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变温孵化技术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5.29 KB
- 文档页数:4
用孵化机孵化鹅的技术和方法
使用孵化机孵化鹅的技术和方法如下:
孵化机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孵化机,最好选择自动控温、自动转蛋、自动加水的孵化机。
孵化环境:在孵化前应准备好孵化环境,包括清洁的孵化器、恒温恒湿的环境和清洁的蛋。
蛋的选取:选择形状完整、无损伤、大小一致、未受污染的蛋,最好选用保存期不超过7天的蛋。
孵化前的处理:将蛋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使蛋的温度逐渐与室温接近,以适应孵化环境,然后放入孵化器中。
控制温度:在孵化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孵化器中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37.5℃左右。
转蛋:每天要转蛋2-3次,保持蛋内胚胎的均匀发育。
加湿:孵化器内湿度要保持在50%-60%之间,可以通过加水来保持湿度。
孵化周期:鹅蛋的孵化周期为28-30天左右,孵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调整孵化环境。
孵化后的处理:孵化器中孵化出的鹅雏要及时取出,放入暖和、干燥、通风良好的育雏箱中进行后续的喂养和管理。
以上是使用孵化机孵化鹅的技术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孵化鹅蛋需要注意卫生,控制好孵化环境,及时观察和调整孵化环境,确保鹅雏健康成长。
孵化操作技术一、温度的调节孵化机内控制系统,在入孵前已经校正,检验并已试机运转正常,一般不要随意更动,刚入孵时,开门上蛋引起机内热量散失以及种蛋和蛋架车吸热,机内湿度会暂时降低,这是正常现象,带蛋温、盘温、等于机器温度相同时,机内温度就会恢复正常,这个过程大约历时数小时,(3-8小时),这与季节、种蛋预热过程度有关。
暂时停电或修理引起的机温下降,也不必调整控温仪表。
只有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机温偏低或偏高0.5摄氏度,以上时,才予以调整,并密切注视温度变化情况。
每隔半小时观察门表温度一次,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温度。
如果能掌握眼皮感温(把种蛋放在眼皮上感受温度),结合抽查照蛋与门表温度联系起来判断孵化温度是否合适,则更为确切。
家禽孵化的温度在家禽孵化中,种蛋质量是内因,孵化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
孵化时的控温标准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
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度内,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对于稍高于40.5度或稍低于35度,是非常敏感的,超过3小时,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孵化控温技术1、“蛋温”和“给温”的区别:孵化温度分“蛋温”和“给温”,“蛋温”是指种蛋的表面温度,“给温”是指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
目前在孵化工作中,有两种控温方法,一种是测控机内空间温度即“给温”,一种是测控“蛋温”。
2、测控机内空间温度的孵化方法:过去生产的孵化机,温度传感器都是固定在机内空间里,只能测控机内空间温度。
但是种蛋在孵化的过程中,“蛋温”和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刚开始孵化时,种蛋不能产生温度,要想达到“蛋温”38度,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需要达到39度才行,,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胚胎渐渐产生了体温,这时候想保持“蛋温”38度不变,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就需渐渐降下来,到了孵化后期,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降到37度,蛋温就能达到38度以上。
鹅的孵化注意事项鹅的孵化是一个需要细心照料的过程,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以帮助您成功孵化鹅蛋。
1. 确保鹅蛋的品质:选择健康的鹅蛋非常重要。
鹅蛋应该有均匀的形状和光滑的表面。
在孵化前,检查鹅蛋是否有裂纹或污渍,如果有,这些蛋是不适合孵化的。
2. 孵化器的选择:鹅蛋需要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孵化。
孵化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您控制这些参数。
选择具有稳定温度和湿度控制功能的孵化器,并确保它的容量足够容纳您的鹅蛋。
3.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鹅蛋的孵化温度应在37.5-38.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保持在50-60%之间。
在孵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温度和湿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保持稳定的环境对于鹅蛋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4. 翻转鹅蛋:在孵化开始后的前两周内,每天需要翻转鹅蛋。
这样可以避免胚胎粘附在蛋壳内,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
记住在翻转鹅蛋之前先洗净双手,以免传染细菌。
5. 鹅蛋的观察:在孵化过程中,定期观察鹅蛋的变化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蛋壳上有裂纹或变色,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裂纹可能导致鹅蛋受感染,而变色则可能是胚胎发育异常的迹象。
6. 孵化期间的保护:在孵化期间,要保持鹅蛋的安全。
避免鹅蛋受到强烈的震动或外力的碰撞,这可能会导致胚胎死亡。
同时,要保持孵化器周围的环境清洁,以防止细菌和疾病的传播。
7. 孵化期间的养护:孵化过程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期间需要给予鹅蛋充足的养护。
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以确保孵化过程中的营养供给。
此外,定期清理孵化器,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8. 孵化后的照料:一旦鹅蛋孵化成功,幼鹅就需要特别的照料。
为幼鹅提供适宜的温度、饲料和水源,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同时,定期检查幼鹅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9. 鹅蛋不孵化的原因:尽管我们尽力提供最佳的孵化条件,但有时鹅蛋可能无法成功孵化。
这可能是由于鹅蛋质量不佳、环境条件不适宜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如果您发现鹅蛋在预定的孵化期内没有孵化,请不要灰心,继续努力并寻求专业的帮助。
黑龙江省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性技术措施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而鹅种蛋孵化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对于提高孵化率、改善育雏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黑龙江省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技术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科学筛选鹅种蛋科学筛选鹅种蛋是鹅种蛋孵化的第一步。
鹅种蛋的品质对孵化率和育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保证孵化出健康的鹅苗,养殖户在收集鹅种蛋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蛋壳完整:保证蛋壳表面没有明显的破损和裂纹,否则会影响蛋内的营养和水分流失。
2. 蛋壳清洁:避免蛋壳表面有明显的污渍,也应该注意避免蛋壳表面有杂质或异物,这些都会影响蛋内的清洁度和菌群。
3. 蛋形完整:鹅种蛋的形状应该完整,不应该有变形或者扁平现象,这样的蛋更有可能孵化出健康的鹅苗。
而在收集鹅种蛋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过早收集或者过晚收集蛋。
过早收集蛋可能导致蛋内未完全成熟,而过晚收集蛋则可能导致蛋内的胚胎发育不完整。
科学筛选鹅种蛋是鹅种蛋孵化的第一步关键技术措施。
二、科学储存鹅种蛋科学储存鹅种蛋是鹅种蛋孵化的第二步。
在收集鹅种蛋后,养殖户需要对鹅种蛋进行储存,以保证孵化率和育雏质量。
鹅种蛋的储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温度:储存温度应该在15摄氏度左右,避免鹅种蛋过热或者过冷,否则会影响蛋内的营养和水分流失。
2. 湿度:储存环境的湿度应该在70%左右,避免蛋内水分流失过多或者过少,影响蛋内的营养和胚胎的健康发育。
3. 翻转:鹅种蛋的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翻转,避免蛋内的胚胎黏附在蛋壳内,影响胚胎的健康发育。
科学储存鹅种蛋可以保证鹅种蛋的品质,提高孵化率和育雏质量。
科学储存鹅种蛋是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科学筛选鹅种蛋、科学储存鹅种蛋、科学运输鹅种蛋、科学孵化鹅种蛋和科学育雏是黑龙江省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技术措施。
只有做好这些关键技术措施,才能保证鹅种蛋的品质,提高孵化率和育雏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鹅蛋怎样才能孵出小鹅
鹅蛋怎样才能孵出小鹅
1.温度适合的温度是37 .5~39度,超了这个温度,就会被烫死,低于这个温度,时间长达5小时以上,也有可能死亡。
为了保证这个温度,一般采用火炕+水袋孵化法,火炕提供热源,水袋能够较好的平衡和保持温度,上面要盖上棉被。
检测温度,可以放一个温度计(非体温),也可以用眼皮接触鹅卵判断,眼皮不烫为适合温度。
2.每日要翻动几遍鹅卵,夜间也要至少2次。
3.开始之日起5天以后,开始检查和观察鹅卵内部情况,方法是夜间关灯,用手电照鹅卵,可看到内部变化。
及时拣出非受精卵和死卵,以防变臭。
4.鹅卵孵化30天开始出壳,注意保持和增加水分,以防卵膜干燥,粘在鹅毛上,导致孵化失败。
方法是用毛巾在温水中投洗拧干,盖在鹅卵翻滚几下,视天气湿度,决定次数。
5.破壳以后,注意观察,最好让它自己脱离蛋壳,不够健康的还要人工帮助剥皮离壳。
母鸡孵小鹅。
黑龙江省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性技术措施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省份之一,鹅种蛋孵化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的产业。
为了确保鹅种蛋的高孵化率和健康出雏,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性技术措施。
一、鹅种蛋选育选择健康、外形优良、大小适中的鹅种蛋,是孵化成功的基础。
母鹅的产蛋率、单蛋重、蛋壳硬度等也是选育鹅种蛋的重要指标。
同时,杜绝使用奇异、畸形或者有疾病的蛋进行孵化。
二、鹅种蛋的收集和存放鹅种蛋在孵化前需要进行收集和存放。
收集的鹅种蛋应该在蛋面纵轴线两端均匀分布,去掉明显的污渍和异物。
存放时要求在温度为10~15℃、湿度为70%左右的环境下,不要和其他家禽的蛋混放,存放时间最好不超过7天。
三、鹅种蛋的预处理鹅种蛋的预处理是指在孵化前对鹅蛋进行消毒处理。
在对鹅种蛋进行消毒处理时,可以采用热水浸泡法、药物消毒法等方法,消除表面上的细菌和病毒,减少孵化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四、孵化环境控制在孵化前,需要将鹅种蛋放入孵卵机中进行孵化,孵卵机的环境控制非常重要。
孵卵机的温度、湿度、通气率等参数需要严格控制,孵卵机室温度设置在37.5~38℃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之间。
此外,还要注意卵的转位、卵的观测和通风换气等操作,确保鹅种蛋的正常孵化。
五、出雏后管理当鹅种蛋孵化后,需要进行出雏后管理。
新出雏的小鹅需要提供温暖、湿润的环境,避免受到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造成死亡。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更换一次床屑,保持饲料和水的洁净卫生。
综上所述,鹅种蛋孵化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技术要求较高的过程。
只有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操作,才能确保鹅种蛋的高孵化率和出雏的健康。
黑龙江省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性技术措施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农业产业的发展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鹅种蛋孵化是黑龙江省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下面就是黑龙江省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1. 配制优质蛋饲料:优质饲料是确保鹅种蛋能够充分发育的关键。
黑龙江省的土地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为鹅饲料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配制蛋饲料时,需要选择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原料,如黄豆、玉米、鱼粉等,保证鹅种蛋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2. 确保合适的饲养环境:鹅种蛋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确保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合适条件。
在孵蛋期间,需要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为鹅种蛋提供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
通风方面,需要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避免积聚的二氧化碳对鹅种蛋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3. 选择优质种蛋:在鹅种蛋孵化中,选择优质种蛋是确保蛋孵化出优质种鹅的关键。
优质种蛋具有较高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对于后期的养殖效益十分重要。
在选择种蛋时,需要注意种蛋的大小、外观和发育程度,尽量选择外观完整、无瑕疵的种蛋。
4. 精确的孵化管理:孵化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确的管理,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供应等参数,确保蛋的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处于合适的范围。
需要定期检查孵化器的工作状态,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以保证孵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5. 高效的孵化设备:黑龙江省的鹅种蛋孵化技术水平较高,孵化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对孵化结果至关重要。
现代化的孵化设备能够提供更好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提高孵化效率和孵化成功率。
黑龙江省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包括配制优质饲料、确保合适的饲养环境、选择优质种蛋、精确的孵化管理和高效的孵化设备。
这些技术措施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鹅种蛋的孵化率和成活率,为鹅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孵化基础知识一、如何照蛋看胎用照蛋选蛋,由于各种蛋存放时间越长,气室越大,用照蛋器的聚光点,写照蛋大头,气室里有空点,一般要挑选7天之内的种蛋,气空一般不大于小指甲,(夏天气温较高时,初产的种蛋气室形成较慢,短时间内照不出气空)。
7天之内的蛋气空应较清晰,如气空边较淡,且看不清,说明较沉。
如气空较大,且看到较清楚,一般经过孵化过的无精蛋。
特别应注意的是冬天温度较低时,存放种蛋的温度低于1度以下,蛋白会有凝固现象,因而,受精极低。
如何说明冻蛋,可照蛋大头气空边,稍晃动蛋身,会有蛋白在气空边鼓动现象。
因而,早春孵化用种蛋一定要能清楚蛋的温度,否则,孵化率将要受影响,入孵第四天后,鸡胚胎可定位,因而第五天照蛋,可见蛋内的色胎珠,四周连着较清晰的血红丝。
入孵第七天后,可见蛋上部的阴影逐渐合拢,第十天后,血丝伸向蛋小头逐布满,且血管渐清,15天左右气室渐大;17天时蛋小头阴影渐满;18天后空气向一边斜。
如17天不封门,说明情况:1温度低,表不准;2蛋太陈;3蛋身中毒,消毒有问题;4温度过高、血管烧成白块状。
如18天气室较小,说明温度较大,否则较小,注计算种蛋发育时间以种蛋温达到38℃时计算。
(1)孵化厅的温度要求孵化厅内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30℃。
环境温度高于30℃时,在孵化后期冷却降温效果不甚明显,低于20℃时孵化机温度的稳定性变差。
(2)、孵化厅的湿度要求孵化厅的环境湿度应保持在50-60%RH。
(3)孵化厅的通风与排气要求孵化厅应有良好的通风与排气设备,其目的是将孵化机中排出的高温废气最大限度地排出厅外,将厅外新鲜空气引入厅内,避免废气的重复使用,孵化厅的二氧化碳含量应≤0.15%,每升高0.1%,孵化率将下降2-3%。
这一点在高原地区特别明显。
a.应安装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一般安装在出雏机后上方,由总管道、分支管道、风罩、排气扇等组成。
0b.应安装通风换气管道或换气风扇(选用带自动打开风口的排气扇为宜)为向孵化厅补充足够的新鲜空气,应在孵化厅中安装相应的通风管道和空调设备,室外新鲜空气经空调设备升(降)温后通过管道送入孵化厅,在无条件安装空调设备的情况下,也可在操作消毒室墙上安装带自动打开风口的换气扇,新鲜空气经过操作消毒室再进入孵化厅,进气风机的风量应大于或等于排气风量。
孵化小鹅需要注意什么吗孵化小鹅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
在孵化过程中,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孵化环境要保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小鹅的孵化温度要控制在37.5摄氏度左右,湿度要保持在50%到60%之间。
您可以使用孵化箱来创建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同时要定期检查温湿度计的准确性,以确保环境条件的稳定。
其次,孵化容器要保持清洁。
在孵化期间,您需要定期清理孵化箱或孵化器,以确保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清洁过程中,可以使用温水和小鹅专用的清洁剂进行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第三,孵化器周围要保持安静。
一旦小鹅孵化,它们对外界的响声和震动非常敏感。
因此,您应该避免在孵化器周围产生大声音或突然震动,以免影响小鹅的孵化和健康。
第四,要掌握合理的孵化时间。
小鹅的孵化期通常为28到30天,但也有可能会稍长一些。
在孵化期间,您需要密切观察孵化进展情况,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必要的操作,如破壳、转鹅蛋等。
请注意,不同种类的小鹅可能有不同的孵化时间和孵化要求,您需要根据具体的鹅种来进行操作。
第五,合理安排孵化后的照料和管理。
一旦小鹅孵化成功,您需要及时将它们转移至一个温暖、干净、通风的饲养场所。
饲养场所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供小鹅生活和运动,同时要提供优质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在饲养过程中,您还需要定期检查小鹅的健康状况,如身体是否强壮、羽毛是否整齐等,并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
孵化过程中,您可以适当加湿,但要小心过度加湿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和小鹅感染疾病。
同时,您还需要定期翻转鹅蛋,以确保孵化过程的均匀和顺利进行。
当小鹅孵化出来后,您应该尽量避免直接触摸它们,以免传染细菌或病毒。
如果需要抚摸小鹅,您应先洗手或戴手套,同时注意不要吓到小鹅。
总结起来,孵化小鹅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维持合适的温湿度、保持清洁环境、安静的周围环境、掌握合理的孵化时间、安排好孵化后的照料和管理等。
鹅种蛋的孵化技术种蛋孵化是发展鹅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
但是种蛋孵化率高低除了和孵化技术直接相关外,还间接的和种蛋的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鹅种蛋的孵化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这鹅种蛋的孵化技术。
种蛋孵化技术1.种蛋的选择。
种蛋要求源于没有鹅传染病的非疫区,卫生防疫条件好、打过预防针,饲料营养标准、公母比例适当的健康鹅群。
种蛋受精率应在85%以上。
蛋重要符合选用品种的标准(小型鹅蛋重120~135克,中型鹅蛋重135~150克,大型鹅蛋重150~210克),蛋形以椭圆为好,蛋形指数在1.4~1.5为宜。
蛋壳质量要求结构致密均匀,厚度适中,过厚的钢皮蛋、表面粗糙的沙皮蛋都不宜做种蛋用。
蛋壳清洁,壳面上无粪便或其它污物污染。
2.种蛋的保存。
原则上种蛋存放时间越短越好,一般应在7~10天。
保存蛋的最佳温度为13~16℃,不得超过24℃(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
湿度以相对湿度75%~85%为宜。
保存期超过7天时,种蛋每天要翻动1~2次,角度为45度,蛋库应通风良好,无特别气味,避免阳光直射。
3.种蛋消毒。
(1)每天早上收集好种蛋应立即消毒入蛋库保存,一般采用熏蒸法消毒,按每立方米容积42毫升福尔马林,21克高锰酸钾,在温度20~24℃、相对湿度75%~80%的环境条件下熏蒸20分钟,可杀灭种蛋表面细菌的95%~98.5%。
(2)种蛋入孵前消毒,一般采用溶液浸泡或喷雾消毒,消毒液很多,一般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液温40℃浸泡10分钟,沥干后入孵化机,蛋面较脏的种蛋可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洗刷,沥干后入孵。
蛋面较干净的种蛋也可用50%的百毒杀3毫升加10升水对蛋喷雾消毒,蛋面干后入孵。
也可在孵化机内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福尔马林28毫升加14克高锰酸钾熏蒸20~30分钟。
胚胎孵化技术胚胎在鹅体外的发育——即孵化过程中的发育。
在适宜的温、湿度等条件下经过30.5天左右胚胎发育成雏鹅出壳。
浙东白鹅的人工孵化技术————杭州汇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东白鹅属于四季鹅的一种,抱窝性强、产蛋率低,传统的孵化方式是母鹅自然抱孵,自然抱孵后的母鹅体质很差,由此造成的残次鹅和死鹅较多,直接降低了种群的全年产蛋量,更使得母鹅的利用年限大大缩短。
实践证明,采用人工孵化后的浙东白鹅产蛋量可提高5——6枚,利用年限可增加1——2年。
良好的种蛋来源是搞好孵化工作的前提条件。
可通过挑选发育良好、体型适中的种鹅,配以合理的产蛋精料和青饲料等方法,尽量使种鹅所产种蛋的受精率、蛋重和营养都能达到孵化要求。
搞好人工孵化除了要有良好的种蛋来源,孵化过程的控制也十分关键。
温度、湿度、翻蛋、通风、凉蛋、消毒,六大环节要控制精细才能取得良好的孵化效果。
首先,温度是重中之重,因为温度是胚胎发育的基础条件,其它环节的控制也都和温度有关联,要首先确保温度的正确。
通过实践我们给出孵箱孵化的实际温度参考:当环境温度25℃时,1——3天38.1——38.2℃,4——8天38——38.1℃,9——12天37.9——38℃,13——18天37.8——37.9℃,19——23天37.6——37.7℃,24——28.5天37.5——37.6℃,28.5天后的温度为37.1——37.2℃。
变温的原则是要循序渐进,不可变幅太大;当环境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孵化给温相应地降低或升高0.1℃。
第二,翻蛋。
合理的翻单可以使种蛋内的胚胎位置转变,有利于种蛋受热均匀,翻蛋角度不小于45度,每2——3小时翻蛋1次,每个孵化日翻蛋8——12次,孵化过程中的第8天、第18天、第28.5天要把箱内的种蛋位置进行对调,调整方式如图:第三,湿度。
合理的湿度可以均匀箱内温度以及蛋内温度,有利于种蛋受热均匀、胚胎发育吸收、胚胎转身等。
过小的湿度会导致种蛋失水过快,种蛋受热不均匀,过大的湿度会导致种蛋失水过少、蛋内气室太小,使得后期胚胎转身受阻、吸收不好。
箱内实际湿度参考:1——10天 60RH ,11——28.5天 55RH ,28.5天——出雏结束65RH 。
59农家之友 2020.9
新技术
养殖葵宝NONGJIAZHIYOU
鹅作为我国四大家禽之一,现在我国的市场是非常大的。在养鹅的时候,想要保证鹅群能够正常持续发展的话。那么鹅的孵化工作是非常重要,不过让鹅自然孵化的话,其孵化率是比较低的。所以需要人工进行辅助孵化。那么鹅该如何人工孵化呢?
种蛋准备:首先我们应选好种蛋,种蛋要
以健康鹅群产下的为主。保证蛋壳干净清洁,去除畸形、沙壳以及薄壳等不良种蛋。如果不能够及时孵化的话,那么我们一定要注意种蛋的保存时间。在冬季的时候,不可超出两周,春季不可超过10天,夏秋季则不可超过一周。在保存的时候其温度应控制在15℃左右。然后在孵化前要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等对种蛋进行熏蒸消毒。 人工孵化:在人工孵化的时候,前四周时,
应放在孵化机中孵化,然后在29到30天内之后,放在出雏机中。在孵化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如果是变温孵化的话。冬春季前一周温度保持在30℃,然后每过一段时间降低0.3℃左右。直到一月时,温度控制在36.9℃左右。夏秋季前一周的时候温度保持在37.8℃,同样也是每次降低0.3℃,一月的时候,保持温度
在36.5度左右。冬春季恒温孵化温度应保持在37.5℃,出雏机中36.9℃,夏秋季前面温度一样,出雏机中保持在36.5℃左右。 适当凉蛋:在孵化的时候,凉蛋是非常重
要的。孵化到了11~16天的时候,每天都要凉蛋一次。然后在17天开始,一直到22天的时候,每天还要增加一次凉蛋次数。最后在22~28天的时候,每天凉蛋三次。从开始凉蛋时起,最开始凉蛋十分钟,之后每天应增加一份。在凉蛋的时候,当种蛋温度降低到了35℃左右的时候,再进行孵化。最后凉蛋时,其温度要保持在21℃~22℃左右。同时在凉蛋的时候,每次还要配合喷水工作,将蛋喷施晾干之后才可孵化。 日常管理:不管是在孵化器还是出雏机
中,我们都要随着孵化日期的增加而适当加大通风,进行通风换气工作。然后在孵化时,还要做好翻蛋工作,一般两小时翻蛋一次,保证蛋受热均匀,翻蛋的角度保持在160℃左右。一直孵化到28天左右时再停止翻蛋。在孵化到第十天的时候,开始照蛋,每天一次。然后在26~28天的时候每天应照蛋两次左右。再将其移动到出雏机中进行孵化,这个时候要每隔6小时左右捡雏一次,将绒毛干了的雏鹅以及空蛋壳捡出来。 (人人文库)
鹅苗孵化是发展鹅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
孵化技术直接影响着鹅苗的存活率和养鹅的经济效益,那么鹅苗孵化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为您简单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鹅蛋孵化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等要求:1、温度和湿度:温度是种蛋孵化的首要条件,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甚至造成死亡。
高温对胚胎致死界限较窄,危险性较大,如胚蛋温度达42℃时,3~4小时可使胚胎死亡,低温致死界限较宽,危险性相对较小,如温度低至30℃时,经过30小时,鹅胚才会死亡。
但温度较长时间偏高或偏低,虽然不会引起死亡,但却影响孵化出雏率和雏鹅的健康。
由于鹅蛋的脂肪含量和热量水平比鸡蛋、鸭蛋高,所以鹅蛋孵化要求的温度比鸡蛋、鸭蛋低些。
正常孵化鹅蛋的温度的适宜范围是36~37.2℃。
但由于孵化初期照蛋开门和室温较低,所以孵化时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
一般恒温是37.8~37.6℃。
2、通风换气:孵化机进气门前期打开1/5左右,中期打开1/3左右,后期打1/2强些。
3、翻蛋:应2~3小时翻蛋1次,角度尽量大些45度~50度角。
4、晾蛋:16~14胚龄后开始每天晾蛋2次,原则上午、下午各晾1次,天热时改在早、晚两头晾蛋为好,晾蛋时间每次30~50分钟,晾蛋蛋温标准,以人体温36.5℃即可。
一般用眼皮试温,把蛋放在眼皮上,各个部位的蛋多试几个。
晾好后用30℃温水喷洒蛋面约2次,再送回孵化机。
池州市殷汇镇孵化场坐落于安徽省池州市殷汇镇,是一家集饲养,育种,繁殖,管理,经营于一体的民营企业。
本厂下设有一个5000只的种鹅场一座,肉用麻花种鸭5000只,肉杂种鸭3000只,引进法国特大种番鸭,拥有丰富的祖代,父母代种番鸭500个单元,并常年提供多个品种的高产蛋鸭,鸭苗,种蛋,青年鸭,提供优质的皖南土鸡的鸡苗,种蛋,提供种鸡苗,和肉杂鸡苗。
目前,我场出产的鹅苗,鸭苗,鸡苗成活率、种蛋孵化率高。
产品畅销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各大省市,远销至海南,山西,山东,新疆等全国各地。
黑龙江省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黑龙江省是我国北方的大省之一,该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中畜牧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鸡蛋孵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技术措施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环境和设备
合适的环境和设备是鹅种蛋孵化成功的前提条件。
为了保证蛋的孵化成功率,需要有一个恰当的环境,包括一定的温度、适宜的湿度和足够的氧气。
相应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来维持这个环境,比如恒温箱、加湿器等。
二、蛋的质量
蛋质量是影响孵化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蛋的外观应该是健康,没有明显损伤或污渍。
应该挑选经过体检的、健康的母鹅来取蛋,确保蛋的质量。
同时,蛋的带菌量应该保持在合适范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孵化失败。
三、营养和饮水
好的饲养和科学的喂养是保证鹅蛋质量和鹅种蛋孵化成功的前提。
应该提供优质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避免缺乏营养或蛋白质不足对孵化造成负面影响。
四、孵化过程
在孵化过程中,应该按照正常的孵化程序,如孵化温度、孵化湿度等进行科学管理,避免急功近利。
此外,孵化的期限也很重要,应该根据不同鹅品种的特点来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
五、疾病防治
在鹅种蛋孵化期间,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尽量减少疾病对孵化的影响。
应该定期检查鹅群的健康情况,保持饲养环境卫生,及时处理鹅群中出现的疾病。
总之,黑龙江省鹅种蛋孵化的关键性技术措施,涵盖了饲养、环境、设备、蛋质量、孵化过程、疾病防治等多方面要素。
只有全面把握这些技术措施,才能真正保证鹅种蛋的孵化成功率,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鹅的变温孵化技术要点
鹅的人工孵化逐步转为电器孵化,电孵比传统的摊床孵化优点更多,如
温度均恒、干净卫生、管理方便等。缺点是设备投资稍大。如采用电器
变温孵化,可以显著提高鹅蛋的孵化率。现将该技术的要点简介如下:
一、设备及入孵程序
变温孵化鹅,一般采用多个孵化机组合配套,采用全进全出制,分
阶段设置不同环境进行孵化。可将整个孵化期分3个或4个阶段。如果
分为3个阶段,则分别为1~14天、15~28天、29~31天。温度分别
为38℃、37.5℃、36.5℃。如果分为4个阶段,则分别为:1~9天、
10~18天、19~28天、29~31天。温度分别为38℃、37℃、37℃、
36.5℃。后者适合有一定规模的孵化厂,前三个时期在不同的孵化机
内,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孵化,29~31天在出雏机内进行。这需
要2~3台孵化机和1台出雏机。
二、鹅蛋的结构特点
鹅蛋的相对表面积较小、蛋壳厚、壳质坚硬,不易破碎,外壳膜也
厚、气孔小、内壳膜坚韧,导致气孔封得很严,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
水分蒸发、热能传导和啄壳出雏。常规的孵化技术雏鹅不易破壳。
三、种蛋的选择和消毒
种蛋应来自健康优良的鹅群,合理的饲料营养也是影响种蛋质量的
重要因素。此外,蛋重、蛋形、蛋壳品质,蛋的新鲜度、清洁度,以及
适当的公母配比,都是选择鹅蛋的必要条件。种蛋产出后一般要经过2
次消毒。第1次,在存放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按1立方米容积30
毫升福尔马林、15克高锰钾熏蒸消毒20~30分钟)。第2次,在入孵
时浸泡消毒可一并洗去蛋面污物(可以用0.1%新洁尔灭或0.03%~
0.05%高锰酸钾水泡2~3分钟,洗净沥干后入孵)。
四、种蛋的保存和放置
保存种蛋的适宜温度为10~15℃。适宜时间以1周内为好,最多不
超过15天,超过15天种蛋的孵化率明显下降。适宜湿度为75%左右。
保存时间超过1周者,每天可进行1~2次翻蛋,改变角度即可。如把
种蛋箱一侧垫高,下一次翻蛋把另一侧垫高。种蛋库要清洁卫生,不能
有阳光直射。
五、温湿度的控制
1、温度:由于鹅蛋具有外壳膜、蛋壳、气孔和内壳膜等特殊结构,
孵化初期,种蛋受热慢,其含脂率相对较高,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
理热,使散热发生困难。所以在孵化过程中,施温的原则是:入孵前期
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时稍高。应当注意的是:蛋温与机内气温
是不同的,两者因胎龄、机器风力、外界气温的差异而有较大差别,电
孵机测量的温度一般是机内气温,应注意监测胚蛋温度。温度的掌握因
机型、气温、鹅蛋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2、湿度:温度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平。前期1~9天为65%~
70%,中期10~18天为60%~65%,后期19~28天为65%~70%,
出雏期29~31天为72%。前期,胚胎要形成大量的羊水和尿囊液,且
机内温度较高,相对湿度应稍大些;中期,为排除羊水和尿囊液,湿度
应稍低;后期,为防止绒毛与蛋壳粘连,相对湿度应增大到与前期相同;
出雏期湿度应更大些,为72%,25天后可结合喷水来增加湿度。湿度
不可过大,超过75%可造成通风不良,胚胎因气体交换差而引起酸中毒,
导致胚胎窒息死亡。另一方面,出壳时湿度过大,机内细菌大量繁殖,
雏鹅容易脐部感染而发生脐炎。
六、凉蛋和喷水
1、凉蛋和喷水是调整湿度的有效措施,对孵化率影响很大,在孵化
前期,一般不凉蛋,中后期的蛋温常达39℃以上,由于蛋壳表面积相对
小,气孔小,散热缓慢。若不及时散发过多的生理热,就影响发育或造
成死胎。凉蛋可以加强胚胎的气体交换,排除蛋内的积热。孵化至17~
19天时,打开箱盖,每天凉蛋一次,25天以后,生理热多,每天凉蛋3~
4次。凉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当蛋温降至35℃
时,继续孵化。
2、喷水是提高鹅蛋孵化率的关键。喷水的功能有三点:一是破坏壳
上膜;二是促进蛋壳和壳膜不断收缩和扩张,破坏它们的完整性,加大
通透性,加快水分蒸发和蛋的正常失重,使气室容积变大和供氧充足;
三是导致蛋壳松脆。鹅蛋的外壳膜厚,蛋壳坚硬。前者影响气体交换和
水分蒸发,后者造成啄壳困难。外壳膜的存在对孵化前期是有利的,对
后期不利。要除掉它,就要对19天以后的胚蛋喷水(提早喷水对尿囊血
管的合拢不利)。气温高时喷凉水,气温低时喷35℃的温水。每天喷1~
4次,酌情掌握。将蛋喷湿,晾干后继续孵化。经过反复喷水,蛋壳中
的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变成碳酸氢钙,坚硬的蛋壳变得松软
了,雏鹅容易破壳,从而提高了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