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人才 理工科背景

知识产权人才 理工科背景

知识产权人才理工科背景走俏
日前,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大学技术转移国际论坛在上海开幕。在这次会议上,与会的国内11所大学的相关负责人,联名发起倡议: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知识产权挑战,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据悉,有关单位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招考的专利审查员名额达237人之多;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人才几乎是空白,而通常国外每家跨国公司都有数百名知识产权法律专门人才。


对专业人员要求逐年增高

日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招考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对着电脑进行报名人员资格审核工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10月18日开始接受网上报名以来,累计已有4967人报名,其中符合报名资格的有2257人。据介绍,符合报名条件的报考者将在11月28日参加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B类考试,之后按照职位需求参加该局组织的相关专业英语考试和面试。

近两年报考专利审查员的门槛越来越高,在学历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据介绍,2001年招考的时候,2/3的职位要求本科学历,2002年要求研究生学历的职位所占比例就大有增加,而今年招考的职位学历要求是本科和研究生各一半。工作人员介绍说,一名合格的专利审查员至少要具备以下的素质: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和专利审查知识,具备扎实的理工科专业技术知识背景,熟悉电脑等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大学四级或六级)。

急需培训壮大从业队伍

那么,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从业队伍的状况如何呢?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副司长肖鲁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从业队伍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人员总量不足、素质不能满足客观需求等情况。拿从事专利工作的人来说,全国只有上万人,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极不相称的。我国目前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只有三千多人,一些地处内陆的地区如西藏等甚至没有专利代理人。

人才培养不足是制约发展的瓶颈,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有关教育的不足总人数的5%。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秘书长郑胜利教授介绍,北大知识产权学院从1993年设立以来,共培养了375名毕业生,每年的学生不超过五六十人。如果以此推算全国每年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加在一起,也远远满足不了1000人的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扩大人才培养的规模,专家认为现有的

几所知识产权学院每年最多培养不到1000名学生,无法满足行业的需要。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目前已经将人才培养列入到2010年的八项奋斗目标之一。

理工科背景人才走俏

正是因为严重的供需不平衡,使知识产权人才成为了人才市场上的“紧俏产品”,而就业行情也不断走高。记者从正在进行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招考专利审查员的工作中了解到,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是有理工科学历,然后再进行知识产权法规的培训,才可以适应审查员的岗位需要。

知识产权人才更偏爱学习理工科出身的学生。为什么原本是属于文科法学范畴的专业,却更偏爱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呢?有关人士指出,虽然知识产权学习的多是与法律有关的课程,但由于知识产权领域更多的是要接触到一些高科技、高技术项目等,如果有比较好的理工科基础,那么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认识这个技术或产品,再做相关的知识产权工作时也更方便一些。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陶院长说,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的理工知识水平,因为行业的要求比较高,而从“后天”又很难补齐。但是,他强调并不是理工学生就是“完美”的,他们往往在沟通和表达能力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弥补。(完)


《广州青年报·前程招聘专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