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胫骨与距骨颈融合术
- 格式:ppt
- 大小:219.00 KB
- 文档页数:26
全距骨关节融合术1. 适应症全距骨关节融合术适用于合并距下和中跗关节炎的跟行高弓内翻和高弓内翻畸形及距骨向前半脱位。
2. 禁忌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常规术前检查。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Hoke-Kite法:1、切口位于腓骨长肌腱和第三腓骨肌之间,从距骨头外侧的后下方开始,至腓骨末端下方。
剥解距骨窦内的脂肪组织并去除距骨颈上面的软组织。
从外侧绕向距骨头内侧用刀切断距舟韧带,将距骨头与舟骨分开。
然后用骨刀切除部分距骨体下关节面及相邻的跟骨关节面将距骨头、颈与其体部离断,剔除其附着的软组织后取出,用小的骨凿去除舟骨关节面和跟骨上方的小关节面。
2、矫正足的侧方及旋转畸形,调整跟骨使其达到满意的对线,必要时可将足后移位。
将去软骨的距骨头重新植入距骨体和舟骨之间,根据畸形的类型及程度决定距骨头的放置位置,使足轻度背屈。
最后用斯氏针、U形钉或螺丝钉内固定维持位置。
用短腿石膏托固定。
7. 并发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8. 后遗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暂无可参考资料。
10. 术后护理全距骨关节融合术术后48~72h之内,石膏被悬吊于高于头部的牵引架上,10~14d拆线,然后更换石膏,可扶拐不负重行走。
石膏固定时间不应少于4周,然后去除石膏拍X线片检查。
负重短腿行走石膏托一直要固定到术后12周,此时X线及临床表现均提示骨质已坚强愈合。
11. 注意事项暂无可参考资料。
12. 手术影响暂无可参考资料。
胫距关节的操作方法胫距关节是指下肢骨骼系统中重要的关节之一,位于小腿骨(胫骨)与足骨(距骨)之间。
它是一个复杂的关节,具有支撑和运动功能。
对胫距关节进行适当的操作可以帮助疾病康复,减轻疼痛,提高关节功能。
一、胫距关节常见问题及手术适应症1. 胫骨与距骨的关节病理性松动:炎症、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导致的关节松动,影响到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
2. 高胫骨手术并发症:高胫骨手术后出现的关节僵硬、疼痛或功能障碍。
3. 先天性胫骨和距骨畸形:胫骨或距骨发育异常,影响行走能力和足部功能。
4. 外伤性胫距关节损伤:如骨折、脱位等,需要进行手术复位和固定。
5. 胫骨和距骨关节半脱位或滑脱:关节不稳定导致的功能障碍。
二、胫距关节手术操作方法1. 开放手术:开放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通常需要切开皮肤和软组织,以清除关节内的病变组织或实施其他必要的操作。
该方法适用于骨关节畸形矫正、关节置换等复杂手术。
2. 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是现代微创手术的一种。
通过在皮肤上凿小孔,插入关节镜进行操作。
关节镜可以同时放入摄像头,医生可以观察关节内部情况。
关节镜手术有着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常用于关节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3. 关节固定术:用于关节易于松动或滑脱等情况,通常通过骨钉或螺钉将关节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加固韧带和骨骼结构。
4. 关节重建/修复术:对于胫距关节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关节重建或修复手术。
通过修复受损韧带、软组织,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5. 关节置换术:对于胫距关节严重病变或退化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将患者原有的胫距关节完全取出,然后用人工关节代替。
三、胫距关节手术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术后护理:1. 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2. 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消炎药等。
3. 定期复查,监测伤口愈合情况和手术效果。
4. 避免猛烈运动和负重,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
康复:1. 术后早期进行被动和主动的关节活动,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