感染,两者比较孕妇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潜伏期>24小时组新生儿感染高于潜伏期≤24小时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讨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分娩时机的选择:早产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合并胎膜早破其围生儿死亡明显升高,约50%以上早产与胎膜早破有关[2],并且破膜时间越早其危险性越大,安胎时间越长,母胎并发症越多[3]。
本组资料显示,对于24小时者,母婴感染机会增加。
因此<35孕周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估计安胎时间超过24小时者,常规使用抗生素,密切注意感染指标监测,一旦发现感染征象应加大抗生素使用,及时终止妊娠,减少新生儿感染机会。
根据本组分娩方式选择资料,如无医学指征,应尽量阴道分娩,并行阴道侧切。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88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的原因、治疗方法、结局。
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9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88例胎膜早破的住院分娩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诱因;硫酸镁抑制宫缩治疗延长妊娠时间;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减少了ARDS的发生率;血象的监测是抗生素应用时间、效果的指标;剖宫产指征主要是胎儿窘迫,积极合理治疗明显改善早产儿预后。
结论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生殖道感染关系密切;抑制宫缩延长妊娠时间及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明显改善新生儿结局;分娩方式、时机主要依据孕周及胎儿宫内情况决定。
标签:早产胎膜早破原因;治疗方法;结局早产胎膜早破又称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37w之前的胎膜破裂。
孕妇中的PPROM发生率约为3%,其中有约30%~40%导致早产。
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1]。
国内早产指妊娠满28w至不足37w间分娩者,占分娩总数的5%~15%,约15%早产儿于新生儿期死亡。
因早产儿治疗及监护手段不断进步,其生存率明显提高。
胎膜早破对母儿均产生许多影响,感染,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早产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胎盘早剥,感染,败血症,吸人性肺炎;脐带脱垂,脐带受压导致胎儿窘迫。
破膜时间孕周越小,围产儿预后越差。
现对早产胎膜早破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3年1月~2014年9月胎膜早破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选取8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年龄为17~43岁,妊娠周数为28~36+6w,单胎84例,双胎4例,初产妇73例,经产妇为15例。
诊断标准根据末次月经及早期B 超推算,妊娠周数34w不需注射。
如需二次给药,一般间隔2w。
1.2.4抑制宫缩选用硫酸镁静滴,25%硫酸镁16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100ml静滴,30min滴完,后以1~2g/h的剂量维持,每日总量不超过30g。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7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探索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产科质量。
方法对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7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妊娠28~34周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34+1~36+6周者。
结论对于妊娠28~34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病例进行抑制宫缩、促肺成熟、预防感染的期待疗法,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胎膜早破早产围生儿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而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使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及母亲的感染率均增高。
胎膜早破临床处理复杂,因此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现将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产妇76例,年龄20~45岁,其中初产妇51例,经产妇25例;孕28~34周22例,孕34+1~36周31例,孕36+1~37周23例。
1.2 破膜相关因素7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产妇中有早产流产史11例,臀位14例,阴道炎16例,外伤3例,性交后3例,瘢痕子宫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双胎5例,不明原因15例。
1.3 保胎治疗情况确诊入院后,按胎膜早破常规护理,期待治疗,53例孕周≤36周者给予口服沙丁胺醇2.4~4.8mg,3次/d,静点25%硫酸镁每日30~60ml,并氟美松10mg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青霉素预防感染,并密切观察体温、白细胞计数、胎心及羊水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终止妊娠。
2 结果2.1 分娩方式54例阴道分娩,22例剖宫产(其中臀位11例,胎儿宫内窘迫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双胎4例)。
2.1 围生儿情况孕28~34周围生儿窒息率、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率、缺氧性脑病、死亡率最高,孕36+1~37周最低,详见表1。
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病因及妊娠结局的分析引言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早产和胎膜早破都是妊娠期并发症,如果两者同时出现,将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大的挑战。
通过对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并对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方法我们收集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医院产科就诊的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的临床资料。
对患者的年龄、孕周、妊娠次数、既往妊娠史、高危因素、合并疾病等进行了详细记录。
对患者的孕期并发症、分娩情况以及围产医学指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妊娠结局进行了评估。
结果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中,平均年龄为30.5岁,孕周为29-36周不等,其中初产妇17例,多次妊娠者(1-3次)65例,多胎孕妇10例。
合并子宫畸形、妊高症、糖尿病、感染等高危因素者共占35.9%。
孕期并发症主要为胎膜早破引起的羊水过少,占60.9%;子宫收缩不全引起宫缩惧怕症占27.2%。
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63.0%。
对孕妇进行产前处理和围产医学保障,确保了妊娠结局良好。
92例患者中,早产儿产生率为60.9%,新生儿死亡率为4.3%,孕产妇死亡率为0。
讨论通过对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龄孕妇、多次妊娠、多胎以及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更容易出现此并发症。
而胎膜早破引起的羊水过少和子宫收缩不全是主要的孕期并发症。
在分娩方式上,剖宫产更为安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母婴健康。
合理的产前处理和围产医学保障对保障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最终的妊娠结局反映出了这种综合管理的效果,早产儿产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较高,反映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特点,妊产妇死亡率为0说明了及时的干预和护理对于保障孕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母儿的危害及防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PPROM的发生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
结果:胎位不正(臀位和横位)、双胎、早产流产史、阴道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占据PPROM病因的前5位。
结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恰当处理PPROM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胎膜早破早产妊娠结局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是产科威胁母婴健康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0~3.5%[1],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处理比较棘手。
现将近5年收治118例PPROM的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PPROM患者118例,同期住院分娩6346例占分娩总数的1.86%,年龄22~40岁,平均26.68岁;双胎13例,单胎105例;经产妇13例,初产妇98例;入院孕周28~33+6周41例,孕31~35+6周46例,孕36~36+6周31例。
诊断标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是指孕满28周而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的病例。
分组回顾性分析118例PPROM发生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将早产分为28~33+6周,34~35+6周、36~36+6周3组。
保胎治疗方法:确诊入院后,按照胎膜早破常规护理,孕周<36周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1次/日,共3次。
破水时间>12小时,选用FOA分类为B类的抗生素(氨苄西林或红霉素)静滴。
宫口开大<2cm,用硫酸镁保胎治疗,宫口开大2~3cm,用盐酸利托君保胎治疗。
硫酸镁的用法为硫酸镁5.0g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滴,30分钟滴完,以后1.0~1.5g/小时,滴速至宫缩<6次/小时,24小时总量不超过30g。
利托君用法:盐酸利托君150ml溶于5%葡萄糖液500ml中,开始50μg/分滴速,每30分钟增加50μg/分,至宫缩被抑制,最大给药浓度不超过300μg/分,宫缩抑制后改为口服,10mg每4~6小时1次。
早产与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与胎膜早破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及时终止妊娠是处理胎盘早破的原则。
结论提高对早产胎膜早破的治疗水平,可减少产妇及围生儿的病率及病死率。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治疗及时终止妊娠是处理胎膜早破的原则。
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危急,处于休克状态,早产和胎膜早破同时存在,但胎膜的早破使早产的处理更为复杂化,恰当科学的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
收集我院近年住院的患者,并诊断为早产与胎膜早破的孕产妇30例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资料均来自我院2007年-2009年住院并确诊为早产和胎膜早破患者30例。
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9例。
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40岁,平均年龄32岁。
孕28周-30周8例,孕31周-34周18 例,孕35周-36周4例。
2 临床特点2.1 妊娠中晚期,突然发生腹部持续性疼痛。
伴有或不伴有阴道出血。
应积极补充血容量,及时输入新鲜血液,尽快改善患者状况。
胎盘早破一旦确诊,必须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法根据胎次、早剥的严重程度,胎儿宫内状况及宫口开大等情况而定。
2.2 保胎治疗情况确诊入院后,按胎膜早破常规治疗,孕28-33+6周,予保胎治疗(口服多力玛5mg每日3次和静脉滴注25僦酸镁),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
孕34-37周予期待疗法。
所有病例同时注意观察体温,白细胞计数、CRR胎心及羊水性状,出现异常随时终止妊娠。
常规收焦阴道羊水测磷脂甘油(PG)值,估计胎肺成熟。
孕28-31+6周组,平均保胎10.6天,孕32-33+6周组平均保胎5.8天。
2.3 分娩方式20例例经阴道分娩,剖宫产10例,剖宫产分娩的10例中,臀位3例,感染2例,胎儿3例,重度妊高征1例,双胎1 例,34周者新生儿病死率显著高于34周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0),34周者窘迫综合征(RDS)明显增加,超过34周新生儿存活率有明显改善。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正确处理方法,避免围产期胎儿早产、死亡及产妇感染,提高产科质量。
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2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产妇均除外感染、产兆、胎儿窘迫等,在密切的观察下进行期待治疗。
妊娠天数延长时间最长19d,最短6d。
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7例。
产后并发新生儿肺炎1例,经适当的治疗后痊愈。
结论: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产妇和胎儿应密切结合临床,而采取适当有效措施,以确保产妇和围产期的胎儿安全为根本目标。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期待治疗;临床分析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为胎膜早破。
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10%。
其发生可使早产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增加,并增加围生期感染性母儿并发症的发生[1] 。
我科于2007年4月-2010年3月接受治疗的2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患者,均在密切的观察下进行期待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妊娠天数延长时间最长19d,最短6d。
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7例。
产后并发新生儿肺炎1例,经适当的治疗后痊愈。
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和处理方法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产妇20例,年龄在20-35岁之间,其中初产妇14例,经产妇6例。
单胎19例,双胎1例。
孕龄:妊娠均为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
1.2临床表现:孕妇突感阴道有无色透明液体流出,初时较多,继而时多时少,但持续不断,无臭味,无腹痛,无阴道出血。
肛检时无羊膜囊感,上推胎先露时有羊水流出。
宫颈未消,宫口未开。
体温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超声检查羊水池深度>3cm,胎心监护正常。
2.治疗方法2.1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同时并举:发生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及其家属都非常紧张,甚或感到恐惧和不安,此时,医护人员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慰,向她们解释胎膜早破早产的原因,了解他们的需求,满足孕妇的生活需求,减轻孕妇精神压力与心理负担,宣教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相关知识及保胎成功例子,取得孕妇及家庭的积极配合 [2] 。
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病因及妊娠结局的分析1 引言早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妊娠性疾病,在中国地区,每年有20万多家庭经历此痛苦病症。
在这发病率已经非常高的背景下,如何解决为早产婴儿出生的潜在风险及必要的干预措施是最重要的;而胎膜早破事件又增加了严重的风险,因此对这类早产妊娠结局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疾病。
2研究背景本文基于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相关案例,研究了发生胎膜早破产的早产妊娠结局及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3 研究方法共计有92例的资料,选择卷叶从正常到偏离正常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妈妈,男性婴儿占56.5%,女性占43.5%。
多措同时应用于中期或晚期的早产胎膜早破妊娠,以期到早产儿尽快出生,维持宫内妊娠,甚至可能拯救早产婴儿的生命。
4 结果受试者中,76例(82.6%)胎膜早破产,妊娠特殊情况下治疗方案均有改善,产后一般健康。
其中,41例早产婴儿出生前因胎膜早破而出生(53.9%),35例早产婴儿继续宫内妊娠(45.2%),这表明医疗的及时干预仍具有宝贵的作用。
5 分析根据本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病因分析方面,联合应用ARBs、anti-TNF-α抗体、麻醉药和补血药等措施,能改善多种棘手的早产高危妊娠,且产后并发症不发生,宫内接受医疗干预后胎膜早破妊娠结局显著改善。
此研究也可以作为其他早产宫内胎膜早破妊娠的有效研究依据,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干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早产宫内胎膜早破妊娠的预防及治疗,保证孕妇和早产婴儿的健康安全。
6 结论本研究识别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妊娠的病因及妊娠结局,研究发现在这些妊娠中,经医学干预,病情预后改善良好,胎膜早破情况有所改善,对早产婴儿的出生仍具有希望,表明了通过及早的积极的医疗措施,可以改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妊娠的结局。
· 调查分析 ·1902020年 第29期者发病初期,难以确诊为慢性肺炎。
因此,临床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患者应根据自身体征初步判断病情。
当前,慢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心烦气躁等,且患者常常伴随有反射性障碍,往往将口、鼻、咽的分泌物误吸到呼吸道,导致感染[2]。
慢性肺炎多发于老年者,其免疫系统较弱,且代偿能力降低,免疫力不断下降,导致呼吸道黏膜防御相对较差。
因此,对于细菌易感性容易增强。
尤其在冬季、秋季,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慢性肺炎者多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源病、肺气肿等疾病,导致病情复杂,增加治疗难度。
慢性肺炎患者在诊断及治疗时,应全面掌握慢性肺炎发病特点,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观察及诊断[3]。
通过明确诊断,对其进行分析及治疗。
除了常规对症治疗外,本次采用左氧氟沙星药物进行抗感染综合治疗,抑制炎性细胞的产生,清除相关炎症因子,促进气道内痰拴分泌物的排出。
头孢甲肟可抑制多种阴性菌,改善炎症因子水平。
此次数据调查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慢性肺炎患者的病因较复杂,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甲肟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李兴元,吴春丽.回顾分析头孢克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J].医药界,2020,1(008):1-2.[2]黄林君,吴聪,韩梦莉.拉氧头孢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肺炎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5):132-133.[3]杨晓光.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慢性肺炎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007(024):84-85.胎膜早破会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肺炎、胎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1],对于母婴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所以,为了进一步优化对于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处理方式,现选取我院108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现将报告如下。
2014.12256生殖健康临床上,将28—37周分娩称为早产,分娩前胎膜破裂为胎膜早破,其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给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带来一定威胁。
为进一步了解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及妊娠结局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和38例早产没有合并胎膜早破患者,其中,治疗组38例,平均年龄(26.53±1.17)岁;平均孕周(31.54±1.16)周;对照组38例,平均年龄(27.11±1.21)岁;平均孕周(32.03±1.21)周。
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指引其卧床,定期对其外阴进行擦洗,并间断性吸氧。
对于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患者,充分暴露其宫颈,培养观察患者宫颈管处的分泌物,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宫内感染现象。
对于胎膜早破>12小时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有效预防感染,对于没有出现感染和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通过地塞米松促使其胎肺成熟,尽可能延长孕周。
对于出现宫内感染、胎位异常和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的患者,应在胎肺成熟的前提下实施抗感染和终止妊娠措施等。
1.3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感染、宫腔压力异常、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及妊娠结局舒世春德阳市妇幼保健指导中心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摘 要】目的: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及妊娠结局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3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为治疗组,同时选取38例早产没有合并胎膜早破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
结果:治疗组患者感染率为39.47%宫腔压力异常率为52.63%、头盆不称率为36.84%、胎位异常率为21.05%、剖宫产率为71.05%、产后出血率为15.79%、胎儿窘迫率为50.00%、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为13.16%、新生儿窒息率为15.79%同对照组患者的10.53%、13.16%、21.05%和7.89%相比,P<0.05。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8例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处理、预防。
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住院28例孕28-36+6周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孕28-34+6周及孕35-36+6
周新生儿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孕35-36+6周新生儿并发症比孕
28-34+6周新生儿并发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随孕周延长新生儿并发症减少,可采用宫缩抑制剂、抗生素等延长孕
周,用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减少新生儿并发症,预防早产合并胎膜
早破。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
早产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围生儿发病
率和病死率,必须降低早产的发生率。而胎膜早破是早产的首要原因,
所以如何恰当地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本
文对2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其相关问题予以
讨论总结。
1资料与方法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共936
例,其中胎膜早破的95例。妊娠28-36“周胎膜早破者28例,占住
院分娩总数的3.0%,占整个胎膜早破(PROM)的29:5%。平均孕
周34+2周,平均年龄25.5岁(20-39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6
例。单胎27例,双胎1例,新生儿共29例,新生儿死亡2例,胎
死宫内1例,共存活新生儿26例。
1.2诊断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指发生在妊娠28-37周内的胎膜
破裂且最终为早产者。
1.3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胎膜早破的原因
2.2新生儿结局本组资料中28-34+6孕周13例,其中1例胎死
宫内未发现明显原因,1例双胎新生儿死亡(肺发育不成熟)。共存活
新生儿11例,新生儿发生各种并发症者6例,占54.5%。孕35-36+6
周15例,新生儿15例,发生各种并发症者4例,占26.7%。两者
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3讨论
3.1胎膜早破的原因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子宫内压的增加,
如双胎、羊水过多、胎位异常等机械性因素已被人们所熟知,但胎膜
结构异常、细菌感染也是引起胎膜早破的重要因素。本文胎膜早破的
原因以流产和引产史10例(35.7%)占首位,其次是不明原因7例
(25%),臀位5例(17.9%)。所以为使胎膜早破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低,要针对其病因做好预防。
3.2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处理胎膜早破引起早产的发生率约占
早产病例的40%。据调查,早产及低体重儿是围生儿发生脑瘫的重
要因素,所以要积极延长孕周,降低早产儿并发症。
3.2.1使用宫缩抑制剂延长孕周一般胎膜早破孕妇有70-80%于
胎膜破裂后48h内分娩,抑制宫缩的目的是延迟分娩,特别是在孕
周较小的孕妇,如能抑制宫缩达48h,可使糖皮质激素促使胎肺成熟
发挥最大的效能。对于35孕周合并胎膜破裂,予保胎至孕35周后
分娩,新生儿出生后情况较好,发生各种并发症机会较少。宫缩抑制
剂可用硫酸镁及B-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如硫酸舒喘灵等。
3.2.2促胎肺成熟-皮质激素的应用有研究指出,孕34周内的早
产儿中,未使用激素者RDS发生率57%,24h以上用药组发生率降
至17%。而孕34周以上早产儿用药与未用药无显著性差异。故孕
34周以上或有胎肺成熟的证据,皮质激素需慎用。总的来说,对胎
膜早破患者产前应用皮质激素虽有增加母亲产后受感染的危险,却可
以明显降低新生儿RDS与新生儿脑室出血(IVH)的发生率,尤其与抗
生素联合应用,可提高其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3.2.3抗生素的应用据报道[1]早产伴有绒毛膜羊膜炎者发生脑
瘫的危险度增加2倍,比足月分娩危险度增加4倍。对于确诊羊膜腔
感染者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其中大部分为亚临床感染,不
易作出早期诊断往往延误治疗的时机。多数学者认为,对胎膜早破患
者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抗生素,不但能防止生殖道感染的扩散,而且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能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故抗生素的应用是必要的。
3.2.4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分娩时机的选择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围
生儿死亡率高,且破膜时间越长其危险性越大,保胎时间越长,母胎
并发症越多。因此,何时终止妊娠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本组有
1例34孕周新生儿出现RDS,而35-36+6周无1例出现RDS,而
RDS又是早产儿的严重并发症,故对于孕周35周尽可能保守治疗至
35周终止妊娠。若超过35周有感染存在,随时终止妊娠。
3.3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预防要重视孕期卫生保健指导,定期
产前检查,注意对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对于有妊娠合并感染的孕妇要
及时治疗。对高危人群,如早产、引产史、生殖道畸形等孕妇做好产
前保健及妊娠知识教育,针对病因及早治疗。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
避免过多的阴道检查及重体力劳动,预防外伤,纠正异常胎位,均有
利于减少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建平,王彦林,徐玉苑.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10例妊娠结局
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0):627.
[2]简艳红,等.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34例新生儿预后分析。中国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1):685-686.
[3]赵欣.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1):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