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光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14
采光测量实验报告总结引言采光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室内的舒适性和人们的健康。
因此,准确地测量、评估建筑物的采光状况对于建筑师和设计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采光测量实验,了解建筑内部的采光情况,并对不同采光条件下的光照强度进行测量和分析。
实验目的1. 了解光照强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2. 掌握采光测量的关键设备和工具;3. 通过实测数据,对不同采光情况下的光照强度进行分析和比较;4. 提出改善采光状况的建议。
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 确定实验地点和测量区域;- 根据需要选择测量时间段;- 安装光照度计;- 记录环境温度、湿度等相关信息。
2. 测量方法:- 在不同采光条件下,选择多个测量点;- 在每个测量点,使用光照度计进行光照强度测量;- 每个测量点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增加数据准确性。
3. 数据分析:- 将测量数据整理为表格或图表,以便进行比较;- 分析不同采光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变化;- 参考相关标准或规范,评估测量结果的合理性。
4. 结果总结:- 分析数据,总结不同采光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变化规律;-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善采光状况的建议;- 归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及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采光条件对室内光照强度有显著影响。
在同一测量时间段内,明亮阳光直射窗户区域的光照强度较高,而遮挡较多的区域光照强度相对较低。
2. 不同方向的采光条件也会对室内的光照强度产生影响。
南向的阳光直射窗户区域光照强度最高,而北向采光较弱。
3. 光照强度的变化还与天气状况相关。
在晴朗的天气下,光照强度较高,而在多云或阴天时,光照强度明显降低。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对于改善采光状况提出以下建议:1. 合理设计窗户和遮阳设施,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
例如,增加南向窗户的面积,减少北向窗户的遮挡。
2. 使用光线反射或折射的技术,将光线引导到内部光照不足的区域,以提高整体的光照强度。
第八章天然采光第一节光气候和采光标准1、光气候:所谓光气候就是由太阳直射光、天空光和地面反射光形成的天然光平均状况。
2、天然光的组成和影响因素:太阳是天然光的光源。
日光在通过地球大气层时被空气中的尘埃和气体分子扩散,结果,白天的天空呈现出一定的亮度,这就是天空光。
天然光是直射日光与天空光的总合。
3、地面照度来源于日光和天空光,其比例随太阳高度与天气而变化。
通常,按照天空中云的覆盖面积将天气分为三类:a晴天——云覆盖天空的面积占0~0.3;b多云天——云占0.3~0.7;c全阴天——云占0.8~14、晴天时,地面照度主要来自直射日光;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直射日光照度在总照度中占的比例也加大。
全阴天则几乎完全是天空扩散光照明。
多云天介于二者之间,太阳时隐时现,照度很不稳定。
5、晴天天空的亮度与太阳高度和方位两个因素有关。
晴天同阴天相反,除去太阳附近的天空最亮以外,通常在地平线附近的天空要比天顶亮;与太阳相距约-90°高度角的对称位置上,天空亮度最低。
6、全云天:天空全部为云所遮盖,看不见太阳。
室外天然光全部为扩散光,物体后面没有阴影。
这时地面照度取决于:a太阳高度角;b 云状;c 地面反射能力;d 气透明度。
7、全云天天空在同一高度的不同方位上亮度相等,但是从地平面到天顶的不同高度上有以下的亮度变化规律:)3sin 21(θθ+=z L L L θ:仰角为θ的天空的亮度(cd/m 2);L z :天顶亮度(cd/m 2);θ:计算天空亮度处的高度角(仰角)。
8、天顶亮度约为地平线附近天空亮度的3倍。
由于阴天的亮度低,亮度分布相对稳定,而且朝向对室内照度影响小,因而使室内照度较低,照度分布也较稳定。
这时,室外地面照度(以lx 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高度角为42o 处的天空亮度(以asb 为单位),即: E 地(lx)=L42(asb)9、由立体角投影定律可以导出天顶亮度与地面照度在数量上的关系为: 同样方法还可导出阴天的室外垂直面照度为: E 垂=E 地×0.39610、我国光气候概况:从日照率来看,由北、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减少,而以四川盆地为最低;从云量来看,大致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多,新疆南部最少,华北、东北少,长江中下游较多,华南最多,四川盆地特多;从云状来看,南方以低云为主,向北逐渐以高、中云为主。
论我国窑洞建筑的内部采光我国窑洞建筑是中国古代农村地区常见的一种住宅建筑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独特的内部采光系统而闻名。
窑洞建筑以其独特的地下设计和天然采光系统,为居住者提供了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对我国窑洞建筑内部采光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设计原理、功能和对居住者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探讨我国窑洞建筑内部采光系统的设计原理。
窑洞建筑通常是在山体或土坡上挖掘而成,其主要特点是地下深入、天然通风、阳光直射等。
为了实现良好的内部采光效果,窑洞通常在山坡上开设一个或多个天井。
天井是一种开放式结构,通过在山体上挖掘或通过开放式结构直接与外界相连实现自然采光。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我国窑洞建筑内部采光系统所起到的功能。
首先,它提供了自然阳光照射到室内的机会,使室内环境更加明亮。
这种自然采光不仅节省了能源,还能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窑洞建筑的内部采光系统还能有效地解决室内通风问题。
窑洞建筑通常由多个房间组成,通过天井和门窗的设置,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流通和新鲜空气的进入。
此外,我国窑洞建筑的内部采光系统对居住者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
自然阳光是人类身心健康所必需的资源之一。
阳光中富含维生素D 和其他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可以促进钙吸收、增强骨骼健康、提高免疫力等。
通过合理利用天然采光系统,在窑洞建筑中居住者可以获得足够的阳光照射。
此外,在炎热夏季和寒冷冬季,窑洞建筑内部采光系统也能起到调节室温、保持室内舒适度的作用。
在夏季,通过合理设置天井和门窗,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减轻炎热的感觉。
而在冬季,窑洞建筑的地下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流失。
同时,通过合理设计窑洞建筑内部采光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并减少能源消耗。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窑洞建筑逐渐被现代化住宅所取代。
尽管窑洞建筑在采光、通风、保温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空间利用率较低、施工难度较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
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最新建筑采光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建筑采光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朝向、周围环境、建筑材料等诸多因素,以及符合最新的设计标准。
本文将就建筑采光设计标准最新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建筑采光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的朝向来确定采光的方向和强度。
南北朝向的建筑在采光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阳光的照射角度,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进行采光。
东西朝向的建筑则需要考虑到早晚阳光的照射情况,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来避免过强的阳光直射。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采光方案,以确保室内采光的均匀性和舒适度。
其次,建筑采光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筑周围的建筑物、树木等都会对建筑的采光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的因素,以确定最佳的采光方案。
同时,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也会对采光设计产生影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采光标准,以确保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建筑材料在采光设计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建筑材料会对光线的透过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以确保室内采光的均匀性和舒适度。
同时,建筑材料的颜色、反射率等也会对采光产生影响,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定最佳的采光方案。
综上所述,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朝向、周围环境、建筑材料等诸多因素,以确定最佳的采光方案。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采光标准,以确保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建筑采光设计标准最新有所帮助。
古建筑的采光案例
古建筑的采光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紫禁城古建筑:紫禁城古建筑的采光主要依靠南向的门窗和屋顶的出檐。
南向的门窗可以让阳光充分进入建筑内部,同时出檐的设计可以遮蔽阳光,避免直射,减少眩光。
此外,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也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让光线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建筑内部。
2. 山西悬空寺:山西悬空寺的采光设计非常独特。
由于悬空寺位于山腰上,山体的遮挡使得建筑的一部分处于阴影之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筑师在建筑南向设置了一面大窗户,并在北向设置了一面小窗户。
这样,即使在阴影中,建筑内部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光线。
3.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采光设计非常注重自然光线和人工照明的结合。
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和门窗位置都经过精心设计,使得自然光线可以充分进入,同时人工照明也得到了合理的应用。
在避暑山庄中,建筑师还利用了一些反射面来增加室内的光线反射,使得室内更加明亮。
4.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的采光设计非常注重自然光线和人工照明的结合。
建筑师通过在建筑南向设置大窗户,北向设置小窗户来获得足够的光线。
同时,园林中的水池、假山等元素也可以反射光线,增加室内的亮度。
在人工照明方面,苏州园林的灯具设计也非常独特,常常采用纸灯笼、木制灯架等传统材料和工艺。
以上是一些古建筑的采光案例,它们的共同点是注重自然光线的利用和人工照明的配合。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门窗设计,可以让光线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建筑内部,同时也可以避免眩光等问题。
教学建筑采光要求设计在教学建筑的设计中,采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良好的采光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健康发展。
因此,合理的教学建筑采光要求设计成为了设计师们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首先,教学建筑的采光要求与建筑朝向有关。
南向朝向能够最大程度地接收阳光,提供充足的光照,但也需要合理的遮挡措施来防止过度的热量进入建筑内部。
北向朝向虽然接收阳光的能力较弱,但能够提供柔和的自然光照,避免直射光照射到学生眼睛,有利于视觉保护。
其次,教学建筑的采光要求与建筑的布局有关。
大型教室通常需要更大的窗户面积来确保足够的自然光照。
而小型教室则可以考虑利用间接采光的方式,通过天窗或光管来引入自然光线。
此外,在教学楼的设计中,可以合理设置通透的走廊,利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来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线。
第三,教学建筑的采光要求与建筑的窗户设计有关。
窗户的大小、形状和位置都会影响到与建筑室内的自然光照。
一般来说,教学建筑的窗户应该设计成能够提供充足光照的形状,如长条形或大型方形窗户。
同时,建筑的窗户位置也应该合理,以确保室内每个角落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光照。
另外,教学建筑的采光要求还与窗帘、百叶窗等遮挡装置的选择有关。
遮挡装置的作用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教室内的光线强度和透射度。
可以选择带有遮阳功能的窗帘或百叶窗,以便学生在需要时可以遮挡阳光,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此外,还需要关注教学建筑的光线防晒设计。
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学生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建筑的设计中应该采取防晒措施,如使用高反射率和高紫外线吸收率的材料,增加建筑的外遮阳设施和栽植遮阴植物等。
这样既可以保证室内的明亮度,又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的伤害。
总结起来,教学建筑的采光要求设计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
合理的采光设计能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健康发展。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朝向、建筑的布局、窗户设计以及遮挡装置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采光效果。
建筑自然采光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灯光下工作与生活。
灯光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人们更多关注的焦点,自然光顺理成章的被人们渐渐忽视和淡忘。
关注自然采光,不仅是让身居其中的人们更多的与自然亲近,更是从能源、健康等角度,实现可持续性建筑的一种重要方式。
所谓自然光,实际上就是以太阳为光源的光。
对于人眼的视觉要求以及人类居住的舒适性来说,虽然他也有一些缺点,但总的来说,其优势还是无可比拟的:它光量极其巨大,是其他任何一种我们所知的光源都无法比拟的;它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人类日常生活所需求的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几乎随处可见,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有它的踪迹,十分容易获取;自然采光实施起来极其简便,不需要敷设线路、不需要设备,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技术。
可以这么说,见得到太阳的地方,就可以进行自然采光;太阳光光谱中的短波光如紫外线,可以杀菌等等都说明了自然光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重新整合这个观念并把它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去。
著名的建筑师赖特说过,给居室采光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上帝的方式。
(The best way to light a home is God's way)。
这里所谓的上帝的方式就是自然的方式——自然采光。
但作为自然光,从建筑采光的角度来说,虽然有其巨大的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未经过滤、遮挡、折射等处理的自然光,无论是从视觉光源的方面来讲,还是从热源方面来讲,也有着一定的缺点。
自然采光的特点有:光照的强度,随着天气、季节、时辰、地理位置等等因素的不同,有着巨大的变化。
烈日炎炎的夏日的正午的太阳的照度,和阴云密布的黄昏的自然光的照度,有着千万倍的差别。
太阳的角度,一天之中,四季之中,都有着巨大的变化。
自然光的光源,是热光源,往往,随着自然光涌入我们居住空间的,除了我们需要的光明,往往还带来了大量的热,而这些热,并不是总是我们所欢迎的。
当今社会,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尽量使用自然采光,是倍受权威部门提倡、鼓励和推崇的。
现代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与节能策略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与节能策略的重要性及应用。
首先介绍了自然采光与节能策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背景和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随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这些策略的具体实现途径;最后总结了这些策略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自然采光与节能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度,更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采光;节能策略;舒适度;环保引言:现代建筑设计不仅追求建筑的美观和实用性,更加注重建筑的环境性能和可持续性。
自然采光与节能策略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面,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负担,备受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自然采光与节能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建筑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自然采光策略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自然光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室内空间提供充足的光线,同时也对人的心理、生理和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策略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所重视,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1. 自然采光的意义在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自然采光策略具有重大的意义。
自然光线的利用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自然光线有助于创造宜人的室内环境,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2. 自然采光设计的原则2.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规划阶段,设计师需要详细分析场地的日照、遮挡物等情况,确保建筑在冬季能获得足够的阳光,而在夏季则能避免过度的太阳辐射。
2.2.合理的建筑布局:通过建筑的布局、开口方向和大小,以及建筑构件的布置,来优化自然光线的进入和分布。
例如,采用中庭、天井等设计手法,可以有效地将自然光引入建筑深层。
2.3.选用适当的光学材料:如光导纤维、光导管、反光板等,这些材料可以控制和引导自然光线,使其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