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02.00 KB
- 文档页数:23
二义务教育法制定机关:全国人大颁布(特殊)、人大常委修订时间: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提出义务教育。
1986 年颁布实行《义务教育法》。
2006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修订。
(06 年义务教育农村免费,08 年城市免费)2015 年第二次修订。
适用范围: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免费)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各地不同)。
(作业本收费)国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
第三条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素质教育:93 年提出,99 年实施,06 年义务教育法,写进成为国家意志。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第六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第七条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教育的管理原则: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教两分)义务教育管理原则:统筹规划,以县为主(一桶线)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课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课件教学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概述2.教师的职责和权益3.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4.教师的管理与评价教学准备1.课件投影设备2.教师法相关的课文、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重要性和作用2.理解教师的职责和权益,以及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待教育问题3.掌握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4.理解教师的管理与评价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设计说明本课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主线,通过介绍教师的职责和权益、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以及教师的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教师法相关内容,提高对教师法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1.开篇: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背景和重要性(5分钟)–以简短的PPT和课程开篇视频引入话题2.教师的职责和权益(15分钟)–解析教师法中对教师的职责和权益的规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教师角色,对教育问题产生思考3.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20分钟)–分析教师法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如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方面–着重讲解教师的师德和职业操守等重要内容4.教师的管理与评价(15分钟)–探讨教师法对教师管理和评价的制度–以案例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教师的自我评价和他评标准5.总结回顾(5分钟)–简要总结教师法相关内容,强调教师法的重要性和作用课后反思1.学生的反应:学生是否对教师法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是否对教师的角色有所思考2.教学方法: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3.教学内容:是否将教师法相关内容讲解清晰,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4.教学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法相关知识,是否对教师法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以上是一次教学流程的简单说明,具体课件内容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展开。
师德与教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读义务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权利与义务电子讲义学校及教育机构的权利与义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为了规范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行为和更好的发展,法律上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与义务,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认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与义务可以从以下几个发面进行:1、什么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2、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几个基本条件;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义务。
(一)、什么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是依法按国家主管机关批准设立或者依法登记设立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是对学生展开教育教学的专门场所,规范学校建设,加强学校管理,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保障。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我国基本教育阶段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或完全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学校、技工学院、普通高等学校、具有颁发学历证明资格的成人学校,以及其他专门实施学历性的教育机构。
(二)、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安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2、有合格的教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综合素质、生计能力,创立爽朗、健康、向上的学习气氛,培养德、智、体全方面睁开的人才,制定本法。
第二章义务教育第二条人才不但是个人和家庭的荣耀和财富,而且也是国家的荣耀和资源 ;不但对个人和家庭有益,而且也为国家建设和睁开用心,人才对中华民族的伟大中流行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国家必定实行义务教育。
第三条义务教育是国家投资办教育,免收学生的学费的教育。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是九年根本教育,不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权接受义务教育,也应该有义务帮助国家完成义务教育,每人每年缴纳义务教育基金 2 元,这是法定义务。
每年的一月为缴纳月,每个公民必定在一月内缴纳义务教育基金,否那么,就不能够办理任何手续,如车辆年检、车辆交易、身份证、户口、结婚登记、营业执照⋯⋯办理任何手续,必定凭缴纳义务教育基金手册和签有家庭名的国家财政一致印制的定额专用发票,才能办理。
第五条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该成立教育专项资本,重点帮助遥远贫困地区、少许民族地区推行义务教育。
第六条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应该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供给帮助和便利。
第七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 (场) 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 (地),应当对教师、学生推行厚遇,为学生接受教育供给便利。
播放、电视台(站)应该开设教育节目,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教科书及授课用图书资料的初版刊行,对授课仪器、设施的生产和供给,对用于学校教育授课和科学研究的图书资料、授课仪器、设施的进口,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推行优先、优惠政策。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该睁开卫星电视教育和其他现代化授课手段,相关行政部门应该优先安排,恩赐帮助。
国家激励学校推广运用现代化授课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课件教学内容1.教师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2.教师的权益和责任3.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培训4.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5.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教学准备1.PowerPoint或其他演示工具2.笔记本和笔3.课堂活动所需物品(如案例分析材料、小组讨论题目等)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原则2.掌握教师的权益和责任,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3.熟悉教师的职业发展机制,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4.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5.了解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方式,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设计说明1.通过PPT展示教师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原则2.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教师法的理解和应用3.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的权益和责任,以及如何维护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4.演示教师的职业发展机制和培训资源,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兴趣5.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该如何回应道德挑战6.分析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方式,探讨如何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背景和重要性(5分钟)2.展示教师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10分钟)3.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和分析具体案例,探讨教师的权益和责任如何体现在实际工作中(15分钟)4.讲解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机制,介绍相关资源和机会(15分钟)5.讨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个人观点(10分钟)6.小组讨论:学生再次分组,探讨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方式,分享不同的看法(15分钟)7.总结与反思: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和思考(10分钟)课后反思1.教学中利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2.教学过程中,通过举例说明教师法的实际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3.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堂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4.下次教学中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观点和经验分享,增强互动性和参与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修订)【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修改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含邮政法、铁路法、公证法、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发布部门】201【发布日期】2006.06.29【实施日期】2006.09.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学生第三章学校第四章教师第五章教育教学第六章经费保障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三条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四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教师是特定的职业群体,享有法定的权利,就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法律义务是法律主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处于一种特定的被要求的状态:实际上是被社会和国家要求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状态。
教师对于权利的行使具有选择权,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甚至可以放弃,而义务是无条件的,是必须履行的。
如果教师不履行法定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规定教师以下义务与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教师犯罪行为:
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2.教师应认同学生的人格,严禁性别歧视学生,严禁对学生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羞辱人格尊严的犯罪行为,严禁侵害学生合法权益。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师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继续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职责教师可巧,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惜全体学生,认同学生人格,推动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