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536.72 KB
- 文档页数:3
肛门病变影像学观察肛门病变是指肛门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的异常情况,常见的包括肛瘘、痔疮、肛门脱垂等。
为了准确诊断和观察疾病的发展情况,影像学技术在肛门病变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肛门病变影像学观察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一、内窥镜技术内窥镜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观察肛门病变的方法,通过插入柔软的纤维光束内窥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肛门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
这种技术可以显示细微的病变,如溃疡、炎症和出血。
内窥镜检查还可以进行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测,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二、超声波技术超声波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回波来生成影像,可用于观察肛门病变的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
肛门病变常见的超声波检查方法包括直肠超声和肛门超声。
直肠超声是通过直肠插入探头进行检查,可以观察肛门直肠部位的病变,如肛瘘管道、多发病灶等。
肛门超声则是通过肛门插入探头进行检查,主要用于观察肛瘘和肛门脱垂等病变。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通过多层次的X线照片,构建出一个三维的图像。
CT扫描可以显示出肛门病变的位置、大小和关系,对于复杂的病变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
例如,CT扫描可以帮助诊断直肠癌以及其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和淋巴结。
四、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辐射的高解析度影像技术,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影像。
MRI可以提供关于肛门病变的详细信息,如肛瘘的形态、位置和深度。
此外,MRI还可以显示不同组织的信号强度,对于肿瘤和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五、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提供关于肛门病变代谢活性的信息。
这种技术常用于肛门癌的检测和分期,可以判断病变的恶性程度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综上所述,肛门病变影像学观察是肛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内窥镜技术、超声波技术、CT、MRI和PET-CT等各种影像学方法可以互补使用,以提供全面准确的病变信息。
肛瘘的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像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肛瘘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对临床56例肛瘘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像进行分析诊断。
结果:56例患者应用改良三腔管成功插管,肛管直肠扩张充分,扫描获得图像良好,50例诊断为复杂性肛瘘进行手术治疗,2例诊断为骶前囊肿行经骶尾部骶前囊肿切除术,4例诊断为直肠周围占位性病变,局部活检为黏液腺癌。
所有患者MRI诊断结果与手术后诊断结果均一致。
结论:肛周脓肿行 MRI可无创、方便、准确进行诊断,清晰显示脓肿与肛管结构的解剖关系。
为手术提供了理想的解剖学依据,证实MRI对肛瘘内口诊断的准确率和对主管、支管和脓腔的准确率明显优于术前直肠指检的检出率。
【关键词】肛瘘;磁共振成像;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040-02肛瘘是肛肠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磁共振检查对于复杂性肛瘘,必要时可行磁共振检查,确定瘘管的走行和方向,并与其他疾病鉴别[1]。
磁共振成像对肛提肌上下区域的瘘管确诊率极高,有应用价值。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肛瘘患者56例肛瘘患得临床磁共振检查诊断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肛瘘患者56例,其中男43例,女13例,年龄9~68岁,平均年龄42±3.5岁。
临床表现为肛周疼痛,并肛会近瘘口中及脓性血性粘性分泌物等。
所有患者均经MRI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取仰卧位,采用盆腔或相控阵线圈及l.5T场强成像,这是当前盆底MRI技术的现状。
采用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可精确评价盆底形态学。
通过采用腔内(直肠内、阴道内、尿道内)线圈使空间分辨率得以提高。
结合T2加权FSE序列,腔内线圈还可以提供高信噪比(sNR)和高分辨率图像。
然而,腔内线圈的缺点是视野有限,这些线圈只能为紧邻线圈的结构提供充足的信号。
肛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背景介绍肛瘘是指肛门与直肠之间或直肠与肛周皮肤之间异常的通道形成,通常是由于肛门周围腺体感染引起的炎症进而演变而来。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临床表现肛瘘的临床表现可以多样化,具体取决于肛瘘通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炎症的程度以及有无感染等因素。
主要症状1.排脓及脓液的渗出:肛瘘通常伴随有脓液的排出,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结果。
2.肛门周围疼痛:肛瘘通常伴随有肛门周围的疼痛,特别是在排便时或坐立不安时疼痛症状会加剧。
3.肛门周围皮肤溃疡:患者在肛门周围可能出现持续性溃疡。
4.肛门出血:在肛瘘通道的口部或器官出现细小的破裂会导致出血,通常是少量出血。
5.脓肿形成:肛瘘通道中出现脓液聚集并发生脓肿。
6.肛门周围皮肤红肿:肛瘘通常伴随有肛门周围皮肤的红肿,常为持续性。
伴随症状1.发热:肛瘘感染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这是炎症过程中的常见症状。
2.排便困难:部分复杂的肛瘘可导致排便困难,因为通常会涉及直肠括约肌。
诊断为了确诊肛瘘,医生通常需要进行以下的诊断步骤:病史采集医生将会首先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症状的起源、发展和病程等信息。
特别关注患者是否有肛门周围疼痛、脓液排出、皮肤溃疡、出血等症状。
体格检查医生将会进行一次肛门和直肠的体格检查,包括肛门疼痛感觉、脓液的排出情况、肛周皮肤状况等。
直肠镜检查直肠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诊断肛瘘的方法,通过直肠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肛瘘通道的形态、分布和与直肠的关系。
直肠镜检查也能排除其他直肠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如直肠炎、直肠肿瘤等。
肛门造影肛门造影是一种辅助诊断肛瘘的检查方法,通过注入造影剂,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肛瘘通道的形态、分布和与其他结构的关系。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直肠疾病,并确定肛瘘通道与其他结构的关系,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复杂的肛瘘病例,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肛瘘通道的图像,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T2WI、T2WI FS、DWI及增强T1WI FS序列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对比摘要】目的:探讨MRI常规序列:T2WI、T2WI FS、DWI及增强T1WI FS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方法: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的患者,比较分析横断位T2WI、T2WI FS、DWI及增强T1WI FS序列上肛瘘的显示价值。
结果:对于主瘘管的检出,四个序列手术病理符合率分别为T2WI 89.06%、T2WI FS 84.38%、DWI 68.75%以及增强T1WI FS 95.31%。
结论:肛瘘常规的四种MRI序列,增强T1WI FS序列诊断价值最大,DWI序列诊断价值最低。
T2WI序列具有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主瘘管的显示,但对于炎性水肿的显示,还需要借助T2WI FS或增强T1WI FS序列。
【关键词】肛瘘;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178-02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广泛应用,MRI成像能从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截位获得理想的影像图片,充分显示瘘管走向及内、外口显示等重要信息[1]。
本次研究旨在讨论各个序列对肛瘘显示的优势与不足,探寻肛瘘检查的最优检查序列。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苏州市中医医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肛瘘患者的术前MRI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临床上均表现为肛瘘的典型症状体征,其中,男性47例,女性17例,年龄21~58岁,中位年龄34.5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检查前瘘管内均未注入对比剂,也未做肠道准备,直肠肛管区未放置水囊等物品。
采用西门子公司Aera 1.5T磁共振仪,体线圈,仰卧位,以耻骨联合为中心。
所有患者均采用横断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T2WI脂肪抑制序列(T2WI FS)、DWI序列、以及增强T1WI脂肪抑制(增强T1WI FS)扫描,并统一视野26cm,层厚4mm。
作者简介:刘珍友(1971-),男,山东省昌乐县人,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MRI 诊断工作㊂肛瘘的MRI 分型及DWI 表现刘珍友,刘 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 青岛 266100)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16例肛瘘患者的MRI 表现,以提高肛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更好地指导肛瘘的临床治疗㊂方法 16例肛瘘患者均进行Parks 分型和St.James 大学医院分级,将MRI 表现与手术对照,观察肛瘘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 )上的特点㊂结果 根据Parks 分型,括约肌间型7例,经括约肌型7例,括约肌上型和括约肌外型各1例㊂根据St.James 分级,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2例㊂MRI 显示肛瘘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100%;内口的显示率为79.17%㊂DWI 序列中只有3例能清晰显示肛周脓肿的形态和位置㊂结论 MRI 可清晰显示肛瘘的内口和走行路线,脓肿的位置㊁形态以及有无支管,可对病灶进行分型,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极佳的解剖和病理信息㊂DWI 序列对显示肛瘘价值有限㊂关键词:肛瘘;磁共振成像;分型 DOI :10.3969/j .issn.1002-1671.2015.05.021中图分类号:R657.1+6;R44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671(2015)05-0789-04Perianal fistula :MRI classification and DWI featuresLIU Zhen y ou ,LIU J ie(De p artment o f Radiolo g y ,the 8th P eo p le s H os p ital o f Qin g dao ,Qin g dao 266100,China )Abstract :Ob j ective MRI findin g s of 16p erianal fistula p atients were retros p ectivel y anal y zed to im p rove the value of ima g in gdia g nosis and to hel p makin g clinical mana g ement.Methods 16cases of p eriansl fistula were classified b y Parks classification andSt.James Universit y hos p ital g rades.MRI manifestations were com p ared with o p eration results ,and diffusion wei g hted ima g in g(DWI )features were observed.Results Accordin g to Parks classification ,there were 7cases of inters p hincteric fistula and trans -s p hincteric fistula ,res p ectivel y ,1case of su p ras p hincteric fistula and extras p hincteric fistula ,res p ectivel y .Accordin g to St.James Universit y hos p ital g rades ,there were 5cases of g rade Ⅰ,2cases of g rade Ⅱ,5cases of g rade Ⅲ,2cases of g rade Ⅳand 2casesof g rade Ⅴ.MR ima g in g had a sensitivit y of 93.75%and a s p ecificit y of 100%for detectin g p erianal fistula.Dis p la y in g rate of in -ternal o p enin g was 79.17%.Onl y 3cases with p erianal abscess could be clearl y detected on DWI.Conclusion MRI can be used to identif y the internal fistula o p enin g and the course of p erianal fistula ,determine the location and sha p e of abscess ,as well as whether the y combined with branch.MRI ma y p rovide excellent anatomic and p atholo g ic inform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linical mana g e -ment.But DWI has limited value for detection of p erianal fistula.Ke y words :p erianal fistula ;ma g netic resonance ima g in g ;classification肛瘘是一种常见病,是肛管与会阴部及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常需要手术治疗,但其术后复发率可高达25%[1]㊂瘘管走行迂曲,术中遗漏了支管和隐匿性肛周脓肿为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㊂因此术前准确地判断瘘管的位置㊁走行方向㊁有无支管和隐匿性脓肿成为手术治疗的关键㊂磁共振成像(ma g netic reso -nance ima g in g ,MRI )由于其优良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清晰显示肛门内外括约肌及肛门直肠窝,并对脓肿有很高的敏感性,近来成为肛瘘的首选检查方法㊂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肛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期提高肛瘘的诊断水平,更好地帮助临床治疗,减少术后复发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6例肛瘘患者,男14例,女2例㊂年龄22~77岁,平均44.9岁㊂病程最短3d ,最长30年㊂临床表现为肛周肿痛11例,肛旁窦道流脓4例和肛旁肿物1例㊂16例患者中合并内痔1例,外痔1例,混合痔3例㊂1.2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 MRI扫描仪㊂扫描序列和参数为横轴位T 1WI :TR /TE 660ms/10ms ,FOV 26cm ,层厚/间隔4.0mm /0.4mm ,矩阵208ˑ336,NSA 2;横轴位T 2-SPAIR 脂肪抑制序列:TR /TE 413ms /80ms ,FOV 26cm ,层厚/间隔4.0mm/0.4mm ,矩阵128ˑ32036,NSA 1;矢状位T 2-SPAIR脂肪抑制序列:TR /TE 446ms /80ms ,FOV 37.5cm ,层厚/间隔4.0mm /0.4mm ,矩阵184ˑ512,NSA 1;冠状位T 2WI :TR /TE 6443ms /100ms ,FOV 38cm ,㊃987㊃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5月第31卷第5期 J Pract Radiol ,Jun.2015Vol.31,No.5层厚/间隔4.0mm/0.4mm,矩阵326ˑ528,NSA4;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TR/TE6788ms/ 64ms,FOV26cm,层厚/间隔4.0mm/0.4mm,矩阵104ˑ128,NSA3㊂所有病例均为平扫㊂扫描基线:横轴位与肛管垂直,冠状位与肛管平行㊂1.3肛瘘分型所有病灶均按照Parks分型[2]和St. Iames大学医院分级[3]2种方法进行分型㊂前者根据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为括约肌间型㊁经括约肌型㊁括约肌上型和括约肌外型;后者分为单纯线形括约肌间肛瘘(Ⅰ级)㊁括约肌间肛瘘伴脓肿和继发性窦道(Ⅱ级)㊁经括约肌肛瘘(Ⅲ级)㊁经括约肌肛瘘伴坐骨直肠窝或坐骨肛门窝的脓肿或继发性瘘道(Ⅳ级)㊁肛提肌上瘘和经肛提肌瘘(Ⅴ级)㊂1.4图像分析 MRI所得图像由2名高年资医师分别进行诊断,观察瘘管的走行方向㊁有无脓肿及位置㊁病灶与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关系,MRI上观察内口的位置与手术后结果在同一象限内者为位置相符㊂将MRI检查与手术后对照,计算MRI显示肛瘘的敏感度㊁特异度㊂2结果2.1 MRI表现肛瘘表现为直肠壁与邻近皮肤间的线条状或管状长T1㊁长T2信号影,T2抑脂像为明显高信号㊂肛周脓肿表现为直肠下端及肛门周围斑片状长T1㊁长T2信号影㊂DWI序列显示肛瘘和肛周脓肿为高信号(图1~7)㊂2.2 Parks分型(表1)和St.James大学医院分型(表2)㊂2.3 MRI对肛瘘内口的显示 16例患者MRI共显表1 Parks分型类型括约肌间瘘经括约肌瘘括约肌上瘘括约肌外瘘数量7711比例(%)43.7543.75 6.25 6.25表2 St.James大学医院分级类型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数量52522比例(%)31.2512.531.2512.512.5示内口19个,手术中共发现内口24个㊂其中12例MRI显示内口的位置和数量与手术完全对应㊂1例MRI未显示瘘管,而手术发现瘘管内口位于11点位; 2例MRI显示1个内口,手术发现分别有3个和4个内口;1例MRI发现2个内口,但手术只发现1个内口㊂MRI显示肛瘘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100%;对肛瘘内口的显示率为79.17%㊂2.4 DWI对肛瘘及肛周脓肿的显示 16例患者均进行了DWI检查㊂其中只有3例(18.75%)合并较大肛周脓肿的患者能清晰显示病灶的位置和形态(图4)㊂5例(31.25%)均无明显异常表现;8例(50%)虽然能显示局部有高信号,但不易分辨细节(图7)㊂3讨论肛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00,男性约为女性的2~4倍[4]㊂肛瘘一般包括内口㊁外口和瘘管3部分,但也有部分患者没有内口或外口,呈闭合状态㊂肛瘘外口和内口的关系,大多遵循Goodsall定律:即在肛门中点画一横线,若肛瘘外口在此线前方,瘘管常呈直线走向肛管,且内口位于外口的相应位置;若外口在横线后方,瘘管常呈弯形,且内口多在肛管后正中处[5]㊂肛瘘不能自愈,一般需要手术治疗㊂保留控制排便的能力,即保证外括约肌的完整性成为手术医生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㊂术前能否确定内口的位置㊁瘘管的走行方向㊁有无支管和脓肿,对决定手术方案㊁减少术后复发和并发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精确了解这些因素往往需借助于影像学检查㊂皮肤外口常常显而易见,不是影像学关注的重点㊂外口位于肛门前方的肛瘘因为大多数瘘管短而直,大多不需要影像学帮助;开口于肛门后方的肛瘘其瘘管迂曲,复杂性肛瘘多,为影像学检查的重点患者㊂本组16例患者中,有15例(93.75%)患者外口位于肛门后方㊂MRI由于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近来成为肛瘘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进行横轴位㊁冠状位和矢状位成像,能清晰显示瘘管的位置㊁走行㊁有无合并脓肿,并可以准确判断瘘管与内外括约肌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精确的影像学资料㊂MRI检查一般包括T1WI㊁T2WI和T2抑脂序列,有人认为增强T1WI可以提高肛瘘的显示率[6]㊂但也有学者提出T2抑脂序㊃097㊃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5月第31卷第5期 J Pract Radiol,Jun.2015,Vol.31,No.512364A 4B 5A 5B7A 7B图1 男,62岁㊂Parks 分型括约肌间型,St.James 大学医院分级I 级㊂术中内口位于12点位,与MRI 表现一致 图2 男,26岁㊂Parks 分型括约肌间型,St.James 大学医院分级Ⅱ级㊂括约肌间脓肿形成 图3 男,45岁㊂Parks 分型为经括约肌型,St.James 大学医院分级Ⅲ级㊂冠状位T 2WI 可见左侧经括约肌的瘘管 图4A ,B 男,27岁㊂Parks 分型为经括约肌型,St.James 大学医院分级Ⅳ级㊂T 2WI (A )显示右侧坐骨肛门窝脓肿形成,DWI 序列(B )为高信号 图5A ,B 男,50岁㊂Parks 分型为括约肌上型,St.James 大学医院分级V 级㊂MRI 可见肛提肌上方脓肿(A ),括约肌间瘘管(B ) 图6 男,54岁㊂Parks 分型为括约肌外型,St.James 大学医院分级V 级㊂MRI 显示瘘管自肛提肌上方向下穿过坐骨直肠窝 图7A ,B 男,28岁㊂肛周脓肿㊂冠状位T 2WI (A )显示脓肿全貌,DWI 序列(B )难以分辨脓肿细节列最敏感[7]㊂本组病例全部进行MRI 平扫,肛瘘的显示率为93.75%,与文献报道[8]一致㊂但有1例已经纤维化愈合MRI 平扫无阳性发现,经手术证实肛瘘的存在,提示对这类患者可以进行增强检查以提高显示率[9]㊂Parks 分型为肛瘘的主要分型方法㊂其中括约肌间型㊁经括约肌型㊁括约肌上型和括约肌外型分别占45%㊁30%㊁20%和5%[2]㊂国内一组资料分别为46.4%㊁35.7%㊁7%和10.7%[10]㊂本组病例中,经括约肌型占比较高(43.75%),考虑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㊂St.James 大学医院分型是一种基于MRI 的分型方法,更适合于影像科和综合性医院对病变程度和范围进行判断㊂DWI 序列对炎性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㊂Hori等[11]用DWI 观察肛瘘和肛周脓肿,敏感性高达90%以上,并认为DWI 序列对于肛瘘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检查手段,尤其适用于不适合进行增强检查的患者㊂本组病例均进行了DWI ,结果阴性率高达31.25%(5/16),另有50%(8/16)的患者虽然能显示局部有高信号,但难以观察细节,或者与邻近伪影不易区别;只有18.75%(3/16)的患者能清晰显示肛周脓肿的形态和大小㊂究其原因,考虑肛瘘多为细小的管状结构,走行迂曲,DWI 图像分辨率差,导致病灶难以辨认;同时病灶多临近皮下,容易产生图像变形和磁敏感伪影,因此单纯肛瘘在DWI 图像中显示效果不佳㊂(下转第801页)㊃197㊃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5月第31卷第5期 J Pract Radiol ,Jun.2015Vol.31,No.5[6]Lax A ,Prince M R ,Mennitt K W ,et al.The value of s p ecificMRI features in the evaluation of sus p ected p lacental invasion [J ].Ma g n Reson Ima g in g ,2007,25(1):87-93.[7]Derman A Y ,Nikac V ,Haberman S ,et al.MRI of p lacenta ac -creta :a new ima g in g p ers p ective [J ].AJR ,2011,197(6):1514-1521.[8]曹满瑞,杜 牧,黄 怡,等.胎盘植入的MRI 征象分析[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7):629-632.[9]沈 岚,赵剑虹.32例植入性胎盘的临床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2):1391-1393.[10]Dw y er B K ,Belo g olovkin V ,Tran L ,et al.Prenatal dia g nosisof p lacenta accreta :sono g ra p h y or ma g netic resonance ima g in g ?[J ].J Ultrasound Med ,2008,27(9):1275-1281.[11]黄安茜,谭艳娟,包凌云,等.超声联合磁共振检查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5):567-569.[12]梁 娜,田 伟.MRI 在胎盘植入中的研究进展[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2):315-318.[13]Mald j ian C ,Adam R ,Pelosi M ,et al.MRI a pp earance of p la -centa p ercreta and p lacenta accreta [J ].Ma g n Reson Ima g in g ,1999,17(7):965-971.[14]Warshak C R ,Eskander R ,Hull A D ,et al.Accurac y of ultra -sono g ra p h y and ma g netic resonance ima g in g in the dia g nosis ofp lacenta accreta [J ].Obstet G y necol ,2006,108(3):573-581.[15]Morita S ,Ueno E ,Fu j imura M ,et al.Feasibilit y of diffusion -wei g hted MRI for definin g p lacental invasion [J ].J Ma g n ResonIma g in g ,2009,30(3):666-671.(收稿日期:2014-10-07;修回日期:2014-11-15)(上接第791页)综上所述,MRI 能提供肛瘘准确的分型和解剖细节,对显示瘘管的走行㊁数目㊁内口的位置及有无合并脓肿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㊂同时本组资料也显示,DWI 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有限,尚需积累更多资料和经验㊂参考文献:[1]Schaefer O ,Lohrmann C ,Lan g er M.Assessment of anal fistulaswith hi g h -resolution subtraction MR -fistulo g ra p h y :com p arison with sur g ical findin g s [J ].J Ma g n Reson Ima g in g ,2004,19(1):91-98.[2]de Mi g uel Criado J ,del Salto L G ,Rivas P F ,et al.MR Ima g in gevaluation of p erianal fistulas ,s p ectrum of ima g in g features [J ].Radio g ra p hics ,2012,32(1):175-194.[3]Morris J ,S p encer J A ,Ambrose N S.MR ima g in g classificationof p erianal fistulas and its im p lications for p atient mana g ement[J ].Radio g ra p hics ,2000,20(3):623-625.[4]吕 鑫.肛瘘的MRI 检查[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0):1289-1290.[5]Sabir N ,Sun g urtekin U ,Erdem E ,et al.Ma g netic resonanceima g in g with rectal Gd -DTPA :new tool for the dia g nosis of p eri -anal fistula [J ].Int J Colorectal Dis ,2000,15(5/6):317-322.[6]Hutan M ,Hutan M Jr ,Satko M ,et al.Si g nificance of MRI inthe treatment of p erianal fistula [J ].Bratisl Lek List y ,2009,110(3):162-165.[7]Sz y szko T A ,Bush J ,Gishen P ,et al.Endoanal ma g netic reso -nance ima g in g of fistula -in -ano :a com p arison of STIR with g ado -linium enhanced techni q ues [J ].Acta Radiol ,2005,46(1):3-8.[8]Buchanan G N ,Halli g an S ,Bartram C I ,et al.Clinical examina -tion ,endosono g ra p h y ,and MR ima g in g in p reo p erative assess -ment of fistula in ano :com p arison with outcome -based reference standard [J ].Radiolo gy ,2004,233(3):674-681.[9]杨烁慧,杨 巍,朱 嵩,等.T 1WI SPIR 增强MRI 在肛瘘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1):110-113.[10]乐剑平,刘东华,郭荣州,等.MRI 检查对肛瘘诊断价值的研究[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32(3):239-241.[11]Hori M ,Oto A ,Orrin S ,et al.Diffusion -wei g hted MRI :a new tool for the dia g nosis of fistula in ano [J ].J Ma g n Reson Ima -g in g ,2009,30(5):1021-1026.(收稿日期:2014-04-14;修回日期:2014-07-12)㊃108㊃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5月第31卷第5期 J Pract Radiol ,Jun.2015Vol.31,No.5。
磁共振检查技术在肛瘘分型与内口定位中的应用分析作者:谢倩倩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技术在肛瘘分型与内口定位中的应用。
方法:对50例肛瘘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经回顾性分析,统计整合两组与诊断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50例患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P【关键词】磁共振;肛瘘分型;内口定位【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50例肛瘘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6月,经回顾性分析,男女性别比例为36:14,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63岁、19岁,平均年龄(36.97±6.51)岁。
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P≤0.05的统计学差异值,即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 研究方法50例患者均采用GE MR Signa HDxt3.0T磁共振进行扫描成像。
扫描序列及参数为:矢状位t2wi-tr3840ms,te105ms,切片厚度4mm,间隔1mm,fov260mm*260mm;轴向t2wi脂肪抑制tr2620ms,te100ms,切片厚度3mm,间隔0.3mm,视野200mm*200mm。
轴向t2wi tr5920ms,te130ms,厚度3mm,间隔0.3mm,fov200mm*200mm;轴向t1wi tr380ms,te8ms,厚度3mm,间隔0.3mm,fov200mm*200mm;增强轴位t1wi脂肪抑制序列,tr420ms,te8ms,厚度3.0mm,间隔0.3mm,fov200mm*200mm;增强冠状t1wi脂肪抑制序列,tr560ms,te8ms,层厚3mm,间隔0.3mm,fov200mm*200mm[1]。
1.3 观察指标(1)对比50例患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2)对比50例患者MRI对的内口、瘘管、肛周脓肿数目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123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MAR. 2024, Vol.22, No.3 Total No.173【通讯作者】冯 克,男,主任技师,主要研究方向:磁共振检查技术。
E-mail:189****************Accuracy of Routine Magnetic Resonance124·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3月 第22卷 第3期 总第173期GRE:TR、TE分别为350ms、13ms,层厚设置为4mm;横、冠、矢状面T2加权:TR、TE分别为4000ms、89ms;DWI序列:TR、TE分别为5800ms、90ms,b值=800s/mm 2,视野:280~320(视病变范围而定)。
1.2.2 图像分析 由影像科医师两名双盲分析,探查外口、内口、主瘘管、分支瘘管、脓腔及其与盆底结构的关系。
DWI序列中放大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选取感兴趣区,ADC值测量3次取均值。
1.3 Parks分类[6] (1)Ⅰ型:括约肌间型,内口处于齿线的附近,瘘管仅穿透内括约肌,并行走于内外括约肌之间,开口于肛周皮肤,外口和肛缘的距离较近约为3~5cm;(2)Ⅱ型:经括约肌型,瘘管穿透内括约肌,并由外括约肌深部、浅部往肛周皮肤穿出,外口和肛缘之间的距离约为5cm左右;(3)Ⅲ型:括约肌上型,在穿过内括约肌后,瘘管继续往上蔓延至外括约肌上,穿透肛提肌,于肛周远处的皮肤穿出;(4)Ⅳ型,括约肌外型,内口不位于齿线的附近,而处于其上方的直肠壁处,瘘管于内、外括约肌外部,经肛提肌向下,开口在肛周远处皮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以一致性检验分析影像学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通过Kappa值进行区分,≥0.75代表一致性较好;0.4~0.75代表一致性一般,<0.4代表一致性较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ADC值对肛瘘活动度的评估价值,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肛瘘诊断与治疗作者:刘毅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8期肛瘘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但是很多患者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不愿去医院诊治,也有部分患者把肛瘘当成普通发炎自行服药治疗。
这些不恰当的做法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病情。
肛瘘,也称为肛门直肠瘘,是肛门周围的脓肿溃破后的瘘管。
最典型的肛瘘是瘘管贯穿肛门括约肌,瘘道口一端在肛窦,一端在直肠壁。
非典型性肛瘘只有一个口,有内口、无外口,或有外口、无内口,或内外两个口都有,但是瘘管中间闭塞或者是只有一个硬结。
肛瘘较难诊断,不仅容易与其他肛门周围的疾病混淆,而且肛瘘的内口也不好判别。
在进行肛瘘诊断时,医生首先要准确找到瘘管的位置。
瘘管内口定位一般有两种方法,根据瘘管查找或者直接查找瘘管,但临床上仅有极少数的病例可以直接查找瘘管,大多数还是需要顺着瘘管或者根据外口查找。
医生主要通过看、摸、探、灌、照、切这六种方法来寻找内口,指诊时触到硬结、凹陷或者按压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则可判断为肛瘘的内口。
1.看。
是肛瘘诊断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最初步的诊断。
一般情况下,肛瘘外口在后半部分时,内口在后正中齿线处。
当外口在前半部分时以距离肛缘5cm处为界限,分为两种情况:①肛瘘外口在肛缘5cm范围内时,肛瘘的内口位于外口对应的齿线上;②肛瘘外口在肛缘5cm范围外时,内口通常在后侧后正中齿线。
2.摸。
即指诊,肛瘘诊断通常都需要进行指诊。
医生通过瘘管触摸到硬结、堵塞或者按压时留出脓液即可判断为肛瘘。
若是瘘管没有形成典型肛瘘,或者没有完全形成瘘管,就要通过其他方法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3.探。
医生采用探针进行检查,通过将探针深入瘘管并观察管壁周围的情况。
除了瘘管中间闭塞、瘘管弯曲等瘘管不通畅时探针无法深入,其余的的情形均可通过探针诊断肛瘘的内口。
4.灌。
对于弯曲瘘管来说,指诊和探针均无法作出诊断,只能通过灌的方式来检测。
医生通过将双氧水、亚甲蓝等液体从肛瘘外口灌入瘘管中,观察液体从何处流出,液体流出的位置就是肛瘘的内口。