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工艺段酸洗及漂洗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102.58 KB
- 文档页数:1
区域治理综合信息试述冷轧工艺段酸洗及漂洗原理王思琪河钢邯钢冷轧厂,河北 邯郸 05600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冷轧带钢的质量要求,因此近年来相关企业为更全面地清洗黏附在钢材表面的氧化层,提高了对冷轧带钢酸洗工艺的重视程度,从而为后续的加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盐酸酸洗的工作原理和紊流酸洗的基本内容,并对其冷轧工艺段漂洗的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期在最大程度保障酸洗效率的同时,提高冷轧带钢的生产质量,从而满足工业的生产需求。
关键词:冷轧带钢;工艺段酸洗;盐酸酸洗;紊流酸洗;漂洗工艺七十年代中期,相关科研人员在深槽酸洗的基础上发展了浅槽酸洗,更在后期的实践中通过对酸洗工艺的不断完善,发展出了浅槽紊流酸洗。
与前两者相比,这种酸洗技术具有酸洗时间短、酸洗效率高、设备重量轻等优势,是当前相关企业在进行冷轧带钢酸洗工艺中最为常用的酸洗技术,根据其酸液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盐酸酸洗、硫酸酸洗、硝酸酸洗以及混合酸洗等。
其中,由于盐酸酸洗的带钢表面光洁度较高、消耗成本低等优势,是当前紊流酸洗中最为常用的酸洗工艺。
一、紊流酸洗的基本概述1紊流酸洗的工作原理高速紊流的产生主要是为了促进物质之间的传递,从而以达到加快酸洗效率的目的。
在进行酸洗的过程中,酸液的浓度、温度等是影响冷轧钢表面与酸液化学反应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正是如此,在实际的酸洗过程中,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无限制提高,而相关企业为了加快冷轧带钢的酸洗效率,通常会使酸液在带钢表面形成高度紊流,以此来加快钢板物质之间的传递,使带钢表面温度能迅速地达到酸液的温度,以此来提升两者的反应速率。
2紊流酸洗槽的基本结构通常,为了确保高速紊流的产生,自进行酸洗槽的设计过程中,通常需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将酸洗槽制成高度只有十五厘米的“扁管”形,将酸液充满管内;其二,将浸渍式内盖用于酸洗槽中,以保障带钢表面氧化铁皮较好溶解度的同时,减少了雾酸量的形成;其三,将循环泵用于酸洗槽中,一方面是为了强化酸液和带钢之间的热传递速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蒜段酸洗的消耗时间,从而极大的提高酸洗速度,保障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退火酸洗(一)冷轧不锈钢的酸洗酸洗是冷轧不锈钢的必经工序。
现代化宽带不锈钢生产都是将退火与酸洗设在同一机组连续作业,称之为连续退火酸洗机组,如AP (H)、AP(C)等。
1、酸洗的目的酸洗的目的是去掉热轧及退火过程中在钢带表面形成的铁鳞,即氧化层。
除此之外,酸洗另一个目的是对不锈钢表面进行钝化处理,提高钢板耐蚀性。
冷轧成品的酸洗尤为重要。
不过,由于不锈钢的铁鳞中含有与基体结合更为紧密的氧化铬,造成酸洗困难。
因此,为提高酸洗效果,必须在酸洗之前进行破鳞处理(简称预处理)。
2、酸洗前的预处理酸洗前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机械破鳞,通常用于热轧卷,这种处理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喷丸机处理;另一种是破鳞辊处理。
二是化学方法,通常用于冷轧卷。
喷丸处理是利用压力和离心力使很小的钢丸以很高速度喷射在运行带钢的表面进行除鳞。
喷丸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是:丸粒通过料斗和导筒送入叶轮装置,从正反两面喷射,喷射后流入下部的丸粒再通过螺旋桨、斗式提升机等循环装置送到机体上部,用分离器将氧化皮和碎丸分离出来,然后将可用钢丸再送回叶轮装置循环使用。
喷丸处理能力主要由叶轮装置的输出功率,投射量和投射速度决定,它是喷丸机最重要的技术指标。
破鳞辊处理是利用一组辊子(包括前后夹送辊、破鳞辊、矫直辊等)使钢带呈“S”形反复弯曲,使带钢表面上的铁鳞龟裂,以便易于剥落。
这种方法不会损伤热轧卷的表面,这种方法可代替喷丸处理或与喷丸处理组合使用,并且能改善带钢板形。
化学方法处理(盐浴法)也称碱洗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酸洗槽前设置碱槽和水洗槽,碱槽中装入NaOH 及氧化剂等盐类(例如某厂采用的成分配比为:NaOH 60% NaNO3 30% NaCL 10%),形成熔融的盐浴。
钢带通过盐浴浸渍,铁鳞上产生龟裂和鼓包。
然后钢带进入水洗槽冷却和冲洗,冲洗时产生的水蒸汽又使铁鳞发生物理性剥离,从而使下步酸洗容易进行。
这种方法所以适用于冷轧卷酸洗前予处理,还因为它能去除钢带表面上的油脂和其他污垢,使酸洗表面更均匀。
冷轧酸洗工艺发展历程
冷轧酸洗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钢铁表面处理方法,在钢材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通过将钢材浸泡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腐蚀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铁锈,以达到去除污染物和提高表面质量的目的。
冷轧酸洗工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 早期酸洗工艺:早期的冷轧酸洗工艺采用的主要是硫酸酸洗。
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以有效地去除钢材表面的氧化物和铁锈。
然而,硫酸酸洗存在环境污染和产生剧毒废液的问题,对工人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2. 酸洗工艺改进:随着对环境污染和工人健康的关注,人们开始寻求更环保和安全的酸洗工艺。
在这个阶段,一些新型的酸洗剂被开发出来,取代了传统的硫酸酸洗。
例如,磷酸酸洗相对较为环保,可以达到与硫酸类似的腐蚀效果。
3. 循环酸洗工艺:为了提高酸洗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人们开始引入循环酸洗工艺。
该工艺通过将酸液进行循环利用,降低酸液的消耗量,并且对废液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精细酸洗工艺:随着钢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冷轧酸洗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精细酸洗工艺通过调节酸液中的温度、浓度、洗涤时间等参数,实现更加精细的表面清洁效果和更好的钢材表面质量。
总的来说,冷轧酸洗工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已经成为钢材生产和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工艺之一。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冷轧酸洗工艺的发展也将继续朝着更为环保、高效和精细的方向发展。
冷轧酸洗工艺发展历程冷轧酸洗工艺是指利用酸溶液对冷轧钢板进行表面清洁和脱脂处理的工艺。
冷轧酸洗工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钢铁行业,以下是该工艺的发展历程:一、手工酸洗阶段在19世纪末,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较差,存在着很多氧化物、油污和焊渣等杂质。
当时的酸洗工艺是由工人手工操作,将冷轧钢板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然后刷洗、冲洗,最后通过水冷却处理。
二、机械酸洗阶段到了20世纪初,随着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冷轧酸洗开始引入机械设备,如刷洗机、喷淋机等。
这种机械酸洗工艺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仍然存在着工艺过程不稳定、设备维护困难、酸洗液回收困难等问题。
三、连续酸洗阶段20世纪50年代,随着冷轧钢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连续酸洗工艺应运而生。
连续酸洗工艺采用了喷淋方式,冷轧钢板在设备中连续通过多个酸洗段,酸溶液不断循环使用。
这种工艺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减少了酸洗液的消耗。
四、快速酸洗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了提高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快速酸洗工艺应运而生。
快速酸洗工艺采用了较高浓度的酸溶液和较高温度,使得钢板在酸洗液中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快速酸洗工艺还加入了氰化物作为过氧化物的催化剂,加速钢板表面杂质的溶解。
五、无酸洗阶段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无酸洗技术成为冷轧钢板加工行业的研究热点。
无酸洗技术主要采用高压水射流、喷砂和喷丸等物理方法对冷轧钢板的表面进行清洁和脱脂处理,从而完全替代了传统的酸洗工艺。
无酸洗技术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冷轧酸洗工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手工酸洗到机械酸洗,再到连续酸洗和快速酸洗,最后发展到了无酸洗阶段。
这些发展历程的推动,不仅提高了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也顺应了环保要求的提高。
首钢1850冷轧线酸洗工艺1. 引言冷轧是钢材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艺之一,能够使钢材变薄、变窄、提高表面质量,并增加机械性能。
然而,在冷轧过程中,钢材表面常常会形成一层氧化皮和其他杂质,这会影响产品质量,降低其应用价值。
因此,冷轧后需要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这些杂质。
本文将介绍首钢1850冷轧线的酸洗工艺,包括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操作要点等方面的内容。
2. 工艺流程首钢1850冷轧线酸洗工艺的主要流程包括预处理、酸洗和后处理。
2.1 预处理在进入酸洗环节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表面油污和氧化皮,以减少酸洗液的消耗和延长酸洗槽的使用寿命。
预处理工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布料:将冷轧钢卷送入预处理设备,经过传动装置将钢卷送入预处理槽中。
2.水洗:使用清水对钢卷进行冲洗,去除表面的油污。
3.预酸洗:使用酸性溶液对钢卷进行浸泡处理,去除氧化皮。
2.2 酸洗酸洗环节是首钢1850冷轧线工艺中的核心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去除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和其他杂质。
酸洗工序主要步骤如下:1.酸洗槽:将预处理后的钢卷送入酸洗槽中,保证钢卷表面充分接触酸洗溶液。
2.洗涤:在酸洗槽中,通过机械搅拌和水流冲洗,将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和杂质溶解和冲刷掉。
3.酸洗液处理:酸洗槽中的酸洗液会逐渐被消耗和污染,需要定期进行处理,以维持酸洗液的使用寿命。
2.3 后处理在酸洗后,钢材表面可能残留有一定量的酸洗液,需要进行后处理工序。
后处理工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水洗:对酸洗后的钢材进行水洗,以去除残留的酸洗液和杂质。
2.除锈处理:使用除锈剂对钢材表面进行处理,去除可能残留的氧化物。
3.酸洗槽清洗:对酸洗槽进行清洗,将其中的酸洗液和杂质清除。
3. 主要设备首钢1850冷轧线酸洗工艺所需的主要设备包括预处理设备、酸洗槽、洗涤设备、酸洗液处理设备和后处理设备等。
•预处理设备:用于对冷轧钢卷进行表面油污和氧化皮预处理,包括布料装置和冲洗设备等。
冷轧生产线酸洗工艺1. 引言冷轧生产线酸洗工艺是冷轧钢板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
通过酸洗工艺,可以去除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锈垢、油脂等杂质,使钢板表面得到清洁,并为后续工序如镀锌、涂层等提供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冷轧生产线酸洗工艺的流程、主要设备和注意事项。
2. 工艺流程冷轧生产线酸洗工艺的主要流程包括酸洗槽预热、酸洗、清洗及干燥等步骤。
以下是具体的工艺流程:2.1 酸洗槽预热酸洗槽预热是为了提高酸洗效果和工艺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酸洗槽预热温度在50℃以上,预热时间约为30分钟。
预热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预热温度和时间,避免过热或过长时间的预热导致设备损坏或酸液质量下降。
2.2 酸洗酸洗是将冷轧钢板放入酸洗槽中进行酸洗处理的步骤。
酸洗槽通常采用稀硫酸、稀盐酸或稀硫酸和盐酸的混合酸作为酸洗液。
酸洗液中的酸性成分能够与钢板上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并去除杂质。
在酸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酸洗液的温度、浓度和酸洗时间。
一般来说,酸洗温度在40℃到60℃之间,酸洗时间约为1到3分钟。
过高的温度和浓度可能会造成钢板表面的腐蚀,而过短的酸洗时间可能无法完全去除钢板表面的杂质。
2.3 清洗清洗是在酸洗后将钢板从酸洗槽中取出,经过清洗过程去除酸洗液残留和酸洗后产生的固体杂质。
清洗通常使用水进行,可以通过喷淋或浸泡的方式进行清洗,以确保酸洗液和固体杂质彻底去除。
在清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清洗水的流量、温度和清洗时间。
适当的水流量有助于冲刷掉酸洗液和固体杂质,而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清洗时间可能会对钢板表面造成损伤。
2.4 干燥干燥是将清洗后的钢板进行烘干的步骤,以防止钢板表面的水分引起锈蚀。
通常采用热风或热轧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干燥。
干燥温度和时间要根据钢板厚度和材质的不同进行调整,以确保钢板表面干燥均匀。
3. 主要设备冷轧生产线酸洗工艺中的主要设备包括酸洗槽、清洗设备和干燥设备。
以下是这些设备的主要功能:3.1 酸洗槽酸洗槽可以用于储存和加热酸洗液,起到预热和酸洗钢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