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学业分层测评2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8
学业分层测评(三)电解的原理(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如图所示装置中,属于电解池的是()【解析】构成电解池时要有与外接直流电源相连的电极,A、B错误;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中,且要形成闭合回路,C正确。
【答案】 C2.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解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 A3.如图是电解熔融NaCl制备金属钠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图A.通过该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石墨电极为正极C.Na+在铁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钠原子D .装置中两个电极可以互换【解析】 若两个电极互换,则铁作阳极,失去电子,Cl -不能放电,得不到Cl 2,一段时间后Fe 2+在阴极上放电,电解失败。
【答案】 C4.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 )【导学号:05310016】A .HCl 、CuCl 2、Ba(OH)2B .NaOH 、CuSO 4、H 2SO 4C .NaOH 、H 2SO 4、Ba(OH)2D .NaBr 、H 2SO 4、Ba(OH)2【解析】 电解时只生成氧气和氢气,则电解质所含阳离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铜之前,阴离子不是简单离子。
【答案】 C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 .用惰性电极电解Na 2SO 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1∶2C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 溶液,若有1 mol 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D .酸、碱、盐溶液电解后pH 都增大【答案】 C6.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量相应的溶质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 )A .AgNO 3B .Na 2SO 4C .CuCl 2D .KCl【解析】 直接加入溶质就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应属于电解溶质型,即选C ;AgNO 3发生的电解反应是:4AgNO 3+2H 2O=====通电4Ag +O 2↑+4HNO 3,可加Ag 2O 或Ag 2CO 3;电解Na 2SO 4的水溶液实际电解的是水;电解KCl水溶液实际电解的是溶质和溶剂,通HCl气体能恢复原状。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过关检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有关能源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D)A.煤和石油是经过亿万年形成的,亿万年后煤和石油还会生成,故二者属可再生能源B.蒸汽属于一次能源C.凡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决定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A.有化学键破坏的一定是化学反应B。
会产生新的物质C。
可能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
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
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C。
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无关D.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ΔH>04.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C)A.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B.测量溶液的温度计要一直插在溶液中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D.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5.下列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C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Δ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
0 kJ/mol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
3 kJ/molC.S(s)+O2(g)===SO2(g)ΔH=-296.8 kJ/molD.2NO2===O2+2NO ΔH=+116。
2 kJ/mol7.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如图是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裂开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硝酸铵B .生石灰C .氯化镁D .食盐B [只有固体碎块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才满意加热杯加热食物所须要的条件。
题中所给选项中只有生石灰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经过溶液到达电解池的阳极,然后再回流到原电池的正极C .电镀时,电镀池中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在阴极区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B [电解池中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 项正确;电子不能通过溶液,电子的流向是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向原电池的正极,B 项错误;电镀池属于电解池,则电镀池中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 项正确;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阴极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与钠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钠,D 项正确。
]3.已知在298 K 、1×105Pa 的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 2O(g)===H 2(g)+12O 2(g) ΔH =242 kJ·mol -1 B .2H 2(g)+O 2(g)===2H 2O(l) ΔH =-484 kJ·mol -1C .H 2(g)+12O 2(g)===H 2O(g) ΔH =242 kJ·mol -1 D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1A [2 mol H 2燃烧生成水蒸气的反应的ΔH <0,则H 2O(g)分解生成H 2(g)和O 2(g)的反应的ΔH >0。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改变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肯定小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干脆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把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改变,与反应的吸热、放热无关;同温同压下,H2(g)和Cl2(g)的总能量与HCl(g)的总能量的差值不受光照和点燃条件的影响,所以该反应的ΔH相同。
2.导学号90514027(2024湖南五市十校期末)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若C(石墨)C(金刚石)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则20.0 g 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A项错误;石墨生成金刚石为吸热反应,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项正确;固体NaOH溶解于水还存在溶解放热,C项错误;碳燃烧属于放热反应,等量的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比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多,但是焓变为负值,D项错误。
3.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ΔH=-5 800 kJ·mol-1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5 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Δ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该式的含义为:25 ℃、101 kPa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 800 kJ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mol-1,丁烷的物质的量应为1mol,故题中方程式不是表示丁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2900kJ·mol-1。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学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各3分) i .加入HCl 溶液后,溶液中哪种离子数目会减少( )A.CO 32-B.Al 3+C.SO 42-D.Mg 2+ii .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SO 32-→SO 2B HCl →Cl 2C Na →Na +D SO 2→S iii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呈酸性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a 2+、Na +、NO 3-、MnO 4-B Mg 2+、Cl -、Na +、SO 42-C K +、Cl -、HCO 3-、NO 3-D Ca 2+、Na +、Fe 3+、CO 32-iv .根据反应:2H 2S +O 2=2S ↓+2H 2O ,4NaI +O 2+2H 2SO 4=2I 2+2Na 2SO 4+2H 2O ,Na 2S +I 2=2NaI +S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A O 2>I 2>SB H 2S >NaI >H 2O C S >I 2>O 2D H 2O >NaI >H 2S v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灼热的碳与CO 2的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vi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还原剂B. 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C.Cu 2+比Fe 2+氧化性强而Fe 比Cu 还原性弱 D. 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氧化剂vii .下列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是() A. CO CCO 22+高温B. SO H O H SO 2223+=C. 222NaOH Cl NaCl NaClO H O +=++D. 2222CO O CO +点燃viii .向硫酸钡溶液中不断滴入硫酸溶液,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是() A. 由弱变强 B. 由强变弱 C. 由强变弱再变强 D. 由弱变强再变弱9.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A. 熔融NaOH B. Na-K 合金 C. 盐酸溶液 D. 固态KCl 10. 离子Cr O Sx 272--与能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aCr O bS cH dCr eS fH O x 27232--++++=+↓+(a b c d e f 、、、、、均为系数),若b d ==32,,则Cr O x 27-中Cr 的化合价为()A. +4价B. +5价C. +6价D. +7价11. 下列反应中H O 22只作还原剂的是() A. H O KI KOH I 22222+=+ B. 2222222H O MnO H O O +↑C. 442242H O PbS PbSO H O +=+D. 5232852242424422H O KMnO H SO K SO MnSO H O O ++=+++↑ 12. 在pH =0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l3+、Ag NO Cl +--、、3B. Mg NH NO Cl 243++--、、、 C. Ba K SO Cl 242++--、、、D. K Fe NO HCO ++--、、、33313. 能用H OH H O +-+=2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是() A. NaOH 溶液和盐酸反应 B. Fe OH ()3和硫酸反应 C. Ba OH ()2和醋酸反应D. Ba OH ()2和硫酸反应14.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NaOH ②BaSO 4③Cu ④蔗糖 ⑤SO 2 A.①②B.①②⑤C.③④D.①⑤15.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BaCl NaCl KOH 2、、三种溶液区别开,此试剂是()A. Na CO 23B. 盐酸C. 硫酸D. CuSO 4溶液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一定不必加热就可发生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大理石和盐酸:CO 32—+2H +==H 2O +CO 2↑B .铁和稀盐酸:2Fe +6H +==2Fe 3++3H 2↑C .稀硫酸和氨水:H ++NH 3·H 2O ==NH 4++H 2OD .碳酸氢钾溶液和盐酸:HCO 3-+H +==H 2O +CO 2↑二、方程式(52分)22、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降情况和被氧化、被还原情况及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⑴ MnO 2+4HCl(浓)MnCl 2+2H 2O +Cl 2↑还原剂还原产物(2) 2K +2H 2O ==2KOH +H 2↑氧化剂,氧化产物4. (4分)现有CO K SO Cl Al Fe HCO Ba 32423332-+--++-+、、、、、、、八种离子,请按要求填写:(1)只能与H +大量共存的有_________。
焓变反应热(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化学反应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有能量变化,不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如H2(g)+Cl2(g)===2HCl(g)。
【答案】 C2.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子拆分成原子D.原子构成分子【解析】原子形成分子过程为新化学键形成过程,一定释放能量。
【答案】 D3.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解析】A项是太阳能转化成电能;B项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项是太阳能转化成热能;D项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 D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中和反应C.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D.Ba(OH)2·8H2O与NH4Cl反应【解析】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答案】 D5.(2016·绵阳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解析】A项,焓变不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项,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ΔH>0;D项,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总焓可能高于或低于生成物总焓。
【答案】 C6.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ΔH>0反应的是( )【导学号:29910002】【解析】ΔH>0表示吸热反应,即反应物总焓低于生成物总焓。
【答案】 A7.已知H2(g)+Br2(g)===2HBr(g) ΔH,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该反应的ΔH为( )A.109 kJ·mol-1B.260 kJ·mol-1C.-109 kJ·mol-1D.-260 kJ·mol-1【解析】ΔH=436 kJ·mol-1+193 kJ·mol-1-369 k J·mol-1×2=-109 kJ·mol -1。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A.SO3+H2O==H2SO4;B.2Na2O2+2H2O==4NaOH+O2↑;C.2F2+2H2O==4HF+O2;D.2Na+2H2O==2NaOH+H2↑2、硫跟热的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该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相比,正确的是()A.质量比为1:2;B.分子个数之比为1:3;C.质量比为2:3;D.分子个数之比为2:13、某溶液中含有Cl-和Fe2+、I-的浓度相同,为了氧化I-而不使Fe2+、Cl-氧化,试根据下列三个反应判断可选用的氧化剂是(Cl2除外)()①2Fe3++2I-==2Fe2++I2;②2Fe2++Cl2==2Fe3++2I-;③2MnO4-+10Cl-+16H+==2Mn2++5Cl2↑+8H2OA.FeCl2;B.KMnO4;C.浓盐酸;D.FeCl34、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的是()A.Ba(NO3)2+H2SO4=BaSO4↓+2HNO3;B.BaCl2+Na2SO4=BaSO4↓+2HClC.BaCO3+H2SO4=BaSO4↓+H2O+CO2↑;D.BaCl2+H2SO4=BaSO4↓+2HCl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混合:SO42-+Ba2+=BaSO4↓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D.氧化铜与硫酸混合:Cu2++SO42-=CuSO4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36分)6、根据以下4个反应:①H2S+I2==S↓+2I-+2H+;②SO2+2H2S==3S+2H2O;③2I-+Br2==I2+2Br-;④SO2+I2+2H2O==H2SO4+2HI,确定Br-、I-、H2S、SO2的还原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A.H2S>SO2>I->Br-;B.I->Br->SO2>H2S;C.H2S>I->Br->SO2;D.I->Br->H2S>SO27、在4Zn+10HNO3==4Zn(NO3)2+NH4NO3+5H2O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之比是()A.1:9;B.9:1;C.4:10;D.5:28、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K+、H+、I-、NO3-;B.Mg2+、Cu2+、OH-、SO42-;C.Na+、Ca2+、Cl-、SO42-;D.K+、OH-、S2-、NO3-9、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K+、Ag+、Cl-、NO3-;B.Na+、SO32-、CO32-、NO3-;C.Na+、H+、SO42-、NO3-;D.K+、SO42-、MnO4-、Cl-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浓二氯化铁溶液跟铜反应:Fe3++Cu==Fe+Cu2+;B.氧化钠跟水反应:Na2O+H2O==2OH-+2Na+C.醋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11、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12、已知反应物A、B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C、D所具有的总能量,则A和B反应生成C和D 的反应属于()A.放热反应;B.吸热反应;C.可能是放热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D.不能确定13、为高效清洁的利用煤炭,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燃烧前将大块的碾成粉末;B.燃烧时通入足量的空气;C.将煤经过处理变为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D.燃烧前将煤水洗后晒干14、在同温同温下,等质量的硫固体和硫蒸气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SO2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和Q2,则Q1和Q2的大、小关系为( )A.Q1>Q2;B.Q1<Q2;C.Q1=Q2;D.不能确定15、氢化钙(CaH2)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aH2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1:116、下列物质容易导电的且为电解质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B.硝酸钾溶液;C.硫酸钠晶体;D.熔融的铜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三、选择题(每题有一到两个答案,每题4分,共20分)18、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19、若锌与稀硝酸反应时有下列化学方程式:4Zn+10HNO3==aZn(NO3)2+bM+cH2O,则a、b、c、M可能是()a b c MA.4 1 5 N2OB.4 1 3 NH4NO3C.4 2 4 NO2D.4 3 5 NO20、有一学生欲配制下列各离子组的浓溶液,其中不能实现的是()A.K+、Na+、MnO4-、SO42-;B.Na+、K+、OH-、CO32-;C.K+、Cu2+、S2-、SO42-;D.Fe3+、Na+、I-、Cl-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2、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的变化:Fe3+→Fe2+;MnO4-→Mn2+;Cl2→Cl-;HNO3→NO,如果分别用个数相等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单质大小顺序为()A.MnO4->HNO3>Cl2>Fe3+;B.HNO3>MnO4->Cl2>Fe3+;C.Cl2>Fe3+>MnO4->HNO3;D.HNO3>Cl2>Fe3+>MnO4-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23、一些酸在反应中可以表现出多种性质,如:MnO2+4HClΔMnCl2+Cl2↑+2H2O的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分析下列的反应中酸的作用(1)FeO+2HCl=FeCl2+2H2O_酸性_(2)FeO+4HNO3(稀)=Fe(NO3)3+NO↑+2H2O_酸性、氧化性_(3)C+2H2SO4(浓)=CO2↑+2SO2↑+2H2O_氧化性_24、铜、铁、锌等质量混合而成的合金wg,加入FeCl3和盐酸的混合液中(Fe3+能氧化:Cu→Cu2+、Fe→Fe2+、Zn→Zn2+,本身被还原为Fe2+即Fe3+→Fe2+),充分反应后:(1)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有___,可能还有___(2)若剩余固体为w/3克,则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有___,可能还有____25、浓硫酸、浓硝酸、氯化铁都可和硫化氢反应:H2S+2FeCl3=2FeCl2+S↓+2HCl,H2S+3H2SO4(浓)=4SO2↑+4H2O;H2S+8HNO3(浓)=H2SO4+8NO2↑+4H2O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是___26、化石燃料主要指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的直接燃烧不仅产生大量的烟尘,而且会产生主要导致酸雨的气体_____27、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RO3n-+6I-+6H+==R-+3I2+3H2O,RO3n-中R 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28、2克氢气燃烧是约放出286KJ,而每千克汽油燃烧是约放热46000KJ。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测试2 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测试2 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测试2 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表示的意义为( )A.碳与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吸收131。
3 kJ的热量C.1 mol固态碳与1 mol水蒸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 kJ的热量D.固态碳和气态水各1 mol反应,放出131.3 kJ的热量解析:选C。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代表物质的量,且要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C项正确。
2.氯原子对O3分解有催化作用:O3+Cl===ClO+O2ΔH1,ClO+O===Cl+O2ΔH2。
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ΔH。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O3+O===2O2的ΔH=E1-E3B.O3+O===2O2是吸热反应C.ΔH=ΔH1+ΔH2D.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解析:选C。
反应O3+O===2O2的ΔH=E3-E2,故A错;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雷雨天气时的闪电会使反应3O2===2O3发生,D错。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试题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B、CaO+H2O=Ca(OH)2C、2H2O22H2O+O2↑D、CaCO3CaO+CO2↑2、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u2(OH)2CO3==2CuO+ H2O+CO2B. CaCO3+2HCl=CaCl2+ H2O+CO2C. 2FeCl3+Cu==2FeCl2+CuCl2D.4Fe(OH)2+O2+2H2O=4Fe(OH)33、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D.含有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5、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CuO→CuSO4 ( B). CO2→CO (C). KClO3→O2(D). Fe→Fe3O4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7、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Cl溶液和AgNO3溶液B.锌片与盐酸C.钠在氯气燃烧D.Ba(NO3)2溶液H2SO4溶液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钠和硫酸氢钾溶液反应OH-+H+=H2O(B) 氢氧化镁与硫酸溶液反应OH-+H+=H2O(C) 碳酸钙与醋酸溶液反应CaCO3+2H+=Ca2++H2O+CO2↑(D)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且溶液为无色的是()(A) Na+、HCO3-、K+、OH-(B) Cu2+、PO43-、Ba2+、NO3-(C) Zn2+、NO3-、Na+、SO42-(D) MnO4-、HS-、Cl-、K+10、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 ,MnO4-,Na+,Cl-B、K+,Na+,NO3-,CO32-C、Na+,H+,NO3-,SO42-D、Fe3+,Na+,Cl-,SO42-11、某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mM + nH+ + O2 == x M2+ + y H2O,则x值为()A.2B.4C.6D.912、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3、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
学业分层测评(二)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收131.3 kJ热量【解析】热化学方程式将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同时表示出来,物质前面的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答案】 C2.现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DΔH=a kJ·mol-1H2(g)+12O2(g)===H2O(l)ΔH=b kJ·mol-12H2(g)+O2(g)===2H2O(l)ΔH=c kJ·mol-1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和c均为正值C.a=b D.2b=c【答案】 D3.1 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导学号:05310009】A.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1B.H2(g)+12O2(g)===H2O(g)ΔH=-285.8 kJ·mol-1C.2H2(g)+O2(g)===2H2O(l)ΔH=-285.8 kJD.H2+12O2===H2OΔH=-285.8 kJ·mol-1【解析】由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可知1 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5 kJ的热量,故该反应ΔH=-285.8 kJ·mol-1。
【答案】 A4.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ΔH1Cl2(g)+H2(g)===2HCl(g)ΔH22Cl2(g)+2H2O(g)===4HCl(g)+O2(g)ΔH3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ΔH3=ΔH1+2ΔH2B.ΔH3=ΔH1+ΔH2C.ΔH3=ΔH1-2ΔH2D.ΔH3=ΔH1-ΔH2【解析】设提供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可以得到③,故ΔH1+2ΔH2=ΔH3,A项正确。
【答案】 A5.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32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 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D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ΔH =+1 452 kJ/mol【解析】 CH 3OH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OH +3O 2===2CO 2+4H 2O 。
1 g CH 3OH 燃烧放出22.68 kJ 热量,则2 mol CH 3OH 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2.68 kJ ×32×2=1 451.52 kJ ≈1 452 kJ 。
【答案】 B6.Fe 2O 3(s)+32C(s)===32CO 2(g)+2Fe(s)ΔH =+234.1 kJ/mol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则2Fe(s)+32O 2(g)===Fe 2O 3(s)的ΔH 等于( )【导学号:05310010】A .-824.4 kJ/molB .-627.6 kJ/molC .-744.7 kJ/molD .-169.4 kJ/mol【解析】 设题给两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②,据盖斯定律,2Fe(s)+32O 2(g)===Fe 2O 3(s)可由②×32-①得到,ΔH =-393.5 kJ/mol ×32-234.1 kJ/mol ≈-824.4 kJ/mol 。
【答案】 A7.已知:25 ℃、101 kPa 条件下:4Al(s)+3O 2(g)===2Al 2O 3(s)ΔH =-2 834.9 kJ·mol -14Al(s)+2O 3(g)===2Al 2O 3(s)ΔH =-3 119.1 kJ·mol -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低,由O 2变为O 3为放热反应B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高,由O 2变为O 3为吸热反应C .O 3比O 2稳定,由O 2变为O 3为放热反应D .O 2比O 3稳定,由O 2变为O 3为吸热反应【解析】 25 ℃、101 kPa 条件下,4 mol Al(s)与O 2(g)完全反应生成Al 2O 3(s)比与O3(g)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少,所以2 mol O3(g)比3 mol O2(g)能量多,因此只有D正确。
【答案】 D8.已知:①H2O(g)===H2O(l)ΔH1=-Q1 kJ·mol-1②C2H5OH(g)===C2H5OH(l)ΔH2=-Q2 kJ·mol-1③C2H5OH(g)+3O2(g)===2CO2(g)+3H2O(g)ΔH3=-Q3 kJ·mol-1若使23 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A.Q1+Q2+Q3B.1.5Q1-0.5Q2+0.5Q3C.0.5Q1-1.5Q2+0.5Q3D.0.5(Q1+Q2+Q3)【解析】根据盖斯定律,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由③-②+①×3得到,即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ΔH=-(Q3-Q2+3Q1)kJ·mol-1,23 g酒精为0.5 mol,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5Q3-0.5Q2+1.5Q1 kJ。
【答案】 B9.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N2(g)与H2(g)反应生成 1 mol NH3(g),放出46.1 kJ热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蒸气。
已知室温下 1 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 kJ,其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一定温度和压强下N2和H2反应生成1 mol NH3的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根据下图,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ΔH的数值用含字母Q1、Q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12N 2(g)+32H 2(g)NH 3(g)ΔH =-46.1 kJ·mol -1(2)SiH 4(g)+2O 2(g)===SiO 2(s)+2H 2O(g)ΔH =-1 427.2 kJ·mol -1(3)N 2(g)+3H 2(g)2NH 3(g)ΔH =2(Q 1-Q 2) kJ·mol -110.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g)+O 2(g)===2H 2O(l)ΔH =-571.6 kJ·mol -1C 3H 8(g)+5O 2(g)===3CO 2(g)+4H 2O(l)ΔH =-2 220 kJ·mol -1根据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试完成下列问题:(1)1 mol H 2和2 mol C 3H 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
(2)现有H 2和C 3H 8的混合气体共5 mol ,完全燃烧时放热3 847 kJ ,则在混合气体中H 2和C 3H 8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已知:H 2O(l)===H 2O(g) ΔH =+44.0 kJ·mol -1。
试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 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1 mol H 2和2 mol C 3H 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285.8 kJ·mol -1×1 mol +2 220 kJ·mol -1×2 mol =4 725.8kJ 。
(2)设混合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为x ,则C 3H 8的物质的量为5 mol -x ,所以:285.8 kJ·mol -1 ×x +(5 mol -x )×2 220 kJ·mol -1=3 847 kJ ,解方程得x ≈3.75 mol ,则5 mol -x =1.25 mol ,故V (H 2)∶V (C 3H 8)=3.75 mol ∶1.25 mol =3∶1。
【答案】 (1)4 725.8 kJ (2)3∶1(3)C3H8(g)+5O2(g)===3CO2(g)+4H2O(g)ΔH=-2 044 kJ·mol-1 11.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注:“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Ⅰ:CO(g)+2H2(g) CH3OH(g)ΔH1反应Ⅱ:CO2(g)+3H2(g) CH3OH(g)+H2O(g)ΔH2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g)ΔH=-1 275.6 kJ/mol②2CO(g)+O2(g)===2CO2(g)ΔH=-566.0 kJ/mol③H2O(g)===H2O(l)ΔH=-44.0 kJ/mol请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