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复习知识点易错点
- 格式:docx
- 大小:31.68 KB
- 文档页数:10
中考科学生物方面的易错知识点1、生物生存所需要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温度2、 *影响生物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生物因素:4、影响某生物生活其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3、*生物对环境适合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例子5、*生态系统组成植物--生产者生物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6、*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主要吃与被吃关系样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有多食物链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7、*生态系统具有定自动调解水平调节水平具有定限度当人或自因素干扰超过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严重破坏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断积累因些有毒物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断积累所食物链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有毒物质越多9、*多种多样生态系统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生态系统--农田10、*生物圈统整体每生态系统都与周围其生态系统相关联: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生产者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相互关联③从生态系统生物来说很多微小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达同生态系统11、*生物圈大生态系统--看书P3012、*科学探究意义和过程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3、*显微镜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14、*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15、*人和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6、细胞核生物遗传重要作用细胞核指导和控制细胞物质和能量变化系列指令也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蓝图17、*细胞分裂基本过程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18、人体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19、人体结构层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细胞结合起形成器官:同组织按照定次序结合起形成系统:能够共同构成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多器官按照定次序组合起形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体20、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切片21、植物体几种基本组织包括:保护组织、分升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22、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实、种子23、*单细胞生物结构和生活--看书P70图第三单元生物圈绿色植物2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主要特征及与人类关系藻类植物特征:大都生活水少数生活陆地上阴湿处没有根、茎、叶化全身都能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实行光合作用需要有专门吸收营养、运输和光合作用器官关系:释放氧、食用、供药用和作鱼类饲料苔藓植物特征:大多生活潮湿环境般具有茎、叶分化而茎没有导管叶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假根关系:做监测空气污染水准指标蕨类植物特征:生活潮湿环境具有根、茎、叶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关系:供药用、做绿肥和饲料形成煤25、种子结构与功能--看书P85皮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单子叶植物所有2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区别裸子植物:种子无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有皮包被27、*种子萌发条件、种子萌发过程条环境条件:定水分适宜温度和充足空气等件自身条件:干瘪种子、被昆虫咬过种子、储存时间过长种子、休眠种子等过程: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随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28、芽发育、根生长过程芽:形成新枝条根生长:方面靠分生而增加细胞数量;另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29、*花结构受精与实形成结构:受精和实--看书P10230、*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无机盐只有溶解水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植物体各器官水影响植物分布3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途径水根尖成熟区导管植物各处32、*植物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断地提供原料气孔植物体33、*绿色植物生物圈作用通过根部从土壤吸收水分绝大多数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动了生物圈水循环地实行34、*绿色植物地光合作用CO2+H2O 有机物+O2 (光能转化化学能)35、*呼吸作用有机物+O2 CO2+H2O+能量36、*光合作用产物及原料--见光合作用公式37、*光合作用与生物圈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O2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O2需要其余O2都气体形式排了大气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断消耗大气CO2样维持了生物圈CO2和O2相对平衡简称碳--O2平衡38、*光合作用及其农业生产应用种植农作物时即能过密也能过稀应该合理密植第四单元生物圈人39、*人类起源和发展: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祖先森林古猿40、生殖系统:男性输卵管:输送精子睾丸:产生精子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输卵管:输送卵细胞*生殖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诞生41、 *人体需要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葡萄糖、甘蔗、淀粉等;蛋白质:奶、蛋、鱼、肉等;脂肪:肥肉、大豆、花生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VA――夜盲症VB――脚气病、神经炎VC――坏血病)42、 *人体消化系统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43、 *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糖类――口腔初步消化――-终分解葡萄糖被吸收蛋白质――胃初步消化―――终分解氨基酸被吸收脂肪――小肠初步消化―――作被分解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小肠主要吸收部位过程:营养物质小肠壁毛细血管血液44、 *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45、 *人体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肋间肌收缩――胸廓左右前扩大膈肌收缩顶部下降――上下扩大肋间肌舒张――胸廓左右前缩小膈肌舒张顶部上升――上下缩小46、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肺泡血液(血液由静脉变动脉血)47、血液成分血浆(淡黄色):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血细胞:48、血管类型及特点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毛细血管:内径8-10毫米管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慢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静脉瓣49、心脏结构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50、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动脉血51、*尿液形成和排出血液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52、*人体神经系统组成脑脊髓脑神经53、*神经调解基本方式――反射类型::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具有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调反射等条件反射:天形成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小狗算术等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4、*内分泌系统组成及人体主要激素功能垂体――生长激素:促动生长幼年缺乏换侏儒症;幼年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调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幼年缺乏呆小症;过多甲亢胸腺――胸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素等胰岛――胰岛素:调节糖体内吸收利用和转化卵巢――雌激素等睾丸――雄激素等55、*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解关系人体生命活动二者同时参与神经调解主激素调节辅第五单元生物圈其生物56、鱼鳍游泳作用背鳍:保持身体平衡直立胸鳍:保持身体平衡转方向尾鳍:保持前进方向提供前进动力57、蚯蚓主要特征穴居昼伏夜出身体有很多相似环节构成体壁呼吸变温动物58、家兔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内有膈门齿、盲肠发达于食性相符59、鸟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翼具有迅速飞翔水平身体内有气囊飞行时双重呼气体温高而恒定60、昆虫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肉外骨61、节肢动物特征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62、 *先天性行和学习行先天性行:生来有由遗传物质决定:捕食行防御行、繁殖行、取食行学习行: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即出生获得:鹦鹉学舌、小狗算术等63、 *白蚁等动物社会行社会行:群体内部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蜜蜂、猴、狒狒、象、鹿等64、 *动物自界作用生态平衡重要作用促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协助植物转粉、传播种子65、动物自界作用军用雷达――蝙蝠;冷光――萤火虫;宇航员――长颈鹿;薄壳建筑――龟背甲66、*细菌结构及特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异养;分裂生殖67、*真菌结构及特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异养;孢子生殖68、*细菌真菌自界作用作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69、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第七单元生物圈生命延续和发展70、*植物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体生殖方式叫~71、*植物扦插和嫁接扦插:用枝条和土壤常见:甘薯、葡萄、菊、月季等嫁接:用枝条或芽和砧木树上同品种子常见:苹、梨、桃等72、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及变态发育昆虫生殖: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共四期:蜜蜂、菜粉蝶、蚊蝇等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共三期:蟋蟀、蝼蛄、螳螂、椿象、蜻蜓73、*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体外受精卵生幼体生活水用鳃呼吸成体上陆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74、鸡卵结构和鸟生殖发育过程鸡卵结构见八年级下册P17页生殖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每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繁殖行)75、*生物性状有基因控制76、*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基因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DNA片段或基因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DNA片段77、*DNA主要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DNA少数RNA病毒78、*基因显性和隐性显性: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用对应小写字母表示DD或Dd表现显性基因控制性状;dd表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组成Dd虽d控制性状表现d并没有受79、*近亲结婚的危害近亲婚配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80、*人的性别决定男染色体数:22对+XY;女染色体数:22对+XX生男生女有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生男生女的机率1:181、*生物的变异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不同的性状成为变异82、*生命的起源原始大气(无机物) 小分子有机物 d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诞生83、*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84、*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合者生存下来不适合者被淘汰的过程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持续进化。
初中生物知识点的易错点及高效解题方法对于初中生物学的学习,很多同学都会觉得难懂,但若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相信大多数人都得依赖于大量的学习和勤奋的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经常让我们犯错的知识点。
本文就着重讲授初中生物学中的易错点及高效解题方法。
1.遗传:遗传的概念包容性很强,其复杂性导致该领域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父母有Aa和Aa两个等位基因时,自然会有25%的概率其子代是纯合子(即AA或aa),此时若问该子代的基因型,很多人会直接把25%下暂定是AA或aa,却没想到还可能是Aa。
正确的做法是列出基因型的组合方式,如:AA × Aa:1/2 AA, 1/2 Aa;AA × aa:1/2 Aa;Aa × Aa:1/4 AA, 1/2 Aa, 1/4 aa;Aa × aa:1/2 Aa, 1/2 aa;aa × aa:全是 aa。
2.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这两个概念及其涉及的化学反应往往会被用于问错题。
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中,光照是反应的必要条件,其结果是产生O2和养分。
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中,氧气是反应的必要条件,其结果是产生CO2、H2O和能量。
3.动植物分类学:动植物分类学中,很多物种往往会被错分。
比如猩猩和人类就经常被分到同一类。
正确的分类是:猩猩属于灵长目,人类则属于灵长亚目。
而龙虾则经常被分到甲壳纲,其实龙虾属于十足目。
4.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同样是考试出错的一个热门领域。
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是两种分裂方式之间的区别。
有两种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其中,有丝分裂能够分裂有核细胞,而无丝分裂则仅能够分裂细菌等原核细胞。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易错点,取得好成绩呢?以下几个建议供大家参考:1.充分理解重要知识点,尤其关注经常出错的知识点。
2.记忆概念和理论知识时,尝试将其融入生活中,这有助于记忆。
3.多练习题目,尤其是难题。
有时候,只有在解答错题后,才能够弄明白其中的难点。
生物易错题训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动物的反射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下列反射类型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婴儿的吮吸反射B.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C.吃食物分泌唾液D.同学们听到铃声进教室2.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视觉和听觉产生的部位分别位于视网膜和耳蜗B.正常人的晶状体可以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C.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将口张开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紧张情绪D.不良的用眼习惯可导致近视,近视可佩戴凸透镜矫正3.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代表脊髓B.若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的鼓膜C.若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孤,则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D.若图b受损,则此反射弧不能完成反射活动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反射的结构基础依次是()A.神经元、反射弧B.神经元、反射C.神经中枢、神经细胞D.神经、神经细胞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赛场上选手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属于简单反射B.醉酒驾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是因为酒精主要麻醉了酒驾者的脑干C.一位妇女大脑皮层上长了肿瘤导致她失明,是由于肿瘤压迫了反射弧的神经中枢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也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同学们上网课观看视频时,物像形成的部位及接受声音刺激并产生兴奋的部位分别是()A.晶状体、耳蜗B.视网膜、耳蜗C.睫状体、鼓膜D.角膜、外耳道7.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2020年武汉大学在线上开启“云赏樱”供大家欣赏美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樱花颜色深浅不一是因为不同品种樱花细胞的液泡中所含的物质不同B.当提到美丽的樱花时,人们会不自觉发出赞叹,此种反射类型是简单反射C.能够闻到樱花香,是因为鼻腔中的嗅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D.疫情期间看到如此美景,人们异常激动,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8.下列有关膝跳反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用手掌轻敲膝盖下面的韧带是效应器C.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可以缺少某一环节D.受测同学必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小腿的反应9.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为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光B.2为晶状体,曲度过大,可能会形成近视眼C.3是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并形成神经冲动,从而形成了视觉D.4是视神经,将神经冲动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10.眼、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能感知外界刺激,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觉产生在视网膜前方B.因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声波引起振动,在内耳中传导顺序为:鼓膜→听小骨→耳蜗D.咽鼓管与中耳相通,吞咽可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11.疫情期间,同学们通过电脑、手机或是电视收看老师的在线直播,下列对此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B.听觉的感受器是前庭C.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解后记录笔记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D.在线学习期间同学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来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1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眼球内玻璃体的曲度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当人从明亮处到暗处时瞳孔会缩小D.鼓膜内的听觉感受器可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13.下面有关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耳蜗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B.当你发现从远处疾驶而来的汽车,瞳孔的变化是由大变小C.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感染D.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等感觉器官,皮肤里还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14.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会()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D.失去感觉不能运动15.长跑比赛是耐力和竞技的比拼。
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易错点08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和变异部分,近几年,中考重点考查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相对性状及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判断,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决定,遗传病及其预防,变异的类型,等等。
命题侧重于以遗传示意图为依托考查识图分析能力、数学计算能力,以日常生活常识或资料为题干背景考查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社会热点现象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易错考点一】基因、DNA和染色体(1)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易错考点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桥梁: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2)传递过程图示命题趋势分析易错字梳理受精卵...遗.传变异.基因..染.色体显性.性状易错考点梳理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中,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易错考点三】生物的性状(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易错考点四】孟德尔碗头杂交实验遗传图解对实验现象可用以下遗传图解释:高茎:矮茎=3:1【易错考点五】豌豆株高的基因组成和表现性状相对性状表现性状基因组成显性性状高茎DD、Dd隐性性状矮茎dd【易错考点六】男女染色体的差异性别性染色体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男性XY 44+ XY 22+X/22+Y女性XX 44+ XX 22+X【易错考点七】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
【易错考点八】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含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率增加。
【易错考点九】变异的类型(1)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
如太空椒、高产奶牛、杂交水稻等。
(2)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不能够遗传给下一代。
易错点10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易错字梳理接穗. 砧.木 嫁.接 扦.插 虞.美人 蛹. 蝗.虫 缫.丝 蝌蚪.. 蟾蜍.. 大鲵. 雎鸠.. 裸.露 易错陷阱【易错陷阱1】辨别不清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陷阱分析】抓不住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分点:在生殖的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解题技巧】【陷阱分析】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期,就是完全变态发育多了一个蛹期。
【解题技巧】【陷阱分析】误认为鸡蛋就是受精卵,认为只要是鸡蛋就能孵化成小鸡。
【解题技巧】【易错提醒一】生殖的有性与无性【例1】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婴儿技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B.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不能产生生殖细胞C.马铃薯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繁殖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多与该植株基本相同的新个体。
上述培育技术描述正确的是()A.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B.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C.属于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D.属于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变式1-2】用基因组成为Bb的柿子树枝条,嫁接到基因组成为bb的黑枣树上,所结柿子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bb的概率是()A.0%B.25%C.50%D.100%【变式1-3】杨柳飞絮是种子传播和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
为科学有效防治校园内杨柳飞絮,确保同学们返校环境整洁,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为学校提出4种防治杨柳飞絮建议。
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A.采取高压喷水、喷雾的方式对飞絮严重的杨柳树进行降絮B.对长势健康的柳树雄株去除原有树冠,采用雌株接穗嫁接C.对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剂”,通过输导组织运输,抑制飞絮产生D.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去除过密枝条,以减杨柳树雌株单株飞絮量【易错提醒二】昆虫的发育【例2】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下列关于家蚕生长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完全变态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C.无性生殖、完全变态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A.幼虫→卵→蛹→成虫B.卵→幼虫→蛹→成虫C.卵→蛹→成虫D.卵→蛹→若虫→成虫【变式2-2】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正确的是()A.甲属于完全变态B.乙属于不完全变态C.发育过程都是:卵→幼虫→蛹→成虫D.都是变态发育【变式2-3】如图是昆虫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B表示蛹期,则表示家蚕发育过程的是什么?若想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家蚕发育的期?()A.D→A→B→C B期B.D→A→C A期C.A→C→D D期D.D→A→B→C A期【易错提醒三】青蛙的变态发育【例3】青蛙的成体可生活在陆地上,但它的下列哪项还必须在水中进行()A.受精作用和捕食B.生殖和冬眠C.捕食避敌和变态发育D.生殖和发育A.吸引雌蛙B.招引昆虫C.向同伴报警D.警戒捕食者【变式3-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地里有蛙声就意味着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
中学生物学最易错点解析及解题技巧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生物学知识广博、深度深远、内容丰富,包括生命科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考生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易错点。
本文将围绕中学生物学最易错点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技巧,希望对广大生物学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是中学生物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但是在考试中却是考生易错点之一。
考生常常会忽略生物的分类规则、记错分类名词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生物分类易错点的解决方法。
1.忽略分类在生物学的重要性。
生物分类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生物学的研究基础之一。
生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态习性等方面。
因此,在学习生物分类的过程中,要重视其重要性,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
2.记错生物的分类规则。
生物的分类规则是学习生物分类的前提之一,考生在掌握分类规则方面需要下功夫。
快速分类的基本规则是按照生物的形态和功能等特点来进行分类。
具体地说,就是根据生物的表现形态和功能特征等方面,将生物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
既可以利用直观的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也可以利用更为深入的养分、生殖细胞等内部结构。
3.记错生物的分类名词。
生物分类名词是掌握生物分类知识的关键所在,考生在考试中必须熟悉各类生物的分类名词。
例如,在动物分类方面,分类名词涉及纲、目、科、属等,而在植物分类方面,分类名词涉及门、纲、目、科、属等。
因此,考生应该掌握生物分类名词的用途、名称及其意义,正确理解并运用各类生物分类名词。
二、细胞学紧接着,我们来看看与细胞学相关的易错点。
1.不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
细胞是生物学的基础单位,更是生命的载体。
因此,考生在学习细胞学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的核、细胞质、细胞膜等,理解构成每个功能区域的组成部分,考生还应该掌握生命分子——DNA及其在细胞中作用的基础知识。
2.不了解细胞的分裂方式。
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1.分子生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DNA复制的步骤,如操纵双链DNA、拆开DNA链、合成新DNA链等。
2.遗传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如雌雄两性基因的传递、隐性和显性基因等。
3.细胞生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细胞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的组成和功能。
4.免疫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如T细胞、B细胞、抗体等在身体的免疫反应中起到的作用。
5.生态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如食物链、食物网、生物多样性等。
6.进化生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进化原理,如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对物种演化的影响。
7.生物地理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地理区的划分,如热带雨林区、沙漠区等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8.植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植物的分类,如种子植物、裸子植物等不同类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9.动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动物的分类,如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不同类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10.病理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11.基因工程: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基因的克隆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2.神经生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如突触传递、神经冲动等。
13.生物化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蛋白质等的组成和功能。
14.病毒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病毒的结构和感染机制,如病毒的侵入、复制和传播等。
15.干细胞研究: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干细胞的特性和应用,如造血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
16.光合作用: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光合作用的过程,如光能的转化、光合色素的作用等。
17.呼吸作用: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细胞呼吸的过程,如氧气的摄取、能量产生等。
18.围绕阳光的转变和生存: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策略,如植物在强光下的光合作用调节、动物在黑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等。
19.外周神经系统: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脊神经、脑神经等。
易错点0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易错点01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特征比较1.藻类植物主要特征:无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苔藓植物主要特征:比较矮小,有茎、叶的分化,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有假根。
3.蕨类植物主要特征: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因此比苔藓植物高大。
易错点02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单子叶植物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双子叶植物种子 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易错点03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01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特征比较1.下列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正确的一项是( )A .都有根、茎、叶的分化B .都生活在陆地上C .都没有输导组织D .都不用种子繁殖后代【答案】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详解】A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的分化,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A 错误。
B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B 错误。
C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C 错误。
D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 正确。
故选D 。
1.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藻类植物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无根、茎、叶的分化,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后代;苔藓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所以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3.人的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4.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5.生物分类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6.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馒头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7.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繁殖)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9.既储存了主要的遗传信息,又对细胞的生命的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细胞核)10.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211.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12.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因为(生物依赖环境)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绿色植物)14.打吊针或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静脉)1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16.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17.用保鲜袋储藏新鲜蔬菜,原因是(抑制呼吸作用)18.受精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类型可能是(X X或X Y)19.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基因)20.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体植株的方法是(组织培养)321.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22.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23.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24.刷牙时牙龈常出血是患上了(坏血病),原因是缺(维生素C),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25.如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部位是(肾小球)26.食物保存的方法(低温,干燥,隔绝空气)27.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体表多被毛)28.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29.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 N 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基因<d n a<染色体)30.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431.单子叶植物(小麦、水稻、玉米等)的种子,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双子叶植物(大豆、花生等)的种子,营养物质储藏在(子叶)中32.种子植物,(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33.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属于(抗体),都产生(特异性免疫)34.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因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35.与动物相比,植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36.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37.植物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保护、营养、分生、输导),动物和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结缔、肌肉、神经)38.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有(腐生细菌、真菌、蚯蚓)39.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完整的种子才能萌发40.根尖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541.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4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43.植物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4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45.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地位越高,体内积存的有毒物质(越多)46.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糖类)47.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易错点0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易错点01 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如何创造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变量:二氧化碳易错点02 呼吸作用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反应式: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储存着能量)注: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3.场所:主要在线粒体内4、实质: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5、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6.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7.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保证根的正常呼吸)、粮食储藏(低温、干燥、密封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8.久贮藏的萝卜会空心,主要原因是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易错点03 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能2.反应式: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 + 氧气叶绿体(储存着能量)3.实质物质的转化:无机物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能量的转化:光能化学能4.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①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合理密植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5.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部位叶绿体线粒体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气体变化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物质变化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能量变化储存能量释放能量易错点04 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01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下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应将两支长势相同的枝条进行暗处理B.甲乙两装置中加入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应等量C.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D.滴加碘液后,甲装置内的叶片不变蓝【答案】D【分析】图片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乙装置内盛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是为了设置一组变量因素,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乳酸菌厌氧,实例:鲸鱼在水中呼气会喷出雾状水柱) 2、 植物落叶排出废物,动物和人通过排尿、出汗、呼气排出废物 3、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指的是应激性,植物无神经系统和反射弧故只有应激性,没有反射活动(应激性包括反射) 4、 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都是由细胞构成) 5、 植物向光生长属于应激性。 2016中考估计会出一题 6、 科学探究的六大步骤: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与交流 ●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7、 生物探究的常用方法: ① 观察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② 调查法:全面调查(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调查人群中色盲的发病率),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情况 ③ 实验法: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是实验法 ● 探究生物学问题时,在确定了探究课题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根据研究者作出的假设 2016中考估计出两题 8、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气候 生物因素(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同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合作关系(不止一种) ● 菟丝子和豆科植物是寄生关系,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 ● 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春天连翘和紫荆竞相争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季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花期与光照时间有关,菊花属于短光照植物) 9、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荒漠中骆驼刺根系极发达,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保护色,雷鸟换毛,仙人掌 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 生物改变环境的例子: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含氧量提高;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生物依赖环境的例子: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蟋蟀生活在草丛中,蚂蚁生活在蚁巢中 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1、屎壳郎和腐生细菌、真菌、蚯蚓属于分解者 12、食物链第一个营养级是生产者,且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13、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而且是单向的,越来越少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富集,越积越多。 1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他们的生存环境的统称。
第二单元 生物的结构层次
1、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 ①取镜和安放:a.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b.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②对光:a.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b.然后把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向目镜内注视,另一只眼睁开,再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③观察:a.在载物台上放置标本,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下降镜筒: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直至接近标本(目的是防止压坏玻片) c.寻找物象:一只眼注视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最后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总结为:先下后上,先粗后细,先顺后逆,先两眼后左眼,先物后目) 2、 高倍镜观察步骤 ① 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用大光圈);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更加清晰)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4、 放大倍数大,物镜长,目镜短,视野范围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5、 光线过强: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大光圈+凹面镜(线粒体,细胞核) 6、 视野中看到d,实际写的是p 7、 观察菠菜叶,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的原因是标本薄厚不均 8、 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制作的是临时装片 9、 植物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滴撕展盖染吸(滴清水,染稀碘液) 10、 动物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滴刮涂盖染吸(滴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因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染稀碘液,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核显示得更清楚) 11、盖玻片要倾斜45度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12、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点细点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 13、在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迅速地切割 14、细胞质是液态的,有利于物质交换 15、表皮细胞、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保卫细胞具有叶绿体 16、细胞壁无法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可以。 17、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内 18、线粒体使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并将有机物中大量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19、植物的嫁接、扦插、组织培养也就是植物克隆,动物的克隆包括克隆羊多利、克隆牛等,克隆羊多莉的外貌和性别与提供细胞核的羊完全一样(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20、尼古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液泡中 21、动物与植物最重要区别在于获取养料的方式不同 22、草履虫会往有食盐的反方向移动,但若在显微镜下草履虫往左运动,实际上是在往右运动(高分突破p28) 23、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③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相同,新细胞体积略小,1个细胞分裂n代后形成的新细胞数=2的n次方) 23、植物没有系统 24、细胞分化结果:形成不同组织(使细胞的形态结构改变,具有新的功能) 25、皮肤、唾液腺、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大脑、脊髓都属于器官 26、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衣藻属于孢子植物中的藻类单细胞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 藻类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处,全身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无输导组织 2、 苔藓类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其固定作用,不吸收水和无机盐,叶只有一层细胞,容易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侵害,可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卷柏可供药用,满江红可当作绿肥和饲料,古代的大型蕨类是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4、 被子植物也就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 5、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首先突破种皮) 6、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部位是胚乳,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部位是子叶 7、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完整植物体(幼苗) 8、 松鼠的球果、银杏的白果是种子而不是果实 9、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多为平行叶脉,双子叶植物叶片多为网状叶脉 10、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 11、种子萌发必须具有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完整的胚,且自身不处于休眠期 12、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吸水→营养物质的转运→胚根最先长出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连接根和茎,胚芽最后长出发育成茎和叶 1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的细胞生长使体积变大,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的是根尖的伸长区 14、叶原基→幼叶→叶,芽原基→芽→枝条,芽轴→茎 15、缺氮肥,叶片发黄瘦小,缺磷肥,植株矮小,叶片暗绿色并伴有紫色,缺钾肥,茎秆细弱易倒状,叶片边缘暗褐色,呈焦枯状,缺硼肥,植株就会只开花不结果 16、传粉的概念: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受精的概念:进入胚珠内部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17、葵花籽、玉米粒、豆角是果实,西瓜子、南瓜子、绿豆是种子 18、空缺粒现象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遇到阴雨天气,因传粉受到影响造成果树减产 19、子房→果实,子房壁→果实皮(可食用部分),胚珠→种子,受精卵→胚,珠被→种皮,受精极核→胚乳 20、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根吸收水的同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21、植物所吸收的水大部分由蒸腾作用散失(气孔),小部分参与光合作用 22导管位于木质部(内),由下向上运输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 筛管位于韧皮部,由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3、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具有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 24、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②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植物被灼伤;③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5、植物移栽时去掉些叶片是削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用于光合作用 26、烧苗是因土壤浓度过高,细胞失水引起,根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27、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让植物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②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另一半不作处理,目的是形成对照) ③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隔水加热的目的是防止爆炸) ④漂洗(用清水漂洗叶片,目的是洗掉多余的酒精) ⑤用稀碘液染色(目的:因淀粉遇碘变蓝,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