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老年人骨转换标志物的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7.73 KB
- 文档页数:2
成都地区不同年龄城乡妇女维生素D和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状况分析唐毅;杨靖;曹洪义;陈德才;杨帆【摘要】目的评价成都市不同年龄城乡女性居民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并计算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患病率,计算各种骨转换指标的平均值,研究维生素D水平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个城镇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30 ~ 90岁健康妇女37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25-二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骨碱性磷酸酶、胶原C端肽、N端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骨密度.结果 25-羟基维生素D平均值为17.2±0.7 ng/mL,N端骨钙素平均值为7.6±0.3 ng/mL,1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平均值为59.6±4.2 ng/mL,维生素D不足者患病率为:97.0%,缺乏者患病率为:76.86%.同时,25-羟基维生素D与胶原C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呈负相关,1,25-二羟基维生素D与骨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关系.50岁以后骨密度显著下降.结论成都市女性居民在冬季维生素D普遍不足,不良的生活方式及低维生素D的摄人应引起重视.【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年(卷),期】2016(022)006【总页数】5页(P756-760)【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骨代谢指标;骨密度【作者】唐毅;杨靖;曹洪义;陈德才;杨帆【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在调节机体钙平衡和骨代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维生素D缺乏时机体的钙吸收减少[1],血钙下降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破骨细胞成熟,增加骨转换,加速骨量丢失引起骨质疏松[2]。
中老年人群骨密度与血钙、血磷、骨转换指标的关系谌红珊;胡藩;刘冬梅;冯建;赵长峰【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7(037)002【摘要】目的:探讨济南市366例社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 BMD)与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关系。
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桡骨远端BMD,根据BMD 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骨质疏松(OP)组,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血钙和血磷,对BMD值与各项血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正常组和OP组血生化指标的差异。
结果中老年人 BMD缓慢下降,OP发生率逐渐升高;60岁以后男、女BMD值下降明显,60~69岁、70~80岁年龄组女性OP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
OP组和正常组的ALP、血磷水平差异显著(P<0.05)。
BMD T值与ALP、血磷呈负相关,调整身高、体重、年龄之后,这些指标与BMD值的偏相关系数仍然有显著意义,其中OP组BMD和ALP以及正常组BMD和血磷的负相关程度较好(P<0.05,P<0.01)。
结论 ALP是BMD减少的重要预测因子,其增加与 OP患病风险有关,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OP。
【总页数】3页(P380-382)【作者】谌红珊;胡藩;刘冬梅;冯建;赵长峰【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山东济南 250012;济南天瑞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山东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山东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山东济南 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相关文献】1.九里香叶对去卵巢大鼠体积骨密度、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J], 文娱;李晓晖;尤文质;郑启忠;高海;张秋萍;彭清华2.冠心病患者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J], 刘洵;石晓明;谭思洁;赵楠楠;林青华;李淑荣3.中药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的影响 [J], 刘庆利;权铁刚;唐广志;王晓辰4.重组人生长激素及雌激素对去势大鼠血钙血磷及下颌骨骨密度的影响 [J], 胡亚军;陈克;李晓红;郭三萍;唐成芳5.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骨密度、血磷、血钙的影响 [J], 胡世锵;王小平;黄俭;陈路遥;韦展图;吴伟玮;李美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性别老年髋部骨折愈合期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比较龚福科;张永庆;杜朝文;熊祖斌;朱洪章;肖松【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7(055)006【摘要】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对老年髋部骨折愈合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分别于老年患者骨折初期、愈合期第1周、愈合期第2周、愈合期第3周、愈合期第4周、愈合期第7周检测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与骨钙素片段中断(N-MID)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其对老年髋部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但男性患者升高低于女性,且第7周时有所下降.N-MID水平则在第7周时明显升高,男性患者第1周时下降,第2周开始逐渐升高,女性患者第1周时升高,第2周则下降,然后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期骨代谢标志物指标具有各自不同的变化特点.【总页数】3页(P22-24)【作者】龚福科;张永庆;杜朝文;熊祖斌;朱洪章;肖松【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贵州铜仁 565399;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贵州铜仁 565399;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贵州铜仁 565399;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贵州铜仁 565399;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贵州铜仁 565399;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贵州铜仁 5653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相关文献】1.不同性别老年人髋部骨折愈合期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特征 [J], 吴宁2.不同性别的老年髋部骨折愈合期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 [J], 邹明;徐文;张峰;池继敏;张静;李祝全;李秀芳3.骨代谢标志物25(OH)D3、β-CTX和Total-PⅠNP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脆性骨折诊断中的检测价值 [J], 公爱凤4.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J], 翁科迪;蒋国华;石钢;孙贤杰;范顺武5.不同性别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25-(OH)D、ALP及血糖状态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J], 毛小勇;张艳;钟华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转换标志物概述| 试验检测的是什么物质?骨转换标志物是一些骨骼重建过程中,存在于血液或尿液中的产物,可用于评价骨吸收和骨形成率是否正常,提示潜在的骨骼疾病。
骨转换标志物还可预测骨折风险,监测骨骼疾病患者的疗效,如骨质疏松症。
骨骼是一种活跃的,处于不断更新的结缔组织,每年的更新率约为10%。
骨骼主要由I型胶原构成,组成了骨骼坚韧的框架结构。
钙也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使骨骼系统尤为坚固。
胶原和钙的结合,赋予了骨骼坚固的同时也能承受压力。
机体超过90%的钙是沉积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约1%的钙存在于血液中。
在人的一生中,陈旧的骨骼在不断被吸收,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生成的新骨,以维持骨骼系统的健康。
在骨吸收过程中,破骨细胞能溶解少量骨骼,同时经过酶的作用可降解蛋白质结构。
骨形成是始于成骨细胞的活化,形成新的骨骼蛋白质结构,继而被钙和磷矿化形成新骨骼。
这样一种微观的重建过程维持了骨骼系统的强韧。
在儿童时代的早期和青少年时期,新骨的形成速度大于旧骨的吸收速度,因此骨骼系统得以生长和不断强韧,直到达到骨峰值(骨骼密度和强度的最大值),通常为25至30岁。
在这个时期后,骨吸收的速度开始大于骨形成,使骨质开始不断流失。
在女性绝经后的几年里,骨质的流失速度最快。
男性则通常在70岁后才会发生明显的骨质流失。
如何使用骨转换标志物?可选择一个或几个标志物来判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速度。
当医生评价骨质流失或骨骼疾病时,骨转换标志物可作为骨密度的附加信息,帮助临床判断。
这些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评价抗骨吸收的治疗疗效,帮助医生了解药物用量是否合适。
与X线检测(一至两年)相比,通过骨转换标志物可使临床很快(三至六个月)对疗效做出评价。
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时,能及时更换治疗方式。
由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概率较高,有些研究也表明骨转换标志物可辅助临床预测骨转移的并发症,或选用抗骨吸收药物,如二膦酸盐。
骨转换标志物还可用于评价抗骨质流失的疗效。
骨转换标志物
骨转换标志物是指能够评估骨代谢的特定生化物质,其在体内的含量变化可以用来预测骨疾病的发生或骨密度的变化。
这些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中发现,并根据它们在血液和尿液中的浓度来评估骨代谢情况。
骨转换标志物有助于诊断骨疾病,因为它们可以有效地评估骨吸收和骨形成的活性水平。
这些物质的浓度能够反映出破坏性骨疾病的存在,例如骨质疏松症,而它们同时也能够反映出骨折的可能性,以及骨病变的活动性。
常用的骨转换标志物有胱甘肽、碱性磷酸酶、骨蛋白和共轭类固醇等,它们可以在血液和尿液中检测到。
胱甘肽是一种细胞因子,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并参与骨折愈合过程。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酶,可以检测骨吸收的活性,并可作为活动性骨病变的指标。
骨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它可用于监测骨的形成情况,主要参与骨细胞的分裂和结构的定义。
共轭类固醇是一种激素,它可以抑制骨细胞的分裂和凋亡,这可以用来监测骨的损伤情况。
此外,还有一些试剂盒可以用于检测多种骨转换标志物,这些试剂盒可以在实验室中使用,用于识别多种疾病,例如骨质疏松症、高钙血症和甲状腺素异常等。
总之,骨转换标志物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有效评估病人骨代谢的状况,帮助诊断骨疾病,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l548・ ・流行病学调查・ 浙江临床医学2017年8月第19卷第8期
老年男性喝牛奶与其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 张庆芳边平达★应奇峰陈锦平 【摘要】 目的调查老年男性喝牛奶与其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对505 ̄,1老年男性喝牛奶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骨密度 和骨转换标志物的检测,然后分析喝牛奶与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结果喝牛奶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率为10.86%,明显低于未喝牛 奶的17.42%(P<0.05)。与不喝牛奶的比较,喝牛奶老年男性的骨转换标志物(包括I型胶原羧基端肽B特殊序列、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 端骨钙素和甲状旁腺素水平较低(P均<0.01)。结论老年男性坚持喝牛奶有助于降低其骨转换水平和骨质疏松发生率。 【关键词】 骨质疏松喝牛奶骨转换标志物老年男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nking milk,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in men aged 65 and oven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a coho ̄comprising 505 men.All participants underwent an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drinking milk.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were conduct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nking milk,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were analyzed.Results Osteoporosis was found in men who had drunk milk,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ones who had not (10.86%:17.42%,P<0.05).The the levels of serum C—telopeptide oftype 1 collagen,N—terminal propeptide oftype I procolagen,osteocalcin,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old men who drunk milk(all P<O.05).Conclusion Drinking milk Can decrease the level of bone turnover markers and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osteoporosis in men aged 65 and over. 【Key words】 Osteoporosis Drinking milk Bone turnover markers Aging m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