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A6140车床法兰盘84003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法兰盘84003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法兰盘84003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法兰盘84003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工艺设计说明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夹具设计说明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3、课程设计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第一部分 工艺设计说明书

1.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法兰盘是可用于连接其他零件或可用于增加其他零件强度的一种零件。本法兰盘是回转面和平面的结合,内部由阶梯孔和螺纹孔组成,其要求有较高的耐磨性,较高的强度和回转稳定性。 1.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1)法兰盘本身精度:

外圆φ80

19

.00-+尺寸公差等级IT11,表面粗糙度Ra 为1.6μm ,φ52

029

.001.0--尺寸

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 为1.6μm ,φ1201±尺寸公差等级IT14,表面粗糙度Ra 为3.2μm ,内孔φ62015.0±公差等级为IT7,φ36

02.0-+尺寸公差等级IT6,

φ65表面粗糙度Ra 为1.6μm ,距离φ36

02.0-+为34.5

80

.030.0--的平面公差等级IT13。

2)位置精度,内孔φ62015.0±相对于基准面A 、B 的跳动量要求为0.04。

3)加工此零件时,应尽量统一定位基准,减少装夹次数,这样有利于保证零件的加 工精度。

1. 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此法兰盘是由回转面和平面组成,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较为简单,但

零件精度要求高,零件选用材料HT150,该材料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一般铸件,不用人工实效,有良好的减振性,铸造性能好。对法兰盘的基本要求是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和回转平稳性,因而安排法兰盘加工过程应考虑到这些特点。

本次设计的零件图如下:

法 兰 盘

2. 毛坯选择

2.1毛坯类型

1、根据零件材料HT150确定毛坯为铸件,由于要加工与φ3602

.00

+-的孔中心线距离分

别为54和34.530

.080.0--的两平面,若毛坯外型铸成φ120的外圆,材料浪费太严重,因此将两平面直接铸出。且3-φ11和3-φ16.5的内孔不铸出,均在钻床上钻出后加工。

2. 由于本零件要求生产批量为中批量生产,毛坯铸造方法选用金属型铸造(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 P4表1.2-1),铸造的毛坯尺寸公差等级为8级(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 P6表1.2-5),选择错型值为0.7(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 P6表1.2-4)。

2.2毛坯余量确定

对于批量生产的铸件加工余量(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 P7表1.2-7),初步将本零件的加工余量定为5mm ,毛坯尺寸偏差由表1.2-2查得为±1.8.

2.3毛坯-零件合图草图

3.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3.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该零件是法兰盘,中批量生产。由于此零件较为简单,但精度要求较高,为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统一定位基准,由于该法兰盘是由回转面和平面组成,根据具体需要初步确定的加工方法有车、铣、磨、镗、钻等。

3.2加工顺序的安排

本着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基准先行、先面后孔的原则安排加工顺序,逐步提高加工精度,先以外圆φ80

19

.00-+为粗基准粗车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

长度方向为60的右端面和φ1201±的外圆,调头装夹以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

向为15的右端面为基准粗车φ80

19

.0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60的左端面和长度方向

为15的左端面,再以粗车后的外圆φ80

19

.00-+为精基准半精车φ52

029

.001.0--的外圆、

和φ1201±的外圆粗镗,半精镗φ3602

.00

+-的内孔,以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

为15的右端面为基准粗镗φ62.4、φ62015.0±、φ65、及4X0.5的槽、φ58的内孔,继续半精镗φ65、φ62015.0±、及4X0.5的槽,车出M64X1.5的螺纹,以外圆φ80

19

.00-+为基准粗铣长度为54的左端面和长度为34.530

.080.0--的两平面,以φ3602

.00

+-的内孔、

φ62.4内孔和长度为60的右端面及34.5的平面定位钻3-φ11和3-φ16.5的孔,然后扩3-φ16.5的孔,然后在继续钻出φ18和φ4的孔,磨φ80

19

.00-+的外圆和长度为60

和15的左端面,磨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并切出3X0.5的槽然

后倒角,以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为基准精镗φ62015.0±的

孔,,以φ80

19

.00-+的外圆为基准精镗φ36

02.00

+-的内孔,然后用浮动镗刀块精镗φ

3602

.00

+-的内孔并加工出6X6的半圆槽。

3.3定位基准选择

先以φ80

19

.00-+为基准加工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和

φ1201±的外圆,再以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为基准加工

左端部分,再以外圆定位加工内孔和螺纹,以φ3602

.00+-的内孔、6X6的半圆槽和

长度为60的右端面定位钻孔、扩孔。

3.4加工阶段的划分说明

加工阶段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

3.5主要机加工工序简图

1、铸 铸造、清理

2、热处理 正火

3、粗车φ52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长度为60的右端面、φ1201±

的外圆 4、粗车φ80

19

.0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60的左端面和长度方向为15的左端面

5、半精车φ52

029

.001.0--的外圆和φ1201±的外圆、粗镗φ36

02

.00

+-的内孔、半精镗

φ3602

.00

+-的内孔

6、粗镗φ62.4、φ62015.0±、φ65、及4X0.5的槽、φ58的内孔、半精镗φ65、

φ62015.0±及4X0.5的槽、车出M64X1.5的螺纹

7、粗铣长度为54的左端面和长度为34.530

.080.0--的两平面

8、钻3-φ11的孔 、扩3-φ16.5的孔 9、钻出φ18和φ4的孔 10、热处理:退火

11、去毛刺(在所有侧面去除机械加工所留下的毛刺) 12、清洗吹净

在乳化液中清洗法兰盘,保证没有铁削、油污和其他赃物,清洗时间不少于3min ,清洗的同时通入压缩空气以提高清洗效果,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零件,并用擦布擦净表面。 13、检验 14、表面淬火 15、磨φ80

19

.00-+的外圆和长度为60和15的左端面、磨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

向为15的右端面并切出3X0.5的槽然后倒角

16、精镗φ62015.0±的孔

17、精镗φ3602

.00

+-的内孔

18、用浮动镗刀块精镗φ36

02.00

+-的内孔并加工出6X6的半圆槽

19、去毛刺吹净 20、检验

4.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φ52

029

.001.0--

φ80

19

.00-

φ65

φ62.4

φ36

02.0+

15

60

φ11

φ

φ18

φ4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所用的设备有:CA6140、立式铣床、摇臂钻床、清洗机、检验台、外圆磨床。 夹具有:三爪卡盘、虎钳、钻直孔专用夹具、钻斜孔专用夹具、磨床专用夹具。 刀具有:90度车刀、车用镗刀、铣刀、φ11、φ4、φ18、φ16.5钻头、砂轮、切断刀。

量具有:千分尺、游标卡尺、专用卡规、专用通规、止规。

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

(1) 粗车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长度为60的右端面、

φ1201±时:(T1=T 辅 T2=T 机 T3=T 工 T4=T 休)(车刀刀杆尺寸BXH 取20X30) 切削用量:ap=10.85 由表5.3-1得:f=0.9mm/r

由表5.3-20查得 v=46m/min 则n=318x46/57=256.63=257r/mm

工时定额:由表3.3-1得:装夹工件时间为0.08min 由表3.3-2得:松开卸下工件时间为0.06min , 由表3.3-3得:操作机床时间为:

(0.02+0.03)X18+0.02+0.02+0.01+0.02=0.97 min

由表3.3-4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1+0.15+0.08+0.1=0.43min T1=0.08+0.06+0.97+0.43=1.54min

由表3.3-33得布置工作地、休息和生理时间分别为:T3=56min 、T4=15min T 基=Ljz/nfap=497.6X5/257X0.9X10.85=1min 则T 总=T1+T2+T3+T4+T 基=73.84min (2)粗车φ80

19

.0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60的左端面和长度方向为15的左端面:

切削用量:(车刀刀杆尺寸BXH 取25X25)ap=4.6 ,由表5.3-1得f=0.8,由表5.3-20查得v=53m/min ,则n=318v/d=318x53/85=198.3=198r/min

工时定额:

由表3.3-1得:装夹工件时间为0.08min

由表3.3-2得:松开卸下工件时间为0.06min , 由表3.3-3得:操作机床时间为:

0.02+0.02X5+0.02+0.03+0.03X3+(0.03+0.02+0.03+0.02)X9=1.16min 由表3.3-4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1+0.09+0.08=0.27min T1=0.08+0.06+1.16+0.27=1.57min

由表5.4-1得机动时间为:T2=(0.04+0.03)X3=0.21min

由表3.3-33得布置工作地、休息和生理时间分别为:T3=56min 、T4=15min T 基=Ljz/nfap=460x5/198x0.8x4.6=3.16min 则T 总=T1+T2+T 基+T3+T4=75.94

(3)半精车φ52

029

.001.0--的外圆和φ1201±的外圆、粗镗φ36

02.00

+-的内孔、半精

镗φ3602

.00

+-的内孔:

切削用量:(刀尖圆弧半径取0.5)ap=3 由表5.3-2得:f=0.15mm/r 由表5.3-20得:v=100m/min

则n=318v/d=318x100/55=578.2=578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1.2min T2=0.3min T3=56min T4=15min T 基=135x5/578x0.15x3=2.29min T 总1=T1+T2+T3+T4+T 基=74.79min 粗镗φ3602

.00

+-的内孔:

切削用量: ap=2.1

由表5.3-3得f=0.3mm/r 由表5.3-20得v=110m/min

则n=318v/d=318x110/31=1129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0.8 min T2=0.14 min T3=60 min T4=15 min T 基=lz/nfap=100x5/1129x0.3x2.1=0.7min T 总2=76.64min 半精镗φ3602

.00

+-的内孔:

切削用量:ap=1.5

由表5.3-3得f=0.15mm/r 由表5.3-20 得v=115m/min

则n=318v/d=318x115/33=1108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0.4 min T2=0.07 min T3=60 min T4=15 min T 基=lz/nfap=50x5/1108x0.15x1.5=1min T 总3=76.47min 则T 总=227.9min

(4) 粗镗φ62.4、φ62015.0±、φ65、及4X0.5的槽、φ58的内孔、半精镗φ65、φ62015.0±及4X0.5的槽、车出M64X1.5的螺纹时:

切削用量: ap=7

由表5.3-3得f=0.5mm/r 由表5.3-20得v=67m/min

则n=318v/d=318x67/57=374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2.3min T2=0.5min T3=60min T4=15min T 基=lz/nfap=145x5/374x0.5x7=0.55min T 总1=T1+T2+T3+T4+T 基=78.35min

半精镗φ65、φ62015.0±及4X0.5的槽时:

切削用量:ap=1.5

由表5.3-3得f=0.15mm/r 由表5.3-20得v=115m/min

则n=318v/d=318x115/62=590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1.2min T2=0.3min T3=60min T4=15min T 基=100x5/590x0.15x1.5=3.77min T 总2=80.27min 车出M64X1.5的螺纹:

切削用量:ap=1.6 由表5.3-1得f=1.2mm/r 由表5.3-20得v=70m/min 则n=318v/d=318x70/62=359r/min 工时定额:

T1=0.74min T2=0.07min T3=56min T4=15min T 基= lz/nfap=50X5/359X1.2X1.6=0.36 min T 总3=71.83min 则T 总=230.45min (5) 粗铣长度为54的左端面和长度为34.530

.080.0--的两平面:

切削用量:ap=2.5 由表6.3-2得f=0.25mm/r 由表6.3-21得v=120m/min 则n=318v/d=318x120/112=341r/min

工时定额:由表6.4-1得T2=Lw+L1+L2/vf=50+8+8/120X0.25=2.2 min

由表 3.3-7得操作时间为0.5 min 由表 3.3-8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24min

T1=1.98min T3=51min T4=15min T 基=lz/nfap=300X5/341X0.25X2.5=7.04min T 总=75.02min (6) 钻3-φ11的孔:

切削用量:ap=15 由表7.3-1得f=0.6mm/r 由表7.3-11得 v=12m/min n=318v/d=318x12/11=347r/min 工时定额:

T2=Lw+Lf+Lt/fn=15+9.35+0/0.6X347=0.12 min (Lf=dm/2cotkr=11/2cot120=9.35) T 基=15X11/347X0.6X15=0.05 min

由表3.3-9得装夹工件的时间为0.17 min 由表3.3-10得松卸工件的时间为0.15 min 由表3.3-11得操作时间为0.4 min

由表3.3-12得测量工件的时间为0.04min

则T1=0.76 min T3=47 min T4=15 min T 总1=62.81min 扩3-φ16.5的孔:

切削用量:ap=10 由表7.3-2得f=0.6mm/r 由表7.3-12得v=25.1m/min 则n =318v/d=318X25.1/16.5=484r/min

工时定额:由表7.4-1得T2=iw+lf+lt/fn=(10+1.62)/(0.6x484)=0.04min 【lf=(dm-dw)/2cotkr=(16.5-11/2cot120=1.62)】

由表 3.3-9得装夹工件时间为0.17min 由表 3.3-10的松卸工件时间为0.15min

由表3.3-11得操作机床时间为0.42 min 由表3.3-12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05min T1=0.79min T3=47min T4=15min T 基=10x16.5/484x0.6x10=0.06min T 总2=62.89 min T 总=125.7 min (7)钻出φ18和φ4的孔

切削用量:ap=11 由表7.3-1得f=0.8mm/r 由表7.3-11得 v=13m/min n=318v/d=318x13/18=230r/min 工时定额:

钻φ18深2的孔:

T2=Lw+Lf+Lt/fn=2+5.29+0/0.8X230=0.04 min (Lf=dm/2cotkr=18/2cot120=5.29) T 基=2X18/230X0.8X2=0.1 min 钻φ4深11的孔:

T2=Lw+Lf+Lt/fn=11+1.18+0/0.8X230=0.07 min (Lf=dm/2cotkr=4/2cot120=1.18) T 基=11X4/230X0.8X11=0.02 min

由表3.3-9得装夹工件的时间为0.17 min 由表3.3-10得松卸工件的时间为0.15 min 由表3.3-11得操作时间为0.4 min

由表3.3-12得测量工件的时间为0.04min

则T1=0.76 min T3=47 min T4=15 min T 总=62.99min (8)磨φ80

19

.00-+的外圆和长度为60和15的左端面:

切削用量:ap=0.4 由表10.2-2得f=0.4mm/r v=22m/min 则n =318v/d=318X22/80=88r/min

工时定额:由表3.3-13得装夹和松卸时间为0.05 min 0.03 min

由表3.3-15得操作时间为0.35min 由表3.3-16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08min T1=0.51min T3=60min T4=15min T 基=108x0.4/88x0.4x0.4=3.09min T 总1=78.6min 磨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并切出3X0.5的槽然后倒角

切削用量:ap=0.4 由表10.2-2得f=0.4mm/r v=22m/min 则n =318v/d=318X22/52=135r/min

工时定额:由表3.3-13得装夹和松卸时间为0.05 min 0.03 min

由表3.3-15得操作时间为0.35min 由表3.3-16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21min

T1=0.64min T3=60min T4=15min T 基=103x0.4/135x0.4x0.4=1.91min T 总2=77.55min T 总=156.15min (9) 精镗φ62015.0±的孔:

切削用量:ap=0.5

由表5.3-3得f=0.15mm/r 由表5.3-20得v=115m/min

则n=318v/d=318x115/62=590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1.2min T2=0.3min T3=60min T4=15min T 基=70x5/590x0.15x0.5=7.9min T 总=84.4min (10) 精镗φ3602

.00

+-的内孔:

切削用量:ap=1

由表5.3-3得f=0.15mm/r 由表5.3-20 得v=123m/min

则n=318v/d=318x123/36=1087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0.4 min T2=0.07 min T3=60 min T4=15 min T 基=lz/nfap=50x5/1087x0.15x1=1.53min T 总=77min

(11) 用浮动镗刀块精镗φ36

02.00

+-的内孔切出6X6的半圆槽:

切削用量:ap=0.4

由表5.3-3得f=0.15mm/r 由表5.3-20 得v=140m/min

则n=318v/d=318x140/36=1237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0.4 min T2=0.07 min T3=60 min T4=15 min T 基=lz/nfap=50x5/1237x0.15x0.4=3.37min T 总=78.84min

第三部分 课程设计体会

经过此次课程设计,内心感触颇深,课程设计环节可以说既是对我们在校学习成果的检验,又是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次机会。以前也曾做过类似的设计,但那些都是一方面的,不像此次设计内容考核这样全面,含盖面很广,其中包含了工艺过程的拟订、工艺卡片的编制、图纸的绘制、工装夹具的设计等很多方面及内容。此次设计不仅考核了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我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为我们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设计过程不仅要依赖于课本及资料上的理论知识,也要结合实际进行设

计,只有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做出的设计才能满足于现场生产的需求,只有满足现场需求的设计才是一份合格的设计。我们的设计做的还不够全面,不够完善,缺少实践的验证。但我相信我们通过此次设计所积累的设计经验以及理论经验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份很难得很宝贵的财富。

钻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程: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2、定位方案的确定与定位元件的选择 定位基准为下表面和左端面,考虑到工件加工尺寸较大,结合工艺性,工件以平面为定位基准,常用定位元件采用支撑板和2个支撑钉 3、夹具结构设计 3.1 定位装置(含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采用一面两孔定位时,支撑钉位如下。两定位孔中心距为150 ±0.06mm 1)确定圆柱销直径 圆柱销直径公差取g6,即 mm。 (2)确定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 根据公式(5-3),取 mm ,所以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为150±0.02mm。 3.2 夹紧装置(含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根据设计思想,则此钻床夹具采用固定式钻床夹具,草图如下所示:

夹紧力计算 09.81Zf Yf F F F C d f K = 查表可得F C =42.7、 xf=1.0、 yf=0.7、.Z F K =. 0.9 因此Fz=.595N 09.81ZM YM M M M C d f K = 查表可得M C =0.021、 xM=2.0、 yM=0.8、.M K =.0.87 因此 扭矩 M=1.6Nm 由夹紧力机构产生的实际夹紧力应满足下式 P=K ×'F 其中:其余系数K=K1×K2×K3×K4 K1——基本安全系数 1.3 K2——加工性质系数1.1 K3——刀具钝化系数1.15 K4——断续刀削系数1.2

所以K=1.3×1.1×1.15×1.2.=1.98 考虑实际夹紧力较小,以及所加工零件的结构特征,决定选用螺旋夹紧机构,而且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 3.3辅助装置(如钻模板、钻套等) 钻模板 1)钻模板类型的选择 引导刀具在工件上钻孔用的机床夹具。钻模的结构特点是除有工件的定位,夹紧装置外还有根据被加工的孔的位置的分布而设置的钻套和钻模板,确定刀具的位置,并防止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倾斜,从而保证被加工的位置精度。由于加工的两个孔均匀分布在180度的轴线两侧,则选择固定式钻模。 2)钻模板的主要尺寸的确定 钻模板的厚度,夹具板的外尺寸确定,可根据加工工序的要求及尺寸确定。 厚度为25,长为262.5mm,宽为50mm

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第七节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1. 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 2.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3. 绘制夹具总图 4. 确定并标注有关尺寸和夹具技术要求 5. 绘制夹具零件图 明确设计任务: 1. 分析研究工件的结构特点、材料、生产规模和本工序加工的技术要求以及前后工序的联系 2. 了解加工所用设备、辅助工具中与设计夹具有关的技术性能和规格; 3. 了解工具车间的技术水平等。 必要时还要了解同类工件的加工方法和所使用夹具的情况,作为设计的参考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主要考虑以下问题: 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并设计相应的定位装置; 2.确定刀具的导引方法,并设计引导元件和对刀装置; 3.确定工件的夹紧方案并设计夹紧装置; 4.确定其它元件或装置的结构形式,如定向键、分度装置等; 5.考虑各种装置、元件的布局,确定夹具的总体结构; 6.对夹具的总体结构,最好考虑几个方案,经过分析比较,从中选取较合理的方案。 绘制总装图的顺序是: 1.用双点划线绘出工件的轮廓外形,示意出定位基准面和加工面的位置; 2.把工件视为透明体,按照工件的形状和位置依次绘出定位、夹紧、导向及其它元件和装置的具体结构; 3.最后绘制夹具体,形成一个夹具整体。 五类尺寸和四类技术要求: 五类尺寸:包括夹具外形轮廓尺寸、工件与定位元件间的联系尺寸、夹具与刀具的联系尺寸、夹具与机床联系部分的联系尺寸、夹具内部的配合尺寸。 四类技术要求:包括定位元件之间的定位要求、定位元件与连接元件和(或)夹具体底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导引元件和和(或)夹具体底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导引元件与定位元件间的相互位置要求。

CA6140车床法兰盘的机械工艺规程及钻床夹具设计

XXXX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指导教师:职称: 职称: 20**年12月5日

序言 (3) 零件的分析 (4) (一)零件的作用 (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工艺规程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基面的选择 (5) (三)制定工艺路线 (6)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屑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夹具设计 (36) 第一节设计要求 (36) 第二节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36) 三定位误差分析 (38) 心得体会 (39) 参考文献 (40) 致谢 (41)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基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 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 加强使用软件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设计,基本上掌握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等。并学会了使用和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最重要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巩固和加深了所学到的东西。并在设计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 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课程设计,首先得助于王大承教授和其他老师的悉心指导,还有就是我们小组成员间合理的分工和小组成员们的努力。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对零件加工所用到的设备的基本性能和加工范围缺乏全面的了解,缺乏实际的生产经验,导致在设计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但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通过请教老师和咨询同学,翻阅资料、查工具书,解决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使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了解了一些设计工具书的用途,同时,也锻炼了相互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学会包容和让解。及在此,十分感谢王大承教授的细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互相帮助。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刻苦努力,不段提高自己。 本说明书主要是CA6140卧式车床上的法兰盘的有关工艺规程的设计说明,由于本身及小组成员能力水平有限,设计存在许多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本说明书主要是CA6140卧式车床上的法兰盘的有关工艺规程的设计说明,由于本身及小组成员能力水平有限,设计存在许多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 加工槽的深度为30±。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法兰盘钻φ6mm孔夹具设计

目录 序言 (2) 一、零件的分析 (2) (一) 零件的作用 (2)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二、工艺规程设计 (3)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二)基面的选择 (3) (三)制定工艺路线 (3)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5) (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 三、夹具设计: (10) (一)、设计时注意的问题 (10) (二)、夹具设计 (10) 参考资料: (12)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 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 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 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 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 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法兰盘。主要是要来安装在机床上, 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机床实现进给运动。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八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 1. 以φ100 0.12 0.34 + - 为基准面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0 0.017 45 f + - , 0 0.017 45 f + - 的右端面 2. 以 0 0.017 45 f + - 端面为基准, 先用 16 f 的钻头钻孔,然后再用铰刀铰孔 由于孔与 0 0.017 45 f + - 有跳动的要求,所以要以. 以 0 0.017 45 f + - 端面为基准 3.以 0 0.017 45 f + - 端面为基准,车 0 0.6 45 f + - 、 0.12 0.34 100 f + - 、 90 f 外圆,并导1.545 ′°, 和145 ′°, 4.要以孔 0.045 20 f + + 为基准,精车所有外圆面,使其达到要求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页眉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说明书 题目: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精铣①90上下两面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年级: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_________________ ******* —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任务书 内含: 1、机床专用夹具总装图1份 2、夹具零件图4份 3、零件毛坯图1份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选定工序的工序卡1套 5、说明书1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眉内容 完成日期: ********* 大^学

工艺学是以研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和夹具设计为主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CA6140 车床法兰盘加工工艺规程及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零件作用的分析和工艺分析,通过零件分析可以了解零件的基本情况,而工艺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加工表面和加工要求。根据零件图提出的加工要求,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第二步,进行基面的选择,确定加工过程中的粗基准和精基准。根据选好的基准,制订工艺路线,通常制订两种以上的工艺路线,通过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再选择可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的一种工序。 第三步,根据已经选定的工序路线,确定每一步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并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对于粗加工,还要校核机床功率。 最后,设计第七道工序一铣距①90mm中心线24mm和34mm两侧平面的 夹具。先提出设计问题,再选择定位基准,然后开始切削力、夹紧力的计算和定位误差的分析。然后把设计的过程整理为图纸。 通过以上的概述,整个设计基本完成。 课程设计是我们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CA6140 车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谢谢朋友对我文章的赏识,充值后就可以下载说明书,我这 里还有一个压缩包,里面有相应的word 说明书和CAD 图 纸(附带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13 张、零件图、毛坯图、定位销、支撑板、夹具体零件图、夹具装配图)。需要压缩包的朋友请联系QQ 客服:09 。下载后我可以将压缩包免费送 给你。需要其他设计题目直接联系!!! 目录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2节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一、钻夹具的设计实例 图2-2-20所示为杠杆类零件图样。图2-2-21所示为本零件工序图。 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①钻、扩、铰φ10H9孔及φ11孔。 ②φ10H9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80±0. 2)mm;平行度为。 ③φ11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15±0. 25)mm。 ④φ11孔与端面K距离为14mm。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如下。 ①φ28H7孔及两端面。 ②φ10H9两端面。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标准工具。 2.确定夹具类型 本工序所加工两孔(φ10H9和φ11),位于互成90°的两平面内,孔径不大,工件质量较小、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不是很大,因此采用翻转式钻模。 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定位方案。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案如下。 ①以φ28H7孔及一组合面(端面K和φ10H9一端面组合而成)为定位面,以φ10H9孔端外缘毛坯面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六个自由度。这一定位方案,由于尺寸885.0 mm 公差大,定位不可靠,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如图2-2-22(a)所示。

②以孔φ28H7孔及端面K 定位,以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为增加刚性,在φ10H9的端面增设一辅助支承,如图2-2-22 (b)所示。 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图2-2-22(b)所示的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 ①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φ28H7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3所示。定位副配合取6 7 28 g H φ。 ②选择可调支承钉为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防转定位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4(a)所示。也可选择如图2-2-24 (b)所示移动V 形块。考虑结构简单,现选用图2-2-24(a)所示结构。 (3)定位误差计算 ①加工φ10H9孔时孔距尺寸(80±mm 的定位误差计算。 由于基准重合,故ΔB =0。 基准位移误差为定位孔(φ38021.00+mm)与定位销(φ38007 .0002.0--mm)的最大间隙,故ΔY =+0. 007+mm =。 由此可知此定位方案能满足尺寸(80±mm 的定位要求。 ②加工φ10H9孔时轴线平行度的定位误差计算。 由于基准重合,故ΔB =0。 基准位移误差是定位孔φ28H7与定位面K 间的垂直度误差。故ΔY =0. 03mm 。 此方案能满足平行度0. 3mm 的定位要求。 ③加工φ11孔时孔距尺寸(15±mm 。加工φ11孔时与加工φ10H9孔时相同。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前言 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智能、复合、 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 本次的设计任务是加工零件(板件)上的两个孔。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钻孔要 求精度高,所以需要设计一个专用夹具,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由于夹具的利用率高, 经济性好,使用元件的功能强而且数量少,配套费用低,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夹紧装 置,缩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钻床夹具,首先要分析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在满足加工精度的条件下,合理的进行安装、定位、夹紧; 完成草图后考虑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和螺钉、螺母、定位销等的固定方式,设计合理结 构实现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根据零件要求选择材料。 完成钻床夹具的所有设计后,用 AutoCAD进行二维图的绘制,首先画好零件图,最 后进行装配,标注相关尺寸及技术要求,并用 Pro/ENGINEER绘制最终三维效果图,最 终进行说明书,任务书的撰写、整理、修改完成设计任务。

目录 第一章对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零件图 (1) 1.2.2加工零件图分析 (2) 第二章定位方案及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拟定定位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定位方案拟定 (2) 2.1.2定位方案选定 (2) 2.2定位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相关概念 (3) 2.2.2定位误差分析 (4) 第三章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对刀导向元件详细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夹紧方案及夹紧力分析 (5) 4.1 夹紧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夹紧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夹紧力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夹具体设计及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夹具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非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夹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及标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零件图 (8) 6.2钻模板零件图 ...................................................................................................... 1 1 6.3装配图 .................................................................................................................. 2 1第七章三维效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总结 .................................................................. 14 参考文献 ..............................................................

夹具设计说明书

序言 工艺学是以研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和夹具设计为主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CA6140车床法兰盘加工工艺规程及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零件作用的分析和工艺分析,通过零件分析可以了解零件的基本情况,而工艺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加工表面和加工要求。根据零件图提出的加工要求,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第二步,进行基面的选择,确定加工过程中的粗基准和精基准。根据选好的基准,制订工艺路线,通常制订两种以上的工艺路线,通过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再选择可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的一种工序。 第三步,根据已经选定的工序路线,确定每一步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并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对于粗加工,还要校核机床功率。 孔的夹具。先提出设计问题,再选择定位基准,然后最后,设计钻49 开始切削力、夹紧力的计算和定位误差的分析。然后把设计的过程整理为图纸。 通过以上的概述,整个设计基本完成。 课程设计是我们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套筒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机床夹具 (3) 1.1机床夹具在加工中的作用 (3) 1.2机床夹具的分类 (3) 1.3机床夹具的组成 (4) 1.4 工件零件图 (5) 第二章夹具设计 (6) 2.1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6) 2.2 定位方案 (6) 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2.2.2 定位元件的布置 (7) 2.3 夹紧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夹紧元件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夹紧元件的确定 (9) 2.4导向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导向装置的选择 (9) 2.4.2 导向装置的布置 (10) 2.5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11) 总结 (13)

前言 夹具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夹具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夹具设计。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利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例如在卧式车床刀架处安装镗孔夹具,可对箱体孔进行镗孔加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尽管已有一定的基础,规模也不小,实力较其它发展中国家雄厚。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础地之一。

法兰盘夹具设计.

目录 一、序言 (2) 二、零件分析 (2) 1零件的作用 (2)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三、工艺规程设计 (3)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2基面的选择 (3) 3制定工艺路线 (3) 4毛坯尺寸的确定与机械加工余量 (5) 5确定各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 四、夹具的设计 (14) 1问题的提出 (14) 2夹具设计 (14) 五、三维建模 (16) 五、设计总结 (21) 六、参考文献 (22)

一、序言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此次设计的是CA6140车床法兰盘及夹具设计。首先,对工件进行分析得出工艺路线;再着重进行夹具的设计,其中包括定位的设计、夹紧力的设计,夹紧和定位原件的选择。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予以指教。 二、零件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法兰盘,为盘类零件,用于卧式车床上。车床的变速箱固定在主轴箱上,靠该法兰盘定心。法兰盘内孔与主轴的中间轴承外圆相配,外圆与变速箱体孔相配,以保证主轴三个轴承孔同心,使齿轮正确啮合。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8±,进行夹具设计,生产批法兰盘零件,要求钻孔Ф6和Ф4,保证尺寸3.0 量为中批量生产。以零件心轴和一端面定位,夹紧另外一端面。用快换钻套保证 28±。 孔Ф6和Ф4的位置,即尺寸3.0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课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课程设计 作业题目:机械拨叉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机制5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12月 21 日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清单 (03) 设计内容 (03) 原始资料 (03) 一、零件分析 (04) (一)零件的作用 (0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04) 二、工艺规程设计 (05) (一)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05) (二)基面的选择 (05) (三)制定工艺路线 (06)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08) 三、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四、夹具设计 (15) (一)任务的提出 (15) (二)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的设计计算 (15) (三)夹紧方案及装置的设计计算 (18) 参考文献 (21) 设计清单: 1、零件图 1张 2、零件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 4、夹具设计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1套

凌金锋拨叉831007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 (1)画零件图 (2)绘制毛坯图 (3)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4)选择夹具设计方案 (5)绘制某一工序夹具草图及零件图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原始资料:拨叉零件图831007,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语操作机构相连,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波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和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需要加工的表面: 1.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端面; 2.小头孔φ22mm以及与此孔相通的φ8mm的锥孔、M8螺纹孔; 3.大头半圆孔φ55mm; 位置要求: 小头孔上端面与小头空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打孔的上下断面与小头孔的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依次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

第2节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一、钻夹具的设计实例 图2-2-20所示为杠杆类零件图样。图2-2-21所示为本零件工序图。 nhuH?> 36-訂 ^5 0 0 +£* 出 ? 外 一 一 益 殳 」 ? 16 逹," _ . 一 T P25H?\ 图2-?-21杠杆工序图

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①钻、扩、铰? 10H9 孔及? 11孔。 ②? 10H9 孔与? 28H7 孔的距离为(80 ± 0. 2)mm ;平行度为0.3mm。 ③0 11孔与0 28H7孑L的距离为(15 ± 0. 25)mm。 ④0 11孔与端面K距离为14mm。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如下。 ①0 28H7孔及两端面。 ②0 10H9两端面。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标准工具。 2?确定夹具类型 本工序所加工两孔(0 10H9和0 11),位于互 成90°的两平面内,孔径不大,工件质量较小、 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不是很大,因此采用翻转式 钻模。 3 .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定位方案。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案如下。 ①以0 28H7孔及一组合面(端面K和0 10H9 一端面组合而成)为定位面,以0 10H9孔端外缘毛坯面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六个自由度。这

一定位方案,由于尺寸8&"5mm公差大,定位不可靠,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如图2-2- 22(a) 所示。 011 y ■■I I 耳■ I BE) 2-2-22定位夹蛍方秦 ②以孔$ 28H7孔及端面K定位,以? 11孔外 缘毛坯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工件六个自由 度。为增加刚性,在$ 10H9的端面增设一辅助支承,如图2-2-22 (b)所示。 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图 2-2-22(b)所示的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 ①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 $ 28H7孔 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3所示。定位副配合取28竺。 g6

法兰盘零件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法兰盘零件夹具设计(钻轴向孔4-Φ9)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设计题目 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钻轴向孔4-Φ9) 二、原始资料 (1)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 (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1张 (4)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 (4)夹具装配图1张 (5)夹具体零件图1张 (6)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1份 四、进度安排(参考) (1)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 (2)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 (3)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9天 (4)编写说明书3天 (5)准备及答辩2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法兰盘(CA6140车床)的加工 工艺过程设计和钻49 孔的专用夹具设计,在课程设计过程 中完成了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装配图和夹具体零件图的 绘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对所学各 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 训练。 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课程设计,首先得助于冷岳峰老师 的悉心指导,同学们的耐心解答。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实际 的生产经验,导致在设计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但在同学们 的帮助下,通过请教老师,翻阅资料、查工具书,解决设计 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此,十分感谢冷岳峰老师的 细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互相帮助。

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1

前言 CA6140车床是普通精度级万能车床,它运用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和盘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以及车削端面等,是应用最广泛的车床。 CA6140车床床身是机床的基础构件,机床的各个主要部件和零件都装在床身或床身的导轨上作相对运动。在切削中,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力传递到床身上而使床身变形 床身的变形和振动直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床身是车床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件。 而导轨,则是床身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床身上共有四条导轨,其中,有两条导轨是拖板用的导轨,另外两条导轨为尾座导轨,其作用为导向和承载,因此,以导轨要求有较高的的导向精度,结构简单,工艺好等特点。 本次的设计主要就是针对加工床身导轨而进行设计的,为了保证导轨的精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床身导轨的加工基准选用导轨本身即”自为基准”原则。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调节装置,其作用就是在加工床身时对床身在空间的各个位置进行调节,限于当前的水平有限,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1

2

3

第1章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机床床身,它是机床的基础构件。机床的各个主要部件和零件都装在床身上或在床身导轨上作相对运动。床身是机床的支承件,装左床腿和右床腿并支承在地基上。床身上安装着机床的各部件,并保证它们之间具有要求的相互准确位置。 在床身上安装有刀架、尾座、床头箱等零件。在切削中,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力传递到床身上而床身变形,床身的变形和振动直接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床身是机床上极为重要的构件。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主要有四组加工表面,该三组加工表面都要求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现述如下: 1.2.1 床鞍与床身的结合面。该平面是床鞍与床身的结合面,负责纵向进给运动。因此,要求该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不得超过 1.6,以保证纵向进给的精度。 1.2.2 导轨面。床身上有四条导轨,其中有两条上安装拖板,另两条安装尾架,导轨面是床身的的一个重要表面,刀架负责安装车刀,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切削精度,尾座能够安装钻头进行钻削等工作,因此,要求导轨面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和好的直线度,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1.2.3 床头箱的安装定位面。该平面主要安装床头箱,因此,要求该平面 1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

第2节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一、钻夹具的设计实例 图2-2-20所示为杠杆类零件图样。图2-2-21所示为本零件工序图。 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①钻、扩、铰φ10H9孔及φ11孔。 ②φ10H9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80±0. 2)mm;平行度为0.3mm。 ③φ11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15±0. 25)mm。 ④φ11孔与端面K距离为14mm。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如下。 ①φ28H7孔及两端面。 ②φ10H9两端面。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 标准工具。 2.确定夹具类型 本工序所加工两孔(φ10H9和φ11),位于互 成90°的两平面,孔径不大,工件质量较小、轮 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不是很大,因此采用翻转式钻 模。 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定位方案。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 案如下。

①以φ28H7孔及一组合面(端面K 和φ10H9一端面组合而成)为定位面,以φ10H9孔 端外缘毛坯面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六个自由度。这一定位方案,由于尺寸885 .00+mm 公 差大,定位不可靠,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如图2-2-22(a)所示。 ②以孔φ28H7孔及端面K 定位,以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为增加刚性,在φ10H9的端面增设一辅助支承,如图2-2-22 (b)所示。 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图2-2-22(b)所示的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 ①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φ28H7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3所示。定位副配合取6 7 28 g H 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