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多维思维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探析随着高中阶段的学习逐渐复杂和深入,论证、表述、思维方面的训练愈发重要。
写作是思维的具象,只有在思维上有所突破,才能有更出色的表达。
而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设计思维训练策略是培养出色写手的关键之一。
下面,我们就探索下高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
1.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高效的思维工具,通过将信息用图表的形式存储和呈现,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对目标更加明确。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维训练:(1)关键词提取:让学生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来制作思维导图,培养对信息的提取能力。
(2)归纳总结:让学生手工制图,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并将其应用到写作中。
(3)思维衍生:让学生根据一个中心点展开关联,逐渐扩展思维深度和广度,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2.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重要的思维训练内容之一,该训练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论证能力和严谨性。
逻辑推理训练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思考问题,列出假设条件,分析假设是否成立,有效提升思维逻辑性。
(2)因果分析: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其对应的原因和结果,从中寻找联系和规律,提升因果推理能力。
(3)论证技巧: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典型的论证方法,如举例法、反证法、假设法等,提升论证严谨性。
3. 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高中写作教学的另一重点,良好的表达技巧无疑可以提升学生写作的质量。
针对表达技巧,以下几方面可以进行思维训练:(1)语言魅力:让学生尝试在文章中采用多样的表达方式,比如比喻、借代、概括等,提升文章的文采和语言魅力。
(2)前后连贯:让学生将文章中的各个部分进行联系和衔接,避免信息重复和跳跃,提升文章的前后连贯性。
(3)结构组织:让学生了解优美的文章结构,如文章开头的引文、论点的引出、文章结尾的发人深省等,可以提升文章的整体性。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高中口语和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
高中语文备考-写议论文多维度思辨方法指导技法点拨不少高中生写作议论文往往调门很高,气势很大,包装很靓,但就是让人读起来感到吃力,不容易理解。
对此,考生要学会多维度思辨事理,从而使论证逻辑严密、易懂。
构思议论文时,考生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思辨。
维度一:是什么?这个思辨维度要求界定概念内涵,表明自己观点。
观点要做到“精准”,就必须审视文题的构成要素,思辨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而要做到“独到”,就必须对文题的内涵、意旨和取向作出“我”的思辨,进而生成“我”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独特理解。
其基本思辨角度有如下五个:①向深处想一想,揭示本质。
把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理性层面,透过表象,揭示本质。
②向前面想一想,探明原因。
由果溯因,探明事物呈现性状的“缘”“故”,把准事物的发展脉络。
③向后面想一想,预见发展。
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趋利避害,给人启发。
④换角度想一想,提出新论。
打破思维定式,转换视角审视问题,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⑤合起来想一想,立体观照。
将从各个维度思辨后所作出的判断加以整合,形成对事物的全面判断。
检验对这一问题思辨程度的标尺是“简明”,“简”是对表述的要求,“明”是对内涵的要求。
若做不到“简”,表明思辨还不透彻;若做不到“明”,表明思辨还不清楚。
维度二:为什么?议论文的魅力在于理趣,而议论文写作的功力则体现在说理。
只有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关系、运行规律、发展逻辑等讲清说透,才能让人信服。
其基本技法有二:①“切一刀”。
事理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
这就需要我们机智地选择一个看得透、吃得准的角度切入,从而把纠缠在一起的事理说清楚,讲明白。
这一刀可以切在此与彼、主与次、内与外、客观与主观等交汇点上,旨在理清头绪,理顺关系。
②“走两步”。
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从起点走向终点、从原因导致结果的。
为此,我们要学会“走两步”,并通过“走两步”将事理的剖析路径分步展示出来,从而形成清晰的进程路线图和严密的逻辑推理链条。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探析高中议论文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类作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和思考。
在写作过程中,思维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通过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探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发问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力。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逻辑关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帮助他们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找出问题的共性和特点,进一步分析问题。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不同的观点和论据进行评估和判断,提出自己的立场和论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的优缺点进行评估,并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观点和论证。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作文三步法”之多维思维训练第一部分后分想训练说明:多维思维训练中的概念和理论,对于这一批在写作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生僻,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尽量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概念,用实例和具体场景来应证理论。
把后分想、联想等理论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在课文中分析这些理论在作品中的运用。
第一课时训练任务:分析并理解后分想理论。
一、简要介绍后分想理论。
从背景当中把几样有用的东西分离出来,分别对其进行抽象,然后用中间特征或矛盾、关系把它们联结起来,这一过程叫后分想。
也就是说后分想这一思维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即分离——抽象——概括。
二、在现实生活中应证后分想理论。
假设你去参加一个婚礼,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气氛,回家后写了一篇日记。
试着分析自己的思路:到达婚礼现场,看见美丽的新娘、满脸堆笑的新郎、宾客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于是在脑海里留下热闹的印象,在日记里写下喜庆的婚礼场面。
简单地说分离就是在你感受到的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素材,抽象就是素材在脑海中的印象,概括即是把分离出来的素材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系到一起。
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在不停的进行后分想,只是那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通过学习后分想理论才明白。
三、实例演练;1、阅读教材94页《黄龙山》这篇游记中从“黄龙山”景物中分离出“海子”“五彩池”,用来体现“黄龙”之美。
2、以“菊花”为题写一段短文分离出菊花淡雅的香味和他与众不同的花期,刻画菊花是“花之君子”的特性。
第二课时一、专项训练1、请找(分离)出三样东西来表现“无私的爱”母鸡护崽、雨中母亲用身体为孩子挡雨,消防队员从烈火中救出被困群众……2、以天空为背景,分离出几样东西体现云彩的变化多端。
云彩变换着各种形状;一会儿白云朵朵,一会儿乌云密布;早上彩霞漫天、傍晚“火烧云”。
3、分离出几样表现衰老的东西。
老人,古树,老爷车,文物,皱纹。
4、分离出几样东西表现“山里人的憨厚”。
“愚公移山”,淳朴的山寨风情,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人。
如何提升议论文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学术写作形式,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写作质量和表达能力。
要提升议论文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提升议论文能力的方法,帮助读者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1. 系统阅读和分析要提升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首先要进行系统阅读和分析。
通过仔细阅读相关资料、书籍和文章,全面理解并研究不同观点、论证思路和结论。
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捕捉作者的论点、论证方式和论证逻辑,分析和评估其逻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制定有效的写作计划在写议论文之前,制定一个有效的写作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确定好写作的主题、论点和论证思路,将整个写作过程分解为合理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思路,提高论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 清晰明确的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需要有清晰明确的结构安排。
首先,要有明确的引言,引出全文的主题和论点;其次,要有中间段落,用来分析、解释和支持论点,并通过合理的插入性论证进行展开;最后,要有合理的结论,对全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和概括。
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能够使你的论点更加清晰、论证更加有力。
4. 扩充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充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提升议论文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方面。
要通过大量阅读,积累并记忆一些常用的词汇和短语,以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写作训练班或者专门培训课程,提高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技能。
5. 掌握逻辑关系的运用在写议论文时,掌握逻辑关系的正确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要能够正确使用因果关系、比较对照、并列和顺承等词汇和句式,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和有说服力。
同时,在表达观点和论证时,要善于使用合理的论据和例证,以增加论证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6. 反思和修订写完一篇议论文后,及时进行反思和修订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自己写作过程和文章内容的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可以请教他人对自己的论证逻辑进行评价和指导,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探析高中议论文写作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训练作用。
本文将探索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
思维训练是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核心,它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提高论辩能力的重要手段。
思维训练涉及到诸多方面,如逻辑思维训练、批判性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训练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思维训练策略。
逻辑思维训练是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写好一篇有说服力的议论文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举例分析、归纳概括、对比分析等方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材料,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思维训练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训练也是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学生能否有效地观察、分析和评价问题的关键。
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不同观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训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他们通过辩论来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写议论文之前,先进行问题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矛盾点,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逻辑思维训练、批判性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训练等。
这些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论辩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写出有说服力、独具个性的议论文。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提高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探析高中议论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学科技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思维训练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拓宽思维广度,提升写作水平。
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
问题意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也是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因素。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针对某个话题,提出各种问题,如其原因、影响、解决方案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逻辑思维是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是学生构建论点和论证的关键。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逻辑思维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教授逻辑常识和逻辑推理方法,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问题。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逻辑谬误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辨析和批判,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是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必备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质疑和评判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论证材料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
教师可以分享不同的看法,让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思维拓展是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示性问题和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拓宽他们的思维广度。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问题意识培养、逻辑思维训练、批判性思维训练和思维拓展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拓宽思维广度,提升写作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思维训练,合理运用相关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May 20212021年5月第18卷第05期Vol.18No.05读与写杂志分论点多维发散拟写———高中议论文思维训练实践探究袁华英(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广东东莞523000)摘要:由于思维能力欠缺,当下学生议论文写作出现单一、浅表、混乱等问题。
为发展学生写作能力,必须发展其思维能力。
结合日常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反思,本文主要从“分论点拟写”进行探究,总结“分论点的多维发散及拟写”方法,引导学生写作中,围绕中心论点,从“广度”、“深度”、“长度”多维度发散思维,拟写分论点。
使写作角度更多元全面,条理更清晰,思考更深刻。
以此发展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更培育其思维品质,发展其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分论点;思维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5-0039-011广度拟写法此处的“广度”,主要指与议论对象(即事件/问题/现象等)相关的对象、角色、领域等。
常用的“广度”有:1.1领域发散领域:指文化、思想、艺术、社会民生、教育、经济、政治、科技、自然等。
以2017年全国一卷作文“中国关键词”为例,题目要求选好关键词,形成有机关联,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可进行以下写作:以立意《大美中国,有容乃大》为例,分论点可分别从“经济、科技、社会民生”三个维度进行拟写,分别是:中国推崇经济互容,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将驱动世界。
(经济角度)中国秉信文化包容。
古老的京剧是中国的一个文化标识。
(文化角度)中国倡导生活共容,共享单车展现“共享共容”的祥和美好面貌。
(社会民生角度)1.2角色发散角色:主要指事件中相关的人物对象。
以2020年全国一卷作文“管鲍之交”为例,题目要求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选“感触最深的人”立意行文。
以立意“鲍叔的格局与境界”为例,分论点可分别从鲍叔对管仲、齐桓公及其自身影响为发散思维的方向,展开谈:鲍叔“识管仲之才”,识能人,乃知人善用之伯乐。
议论文思维水平提升系列《多维拓展思路,挖掘思想深度》导学案2019年9月21日星期六[学习目标]1.通过典型案例研讨,发现议论文论证思路展开的一般规律,2.通过结构升格训练,体现论证思路的多维拓展和思想的深度.3.归纳论证思路多维拓展的常见角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归纳论证思路,多维拓展的常见角度,并通过训练强化.2.难点:《最暖是温情》第三段的结构升格训练,通过论证思路的多维拓展,体現思想深度.[教学设计]第一部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片段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片段二: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呼?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吁!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师说))(一)课堂研讨:1.片段一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2.片段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这两个片段颠倒顺序好不好?为什么?(二)观看短视频,思考:运用《(师说)中所获得的启发来梳理影片的论证思路最暖是温情三则新闻,读罢均令人动容,或为之鼓掌,或为之感动,但若问我们哪一则最有温度和人情味,则无疑是珍品画展主办方那润物细无声的温情。
“油条哥”多年坚持不用有害油,诚信经营,良心做人,在这个诚信缺失、行为失范的当下,确实难能可贵,但诚信经营、良心做人难道不是一位商人所必须遵循的底线吗?当底线居然也成为了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最高标准的时候,你所感受到或许不是那初读的暖意,而是那充满荒诞与反常的寒意。
议论文多维思维训练议论文2014-01-04 16:05:议论文多维思维训练一、理论训练第一步、全面扫荡分别使用下面五种关系对论题进行“扫荡”式论证:因果关系、所属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对立关系。
1)、这一过程不必形成文字,在大脑中进行即可。
2)、对生活当中任何一个议题都可以重复上述论证,坚持一段,即可形成技能定势。
一)、举例论题: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扫荡”式论证:1、因果思维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1)、有弹性,能屈能伸。
2)、有韧性,不达目的不罢休。
3)、有耐性,能坚持“长期抗战”。
4)、耐热、耐旱、耐寒。
5)、不怕践踏、摧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不畏贫瘠,无须呵护。
......2、所属思维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属于小草生命个体的有:1)、根2)、茎3)、叶4)、花5)、泥土6)、露水......3、递进思维(逻辑递进,程度递进,时空递进)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进而言之:1)、春天破土出芽,夏天蓬勃生长,秋天枯萎凋零,冬天衰败腐烂(时空递进)2)、冲破泥土,冲破墙壁,冲破岩石(程度递进)3)、力量巨大,不惧艰难,生生不息(逻辑递进)......4、并列思维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与此同类的其它植物如何?1)、肥沃田野中的草2)、贫瘠土地上的草3)、压在瓦砾和石块下的草4)、爬在地皮上的草5)、甘草、水草、碱草、野草、含羞草、乌拉草......5、对比思维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与此相对:1)、小草的身材是矮小的2)、小草的地位是卑微的3)、大树脆弱易亡4)、最高的植物-杏仁桉:高达150米,但对土壤要求极高,只有澳洲才能生长。
......二)、训练请分别对下面论题进行“扫荡”式论证。
1、做时间的主人2、成于谦虚3、宽容是美德【参考讨论稿】A、做时间的主人1、因果思维1)、时间的重要特征是:不可逆性,一去不复返。
2)、时间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失去时间就失去生命。
3)、珍惜时间才能完成学业。
4)、节省时间才能提高效率。
5)、合理利用时间才能成就事业。
6)、把握时间才能把握机遇。
2、所属思维1)、对运动员来说,青少年就须走向辉煌。
2)、对艺术家来说,艺术生命稍纵即逝。
3)、对科学家来说,创造力的最旺盛时期就在青年。
4)、对农民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递进思维1)、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用创造来相对延长时间。
(逻辑递进)2)、做时间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命运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
(程度递进)3)、做时间的主人——改变人生——改变现实——改变命运。
(逻辑递进)4)、成功前要做时间的主人——成功后更要做时间的主人。
(时空递进)4、并列思维1)、做时间上的主人——珍惜时间。
2)、做健康的主人——努力锻炼。
3)、做效率的主人——提高效率。
5、对比思维1)、有些人虚掷光阴,无所作为。
2)、有些人勤奋努力,效率低下。
3)、有些人利用有限的人生胡作非为。
B、成于谦虚1、因果思维1)、谦虚的人总在不断学习,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2)、谦虚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3)、谦虚可以完善个人修养。
4)、谦虚可以化敌为友。
2、所属思维1)、向书本学习。
2)、向生活学习。
3)、向老师学习。
4)、向同学、朋友学习。
5)、不耻上问,不耻下问。
3、递进思维1)、谦虚不仅是一个态度,还应该是行动,更应该是持之以恒的行动。
(逻辑思维)2)、年青人需要谦虚,老同志也需要谦虚;学生需要谦虚,老师也需要谦虚。
(时间递进)3)、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谦虚,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也要谦虚,人人都有长处。
(程度递进)4、并列思维1)、科学家的谦虚。
2)、艺术家的谦虚。
3)、农民的谦虚。
4)、政治家的谦虚。
5、对比思维1)、谦虚——过分谦虚,谦卑。
2)、谦虚——反面:自满。
C、宽容是美德1、因果思维1)、宽容的思想根基是理解人和尊重人。
2)、宽容的人受人欢迎。
3)、宽容可以为他人留下改正的空间。
4)、宽容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5)、宽容可以显示宽容者的自信和力量。
2、所属思维1)、宽容既是宽厚又是容忍。
2)、宽容既有对朋友的宽容,又有对敌人的宽容。
3、递进思维1)、懂得宽容还要懂得怎样宽容。
(逻辑思维)2)、青年要学会宽容,老年人要保持宽容。
(时空递进)3)、宽容善意的过错,宽容恶意的过错,宽容屡教不改的过错。
(程度递进)4、对比思维1)、宽容——纵容(过头)2)、宽容——苛刻(不足)第二步、局部锁定经过“扫荡”式论证后,最后确定一至二种主体论证关系,确定关系的依据是:哪种关系自己掌握的材料最充分、理解最透彻。
要求:论证各自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交叉的。
论证关系一旦被确定,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篇议论文的基本模型。
一)、举例论题: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1、确定关系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果关系——因为:1)、它有韧性,不达目的不罢休。
人的头盖骨坚硬无比,但只要把小草的种子放进去,给予一定的温度、湿度也会发芽。
2)、它有弹性,能屈能伸。
压在石头下也能顽强的生长。
递进关系——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
1)、在肥沃的土地上能生长。
2)、落在瓦砾中也能存活。
2、形成文章(框架)。
野草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
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
一粒种子所可以所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切。
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出来,都没有这种力气。
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
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
那么,你看见过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一粒种子的力量的大,如此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
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为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嗤笑。
二)、训练请分别对下面论题进行具体论证。
1、做时间的主人2、宽容是美德【参考答案】1、做时间的主人1)、确立论证关系因果关系——因为:A、时间的重要特征是:不可逆性。
一去不复返。
B、时间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失去时间就失去了生命。
递进关系——A、珍惜时间。
B、有效利用时间。
C、创造性的劳动相对延长时间。
2)、形成文章(框架)做时间的主人如朱自清在《匆匆》中所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伸了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时间是伴随着生命而流逝的,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形式之一,它和生命紧密相连融成一体。
失去了时间,生命就成了虚幻;没有了生命,时间便丧失意义。
生命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当代保尔张海迪,在深知她的生命比别人要短暂得多的时候,曾感慨的说:“假如时间可以挽回的话,我将不惜一切重金去买回流逝的时间。
”由此可见,时间对于生命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凡是珍惜生命的人,首先必须珍惜时间。
时间就像阳光一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对于珍惜它的人来说,在他生命的里程碑上将会留下光辉的业绩;对于胸五大志、碌碌无为的懦夫懒汉,时间就像一个可恶的魔鬼难以打发。
陶侃惜阴如命,曾这样说过:“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古人尚且懂得惜阴,那么我们21世纪的青年就更应该珍惜光阴;而不要一味的懊悔逝去的岁月,责怪时间老人的无情,惋惜过去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毕竟已经过去了。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抓住今天,珍惜每一个今天,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尽量不让时间白白的流掉。
要知道,谁对于时间越吝惜,时间就对谁越慷慨。
当你翻开日历新的一页的时候,必须想到,不能让这一页为空白,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填补这一页的空白。
如果是这样的话,当你馒头白发时,你就会无愧的说,我没有辜负时间,更没有辜负生命。
我们正年轻,我们要以百倍的热情去感我们伟大的事业,延长时间,延长生命,切勿庸碌的了此一生。
我们要给时间以创造性,这样它就会使我们的生命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我们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2、宽容是美德1)、确立论证关系因果关系——因为:A、宽容的人受人欢迎。
B、宽容可以为他人留下改正的空间。
对比关系——A、宽容/心胸狭隘B、宽容/纵容2)、形成文章(框架)宽容是美德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恩来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
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
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一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于待人。
由于各种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人改过的机会。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从而开创了初唐盛世。
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尽力用”,为贞观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纳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忠臣的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综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
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了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