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同济建筑学考研之超牛经验分享
- 格式:docx
- 大小:35.07 KB
- 文档页数:2
研途宝考研 /首先是在哪复习的问题,有人喜欢学校,有人喜欢在家,对此我不做评论,根据自己的需求就好。
我是选择了在家复习,因为二战的压力,即使在家复习效率也不会太低,而且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不过无论在家还是在校,我都建议扔掉你的智能机,换成传统的诺基亚,虽然有时不太方便,但利大于弊。
对于政治的复习,我是从出了风中劲草以后开始看的,因为之前看过的印象还在,所以看书时不算吃力。
如果是一战的,可以提前把马哲看看,其他的等大纲出来再说。
政治用书主要是肖大大的1000题,一边看风中劲草一边完成相关习题。
第二遍是一边看1000题中的的题目,尤其是错题,一边再把风中劲草看一遍,如果风中劲草中找不到,就去大纲解析上找,然后写到风中劲草上。
风中劲草一般要看5-6遍,越到后面看的越快,一天可以看4-5章。
后期可以买肖四,任四,石磊的模拟题,一般只做选择,大题目以肖四为主。
至于说要不要报班,我是没有报,都在淘宝找的视频,可以快进,可以暂停,还能截图,方便高效。
对于英语的复习,首先是把九几年到现在的真题都做一遍。
04年之前的比较简单,适合上手,04年之后的适合提高。
下面重点说说如何做真题。
我做真题只做阅读,一天一篇,是的,你没看错,一天一篇,不是一天一套。
做真题的时候看到不会的单词就记下来,把中文写到本子上,不要写在试卷上,因为试卷还要做第二遍。
做完一篇,不要看答案,把文章翻译一遍,一定要写下来,如果有不会翻译的句子就记下来。
第二天做新的阅读之前把昨天的文章再看一遍,不会的句子再试一试能不能翻译出来,相关的题目也要再看一看,也许会觉得昨天做错了,今天想改。
这样做完一套卷子之后花一天时间把之前做的再看一看,题目也要看,但是记住不要对答案。
做完04年之前的卷子之后就可以看答案了,看看之前的翻译有没有问题,之前的题目有没有理解错了。
之后就可以以同样的方法做04年之后的卷子。
做完一遍后再做一遍,目的主要是巩固。
做卷子的同时要背单词,我就用的红宝书,一天三次,一次半个小时。
建筑考研心得(同济大学)一. 下定决心,树立信心,不要痴心,务必用心写了这么长的题目,只是想说,考研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要考同济的研,考研拿来干什么这些问题。
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考研的理由,兴许是想通过考研给自己换个平台,兴许是想通过考研让自己上一个台阶,但是不管那是什么,自己最好在开始考研前想明白。
只有当你觉得考研是自己无论如何必须面对的一道人生题目,而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一次随机选择的时候,你自己才会最大限度的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其一。
①,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树立信心。
我在去上海前,无数的同学,学长跟我说,同济建筑学是多么多么难考,题目是多么多么变态,外校想考进去是多么多么困难。
但是通过在上海的三个月复习,通过和同济本校还有许多来同济复习考试的研友的交流,发现事实上面根本就不是他们说的那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年陈胜的这句话也可以用在考研上面。
首先,研究生考试是国家几大考试之一,对于绝大的同学都是公平的,考试面前人人凭能力说话,当然考上需要那么点点运气。
所以,不用担心你本科学校多么多么的不知名,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谁准备得充分,谁能力强,谁就可以上。
其次,同济建筑学考试确实很难,因为这个是选拔人才考试,必须拉出差距,所以难度大,竞争激烈是事实。
不过考研说到底是应试考试,作为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考试的我们来说,应试考试我们不陌生,同时,只要有充分的资料,和完备的复习,故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卷子上面不是天书,有人看得懂做得对,难道我们就不行吗?所以最后,我想跟大家说明白的是,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树立信心。
很多的研友不是被考试打败的,而是被自己吓死的。
②不要痴心。
复习的时候不要妄想你复习的内容就是要考的,你没复习的就是不考的。
你不是出题老师,也不是他们肚子里面的蛔虫,不要去猜测他们的出题思路,很容易自己玩死的。
这次我就是这样。
中国建筑史后面三个画图题,一个5踩斗拱,一个宋式歇山纵剖面,一个印度塔到中国塔的演变,除了歇山纵剖面,其它两个都不是在我打锭子的范围内。
同济大学建筑考研经验心得(3篇)同济大学建筑考研经验心得(精选3篇)同济大学建筑考研经验心得篇1大三结束时,考研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向我们袭来,铺天盖地的辅导班广告、琳琅满目的辅导书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考研其实很简单。
考研成了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大家的见面语也都变成了‘你打算考研吗’。
考研似乎已经充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大四学生生活的主题。
记得那年全班54人就有一半报了名,真正坚持到考试的只剩十来个,最终考取的只有四个。
由于经济原因,我当时没有考虑考研。
但从同学们的'遭遇来看,考研似乎很残酷,我不禁想问,考研真有那么难吗?考研过程真有那么痛苦吗?工作两年后,我还清了学校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经济条件已大大改善,原本就想读研的我,追寻梦想的激情又重新燃起。
再加上女友已是研二,要是能在她毕业时考上研再好不过了,于是我决定参加研究生考试,开始了传说中的痛苦的考研征程。
我开始搜集信息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经验故事《考研其实很简单》。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女友所在学校的国际经济法专业,因为我本科专业是英语,工作是外贸,选择国际经济法作为我的研究方向应该是最理想的。
于是我便开始根据04年的招生简章购买教材,通过各种途径,费了很大劲才买齐所有的教材,开始了近一年的考研攻坚战!由于没学过法学,刚开始看书很吃力。
到5月份,虽然从头到尾把教材看了两遍,但还是对法学一点概念都没有,很多内容无法理解。
因为要上班,业余复习时间很少,所以上班经常偷偷复习。
为了有效利用时间,我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每天都按计划复习,过着十分规律的生活。
早晨七点起床,吃完早餐八点准时开始复习。
先复习政治三小时,因为这时人精力最充沛,能记很多东西。
再记一个小时单词,因为英语底子还可以,所以,英语只是恢复性复习。
中午十二点后吃完午餐就午睡,两点开始复习专业基础课,复习到五点就做一个小时英语阅读。
六点开始吃晚餐并休息,七点半到十点半复习专业课,十一点准时睡觉。
同济大学建筑学基础和快题考研攻略与复习经验来自Edu-kyzl学姐的最新分享1.前言同济大学保研和校内考研的挺多,外校的报考竞争大,但是很值得你去拼搏。
同济大学一直是我梦想的高校,作为985重点高校和建筑老八校,考研难度确实不同一般,近几年报录比仅在12%左右。
我本来想着毕业就工作的,但是被大家考研备战的气氛感染,激起了考研的冲动,想着以后能在建筑道路上走更远一点。
我从去年五一开始全心投入复习,经过8个月奋战终于考上梦想学府的建筑学研究生。
我初试362,复试280,总分642,考取这个高分我没有意外,我一直推崇全面深入地复习,这是确实我的努力拼来的。
考上研究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充分肯定和小成就吧。
近来这段时间越来越多师弟师妹问我复习经验和资料的问题,便想写点考研总结以馔后路。
同济大学自2013年改革后,考研试题范围扩大,很多人感觉复习迷茫,考研难度更加大。
我是南方人,我原本想去同济复习,还报了某快题班,后来觉得有些不放便,于是退了租房回本校复习。
其实哪里复习都一样,关键找好相关资料和努力复习。
目标坚定+方向正确+踏实复习,还是有把握的。
我诚心建议大家全面系统踏实复习,对自己未来负责,你若想省事那就做不成事。
积极心态+方向正确+踏实复习,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下面再附上专业招生信息和我各科复习经验。
2、学校指定的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首先说一下考试科目,同济大学建筑只对外招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也称专硕。
考试科目也跟很多学校是有所不同的:初试考355建筑学基础和803建筑设计(3小时快题)。
另外,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建筑遗产保护及理论方向选考802建筑理论与历史,建筑技术科学方向选考805建筑技术等。
复试科目考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可以说355建筑学基础考试范围是包含了802建筑理论与历史和805建筑技术的。
355建筑学基础参考书目包括如下:∙《建筑概论》崔艳秋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建筑初步》(田学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批评学》郑时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室内设计原理》陈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物理》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节能建筑设计和技术》宋德萱,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建筑特种构造》(颜宏亮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建筑设计课程相关教材、相关参考书及授课内容。
研途宝考研 /摘要:同济的结构工程无疑是热门中的热门,报考难度也毋庸置疑,用“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来形容都不为过。
本文记录了一个过来人考研情况以及复习方法的总结,值得一看。
一、个人情况汇总英语72,政治78,专业课134,数学139要开学了,我一直想写个总结,回顾自己过去的一年,今天总算挤出时间谢了下我对考研的感受,自从考完研,经常有学弟,间或有学妹问到考研的问题。
所以打算写篇考研心得,希望对各位后来人有所帮助吧。
考研目的、考研难度神马的就不必多谈了,每年毕业生这么多,满意的工作也是越来越难找,加上本就有意愿读研读博的人,考研压力还是很大的。
先说说今年同济结构工程考研整体情况吧,同济结构工程分建工系和结构所,今年144人进入复试(可能记得有三五个人偏差,勿怪勿怪啊),拟录取90人,其中建工系64人,结构所26人。
淘汰率还是挺大的,复试与录取人数比例1.6:1,37.5%的人将被调剂或淘汰。
这儿说的调剂是调剂至其他专业或者学校,不包括专业内导师、课题组调剂。
我初试分数为423分,土木学院第四名,专业课134,数学139,英语72,政治78。
所以,虽然能人很多啊,不过我的经验应该还是有些作用吧。
二、时间分配再说说我的总体时间分配,我从四月中旬开始准备考研,一直到六月中旬,基本每天都是上午上课或背英语单词,下午数学,晚上再背背单词。
到暑假开始前,大部分单词能记住一两个基本含义(个人英语基础一般),数学复习全书完成一遍。
暑假期间时间比较完整,完成两门专业课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的一轮复习,开始每天看英语阅读。
这样基本到大四开学时除了政治以外所有的一轮复习就完成了。
开学后便不再长时间复习一门课程,基本每一两天的复习中都包括了英语、数学、专业课三门的内容。
十一前一两周开始政治复习,这个就是每天背啦,不过要注意的是只背选择题考点,大题完全不用着急,到考前几周出来各种大题押题资料后选几份背背就好啦。
基本十一月前完成数学、专业课的二轮复习,并把政治整体梳理一遍。
我是如何考上同济的到同济大学已经近2年了,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很多的感慨,希望借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能给想考同济建筑研究生的同学和迷茫的同学带去一些帮助。
我的大学是北方的一所较好的建筑学高校,但也不是985或211中的学校,在本科除了做课程设计用心外,其他的科目没怎么用心,中外建筑史学的也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想必大部分的同学在建筑学本科读书时的生活也是,就这样度过了大学四年,直到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选择自己毕业后的去向。
路也就三条,实习(日后工作),考研,出国。
我本身不是很想出国,一心想的是直接工作,始终认为建筑设计这行应该实践第一,并且一开始对自己考研也没有信心,可平时无心的我也渐渐的开始思考,其实人生每一次重要的考试都能改变着一个人的态度,方向,虽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但总会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看到接触到你自己所想不到的东西,与其在老家就这样平淡的不知所终的开始茫然的工作倒不如闯出去,开辟一份自己的成功。
就这样我决定了考研,关于学校我几乎没怎么想就选择了同济大学,一来是既然拼了考研,就考个顶级的院校,二来它在上海这个世界级城市,机会和设计理念也是国内走在前沿的(后来证明在同济大学建筑学读研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哈哈)。
周围的哥们一听我要考同济,差点没笑出声来,的确啊,作为一名连歇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六级也没过的人怎么和那些久经沙场的学霸们竞争,,,,,可我就是这样一种性格,既然决定下来就毅然走下去。
就这样,带着仓促的决定和周围人的怀疑以及自己对周遭一切的不确定来到上海。
通过了解,我渐渐明白自己踏上的是怎样的一条路,明白了竞争的激烈,科目的困难,以及自己水平的差距。
首先自己有有一个大自的规划,英语,政治,建筑学基础,快题四门科目中,英语得下大功夫,我也从学长学姐那学习经验结合自己的强弱项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平时英语成绩不好的同学也不必没有自信,只要掌握好只和自己的方法,有坚决的态度,和时间上的积累,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我的学校是一名偏重文理科院校的土木工程学生,今年通过了同济大学建筑学的研究生考试。
这是我第二年参加考试,对于一个跨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同济建筑学的初复试,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我把两年来准备考试的一些过程和经验记录一下,希望对那些想考同济建筑学的同学有一些借鉴的价值。
【两年的考研的过程】我第一年考的时候,快题只有80分。
虽然考完就知道自己比较危险,但是知道成绩的时候心里还是非常难过。
不过难过之后我还是决定再考一年。
一方面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建筑学;另一方面我虽然快题挂了,但是其他科都还不错,所以觉得自己再努力一年专攻快题的话希望还是很大的。
平静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分析原因:第一年考,我政治、英语、建筑史考得都还不错。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这三科花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有规律;我一般固定上午8:30~11:30复习政治,下午2:30~5:30复习英语,晚上6:30~11:30复习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我把建筑史当做两科来复习,每科各花两个半小时)。
而对于快题,我虽然在暑假的时候有上过培训班,但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毕业,暑假过后就回学校准备了,在学校的4个月中,快题练得很少,从10月才开始画,而且一周只画一套(把复习英语的时间用来画快题),有时候还不画;本身基础就不好,再加上练得少,最终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我觉得提高自己的快题主要从两个方面,首先就是要加强一下基础,其次就是要多练。
那么基础要怎么加强??这是我当时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当时想了很多途径,最后通过各方的努力,我去了一家建筑设计院实习,在那里实习了4个月。
这四个月里实习的内容主要是画施工图,很多项目都有叫我帮忙,所以我可以接触到很多类型,有住宅、别墅、酒店、幼儿园、写字楼和商业中心。
我觉得这段时间实习,对我最后的考试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不过主要是在复试~~(因为我在设计院里接触到的主要是一些比较大的实际项目,而今年复试题也是比较偏向实际的,设计内容刚好有接触过。
研途我是如何考到快题第一的?ZSL学长19初试快题第一(120分)19专硕总分排名第七18初试快题120+高分本科:吉林建筑大学18全程班学员 19复试班学员写在开头:第二年,也是最难考的一年,有惊无险的考上了同济,感谢求学路上各位的帮助!感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感恩同济的接受!考试刚好过去了一周,伴着岸部真明版的wedding bell,第一次细细回顾学习建筑五年多的时光。
真的,五年经历了太多故事了!学习上碰过壁,也杀出过血路,搞过自己的小研究,也实习工作过。
想想五年认识了那么多朋友和前辈,很幸运我的求学道路上有你们的陪伴!没有华丽的开场白,我一共分为4部分把我所体会的考研之路告诉给大家。
我会说的很现实,因为我是比较现实的东北人哈哈..(以下纯属原创,若有错误之处望大家海涵与指正)PART1“个人背景”首先我的父亲就是建筑行业的实践者,所以从小到大我还是很熟悉这个行业的,很累,很难却也很有意义。
五年前才真正接触这门学科,虽说不是最喜欢的,但却是最合适的。
我很感谢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有良好的学科素养。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本科吉林建筑大学,早在1956年成立且过评估的工科建筑院校。
我很感谢我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努力和付出,也感谢老师的教导。
上学时坚持每日拿着速写本作画和积累的日子,直到现在我也很感激。
本科部分作业和一些日常手绘——▲五年,八本,600+手绘,从第一张到现在,有速写,有人物,有彩铅,也有色彩▲ 设计理论笔记和日常网站的积累在几凡的第一张小快题<<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也不乏早期的翻车图总之,我这就是我五年建筑学学习的成果,在同届的朋友中绝对不是最优秀的,但也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PART2“考研是前半生至关重要的赌注”这一把,我必须要赌,赌不一定会赢,但不赌一定是输。
——《赌神》▲朗香教堂镇楼考研需要明确的目标要明确自己在同济要学到什么,要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
考研心得体会姓名:陈泽亮学号:13130105 班级:建筑13-1班指导老师:陈暄以下为我半年复习备考的心得体会,算是对自己这半年付出的一个汇总,也希望学弟学妹有机会看到这篇心得,吸取学长考研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考研做更好的准备。
一、资料篇:政治:1.9月初买了肖秀荣精讲精练——因为今年政治考纲变动比较大,九月份看完后又买了大纲解析,所以精讲精练没有看过第二遍了。
2.9月初买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后期看完书写了一遍,不过很多说真题没必要买的,因为每年的政治题绝对不会重复。
个人觉得可以拿来熟悉真题风格,特别是主观题,学习答题技巧还是有些必要的3.9月初买了肖秀荣1000题,配合精讲精练做了一遍。
——对于这个传说必做的1000题,个人觉得也是有必要的,虽然上面的题目比较基础,和真题风格还不是很接近,但由于每一部分题量都还蛮多的,对书中小细节的记忆掌握还是很有帮助,做的时候建议把错题、不懂的题做下标记,以备后面看第二遍。
1000题只做选择题部分就足够。
另外,注意关注肖秀荣老师的微博或微信,大纲出来后会有知识点的补充讲义。
4.2018年政治考试大纲解析——好像是9月中旬后才出来,我大概是10月多才买,因为前期一直看的精讲精练,后来自己不放心就又去买了考试大纲。
建议这个红宝书到时候还是买一本,毕竟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大纲解析,内容比较全,条理还蛮清楚。
5.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10月份出的,之前传说是考验人人手一本,拿来背诵的。
个人不是很喜欢里面花花绿绿的字,有的考点也不是很详细,完全拿来背诵又太多了,背完得要好久。
所以只是选择性的背了一些部分。
6.肖秀荣政治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命题人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这两本小册子11月份出的,肖大大的书都很用心,可以放心买。
7.肖秀荣命题人冲刺八套卷、命题人终极预测四套卷——这两本个人感觉是必做的。
八套卷的主观题可以不做,但12月份出的四套卷里面的大题必须全背诵的。
2018年同济土木考研初试经验分享——哈工大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一梦初醒,考研录取已经结束,我已经离开大上海回到了哈尔滨。
特此一记一年来的历程,希望能为后来者姑妄引之。
大家好,我是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方向18届应届生,现已录入同济土木建工系。
初试总分397分(政治72,英语76,数学128,808专业课121),学院第九名。
希望这一篇简要的经验贴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提纲挈领的重点。
1.切记,任何经验贴都只是参考,鞋子要自己试;2.目标是考上,切记时间合理规划,常年有数学140+单科不过线的情况;3.心态为帅,复习为兵。
4.如果条件允许,请尽力支持正版。
二、政治复习(先讲公共课)。
政治一直是我的弱项,重视度max。
我从暑假开始,看的肖秀荣老师的视频,跟着他买了全套政治资料,是真正的全套,并几乎全部看完做完一遍,没有再用其他任何资料。
每天大概一两小时,很容易困,最长我用过三个小时。
时间上,可以像我一样暑期开始,已经非常早了。
要求稳,推荐最晚十月一也要开始了。
政治选择题需要大量的练习获得比较好的感觉,考试共占50分。
大题后期可以依靠政治的冲刺班以及肖四肖八进行背诵。
请大家根据初中高中政治学习能力,自行规划学习,不可大意。
注:政治紧跟肖秀荣老师,有九成把握高分飘过,其他老师有九成并不靠谱。
但事无绝对,尤其政治,在十月份之后,推荐多关注考研政治风向信息。
三、英语应试复习。
英语一直是很多同学头疼的问题。
如果英语有潜力或基础很好,多背单词,多看真题,此段直接跳过。
我从前一年十二月开始,每天一个小时背单词,后面就越来越快了,最后全部考研词汇背了大约五遍不止。
每天做阅读或新题型或写作,大约再一个小时。
我认为,单词是基础,每天都应该准备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最好分成两次或三次。
关于练习,我建议尽早开始,市面上各类阅读书随便买即可,因为没有一个和真题一脉相承的(所以万莫纠结正确率,后面说解决方案)。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2014在复习的时候,大家要做好规划,把每个星期的内容都规划好,做到每个学科的东西都不要落下(政治的复习是在11月以后),特别是建筑史的复习,因为内容庞杂,绘图题又很容易忘记。
规划好之后,按照自己的计划,一轮一轮周期性的有节奏地复习。
最后就是临场的发挥的,考前压力肯定会有的,但是不能乱了方寸,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
要是复习的比较全面的话,考前不必那么的拼命,像我门当时同考的的同学很多通宵复习的,这样肯定会影响考试的发挥的。
参考书方面,我选的是研途宝尚学同济考研网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考研复习精编》和《同济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复习精编》,当然资料只是一方面,更多的还在于自己如何利用。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考前别乱吃东西,不要吃坏了肚子。
然后呢,上考场的时候,最好带上一根巧克力棒,因为考试的时间长达三个小时,体质不好的同学会吃不消的。
下面讲讲考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
解释:1号图版,丁字尺,三角板,建筑模板,铅笔2H,4B,针管笔,墨笔,硫酸纸,网格纸,草图纸,橡皮,透明胶,马克笔。
关于图纸的问题,同济没有明确规定,今年就是要求带三张1号,没有要求是什么纸,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重要的是顺手和有效果。
硫酸纸必须是手绘能力好的人用效果很好,如果自己画的线条不好看的话,建议用马粪纸或者透明的白纸。
2.训练强度
解释:同济快题是3个小时,劳动强度非常大,各位要在之前多做练习。
11月开始保证一周一练到两练就可以了,画多了人也受不了。
重要是每次练习过后要总结自己画图的优缺点,画图尽量规范化,模式化,专业化,别画个图出来一看就是业余水平,那一下就会被扔到不及格里面。
开始强调画完,练到后面强调速度,最好在练习的时候可以提前10分钟停笔,剩点时间查漏补缺。
3.快题注意要点
解释:(1)图面完整。
3小时里面保证所有任务书上面要求的图都能够在图纸上面得到反应,图面残缺一定会不及格的。
所以表现排后,一定画完!!
(2)注重表现。
这个已经无数人都强调了的,评图的时候上千图纸放在一起,表现好的一下就可以脱颖而出引得注意。
如果没大的问题,那么这份图纸多半都可以及格了。
所以表现非常重要,其中除了图面排版,就是轴测图了。
故轴测图尽量画大,容易吸引考官。
(3)功能平稳。
之所以强调平稳不强调创新确实是因为3个小时的时间太紧,同济的快题要求和陷阱又特别多,当把这些问题都解决的时候大概建筑也就出来了。
功能上面一定不能犯大错,不然很可能就是一票否决。
四平八稳做出来,把图画好,表现做足,至少快题就不会给你拖后腿了。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2014
(4)特色空间。
虽然前面说了功能要平稳,但是这个毕竟是建筑设计,作为设计师一点特色和闪光点也没有是很难被容忍的。
所以每个设计都应该有自身的特色空间。
这个可以经常参考大师作品而得到提高。
因此,有条件去图书馆的可以多去图书馆翻书,没有条件的,建议去购买一些影印书的光盘。
主要推荐新现代主义和新地域主义的建筑师作品给大家。
中国的比如崔凯,刘家琨,汤桦,马清运,张永和,王澍,齐康,彭一刚,程泰宁等的作品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之所以推荐中国现在的建筑师是因为他们的东西在中国更有普适性和规范性,他们的作品都遵守中国的建筑规范,因此学习起来不容易在考试的时候犯错。
(5)细节处理。
细节往往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比如一些符号画法,标注方式,字体样式,人体尺度,平立面对应,开窗方式,开门方向,室内外高差,屋顶女儿墙高度,楼梯大小等等,无不凸显着作为一个建筑师的基本功。
因此,在做好上面4条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对细节的处理和把握。
当然,也不能太钻牛角尖,那些问快题上面为什么没有散水这些就可以直接忽略掉。
貌似平时做8周大作业的时候都不画散水这些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