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施工人工铺轨的配轨设计和施工流程
- 格式:pdf
- 大小:114.42 KB
- 文档页数:2
铺轨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铺轨工程是指将轨道线路铺设在地面或地下的工程,主要包括轨道线路的设计、轨道材料的选购、轨道线路的施工安装等。
本工程旨在完成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的铺设及相应的设备安装等工作。
二、施工准备1.人员组织:根据施工工期和施工量,合理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物资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所需的轨道材料、砼、路基填料、设备、工具等进行统一采购和储备。
3.机械设备: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相应的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翻斗车、压路机、起重机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场地准备: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和清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无障碍。
三、施工流程1.轨道线路的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轨道线路设计图纸,包括轨道线路的位置、曲线半径、坡度等。
2.轨道材料的选购:根据设计要求,选购符合标准的轨道材料,包括钢轨、扣件、线夹等。
3.轨道线路的施工准备: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施工线路进行丈量和标示,布置工地围栏和施工路基等。
4.轨道线路的挖掘与填土: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进行边坡挖掘,并按要求填土,然后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
5.轨道基础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轨道基础的施工,包括砼浇筑、钢筋绑扎等。
6.引导轨道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引导轨道的安装,包括固定扣件、焊接或螺栓连接等。
7.主轨道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主轨道的安装,包括定位、连接、固定等。
8.线路调试与质量检查:对铺设的轨道线路进行调试,保证轨道的直线度和坡度符合要求,并进行质量检查。
9.轨道线路的保养:在工程完工后,定期对轨道线路进行保养,包括清理、检修、防锈等。
四、施工安全1.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包括工地围栏的搭建、危险源的隔离、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等措施。
2.进行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操作水平。
3.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安全法规和标准,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轨道铺设施工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轨道铺设施工的全面解析轨道铺设是铁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铁路的安全、稳定和效率。
铺轨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铺轨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操作步骤以及施工后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通过本方案,可以确保铺轨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施工前的准备在进行铺轨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人员配备、工序安排等,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2 施工材料和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铺轨材料,包括钢轨、道岔、道砟等。
检查并确保施工设备的完好,并做好日常维护和调试工作。
2.3 施工人员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4 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平整、无杂物,并设置合理的安全警示标识和保护措施。
3. 施工操作步骤铺轨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3.1 准备工作•确认施工区域和路线,确定轨道铺设位置和标高要求。
•在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和标记,确定轨道的中心线和横断面,以及辅助参考点。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填筑,确保达到铺轨的基础要求。
3.2 铺轨安装•根据施工计划和标记线进行铺轨安装,确保轨道的准确位置和线形。
•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将轨道固定在基础上,确保轨道的稳固和安全。
3.3 道砟衬垫•根据设计要求和轨道类型选择合适的道砟材料。
•在铺设的轨道下方,均匀铺设道砟,确保道砟的良好压实和稳定。
3.4 道岔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道岔型号和规格。
•在指定位置进行道岔的安装,确保道岔的正确连接和顺畅切换。
3.5 铺设扣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扣件类型和规格。
•在铺设的轨道上安装扣件,确保轨道的连接牢固和稳定。
3.6 检查和调整•在铺轨施工完成后,进行轨道的检查和调整,确保轨道的平直度和线形符合要求。
•对道岔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道岔的顺畅运行和安全性。
4. 施工后的检查和维护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以下检查和维护工作:4.1 工程验收组织相关部门对铺轨施工工程进行验收,包括轨道的线形和平直度、道岔的运行情况等。
人工铺轨施工方案1.编制范围及依据1.1.编制范围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新建正线(莆田站~港湾站新建双线,港湾站~东吴作业区、秀屿作业区、罗屿作业区新建单线)铺轨、站线铺轨、架梁、铺砟、沉落整修、线路备料、新建正线无缝线路以及相关的大临工程等。
1.2.编制依据1.2.1.国家、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程等。
1.2.2.新建铁路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相关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
1.2.3.我单位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1.2.4.我单位施工的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1、工程概况莆田至港湾站上行线:线路自向莆田线莆田车站厦门端右侧引出(起点SCD0+204.8=DK106+700),在SCDK0+901.9处上跨在建的城港大道后在SCDK1+109处下穿在建的莆秀高速公路,经菜厝村;在SCDK2+215.2处下穿在建的福厦铁路后往南至港湾站;线路长度5.005公里。
莆田至港湾站下行线:线路自向莆线莆田车站厦门端左侧引出(起点XCDK0+201.87=福厦线DK106+700),在XCDK0+868.2上跨在建的城港大道后在XCDK1+248处下穿在建的莆秀高速公路;在XCDK2+817.9(=SCDK2+900)处与上行线并行至港湾站;线路长度4.488公里。
东吴支线:线路自港湾站引出,经温东村西侧,在DDK1+163.8处上跨规划的滨海大道。
经东圳水库鱼苗养殖基地西侧,在DDK3+562处上跨规划的工业北路;经绵山村,在DDK5+296.8处下穿S201省道;绕过栖梧村后在DDK7+550处与沁桥路交叉;往南与规则的城港大道并行至东吴港区,线路长度21.125公里。
秀屿支线:线路自东吴支线DDK5+450处设秀屿线路所引出,在XDK1+900处与沁桥路交叉后与沁桥路并行进入秀屿港区,线路长度8.5571公里。
罗屿支线:线路自东吴支线DDK15+400处设罗屿线路所引出,往西与规划的东吴大道并行进入罗屿港区,线路长度4.136公里。
人工铺轨施工方法路基完成及施工测量:采用全站仪利用加密导线控制点,恢复线路中线、测定中桩。
缓和曲线每10m,圆曲线每20m,直线每50m测定一个中桩桩位,闭合精度满足规范及施工要求,并将中桩引至两侧路肩处钉桩。
桩面与路肩平,并利用施工水准基点,将相应里程的桩位设计高程引至路肩处两边桩上,做为铺底碴、铺轨、起道依据。
测设过程中,随时与设计资料进行校核,最终确认无误,精度满足规范及施工要求后,绘制桩位平面示意图、制表,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现场点明桩橛,书面资料实行双方签字制度,下达施工人员。
中线桩、水平桩测设完毕后,检查路基各项设计指标—路基宽度、曲线加宽、路基顶面高程、路基纵坡(考虑竖曲线)横坡、预留沉降量等。
采用灌砂法配合核子密度仪辅助小型贯入仪检查路基密实度。
检验频率不小于规范要求。
路基验收合格后,准备下道工序—铺底碴的施工。
铺底碴:按设计资料将底碴一次铺足。
根据自卸汽车的运量,合理布设卸碴间隔,派有经验的领工员指挥卸碴,采用推土机进行道碴摊平,道碴摊平后利用两侧边桩挂线检查,局部较高处人工用铁锹整平,轨枕中部60cm范围拉成凹槽。
散布钢轨:根据配轨计算表及钢轨码放地点的钢轨编号进行配对。
将每对公差最小的钢轨,按配轨表中相应位置,用推土机拖至基本正确位置,拖到位置后,人工用撬棍拨到路肩处备用。
排摆轨枕:采用自卸汽车,汽车吊配合将锚固好的轨枕拉至施工地点。
根据中线桩及设计轨枕间距人工排摆,方正轨枕。
人工铺轨:采用流水作业法进行,首先人工将散布在路肩处钢轨移至轨枕上。
抱轨入槽串正后上夹板、扣件,拧紧螺栓临时固定。
铺轨按线路绕行拨接段、并行段采用由一端铺轨方法进行,避免铺轨分段过多,接头误差积累造成大范围串轨的返工作业。
在钢轨腰上按设计标明轨枕间隔位置。
上碴整道:人工利用平板车上碴,整道后(第一遍和第二遍后)采用液压捣固机进行捣固。
按上碴、起道、串碴、拨道、填盒、匀轨缝、细方轨枕、捣固、整道的程序进行施工。
铺轨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法:1.预施工:在实际开始铺轨工作之前,需对铺轨线路进行勘测和设计,并进行设计计算和准备工作。
2.站前工作:对铺轨施工现场进行踏勘,确定工期和资源需求,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
3.插轨法:将已经磨好或修整好的轨对采用钢丝绳、铁链、铁丝或其他方法插入轨孔中,使轨对顺利通过。
4.张设法:利用起重机或人力将轨对从运输车辆上提起,然后人力抬起轨头,将轨对搭接,再固定轨对并加固。
5.推轨法:用推车将轨对抬起,再进行滚动推进,在轨道旁边安放好的轨垫板上推进轨对。
6.稳定固定:使用固定设备(如固定杆、安全卡子、锚固装置等)对轨道进行固定,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施工工艺:1.打轨基:根据设计要求,在土石方工程的基础上,按照铺轨线路的设计要求进行打轨基。
打轨基需要注意轨道的平整度和坡度要求。
2.安装轨床:在打好的轨基上安装轨床,包括纵向轨枕和横向轨枕的安装。
轨床的安装要求准确、平整、牢固。
3.安装轨道:根据设计要求,将铁轨按照一定的间距和位置安装在轨床上。
安装轨道时要确保轨道的水平度和轨头的对直度。
4.固定轨道:使用固定设备将轨道固定在轨床上,防止轨道的移动和脱离轨床。
5.调整轨道:对固定的轨道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轨距、直线度和纵向坡度等要求。
6.调整轨面:使用轨面机进行轨面的调整,使轨道的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7.检测和验收:对铺设好的轨道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轨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技术措施:1.施工面势:根据铺轨线路和铺轨工法的要求,设置施工面势,并做好面势标志。
2.施工场布:根据施工计划和方案,合理布置铺轨施工现场,确保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3.施工机具:选择适用的施工机具,包括起重设备、推车、轨辙器等,确保施工工艺的实施。
4.施工材料:选择符合铺轨工艺要求的轨材、轨枕、轨垫板等施工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
5.施工人员:配备合格、熟练的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和施工。
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____15标段轨道工程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施工。
2线路测量1、有碴道床在铺轨前应精确测量线路中心线,设置中心控制桩。
2、铺轨前应接收线下施工单位的线路测量资料及桩橛,并复测线路中桩及路基表面高程,复测合格后应在路肩上设置边桩。
尤其是曲线要素桩应两侧设置边桩,并用混凝土做好防护。
中桩、基桩、变坡点及边桩均应按照设计位置设置齐全,缺失者应在铺轨前补齐。
其中中桩和边桩在铺轨前应测设桩顶高程。
1)中桩距:直线地段不大于50m,圆曲线地段为20m,缓和曲线地段应为10m。
根据现场需要,酌情加密桩。
2)高程控制桩距:直线地段不大于50m,曲线地段不大于20m,线路纵断面及竖曲线起讫点应增设桩橛。
3)平曲线要素桩,竖曲线起讫点、曲中点,道口中心点,道岔中心、岔头及岔尾等点均应以精确点位固定。
4)隧道内及明洞内中桩的边桩高程可设置在内壁或电缆槽顶上,桥上中桩的边桩高程可设置的在挡碴墙顶上。
5)以上所有中心桩点在铺轨前必须路肩上设置边桩(直线地段设置在上行左侧,曲线地段设置在内侧),并测设桩顶的高程。
___路基验收路基中心线、标高复测完成后,若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对路基进行整改,合格后,方上报监理单位对路基表面及压实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铺轨作业。
4施工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线下工程竣工资料,如路基整修表、曲线表、坡度表、断链表、平交道口表、桥涵表、控制桩表以及水准点表等,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检查验收。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5散布轨料增二线施工段钢轨利用既有线采用火车运输,沿线散布,集中堆码。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在铺轨前,需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队伍: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 施工设备:准备各类施工设备,如铺轨机、吊车、挖掘机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需求。
4. 材料供应: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如钢轨、扣件、道砟等,确保材料质量。
二、施工过程1. 路基加固: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用相应的路基加固措施,如换填、桩基础等,确保路基稳定。
2. 铺轨:采用铺轨机进行钢轨铺设,保证钢轨平直、间距均匀。
铺设过程中,需注意轨距、轨向、轨枕间距等参数。
3. 轨枕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将轨枕均匀铺设在路基上,确保轨枕稳定。
4. 轨道联结:将钢轨与轨枕联结,保证轨道整体稳定性。
5. 桥梁架设:针对跨河、跨线等复杂地形,采用吊装、架桥机等设备进行桥梁架设。
6. 线路设备安装:包括信号、通信、供电等设备的安装,确保线路正常运行。
7. 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三、施工管理1. 施工进度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 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总结铺轨战线工程施工完成后,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施工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总之,铺轨战线工程施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我国铁路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第2篇一、施工准备1. 技术交底: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施工图纸、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标准等。
2. 材料设备: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钢材、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确保设备齐全、完好。
3. 施工人员:选拔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一、前言工具轨线路的铺设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业。
本指导书旨在为进行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的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确保施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二、准备工作1. 确定工具轨线路的铺设位置和长度。
2. 准备所需的铺设工具和器材,包括测量仪器、干线、砂浆、锤子、钢钉等。
3.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拆除障碍物、清理垃圾等。
三、作业步骤1. 标定中心线:使用测量仪器,在铺设位置的两端确定中心线的标高点,并拉线标定中心线。
2. 定位干线:以中心线为基准,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干线的位置和高度。
3. 铺设干线:在干线的位置上,用水平仪校正并固定干线。
确保干线的水平度和直线度。
4. 制作砂浆床:在干线的两侧,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砂浆床。
将砂浆均匀的铺在干线两侧,利用抹子抹平。
5. 定位工具轨:根据设计要求,在砂浆床上逐段定位工具轨,并用水平仪进行校正。
6. 确定轨距:通过测量和调整,确保轨距符合设计要求。
7. 固定工具轨:借助钢锉和锤子,将工具轨与砂浆床牢固连接。
8. 检查和修正:完成上述步骤后,检查工具轨的水平度和轨距是否满足要求,如有偏差,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
四、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注意测量准确性,防止误差积累。
2. 铺设工具轨前,对砂浆床的厚度和均匀度进行检查,确保工具轨的牢固连接。
3. 定期对已铺设的工具轨进行检查,维护和修补。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作业过程中,佩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 严禁在铺设工具轨时使用损坏或有缺陷的工具,以免发生意外。
3. 严禁在铺设工具轨时站在轨道上,注意脚下安全。
4.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行人误入作业区域。
六、经济效益分析人工铺设工具轨相对于机械化铺设成本较高。
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施工工期。
七、总结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的作业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铺设工具轨线路的准备工作、作业步骤、质量控制、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希望对工具轨线路施工人员提供帮助。
铺轨基地的各项施工工艺及流程一、铺轨基地的功能铺铺轨基地应满足以下功能:1、接收并储存轨料铺轨基地要与既有铁路相连,能对通过铁路运输来的轨枕、钢轨、道岔、扣配件等按要求进行分类存放。
2、基地长钢轨焊接及存放按照基地焊轨要求将25m无孔标准轨采用K922型移动式闪光接触焊的方法焊接成的长钢轨。
基地内的长钢轨焊接采用流水作业法在焊轨生产线上进行。
铺轨基地要设有闪光接触焊接500m长钢轨所需的长钢轨存放与装车场等。
4、存放道碴当铺轨基地平面条件许可时,铺轨基地内要设置大型的道碴存放与装车场地,当铺轨基地平面条件不允许时,道碴存放与装车场地可不设在铺轨基地内,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在前方车站附近或区间某一利于存放与装车的位置。
铺轨基地平面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车列出入便捷、调车作业顺畅等因素确定,并应工艺流程合理,结构紧凑。
5、满足工程列车的加水、加油、修理与整备要求铺轨基地内要设有水塔、油库、机车检查坑等设施,能对工程列车进行加水、加油、检测等作业,还要有各种起吊装卸设备,能进行轨料的卸车与装车。
6、工程指挥调度中心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大量采用机械化作业,站间距长,区间多动力作业,根据以上特点,铺轨基地内要设有指挥调度中心,进行基地内及区间施工作业、行车组织的统一指挥调度。
二、铺轨基地内施工工艺及流程1、长钢轨存放长钢轨存放区505m,利用32台2t-16m联动式固定龙门吊装卸钢轨, 龙门吊间隔为13.6m。
500m长钢轨存放基座为浆砌片石基础,间隔为6m。
施工长轨存放台位前路基必须经过碾压达到设计要求,其宽度必须满足最大存轨量为55km的要求(实际施工时我分部考虑按存轨60km 设计施工),强度满足存轨区能够安全存放长轨8层的要求(37+35+33+31+29+27+25+23),每层数量比下层少2根,两层之间用100mm(宽度)*10 mm(厚度)的钢板垫平,长度不短于1500mm。
或采用防腐木垫平,防腐木尺寸为70*90mm垫木。
■ARCHITECTURE ANO CONSTRUCTION■ 人工 的配勒设计撇流程 1工程概况:
菏日复线全部位于山东省境内,从 菏泽外Kl68+450m处引出,经济宁地 区、临沂地区至日照站K6l2+693.63m 处终止(不含兖州地区K 2 8 9+9 0 0~ K337+l00m),下行线全长398.079正线 公里,并包括菏泽站房扩建及菏泽南公 寓工程,全线增二线工程共计换边1 4 处,全线按半自动闭塞设计。我公司负 责施工的费县至地方区间(包括:费线 站和地方站改造)施工里程K403+400~ K439+403m,全长36.03Km,增二线与 既有线最小线间距4.0m。需正线人工 铺轨36.03km,站线铺轨3.423km,铺 设道岔3 3组。 2、方案选择: 当前,全国铁路基建正面临加速 发展的大好形势,特别是为了满足铁 路大提速的要求,既有线改造项目工 程量大且集中,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 而且,各个基建主管单位都希望新建 项目早建成,早运营,早收益。这样既 有线改造、增二线施工就有了“建成一 段,开通一段”灵活机动的特点。针对 这个特点,通常的大规模机械化铺轨作 业不再适用,只有选择人工铺轨的方式 才能满足跨越式开通的需要,克服既有 线施工的诸多干扰。但是,人工铺轨如 何克服人力、机具等条件的限制,而通 过精确的配轨设计和科学的施工流程, 来达到灵活、快捷和优质的目的,是摆 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3、配轨设计: 配轨设计是人工配轨的理论依据, 也是保证顺利铺轨和确保质量的前提。 配轨设计分区间和站场两部分组成。 5.I区间配轨设计: 配轨设计要把对线路的精确测量 计算放在首位。首先,应对已竣工路基 ■杜 强 的线路中线进行全面精确地测量(通 常选用光电测距仪),要达到直线贯 通,曲线闭合,以求得各曲线和夹直线 以及整个区间的准确距离,即线路水 平长度。接着把线路水平长度换算成 铺轨长度。 其一、要算出各斜坡段(比水平坡 段)的增量,按下式计算: P=L(√l+f 一1) 式中:P一斜坡段增量(m) L一水平坡段长度(m) i一线路坡度(‰) 其二、要算出各曲线外轨(比中 线)的增量,按下式计算: Q 云(Lc+Lo) 式中:Q一曲线外轨增量(m) S一两股钢轨中心距离(取1.5m) R一园曲线半径(m) L 一园曲线长度(m) L 一缓和曲线长度(m) 线路水平长度加上各斜坡段增量 和曲线外轨增量即铺轨长度。 以下进行配轨设计,还需解决如 下问题: 3.1.1、曲线内股缩短轨的配置 准确合理地配置曲线内股缩短轨, 是保证在曲线范围内两股钢轨接头对 接,相错量不超限的关键。具体计算方 法,教科书中已有详细叙述。 3.1.2、预留轨缝计算 预留轨缝的正确与否,是衡量铺 轨质量的重要标志。它是确保轨道在 夏季高温时不出现瞎缝,防止胀轨,在 冬季低温时不形成大轨缝,避免三折 的主要因素。预留轨缝按下式计算:= 0.0l18(Tmax-t)L—C 式中:0【一铺轨时预留轨缝(mm) T///ax一当地历年最高轨温(℃) t一铺轨时的轨温(℃) L一钢轨长度(m) C一接头和道床阻力限制钢轨自 由胀缩量(mm) 铺轨时,要根据气温轨温的变化, 随时计算调整预留轨缝的大小,并且 根据联轨时轨条上下起伏、左右弯曲 的不平顺状态,将实际预留轨缝比计 算值酌情大l~2mm。 3.1.3遇到线路长短链的情况,要 以该处实测水平距离为计算铺轨长度的 依据,此处线路里程只作为名义里程。 3.1.4合龙轨的位置和长度 区间铺轨应全部以标准轨相连接。 合龙轨的位置一般在进站信号机绝缘或 最外方道岔前绝缘处。配轨前,要经过 试算,通过调整铺轨起点的位置,使区 间两端合龙轨的长度大致相等和适中。 最后进行配轨计算时,要以铺轨 长度为依据,按钢轨标准长度加预留 轨缝连续计算各轨节的位置(曲线以 外股为基准,内股配置相应的缩短轨 即可)。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出 轨节表或配轨图。 这里应注意,轨节表或配轨图上 的线路里程(即水平长度)与铺轨长度 是不等的,其差值就是斜坡段增量与 曲线外轨增量之和。另外,线路里程与 铺轨长度相互对应的各点具有必然的 有机联系:在斜坡段,各对应点的水平 横坐标相等而纵坐标不等(前者纵坐 标为零,后者纵坐标为水平距离乘以 坡度值),所以,各自两点间的距离(即 水平长度与斜坡铺轨长度)则不等·在 曲线段,各对应点分别位于两个同心圜 的同一个半径方向上,其起始圆心角相 等而半径长不等(相差半个轨距加半 个轨头宽),因此,各自两点间的弧长
一 (即中线弧长与外轨弧长)也不等。 5.2站场配轨设计 要高质量地完成站场铺设或既有 线站场改造的任务,应达到如下标准: a、一各道岔的位置(包括理论中心, 直、曲股方向及长度)准确无误。 b、各股道的长度及线间距达到设 计标准。 C、各信号机绝缘及道岔电路区段 绝缘的坐标正确无误,符合设计和规 范要求。 d、各轨道绝缘前(或后)及股道 的钢轨长度,做到优化配置。 为此,在施工之前,首先要研究透 彻设计文件和图纸,包括电务信号平 面布置图,明确各道岔股道相互之间 的几何关系,然后精确地进行道岔和 股道的测设,井要进行复核。 接着要做好以下配轨设计: a、信号机及道岔电路区段绝缘的 前(或后)配轨, b、股道配轨l c、道岔间及渡线配轨, 对信号机轨道绝缘前(或后)的配 轨要做到准确、规范。要明确轨道绝 缘、信号机和警冲标三者之间相互联 系和制约的关系:信号机与轨道绝缘原 则上设在同一坐标,警冲标要设在两 会合线路间距为4 m的中间处,而轨道 绝缘距警冲标不得小于3.5 m和大于 4m。进行轨道绝缘前(或后)配轨的 般程序是:以工务施工图坐标(精度 高)为依据进行计算,以电务施工图坐 标(精度低)为参考进行复核。计算时, 视具体位置用信号机坐标减去道岔前 (或后)坐标,或者用道岔前(或后)的 配轨长度,并依此布置各轨节的长度。 此时可依据 信号施工规范》中关于进 站、调车信号机轨道绝缘可在信号机 前方lm或后方lm,出站信号机轨道绝 缘可在信号机前方l m或后方6.5m范 围移动的规定对配轨长度进行调整, 使各轨节长度尽量标准或适中。 道岔电路区段绝缘的位置比较规 律,一般在道岔前(或后)的整轨节处。 股道配轨设计主要做好道岔后附 带曲线的有关计算。 岔后至曲线间的夹直线长:K = R. 号 曲线中心线长:K=鬻 曲线外股钢轨长:Kw=K+szK 曲线内股钢轨长:K =K一 式中:d一线间距(in) R一曲线半径(m) ot一道岔转辙角(度) b一道岔后长(m) S一两股钢轨中心距(取1.5m) 然后以包括曲线外股在内的股道 长为计算依据(内股配置相应的缩短 轨),在满足上述轨道绝缘设置的基础 上,依次布置标准轨节,并计算出股道 另一端合龙轨的长度(股道铺轨的坡 度增量可忽略不计)。 道岔间的轨长按设计图给定的长 度铺设。渡线配轨时,其中部的轨道绝 缘位置不受警冲标位置的限制。 完成上述配轨计算以后,要绘制 出包括道岔、轨道绝缘在内的站场配 轨图,作为施工依据。 4、人工铺轨施工流程 人工铺轨要取得快捷、优质的效 果,除了要进行精确地测量和计算以 外,还必须有一套科学和机动灵活的 施工流程。为此,人工铺轨施工要掌握 以下要点: a、轨条尽可能地连续铺设,以避 免和减少诸多因素造成的误差。 b、工作面尽可能地多一些,以提 高施工效率。 C、合龙口要少,以减少区间短轨 数量,提高铺轨质量。 d、铺轨遇到暂时的障碍地段,能 准确跨越、顺利合龙。 4.I区间铺轨 区间铺轨一般的施工流程为:中间 突破,两翼展开。即从中间选择适当的 地点开始铺设,向两侧以两个工作面 同时连续铺设。 实际上,人工铺轨过程不同于铺 架段施工(即铺轨、架梁同时进行),而 是先铺轨,后架梁,因此在铺轨过程中 必然要遇到跨越未架梁的大中小桥或 其它暂时障碍地段的问题。有时,为了 工期要求,往往路基成型一段。就要铺 设一段。这样断续施工各段之间能准 确顺利合龙吗?笔者从铺轨实践中体 会到:只要测量计算准确,是完全能做 到多工点开工、跨跃式铺设,并且达到 整区间不串轨、不锯轨的目的。 不过,跨越式铺轨必须遵循中线 测距,外股(斜坡)布轨、中线定桩这 三个步骤。 a、对跨越段中线要进行复测,使 用光电测距仪,除对直线段进行测量 外,对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也要通过测 量弦长,反求弧长。利用测得的中线长 度,加上该段的外轨增量和斜坡增量, 得到铺轨长度。 b、按钢轨标准长度加预留轨缝, 计算外轨(斜坡)所需铺设的轨节数。 C、据外轨(斜坡)实际铺轨长反 求该段的中线长。并按此长度,在中线 上自跨越段起点的轨端,定出跨越段 终点的轨端(即接轨点)。 另外注意: a)跨越段曲线内股布置相应的缩 短轨即可。 b)为提高接轨精度,对跨越段使 用的钢轨应事先检尺。 C)为了加快跨越速度,可提前在 该段两侧打桩测量,待一侧轨端接近 桩点后,通过计算,直接从第二桩点 量取定出接轨点。 跨越××大桥算例: /1 一一 一一 寻!} 曲线要素:R=lO00m,Lo=l20m, a=l8。23 04 线路坡度:i=3.9‰ 自菏台轨端到z H点直线段长度: 3.13+961.09-923.23=40.99m 白H Y点到日台胸墙的圆曲线长 度:86.98-81.09;5.89m 曲缈 : :0.045 iltl 圆曲线外轨增长量: =0.O04m 白菏台轨端到日台胸墙的斜坡段
增量:(√i+0.0039:一I)×166.88=0.O01m 白菏台轨端到日台胸墙的外轨长 度:166.88+0.049+0.00l=166.93m 外轨需布置轨节长度:25.008×7 (节)=l75.056m 外轨伸出日台胸墙长度:l 75.0 56 l66.93=8.126m 中线伸出日台胸墙长度:
2RL= =812m2R+15 ——一 f6i56 一5’
即:在中线上白日台胸墙向大里程 量取8.1 2m即为接轨点。
4,2站场铺轨 站场铺轨施工流程与区间铺轨大 致相同,一般要把握两个要点: a、先铺设道岔,后铺设股道,先铺 正线,后铺站线。 b、股道从一端开始,顺序铺设,至 另一端合龙轨应现量现锯。 (作者单位:中铁一局二公司)
嘟扫 尚 Y : 巾肇^曩t,I■一tt t■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