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系统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412.50 KB
- 文档页数:8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工作原理哎,说起永磁同步伺服电机这东西·,它可真是个科技界的小能手,不光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干起活来那也是一把好手,咱们得好好聊聊它的工作原理,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让这高科技的东西也接地气儿。
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把超强力磁铁,对,就是那种小时候玩磁铁,能吸住一大堆铁钉的那种。
这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啊,它就像是把这磁铁的力量,巧妙地封装进了一个小盒子里,还给它配了个超级精准的“大脑”,让它能按照你的指令,灵活地转动起来。
这电机的心脏,就是那块永磁体,它就像是个永不疲倦的舞者,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磁性,不用电来加热或者冷却,就能稳稳当当地站在舞台中央,吸引着周围的“观众”——也就是电机里的电流。
这电流啊,可不是随便乱跑的,它得按照永磁体的指挥,排好队,绕着永磁体转圈圈,就像是一群小精灵,在跳着有规律的舞蹈。
但光跳舞可不够,咱们还得让这电机干点实事儿。
这时候,就得请出电机的“大脑”——控制器了。
这控制器啊,聪明着呢,它能读懂你的心思,知道你想让电机往哪转、转多快。
它就像是个指挥官,通过调整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告诉电机里的小精灵们怎么跳舞。
说起来,这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效率啊,真是高得吓人。
它不像那些老式的电机,转起来嗡嗡响,还费电。
它就像是个轻功高手,轻轻一蹬腿,就能飞出去老远,而且动作还特别流畅,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
这主要得益于它那精准的“大脑”和永磁体的强大吸引力,让能量在转换过程中几乎没有浪费。
更神奇的是,这电机还能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自己的输出。
就像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力,什么时候该放松。
这样一来,不管你是用它来驱动机器人的手臂、还是控制机床的精度,它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
总而言之啊,永磁同步伺服电机这家伙,真是个既聪明又能干的好帮手。
它用自己独特的工作原理,为我们带来了更高效、更精准的动力支持。
在未来的日子里啊,我相信它还会在更多的领域里大显身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永磁同步电机详细讲解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电器的电机类型。
它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控制性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一、工作原理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进行能量转换的电机。
它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上有三个相位的绕组,通过交流电源供电,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上带有永磁体,它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旋转。
通过控制定子绕组的电流,可以实现对电机的转速和转矩的精确控制。
二、特点1. 高效率:永磁同步电机由于没有励磁损耗,能够更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相比于传统的感应电机,其效率更高。
2. 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相比其他电机类型,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可以在相同空间内提供更大的功率输出。
3. 高控制性能: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良好的转速和转矩控制性能,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响应,适用于对动态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三、应用永磁同步电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工业领域:永磁同步电机广泛应用于机床、风力发电、压缩机、泵等设备中,以提供高效、稳定的动力输出。
2. 交通运输: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高效率和高控制性能使得电动交通工具具有更好的续航里程和更好的动力性能。
3. 家电领域:永磁同步电机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产品中常常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器,以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一种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控制性能的电机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永磁同步电机将在各个领域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
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1. 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电动汽车(EV)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正逐渐成为未来交通的主要趋势。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优良的控制性能,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文章首先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分析了其在电动汽车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随后,详细阐述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平台的选取、控制策略的制定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
在硬件设计方面,文章讨论了功率电子开关的选择、电流传感器的配置以及电机参数的匹配等问题。
在控制策略方面,文章重点介绍了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先进控制方法,并分析了它们在提高电机性能、优化能量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文章还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参数辨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热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章总结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展望了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及优势提高电动汽车效率:永磁同步电机能够提供稳定和强大的磁场,提高电机的效率和输出功率,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
增强电动汽车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损耗很小,功率密度高,可采用多极,为采用直接驱动、全封闭结构和系统集成化提供了可能。
高效能:永磁同步电机的能效更高,不需要产生额外的磁场,转子能够快速响应变化的负载条件,实现最大功率输出。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宽调速范围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等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关注。
而如何实现PMSM驱动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是提高系统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研究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
二、PMSM驱动系统概述PMSM驱动系统主要由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逆变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指令、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从而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在制动过程中,电机可作为一种发电机运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因此,如何有效地回收这部分能量,成为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
三、制动能量回收的必要性传统的制动方式主要依靠机械刹车或电阻耗能方式来降低车速或系统能量,这种方式会浪费大量的能量。
而通过在PMSM驱动系统中实现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可以将电机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回收到电池或其他储能设备中,从而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系统效率。
四、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一)回馈制动策略回馈制动策略是利用电机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回馈到电池或其他储能设备中。
这种策略需要在电机控制系统中实现一种有效的功率变换器和控制算法,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将电机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回馈给系统。
回馈制动的优点是能够实现能量的高效回收,但需要解决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二)再生制动策略再生制动策略是利用电机的发电特性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
在PMSM驱动系统中,再生制动策略可以通过调整电机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来实现。
再生制动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能量的高效回收和利用,同时可以减少机械刹车的使用,延长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
(三)混合制动策略混合制动策略是结合回馈制动和再生制动的优点,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状态选择合适的制动方式。
混合制动策略可以充分利用电机的发电特性和系统的储能能力,实现能量的高效回收和利用。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结构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运行参数,如转速、电流、电压等。
常用的传感器
包括转速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
2.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电机的控制信号。
控制器的类型有
很多,常用的控制器包括矢量控制器、直接转矩控制器等。
3.执行器:将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能够接受的形式。
常用的执行器包
括逆变器、电机等。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如下:
●传感器测量电机的运行参数。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电机的控制信号。
●执行器将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能够接受的形式。
●电机根据执行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运行。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机的速度、转矩、位置等参数的控制。
控制系统的性能将直接影响电机的运行性能和效率。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有很多,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
●矢量控制:将电机的转子坐标系转换为定子坐标系,并在定子坐标系下进行
控制。
矢量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可以实现电机的快速、精准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对电机的转矩进行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具有较高的控制
速度,可以实现电机的快速响应。
永磁同步电机及控制系统天津德石顿电气设备有限公司Tianjin Deschton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TIANJIN DESCHTONEELECTRICAL EQUIPMENT█ 公司简介德国Deschtone 电气传动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法兰克福,主要致力于高压软启动器、高压变频器以及其它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其品牌享誉欧州。
为开拓中国市场,于2015年1月在中国天津投资建厂,自此,天津德石顿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同时,把德国品牌的高品质产品推向中国大陆。
产品主要面向高端市场和重点应用领域。
从标准方案到大型工程项目将为用户提供专业、完善的服务。
天津德石顿建厂以来,为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电机节能工程”的机遇,顺应节能减排的政策及市场需求,专门开发了一套永磁同步电机及变频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注塑机、空压机、球磨机、风机、水泵、油泵等场所,通过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显著的节能效果。
The Deschtone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co., Ltd. is located in Frankfurt, Germany. It is mainly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out high-voltage soft starter 、high-voltage inverter and other power electronic products. The “Deschtone ”brand is famous in Europe.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Chinese market, it invested and built the factories in Tianjin, China, in January 2015. Since then, Tianjin Deschton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was set up.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 quality products of German brand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e products will be served in the high-end market and key-applications field. It will provide users with professional & perfect service from the standard solution to large engineering projects.Since the Tianjin Deschtone factory was built, In order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Electric Energy Conservation Project" implemented by the State ,Adaptation to market demand and the policie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o,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and frequency conversion control system were developed.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places, such as: Air Compressor, ball mill, Fan, pump, oil pump, etc. It is proved by practice that it has good performance and remarkable energy saving effect.德石顿电气Deschtone Electrical Equipment█ 企业文化:企业愿景: 成为传动领域的杰出的电气供应商 企业理念: 诚信为本、创新为魂、不断超越、追求完美 经营方针: 品质是企业致胜的关键,服务是企业永恒的追求 企业使命: 聚焦客户的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结构原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永磁同步电机、检测装置等组成。
其结构原理如下:
1.控制器: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指令和控制电机的运行。
控制器内部包含了控制算法和逻辑运算电路,可以对输入的指令进行解析和处理,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2.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是系统的执行部分,负责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电机的定子部分包含多个线圈,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相位和大小来改变电机内部的磁场分布,从而驱动电机旋转。
3.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负责检测电机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控制算法,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器首先根据输入指令和电机状态信息,计算出电机的目标位置和速度。
然后,控制器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驱动电机旋转并改变电流相位和大小,使电机旋转至目标位置并保持恒速旋转。
同时,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控制算法,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伺服系统、数控机床、电动汽车等领域。
伺服电机的驱动原理伺服电机是可以精确控制角位移和转速的电机。
工作原理:伺服电机内部一般用永磁体做转子,由驱动器控制三相电流形成旋转变化的电磁场,转子在磁场的作用下旋转。
通过电机后端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和目标值进行比较,形成闭环控制,从而精确控制电机转动的角度。
伺服电机的精度取决于编码器的精度,编码器上有均匀分布的缝,一个缝为一线,线数越多,编码器精度越高,伺服电机精度也就越高。
伺服电机工作时,每转动一个角度就会发出一个脉冲,这样驱动器发出的脉冲和编码器接收的脉冲可以形成呼应。
伺服电机可以实现很高的转速,日系伺服电机可达3000r/min,欧系可达6000r/min,而步进电机最高转速一般为500-600r/min。
伺服电机启动非常平稳,可以实现很大的加速度,启动迅速,一般只需几毫秒,而步进电机一般需要几百毫秒。
交流伺服电机还具有共振抑制功能。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主要作用:在封闭的环里面使用,随时把信号传给系统,同时把系统给出的信号来修正自己的运转。
伺服电机和其他电机(如步进电机)相比优点:1、精度:实现了位置,速度和力矩的闭环控制;克服了步进电机失步的问题。
2、转速:高速性能好,一般额定转速能达到2000~3000转。
3、适应性:抗过载能力强,能承受三倍于额定转矩的负载,对有瞬间负载波动和要求快速起动的场合特别适用。
4、稳定:低速运行平稳,低速运行时不会产生类似于步进电机的步进运行现象。
适用于有高速响应要求的场合。
5、及时性:电机加减速的动态相应时间短,一般在几十毫秒之内。
6、舒适性:发热和噪音明显降低。
这个问题实在有点偏,估计能够完整阅读的不会超过10个人,能够回答并且愿意回答的人数估计只有我1人。
虽然我知道这是免费回答,没有红包,不过我还是愿意为你解答,毕竟搞了那么多年设计,总算有个嘚瑟的机会了,而且大部分文字是搬移的。
伺服系统组成、概述与控制原理(难得好⽂)伺服系统既可以是开环控制⽅式,也可以是闭环控制⽅式。
⼀、伺服系统简述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指经由闭环控制⽅式达到对⼀个机械系统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控制。
⼀个伺服系统的构成包括被控对象、执⾏器和控制器(负载、伺服电动机和功率放⼤器、控制器和反馈装置)。
1. 执⾏器的功能在于提供被控对象的动⼒,其构成主要包括伺服电动机和功率放⼤器,伺服电动机包括反馈装置如光电编码器、旋转编码器或光栅等(位置传感器)。
2. 控制器的功能在于提供整个伺服系统的闭环控制如转矩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伺服驱动器通常包括控制器和功率放⼤器。
3. 反馈装置除了位置传感器,可能还需要电压、电流和速度传感器。
下图为⼀般⼯业⽤伺服系统的组成框图,其中红⾊为伺服驱动器组成部分,黄⾊为伺服电机组成部分。
“伺服”——词源于希腊语“奴⾪”的意思。
⼈们想把“伺服机构”当成⼀个得⼼应⼿的驯服⼯具,服从控制信号的要求⽽动作:在讯号来到之前,转⼦静⽌不动;讯号来到之后,转⼦⽴即转动;当讯号消失,转⼦能即时⾃⾏停转。
由于它的“伺服”性能,因此⽽得名——伺服系统。
⼆、常⽤参数1、伺服电机铭牌参数1. 法兰尺⼨2. 电机极对数3. 电机额定输出功率4. 电源电压规格:单相/三相5. 电机惯量:分为⼤、中、⼩惯量,指的是转⼦本⾝的惯量,从响应⾓度来讲,电机的转⼦惯量应⼩为好;从负载⾓度来看,电机的转⾃惯量越⼤越好6. 电机出轴类型:键槽、扁平轴、光轴、减速机适配…7. 电机动⼒线定义:U: RED V:BLACK W: WHITE8. 额定转速9. 编码器线数:2500/1250/1000/17B/20B法兰是轴与轴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于管端之间的连接。
2、伺服驱动器铭牌参数1. 额定输出功率2. 电源电压规格3. 编码器线数3、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1. 检测误差:包括给定位置传感器和反馈位置传感器的误差,传感器本⾝固有,⽆法克服;2. 系统误差:系统类型决定了系统误差。
永磁同步电机及控制策略1 引言 (1)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1)2.1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1)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3)3 交流伺服系统的几种主要控制策略 (5)3.1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策略 (5)3.2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策略 (5)(1)矢量控制 (5)(2)直接转矩控制 (6)(3)反馈线性化控制 (6)(4)自适应控制 (6)4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矢量控制 (6)4.1 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坐标变换 (8)① Clarke变换 (8)② park变换 (10)i=0控制原理分析 (12)4.2d4.3控制系统结构及原理 (13)4.4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原理 (14)1 引言对于一个完整的交流伺服驱动控制系统,是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以控制器为核心,以功率变换装置为执行机构,在自动控制原理的指导下组成的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
这类系统控制电动机的转矩、转速和转角,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运动机械的运动要求。
对交流伺服驱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首要问题是对控制对象进行准确而完备的数学描述。
随着永磁材料的不断开发及成熟,永磁电动机在交流伺服系统中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永磁电动机一般在转子或定子上装有永磁磁钢,以产生恒定磁场,由于永磁体可以产生很强的磁场,所以其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较小的体积,从而使得永磁电动机伺服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运动伺服系统中。
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2.1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PMSM)的特点是用永磁体取代绕线式同步电动机转子中的励磁绕组,从而省去了励磁线圈、滑环和电刷,以电子换向实现无刷运行。
PMSM 的定子与绕线式同步电动机基本相同,要求输入定子的电流仍然是三相正弦的,所以称为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永磁同步电动机也由定子、转子和端盖等部件构成。
电机的定子指的是电机在运行时不转动的部分。
定子与普通感应电动机基本相同,也采用叠片结构以减小电动机运行时的铁耗。
文献综述——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系统一.前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机制造技术以及先进的控制理论等支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交流伺服电动机为控制对象的交流伺服系统逐步取代直流伺服系统,在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数控机床、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航空航天、雷达和各种军用武器随动系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执行电机的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在高精度运动控制和驱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永磁材料的选择对电机的结构和性能影响很大。
目前广泛应用于永磁体主要有铁氧体、稀土钴以及钕铁硼三类永磁材料。
其中钕铁硼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永磁材料,其矫顽力和剩磁密度都高于其他两类永磁材料,且成本比稀土钴低得多,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永磁材料。
永磁材料的发展也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正文1. 交流伺服系统的概念及分类1.1 概念伺服来自英文单词Servo,指系统跟随外部指令进行人们所期望的运动,运动要素包括位置、速度和力矩。
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液压、气动到电气的过程,而电气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反馈装置和控制器。
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直流电机作为主要执行部件,在70年代以后,交流伺服电机的性价比不断提高,逐渐取代直流电机成为伺服系统的主导执行电机。
控制器的功能是完成伺服系统的闭环控制,包括力矩、速度和位置等。
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电动机的类型有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PMSM)和感应异步交流伺服电机(IM),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具备十分优良的低速性能、可以实现弱磁高速控制,调速范围宽广、动态特性和效率都很高,已经成为伺服系统的主流之选。
普遍应用的永磁伺服电机有两大类:一类称为无刷直流电机(BLDC),另一类称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
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是用永磁体取代绕线式同步电机转子中的励磁绕组,从而省去了励磁线圈、滑环和电刷,因此具有转子转动惯量小、响应速度快、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在要求高性能的伺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与绕线式同步电机基本相同,要求输入定子的电流仍然是三相正弦的,所以称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而异步伺服电机虽然结构坚固、制造简单、价格低廉,但是在特性上和效率上存在差距,只在大功率场合得到重视。
1.2 分类交流伺服系统根据其处理信号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模拟式伺服、数字模拟混合式伺服和全数字式伺服。
如果按照使用的伺服电动机的种类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构成的伺服系统;另一种是用鼠笼型异步电动机构成的伺服系统。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中需要采用磁极位置传感器,而感应电动机伺服系统中含有滑差频率计算部分。
若采用微处理器软件实现伺服控制,可以使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和鼠笼型异步伺服电动机使用同一套伺服放大器。
2.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2.1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2.1.1.全数字化采用新型高速微处理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伺服控制单元以及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将全面代替以模拟电子器件为主的伺服控制单元,从而实现完全数字化的交流伺服系统。
2.2.2.采用新型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目前,伺服控制系统得输出器件越来越多地采用开关频率很高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有大功率晶体管(GTR)、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等。
这些先进器件的应用显著地降低了伺服单元输出回路的损耗,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运行噪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新型的伺服控制系统一经开始使用一种把控制电路功能和大功率电子开关器件集成在一起的新型模块,称为智能控制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IPM)。
这种器件将输入隔离、能耗制动、过温、过电压、过电流保护及故障诊断等功能全部集成于一个不大的模块之中,其输入逻辑电平与TTL信号完全兼容,与微处理器的输出可以直接接口。
它的应用显著地简化了伺服单元的设计,并实现了伺服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
2.2.3.集成化、模块化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电机制造技术以及芯片技术的发展,电动机伺服驱动系统的设计水准得到了同步提高,从而出现了许多新的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在众多设计方法中,“片上系统”设计最引人瞩目,它不仅使得伺服驱动系统的小型化、主控制电路的低功耗成为可能,而且可以将伺服驱动的控制功能和通信监控功能等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就是以此方法为基础,成为伺服驱动“片上系统”设计最理想的选择。
2.2.4. 智能化智能化是指伺服控制系统具有故障自动诊断与分析、参数自整定等功能。
控制系统能在线辨识电机参数并根据辨识结果调整控制器参数,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判断故障所在并显示。
2.2.5.一体化一体化是指将电机、控制器以及配套驱动器从设计、制造到运行维护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2.6.通用化通用化是指用户可以在不改变硬件电路的前提下通过修改参数方便地实现不同的控制方式,如无速度传感器开环矢量控制、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恒压频比控制、再生控制等。
3.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系统的研究近况3.1 永磁同步电机的建模和矢量控制3.1.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特点近年来,随着PMS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技术的迅速发展,PMSM 呈现出高精度、小体积等特点。
在结构上,永磁同步电机由定子和转子构成。
定子三相(或多相)对称电枢绕组,嵌放在铁芯齿槽中。
转子用永磁体代替了电励磁,永磁体贴在圆筒形的导磁轭上,导磁轭套在转轴上,这种转子结构的设计既降低了转子转动惯量又省去了励磁线圈、电刷及滑环,又克服了直流伺服电机机械式换向器和电刷带来的限制和损耗。
按照永磁体在转子上的位置不同,永磁同步电机分为凸装式、嵌入式和内埋式三种。
前两种转子结构的永磁体通常呈瓦片形,并位于转子铁心的表面,提供径向的磁通,转子直径较小,降低了转动惯量。
凸装式转子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转动惯量小等特点,在方波永磁同步电机和恒功率运行范围不宽的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内嵌式转子结构充分利用转子磁路的不对称性所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常被调速永磁同步电机所采用。
而内埋式转子结构不是将永磁体装在转子表面上,而是将其埋装在转子铁心内部,每个永磁体都被铁心所包容。
这种结构机械强度高,磁路气隙小,所以与外装式转子相比,更适用与弱磁运行,故广泛用于要求有异步起动能力或动态性能较高的永磁同步电机。
基于上述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以下特点:①气隙密度高;②功率密度高;⑨转矩/惯量比高;④转矩脉动小;⑤调速范围宽;⑥零转速时有控制转矩;⑦高效率、高功率因数;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正是由于上述优点,永磁同步电机逐渐成为中小功率交流伺服系统中执行电机的主流,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各个领域3.1.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在建立PMSM 的数学模型时,提出下列假设:(1)永磁材料电导率为零,铁芯磁饱和效应忽略;(2)气隙磁场是正弦分布。
定子绕组三相对称;(3)忽略磁滞和涡流的损耗;(4)转子上没有阻尼绕组;如图3.1,A,B,C 是定子上的三相线圈绕组,各个线圈结构夹角为120 度。
取d 轴为转子磁链的方向,在d-q 坐标系中,建立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图3.1 PMSM 结构模型在静止坐标系中,三相电枢电流瞬时值是i A、i B、i C,电枢电压瞬时值分别为U A、U B、U x,通过旋转变换可以得到d - q 坐标系中对应的电枢电流瞬时值i d 、i q 和电枢电压瞬时值U d 、U q 。
cos cos(2/3)cos(2/3)2sin sin(2/3)sin(2/3)3A d B q C U U U U U ϕϕπϕπϕϕπϕπ⎡⎤⎡⎤-+⎡⎤⎢⎥=⎢⎥⎢⎥⎢⎥-+⎣⎦⎣⎦⎢⎥⎣⎦(3-1) cos cos(2/3)cos(2/3)2sin sin(2/3)sin(2/3)3A d B q C I I I I I ϕϕπϕπϕϕπϕπ⎡⎤⎡⎤-+⎡⎤⎢⎥=⎢⎥⎢⎥⎢⎥-+⎣⎦⎣⎦⎢⎥⎣⎦(3-2) 上式中的φ为转子磁链与A 相绕组之间的电角度。
在d- q 坐标系下,旋转角频率为ωR ,电动机的磁极对数为P n ,定子三相电感等效到d -q 坐标系的电枢电流分量和电枢电感分别为i d 、i q 和L d 、L q ,电压分量和磁链分量分别为U d 、U q 和ψ d 、ψq 。
三相PMSM 具体数学模型可表示如下:2()3d d a d q r qq a q d r d d d f q q q m n q d q d U p R i U p R i L i L i T P i i ψψωψψωψψψψω=+-⎧⎪=++⎪⎪=+⎨=⎪⎪⎪=-⎩(3-3) 上式中R a 为定子绕组内阻;ψ f 是转子磁链,是恒定不变的; p 为微分因子; T m 为输出的电 磁转矩。
3.1.3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矢量控制理论为实现交流电机高性能控制开辟了新的方法。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将电机定子三相电流矢量等效变换为定子两相坐标下的转矩电流分量和与之成正交关系的励磁电流分量,使其控制模型等效于直流电动机。
两个电流分量彼此独立,可以分别对他们进行调节。
在转矩控制的原理上,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机一样,它仍是对电流矢量的相位和频率的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转矩基本取决于i d 和i q ,故对转矩的控制最终可归结为对i d 和i q ,的控制。
当系统要求电机输出某特定转矩时,i d 和i q 有多种不同的组合。
按照控制目标的不同,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可以分为i d =0控制、cosφ=l 控制、总磁链恒定控制、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最大输出功率控制、转矩线性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3.1.3.1 定子三相绕组的Clark 变换PMSM 的Clark 变换就是将定子电流/电压从静止三相ABC 坐标系等效变换到两相静止直角坐标系α-β中。
如图3.2所示。
图3.2 三相到两相的变换N2为两相定子绕组每相的匝数,N3为三相定子绕组每相的匝数。
各相绕组磁动势的空间矢量在相应的坐标轴上,大小为电流和各相有效匝数的乘积。
要满足直角坐标系和三相坐标系中的合成磁动势相等,需要三相绕组和两相绕组在任意一坐标系中的投影相同。
在α-β坐标系中,可以得到如下平衡关系:2333311cos60cos60()2232sin60sin60()A B C A B CB C B CN i Ni Ni Ni N i i iN i Ni Ni i iαβ⎧=--=--⎪⎪⎨⎪=-=-⎪⎩(3-4)可得到三相静止坐标到两相静止坐标的变换2/311122233322A AB s s BC Ci iii C iii iαβ⎤⎡⎤⎡⎤--⎢⎥⎡⎤⎢⎥⎢⎥⎢⎥==⎢⎥⎢⎥⎢⎥-⎢⎥⎣⎦⎢⎥⎢⎥⎣⎦⎣⎦⎥⎣⎦(3-5)3.1.3.2 定子两相静止绕阻的Park变换Park变换即两相静止坐标通过变换矩阵等效到两相旋转坐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