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溶液形成的知识点及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溶液的形成》知识清单一、溶液的定义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是指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不分层,也不析出固体沉淀。
例如,我们将食盐溶解在水中,得到的食盐水就是一种溶液。
其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二、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比如,在糖水当中,糖是溶质;在酒精的水溶液中,酒精是溶质;而盐酸溶液中,氯化氢气体是溶质。
溶剂则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最常见的溶剂是水。
但除了水之外,酒精、汽油等也可以作为溶剂。
例如,碘酒中,酒精就是溶剂。
三、溶液的形成过程溶液的形成其实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涉及到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的扩散和水合。
扩散过程是指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溶剂中分散,这个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则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此过程放出热量。
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例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约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比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四、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速度越快。
但也有例外,比如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搅拌搅拌能够加快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从而加快溶解速度。
3、溶质颗粒大小溶质颗粒越小,与溶剂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度也就越快。
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质)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质)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知识点一:溶液的定义1、一种或者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意:⑴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⑵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和压强不变时,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
溶液可以永久存在。
⑶溶液形成过程是物理变化,当把水蒸发完,溶质会析出。
⑷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
注:①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有Fe2+呈浅绿色,有Cu2+呈蓝色,有Fe3+呈黄色,有MnO4-呈紫红色。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注意:⑴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不能称为溶质的一部分。
⑵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⑶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
⑷当两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生成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是水。
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溶剂。
注意:⑴不指明溶剂是哪种物质的话,认为水是溶剂⑵如果是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认为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但当液体和水互溶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另一种液体作为溶质。
⑶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有时做溶质,有时做溶剂。
如碘酒中,酒精是溶剂,而在酒精的水溶液中,酒精又作溶质了。
6、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粉末。
知识点二:乳浊液和悬浊液1、⑴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注意:⑴乳浊液形成过程是物理变化,静置后分层。
⑵常见的乳浊液:牛奶、豆浆等。
⑵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
注意:⑴乳化现象是化学变化。
⑵常见的用洗涤剂除油污都属于乳化现象。
用汽油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是物理变化。
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注意:⑴悬浊液形成过程是物理变化⑵常见的悬浊液:米粥等1、每一种物质溶解过程都包含吸热和放热两个过程。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① 均一性, 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各部分的密度、颜色、浓度完全一样。
② 稳定性的混合物,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 4为浅绿色Fe 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 、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e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且溶液时透明的。
透明但不一定无色。
f 、均一、稳定、透明的未必是溶液,比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g 、溶液不一定就是液体。
注: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 ,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 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2、溶液的组成(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可以这样理解,比如:糖溶于水得到糖水溶液。
其中,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分之间存在空隙)(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如汽油能够去油污,酒精能溶解碘。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当固体和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质,液体做溶剂(2)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如果有水参与,无论水的多少,都把水作为溶剂。
(3)通常,溶液不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水溶液。
(4)当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时,溶质是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不是原物质。
溶液课题一、溶液的形成考试要求: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知道水、乙醇、汽油等常见溶剂考点一、溶液1、溶液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种,可以是______________状态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_种,可以是______________状态2、溶液的基本特征:_______性、_________性的________物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判断: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___________为蓝色_________为浅绿色__________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d、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___________为溶剂,_____________是溶质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_____________是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__________为溶剂,_______的为溶质⑶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碘酒溶质是___,溶剂是_____⑷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如:氧化钙溶于水,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 如足量的Zn 和稀盐酸反应,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二、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2、常用的乳化剂:____________注意:乳化和溶解的区别洗涤剂出去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二)①溶解吸热:如___________溶解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溶解放热:如________溶解、________溶解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________溶解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物质溶于水都会同时发生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过程_________与_________能以任意比例互溶课题二、溶解度考试要求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初步了解溶解度曲线掌握溶解度的概念,特别注意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关溶解度曲线:能看得懂溶解度曲线图,能根据图上的数据进行计算考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5分钟训练1.如果物质以____________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____________;若物质以____________分散在水中则形成____________;若物质以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物质溶解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____________。
解析: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共有三种情况:以细小的固体小颗粒形式;以小液滴的形式;以分子离子的形式。
由于物质在分散时颗粒的大小不同,形成的混合物的性质和稳定性也不相同。
颗粒的大小决定了形成的混合物的种类。
它们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答案:细小悬浊液小液滴乳浊液分子离子溶质溶剂溶液2.在以下空白中填写有关编号。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将味精溶于水中得到____________,粉笔末放入水中搅浑得到____________,将水放在油锅里用力涮洗得到____________,粉刷墙壁的石灰搅拌后得到____________,石灰浆静置后上面的澄清透明的液体是____________,其中溶质是____________。
解析:溶液、浊液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在水中的物质颗粒的大小:以细小的固体小颗粒形式;以小液滴的形式;以分子离子的形式。
由于物质在分散时颗粒的大小不同,形成的混合物的性质和稳定性也不相同。
颗粒的大小决定了形成的混合物的种类。
它们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判断混合体系的类型,关键看分散物质是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颗粒分散在水中。
根据生活常识,粉笔末难溶于水,应该以细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味精易溶于水,以离子形式分散在水中;油锅中的油与水形成混合物,油是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的;石灰浆则是固体小颗粒,以悬浊液的形式分散在水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了解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重点: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课前预习:1.取A g食盐固体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200 mL。
从食盐溶液中取出10 mL,则对于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Ag/20B.该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C.该溶液的密度与原溶液相同D.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2.花生油、盐、酱、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石灰浆B.生理盐水C.菜汁D.牛奶4.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下列应用与乳化现象无关的是( )A.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B.高锰酸钾溶于水进行杀菌消毒C.有机农药的合成或使用D.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5.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观察现象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6.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通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B.使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C.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D.食物被消化后形成溶液便于充分吸收7.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CuSO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A.观察Na2SO4、K2SO4溶液的颜色B.观察CuCl2、Cu(NO3)2溶液的颜色C.向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颜色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8.在化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1+1≠2”的有趣现象。
第九单元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注意: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
4溶液为蓝色、FeSO
4
溶液为浅绿色、
Fe
2(SO
4
)
3
溶液为棕黄色
3.组成: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液、气)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常见水、酒精、汽油)
4.量的关系:
(1)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2)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分子间有间隔)
5.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6.溶质溶剂的确定:
(1)固、气溶于液体—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如NaCl溶液、汽水)(2)液与液混合—量少的是溶质,量多的是溶剂
(3)如果有水无论水多或少,都习惯把水看成是溶剂(如质量分数为98%H
2SO
4
溶液)
(4)不说明溶剂一般指水
二、乳浊液
1.概念:小液滴分散到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静止分层的混合物
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的原理是什么?
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
三、悬浊液
1.概念: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静止分层的混合物
四、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溶解的过程:
(1)物理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热
(2)化学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热。
2.溶液温度的变化
(1)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温度升高(如
NaOH、浓H
2SO
4
)
(2)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温度不变(如NaCl,KNO
3
)
(3)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温度降低(如
NH
4NO
3
)
课题1溶液的形成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10娄底16)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
.....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 食盐
2.(10茂名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混合物
B.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
C.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
3.(10日照2)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 B. 氢气 C. 蔗糖 D. 汽油
4.(10日照6)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吸收热量的是
A.硝酸铵 B. 氢氧化钠 C. 浓硫酸 D. 生石灰
5.(10邵阳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6.(10内江1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化空气
B.石油
C.蒸馏水
D.碘酒
7.(2011.临沂市)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 B. 泥土 C. 汽油 D.蔗糖
8.(2011.泰安市)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
A. 醋
B. 蔗糖
C. 花生油
D. 食盐
9.(2011.天津市)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A. 酒精
B.水
C. 汽油
D. 植物油
4. (2011.无锡市)下列烹饪用的调味品与足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黄酒 C.白糖 D.橄榄油
10.(2011.成都市)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A.可以软化水 B.具有乳化的功能 C.可以沉降杂质 D.溶于水时放热11.(2011.大连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氢氧化钠溶液可直接用作厨房清洁剂 D.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12.(2011.苏州市)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
降低的是()
A.浓硫酸B.硝酸铵 C.火碱 D.蔗糖
13.(2011.绵阳市)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A.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
14.(2011.淄博市)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
..显变化
...的是()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固体
C. 氧化钙固体
D.硝酸钾晶体
二、填空题、
1.(10邵阳27)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
老师告知是NaOH、CuSO
4、NaCl、CaCO
3
、NH
4
NO
3
中的一种。
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
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
(5) 若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则是。
2.(11年中考题)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油污;可以用洗涤剂洗去是因为洗涤剂有功能(填“溶解”或“乳化”)
3.在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晶体,充分振荡,得到色的溶液,其中的溶质是,溶剂是。
4. 把碘加入酒精中,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这种溶叫
溶液,常用作液。
5.分别将NaCl、NH
4NO
3
、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
显升高的是,明显降低的是。
6.液态空气也是一种溶液,其中的溶剂是,主要的溶质是。
7. 氯化钠溶液中分散着的溶质微粒是,糖水溶液中分散着的微粒是,悬浊液中分散着的是小颗粒,乳浊液中分散着的是小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