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坐姿教案

大班坐姿教案

大班坐姿教案

【篇一:培养幼儿坐姿(大班)】

培养幼儿坐姿

成年人的很多坏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而且我们要知道,从小养成

的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注意纠正孩子的一些

不良习惯。比如说,孩子写字或看书时的坐姿吧。

一般来说,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都要求孩子坐直、自然放松,这

个是我们家长或者老师经常强调的一个学习习惯。这个习惯是很重

要的,因为孩子的骨骼在成长,他坐着的时候如果腰不能挺直的话,他身体的重力就会使他的脊梁弯曲;如果他学习的时候脊梁是弯曲的,这样会影响他身体的血液循环,进而就会影响他大脑葡萄糖的

供应。另外,如果他没有一个很好的坐姿,他也容易疲劳。在小朋

友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或老师对他进行纠正坐的姿势或

者给他讲坐姿,我们的孩子都能听,也能按照家长或者老师的要求

把腰直起来。但是大家想象一下,人类最早是爬行动物,后来经过

进化,才直立行走。但是直立行走不如爬着舒服,孩子就会感觉趴

在桌子上比坐直舒服。那么,在开始训练孩子坐姿的时候,孩子是

要付出点痛苦的。

首先要给小孩子买适合小孩子坐的桌子,如今市面上学习桌很多,

五花八门、让人目接不暇,但是笔者认为最好还是购买那种水平状

态下有托肘板的学习桌,这样客观上小孩子坐上有托肘板托着肘子,感觉很舒适,身体一部分重量被化解掉了,客观上就减少了宝宝往

桌子上趴的冲动和几率。

其次,在有学习桌的前提下老师和家长一定要知道,在孩子良好的

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有一个原则就是我们不能让他们获得痛苦,这个你是一定要记住的。怎样理解这个原则呢?

比方说,你今天给他讲了坐姿一定要直,肩膀要端平,目视前方,

当你给他说,他真就能立即做到,可是,过了一会儿他注意力转移

的时候,他的身体又随着他的那个习惯弯下去。那么这个时候,我

们作为懂心理学的老师或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孩子良好习惯的

形成,是要经过多次的重复的。

但是有的老师或家长,是不知道这个多次重复的意义的,他就觉得

给孩子说一次、两次,他就应该记住的。如果他记不住,老师或家

长就立即不高兴了,然后还会训斥孩子,或者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

对坐不直的孩子或者东倒西歪的孩子进行谩骂,这样做就会使孩子

痛苦。有的老师或家长在不耐烦的时候,可能还要打一巴掌。如果

是这样的话,孩子就会为养成这个习惯而痛苦。

还有这样的情况:老师或者家长没有打孩子,但是却经常唠叨孩子:“坐好,你看你坐成什么样子,学习要有学习的样。”类似这样的话,每日无休止地说,这也会使孩子痛苦。

我们大家都知道,孩子在行为类型上,视觉型的孩子占29%,听觉

型的孩子占34%,动觉型的孩子占37%。也就是说,动觉型的孩子

非常多,在养成正确的坐姿方面,他们可能做的不好。这个时候,

由于他是动觉型的,我们跟他说很多,他可能不接受。你如果与听

觉型的孩子用语言督促他坐直,这个可能他愿意听。

当你面对动觉型的孩子,你如果反复说:“你坐好了,你不要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说你多少遍了”,孩子就会烦恼。

种情况下,我们家长或者老师就要改变一种方法:最好是走到他身边,然后往他后背上拍一拍,这样他就得到暗示,然后他就坐直了。这个就符合动觉型的孩子。因为拍一拍是一个动作,这个孩子又是

动觉学习者,他喜欢别人拍他。我们发现,我们用语言去强调他坐直、坐正,这是诸多方法的一种(适合听觉学习者)。

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行字:“请同学

们坐直”(符合视觉型学习者)。家长在家可以写个卡片放在孩子的

桌子上。这样一来,我们就从视觉上、动觉上、听觉上全方位的强调,并且这三种方法要分别对待不同的孩子:孩子是听觉型的你就

跟他说一下:你看你这一堂课就坐的很好,下一堂课老师希望你还

能坐直;孩子是视觉型的,你可能在黑板上写一行字对他起作用;

动觉型的,就像我刚才说的,你要经常走到他后边拍一拍他,这样

他就知道要坐直,不用说话的。今天上午拍一拍让孩子坐直,下午

拍一拍让孩子坐直,明天拍一拍,时间长了孩子就形成了坐直的习惯。

这样在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坐直习惯的整个过程中他都没有得到痛苦,他也没有对老师反感,没有对家长反感,也把习惯养成了。这

就是养成良好习惯与快乐连接的科学原理。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

惯上,千万不要用强迫孩子、打骂孩子、让孩子烦的方式进行。因为,如果孩子在养成良好习惯的时候经常受到痛苦,这种习惯就不

易养成,尤其是我们这一茬的独生子女。相信以上我讲清楚了。

【篇二:大班常规教案:学习的常规】

【教案】大班常规教案:学习的常规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大班的孩子,再过一个学期就要毕业了,成为一

名小学生。

2、知道学习中,有一定要遵守的常规。

活动准备:

请孩子向哥哥姐姐来学习小学生的学习常规。视频教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相互讨论、说说我们上课的常规,怎么样来遵守呢?

1、教师:孩子们,你们都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马上就要升小

学了,你们该如何的来好好学习呢?

2、教师尽量鼓励多数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请孩子来说说视频中孩子哪些方面对?哪些方面表现不好?

三、请孩子来实际的演示如何正确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教师:活

动中教幼儿应保持端正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

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时声音响亮。 --正确操作学具材料,爱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写、画时握笔和坐的姿势保持正确。

--请幼儿独自在集体前大胆表述自己的分类方法。当一个幼儿说

玩一种分类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提问,或告诉幼儿还有谁有这样

的“不方便”,也可以把图片摆放出来。教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意见?

四、引导幼儿讨论:我们都知道了这些学习的常规,更加应该好好

学习,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篇三:幼儿大班教案】

贞号幼儿园

大班主题教学活动计划表

一、班况分析:

孩子们乐意上幼儿园、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我们看到了每个孩

子身上的点滴进步。胆小、内向是孩子不能适应新环境、不能主动

参与活动的致命伤。由于胆小,这部分幼儿往往在活动中缩在最后,自己的才能也不能展示出来。对于班上的这一小部分孩子,本学期

我们将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他们饱尝成功的喜悦,从而

大胆、大方地展示自我。大班是幼儿在园的最后一年,幼小衔接问

题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幼儿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

将从本学期就对幼儿和家长进行幼小衔接的指导工作,如:生活能

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在不久的将来

都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另外,做事认真、独立、有责任感也是

大班孩子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我们将在工作中注重培养,使每个

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二、教育总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

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

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增进起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

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

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三、领域目标:(一)健

康领域:

1、能精神饱满、愉快地参加各类活动。

2、能侧身钻过圈、单足跳,学会投掷、玩小足球,能使用剪刀、学会系鞋带,逐步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3、懂得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4、在成人的提醒下保持穿戴整齐、分清左右脚。

5、知道早晚要刷牙,看书、绘画有正确的坐姿。

6、会保持桌面、地面整洁,愿意尝

试各种食品。7、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上来园不迟到。8、能有

顺序地穿脱、整理衣服,整理床铺。

9、有自我保护意识及掌握初步的技能,会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活动时不做危险动作。

(二)语言发展领域:

1、能在集体活动中专心地听老师、同伴发言,能理解简单的指令并予以行动及复述,理解和使用生活中的常用问句。

2、在成人的帮助下,能讲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愿意念儿歌给别人听。

3、乐意用普通话与周围人交往,态度大方。(三)科学观

察领域:

1、学习有顺序的观察、比较物体的异同,能参与收集、小实验、操作等活动。

2、能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了解首都有名的建筑和名胜

古迹,发现周围环境中日新月异的变化。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4、掌握5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加减符号,进行100以内的加减运算,书写1-100,并在日常活动、游戏中运用数知识、掌握单双数,

知道一星期是7天,能区别三种物体的长短、宽窄、粗细、轻重,会按一定顺序排列。(四)艺术:

1、能随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能用歌声、动作表达亲切、抒情、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安静的欣赏一些艺术作品,领会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3、在作品中表现某些情节,会用上下左右表现物体间的前后关系,注意颜色与内容的联系。

(五)社会性与情感领域:

1、了解本市的名胜、著名建筑、民间艺术、土特产,参加国庆节的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能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有始有终的做完一件事。

3、在成人的帮助下,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4、能恰当的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表现。

5、会使用礼貌用语,能大方的回答客人、成人的问话。

6、能在老师的提醒下遵守常规,遵守游戏规则。四、七种教育手段和措施:(一)作业:

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本班的实际水平,通过设置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等作业活动,在集体活动或分组活动中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能力,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配合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使幼儿获得广泛、粗浅的知识。(二)游戏: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幼儿在游戏中不断运动,使身体得到锻炼,用语言交流,使同伴间关系融洽,在游戏中懂得要遵守游戏规则,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本学期对于胆小内向的幼儿,应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各类游戏活动中;对于一些比较自由的幼儿应该让他们在游戏中懂得遵守规则。(三)观察:

在日常活动中引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兴趣,平时经常组织幼儿散步、参观,在活动中学习观察的方法,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培养幼儿观察的习惯。(四)体育活动:

利用晨间锻炼、体育游戏等环节,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特别是肥胖儿和体弱儿,更应鼓励他们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活泼开朗的品质和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在活动中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在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劳动方面:

通过参与简单的劳动,学习劳动的基本技能,体会获得劳动成果的

乐趣,培养幼儿的自立能力,学会怎样洗手、系鞋带、穿毛衣等,

坚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尽量不依赖成人,与成人一起参加公益

劳动,如擦桌椅、清洗玩具、剥豆等,体会劳动的光荣与辛苦,懂

得今后要爱护物品,珍惜劳动成果。(六)日常生活:

在班内建立良好的一日常规,帮助、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日常采用鼓励、个别教育、谈话、讨论等方

法使幼儿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习惯。为了使孩

子上小学后可以安全,我们惠新增加安全教育课程。(七)娱乐活

结合园内组织的娱乐活动,每周至少一次开展娱乐活动,在活动中

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娱乐

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五、家长工作:

1、每月有计划的开展家长工作,与所有家长进行联系,了解幼儿的各方面情况,互换意见。

2、召开亲子活动,内容为向家长介绍如何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半日活动观摩等。

3、办好快乐家园聚会,重点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中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知识和要求。

4、每周发放一次家长信,与家长互换意见,了解幼儿在家表现,家

园一致共同教育孩子。

六、环境创设:

1、增设各活动区域的材料,结合幼儿发展情况和教学要求添置有关数学、语言、音乐等学习材料。

2、根据主题要求,师生共同设计和制作墙饰,丰富学习环境。

3、在活动市布置语言学习的环境,结合各类物品张贴文字标记,激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4、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幼儿团结、勇敢、不怕困难等好品质,提高社会适应性,加速其向社会人的转变。

大班语言

课堂目标:1.对诗歌内容感兴趣,激发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2.初步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活动准备:相应挂图,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问题:⑴.暑假你们在家都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请小朋友一一举手回答.)⑵.哦,你们真棒,经过一个暑假的锻炼,我们小朋友又张大了,成为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2.帮助幼儿欣赏并熟悉诗歌内容.⑴.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诗歌.提问: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

听了这首诗歌,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⑵.请幼儿带着问题再欣赏一遍.

提问:诗歌里的小朋友帮助别人做了那些事?你们最喜欢哪一句?3.借助挂图,再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⑴.提问:诗歌里大班小朋友帮助弟弟妹妹做什么?在幼儿园里做了什么?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了什么?

⑵.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暗示下练习念诗歌.

4.引导幼儿学习有表情的看图朗诵,激发幼儿产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⑴.提问:你们喜欢诗歌里的打扮小朋友吗?为什么?你们想怎样朗诵这首诗歌呢?(启发幼儿带着自豪感朗诵诗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