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比的条文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88.18 KB
- 文档页数:2
阻尼比公式(一)阻尼比公式阻尼比(Damping ratio)是一个在振动系统中衡量阻尼程度的重要参数。
它的值介于0到1之间,越接近1表示阻尼越小,振动越明显;而越接近0表示阻尼越大,振动越不明显。
在工程和物理领域中,阻尼比的计算常常使用阻尼比公式。
公式一:阻尼比与振荡频率之比阻尼比(Damping ratio)可以通过振荡频率(Natural frequency)来计算。
基本公式如下:ξ = C / Cc•其中,ξ代表阻尼比(Damping ratio)•C代表实际阻尼(Actual damping)•Cc代表临界阻尼(Critical damping)举例说明假设一个弹簧振子系统,阻尼系数为10N/m,质量为1kg。
已知振荡频率为2Hz。
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临界阻尼为20N/(m/s)。
Cc = 2π × √(k / m)Cc = 2π × √(10 / 1) = × √10 ≈ N/(m/s)由此,可以计算得到阻尼比:ξ = C / Cc = 10 / ≈因此,该弹簧振子系统的阻尼比约为,表明其阻尼较大,振动不明显。
公式二:阻尼比与阻尼常数之比阻尼比(Damping ratio)还可以通过阻尼常数(Damping coefficient)来计算。
基本公式如下:ξ = C / (2 × √(k × m))•其中,ξ代表阻尼比(Damping ratio)•C代表实际阻尼(Actual damping)•k代表弹簧刚度(Spring constant)•m代表质量(Mass)举例说明假设一个质量为2kg的弹簧振子系统,弹簧刚度为5N/m,阻尼常数为1N/(m/s)。
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阻尼比。
ξ = C / (2 × √(k × m))ξ = 1 / (2 × √(5 × 2)) = 1 / (2 × √10) ≈因此,该弹簧振子系统的阻尼比约为,表明其阻尼较大,振动不明显。
阻尼比阻尼比的概念阻尼就是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
阻尼比在土木、机械、航天等领域是结构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表达结构体标准化的阻尼大小。
阻尼比是无单位量纲,表示了结构在受激振后振动的衰减形式。
可分为等于1,等于0, 大于1,0~1之间4种,阻尼比=0即不考虑阻尼系统,结构常见的阻尼比都在0~1之间.ζ<1的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下的位移u(t) = exp(-ζwn t)*A cos (wd t - Φ),其中wn 是结构的固有频率,wd = wn*sqrt(1-ζ^2) ,Φ为相位移.Φ和常数A由初始条件决定.编辑本段阻尼比的来源及阻尼比影响因素主要针对土木、机械、航天等领域的阻尼比定义来讲解。
阻尼比用于表达结构阻尼的大小,是结构的动力特性之一,是描述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某种能量耗散的术语,引起结构能量耗散的因素(或称之为影响结构阻尼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1)材料阻尼、这是能量耗散的主要原因。
(2)周围介质对振动的阻尼。
(3)节点、支座联接处的阻尼(4)通过支座基础散失一部分能量。
编辑本段阻尼比的计算对于小阻尼情况[2]:1) 阻尼比可以用定义来计算,及ksai=C/C0;2) ksai=C/(2*m*w) % w为结构圆频率3) ksai=ita/2 % ita 为材料损耗系数4) ksai=1/2/Qmax % Qmax 为共振点放大比,无量纲5) ksai=delta/2/pi % delta是对数衰减率,无量纲6) ksai=Ed/W/2/pi % 损耗能与机械能之比再除以2pi编辑本段阻尼比的取值对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的的情况,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实测数据并参考别国的资料,按结构类型和材料分类给出了供一般分析采用的所谓典型阻尼比的值。
综合各国情况,钢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1-0.02之间(单层钢结构厂房可取0.0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3-0.08之间,对于钢-混凝土结构则根据钢和混凝土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率取为0.025-0.035。
货架钢结构阻尼比取值问题探讨阻尼比是货架钢结构抗震计算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取值在0.00~1.00之间。
阻尼比取值浮动一个百分点,整个结构的造价就可能浮动十个百分点。
一、阻尼与阻尼比阻尼就是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
风吹树晃,但是风停后树不会一直晃下去,晃动幅度逐渐减小趋零,这就是阻尼的作用。
阻尼比在土木、机械、航天等领域是结构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了结构在受激振后振动的衰减形式。
阻尼比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表示结构体标准化的阻尼大小,是无单位量纲。
二、影响因素阻尼比描述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某种能量耗散,引起结构能量耗散的因素(或称之为影响结构阻尼比的因素)很多,在土木工程中主要有:1、材料阻尼、这是能量耗散的主要原因。
2、周围介质对振动的阻尼。
3、节点、支座连接处的阻尼。
4、通过支座基础散失一部分能量。
5、结构的工艺性对振动的阻尼。
三、取值对于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8.2.2条规定,钢结构抗震计算的阻尼比宜符合下列规定:多遇地震下的计算,高度不大于50m时可取0.04;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时,可取0.03;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
相对于建筑钢结构,货架钢结构有其特殊性:1、货架钢结构一般是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组成,构件之间的连接主要是机械式插接与螺栓连接;2、货架钢结构主要承受的是货物活荷载,货物活荷载与结构本身的自重的比值,要远大于建筑钢结构;3、货架钢结构的货物物质状态是不定的,货物的装载率是会变化的。
因此,货架钢结构的阻尼比不应完全按照建筑钢结构的规定取值(如GB/T 39830-2021),而是应该通过测试累积经验值。
欧洲货架抗震设计标准《EN 16681:2016 Steel static storage systems-Adjustable pallet racking systems-Principles for seismic design》根据测试结果,规定空载货架的阻尼比应取0.03(空载货架抗震好像没有什么意义)。
2010《抗震》新规范变化常用条文及注意事项2010《抗震》新规范变化常用条文及注意事项一、基本规定:1、青岛市设计地震分组由第二组变为第三组,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比旧规范放大12.5%左右。
设计任何地区工程时,要注意查新规范附录A,不能想当然,因为大部分地区设计地震分组都有变化。
2、山区建筑的场地和地基基础设计时应注意参照《抗震》规范3.3.5条的条文说明,特别是要注意边坡附近的建筑基础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
3、竖向不规则(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建筑,2010规范做如下改进:1)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刚度越小,取值越大(3.4.4.2)。
2)提高了不落地构件传给框支梁的地震内力的增大系数(1.25~2.0)(3.4.4.2.1)。
3)为防止落地墙太少,明确落地墙承担地震倾覆力矩,不得小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6.1.9.4)。
4)将框支柱承受的最小地震剪力之和不应小于本层地震剪力20%,改为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6.2.10.1)。
4、《抗震》规范3.9.2.2条,旧规范抗震等级为一、二的框架结构,新规范改为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板柱-抗震墙的柱)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注:框架结构仅指纯框架结构一种结构形式;框架指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支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5、《抗震》规范3.9.3条,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不低于HRB400级的热扎钢筋,也可以采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HRB335级热扎钢筋(建议纵筋用三级钢);箍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不低于HRB335级的热扎钢筋(不再推荐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仅仅是现有生产的HPB235级钢筋可以继续作为箍筋使用)6、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墙不宜超过C60。
钢结构风荷载计算阻尼比阻尼比是指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能量损失的比例,它与结构的阻尼特性密切相关。
在钢结构风荷载计算中,阻尼比的确定对于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阻尼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构的振动响应。
当结构受到风荷载作用时,会发生振动现象。
较小的阻尼比会导致结构振动的持续时间较长,振幅较大,从而增加了结构的破坏风险。
而较大的阻尼比则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振动的幅值和持续时间,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阻尼比的选择也与结构的自振频率相关。
自振频率是结构固有的振动频率,与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密切相关。
当阻尼比小于临界阻尼比时,结构的自振频率将接近无阻尼自振频率。
而当阻尼比等于临界阻尼比时,结构的自振频率将等于临界频率。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选择适当的阻尼比,使结构的自振频率与风荷载的频率相差较大,从而减小共振风险。
阻尼比的确定还需考虑结构的材料特性和使用环境等因素。
不同材料的结构在振动过程中阻尼特性各异,因此在进行风荷载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阻尼比。
同时,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会对阻尼比的选择产生影响。
例如,建筑结构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风荷载的大小和频率,进而影响阻尼比的确定。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采用实验测定或基于经验公式来确定阻尼比。
实验测定是通过对结构进行振动测试,获得结构的振动参数,进而计算出阻尼比。
而基于经验公式则是根据历史数据和工程经验得出的一些近似公式,用于估计阻尼比的大小。
在选择合适的阻尼比时,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特点、使用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
阻尼比对于钢结构风荷载计算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阻尼比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阻尼比进行风荷载计算,并结合实验测定和经验公式等方法进行验证。
只有确保阻尼比的准确确定,才能保证钢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可靠性。
钢结构风荷载计算阻尼比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其安全可靠,需要进行风荷载计算。
阻尼比作为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对结构的抗风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阻尼比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钢结构风荷载计算中的阻尼比。
我们来了解一下阻尼比的定义。
阻尼比是指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能量损耗的比例,是刻画结构阻尼特性的重要参数。
阻尼比越大,结构的振动衰减越快,抗风能力越强;反之,阻尼比越小,结构的振动衰减越慢,抗风能力越弱。
那么,如何计算阻尼比呢?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通过结构的振型分析来确定。
振型分析是指通过数学方法求解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振型的过程。
在振型分析中,可以通过测量结构的振动响应数据,使用傅里叶变换等数学方法,得到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振型。
然后,根据振型分析的结果,可以计算出结构的阻尼比。
阻尼比的计算对于钢结构的风荷载计算非常重要。
阻尼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抗风能力。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阻尼比能够有效地消耗结构的振动能量,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钢结构时,需要合理选择阻尼比,以满足结构的抗风要求。
阻尼比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结构的材料特性对阻尼比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材料的阻尼特性不同,因此其阻尼比也会有所差异。
其次,结构的几何形状对阻尼比也有一定的影响。
几何形状复杂的结构通常具有较高的阻尼比,而几何形状简单的结构则可能具有较低的阻尼比。
此外,结构的连接方式、支承条件等因素也会对阻尼比产生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外,结构的阻尼比还受到风荷载的影响。
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压力和力矩,是导致结构振动的重要原因。
结构在受到风荷载作用时会发生振动,这会消耗结构的能量,进而影响到阻尼比的大小。
一般来说,较大的风荷载会导致结构振动加剧,从而增大了能量的损耗,使阻尼比增大。
钢结构风荷载计算中的阻尼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阻尼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抗风能力。
0的阻尼比
阻尼比是无单位量纲,表示了结构在受激振后振动的衰减形式。
可分为等于1,等于0, 大于1,0~1之间4种,阻尼比=0即不考虑阻尼系统,结构常见的阻尼比都在0~1之间。
1、阻尼比ξ=0,称为无阻尼;
2、阻尼比0<ξ<1,称为欠阻尼;
3、阻尼比ξ=1,称为临界阻尼;
4、阻尼比ξ>1,称为过阻尼。
扩展资料
不同阻尼比ξ条件下的位移时程曲线的特征:
1、无阻尼振动(阻尼比ξ=0),振幅不衰减。
2、欠阻尼振动(阻尼比0<ξ<1),振幅逐渐衰减,也就是恢复到平衡状态的时间超过一个周期。
3、临界阻尼振动(阻尼比ξ=1),振动到一个周期,振幅刚好衰减到0,也就是恢复到平衡状态的时间刚好为一个周期。
4、过阻尼振动(阻尼比ξ>1),因为过阻尼的时候阻尼力比临界阻尼时候大,趋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总的恢复力小,自然表现出来的就是衰减比临界阻尼的要慢。
浅谈建筑结构的阻尼与阻尼比浅谈建筑结构的阻尼与阻尼比摘要:阻尼是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分析一个重要的参数。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阻尼的实质、表达方法及其对反应谱的影响,重点对空间结构弹性分析时的阻尼比取值进行讨论,并给出了阻尼比的建议值,可供设计分析参考。
关键词:阻尼;阻尼比;空间结构;反应谱1 阻尼1.1 阻尼的实质阻尼是反映结构体系振动过程中能量耗散的特征参数。
实际结构的振动耗能是多方面的,具体形式相当复杂,且耗能不具有构件尺寸、结构质量、刚度等有明确的、直接的测量手段和相应的分析方法,使得阻尼问题难以采用精细的理论分析方法。
阻尼的表达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1)粘滞阻尼,即假定阻尼力与速度成正比,无论对简谐振动还是非简谐振动得到的振动方程均是线性方程。
(2)滞回阻尼,即假定应力应变间存在一相位差,从而振动一周有耗能发生,其特点是可以得到不随频率而改变的振型阻尼比。
1.2 阻尼的表达方法传统上,总是将系统假定为比例阻尼来处理,应用最为广泛有:(1)Rayleigh 阻尼C = αM + βK;(2)Clough 广义阻尼C =ΣCb = MΣab ( M-1 K)b,(-∞<b<∞)。
其中M、K分别为系统的质量与刚度矩阵,α、β分别为质量与刚度比例系数,Cb=abM(M-1K)b,ab为系数,以上两种阻尼均只能描述比例阻尼。
然而,实际结构均为非比例阻尼。
自70 年代以来,研究者对如何处理非比例阻尼问题做了许多探索,提出了各种方法,如等效阻尼法、拟力实模态叠加法、非比例阻尼分析法和滞变阻尼法等。
但他们都存在共同问题:所获得的阻尼矩阵无明确的物理意义,也不存在带状稀疏特性,对工程应用十分不方便。
1992 年,美国国家地震研究中心Liang博士等人提出了一种阻尼矩阵的一般表达方式,该表达能导出复模态,即Cs = β0I+β1M +β2K+β3A。
其中下标S 表示近似的阻尼矩阵C,I 为单位矩阵,A 为M、K的某种组合。
混凝土结构阻尼比取值
混凝土结构阻尼比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阻尼值与结构动力
特性的比值。
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取值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结构的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结构形式、材料性质、结构质量等。
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应该在5%~1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结构的抗震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通常是通过结构动力分析来确定的。
结构动力分析可以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态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通过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阻尼比。
在评估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抗震等级、地震烈度、结构设计参数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阻尼比取值,从而确保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和可靠性。
- 1 -。
混凝土结构阻尼器设计规范一、概述混凝土结构阻尼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结构振动的装置,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库等工程中。
本文旨在为设计师提供混凝土结构阻尼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要求、计算方法、材料要求等内容。
二、设计要求1. 阻尼器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
2. 阻尼器应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自振频率,降低结构的位移、加速度等指标。
3. 阻尼器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初始刚度、阻尼比、质量等因素。
4. 阻尼器的设计应满足结构的静力稳定性、动力稳定性、疲劳寿命等要求。
5. 阻尼器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三、计算方法1. 阻尼器的计算应基于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阻尼器的特性进行。
2. 阻尼器的阻尼比可以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一般建议阻尼比为5%~10%。
3. 阻尼器的质量可以通过材料密度和体积计算得到,建议阻尼器质量占结构质量的比例为1%~2%。
4. 阻尼器的初始刚度可以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建议初始刚度占结构初始刚度的比例为1%~2%。
5. 阻尼器的设计应满足结构的最大位移限制,一般不应超过结构高度的1/1000。
四、材料要求1. 混凝土结构阻尼器的主要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阻尼器的钢材应符合GB/T 700-2006、GB/T 3077-2015等标准。
3. 阻尼器的混凝土应符合GB 175-2007等标准。
4. 阻尼器的油液应符合GB/T 7631.8-2016等标准。
五、安装要求1. 阻尼器应安装在结构的最高层或跨度最大的位置,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结构的振动。
2. 阻尼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阻尼器的液压系统和底座。
3. 阻尼器的液压系统应定期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换液压油。
六、检测要求1. 阻尼器应定期进行检测,检测周期建议为一年一次。
2. 检测内容包括阻尼器的液压系统、底座、钢结构等部分的损伤情况、松动情况等。
3. 若发现阻尼器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或进行维修。
结构阻尼比定义结构阻尼比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由于结构内部的阻尼机制所产生的减震效果与结构的刚度之比。
在工程领域中,结构阻尼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结构对地震等动力荷载的响应。
本文将从结构阻尼比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结构阻尼比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阻尼比=阻尼力/临界阻尼力。
其中,阻尼力是指结构在振动过程中由于阻尼器等装置所提供的阻尼力,临界阻尼力是指结构在理想情况下所具有的最大减震能力。
结构阻尼比越大,结构的减震效果越好。
结构阻尼比的大小与结构的材料、结构形式以及阻尼器的性能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钢材比混凝土材料具有更好的阻尼效果,因此钢结构的阻尼比会相对较大。
此外,结构形式的不同也会对阻尼比产生影响。
例如,刚性结构的阻尼比较小,而柔性结构的阻尼比较大。
此外,阻尼器的性能也是影响阻尼比的重要因素。
阻尼器的设计应考虑到其阻尼特性以及与结构之间的耦合效应。
在工程实践中,结构阻尼比的确定对于结构抗震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选择结构的阻尼比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一般来说,当结构的阻尼比较小时,结构的振动周期较长,振幅较大;而当阻尼比较大时,结构的振动周期较短,振幅较小。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结构的性质和所处环境的地震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阻尼比。
除了结构抗震设计,结构阻尼比还在其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桥梁工程中,合适的阻尼比可以有效减小桥梁的振幅,提高桥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风工程中,阻尼比的选择也对结构的抗风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航天器和飞机等领域中,结构阻尼比也被广泛应用于减震和减振的设计中。
结构阻尼比作为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对于提高结构的减震效果和抗震性能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结构的阻尼比,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振幅,减小结构受到的动力荷载。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特性、材料、形式以及阻尼器的性能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阻尼比,以确保结构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下的安全可靠性。
阻尼比的概念阻尼就是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
阻尼比在土木、机械、航天等领域是结构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表达结构体标准化的阻尼大小。
阻尼比是无单位量纲,表示了结构在受激振后振动的衰减形式。
可分为等于1,等于0, 大于1,0~1之间4种,阻尼比=0即不考虑阻尼系统,结构常见的阻尼比都在0~1之间.ζ <1的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下的位移 u(t) = exp(-ζwn t)*A cos (wd t - Φ ),其中wn 是结构的固有频率,wd = sqrt(1-ζ^2) ,Φ为相位移.Φ和常数A由初始条件决定.阻尼比的来源及阻尼比影响因素主要针对土木、机械、航天等领域的阻尼比定义来讲解。
阻尼比用于表达结构阻尼的大小,是结构的动力特性之一,是描述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某种能量耗散的术语,引起结构能量耗散的因素(或称之为影响结构阻尼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1)材料阻尼、这是能量耗散的主要原因。
(2)周围介质对振动的阻尼。
(3)节点、支座联接处的阻尼(4)通过支座基础散失一部分能量。
阻尼比的计算对于小阻尼情况[2]:1) 阻尼比可以用定义来计算,及ksai=C/C0;2) ksai=C/(2*m*w) % w为结构圆频率3) ksai=ita/2 % ita 为材料损耗系数4) ksai=1/2/Qmax % Qmax 为共振点放大比,无量纲5) ksai=delta/2/pi % delta是对数衰减率,无量纲6) ksai=Ed/W/2/pi % 损耗能与机械能之比再除以2pi阻尼比的取值对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的的情况,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实测数据并参考别国的资料,按结构类型和材料分类给出了共一般分析采用的所谓典型阻尼比的值。
综合各国情况,钢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1-0.02之间(虾肝蚁胆:单层钢结构厂房可取0.0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3-0.08之间。
建筑结构丨超限报告写法详细解读,终于不再为写报告发愁了!展开全文1 报告的名称报告名称应为《×× 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以下简称《超限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六条(二)款)或《×× 工程超限设计的送审报告》,不应称为《×× 工程超限设计的审查报告》。
笔者审查过的报告名称多数都称为《审查报告》,只有少数称为《可行性论证报告》或《送审报告》,汉语里凡带“审”的词,如审查、审核、审定、审校、审理、审批、审判等都是对第三方的,不是对自己的。
《送审报告》的意思是送给第三方审查的报告,因此笔者认为称《送审报告》是可以的。
2 报告的文本不应太长,也不应太简略超限工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应按照《超限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要求编写。
报告不应太长,页数不应太多(有的长达 100 ~ 200 页),字体不要太大(以小四号为宜),A4(A3)纸每页宜为30 行以上,有的报告字体为四号字,每页只有 20 行,使页数大增。
如只需写出本工程超限的内容,没有超限的指标不需要写,很多报告都按《超限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附录一~附录四及各省(市、自治区)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界定标准》罗列了几十项指标,再在各项指标后面写“是”或“否”或打√,增加报告的页数、浪费纸张,也浪费审查专家的时间,实在没有必要(犹如医院的健康体检表,如医院只会写明某人有高血压、糖尿病,而不会写没有肝癌、没有肺癌、没有肠癌、没有……)。
有的报告又写得太简略,内容不全。
3 报告的文本不需要精装报告的文本普通装订即可,不需要精装,用普通白纸即可,没有必要用太厚的纸(如铜板纸),太厚的纸加上精装翻页困难(会自动闭合),翻阅不便,会浪费成本。
4 应写明工程的具体地址(这是确定地震动参数的依据)如不能只写工程位于“成都市”,因为成都市所辖的不同区、县(市)、乡(镇)的地震动参数是不同的。
SATWE中各种阻尼比的取值比较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SATWE中各种阻尼比的取值比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SATWE中各种阻尼比的取值比较的全部内容。
1、风荷载信息
(1)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SATWE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2010)P21页说明
以上主要是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8页:
(2)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
SATWE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2010)P22页说明
以上主要根据高规第19页3。
7。
6条规定
2、地震信息
用于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阻尼比
SATWE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2010)P26页说明
和抗震规范表述的不一致:。
阻尼比定义
阻尼比是衡量振动系统阻尼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可以描述系统中阻力元件(如摩擦、空气阻力等)对振动能量的耗散情况。
阻尼比的定义为系统的阻尼比等于系统阻尼力在某个振幅下的大小与系统谐振条件下的阻尼力大小的比值。
阻尼比越大,说明阻尼力对振动的影响越明显,振动衰减越快,反之,则振动衰减较慢。
在实际应用中,阻尼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能够决定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如系统的共振频率、响应速度等。
因此,准确地确定阻尼比对于工程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 1 -。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阻尼比一、引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风荷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会产生振动,而阻尼比则是影响结构振动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文将探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阻尼比的相关问题。
二、阻尼比的概念阻尼比是指结构振动时,能量消耗的比例。
在结构振动过程中,能量会由结构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然后再由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而阻尼比则是指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消耗的比例。
阻尼比越大,结构振动的幅度越小,振动时间越短。
三、风荷载作用下的阻尼比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会产生振动。
而阻尼比则是影响结构振动的重要参数之一。
阻尼比越大,结构振动的幅度越小,振动时间越短。
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需要考虑阻尼比的大小。
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的阻尼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结构本身的阻尼和风荷载的阻尼。
结构本身的阻尼是指结构材料的内部阻力,而风荷载的阻尼则是指风荷载对结构的摩擦力。
四、影响阻尼比的因素影响阻尼比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结构材料的性质、结构的几何形状、结构的质量、结构的刚度等。
此外,风荷载的大小和方向也会影响阻尼比的大小。
五、提高阻尼比的方法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结构的质量,可以增加结构的惯性力,从而提高阻尼比。
2.增加结构的刚度,可以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度,从而提高阻尼比。
3.采用阻尼器等附加装置,可以增加结构的阻尼,从而提高阻尼比。
4.采用适当的结构材料,可以增加结构的内部阻力,从而提高阻尼比。
六、结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阻尼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在风荷载作用下,阻尼比的大小会影响结构的振动幅度和振动时间。
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需要考虑阻尼比的大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阻尼比。
《高规11.3.5》、混合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阻尼比可取为0.04。
风荷载作用下楼层位移验算和构件设计时,阻尼比可取为0.02~0.04。
《附录A》,人行走作用力及楼盖结构阻尼力
住宅/办公/教堂0.02~0.05
商场0.02
室内人行天桥0.01~0.02
室外人行天桥0.01
《荷载规范8.4.4》
高耸有,
《烟囱规范》:
此外,
《抗规》的5.1.5,见规范
9.2.5,单层厂房的阻尼比,可依据屋盖和围护墙的类型,取0.045~0.05。
附录G.1.4中1,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结构的阻尼比不应大于0.045,也可按混凝土框架部分和钢支撑部分在结构总变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为等效阻尼比。
《砼规》第11.8.3条,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