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特大桥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计算书[全面]
- 格式:doc
- 大小:173.02 KB
- 文档页数:8
通榆运河大桥方案设计摘要: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通榆运河桥进行方案比选和设计的。
对该桥的设计,本着“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八字原则,本设计提出两种不同的桥型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
方案一为80m下承式系杆拱桥三片拱肋结构,方案二为34+90+34m 中承式系杆拱桥三片拱肋结构。
经由以上原则以及设计施工等诸多方面考虑后,确定预应力方案一为最终设计方案。
关键词:方案设计;下承式系杆拱;三片拱肋;桥梁博士模型一、工程概况本桥梁工程位于规划S233省道上,S233省道推荐路线方案在建湖县内走向为:由现状233省道以南跨过通榆运河后从现状上冈镇南部穿过。
其中通榆运河大桥是S233省道建湖段中的重要控制点。
为满足现状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建湖县交通局规划将现状通榆运河渡口将撤销,新建一座跨越通榆运河的桥梁,桥梁选址为现状通榆运河渡口以北200m左右。
跨越通榆运河处河道较为顺直,河口宽度约为125m左右。
通榆运河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中的重要干线航道。
根据《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要求,通榆运河航道上过河建筑物的通航净空尺寸应满足三级航道标准。
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三级航道通航净宽要求大于70m,通航净高不小于7m,侧高不小于6m,上底宽不小于60m。
二、设计标准(1).荷载标准:公路-I级;(2).桥梁横断面布置:(桥梁按双幅桥设置)主桥部分:1.2m(系梁)+0.5m(防撞墙)+11.5m(机动车道)+ 0.5m(防撞墙)+1.5m(系梁)+ 0.5m(防撞墙)+11.5m(机动车道)+ 0.5m(防撞墙)+ 1.2m(系梁)=28.9m;引桥部分:0.5m(防撞墙)+11.5m(机动车道)+ 0.5m(防撞墙)+1.5m(中央分隔带)+ 0.5m(防撞墙)+11.5m(机动车道)+ 0.5m(防撞墙)=26.5m;(3).桥面横坡:双向2%;(4).桥梁纵坡:桥头引坡3%,竖曲线半径R=8000m,T=240m,E=3.6m;(5).桥面铺装:10cm水泥混凝土+10cm沥青混凝土;三、方案比选1、80m下承式系杆拱桥三片拱肋结构主桥设计方案为80m下承式系杆拱桥,桥梁起点桩号K0+215.560,终点桩号K0+784.440,全长568.88m。
运河特大桥主桥箱梁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的编制是以《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桥涵施工手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相关文件为依据的。
二、工程概况本桥梁工程主桥跨运河特大桥上部结构采用70+120+70m三跨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
半幅全宽12.0m,桥面净宽10.75m。
主桥主墩和过渡墩均设置橡胶盆式支座,两端设置伸缩缝和引桥连接。
主桥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主墩顶梁高7.0m,高跨比1/17.14,跨中截面梁高2.9m,高跨比1/41.37,梁高沿跨径方向按二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宽12.0m,底板宽6.0m,翼缘板悬臂长3.0m。
箱梁半主跨共分15段,边跨共分16段(其中0~15号梁段与主跨划分一样),主墩顶12m为0号块,1~3号块长3m,4~8号块长4m,9~13号块长4.5m ,14号块为合拢段,长2m,边跨15号块为支架现浇段,长9m(其中端部留16cm为伸缩缝)。
箱梁顶板厚28cm,悬臂板端部厚18cm,根部厚65cm;腹板厚0.45m~0.6m~0.75m,呈直线变化;底板厚0.3m~0.85m,呈二次抛物线变化。
中支点处设置三道厚0.7m的横隔板、边跨支点处及中跨跨中分别设置厚1.5m及0.3m的横隔板。
箱梁横桥向底板保持水平,顶面设2%的单向横坡,由箱梁两侧腹板高度不同形成。
悬臂浇筑最大节段梁重为1550KN。
主桥左右幅共4个“T”,对于单T而言,0#块段长12.0m为支架现浇段;1#~13#块段为悬浇段,采用挂蓝施工;另外14#块段为合拢段、采用吊篮施工;15#块段为边跨支架现浇段。
各梁段体积及重量一览表如下:三、挂篮构造说明主桥挂篮为三角形挂蓝,主要由6大部分组成,分别为:三角形组合主桁梁、行走系统、底篮及模板系统、悬吊系统、锚固系统及工作平台。
挂篮重量控制在60T以内(含内外模板重量)。
脚手架计算书1.总述及人行脚手架的介绍人行脚手架按六米一段用钢管拼装成一个网架结构,网架上下方框均用/ 80*80*8角钢加工成一个整体并与钢管焊接;在网架中间安装用角钢做的人行爬 梯,踏步长为4.2m ,宽为0.8m,称为单个脚手架。
钢管采用型号为© 48x 3.5mm 步距为2.0m,立杆纵距1.25m,立杆横距为1.05m 。
脚手板在小横杆上,人行踏步 爬梯的一端与大横杆连接,另一段与角钢连接。
各分段之间通过 © 16x 50mm 螺栓连接。
人行脚手架在后场加工成型,加工尺寸为(长*宽*高):5m*3m*6m 在单个脚手架上的每个面上均设置对角线剪刀撑。
长宽方向分别设置5排和4排钢 管,每6米段分为3层。
结构示意图见图2.人行脚手架的计算2.1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施工均布荷载取 2.0kN/m 2。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2.1.1均布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25 X .0/3=0.083kN/m人行脚手架俯视图人行脚手架侧面图 人行脚手架及踏步平面图(1:10)活荷载标准值Q=2.00X1.0/3=0.667kN/m静荷载的计算值q i=1.2 E.038+1.2 0<083=0.145kN/m活荷载的计算值q2=1.4 %.667=0.934kN/mq q 4 小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小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1.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 2M1ma x= 0.08q1i 0.10q2i跨中最大弯矩为2M1=(0.08 >0.145+0.10 0.934) K02=0.105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2max 八O/gl2一0.1 1為2支座最大弯矩为2M2= - (0.10 >145+0.117 0934) >02=-0.124kN.m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0.124 106/5080.000=24.39N/mm2v f=205n/mm2,满足要求!2.1.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标准值 q i =0.038+0.053=0.091kN/m 活荷载标准值q 2=0.70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4 5 V=(0.677 &145+0.990 0.667) W 004/(100 2.06 X 05xi21900)=0.302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150,满足要求! 2.2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人行踏步的一断搭接在角钢/ 80*80*8上,一端搭接在大横杆上,单个踏步的重量按 2Kh 计算,活荷载取 3.0kN/m 2。
某运河大桥墩、台帽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某运河大桥共有桥梁盖梁6个,台帽2个,其工程外观及内在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桥梁工程质量;施工时必须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施工。
二、原材料要求1、水泥:统一采用325#普硅(盘固牌)。
2、黄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在2.3-3.1之间。
3、碎石:采用粒径为5-31.5的单级配碎石。
4、钢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项目部所规定料源各型号钢筋。
各种原材料进场,各施工队必须严格把关并报经理部、监理组抽检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工程实体中使用。
三、测量放样在墩、台帽立设底模前,必须对立柱或肋板的中心进行测放,先由各施工队放出立柱或肋板中心,由经理部及监理组复核,其偏差在5mm以内,达到规范要求后,即可制作墩帽底模。
中心定好后,对立柱顶面还要用人工打毛,以确保新老砼结合良好。
四、钢筋工程所有下部构造的使用钢筋必须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钢筋调直对于10mm以下盘圆钢筋,用前须放圈调直归正,直径12mm以上的直条钢筋在运输或搬运中如有弯折,须加以调直。
工地上采用卷场机调直。
2、钢筋切断及弯曲钢筋切断及弯曲工作由熟练工人采用合适机械设备操作,切断采用钢筋切断机,其质量要求为:切断过程中发现劈裂,缩头,马蹄以及严重的弯头时,将该部分切除;弯曲机械采用钢筋弯曲机,其弯曲成型质量要求:+5mm/-10mm,弯起点位移:±20mm,箍筋边长:±5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
3、钢筋焊接A、钢筋报验时必须有厂家质保书。
当直径大于12mm时应进行机械性能及可焊性试验。
每批(重量不超过20吨)取三组试件,每组3个试件,分别用于抗拉,冷弯及可焊性试验。
B、热轧钢筋采用电弧焊接,电焊条对于Ⅰ级钢筋采用T421,对于Ⅱ级钢筋,采用T502或T506焊条,焊接点与弯曲起始点的距离应大于10倍钢筋直径。
4、钢筋的绑扎与安装A、冷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下表所示规定值。
目录一、编制说明 (3)1.1编制依据 (3)1。
2编制范围 (3)二、工程概况 (3)三、工期进度安排 (4)四、物质材料供应计划及主要工程数量 (4)4.1、支架模板数量 (4)4.2、其他主要工程数量: (4)五、拟投入的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设备 (6)六、施工方案 (6)6.1总体施工方案 (7)6.2支架和模板 (7)6.2。
1、下部支架搭设与安装 (7)6。
2.2、可调重型门式支架搭设 (9)6。
2.3、膺架塔设安装时注意事项 (12)6。
3支座安装 (13)6.4、支架预压 (15)6。
4。
1、预压目的 (15)6.4。
2、预压方法 (15)6。
5、梁体模板制作与安装 (16)6.5.1、模板结构组成 (16)6。
5.2、模板安装 (17)6.5.3、梁体钢筋加工、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18)6。
6、混凝土施工 (21)6.6.1、原材料管理 (21)6。
6.2、浇筑前准备工作 (21)6.6。
4、混凝土雨季施工 (26)6.7、预应力施工 (27)6.7。
1、预应力材料 (28)6。
7。
2、张拉机具设备 (28)6。
7。
3、预应力钢筋加工与安装 (29)6。
7.4、纵向预应力筋张拉 (29)6.7.5、预应力管道压浆 (34)6。
8、支架拆除 (36)七、质量保证措施 (37)7.1 质量目标 (37)7.2 质量管理 (37)7。
3 质量控制的原则 (38)7。
4 质量控制内容 (38)7.5 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39)7.5.1 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39)7.5。
2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43)八、安全保证措施 (47)8.1 安全目标 (47)8。
2 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47)8.2.1 安全保证体系及说明 (47)8.2。
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47)8.3 施工安全保证管理措施 (49)8。
3.1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及明确安全职责 (49)8.3.2 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51)8.3.3 脚手架施工安全措施 (52)8.3。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某桥桥墩桩基础设计计算二.设计资料:某桥梁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箱梁。
标准跨径30m,梁长29.9m,计算跨径29.5m,桥面宽13m(10+2×1.5),墩上纵向设两排支座,一排固定,一排滑动,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和钻孔灌注桩基础。
1、水文地质条件:河面常水位标高25.000m,河床标高为22.000m,一般冲刷线标高20.000m,最大冲刷线标高18.000m处,一般冲刷线以下的地质情况如下:(1)地质情况c(城轨):2、标准荷载:(1)恒载桥面自重:N1=1500kN+8×10kN=1580KN;箱梁自重:N2=5000kN+8×50Kn=5400KN;墩帽自重:N3=800kN;桥墩自重:N4=975kN;扣除浮重:10*2*3*2.5=150KN(2)活载一跨活载反力:N5=2835.75kN,在顺桥向引起的弯矩:M1=3334.3 kN·m;两跨活载反力:N6=5030.04kN+8×100kN;(3)水平力制动力:H1=300kN,对承台顶力矩6.5m;风力:H2=2.7 kN,对承台顶力矩4.75m3、主要材料承台采用C30混凝土,重度γ=25kN/m3、γ‘=15kN/m3(浮容重),桩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4、墩身、承台及桩的尺寸墩身采用C30混凝土,尺寸:长×宽×高=3×2×6.5m 3。
承台平面尺寸:长×宽=7×4.5m 2,厚度初定2.5m ,承台底标高20.000m 。
拟采用4根钻孔灌注桩,设计直径1.0m ,成孔直径1.1m ,设计要求桩底沉渣厚度小于300mm 。
5、其它参数结构重要性系数γso =1.1,荷载组合系数φ=1.0,恒载分项系数γG =1.2,活载分项系数γQ =1.46、 设计荷载(1) 桩、承台尺寸与材料承台尺寸:7.0m ×4.5m ×2.5m 初步拟定采用四根桩,设计直径1m ,成孔直径1.1m 。
XX运河特大桥水中墩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2)
1.1、通航情况 (2)
1.2、地质情况 (2)
1.3、水中墩设计概况 (2)
2、总体施工方案 (2)
3、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3)
3.1、钢管桩栈桥及钻孔平台施工 (3)
3.1.1、钢管桩栈桥及钻孔平台结构型式 (3)
3.1.2、钢管桩栈桥及平台施工工艺 (5)
3.2、草袋围堰施工 (8)
3.3、钻孔灌注桩施工 (8)
3.4、钢板桩围堰施工 (13)
3.4.1、钢板桩导向装置 (14)
3.4.2、钢板桩施工 (14)
3.5、承台施工 (19)
3.5.1、承台总体施工方案 (19)
3.5.2、大体积承台冷却措施 (20)
3.5.3、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 (21)
3.5.4、混凝土浇筑 (21)
3.5.5、混凝土养护 (22)
3.5.6、施工控制 (22)
3.6、墩身施工 (22)
3.6.1、模板施工 (23)
3.6.2、钢筋施工 (24)
3.6.3、混凝土施工 (24)
3.6.4、混凝土养护 (25)
3.6.5、拆除支架、模板 (25)。
目录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 (1)深水基础(含防撞墩)施工方案计算书 (1)第一章深水基础围堰施工方案计算书 (1)1 计算依据 (1)2 工程概况 (1)3 地质情况 (2)4 设计施工方案概述 (2)4.1围堰构造 (2)4.4封底 (3)5 围堰结构计算 (3)5.1 设计计算参数 (3)5.2 荷载取值及分配系数 (4)5.2.1自重 (4)5.2.2静水压力 (4)5.2.3流水压力 (4)5.2.4土压力 (5)5.3 有限元模型分析 (5)5.3.2 整体结构变形分析 (6)5.3.4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7)5.3.5结论 (10)6吊放系统计算 (11)6.1、吊耳强度验算 (11)6.1.1、吊耳强度核算 (11)6.1.2、吊耳角焊缝应力校核 (12)6.2、钢丝绳选择 (12)7 封底混凝土检算 (13)7.1封底混凝土抗浮失稳计算 (13)7.2封底混凝土连同围堰一起失稳 (13)7.3钢围堰自身上浮失稳 (14)8 承重牛腿计算 (14)第二章防撞墩施工方案计算书 (16)1 工程概况 (16)2 设计计算原则 (16)3计算依据 (16)4 计算荷载 (17)4.1 荷载计算 (17)4.2 荷载分项系数 (17)4.3 荷载组合 (17)5 计算模型 (17)6 整体模型计算分析结果 (18)7 单元模型计算分析结果 (19)7.1 8mm厚面板计算 (19)7.2 I32a工字钢斜撑计算 (21)7.3 I32a工字钢横梁计算 (22)7.4 I14工字钢分配梁计算 (24)7.5 结论 (25)7.6.钢护筒计算 (26)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深水基础(含防撞墩)施工方案计算书第一章深水基础围堰施工方案计算书1 计算依据1.1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单壁钢围堰布置图》;1.2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1.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7-2003);1.4 《midas Civil 2015版》;1.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6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1.7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1.8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9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1.1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 工程概况主桥P6、P7号桥墩桩基所处水中构筑物、桥墩、承台、桩基基础环境作用等级为Ⅱ类环境,桩基采用水下C30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标号均C30混凝土;承台顶高程+3.0m,承台位于河道内区域,围堰基坑挖深2m。
特大桥D4参考合同段钢栈桥设计计算书6篇篇1合同编号:【编号】甲方(委托方):【甲方名称】乙方(设计方):【乙方名称】鉴于甲方的特大桥D4合同段钢栈桥建设项目,需要乙方提供专业的设计计算服务,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项目概述本工程为特大桥D4合同段钢栈桥设计项目。
乙方需按照甲方的要求,提供专业的设计计算服务,确保钢栈桥的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可行。
二、设计计算内容1. 桥位地质勘察与评估:对栈桥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与评估,为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参数。
2. 桥梁结构设计:根据桥梁跨度、荷载、地形地貌等条件,进行桥梁结构的设计计算。
3.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对桥梁在各种工况下的承载能力进行精确计算,确保桥梁安全。
4. 桥梁施工可行性分析:分析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可行性,提出合理的施工建议。
5. 其他相关设计计算内容。
三、设计要求1. 乙方应按照国家现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计算。
2. 设计计算过程中,乙方需充分考虑甲方的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
3. 乙方应对设计计算结果负责,确保其准确性、可靠性。
4. 甲方有权对乙方的设计计算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查。
四、合同金额及支付方式1. 本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金额】元。
2. 甲方在合同签订后【支付时间】内支付乙方合同总金额的【比例】作为预付款。
3. 乙方完成设计计算并提交成果后,甲方在【支付时间】内支付剩余款项。
4. 支付方式:【支付方式】。
五、设计计算周期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乙方应在【设计周期】内完成设计计算工作,并提交设计计算成果。
如遇特殊情况,双方可协商延长设计周期。
六、保密条款1. 双方应对本合同内容及相关技术资料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2. 乙方在完成设计计算任务后,应销毁或归还甲方的技术资料。
七、违约责任1. 若乙方未按合同约定完成设计计算任务,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甲方由此造成的损失。
2. 若甲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设计费用,应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逾期付款利息。
目录1.编制说明.................................................................................................................................. - 1 -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及结构特点............................................................................................................... - 2 -3.施工安排.................................................................................................................................. - 4 -3.1、组织机构 (4)3.2、连续箱梁施工工期安排 (4)3.3、拟投入本分项工程的人员 (5)3.4、拟投入本分项工程的机械设备 (5)4.施工总体方案及施工顺序....................................................................................................... - 6 -4.1施工总体方案 (6)4.2施工顺序 (7)5.0#块施工.................................................................................................................................. - 8 -5.1、支架安装 (8)5.2、模板结构 (8)5.3、支架预压 (9)6.挂篮 (11)7.边跨现浇段、合拢段支架结构 ............................................................................................. - 21 -7.1、边跨现浇段支架 (21)7.2、合拢段支架 (22)8.施工测量控制 ........................................................................................................................ - 23 -8.1、平面位置测量 (23)8.2、高程测量 (23)8.3、施工测量控制 (24)9支座、模板、钢筋及混凝土浇注 ............................................................................................ - 25 -9.1、支座安装 (25)9.2、模板工程 (26)9.3、钢筋工程 (27)9.4、锚具、波纹管、预应力筋等预埋件安装 (32)9.5、夏季混凝土施工 (35)9.6、混凝土施工应急预案 (37)9.7、合拢段的施工 (38)9.8、综合接地设置 (39)10.预应力筋的张拉、孔道压浆及体系转换 ............................................................................ - 39 -10.1.预应力筋的张拉 (39)10.2、孔道压浆 (44)10.3.边跨合拢 (46)10.4.中跨合拢 (47)10.5.体系转换 (48)11.质量保证措施 ...................................................................................................................... - 49 -11.1、质量管理 (49)11.2、质量控制的原则 (51)11.3、质量控制内容 (51)11.4、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51)11.5、做好竣工资料编制工作 (53)12.安全及环保措施 .................................................................................................................. - 53 -12.1、施工安全管理 (53)12.2、挂篮防护措施 (59)12.3、安全保证措施 (61)12.4、环保措施 (62)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南京至杭州铁路工程施工图《京杭运河特大桥》及相关图集、设计文件;(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及宁杭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规定;(8).《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9).《宁杭铁路客运专线桥梁球型支座安装图》;(10).《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通桥(2006)8388);(11).宁杭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2).中铁二十四局宁杭客运专线NHZQ-4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新建铁路跨河特大桥水中墩钢板桩围堰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二0一年月TA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跨河特大桥水中墩施工专项方案(钢板桩围堰)一工程概况1.工程总体概况跨河特大桥是高速铁路线上的桥梁,位于***省***市与***市交界的***灌溉区,地势平坦、开阔。
该处河段为通航河段,桥轴线与河流交角为65°。
***河是位于长江左岸的一级支流,桥位河段属平原性河流。
其水位受上游支流(***河、***河)山区性河流影响,同时也受长江水位顶托的影响。
***河洪水由暴雨形成,多发生在7~9月。
洪峰历时48~60h。
受长江水位顶托的影响,水位也可能较长时期处于高位。
18#、19#墩是跨河特大桥连续梁桥(48m+80m+48m)中跨主墩。
18#墩承台平面尺寸为14.60m×10.60m,高3.5m。
属低桩承台,底部高程26.099m,在冬季最大枯水位37.32m以下11.221m,墩身底部位于该水位以下7.7m。
该墩采用先桩后围堰方案施工,钻机土平台高程34.51m。
由于工期及基础施工进度的原因,18#墩的承台墩身将于主汛初期(预计6月底拔桩)高水位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拟采用钢板桩围护后进行内部土层开挖及混凝土浇注施工,单个承台的钢板桩围护范围为16.80m×13.60m,其中上游靠栈桥侧空间狭窄,板桩距承台边沿0.7m,其余三边距离1.5m。
采用拉森Ⅳ钢板桩,确定桩长为22m,入土深度8.5m。
18#水中墩工程数量表13.5m。
根据《长江***河大堤防护加固专项方案》其枯水期设防水位37.7m,结合当地调查,河滩麦地常年可收,大约端午节左右河滩(高程约37~38m)上水;因此预计5月份尚可施工。
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进入汛期必须与当地水利部门加强联系,超施工水位洪水来临提前及时对围堰充水、撤场,绝对确保围堰和设备人员安全。
计算时考虑了1m的冲涮,围堰抽水的最高水位为+38.80m。
京杭运河特大 桥
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
计
算
书
浙江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010年1月
京杭运河特大 桥
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
证书等级:工程设计甲级
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证书编号:121186-Sj
计算:
复核:
审核:
浙江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010年1月
- 1 -
一、工程背景
京杭运河特大 桥为宁杭高速铁路浙江段中重要桥梁.京杭运河
特大 桥主桥为(84+152+84)米双薄壁连续刚构桥,桥址位于京杭运河
崇贤港区附近,即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大 桥北侧约1公里处.
由于受杭州市城市规划所限,桥轴线与航道夹角35°,双薄壁墩置于河
道内,容易受到过往船只的 碰撞,给铁路正常运营带来隐患.
受宁杭高铁有限公司的 委托,我公司对京杭运河特大 桥主墩防
撞设施及助航设施进行设计.
二、采用规范及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1、《京杭铁路跨京杭运河防撞墩设施和导航助航设施设计》合同
编号:2009-gl-24;
2、《宁杭铁路(浙江段)京杭运河特大 桥通航净空尺度 和技术要
求论证报告》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9年4月编制;
3、《关于宁杭铁路(浙江段)京杭运河特大 桥通航净空尺度 和技
术要求论证报告的 审查意见》 浙港航函【2008】74号文件;
4、《京杭运河特大 桥防撞和助导航设施方案 专家审查意见》
2009.11.29.
2.2 技术规范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 1 -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三、计算程序
本次计算采用桥梁博士3.03分析软件对局部冲刷线处桩的 作用
效应进行建模计算.
四、防撞墩主体结构设计要点
防撞墩主体结构采用群桩基础加防撞承台的 形式.
4.1设计原则
1、遵照国家现行的 技术规范和标准;
2、在满足防撞设施结构安全的 前提下,优化防撞设施的 尺寸,
使其满足Ⅲ级航道通行的 要求,并对航运的 影响最小 化,使前期投
入和后期维护效益最大 化.
3、以冲刷线下桩基的 最大 弯矩为控制指标,确定桩基直径及配
筋的 数量,根据地质情况及桩基承载力确定桩长.
4、此水域最高通航水位3.46米,最低通航水位0.6米(85国家高
程).
5、京杭运河规划为三级航道,选用1000t级机动驳船作为通航的
代表船型.
6、承台混凝土强度 等级为C30,承台顶面高程控制为3.66米.
4.2 设计参数
1、 混凝土容重取26KN/米3;
- 1 -
2、 撞击点参见4.6.1图示位置,撞击角度 按《铁路桥涵设计
基本规范》推荐值a=20°选用;
3、 冲刷下位置按河床面下2米选取.
4.3 计算船舶撞击力F
根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撞击力的 计算方法及《宁杭铁
路京杭运河特大 桥通航净空尺度 和技术要求论证报告》对代表性船
只航行速度 的 规定(10/kmh).
计算得船撞桥的 撞击力12sinwFvacc,
—动能折减系数,正撞取0.3,斜撞取0.2;
v
—船舶撞击时速率,10/Kmh;
a
取20°;
w
—船只重;
12
cc
—船及墩台变形系数,按规范选取.
计算得:
1、迎撞面处,船舶正面撞击防撞设施时撞击力1540FKN;
2、迎撞面处,船舶侧面撞击防撞设施时撞击力1027FKN;
4.4桩的 计算宽度 1b
1.0dm
时, 1(1)fbkkd
21
2
1
10.6bLkbh
—平行于水平作用方向的 桩间相互影响系数;
2
b
—与平行水平力作用方向的 一排桩的 桩数n有关的 系数;
1
L
—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 桩净间距;
- 1 -
1
h
—局部冲刷线以下桩的 计算深度 ,本案取3(1)6.6dm;
f
k
—桩形状换算系数,本案取0.9,
计算得
1
1.548bm
4.5桩基中桩变形系数15mbaEI
m
—非岩石地基水平向抗力系数的 比例系数,
0.8cEIEI
—桩的 抗弯刚度 ,
c
E
—桩的 抗压弹性模量,
计算得
0.2895942/am
判断本工程桩基属于弹性桩.
4.6局部冲刷线处桩的 作用效应00MH、
4.6.1正面撞击
正面撞击时,按三排,8根桩计算,第一排桩由2~3号桩组成,第二排
桩由1、4号桩组成,第三排桩由5~8号桩组成.
计算得:冲刷线处的 单桩弯矩、水平力00MH、分别为976.4KN.
米,205. 4KN.
冲刷线下3米处弯矩最大 ,为1351.3KN.米,桩底弯矩零点位于冲
刷线下22米.确定桩长为24.56米.
- 1 -
桩基布置图
4.6.2 侧面撞击
侧面撞击时,设2~4,7~8号桩共5根桩受力,4号桩为第一排桩,3、
8号桩为第二排桩,2、7号桩为第三排桩.
计算得:
冲刷线处的 单桩弯矩、水平力00MH、分别为602.4KN.
米,211.0KN.
冲刷线下4米处弯矩最大 ,为1064KN.米,桩底弯矩零点位于冲刷
线下20米.确定桩长为23.56米.
4.7 确定桩基相关参数
- 1 -
根据4.6节计算所得局部冲刷线处桩的 作用效应00MH、,确定设
计参数如下:
1、承台按设计水位及构造要求确定其厚度 为3.0米(承台顶高于
最高通航水位0.2米);承台顶标高3.66米,桩顶标高为0.66米.
2、桩基桩径为1.2米,桩长按正面撞击时最不利效应选取,取桩长
25米.
3、桩基钢筋配置12根φ25HRB335通长钢筋,12根φ25HRB335
截断钢筋.桩基的 实际抗弯承载能力为1864KN.米,桩基设计最大 弯
矩值为1351.3KN.米.安全度 为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