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移位骨折【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0月——20011年3月以来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58例股骨远端骨折,其中男49例,女9例;年龄28-63岁。
开放性骨折3例,合并股动静脉损伤1例,急诊手术3例,其余均为择期手术。
结果 58例骨折愈合;1例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骨髓炎,术后3个月解除内固定,开槽、冲洗、石膏外固定6周骨性愈合;按kolmert功能评定标准,优良51例(87.9%),一般5例(8.6%),差2例(3.4%)。
结论经临床7-34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观察,该方法疗效满意。
【关键词】逆行交锁髓内钉;股骨远端骨折股骨远端骨折由于髓腔大,骨皮质薄,尤其老年人骨质疏松,内固定困难,容易产生膝关节强直。
治疗效果常不令人满意,目前虽然有很多治疗方法,但都有不足之处。
我院自2007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5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逆行交锁髓内(imsc)钉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49例,女9例,年龄28-63岁,平均43岁。
车祸伤24例,高处坠落伤34例。
左侧35例,右侧23例。
骨折按ao/asif 分类[1]:a型39例,c型19例。
闭合性55例,开放性3例。
8例合并同侧胫骨干骨折,4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合并骨盆骨折,合并股动静脉损伤1例。
入院后急诊手术3例,其余均为择期手术给予胫骨结节牵引,5-14d内手术。
1.2 治疗方法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仰卧位,行膝前或外侧切口,髁间骨折按ao分类c2型者,可用克式针或螺钉从髁间偏后位置预先固定,用开口器打开髁间窝的髓内钉插入点,在c形臂x线透视下,将移位得的骨折复位,必要时开放复位骨折,然后将导针逆行通过骨折部分进入股骨近侧髓腔,沿导针扩大髓腔,插入合适长度及粗细的髓内钉,股骨的近端及股骨髁的位置各放置2枚螺钉直径通常为6.5 mm。
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与康复
徐海斌;赵斌
【期刊名称】《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年(卷),期】2004(18)6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与康复。
方法 :2 6例股骨远端骨折采用股骨髁支持钢板、DCS、股骨倒打髓内钉三种方法进行手术固定 ,根据骨折粉碎情况 ,辅助应用松质骨螺丝钉固定 ,对骨质缺损多者应用自体髂骨植骨 ,术后尽早使用CPM进行康复锻炼。
结果 :骨折愈合良好 ,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屈膝在 90~ 13 0°。
结论 :术前根据骨折的情况合理选择内固定 ,术中满意的复位及骨缺损的处理加上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
【总页数】2页(P509-510)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治疗;康复
【作者】徐海斌;赵斌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
【相关文献】
1.股骨髁上钉结合膝关节康复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J], 赵昌平;冯和林;张英泽;李增炎;宋连新;魏海强
2.股骨逆行髓内钉与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J],
3.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效果的影响 [J], 江莉萍
4.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股骨远端骨折 [J], 薛超;刘晖;丁真奇;刘庆军;陈志达;吴进
5.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内固定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口服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同侧股骨远端骨折 [J], 张镇;沈金虎;惠正广;李朝顶;杨六中;刘诗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股骨远端严重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摘要】目的探讨用中医中药+腓骨移植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严重骨折的疗效。
方法取自体长段腓骨作髓内移植,利用解剖锁定钢板、骨栓、螺钉锁定固定,中医中药熏洗治疗股骨远端严重骨折患者14例,个性化康复方案康复,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结果14例均获随访11~42个月,骨折均愈合。
参照Shelbourne疗效评定标准,优8例,良4例,可1例,差1例。
结论该方法解决了此类骨折治疗中骨折复位、肢体力线、骨缺损修复、钢板牢固固定、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和骨折愈合等难以兼顾的问题,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腓骨游离移植钢板股骨骨折中药熏洗[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2-34-022002~2009年,我们采用自体长段腓骨髓内移植同时以钢板内固定+中医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股骨远端严重骨折患者14例,效果较好。
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31~56岁。
闭合损伤4例,开放性损伤10例。
骨折多为股骨远端严重骨折。
伤后至手术时间:ld~4 d,平均2.5 d。
均用解剖钢板锁定腓骨固定。
1.2治疗方法:据骨折情况切取同侧腓骨的中上段,湿纱布包裹备用。
取膝前正中切口或据伤口情况适当延长,显露膝关节和股骨远端,常规清理股四头肌,探查膝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清出关节腔内的积血和游离碎骨块,行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并用直径2.5mm的克氏针暂时固定,离关节面0.5~1 cm处与股骨髁部中央用粗钻头扩大一可容纳一端腓骨的骨孔,将事先准备好的腓骨插入骨折近端,继续将腓骨续入远端余留的腓骨孔,将解剖钢板预弯成股骨髁部内或外侧的形状套上骨栓,术中随时测量力线,远端用骨栓并结合相应的松质骨螺钉将骨折固定并将腓骨锁定,骨折近段可用骨栓、螺钉固定,中间骨块用螺钉固定,骨缺损取髂骨植骨。
术后一般不用外固定,合并髌骨骨折的同时做内固定、交叉韧带损伤则行相应处理。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36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分析统计进行评定,指导临床实践。
结果患者术后优良率达91.66%,经过临床观察均无神经损伤、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未出现内固定移位情况。
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有着稳定、可靠、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股骨骨折;远端;锁定加压钢;效果观察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82-01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交通工具的大量应用,骨折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
而其中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占所有股骨骨折的4%,若如重物撞伤,车祸发生时的作用力较大,往往导致该部位的复杂骨折,由于股骨远端解剖特点复杂、特殊,此类复杂性骨折多为粉碎性,不稳定骨折,难以牢固固定,而且接近膝关节,波及到关节面,易影响膝关节活动,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临床手术治疗的方式较多,但从实践来看,有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包括畸形愈合、术后感染等等,我院对部分病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进行治疗,疗效甚好,下面就此手术的实施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36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18-62岁,平均40岁。
致病原因中车祸伤16例,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7例。
按muller分型,a型骨折20例,b型骨折14例,c型骨折2例。
受伤时间为2-8h不等。
1.2 临床概述患者股骨远端处明显肿胀、疼痛,股骨髁增宽,畸形,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时可有骨擦音。
部分严重患者还可出现肢体远端血管和神经损伤体征,x线片可见明显骨折移位,临床依据骨折部位及程度将股骨远端分为三类九型,a型骨折仅累及远端股骨干伴有不同程度粉碎骨折b型骨折为髁部骨折。
股骨远端骨折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2012年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其中32例闭合性骨折, 18例开放性骨折,对所有患者均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5周,其中优秀24例,良好20例,尚可4例,差2例,总体优良率为88.0%。
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确有疗效,且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疗效观察;临床疗效股骨远端骨折是指干骺端以远部分的骨折,一般由高能量创伤所致,此部位骨质皮薄、髓腔大,且多为松质骨,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钢板或螺钉的内固定治疗,疗效较为不理想,而行髓内固定治疗在复原关节面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方面的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就对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骨科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 19~79岁之间,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9例,占38%。
所有患者中21例因车祸致伤, 16例因坠落致伤, 11例因压砸致伤,其它伤2例,根据ao分型, a1型17例, a2型8例, a3型11例,c1型9例, c2型5例。
32例为闭合性骨折,占64.0%, 18例为开放性骨折,占36.0%。
患者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的为2 h,最长的为4 d。
1. 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全部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膝关节屈膝约45°,并在大腿近端放置止血带,根据术前确定的ao分型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和交锁钉,插钉采用逆行法插钉。
对于a型骨折患者在髌韧带正中行约3 cm的切口,纵向切开髌韧带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对于c 型骨折患者在膝关节外侧行切口,对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后用松质骨螺钉固定,应用c臂透视机确定骨折处复位良好后,分别从踝间窝正中和后交叉韧带起点前方12 mm处进针,然后利用髓腔扩大器渐进逆行扩髓,选择合适的髓内钉,一般髓内钉的选择为直径小于扩髓器1~2 mm,连接髓内钉装置,插入髓腔内,特别要注意的是要保持针尾埋入关节面下1~2 mm处,先锁紧骨折远端的锁钉,并进行牵引,在c臂机下确定骨折部位纠正完全后,再锁紧骨折近端部位的锁钉。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36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分析统计进行评定,指导临床实践。
结果患者术后优良率达91.66%,经过临床观察均无神经损伤、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未出现内固定移位情况。
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有着稳定、可靠、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股骨骨折;远端;锁定加压钢;效果观察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82-01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交通工具的大量应用,骨折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
而其中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占所有股骨骨折的4%,若如重物撞伤,车祸发生时的作用力较大,往往导致该部位的复杂骨折,由于股骨远端解剖特点复杂、特殊,此类复杂性骨折多为粉碎性,不稳定骨折,难以牢固固定,而且接近膝关节,波及到关节面,易影响膝关节活动,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临床手术治疗的方式较多,但从实践来看,有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包括畸形愈合、术后感染等等,我院对部分病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进行治疗,疗效甚好,下面就此手术的实施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36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18-62岁,平均40岁。
致病原因中车祸伤16例,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7例。
按muller分型,a型骨折20例,b型骨折14例,c 型骨折2例。
受伤时间为2-8h不等。
1.2 临床概述患者股骨远端处明显肿胀、疼痛,股骨髁增宽,畸形,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时可有骨擦音。
部分严重患者还可出现肢体远端血管和神经损伤体征,x线片可见明显骨折移位,临床依据骨折部位及程度将股骨远端分为三类九型,a型骨折仅累及远端股骨干伴有不同程度粉碎骨折b型骨折为髁部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的治疗(附3例报告)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的治疗。
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3例患者,1例接受原内固定PFNA取出更换加长PFNA内固定手术,1例接受保留PFNA内固定,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1例接受保留PFNA内固定,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加钢丝捆扎内固定手术。
结果3例患者获得13~20个月(平均15.7个月)随访,未出现内固定材料断裂、弯曲、松动脱出。
3例骨折已经骨性愈合。
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的治疗,我们对3例患者采用了3种手术方式治疗,体会是更换加长型PFNA创伤小,出血少,约150ml左右,手术时间短80分钟;而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约600ml-700ml左右,手术时间长150-160分钟。
3种手术治疗方式骨折均骨性愈合,医师可以依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标签: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股骨骨折;治疗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适应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近年来,已经被临床医生普遍接受和采用,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以70岁以上高龄人为主,随着手术病例的增多,发生PFNA 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的病例亦有发生,一些病例术后时间短,粗隆间骨折尚未愈合,给术后髓内钉远端骨折的治疗带来困难,2011年12月-2012年6月我们收治了3例这种病人,报告如下:病例1:女,85岁,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外院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术后2月,因术肢负重行走上床时轻微扭转暴力致右侧股骨髓内钉远端螺旋形骨折3小时入院,X平片显示粗隆间骨折无明显骨痂生长,髓内钉位置良好,无松动、脱落、断裂,髓内钉远端螺旋形骨折,骨密度检查提示重度骨质疏松(图1)。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探讨 摘要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7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90~153 min, 平均时间96.2 min;术中出血量300~800 ml, 平均出血量460.5 ml。其中优30例, 良25例, 可10例, 差8例, 优良率为75.3%。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直接影响预后, 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骨折内固定方式;手术方式 股骨远端骨折约占股骨骨折的4%~7%[1], 近年来伴随交通运输业及工农业的迅猛发展, 导致该部位的骨折发生率明显提高, 多属于高能量损伤, 并且伤情重, 并发症多,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形态, 加上伴随严重的软组织、血管、神經损伤, 往往导致治疗效果不满意。随着内固定技术的提高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 目前对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更倾向于选择倒打钉或者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7月~
2015年5月收治的7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 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手术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7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 男46例, 女27例;年龄18~70岁, 平均年龄34.1岁;左侧40例, 右侧3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30例, 高处坠落伤25例, 重物砸伤10例, 跌伤8例;合并伤:同侧胫骨骨折7例, 膝关节韧带3例, 髌骨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12例, 闭合性骨折61例。按AO分类:A型23例, 其中Al型7例, A2型10例, A3型6例;B型36例, 其中B1型9例, B2型12例, B3型15例;C型14例, 其中C1型2例, C2型5例, C3型7例。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为6 h~10 d, 平均时间4.6 d。
1. 2 手术方法 患者均采用仰卧位, 膝下垫布使膝关节屈曲40~50°, 对抗因腓肠肌对骨折远端造成的牵拉, 避免过伸畸形, 闭合性骨折患者入院后急诊行胫骨结节或者股骨髁上骨牵引;开放性骨折患者一般急诊清创术后加胫骨结节或者股骨髁上骨牵引, 骨牵引重量要尽量足够重, 通过牵达到纠正骨折端短缩、内外翻畸形。对于A型、部分B型和部分C型选择股骨逆行钉, 对骨折类型复杂的C型和骨质疏松患者尽量选择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36例患者选择股骨远端前外侧切口, 4例患者选择髌旁内侧入路, 33例患者选择骨折端末切开。
1. 2. 1 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在C型臂透视下将骨 折直接复位, 术中通过牵引架牵引复位, 术中牵引架两端Shanz针放置位置确保不影响髓内操作, 远端一般选择在股骨远端前内侧, 近端一般放置到股骨大转子上方区域, 必要时暴露骨折端, 可借助斯氏针撬拨复位, 如C型骨折, 需要优先切开膝关节, 直到关节面平整, 确保合适的外翻角, 术中注意扩髓和插入髓内钉前, 首先纠正旋转、短缩及成角畸形, 经髌韧带小切口置入逆行交锁髓内钉, 应用导针插入股骨髓腔, 进钉点位于髁间窝后交叉韧带止点偏前或者Blumensaat线的前部, 必要时可借助从外向内侧钻入一枚外固定的Shanz针, 用来控制内外翻或过伸畸形, 根据需要的长度把导针向上插入股骨近端, 一般逆行髓内钉要达到股骨全长, 钉的近端要达到小转子平面以上。
1. 2. 2 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 通过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 直接显露关节面, 通过有限切口尽可能减少对软组织的破坏和剥离, 对累及关节的骨折先对关节内骨折进行解剖复位, 再复位髁上骨折, 如出现骨缺损, 则一期髂骨取骨植骨后再行内固定手术, 在插入接骨板前垫好髁上部分的衬垫, 施加人工牵引, 通过C型臂透视观察骨折端复位, 调整髁上复位布垫的位置和大小及人工牵引方向, 用大锤压迫纠正畸形, 插入接骨板时常见的倾向插到股骨干的偏后方, 股骨外髁10°的斜坡, 需要接骨板“倾斜”贴合股骨外侧骨皮质。
1. 3 术后处理 对于固定不牢固、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肢予石膏托制动3~4周, 固定牢固者术区不放置引流管, 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炼, 术后第2天患肢予以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PM)、被动功能锻炼和主动功能锻炼, 术后2周患肢避免负重情况下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6周及3、6个月定期复查拍片, 显示有连续性骨痂生长时开始部分负重活动。
1.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評定疗效, 分为优、良、可、差,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对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患者治疗情况。
2 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90~153 min, 平均时间96.2 min;术中出血量300~800 ml, 平均出血量460.5 ml。所有患者切口均获得甲级愈合, 未出现感染, 随访时间6~24个月, 平均时间12个月, 患者均未出现膝关节内外翻畸形、过伸和肢短缩畸形, 1例出现内固定物断裂, 其余患者至随访时骨折均达临床愈合。其中优30例, 良25例, 可10例, 差8例, 优良率为75.3%。
3 讨论 3. 1 骨折类型与术后疗效密切相关 股骨远端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 多为粉碎性, 且多累计关节面, 导致治疗困难[2]。股骨远端髓腔较大, 内固定选择较为困难, 一般C型预后好于A、B型, C3型预后好于C1、C2型, 影响骨折类型导致术后预后的因素有以下原因:①关节面粉碎程度, C3关节面粉碎程度最厉害, 疗效最差;②关节面重建的稳定性, 一般B型关节面重建稳定性 明显好于C型;③股骨远端骨折粉碎程度, 一般粉碎骨折往往需要植骨。目前针对股骨远端骨折治疗上基本倾向于手术治疗, 一般选择股骨逆行钉或者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 两者均有优缺点, 逆行钉能有效减少术中创伤, 同时髓内固定, 有助于防止骨折端短缩, 并且可以通过闭合穿钉, 手术创伤小, 操作简单, 不影响骨折软组织,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软组织恢复, 逆行髓内钉比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更接近下肢力线, 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被称为“生物学”内固定[3-6]技术, 术中出血少, 手术时间短。但髓内钉有以下缺点:①对于股骨下1/3组, 股骨髓腔大, 虽然髓内钉有助于控制旋转, 但对于A3型控制旋转效果差, 部分骨折可能因应力集中导致断钉;②闭合復位对某些骨折类型不适合, 需要较高技术和辅助器械, 比如撑开器;③髓内钉取出困难, 特别是对屈膝功能差的患者。股骨远端锁定钢板, 可通过螺钉将碎骨块同时固定, 适合于A3和C型, 特别是对于C3型具有其他内固定方式的优势;④骨折端剥离广, 容易影响血运, 可能导致骨不连, 并且一般需要植骨支撑复位, 减少钢板断裂的机会。
3. 2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骨折牢固固定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前提, 早期被动功能锻炼能最大程度减少膝关节粘连, 避免膝关节僵直[5, 7-10]。临床主张只要骨折固定牢固, 建议尽早功能锻炼, 并且根据牢固的程度决定CPM范围,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炼适合所有患者, 并且术后6~8周, 根据复查拍片结果, 逐步负重功能锻炼。
总之, 股骨远端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直接影响预后, 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侯樹勋. 现代创伤骨科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8. [2] 刘华彦, 李龙, 唐运鹏.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88例临床分析. 广西医学, 2009, 31(7):1002-1003.
[3] Janzing HM, Stockman B, Van DG, et al. The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supracondylar nail: an alterna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Archives of Orthopaedic & Trauma Surgery, 1998, 118(1-2):92-95.
[4] Saw A, Lau CP. Supracondylar nailing for difficult distal femur fractures.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2003, 11(2):141-147.
[5] 龚伟华, 孙月华, 朱振安, 等. 微创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6, 8(4):385-387.
[6] 郑建彬.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35):38-40. [7] 赵海波, 蔡翔宇, 张峰.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中国实用医刊, 2010, 15(16):656-658.
[8] 袁加斌, 张斌. 股骨下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西藏医药, 1999, 19(s1):273-274.
[9] 卢尔海, 张建荣, 林志雄. 125例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广州医药, 2010, 41(2):13-14.
[10] 徐益民. 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实用预防医学, 2010, 17(7):1390-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