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石油与天然气储量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78
天然气储量计算公式干气凝析气1.干气储量计算公式干气是指不含液态烃(液态烃主要是指石油、凝析油等)的天然气。
干气储量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1干气产出量(Qg):干气产出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采集到的干气的总量,通常以标准立方米(Sm^3)或亿标立方英尺(BCF)为单位。
1.2干气采收率(Re):干气采收率是指从天然气储层中采集到的干气占地质储量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1.3地质储量(GIP):地质储量是指地质构造中储存在地下的天然气总量,一般以万亿标立方英尺(TCF)或万亿立方米(Tm^3)为单位。
根据以上因素,干气储量计算公式为:干气储量(Gg)=Qg/ReGg=GIP×Qg/Re2.凝析气储量计算公式凝析气是指含有液态烃(如石油、凝析油等)的天然气。
凝析气储量的计算公式相对复杂一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2.1凝析气产出量(Qc):凝析气产出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采集到的凝析气的总量,通常以标准立方米(Sm^3)或亿标立方英尺(BCF)为单位。
2.2凝析液产出量(Ql):凝析液产出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采集到的凝析液的总量,通常以标准立方米(Sm^3)或亿标立方英尺(BCF)为单位。
2.3凝析气采收率(Rc):凝析气采收率是指从天然气储层中采集到的凝析气占地质储量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2.4地质储量(GIP):地质储量是指地质构造中储存在地下的天然气总量,一般以万亿标立方英尺(TCF)或万亿立方米(Tm^3)为单位。
根据以上因素,凝析气储量计算公式为:凝析气储量(Gc)=(Qc+Ql)/RcGc=GIP×(Qc+Ql)/Rc需要注意的是,凝析气储量的计算中还涉及到凝析液产出量的考虑,因为凝析气储层中的液态烃通常会随着凝析气的采集而减少。
综上所述,干气和凝析气的储量计算公式分别以干气产出量和凝析气产出量为基础,结合采收率和地质储量等因素进行计算。
这些公式是根据天然气的特性和产出情况来推导得出的,可以用于评估天然气储藏的量和潜力。
中国石化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计算细则( 试行 稿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6月目录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标准 (1)3 术语和定义 (1)4 探明地质储量计算 (3)5 地质储量计算参数确定方法及选值原则 (9)6 探明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14)7 经济可采储量计算 (16)8 储量综合评价 (17)9 探明储量报告编制规范 (17)附录A (规范性附录)探明储量不同油(气)藏类型勘探开发程度及地质认识程度要求附录B (规范性附录)储量计算公式中参数名称、符号、计量单位及取值位数附录C (规范性附录)油(气)田(藏)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附录D (规范性附录)探明储量报告封面及目次格式附录E (资料性附录)典型图件示例附录F (资料性附录)主要附表格式前言本细则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细则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E 、附录F是资料性附录。
本细则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提出。
本细则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储量评估中心。
本细则主要起草人:傅爱兵、鲁国明、郭齐军、周德志、尹忠祥、张玲、王树华、郑舰、黄学斌、魏萍、肖席珍、徐建华本细则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天然气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国石化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计算细则1 范围本细则为规范性细则,规定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计算的技术要求及储量报告编写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中国石化矿权范围内陆上油(气)田探明储量的计算及报告编写工作,海上油(气)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本标准以GB/T 19492—2004、DZ/T 0217-2005为基准标准,凡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条款,均需服从于这两个标准。
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计算是石油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估算石油储层中的可采储量。
准确的储量计算是决定石油开发方案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并对其适用范围和计算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一、原油1. 物质平衡法物质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它基于储层中的流体平衡原理,通过石油气田的产量及气藏中原油的组分和状态参数,推算储层中的可采原油储量。
该方法适用于采收率较高且气藏物性比较单一的情况。
2. 体积法体积法以储层中的原油体积为计算依据,通过测定储层体积、有效孔隙度和饱和度等参数,计算储层中的原油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孔隙度较高和载油组分较复杂的储层。
二、天然气1. 产量法产量法是计算天然气储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基于气井的产量数据和气藏参数,通过推算气藏衰减规律来估算储层中的可采天然气量。
该方法适用于气藏开发过程中产量变化较大的情况。
2. 压缩因子法压缩因子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它通过测定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温度和压力等参数,计算储层中的可采天然气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硫气体和高压气藏等特殊情况。
三、重质油1. 含量法含量法是计算重质油储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基于石油样品化验结果,通过测定重质油中的组分含量和密度等参数,推算储层中的可采重质油储量。
该方法适用于重质油储层中重质组分含量较高的情况。
2. 计算模型法计算模型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重质油储量计算方法,它基于石油化工和油藏工程理论,通过建立数学计算模型,推算储层中的可采重质油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重质油储层中油质较复杂和渗透率较低的情况。
总结起来,储量计算方法依据不同的油气藏特点和采收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储量估算。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应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结合其它地质和工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储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介绍的储量计算方法仅为常见的几种,随着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还会出现新的计算方法。
论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量计算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油气储量是指地下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是评估油气资源量的重要指标。
正确的储量计算方法对于油气勘探和生产的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静态计算方法和动态计算方法。
静态计算方法是指通过采用测井、地震等勘探技术获得的地质资料来估算储量,主要依据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进行计算。
动态计算方法是指通过油气开发生产的数据来计算储量,主要依据井底流体压力、温度、含油气层的渗透性、储层孔隙度等因素进行计算。
在静态计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面积法和容积法。
面积法是根据勘探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通过测定勘探区面积和厚度等参数,计算出勘探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
容积法是根据勘探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通过采用测井和采样技术等,计算出勘探区石油和天然气的体积和密度等参数,并据此计算出储量。
在动态计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物质平衡法和物理模拟法。
物质平衡法是通过分析油气流动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关系,计算出储层中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
物理模拟法是通过模拟地下油气藏的物理过程,分析油气流动的规律,计算出储层中的储量。
以上是油气储量计算方法的简要论述,不同的计算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勘探数据进行选择和应用。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石油与天然气储量:是指埋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
第一节 工业油气流标准工业油气流标准:包括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和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油气井的产油气下限。
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工业油气井内储集层的产油气下限,也就是有效厚度的测试下限。
表8-1工业油气流暂行标准(1988)第二节 油气储量的分类与分级一、 分类:⎩⎨⎧)(:)(:R N N 量下可以采出来的石油储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可采储量储量地下油层中油气的实际地质储量 采收率≈N N R二、 远景资源量及储量的分级1.远景资源量:根据地质、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统计或类比估算的尚末发现的资源量。
(1)推测资源量:根据区域资料,结合盆地或凹陷物探普查或参数井的储集层物性和生油岩有机化学资料估算的资源量。
(2)潜在资源量:(圈闭法远景资源量)1. 预测储量→预探是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的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2. 控制储量:→详探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
3.⎪⎩⎪⎨⎧→探明已开发储量末开发探明储量过渡基本探明储量开发阶段探明储量)( 第三节 石油储量计算法—容积法一、 原理及公式: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实质是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的体积,然后用地面的重量单位或体积单位表示。
oio o e B S he F N ρϕ⋅⋅⋅⋅= N ——地质储量,万吨;F ——含油面积,km 2He ——平均有效厚度,mφ——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S O ——含油饱和度,ρO ——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B Oi ——平均地面原油体积系数。
二、 参数的确定:1. 含油面积:⎪⎩⎪⎨⎧--过渡带油水界面储层尖灭线油层顶面构造图 (1)油水界面的确定1) 打到油水界面上的井(取芯资料)判断;2) 测井(SP 、Rt )3) 油井、水井深度判断4) 压力值:1口井获得工业油流,另一口井打到油层的含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